欣赏古典诗词的六种方法

合集下载

古代诗词的鉴赏方法举隅

古代诗词的鉴赏方法举隅

古代诗词的鉴赏方法举隅作者:郑成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年第04期古典诗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语言艺术的精华。

诗词鉴赏,就是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本文将就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前提即阅读理解,进行分析解说,以便在此基础上把握诗词主旨,从而帮助考生顺利地解答与主旨有关联的各种类型的鉴赏试题。

全面阅读理解,应包括对诗词标题、诗词内容、有关注解、试题信息等方面的全面阅读与理解。

一、阅读标题诗词的标题,就如同文章的标题一样,具有“眼睛”的功能,是“心灵的窗户”。

如果能够透过这个“眼睛”(窗户)去分析理解其所告诉我们的有关信息,那么,基本上就可以把握古典诗词的主旨(心灵)。

古典诗词的标题,一般包含下列几种信息:1.揭示诗词的主要内容。

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等等;2.交代写作的主要目的。

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等等;3.指出吟咏的主要对象。

例如,陈子昂的《燕昭王》,崔颢的《黄鹤楼》,杜甫的《蜀相》,元稹的《菊花》,李商隐的《蝉》《柳》《细雨》《楚宫》等等;4.点明抒发的主要情思。

例如,王昌龄的《西宫春怨》,王维的《相思》,李白的《哭晁卿衡》,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杜牧的《叹花》等等。

当然,诗词的标题还含有别的信息,如主要事件、题写范围、时间地点、内容情调等等,只要我们抓住标题的主要信息点,就能触及到诗词的核心。

二、阅读内容阅读古典诗词的内容,大体上可以从构思脉络、描述对象、思想情感等三方面着眼。

1.古典诗词构思脉络,就是作者在有了一定的生活素材,激发了某种思想情感时,对作品的行文思路、情节安排等所进行的运筹。

这方面的基本规律是:起——承——转——合;或者简单地说即景(事)——情(思)。

例如,王维的《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从这六个角度入手,轻松搞定古典诗词鉴赏题

从这六个角度入手,轻松搞定古典诗词鉴赏题

从这六个⾓度⼊⼿,轻松搞定古典诗词鉴赏题⼀.从题⽬⼊⼿,把握题材诗歌的题⽬是全诗的核⼼,题⽬藏着很多信息,⾸先就是题材。

看到题⽬,脑海中马上搜索平时训练时候做过的这类诗的特点。

举例:2019全国⼀卷《题许道宁画》,是⼀⾸题画诗;全国⼆卷《投长沙裴侍郎》是⼀⾸⼲谒诗;全国三卷《插⽥歌》是⼀⾸⽥园诗。

提⽰:这要求同学平时练习,要有“类”的观念,就是说,⼀道题,就是⼀类题的代表,做会⼀道,等于掌握了⼀类。

⼆.从作者⼊⼿,感知风格,背景同⼀作者会有不同风格,同⼀风格也会有不同作者。

这类题型⼀般会在⽐较题中遇到。

⽐较题有两种,⼀种是同⼀作者不同作品进⾏⽐较;⼀种是不同作者不同作品进⾏⽐较。

2019全国三卷属于前⼀种,考的是唐朝诗⼈刘禹锡的《插⽥歌》:15.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这⼏句诗的语⾔风格有什么不同?这类题不但要求理解诗歌内容,还要求掌握作者⾝世遭遇,写作背景等等,才能全⾯准确做出答案。

三.从结构⼊⼿,看内容情感如何起承转合这⼀步是鉴赏古诗词的重点难点。

⼀般来说,起承转合既是诗歌的结构,也是内容的层层推进。

把握住起承转合,就等于把握了诗歌的脉络。

2019全国⼀卷《题许道宁画》满眼长江⽔,苍然何郡⼭?——起,起笔⼗字,画中⼭⽔扑⾯⽽来,使静⽌的画⾯富有动态感。

以“满眼”强调⽔之浩浩荡荡,⽤“何郡”把对“苍然”的赞叹隐在⼀⽚疑问之中。

向来万⾥意,今在⼀窗间。

——承,承接上⼆句意脉,作⼀⼩结:万⾥的⼭⽔,万⾥的意境,竟被作者凝固在尺幅画间,仍将掩饰不住的赞叹溢于诗表,不同的是前之赞叹是对⼭⽔⽽发,此之赞叹是对画的意境⽽发。

众⽊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转,由物及⼈,由外到内,写物与⼼之互相感发的关系。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合,收束全诗,颇有“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之风,余韵袅袅,“⾔有尽⽽意⽆穷”。

四.从注释⼊⼿,补充对内容的理解有些诗词会有⼀些注释,同学千万不要忽视这个注释,它对理解诗词内容情感有很⼤的帮助。

初一语文 古代诗词赏析方法

初一语文 古代诗词赏析方法

古代诗词赏析(方法)[考点透视]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因此古诗词赏析也成为近年来中考备考的一个亮点。

诗词赏析题,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考生有创意地表达,但是如果考生能明确诗词赏析的类型及要求,进而把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考点归纳1、对诗词中的词句的理解、鉴赏。

