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全套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比例的基本性质人教版(共12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比例的基本性质人教版(共12张PPT)
内项
外项
外项积是:2.Βιβλιοθήκη ×40=96 内项积是:1.6×60=96
2.4×40=1.6×60
2.4︰1.6=60︰40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
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2.4 1.6
2.4
6060 40
1.6 = 40 交叉相乘
比例的基本性质
2.4 × 40=1.6 × 60
2.4 1.6
比例的基本性质
要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关键要看什么?
6≠4 3 5 5 所4 以:5不1.能2 :组5 43成和比例。
5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比例的基本性质 -人教版 (共12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比例的基本性质 -人教版 (共12张PPT)
我是小法官,对错我来判! 1、比例是由任意两个比组成 的。(×) 2、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 积差是0.(√ ) 3、比例式有四个外项,四个内项。(×) 4、10:2=5是比例。(×) 5、5x=6y,则x:y=5:6. ( ×)
孩子们, 早上好!
2.4︰1.6=60︰40
内项 外项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 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 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 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2.4︰1.6=60︰40
内项
外项
小组合作讨论:
计算这组比例中两外项的积和两 内项的积分别是多少?看看它们 有什么特殊的关系?亲会有什么 发现呢?
2.4︰1.6=60︰40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比例的基本性质 -人教版 (共12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比例的基本性质 -人教版 (共12张PPT)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亲能写出比例吗?亲 们能写几个?
3×40=8×15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全套-PPT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全套-PPT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全套
我们已经学过了比的有关知识,说 说你对比已经有了哪些了解?
你还记得怎样求比值吗?
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 3∶5=3/5 (2) 0.4∶0.2=2
18∶30= 3/5
1.8∶0.9=2
(3) 5/8∶1/4= 5/2
(4) 2∶8 = 1/4
7.5∶3= 5/2
9∶27=1/3
继续保持安静
做一做 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4.5∶ 2.7 = 10 ∶6
内项 外项
1
1

=
6 ∶4
23
6∶10 = 9∶15
内项 外项
0.6 ∶0.2 = 3 ∶ 1 44
内项 外项
内项 外项
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3、5、10、6
运用这四个数,你能组成几个等式? (等号两边各两个数)
得出:
3×10=5×6
⑴ 3 : 5 = 9 : 15
⑵ 2.5 : 5 = 25 : 0.5
⑶ 100 = 200
2
4
⑷ 1 :2 = 1 :4
2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比例是否正确: ⑴ 6 : 9 = 9 : 12 ⑵ 1.4 : 2 = 7 :10
3
6
⑶ 5:2 = 5 : 1
84

31
4 : 10 = 7.5 : 1
8
15
15
8
复习
已知路程和时间,怎样求速度? 速度 = 路程÷时间
已知总价和数量,怎样求单价? 单价 = 总价÷数量
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怎样求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 =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文具店有一种彩带,销售的数量与总价的关系如下表。

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人教新课标(18张ppt)公开课课件

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人教新课标(18张ppt)公开课课件

(2)0.2:2.5和4:50
(3) 1 : 1
36ຫໍສະໝຸດ (4)1.2:3 4

1:1 24
4
和 5 :5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数学- 第2课 时 比例的基本性质.人教新课标(18张ppt) 公开课 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数学- 第2课 时 比例的基本性质.人教新课标(18张ppt) 公开课 课件
所以,0.2;2.5和能组成比例。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数学- 第2课 时 比例的基本性质.人教新课标(18张ppt) 公开课 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数学- 第2课 时 比例的基本性质.人教新课标(18张ppt) 公开课 课件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数学- 第2课 时 比例的基本性质.人教新课标(18张ppt) 公开课 课件
9×9=81 6×12=72
81≠72 所以,这两个比不能组成比 例
2×28=56 1.4×40=56
56=56 所以这两个可以组成比例。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数学- 第2课 时 比例的基本性质.人教新课标(18张ppt) 公开课 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数学- 第2课 时 比例的基本性质.人教新课标(18张ppt) 公开课 课件
(名师示范课)六年级【下】册数学- 第2课 时 比例的基本性质.人教新课标(18张ppt) 公开课 课件
三、巩固练习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例组成比例。
(1) 6 : 3 和8:5 3×8=24 6×5=30 24≠30
6:3和8:5组不成比例
(2)0.2:2.5和4:50 2.5×4=10 0.2×50=10

