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课件
2、比拟、
6、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岁暮》
3、设问、
作 7、“终岁不闻丝竹声”、“门前冷落鞍马稀”。 8、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业 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1、“路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反问、 5、借代、 6、双关、 7、对照、
谢谢大家!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巨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艰巨: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此诗是诗人晚年旅居夔州时
重九登高后所写。
设置题目:
A.“无边”“不尽”用了夸张手法,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
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地传达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4、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问题:诗人是怎样表现农忙气氛的?请简要分析(3 分)。
答:①正侧结合。
②诗人一方面从正面以“妇姑相唤浴蚕去”来反应山 村的繁忙;
③另一方面又从侧面落笔,借栀子花的“闲”,衬出 农忙的气氛。
知识回顾:
抒情方式
表
五借+一衬
化;“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两者生 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 ②排比。同时三句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 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三、考查方式: 1、这首诗/XX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2、分析诗句“xxxx”使用的修辞手法。 3、这首诗/XX联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4、这首诗/XX联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达技能?请结合诗句分析。 5、赏析诗中XX联。
高考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共35张PPT)PPT课件 图文
②化用:将前人的句子改动一些作为自己的诗句。
例:客从南溟来,遗我双鲤鱼。(杜甫)——化用 《汉乐府》中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2.引用神话传说。例: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贺箜篌 引》)——“江娥”、“素女”传说中的 神女。
3.引用历史故事。 ①明引:例: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
托物言志,整个诗歌就描写一个事 物,所有诗句围绕一个事物展开 。
借景抒情,描写几个景物,组成一 个场景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留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中的蝉住在高大的梧桐树上,饮着清露,唱出婉 转的歌声,不用借助秋风,就能传播很远。 它象征着 立身高洁的人,不用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 表达出诗人对内在品格的热烈赞颂和高度自信。
以此为“ 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
的典故。
用典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如许浑《登洛阳故城》
黍离:《诗经 黍离》中有“彼黍离离”
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到 长满禾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
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 痛惜伤感之情。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分
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 ①从“衾枕冷”写,写被子、枕头的冷,反衬 雪之大,这是从触觉的角度来写。 ②从“窗户明”来写,这是视觉所见,雪越大, 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 ③从“折竹声”来写,是听到的,雪大,积压 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 声”自然烘托雪大。
——借景抒情
春闺思 [唐]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柳树”是春景中的典型描写对象。诗人在此既是 写实,同时也蕴含着更多的深意。柳树的千丝万絮, 不正隐含着对征人的“千思万绪”吗?句中“陌上桑” 一语,本是汉《乐府·相和曲》名,诗人在此除了实写 陌上春色之外,也是有意地用典,借《陌上桑》的故 事,含蓄地表达女主人公对丈夫的忠贞不二之情
例:客从南溟来,遗我双鲤鱼。(杜甫)——化用 《汉乐府》中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2.引用神话传说。例: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贺箜篌 引》)——“江娥”、“素女”传说中的 神女。
3.引用历史故事。 ①明引:例: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
托物言志,整个诗歌就描写一个事 物,所有诗句围绕一个事物展开 。
借景抒情,描写几个景物,组成一 个场景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留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中的蝉住在高大的梧桐树上,饮着清露,唱出婉 转的歌声,不用借助秋风,就能传播很远。 它象征着 立身高洁的人,不用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 表达出诗人对内在品格的热烈赞颂和高度自信。
以此为“ 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
的典故。
用典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如许浑《登洛阳故城》
黍离:《诗经 黍离》中有“彼黍离离”
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到 长满禾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
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 痛惜伤感之情。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分
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 ①从“衾枕冷”写,写被子、枕头的冷,反衬 雪之大,这是从触觉的角度来写。 ②从“窗户明”来写,这是视觉所见,雪越大, 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 ③从“折竹声”来写,是听到的,雪大,积压 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 声”自然烘托雪大。
——借景抒情
春闺思 [唐]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柳树”是春景中的典型描写对象。诗人在此既是 写实,同时也蕴含着更多的深意。柳树的千丝万絮, 不正隐含着对征人的“千思万绪”吗?句中“陌上桑” 一语,本是汉《乐府·相和曲》名,诗人在此除了实写 陌上春色之外,也是有意地用典,借《陌上桑》的故 事,含蓄地表达女主人公对丈夫的忠贞不二之情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ppt课件
8、互文
旧体诗歌因受字数的限制,或从音节、对仗等 方面考虑,常把一个完整的意思拆开分置。读 时必须前后互为补充,或互相拼合。如: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②主人下马客在船。 (白居易《琵琶行》)。 ③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 南逢李龟年》)
9、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 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作用: ①一气呵成,节奏鲜明;②突出强调,长 于抒情;③内容集中,增强气势。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赏析】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 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近试献张水部①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②。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①这是朱庆馀参加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 部员外郎张籍,以试探底细的诗。②舅姑: 公婆。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赏析】这首诗写冰凉的月光,写月下似雪的沙 地,给人的感觉是冷酷的,没有半点暖意。这些环 境描写、气氛制造,都是为“不知何处吹芦管,一 夜征人尽望乡”服务的。