2、感知诗词中的艺术形象,能够从形象、修辞、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方面对古诗进行鉴赏。

3、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解题方法]一、诗词的主题分类(一)伤今怀古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往往将史实与现实联系在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主要内容有: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多借古讽今;③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如《泊秦淮》(唐杜牧)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表达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破阵子》(宋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表达壮志难酬的感叹。

(二)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由物到人,由实到虚。

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用典等。

如曹操《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渴望;《江城子》中,苏轼借“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句,表达自己立功报国的愿望。

(三)写景抒情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及安逸恬淡的生活为主,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其主题有:①描写山川美景,抒发爱自然、爱祖国河山、爱生活的感情;②厌弃官场黑暗,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如《西江月》(宋辛弃疾)写出了乡村夜晚恬美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词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小学生有效学习古诗的六种方法-

小学生有效学习古诗的六种方法-

小学生有效学习古诗的六种方法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对学习者来说,掌握学习古诗方法往往比掌握学习内容更为重要。

因为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仅会使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有用,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助于古诗的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

学生掌握了古诗的学习方法,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下面,我就介绍一下小学生有效学习古诗的六种方法。

一、挖眼理线法挖眼,即挖诗眼。

古诗词教学,离不开对字、词、句的教学。

这就需要我们帮助孩子揭示诗眼:有的诗歌,诗眼在他的题目上,初读时就能获得必要的阅读信息,如《忆江南》的“忆”字;有的诗,诗眼却嵌在全诗的字里行间,需要引领孩子好好品味,才能体会,如《秋夜出篱门迎凉有感》的“泪”、《题临安邸》的“醉”字等。

理线,即理主线,这是引导孩子走进古诗的故事层的最好办法。

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我们就可以通过初读――再读――研究读等方式,在找到诗眼“送”的基础上,帮孩子梳理出与“送”相关的内容(用诗中的词语回答):“送”的时间――烟花三月;“送”的地点――黄鹤楼;“送”的目的地――广陵、扬州;“送”的人物――孟浩然、故人;“送”的方向――西辞;“送”的工具――孤帆。

值得注意的是:要想帮孩子找到诗眼,梳理出诗歌描写的“主线”,教师必须对诗歌有充分的理解,才能有力地驾驭全诗,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掌握诗中“有生命的东西”,才能给学生一个充分施展主动性的天地。

二、背景分析法诗歌描写的毕竟是遥远的过去,在社会环境、生活特点,语言习惯等方面与现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学生这方面知识的欠缺,造成了学习古诗的障碍,只有把作品放在当时的背景之中去理解,教学才会更切合学生的实际。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带领孩子走进当时的历史背景,了解诗人的生平及文学风格,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短小精悍的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

例如在处理《别董大》这首诗时,教师先后向学生两次补充董大的资料:先是让学生了解董大这个人,知道他是个出色的七弦琴琴师,但因奸人所害,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紧跟着在理解“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后,补充董大琴艺高超脱俗的资料,让学生从心底里理解这样的人是不愁找不到知音的。

古典诗词的十大表现手法

古典诗词的十大表现手法

古典诗词的十大表现手法古典诗词的十大表现手法古人在诗词创作中非常注重表现艺术,在写景、状物、言情、述志时,往往采用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反而又相成的辩证手法,让读者在品味赏读中获得无穷的艺术享受。

这些辩证的表现手法包括点染、虚实、疏密、浓淡、离合、雅俗、曲直、隐显、巧拙等。

1、点染点染,是国画的术语。

原指画家在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后来借用到古诗词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面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

这种手法在写景抒情的诗词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作者要抒发的感情。

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统率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其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其余各句均是"染",以突出相思的伤悲。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其中第一句是"点",点出"伤离别";其余各句是"染",渲染伤别之情。

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用"乍暖还寒"、"三杯两盏淡酒"、"晚来风急"、"雁过也"、"满地黄花"、"梧桐更兼细雨"来渲染自己的心绪,最后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点出"愁"的主旨。

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正宫""端正好",前面"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都是染,后面的"都是离人泪"是点。

2、虚实虚实结合是古诗词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

诗歌鉴赏的十大角度

诗歌鉴赏的十大角度

1、古典诗歌鉴赏‎题的十大置疑‎角度诗歌的鉴赏资‎1988年以‎来,一直是高考重‎要考题。

94年以前,重在考查排列‎、对偶、炼字、背诵、用典、文学常识等,94年以后,则重在对诗歌‎进行鉴赏评价‎。

而真正侧重从‎形象、语言、表达等方面来‎考查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的‎是从1999‎年。

自2002年‎起,则由客观题转‎变为主观形试‎题。

题量也加大,分值也增多。

下面结合相关‎试题,浅谈几点古典‎诗歌鉴赏题的‎置疑角度,以期为考生提‎供帮助。

一、从重点词语处‎置疑。

理解诗歌中的‎重点词语,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只有充分地理‎解古典诗歌中‎的重点词语,才能较为准确‎地鉴赏诗歌。