《认识比例尺》比例PPT课件

《认识比例尺》比例PPT课件
需要把零件的 尺寸按一定的比放大。如一幅零件图纸的比例尺是2:1, 你知道它表示什么吗?
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2倍。
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把比例尺写 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形式。
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是120km,在一幅地图 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4cm。这幅地图的比 例尺是多少?
=比例尺
比例尺1∶100表示什么意思?
(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1∶100 )。
(2)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1 100
)。
(3)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倍)。
(4)图上的1cm相当于实际的( 100)cm 或( 1 )m。
例如,一幅中国地图的比例尺1:100000000,这
是数值比例尺,有时也写成
答: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1∶100。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第4单元 比 例
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3.比例的应用
认识比例尺
情境导入
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大约是1200千米,可是一只 蚂蚁从北京到上海只用了5秒。
图上距离
探究新知
阅读教材第53页上面的内容。
什么叫比例尺?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 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答: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4:1。
(教材P56 练习十T1)
2.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00,你能用线段比例尺 表示出来吗?
30000000cm=300km 0 300km
(教材P56 练习十T2)
3.一套房子的客厅东西方向长4m,在图纸上的长度是 4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4m=400cm 4∶400=1∶100

《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PPT优质课件

《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PPT优质课件
中间的两项叫作比例的内项。
探究新知
2.4 ∶ 1.6 = 60 ∶ 40
内项 外项
也可以写成分 数形式的比
2.4 1.6
=
60 40
内项 外项
探究新知 试一试。
找出下列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
(1)40 ∶ 8 = 15 ∶ 3
内项 外项
2 14 内项 (2) 3 = 21
外项
探究新知
计算下面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比较一下,
答:两块水稻田的产量与面积之比,可以组成比例。
课堂练习
李叔叔承包了两块水稻田,面积分别是0.5公顷和0.8公顷。 秋收时,两块水稻田的产量分别为3.75t和6t。两块水稻田 的产量与面积之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如果可以组成比 例,指出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外 内 内外 项 项 项项 3.75∶0.5 = 6 ∶ 0.8
6×5=30 3×8=24 不能组成比例
0.2×50=10 2.5×4=10 可以组成比例 0.2∶2.5=4∶50
课堂练习 用两种方法判断14∶21和6∶9能否组成比例。
方法一:比例的意义
方法二:比例的基本性质
14∶21=23
6∶9=23
23=23
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14×9=126 21×6=126 126 = 126
12 ≠ 3 2.4 0.5
探究新知
说一说: (1)在比里,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2)求比值,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4∶1.6 和= 60∶ 40
前项
后项
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新知
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两端 中间 2.4 ∶ 1.6 = 60 ∶ 40 内项 外项

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教学PPT课件人教版(18张PPT)

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教学PPT课件人教版(18张PPT)

而在右图中,在第1个小时,行驶到果园,则离校距离为40km,在果园活动了2小时,距离不变,然 后返回,返回期间离校越来越近,离校距离缩小,用时1小时,则1小时后到校,离校距离为0km。
北京到济南高速公路距离大约为430km,北京到天津大约为120km。一辆汽车从 北京出发开往济南,当行驶到天津时用了1.5小时。按照这个速度,北京到济南 全程需要多少小时?
430÷(120÷1.5) =430÷80 =5.375(小时)
答:按照这个速度,北京到济南全程需要5.375小 时。
在同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20cm,甲、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 12cm。如果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600km,那么甲、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 少?
(2)正比例关系用字母式子表示为:
2.反比例的意义
(1)什么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 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反比例关系。
(2)反比例关系用字母式子表示为:
xy=k(一定)
3.正比例和反比例比较 相同点: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数学六年级 下册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第8课时 比和比例(2)
一、情境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复习了比和比例的相关知识。这节 课,我们继续复习比例的有关知识。
二、回顾整理
1.正比例的意义
(1)什么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 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 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正比例关系。
2.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 (3)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与高。

