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常用图像后处理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像后处理技术要点:
a)准确选择预设CT值的上下限,尤其是对较薄的扁骨(如:肩胛骨)重建时应特别慎重 以免造成人为的骨质缺损或破坏的假象; ❖ b)必要时可用CIipping、Cutting等工具除去扫描托架、固定石膏等影像的干扰和清晰地显 露病变: ❖ c)对骨关节可用Seed技术施行电子关节分离,以便更清楚地观察关节头和关节盖; ❖ d)适当调整伪彩色和遮盖光线的强度,以使图像更清晰、色彩更逼真:e)在判断解剖结 构复杂或细小的骨折缝隙和游离碎片时需要借助MPR图像准确定位; ❖ f)多角度旋转图豫尽可能清晰、完整地显示病变部位以及与邻近结构的三维空间关系。
CTA二维及三维影像后处理技术 (图文)
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黄江
.
1
二维图象后处理:
❖ ①多平面重建(Biblioteka BaiduPR)

MPR是从原始的横轴位图象经后处理获得人 体组织器官任意的冠状、矢状、横轴、和斜 面的二维图象处理方法,与MR图象十分相近, 显示全身各个系统器官的形态学改变,尤其 在判断颅底、颈部、肺门、纵隔、腹部、盆 腔及大血管等解剖和器处理官的病变性质、 侵及范围、毗邻关系有着明显优势。
.
12
.
13
❖ 脑动脉CTA数据采集要求:

a)采集层厚≤ 3.0mm/每层; ❖ b)重叠重建间隔≤ 2.0mm; ❖ c)选用软组织重建函数,如FC=10/43; ❖ d)对比剂用量1.0-2.0ml/kg; ❖ e)注射速率2.5-3.0ml/sec; ❖ f)延迟时间15-20sec.,必要时可用对比剂跟踪技术(Sure-Start); ❖ g)扫描方向自下而上; ❖ h)对Willis环动脉瘤扫描范围自第一颈椎向上10cm,并尽量采用放大扫
貌,而无颅底骨的干扰。
.
15
❖ 影响脑动脉CTA后处理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
❖ a)数据采集层厚:薄层(<3mmb)采集数据可提高其分辨率。、 ❖ b)对比剂剂量:适当的对比剂剂量(100ml左右)可保证血管中有较高
的对比剂浓度,使血管影像特别是细小血管的影像更清晰、更真实。 ❖ c)对比剂注射速率:注射速率应>3.0ml/s,以避免扫期间血管中对比剂
调整以获得对称图像。
.
8
.
9
.
10
❖ 采集数据要求:
❖ a)摆正体位: ❖ b)采集层厚<2.0 mm/每层,重叠重建间隔≤ 0.5 mm; ❖ c)选用骨骼重建函数FC30: ❖ d)对手、脚掌骨及关节等部位在确保扫描范围足够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小视野放大扫描; ❖ e)胸锁关节、肩关节及髋关节等部位重建图像时须选用RASP参数以除去伪影干扰; ❖ f)颌面部扫描时病人应取张口位(或咬牙垫)。
描技术。

.
14
❖ 其图像后处理技术要点:
❖ a)准确选择预设CT值的上下限,过高或过底均会影像病变显示的清晰 度和真实性。但是,适当提高下限值可以鉴别后交通动脉是动脉瘤还是 漏斗样扩张,逐渐改变域值后,动脉瘤仍保持圆顶,而漏斗样扩张则变 成锥形;
❖ b)用Clipping或Cutting等工具除去下矢状窦、直窦和大脑大静脉以及颅 骨等影像的干扰;
.
2
.
3
❖ ② 曲面重建(CPR):是MPR的一种特殊方法, 适合于人体一些曲面结构器官的显示,如: 颌骨、迂曲的血管、支气管等。曲面重建图 象的客观性颌准确性和操作者点画线的精确 性有很密切的关系。
.
4
.
5
❖ c)计算容积重建(CVR):CVR是MPR的另一种特殊方式。 它是通过适当增加冠状、矢状、横轴面和斜面图像的层厚, 以求能够较完整地显示与该平面平行走行的组织器官结构的 形态,如:血管、支气管等.同时也可以增加图像的信噪比
被血流稀释,使其浓度保持较高的峰值状态。 ❖ d)延迟时间:它是数据采集成败的关键。过早开始扫描,血管内的对
比剂尚未达到峰值、未充分与血液混合均匀;反之,对比剂则被血流稀 释且过多地进入静脉和血管周围组织,从而影响靶血管的成像质量。 ❖ e)心脏每搏输出量和循环时间:心脏功能和循环时间有个体差异,最 佳延迟时间也会不同。因此,在制定扫描计划前应了解病人的心脏功能 状况,以便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延迟时间。 ❖ f)肩部骨伪影:弓上分支血管受肩部骨伪影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扫描 计划中应选择RASP参数以除去骨伪影的干扰。
❖ 5)胸锁关节、肩关节及髋关节等部位重建图像时须选用 RASP以除去伪影干扰。PWh影像园XCTMR.com
.
7
二维图像后处理技术要点:
❖ 1)适当调整窗宽、窗位; ❖ 2)小间隔(<2mm)生成轴位预览图像以确
定病变位置和范围; ❖ 3)针对已确定的病变范围调整间隔、层厚和
图像帧数生成MPR图像; ❖ 4)如病人体位不正,须用斜面重建方式进行
.
6
❖ 采集数据要求:
❖ 1)摆正体位;
❖ 2)头颈部器官和骨骼采集层厚≤ 1.0mm/每层,胸腹部器官 采集层厚≤ 3.0mm/每层,重叠50%重建;
❖ 3)重建函数选用FC 10(软组织)/FC30(骨骼);
❖ 4)对手、脚掌骨及关节等部位在确保扫描范围足够的情况 下,尽量采用小视野放大扫描;
❖ c)从前后、后前、左右侧位和头侧和脚侧仔细观察血管形态查找动脉瘤; ❖ d)适当调整伪彩色和遮盖光线的强度,以使图像更清晰、色彩更逼真;
e)在疑有直径<2.0mm的动脉瘤时需要借助Fly-around技术辅助判定; ❖ f)多角度旋转图像习可能清晰、完整地显示瘤颈部与瘤体、载瘤动脉和
周围血管之间的三维空间关系; ❖ g)对于后交通动脉瘤,也可行3D-MRA检查会更好地显露动脉瘤的全

.
11
❖ 2)血管系统

VR作为MS-CTA的主要后处理技术在血管系统特别是对动脉血管系统病变要以 清晰、确切地显示大范围复杂血管的完整形态、走行和病变,图像立体感强,能 以多角度直观地显示病变与血管、血管之间以及血管与周围其它器官之间的三维 空间解剖关系,其诊断价值已经被临床医生认可。对大动脉血管病变如:动脉瘤、 动静脉畸形、狭窄、梗塞、闭塞、夹层和血管壁的钙化等的诊断已经基本取代了 DSA检查。对脑动脉瘤的诊断国、内外有关研究报告证实3D-CTA具有很高的 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确切地检出瘤体直径<3mm的脑动脉瘤。作为一 种快速和非创伤性检查手段,可以准确地显示瘤体的位置、形态和大小,评价瘤 颈部与瘤体、载瘤动脉和周围血管之间的空间关系,模拟手术入路为选择适当的 手术治疗方案提供直观、可靠的依据,可以作为脑动脉瘤的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近年来,有许多文献报道主张用3D-CTA取代或部分取代DSA诊断脑动脉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