因而,理解重点词语‎便成为古典诗‎歌鉴赏题的置‎疑角度例如: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诗后的试‎题。

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问题: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2002年杭‎州统考题)【分析】:古典诗歌往往‎寓情于景,每句诗都有它‎的意境,且意境与意境‎之间均有紧密‎联系,只有充分地理‎解词句,才能更好地理‎解诗句意境。

根据诗意可知‎,这时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故用“铺”更准确、形象。

运用“铺”字,更能表现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

二、从关键语句处‎置疑。

所谓的关键语‎句,多指诗词中的‎“诗眼”句,即能揭示诗的‎主旨、艺术内涵的语‎句。

这些句子多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等起‎着关键作用。

只有准确地把‎握这些关键语‎句,深入地剖析,才能找到切入‎全诗的关键点‎,进而深入地把‎握全诗内涵。

例如: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试题。

更漏子温庭筠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夜夜,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问题:“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古诗词写景的七种方式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古诗词写景的七种方式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古诗词写景的七种方式在古代诗歌中,写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法,不仅能让读者产生视觉感受,更能让读者进一步反思人生哲理。

本篇文档将介绍七种古诗词写景的方式,帮助高考生深入学习古典诗词。

第一种写景方式:直接描写这是最常见的古诗词写景方式,也是最容易理解的一种方式。

表现为作者直接描写自然或人物具体形象,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人物的独特魅力。

以下是古诗词中的直接描写方式例子:暮色苍茫看势滞, - 《将进酒》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登高》杜甫第二种写景方式:抓住特定景物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将一个具体的景物作为主要切入点,通过深入描写这个景物的特点来阐述自然美的感受。

通过突出某一个特定的景物,来呈现整个自然景象。

以下是古诗词中的抓住特定景物方式例子: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 《木兰诗》匿名木兰当户织, 描述的是一种寂静、空灵的氛围:在静静的夜晚,唯一听见的是温柔、忧伤而又无奈的女子叹息声。

第三种写景方式:借景抒情古典诗词有时借助环境、某个景观来表达情感,这种方式被称为借景抒情。

通过将已知景物与抒情的心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顶峰的诗意效果。

以下是古诗词中的借景抒情方式例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静夜思》李白这里的月亮完美地借景表达了作者的离愁,让读者深深体会到岁月变迁的无常与不可控。

第四种写景方式:意象联想这种方式比较难解释,在语言表达上通常伴随着大量的空灵、抽象和哲思。

这种写景方式主要是通过抽象的词汇和意象来暗示和引导读者产生感受。

以下是古诗词中的意象联想方式例子:花底滑钱庄,绿水东流。

桃花不言下自成蹊。

- 《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这里以花、水、桃花为起点,以抽象化的逻辑来表现自然的诗意。

第五种写景方式:以人为龙头,写自然和社会的交往这种写景方式借助人文元素,将自然和社会幻化成互相交错的场景。

通过人物对自然环境的感悟,反映社会的价值观和人性尊严。

古典诗词赏析的三个维度

古典诗词赏析的三个维度

古典诗词赏析的三个维度摘要:古典诗词赏析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古诗鉴赏指导也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之一。

本文着眼于指导学生如何快速并有效地读懂古诗,在思维方法是突破古典诗词鉴赏的三个维度:于信息维度投入关注,于内涵维度深入品味,于想像维度中再创作,能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古诗赏析信息维度内涵维度想像维度我国自古就有重视诗教的传统,古人说:“不学诗,无以言。

”一首好的诗歌能增进人的见识,熏陶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境,提高人的文化修养。

中学语文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是:能够阅读、鉴赏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阅读和鉴赏诗歌,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诗词教学的现状又如何呢?关于古诗鉴赏,学生的困难往往是集中在:拿到一首古诗不知道怎样读,面对的字每一个都认识,组合在一起便完全摸不着头脑了。

古诗鉴赏是高考的必考题型,只有理解考题所给的古诗,才谈得上鉴赏评价其中的形象、语言、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才能够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因此,教会学生如何去读懂古诗,是诗歌教学首要任务。

如何快速并有效地读懂一首古诗?需要我们突破古典诗词鉴赏的三个维度,即信息维度、内涵维度和想像维度。

一、于信息维度投入关注古诗的信息维度常常表现在题目、作者、注释等外在内容方面,这就需要我们看题目、知作者、明注释。

一般情况下,标题是一首诗的眼睛,它常常起到点明话题,交代主要内容,揭示一首诗中心的作用,而且往往就是这首诗的要点。

如高启的《春暮西园》(2011年湖南省高考题),从诗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的是晚春时景;陈与义的《怀天经、智老,因访之》(2011年四川省高考题),我们可知作者怀念友人,于是便去探访;上文提到的戚继光的《晓征》,单看文面也可以推测出是讲黎明破晓时戚家军出征的事情。

有的诗歌题目下面有对作者的简介,但比较著名的诗人便没有了,那么我们就要多了解作者,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风格,言为心声,我们就可“知人论世”,这种方法也是我们解读古典诗词的一条重要原则。