六年级下册数学PPT-比和比例-人教新课标(18张)-精品课件

六年级下册数学PPT-比和比例-人教新课标(18张)-精品课件

3 :6的比值是(0.1)。
5
如果前项乘3,要使比值 不变,后项应( 也乘3 )
如果前项和后项都除以2, 比值是( 0.1 )
李师傅昨天6小时做了72个
零件,今天8小时做了96个
零件。 李师傅昨天所做零件个数
和所用时间的比是( 72∶6) 李师傅今天所做零件个数
和所用时间的比是( 96∶8 )
72∶6= 96∶8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 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圆柱的体积一定,它的底 面积和高。(反比例 ) 每天生产的服装件数一定, 生产的天数和总件数。 ( 正)比例
六年级下册数学PPT-比和比例-人教 新课标( 18张)- ppt精 品课件( 实用版 )
六年级下册数学PPT-比和比例-人教 新课标( 18张)- ppt精 品课件( 实用版 )
六年级下册数学PPT-比和比例-人教 新课标( 18张)- ppt精 品课件( 实用版 )
如果a:4= 3:12,那 么a=( 1 )
六年级下册数学PPT-比和比例-人教 新课标( 18张)- ppt精 品课件( 实用版 )
六年级下册数学PPT-比和比例-人教 新课标( 18张)- ppt精 品课件( 实用版 )
被减数一定,减数和差。 ( 不成比)例
每公顷的施肥量一定, 公顷数和施肥总量。 ( 正比例 )
六年级下册数学PPT-比和比例-人教 新课标( 18张)- ppt精 品课件( 实用版 )
六年级下册数学PPT-比和比例-人教 新课标( 18张)- ppt精 品课件( 实用版 )
化肥厂6天生产化肥 450吨。照这样计算, 要生产化肥1800吨, 需要多少天?
比积
六年级下册数学PPT-比和比例-人教 新课标( 18张)- ppt精 品课件( 实用版 )

六年级下册数学_比例人教新课标ppt(荐)(19张)精品课件

六年级下册数学_比例人教新课标ppt(荐)(19张)精品课件
(2)答:买7支铅笔需要3.5元。 (3)答:小丽买铅笔花的钱是小明 的4倍,且每支铅笔的单价一定,所 以小丽买的铅笔支数是小明的4倍。
2 一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
时间/时 1 2 3 4 5 6 路程/km 80 160 240 320 400 480
(1)写出几组路程与相对应的时间的比,并比较 比值的大小?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 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 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正比例关系。
文具店有一种彩带,销售的数量与总价的关系如下表。
数量 /m
1
2
3
4
5
6
7
8

总价/ 元
3.5
7
10.5 14 17.5 21 24.5 28
2.把数对(10,35)和 (12,42)所在的点描出来, 并和上面的图象连起来并 延长,你还能发现什么?
它们在同一条直线上。
3.不计算,根据图像判断, 如果买9m彩带,总价是多 少?49元能买多少米彩带?
买9m彩带总价是31.5元。 49元能买14米彩带。
(4)小明买的彩带的米
2a 数是小丽的2倍,他花的

上面表格中的数据 还可以用图象表示。
根据图象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1)这些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2)两个量成正比例,用图表 示是一条直线。
第 2 课时 正比例(2) (1)汽车的耗油量与所行路程 (2)影长与树高成正比例关系吗?你是依据什么作出判断的? (2)答:成正比例关系。 你能举出生活中正比例关系的例子吗? 2、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之变化(同增同减)。 (3)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渗透函数的初步思想,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这一辩证观点。 1、正比例表示的是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通过练习,巩固对正比例意义的认识。 (4)小明买的彩带的米 (3)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根据图象回答下面的问题: 下面是某种汽车所行路程和耗油量的对应数值表。 5元,把下表填写完整。 应的点在图中描出来,并连线。 行驶55km的耗油量是多少? 49元能买14米彩带。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PPT教学课件全套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PPT教学课件全套

4.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的差等于0。 ( √ )
(2)已知xy=32,则可以有比例x:4=8:y。 (3)2:3和4:5可以组成比例。 ( ( √) ) ×
(4)如果5a=8b,那么a:b=5:8。
(5)8:4
1 3 和12:7 可以组成比例。 8 4
6∶ 4= 3 ∶ 2
1 1 所以, 2 : 3 和6∶4可以组成比 1 1 例,所以, : =6:4 。 2 3
方法提示:
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比例的意义:
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根据比例的 意义,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相等就能组 成比例。
夯实基础 (选题源于《典中点》)
1.填空。
2 在比例 3 :2=0.2:0.6里,( 0.9 18 = 40 里,( 2
2 3
)和( 0.6 )是外项;在
2
)和( 18
)是内项。
2.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1) 4.5:2.7=10:6 4.5和6是外项,2.7和10是内项。 (2)
x 1.2 = 25 75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提示: 写比例时,组成比例的两个比既可以写成带比号
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读法相同。
国旗长5m,宽
10 m。 国旗长2.4m,宽1.6m。 国旗长60cm,宽40cm。 3
想一想,在上图的三面国旗的尺寸中, 还有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
归纳总结:
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3) (
易错辨析 (选题源于《典中点》)

