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传播学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07-11 真题
2007年
传播学理论部分:
一、名字解释(每小题 5 分,共40 分)
1、传播学的中国化
2、信息社会
3、“ 5V模式”
4、拟态环境
5、传播制度
6、怀特的把关模式
7、“上限效果”假说
8、文化帝国主义
二、简答题(每小题10 分,共50 分)
1、简述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2、试述传播学家哈特对媒介系统的分类。
3、简述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4、如何理解大众传播的公共性和公益性?
5、什么是“全球传播”?如何理解“全球传播”?
三、论述题(每小题15 分,共60 分)
1、阐述赖特和施拉姆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理论概括,并作简要评价。
2、阐述资本主义媒介规范理论中的“社会责任理论”和“民主参与理论”,并作简要评价
3、简述近年来新媒介发展趋势的特点,并对互联网媒介的发展趋势作一简要描述。
4、结合“沉默的螺旋”理论,试论述现代社会中的大众传播和舆论的关系,并作简要分析。
大众文化与网络传播部分:
一、名词解释40 分(每小题 5 分)
1、大众文化
2、大众传播
3、网络文化
4、互联网
5、人际传播
6、跨文化传播
7、通俗文学
8、亚文化
二、简答题60 分(每小题15 分)
1、互联网的起源
2、大众文化的特征
3、网络中的传播
4、网络文化的特色
三、论述50 分(每题25 分)
1、大众媒介对大众文化发展的影响
2、网络时代的艺术审美与传统的艺术审美之比较
2008年
传播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40 分)
1、传播隔阂
2、后工业社会
3、讯息
4、廉价报纸
5 、社会责任理论
6、传播媒介
7、知晓权
8、世界信息流通失衡
二、简答题(每小题10 分,共50 分)
1、为什么说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2、简述人类传播发展的历史进程。
3、简述受众对媒介活动进行社会监督控制的必要性和主要手段。
4、简述1980 年“教科文组织麦克布莱德大会”决议要点。
5、简述关于社会传播的“文化指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每小题15 分,共60 分)
1、阐述美国的赖利夫妇和德国的马莱克兹关于传播过程系统模式的理论,并作简要评价。
2、阐述麦克卢汉的传播学说的三个主要内容,并作简要评价。
3、阐述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并简要谈谈你对互联网作为一种“拟态环境”的认识
4、阐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内容及特点,并简要概括其理论意义。
大众文化于网络传播
一、回答问题:30 分(每小题 5 分)
1、大众文化
2、数字鸿沟
3、网络文化
4、把关人
5 、意见领袖
6、文化帝国主义
二、简要回答:60 分(每小题15 分)
1、什么是跨文化传播,它与跨国传播有何区别?
2、试分析网络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3、网络时代的艺术和审美有何新特点?
4、在网络中,文化的同质化是如何形成的?
三、论述:60 分(每题20 分)
1、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一方面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另一方面在急剧加速文化的同质化,请就此谈一谈你自己的看法。
2、如何看待网络传播时代传统新闻媒介的优势和劣势?