(word完整版)七种方法教读懂诗歌情感

(word完整版)七种方法教读懂诗歌情感

七种方法教读懂诗歌情感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我国古代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欣赏古代诗歌作品是一种美的享受,心灵的净化和心境的提升。

那么有没有能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读懂一首古诗词的方法呢?,可以从以下七方面入手:一、抓“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有些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有些题目点明中心。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题目交待了内容(送别)、时间、对象;张籍的《秋思》,题目点名了感情基调;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题目暗示了内容.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题目既交代了时间(月夜),又表明了情感(忆),再加上特殊的人物关系(舍弟),让我们未读诗句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思念.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视标题,尤其要重视标题中提挈全篇、精练传神的字词。

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题中“闻笛”二字,杜甫的《春夜喜雨》诗题中的“喜”字。

二、抓“作者”“文如其人”,“诗言志”。

每首诗词的问世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都和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和作者的性格密切相关。

因此,要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多诗词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

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处朝代国势、朝政。

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三、抓“意象”古诗词中,作者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感受,这些客观物象我们称为“意象”,它是作者内在思想情感与外在客观物象的统一。

作者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是其主观情感的流露。

我们鉴赏古诗词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抓住意象的特点,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在我国古典诗词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的象征意义基本是固定的,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

诗歌鉴赏的方法

诗歌鉴赏的方法

诗歌鉴赏的方法首先,要理解诗歌的语言。

诗歌是一种高度压缩的语言艺术,诗人往往通过精炼的词语和形象来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因此,诗歌的语言常常具有多重含义和象征意义,需要仔细品味和理解。

在阅读诗歌时,要留意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从中感受诗人的意境和情感。

其次,要抓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诗歌是一种有着特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形式,它通过音韵的变化和重复,营造出独特的韵律美感。

在欣赏诗歌时,要留意诗句中的押韵和音律,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之美。

通过朗诵或默读,让自己沉浸在诗歌的音韵之中,领略诗歌的魅力。

再次,要注重诗歌的情感表达。

诗歌往往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和表达,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

在阅读诗歌时,要留意诗人的情感表达和情感转折,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力量。

通过细细品味诗句中的情感线索和情感表达,让自己与诗人的情感共鸣,体验诗歌带来的情感震撼。

最后,要结合诗歌的背景和意义进行理解。

诗歌往往是诗人对特定时代和特定主题的思考和表达,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在欣赏诗歌时,要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意义内涵,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了解诗歌的背景和意义,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价值,领略诗歌的深刻意义。

总之,诗歌是一种具有高度艺术性和表现力的文学形式,它需要我们用心去品味和理解。

在欣赏诗歌时,我们要理解诗歌的语言,抓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注重诗歌的情感表达,结合诗歌的背景和意义进行理解。

通过这些方法和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领略诗歌的内涵和价值。

希望以上方法能够对大家在诗歌鉴赏中有所帮助。

古诗文阅读-语文阅读方法详解资料之三诗词鉴赏方法3

古诗文阅读-语文阅读方法详解资料之三诗词鉴赏方法3

诗词鉴赏方法 3六.了解不同作品的意境。

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意与境的结合是诗歌创作中主客观结合的结果,有无优美的意境是评价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标准。

而古典诗词的精华往往都是意境完美的典范。

有雄浑壮丽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有悲壮苍凉的,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有幽美恬静的,如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有缠绵凄切的,如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古典诗词中意境的构成,一般表现为情与景的有机结合,其结合的表式大体上有三种:侧重写景,情融于景;侧重抒情,景藏情中;情景分写,层次分明。

下面结合一些例子,逐一加以说明。

(一)侧重写景,情融于景。

这类古典诗词从表现形式看,写景占较大的比重,有的甚至全部写景。

但是写景不是目的,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景为情设,情因景生,情景交融,构成和谐美妙的艺术境界,从而产生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

如200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第8题所涉及的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就是一首这样的诗:“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诗的前六句侧重于写景,诗人用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点染出一幅空蒙迷离、烟水茫茫的水墨画,不仅形象地描绘出送别友人时迷蒙暗淡的景色,更渲染出深沉浓重的离愁,含蓄而生动地表达了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深挚情意,虽然不着一个“情”字,但却字字含情,处处显情,为后两句的直抒胸臆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还有的古典诗词从表面上看全部是写景,而实际上情寓景中,情融景中,如200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第9题中的一首古诗就有这个特点。

(原诗: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诗的前两句写苍苍的山林中隐隐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声,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友人灵澈归山。

古代诗歌鉴赏技巧(精选7篇)

古代诗歌鉴赏技巧(精选7篇)

古代诗歌鉴赏技巧(精选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总结、合同协议、管理制度、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好词好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lan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management systems, speeches, insights, evidence letter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古代诗歌鉴赏技巧(精选7篇)古代诗歌鉴赏技巧(1)先观点后理由先总后分式分点作答式答题的一般格式可简化如下:形象:身份+性格(+情感/塑造形象的意义)(先定性分析,再定量组合)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什么感情体会意境:运用什么手法+抓住哪些意象+营造怎样意境(两个双音节词概括)+抒发什么情感品味关键词句:释义+还原意境+运用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分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分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概括评价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 (+塑造了什么形象)+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古代诗歌鉴赏技巧(2)例 3 阅读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回答: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古典诗词的抒情方式