六年级下册数学_比例人教新课标ppt(荐)(15张)精品课件

六年级下册数学_比例人教新课标ppt(荐)(15张)精品课件
答:每杯的果汁量扩大,分的杯数反而缩小;
(3)它们的关系是什么?
因为 (2)速度扩大,所需的时间反而缩小;
判定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主
做完的题和没有做的题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1)表中有哪两个量? 速度是10,时间是12;
骑自行车的速度×所需的时间=路程(一定)
答:每杯的果汁量扩大,分的杯数反而缩小;
2 方砖的块数一定时,方砖边长与铺地面积成不成比例?为什么?
方砖边长 (1)表中有哪两个量?
有600毫升果汁,可平均分成若干杯。 (2)速度扩大,所需的时间反而缩小;
所以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反比例关系。
所以 答:表中有每杯的果汁量和分的杯数两种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作反比例关系。
速度缩小,所需 的时间反而扩大。 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成反比例。
1 判断下面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0
时间/时
12
40
80

3
1.5 …
速度扩大,所 需时间缩小。
速度是10,时间是12;
速度是40,时间是3;
速度缩小,所 需时间扩大。
速度是80,时间是1.5;
速度和所需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所需时间是 随着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速度/千米
10
40
80

时间/时 (1)表中的两种量是速度和时间;
12
判定方法:
判定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主 要是看它们的积是不是一定的。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 比例【全单元】PPT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 比例【全单元】PPT课件

课件PPT
课件PPT
(1)如果a︰b=c︰d,那么,( a )× ( c )=( d )×( b )。(b、d都不为0)
(2)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5和a,则
两个外项的积是( 5a )。
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课件PPT
1. 李叔叔承包了两块水稻田,面积分别 是0.5公顷和0.8公顷。秋收时,两块水稻田 的产量分别为3.75吨和6吨。
A.
1 4
:
1 5
B.
8:10
C. 15 : 12
课件PPT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谢谢观赏!
课件PPT
第4单元第2课时
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例各项的认识。 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课件PPT
课件PPT
你能写出几个比值是1.5的比吗?试一试吧!
2.4:1.6=1.5 60:40=1.5 4.5:3=1.5 5.4:3.6=1.5 你能把它们组成比例吗?
我发现,它们长和宽的比值都相等。 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PPT
国旗长5m,宽 10 m。 国旗长2.4m,宽1.6m。 3
所以,2.4:1.6=60:40。也可以写成
国旗长60cm,宽40cm。
12..64 =
60 。
40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
子叫做比例。
课件PPT
国旗长5m,宽 10 m。 国旗长2.4m,宽1.6m。 国旗长60cm,宽40cm。 3
课件PPT
轮船模型是按照与实物
大小1︰400的比例做成的,
它的长是20.5cm,这艘轮船的实际长多
少米?
解:这艘轮船的实际长是xcm。