3、是从大众文化的角度分析易中天现象。
2009年
传播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40 分)
1、社会信息系统的“双重偶然性”
2、动物传播的局限性
3、传播过程的序列性
4、大众传播的负面功能
5、民主参与理论
6、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
7、“沉默的螺旋”
8、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三阶段
二、简答题(每题10 分,共50 分)
1、简述传播学的中国化的基本含义。
2、简述文字传播的意义与局限。
3、简述施拉姆提出的“循环模式”和“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4、简述国家和政府对传播媒介实行政治控制的主要内容。
5、简述卡茨曼“信息沟”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20 分,共60 分)
1、阐述怀特的新闻“把关”模式和盖尔顿、鲁治的新闻选择标准理论,并谈谈你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把关”的认识。
2、阐述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并就大众传播在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影响做一简要评
价。
3、阐述当今全球性信息传播系统的发展对人类世界的影响和对国际传播媒介的改变,并就“文化帝国主义”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大众文化与网络传播
一、名词解释(30 分)
1、人际传播
2、费斯延格“人之不协调理论”
3、拟态环境
4、网络文化
5、肥皂剧
6、晒客
二、简答题(4*15=60 需要展开答题)
1、网络新闻媒体的特点
2、网络群体传播的特点
3、请举出三种关于大众媒介在大众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的观点。
4、网络文化对传统艺术与审美形式的影响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三、论述题(2*30=60 )
1、试论网络传播对传统大众传播理论的冲击,并谈谈个人对网络与大众传播未来的看法。
2、试论图像文化的特征,并谈谈网络文化时代的图像文化特点。
2010年传播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5*6=30 )
1、社会化媒体
2、微博客
3、焦点小组
4、法兰克福学派
5、随机抽样
二、简答题(4*15=60 )
1、简述麦克卢汉的媒介“三论”
2、简述满足于使用理论并指出不足
3、说明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的区别
4、简述施拉姆的认识媒介的八个原则
三、论述题(3*20=60 )
1、简述李普曼与拟态环境理论,并结合当前信息社会的特点,谈谈你对这个理论的理解
2、简述“沉默的螺旋”理论,并谈谈网络文化、网络传播在哪些方面对这个理论提出了挑战
3、简述拉斯韦尔的5W 的传播模式,并论述他对传播学的贡献
大众文化与网络传播
一、名词解释( 5 分*6)
1.高雅文化
2.西部片
3.阿帕网
4.亚文化
5.元媒体
二、简答题(15 分*4)
1.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同义吗?为什么?
2.麦罗维茨媒介即情境论
3.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原因
4.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
三、论述题(30*2 )
1.谈谈加强网络媒体规范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 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对文化学家斯图亚特霍尔的电视观众解码理论的理解。
2011年
传播学理论:
二
、
名词解释:(6*5=30 )
1、主我/宾我
2、三网融合
3、大众
4、焦点小组访谈
5、法兰克福学派
二、简答题:(4*15=60 分)
1、解释学派的定义、研究兴趣及研究方法
2、简单解释“人不能不传播”
3、简述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
4、简述香农的传播模式
三、论述题;(3*20=60)
1、论述“议程设置理论”与大众传播效果的关系,并谈谈你的评价
2、阐述李普曼与拟态环境理论,并结合当前信息网络社会的特点,谈谈你对这个理论的理解
3、从传播学的角度,谈谈为什么动漫、网络游戏会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异军突起
大众文化与网络传播;
一、名词解释(6*5=30)
1、视觉文化
2、动作片
3、信息的数字化
4、赛博空间
5、麦克卢汉的“冷媒
介”
二、简答题(4*15=60分)
1、“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中关于广告的代表性观点有哪些?
2、虚拟现实的文化特点是什么?
3、网络媒体对“把关人”的理论有哪些影响?
4、在网络中文化的同质化是如何如何形成的?三、论述题(2*30=60)
1、试论我国网络新闻的发展历程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2、如何理解时尚文化的特征?时尚与流行的区别何在?
2013 年
首先是传播学理论,完整版
技术对媒体发展的影响
网络传播与大众文化概论,记得不多,名词解析
六度分割”理论二,简答题
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网络游戏对青年群体的影响
三,论述题
结合传播学理论和事例说明微博传播的特点以及对网络舆论的影响
网络新闻传播中多个层次的把关人
2012年
传播学部分
名词解释
1. 编码/解码
2.SNS
3. 沉默的螺旋
4. 创新扩散
5. 博客人
__ 。
1. 依附理论
2. 斯蒂分金的游戏论(名字我忘了大体是这么个读法。
好吧,很明显这个题楼主没有看哦)
3. 非语言符号有什么功能?
4. 传播学史上主要的三个媒介理论的相互借鉴和异同。
_Z三o
1. 施拉姆认识媒介的八个原则,以及他对传播学的贡献。
2. 三网融合将会使未来的传播进程和传播格局产生什么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