古典诗词的抒情方式

元稹《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 这首诗一二句写了一座空虚冷落的古行宫,宫中鲜 花盛开,正是春天来了。三、四句写几个白头宫女, 闲坐着回忆玄宗时的往事,可见这几个宫女是玄宗 时候的宫女,现在已经年华老去。抒写了宫女一生 的凄凉、哀怨的情怀,寄托了诗人对世事昔盛今衰 的感慨。诗歌所表现的是凄凉哀怨的心情,却着意 描写“宫花红”。根据我们生活中的体会,红花那 热烈的色彩、盛开的景象,往往烘托欢乐的心情, 热闹的场面,生机勃勃的青春,但在这首诗中,却 与“古行宫” “白头宫女” 形成了反差,盛开的红 花和寥落的行宫相眏衬,让人有一种时移事迁的盛 衰之感,这就是利用好景致与坏心情的矛盾,突出 中心思想。以乐景反衬哀情,其情之哀更增。
答案
• (1)屈原 白居易 • (2)内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 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 • • 特点: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 • 解析 首联点明地点、时令和心绪。水国指的是蔡州。望 着在秋风中回旋、挣扎,最后还要落地化作尘泥的黄叶, 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和命运,诗人怎能不思潮如涌,心乱如 麻呢?以下六句是作者蓄积心底已久的愁思怨意的总爆发, 每一联又单独表达一层意思,颔联引屈原和白居易以自况, 颈联是愤恨情绪的直接流露,包含了对小人的轻蔑,对自 己人格品德的自信。尾联袒露了作者在前途渺茫伸冤无望 的事实面前暗悔当初的低沉心情。
晚望 【清】郑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 碧云收取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1、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锤炼之功。颔 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以俗为 雅,用得很特别。请简要赏析这两个字的 妙处。 2、这首诗是怎样表达诗人思想情感的?请 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概括分析。

鉴赏古典诗词的思路与步骤

鉴赏古典诗词的思路与步骤

鉴赏古典诗词的思路与步骤古典诗文2009-08-22 16555d56b7b40100ehls鉴赏古典诗词的思路与步骤诗义的理解,感情的把握,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要理解和把握诗义,须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犹如剥笋般,在递进中直达诗歌的真义。

具体来说,解诗句之义,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解诗题,得理解之线索;寻诗眼,定理解之基调;析结构,解意象,得全篇真义。

(一)解诗题,得理解之线索――整体把握的基础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诗题则是诗歌的眼睛。

从这“眼睛”中,我们或可以、摸索到诗歌的大概目的,或可体会到诗歌的思想感觉,或可抓住描写的事物,或可明白在什么情境下写的诗等,而这些内容是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基础,以细致分析诗歌垫定了基础。

1、从题目可以推导出诗歌大概的目的。

临洞庭上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看题目,我们可以知道是写给张丞相的,写给张丞相干什么呢?原来是求得功名。

书生“上”书丞相,目的可能是求得重用、提出治国之策略、表达不想出山的想法等,这些猜想内容,都是由“上”而得,然而继续诗,与“欲济无舟楫”联系,就知道“上张丞相”的目的了――想求得重用,希望丞相引荐。

2、从题目可以品味出的思想感情。

例3、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题中的“喜”字揭示了全诗的思想感情。

诗歌正文没有“喜”字,但是却处处见“喜”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

第二联所写,显然是听出来的。

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

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

第三联所写,分明是看见的。

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

古典诗词鉴赏题问

古典诗词鉴赏题问

答题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色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 骤一)。“黄莺儿”是口语化,显出女子的 纯真娇憨。三、四句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 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 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 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 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 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 如何营造意境的? 答:“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 (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 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 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 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得 巧妙,而是要求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 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 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 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①用双音节的词语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②用诗中有关语句 ,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③有时 需要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七种模式 比较鉴赏型 提问方式: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_?A诗与B 诗相比,前者显得更胜一筹。你认为A诗优胜之处表 现在哪里? 提问变体:两诗表现手法有何不同?(两诗为何都 写到同一意象?两诗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你更喜欢 哪一首?) 解答分析:诗歌的比较分析,一般多选取相同体裁、 相近题材的作品,从意象、意境、感情、技巧等角度 设题,设问比较具体,难度不大。

古诗词赏读六步法(苏教版)

古诗词赏读六步法(苏教版)

古诗词赏读六步法(苏教版)摘要:在教学中如果仅让学生理解诗词大意,仅让学生熟读背诵默写名篇名句,那么,孩子们能够走进古诗词的优美意境吗?能够与那些令人肃然起敬的伟大诗人心灵交融吗?能够融入那血、那泪、那火、那水、那民族之魂吗?如果不能,这难道不是语文教学的极大遗憾吗?关键词:一、读前知诗人情感二、初读明字意典故三、再读通诗词大意四、精读想情景再现五、朗读诵诗人情感六、美读吟诗我合一前言:中国古典诗词以其特有的舞姿,翩然于中国人的眼眸。