六年级下册数学PPT-比例的基本性质人教新课标(18张)-精品课件

六年级下册数学PPT-比例的基本性质人教新课标(18张)-精品课件

不能组成比例
• 0.2 :2.5和4 :50
能组成比例
• 1.2 :0.6 和 10 :5
能组成比例
六年级下 册数学P P T- 比例的基本性质 人教新 课标( 18 张)-pp t 精品课件( 实用版)
六年级下 册数学P P T- 比例的基本性质 人教新 课标( 18 张)-pp t 精品课件( 实用版)
深入探究
六年级下 册数学P P T- 比例的基本性质 人教新 课标( 18 张)-pp t 精品课件( 实用版)
外项
2 61
比值是 2
比2值是 61
比2值是 62
比值是 6
26
2 :( 4 )=( 3 ): 6 内项 43
26
1 12 1 3 36
六年级下 册数学P P T- 比例的基本性质 人教新 课标( 18 张)-pp t 精品课件( 实用版)
举例验证
1
12:2=2:
3
外项(
内项(
24
=
5 10
)×(
)×(
11
4 : 2= :
24
)=( )
)=( )
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a:b=c:d或
a
c
=
(b.d≠0) ,
b
d
那么这个规律可以表示为( ad = bc)
六年级下 册数学P P T- 比例的基本性质 人教新 课标( 18 张)-pp t 精品课件( 实用版)
三、探究题
根据5×6=4× 15 ,写出下面的比例。
2
5:4 = ( 15):(6)
2
4:5 = (6):(15)
2
5:15 = ( 4):( 6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全套109页PPT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全套109页PPT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4.4正比例课件(共44张PPT)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4.4正比例课件(共44张PPT)
这两个点也在这条直线上
知识无涯,进步无界!
题例 讲解
(3)不计算,根据图像判断, 如果买9 m彩带,总价是多少? 49元能买多少米彩带?
买9 m彩带总价31.5元; 49元能买14 m彩带。
知识无涯,进步无界!
题例 讲解
(4)小明买的彩带的米数是
小丽的2倍,他花的钱是小丽
的几倍?

y k x
可知:
数量/m 1 2 3 4 5 6 7 8 ... 总价/元 3.5 7 10.5 14 17.5 21 24.5 28 ...
知识无涯,进步无界!
题例 讲解
数量/m 1 2 3 4 5 6 7 8 ... 总价/元 3.5 7 10.5 14 17.5 21 24.5 28 ...
同学们认真观察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知识无涯,进步无界!
书本
练习
1.一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教材P44 做一做 )
时间/时 1 2 3 4 5 6 路程/km 80 160 240 320 400 480
(2)说一说这个比值表示什么。
这个比值表示汽车行驶的速度。
知识无涯,进步无界!
书本
练习
1.一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教材P44 做一做 )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总价是怎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3)相应的总价与数量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
知识无涯,进步无界!
表中有哪两种量?
题例 讲解
数量/m 1 2 3 4 5 6 7 8 ... 总价/元 3.5 7 10.5 14 17.5 21 24.5 28 ...
有数量和总价两种相关联的量。
课堂 导入
总价 数量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完美版)PPT课件4(共12张PPT)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完美版)PPT课件4(共12张PPT)

1、有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 ) ×
2、如果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那么这两个比
的比值一定相等。
()
3、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 ) √
4、0.1∶0.3与2∶6能组成比例。
() √
5、组成比例的两个比一定是最简的整数比.( ) √
×
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分别是多少? 人长人长小体强6体5身0米3厘身高分,与米钟高脚宽,走与长了宽的脚比1米48长0约0。厘米是的7米,:小比。1刚,一约1名小是刑时侦7走:警察了1在,3一案. 发名现刑场测侦得警犯罪察嫌在疑人案的发脚印现长场25厘测米得,他犯的身罪高嫌是多疑少人? 的脚印长25厘米,他的身高是多少?
表(1示) 6两∶9个和 数9∶1相2 除,是一种运算
长2.4米,宽1.6米。 小写出强比3值分是钟5走的两了个18比0,米并,小组刚成比1小例时。 走了3.
下长5面米哪,组宽中米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比下面和哪比组例中有的两什个么比区可别以呢组成? 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长60厘米,宽40厘米。
的60∶比12值=一60定÷12相=等5 。
拓展练习:
小强3分钟走了180米,小刚1小时走了3.6千米.小强说
他们各自走的路程和时间能组成比例,小刚说不能组 成比例,请问谁说得对?
谢谢
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小强3分钟走了180米,小刚1小时走了3. 写出比值是5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 长60厘米,宽40厘米。 () 3、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0∶12=60÷12=5 () 3、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能力提升:

六年级数学下册PPT-《比例的基本性质》人教新课标(16张)-精品课件

六年级数学下册PPT-《比例的基本性质》人教新课标(16张)-精品课件

(1)6:3和8:5 (2)0.2:2.5和4:50
不能组成比例
可以组成比例
(3) 1 : 1 和1 : 1 36 24
可以组成比例
(4)1.2:2.5和4:5 5
不能组成比例
六年级数学下册PPT-《比例的基本性 质》人 教新课 标(16 张)-pp t精品 课件(实 用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PPT-《比例的基本性 质》人 教新课 标(16 张)-pp t精品 课件(实 用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PPT-《比例的基本性 质》人 教新课 标(16 张)-pp t精品 课件(实 用版)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 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你能举一个例子,验证你的的基本性质:
a:b=c:d(b,d≠0)
或a
c
b
d
ad=bc
六年级数学下册PPT-《比例的基本性 质》人 教新课 标(16 张)-pp t精品 课件(实 用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PPT-《比例的基本性 质》人 教新课 标(16 张)-pp t精品 课件(实 用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PPT-《比例的基本性 质》人 教新课 标(16 张)-pp t精品 课件(实 用版)
2.判断题。
(1)0.4∶6和4∶10能组成比例。 ( ) ×
(2)a÷b=2,c÷d=2,则a∶b=c∶d。
计算下面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 项的积。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1) 2.4:1.6=60:40
2.4×40=96 1.6×60=96
(2) 3 9 5 15
3×15= 45
5×9= 45
观察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六年级数学下册PPT-《比例的基本性 质》人 教新课 标(16 张)-pp t精品 课件(实 用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比例的基本性质 -人教版(共13张PPT)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比例的基本性质 -人教版(共13张PPT)
外项积:4.5 × 6 = 27 外项积: 6 × 15 = 90
内项积:2.7 × 10 = 27 内项积: 10 × 9 = 90
11
∶=
6 ∶4
23
外项积: 1 × 4 = 2
2
内项积: 1 × 6 = 2 3
0.6 ∶0.2 = 3 ∶ 1 44
外项积: 0.6 × 1 = 0.15 4
内项积: 0.2 × 3 = 0.15 4
小学六年级下册
《比例的基本性质》
复习:什么是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 做比例.
利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列各组比能否组成比例:
⑴ 6 :12 和 4 :8
()
⑵ 24:8 和 0.6:2
()
⑶ 4 :7 和 6 :5
56
74
⑷ 12 和 3 2.4 6
() ()
= 2.4 ︰1.6 60 ︰ 40
b
=
(3) , (5)
b a
=
(5) (3)
(3)a︰8=9︰b,那么,a×b=( 72 )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六年 级下册 数学课 件-比 例的基 本性质 -人教版(共13张PPT)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六年 级下册 数学课 件-比 例的基 本性质 -人教版(共13张PPT)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六年 级下册 数学课 件-比 例的基 本性质 -人教版(共13张PPT)
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相乘
1.6
40
2.4×40=1.6×60
你会用字母来表示这个性质吗?

六年级下册数学6比和比例ppt(1)人教版ppt(8张)标准课件

六年级下册数学6比和比例ppt(1)人教版ppt(8张)标准课件

课堂总结
(24)小 如明 果身 3a高=51b6(0ac、mb,≠0他),一那庹么长a也:是b=1_6_0_c_m_,。二者之比为________。
比第的6单前元项整和理后和项复同习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被4×除数和除=数4.同时乘或除以相除=又0.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4(×1)六年级=4男. 生有80人,女生有84人,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为________。
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1.数与代数
第 7 课时 比和比例(1)
归纳整理
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
意义
各部分 名称
基本 性质

比例
两个数相除又叫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
做这两个数的比。 式子叫做比例。
4∶2 = 2
6∶3=10∶5
前项 后项 比值
内项
外项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 在比例里,两个内
第(6教单材元P8整5 理练和习复十习七T1)
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表比示的两 前个项比和相后等项的同式时子乘叫上做或比者例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 4×2)小明身=4高. 160cm,他一庹长也是160cm,二者之比为________。
在两比个例 数里相,除两又个叫内做项这的两积个等数于的两比个。外项的积。
=40.
在4×比例里,=两0.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4)如果3a=5b(a、b≠0),那么a:b=_____。
你有什么收获? ( 4×教材P85=4练. 习十七T1)
这在叫比做 例分里数,的两基个本内性项质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这被叫除做 数分和数除的数基同本时性乘质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比和比例》(共14张PPT)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比和比例》(共14张PPT)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巩固练习3
1. 大小两个圆的半径之比是3:5。它们的直径之比是( ), 面积之比是( )。 2.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1.5, 另一个外项是( )。
3. 圆的面积与圆的半径成( )。 A. 正比例 B. 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D. 无法判断
4.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一定,两个内项成( )。 A. 正比例 B. 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D. 无法判断
正比例意义
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比例 正比例意义
比例应用 反比例意义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梳理探寻3
﹙二﹚汇报交流
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 的式子叫做比例
1. 知识联系 预设③:
比例的意义
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
两个数相除又
比的意义 叫两个数的比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
比的基本性质 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
外),比值不变。
比和比例
一、谈话导入
我们上学期学过了有关比的知识,本学期又学习了有关比 例的知识,今天我们把这两块知识放在一块进行梳理,形成 知识网络,复习巩固,加以应用。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二、梳理探寻1
﹙二﹚汇报交流
1. 知识联系 预设①: 比
比和比例
比例
比的意义 比的基本性质 比、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比的应用
分数 除法