时光荏苒,千帆过尽的沧桑,并没有刻划出她迟暮的容颜。

相反,在泛着黄褐的底色上,这帧抹不去的风景/更显得流韵四溢,风采依然。

我们可以跟随诗人在薄薄暮雨中,闲看帘卷西风;在夜落乌啼的黄昏里,感受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在蚱蜢舟上举杯邀明月,在芳草萋萋的鹦鹉洲上,坐看风生水起;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中仰天长啸!我们低吟李杜穿透岁月的诉说,高唱苏辛震撼天地的洒脱!每一首千古绝唱里,都会有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诗人,正如每一片奇山异水之中,必有一种人文神韵………我们的心中,难道仅有华美的诗句、琅琅的音律吗?不,远远不够。

唐诗宋词带给我们更多的是血,是泪,是火,是水,是对生命的感悟,是对中华民族精魂的诠释。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仅仅让孩子们理解诗词大意,仅仅让学生能够熟读背诵默写名篇名句,那么,孩子们能够走进古诗词的优美意境吗?能够跟那些令人肃然起敬的伟大诗人心灵交融吗?能够融入那血、那泪、那火、那水、那民族之魂吗?如果不能,这难道不是我们古诗词教学中的极大遗憾吗?作为语文教师,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教学实践中探讨尝试了一些办法,也收到了一些实效,现把我的教学心得与大家共勉,望能与更多同仁深入交流,以期更好地开展教学实践,弘扬灿烂的民族文化。

正文:古诗词赏读六步法一、读前知诗人情感二、初读明字意典故三、再读通诗词大意四、研读想情景再现五、朗读诵诗人情感六、美读吟诗我合一一、读前知诗人情感这是让学生了解作者,了解时代背景、写作背景的重要一步,即“知人论世”“知人论世”,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古典诗词鉴赏基本知识

古典诗词鉴赏基本知识

古典诗词鉴赏基本知识古典诗词鉴赏基本知识古典诗歌鉴赏基本知识(一)常用的表述方式:这首诗写了(意象或者事情),通过什么方法(某种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表现方法),写出了(意象或者事情)的什么特征,对于表现(突出)什么思想(感情)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常见的意象和意境(1)意象指的是诗歌中寄予着作者情感的物象。

意象可以是人物形象,包括客观形象(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如《声声慢》中的“我”),也包含了物象(如“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白鹭”(2)意境是指有许多寄托作者思想情志的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诗歌的整体情境。

常见的诗歌的意境有:孤独凄凉、淡泊闲适、清新自然、优雅飘逸、沉郁顿挫、幽深僻远、安谧美好、华丽壮美、雄浑刚健……(三)常用的表达技巧(四)常见的情感、主旨(1)在古典诗歌中常常表达这样的情感:忧愁、惆怅、孤独、寂寞、伤感、烦闷、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持节操等等。

(2)评价主旨类常用术语①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②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③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④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

⑤此外还有“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等等词语(五)常见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六)古典诗歌鉴赏分类大致把古典诗歌分为边塞诗、送别诗、思乡怀人诗、怀古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和即景感怀诗等七大类。

一、边塞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欣赏古典诗词的六种方法谢琰谢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第七届士恒青年学者。

主要研究领域为唐宋文学。

主讲《中国古代诗词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概论》、《唐诗选读》、《<文选>精读》等研究生、本科生课程。

出版学术专著1部,译著1部(合译),发表学术论文50篇。

担任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命题组专家,“经典咏流传”文学顾问。

首先我要谢谢士恒基金提供这样一次难得的机会。

今天讲座的题目是“古典诗词的欣赏与歌唱”。

我想解释一下,为什么用“欣赏”和“歌唱”这两个关键词去讲古典诗词。

我所在的学校北京师范大学既是一个文史哲基础学科方面非常有传统的学校,同时也是教育方面的领头羊,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中小学老师提出的一些困惑,当然也会遇到各个专业的大学生面对诗词时的困惑。

后来我参加了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和“经典咏流传”两个节目的相关工作,更能切身体会到更广泛的人们,对于诗词的一些想法和困惑。

所以,我首先想说的是如何去欣赏诗词。

我们读诗学诗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体验这种特殊的艺术作品的美,体验美背后的种种文化知识。

与此同时,如果我们能为这样的学习过程增加另外一种独特的体验,即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式体验,可能会更利于我们亲近诗词,爱上诗词,乃至研究诗词。

我希望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引导大家阅读诗词,所以欣赏和歌唱二者之间,重点是欣赏,歌唱则是对欣赏的帮助和修饰。