联系 各部分名称
例子
梳理探寻7
﹙三﹚比、分数、除法的关系
预设: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前项 ∶(比号)
除数 后项
商 比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2 和 7∶10
比例的意义:
比例的基本性质:
因为: 1.4 ∶ 2 =0.7
因为: 1.4 × 10 = 14
7∶10 = 0.7
2 × 7 = 14
0.7 = 0.7 所以: 1.4∶2 和 7∶10
14 = 14 所以: 1.4∶2 和 7∶10
可以组成比例.
.
可以组成比例.
做一做
应用比例的意义或者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
⑴ 3 : 5 = 9 : 15
⑵ 2.5 : 5 = 25 : 0.5
⑶ 100 = 200
2
4
⑷ 1 :2 = 1 :4
2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比例是否正确: ⑴ 6 : 9 = 9 : 12 ⑵ 1.4 : 2 = 7 :10
3
6
⑶ 5:2 = 5 : 1
84

31
4 : 10 = 7.5 : 1
.
3.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 )与 3 : 5 能组成比例。A. 10:6
B.
1 3
:
1 5
C. 30 : 50
(2)( )与 5 : 8 能组成比例。A. 1 : 1 B. 10:16 C. 3 : 5 58
(3) 4 : 5 与( ) 能组成比例。A.
1 4
:
1 5
B.
8:10
.
解:4.8 :6.4 = 3 :x 4.8x = 6.4×3 4.8x = 19.2 x = 19.2÷4.8 x=4
.
小丽调制了两杯蜂蜜水,第一杯用了25毫升蜂蜜和 200毫升水,第二杯用了30毫升蜂蜜和250毫升水。
(1)分别写出两杯蜂蜜水中蜂蜜与水体积的比,看看 它们能否组成比例。
第一杯蜂蜜与水的比是:25 :200。(不能组成比例)
请任意写一个比例并验证。 不成比例的有没有这个规律?并验证。
2∶8 =9∶27
.
得出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问:
3 18
=
5 30
是那些数的乘积相等。
小结:刚才我们是怎样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的?
.
做一做 计算下面比例的外项积和内项积.
4.5∶2.7 = 10 ∶6
3:5=6:10 3:6=5:10 5:3=10:6 6:3=10:5
发现规律: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
验证
16 ∶ 2 = 32 ∶4
内项 外项
外项积是:16 × 4 = 64 内项积是:2 × 32=64
2 × 32= 16 × 4
.
验证:是不是任意一个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 验证
(1) 3∶5 =18∶30 (2) 0.4∶0.2 =1.8∶0.9 (3) 5/8∶1/4 =7.5∶3
第二杯蜂蜜与水的比是:30 :250。
(2)按照第一杯蜂蜜水中蜂蜜与水体积的比计算,300 毫升水中应加入蜂蜜多少毫升?
解:设应加入蜂蜜x毫升。
x︰300=25︰200
200x=300×25
x=7500÷200
x=37.5
答:300毫升水中应加入蜂蜜37.5毫
升。
.
方法一:解:设合唱组有女生x人。 24︰x=3︰ 4 3x=24×4 x=96÷3 x=32 答:合唱组有女生32人。
4 ∶2 = 6 ∶3
3 ∶6 = 2 ∶4
4 ∶6 = 2 ∶3
3 ∶2 = 6 ∶4
.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比例是否正确:
1.
6 :3 = 8 :5
2. 0.2 :2.5 = 4 :50
3. 2 :3 = 1 : 1 23
4. 1.2 :0.6. = 10 :5
达标测评:
1 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例是否正确:

观察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2)总价是怎样随着数量变化的?
数量1支,总价3.5元
数量2支,总价7元 ...
数量扩大,总价也随着扩大 总价和数量是 数量缩小,总价也随着缩小 两种相关联的量
.
文具店有一种彩带,销售的数量与总价的关系如下表。
数量/
支 12
345 6 78…
总价/
元 3.5 7 10.5 14 17.5 21 24.5 28 …
C. 15 : 12
(4) 7 : 9 与( ) 能组成比例。A. 70 : 90 B. 1 : 1 C. 3 : 4 79
.
4.填空: (1)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18,其中一个外项是2,
另一个外项是( )。 (2)如果5a=3b,那么, a = ( ) , b = ( )。
b () a ()
观察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3)相对应的总价和数量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
是多少?
31.5=3.5
7 2
=3.5
130.5=3.5 ...
相对应的总价和数量的比的比值是一定的
.
文具店有一种彩带,销售的数量与总价的关系如下表。
数量/ 支
1
2
34
5
67
8…
总价/ 元
3.5
7 10.5 14 17.5 21 24.5 28
.
解比例。 9︰x = 3︰4 解:3x = 9×4 3x = 36 x = 36÷3 x = 12
0.1 = 100 0.01 x 解:0.1x = 0.01×100
0.1x = 1 x = 1÷0.1
x = 10
.
把左边的图形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后得到右边 的图形,求未知数。 。
.
解:20︰12 = 50︰x 20x = 12×50 20x = 600 x = 600÷20 x = 30
所以: 0.5∶0.2 和 5 ∶1 84
可以组成比例.
可以组成比例.
.
思考
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 写出来(能写几个写几个).
2、3、4 和 6
因为 2 × 6 = 3 × 4 所以这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
2 ∶3 = 4 ∶6
6 ∶4 = 3 ∶2
2 ∶4 = 3 ∶6
6 ∶3 = 4 ∶2

总价与数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总价是随着数量的变 化而变化的,而且总价与相应数量的比值总是一定的。
.
文具店有一种彩带,销售的数量与总价的关系如下表。
数量/ 支
1
2
34
5
67
8…
总价/
元 3.5 7
10.5 14 17. 21 24. 28

5
5
例如:
3.5 = 1
7 2

10.5=… = 3
3.5
内项积: 0.2 × 3 4
= 0.15
.
结论
16 ∶ 2 = 32 ∶4
内项 外项
外项积是:16 × 4 = 64 内项积是:2 × 32=64
2 × 32= 16 × 4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
做一做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 可以组成比例.
我们已经学过了比的有关知识,说 说你对比已经有了哪些了解?
你还记得怎样求比值吗?
.
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 3∶5=3/5 (2) 0.4∶0.2=2
18∶30= 3/5
1.8∶0.9=2
(3) 5/8∶1/4= 5/2
(4) 2∶8 = 1/4
7.5∶3= 5/2
9∶27=1/3
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3.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 叫作比例的基本性质。
.
4.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下 列各比例改写成乘积相等的式 子。
(1)4︰5=8︰10 4×10=5×8
(2)3︰12=5︰20 3×20=12×5
.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设() 是X,再将比例改写成乘积相等 的式子。 3︰4=6︰()
6∶3 和 8∶5
0.2∶2.5 和 4∶50
因为: 6 × 5 = 30
因为: 0.2 × 50 = 10
3 × 8 = 24 30 ≠ 24 所以: 6∶3 和 8∶5
2.5 × 4 = 10 10 = 10 所以:0.2∶2.5 = 4∶50
不能组成比例.
.
做一做
应用比例的意义或者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 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
得出: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注意:
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 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 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你觉得比和比例一样 吗?有什么区别?
归纳:
比例由两个比组成, 有四个数;比是一个比, 有两个数
.
16 ∶ 2 = 32 ∶4
内项 外项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方法二:24÷3×4=32(人) 答:合唱组有女生32人。
.
方法三:24 × = 32(人) 答:合唱组有女生32人。
方法四:24 ÷ = 32(人) 答:合唱组有女生32人。
.
8
15
15
8
.
.
复习
已知路程和时间,怎样求速度? 速度 = 路程÷时间
已知总价和数量,怎样求单价? 单价 = 总价÷数量
6 ∶10 = 9 ∶15
外项积:4.5 × 6 = 27 外项积: 6 × 15 = 90
内项积:2.7 × 10 = 27 内项积: 10 × 9 = 90
1 2
1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