我不可能要求自己像音乐专业的老师那样去讲诗词的吟唱问题。

我有一些很专业的音乐学院的朋友,他们会非常明确地塑造他们的流派,去研究怎么唱诗词,各有各的专业方法。

今天我在这里只是介绍更多的可能性,希望大家知道诗词有很多种歌唱方法。

如果有任何一个人跑到你面前说,我这个方法是唯一正确的方法,不用我这个方法去唱古诗词的话,你就领略不到诗词美。

那你就可以用我今天所讲的种种理由去反驳他。

自古以来,诗词的表演方式就不只一种,更何况在当今这样复杂的现实环境中。

以上是开场白。

在具体地告诉大家我到底想说几种欣赏方法以及演唱方法之前,我想先做一个实验。

我们一起复习一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我们真的欣赏明白了吗?我很喜欢讲一些最为常见的诗。

本来我想用“鹅鹅鹅”开场,后来想,怕被你们骂,说老师来骗人了吧。

我心想就稍微高级一点吧,那就讲《望庐山瀑布》。

小学生都能对它倒背如流,这首诗有什么可讲呢?我提几个问题,大家可以一边听一边思考这些问题:到底自己内心能不能迸出一个明确的、清晰的、对得起自己良心的答案。

第一个问题是:既然是“望庐山瀑布”,那么李白是站在哪“望”的?你可以想一想,比方说是瀑布的底下?瀑布的对面?他到底站在什么位置呢?山脚下,半山腰,还是山顶?第二个问题是,“日照香炉生紫烟”,“紫烟”到底是什么?是不是“紫色的烟”?这话题,我问过全国各地很多的中小学语文老师。

每到此时,语文老师就会变成物理老师。

他会说,这是光线的折射、反射,等等。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北京这几年雾霾很重。

我摸良心说,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紫烟”就是在雾霾的北京,真是天空发紫,暗无天日。

但是在唐朝的庐山,在一个山清水秀、云雾缭绕的地方,何来这种体验?那么“紫烟”如何理解呢?第三个,我想问一个无理取闹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一个绝妙无比的比喻。

我想问大家,李白是怎么想出这个比喻的?你们肯定说,你想把李白从坟里拖出来鞭尸吗?我们怎么可能知道他的脑洞是怎样的!其实这些问题,看上去可能让大家觉得困惑,有争议,有人会觉得无厘头,但其实我们只要做一件事情,这些问题大部分都可以得到明确的解答。

大家以前学习这首诗的时候,是不是只从课本里或者是一些唐诗选里去读?有没有哪位听众真正去翻过一本比较权威的《李太白全集》呢?无论是清代人王琦还是当代几位著名学者,很多人都注过《李太白全集》。

各位如果认认真真翻过其中一个权威版本,你会立刻发现,这首诗题目应该叫《望庐山瀑布水》,多了一个字。

紧接着你又会发现,李白写了两首。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第一首是五言古诗,第二首才是这首七言绝句。

那么我们依次来看刚才说的三个问题,其实都很容易解答。

第一个问题,李白在哪望的?我们与其胡乱猜,不如看人家的第一首,其实说的非常清楚:“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连东西南北的方位都很清楚。

这是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第二个问题,“紫烟”到底是什么?在这首诗里没有解答,但是你去基本古籍库或者四库全书里搜索一下,李白诗里“紫烟”出现了十多次。

你把这十多次放在一起去看,会发现真相。

李白写嵩山也会写到“紫烟”,写一个好像跟这些山都没关系的人也有“紫烟”。

你再继续找,发现他写“紫烟”的时候,往往跟一个现象有关:修仙学道的人或者是修仙学道的事件。

比如说他有一首诗叫《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

他送夫人去哪呢?去庐山寻一个女道士,这个女道士的名字特别霸气,叫李腾空。

他在写女道士的时候说:“罗衣曳紫烟”。

她的衣服后面拖曳着“紫烟”。

这女道士是被火点了吗?一道烟就溜出去?肯定不是吧!所以这些“紫烟”合在一起,我们发现“紫烟”跟道教的氛围、跟神仙的气氛有关系。

如果稍微多查一下,你就会发现,庐山为什么叫庐山?因为据传说,周武王时代有七个兄弟在这学道,然后七个人一起登仙而去,留下一座空庐,故名庐山。

当然,比如说到了东晋,庐山也变成佛教圣地,会有惠远这样的高僧到庐山来。

我们经常说,天下名山让僧道占尽。

庐山是有非常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的。

所以这首诗一上来说“日照香炉生紫烟”,并不是描绘紫色的烟,而是强调一种气氛。

李白这样一个非常虔诚的道教徒,这样一个“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人,他到庐山是到一个道教圣地。

他所看到的景象是人间仙境的气氛。

那么,上来就渲染这个气氛有什么好处?诗的最后一句是“疑是银河落九天”。

大家注意,“银河”不是咱们现在天文学意义上的银河。

那是一个神仙世界,在“九天”之上的神仙世界。

这个神仙世界里有一条银河,它落入人间仙境之中,变成了庐山瀑布。

所以,诗的开头和结尾构成一个大回环,非常美妙,也非常严谨。

我们读李白的诗有种感觉,他写山水诗不是一种形象的震撼,而是一种气质的宣泄。

这个气质到底停留在哪?停留在李白自己身上。

换句话说,他写庐山也好,写敬亭山也好,写的是自己的人格、自己的魅力。

与其说敬亭山有魅力,不如说李白有魅力。

我是安徽人,敬亭山离我家很近,就是海拔100多米的丘陵,里面没什么壮美风景,实在想象不到能够“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看敬亭山看不够,敬亭山看他也看不够,也非常欣赏,这话说得简直太李白了!他把自己的灵魂、性格、气质都投射到山水中。

那么我们可以想象,当他说起“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时候,或许会想起他的外号“谪仙人”。

所以,这条“银河”实际上是他整个生命,整个宗教信仰,整个气质的一种投射。

只有他这么一个人,这样一种心性,这样一种信仰,来到这么一个特殊的道教圣地庐山,才能产生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联想。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

我们再追问一下,他难道没有想到别的比喻吗?为什么单单想到“疑是银河落九天”?咱们可以把第二首做一个处理,后半部分不看,我们把前半部分做一个拆分。

“西登香炉峰”,是不是有点像“日照香炉生紫烟”?“南见瀑布水”,可以对应着“遥看瀑布挂前川”。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可以对应“飞流直下三千尺”。

换算一下,三千尺等于三百丈,数据都是一样。

然后,最后一句出来了。

四句变成了一句。

我们会看到,其实李白一开始想了三个比喻。

第一个,“欻如飞电来” ,欻就是迅速,快的像闪电。

第二个,“隐若白虹起”,隐然如白虹隆起。

第三个,“初惊河汉落”。

河汉,就是银河。

银河有很多称呼:天汉、银汉、河汉、天河,等等。

古人特别重视河水和汉水,所以用人间两条重要的河去指代天上的河,于是产生各种组合词。

那么,最终李白选择了“银河”这个比喻。

我们比较一下以上三个比喻。

闪电有速度,但形态不符。

闪电是刚性的,瀑布是柔美的。

白虹的形态是抛物线,但白虹是不动的。

这谁家彩虹漫天飞啊?除非你被打晕了,才会眼前满天飞彩虹。

所以,“飞电”和“白虹”作为比喻来说都少了点什么,要不就是形状不符合,要不就是动感不合。

只有“银河”,形状也合,动感也合,除此之外,气质也很棒。

刚才我们说了,只有银河才能传达出他对于这条人间仙境中的瀑布的无上赞美。

我们经常说,作家手稿价值千金,但李白的手稿就在第一首的前半部分里面。

我们颇可怀疑,李白先写了第一首,觉得前半部分似乎还可以再做精简,再做修改,于是产生了千古名作“日照香炉生紫烟”。

事实上,这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

细细读李白的诗集,会发现有好些诗长得很像,而且有些诗的异文非常夸张。

所谓异文,就是同一个句子,有不同的版本,有些是字不一样,有些甚至几句话都不一样。

李白诗的某些异文太夸张了,就像是改了两遍稿子,不一样的地方太多。

所以就有学者怀疑,李白的诗集里保存了一小部分草稿。

可见,即使是一个天才诗人,李白也付出了艰辛的思索过程。

飞电,白虹,河汉,哪家更强?他最终决定用“银河”,于是留下千古绝唱。

这么一首小诗,稍微接触一下最原始的版本,略微使用一些更为细致的阅读方法,我们就会发现更多的美感,学到更多的知识。

现在,我们正式开讲欣赏古典诗词的方法。

主要是五种:咬文嚼字,结构分析,对比联想,知人论世,文化拓展。

最后,我会说到诗词吟唱的问题。

下面一一道来。

第一种方法:咬文嚼字。

我说的咬文嚼字具有特殊指向,不是挑错找茬,那样的阅读是很低效的。

我们需要借助古人的智慧。

唐人诗集流传至今,很多都有注本。

很多唐诗,还被不同选本选过,被不同的批评家点评过、记录过。

也就是说,从唐诗写作出来的那一刻起,关于唐诗的研究就已经开始了。

在漫长的一千多年研究史中,留下太多真知灼见。

如果我们摆脱这一切,依仗自己的那一点点文化积累,那么一点点可怜的审美能力,想接近唐诗是不可能的。

我说的咬文嚼字,就是指:查找权威的今人注本,以及适当借助古人的注释。

下面我列的四套丛书,数量非常庞大,有两三百本。

对于专业研究者来说,也基本够了。

这些丛书里,中华书局、上海古籍、人民文学三种古典文学丛书,基本上收录的是某一个作家的全集,有时候是诗集、文集、词集分开,有的则是编在一起。

还有一种丛书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读本丛书,是一些选集。

这四套书是目前最权威的古典文学阅读书目。

有时候我们偷懒,读不懂一首诗就去百度上搜,感觉很省事,但是世间的事往往如此,省事的行为最后会让你费尽周折。

你查到了错误的知识,先入为主之后,很难改变过来。

不如一开始我们就稍微花点力气,翻看这些最权威的本子。

这些书的整理者,常常会做以下工作:一个是校,用不同的版本去校对,能恢复作品原来的样子。

第二是集注,把古人的一些好的注释都放到里面。

第三,有些整理者还做了集评的工作,就是把古人的评点也收集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