常见的反衬有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乐景衬哀情。 (1)以动衬静。以动态的景物来反衬静态的景象。如:
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篇抒写的是恋人
之间的离愁别恨。诗人选择了“杨柳岸”这个颇能惹 人缱绻情思的场景,再把“晓风”、“残月”这两个 色调上一清新、一凄惋形象剪接进去,自然而然地形 成一个朦胧、深远又带点神秘意味的艺术境界。仔细 品味,诗人诸多无法直言表达的情愫,全都寄寓在这 些名词连成的画面中,使人可以“心领神会”,而且 越咀嚼越觉得情致缠绵、余韵深长了。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PPT课件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答: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我们从中不难想像出当年宫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富,可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表达了作者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10.设问:能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1.反问: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2.排比: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13.通感: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行》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
2、对比或对照
观祈雨 李 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农民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歌舞的情景,前者忧,后者乐,通过大旱之日两种不同生活场面、不同思想感情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第二联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解析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回忆昔日相聚宴游之乐,并进一步抒写相别十年的思念之深。想当年,春风拂面,我们在盛开的桃李花下举杯畅饮;十年来,漂泊江湖,每当夜雨潇潇、漏尽灯残之时,不由得更加思念远方的友人。这一联以“江湖夜雨”对“桃李春风”,巨大的反差,充分表达了诗人的哀伤与欢乐。以“十年灯”与“一杯酒”相对,更是进一层:不仅在时间上给人以“长夜难熬”的感觉,还突出了作者独对孤灯的沉重和思念的辛苦。
答: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我们从中不难想像出当年宫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富,可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表达了作者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10.设问:能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1.反问: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2.排比: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13.通感: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行》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
2、对比或对照
观祈雨 李 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农民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歌舞的情景,前者忧,后者乐,通过大旱之日两种不同生活场面、不同思想感情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第二联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解析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回忆昔日相聚宴游之乐,并进一步抒写相别十年的思念之深。想当年,春风拂面,我们在盛开的桃李花下举杯畅饮;十年来,漂泊江湖,每当夜雨潇潇、漏尽灯残之时,不由得更加思念远方的友人。这一联以“江湖夜雨”对“桃李春风”,巨大的反差,充分表达了诗人的哀伤与欢乐。以“十年灯”与“一杯酒”相对,更是进一层:不仅在时间上给人以“长夜难熬”的感觉,还突出了作者独对孤灯的沉重和思念的辛苦。
高考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ppt优秀课件
学生练习答案比对
第三联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请归纳答题步骤
①对比。将黄河渡口的繁忙和战场上的沉寂进行对比,突 出战争即将来临前的肃杀景象。 ②双关。一个“冷”字,既指战场的清冷和寒冷,又指诗 人心上的那份寒意。
四、当堂训练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问题:试分析这首诗的修辞手法 及其表达效果。
四、当堂训练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问题:试分析这首诗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1)用拟人的手法。
(2)作者将“南风”人格化,在雨后初 晴的天气里,自己的旧相识南风偷偷的推开门 户,顽皮地翻着书, (3)传达了作者对南风的亲切喜爱之情。 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二、考点展示
大纲要求: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考点分析: 综观历年命题情况,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 分两部分:
即辨认修辞手法和阐释表达效果。
近年出题情况
1.(2008年广东)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 什么 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2.(2009年重庆)“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2分) 3.(2010年浙江)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3分) 4.(2011福建)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 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
归纳考 查形式
1.本诗(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抒情的?
பைடு நூலகம்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修辞手法_PPT课件
“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诗人运用 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感情?
解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岑参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 奈之下,出塞任职。第一次远赴西域,正值34岁,充 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远离京都和家园的心情 是凄凉的,又正遇上和自己反向而行之人,因而不免 感伤。但远行之人又想安慰家人,说自己在外平安, 不必担心。这样朴素而又复杂的人之常情,用朴实无 华的叙述式语气道出,更觉得真切感人。
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
对偶势,强化感情。 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 情。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古人常用典 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 己的情感,在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
【知识精要】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 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或艺术构思及结构技巧,分析其本身的艺 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 起到的作用。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抒情类
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
古
托物言志
诗 1.表现手法 描写类 动静,虚实,侧面
词
烘托,细节描写,
表
白描,乐景衬哀情
达
赋比兴,抑扬,对比,联
常见的需要掌握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 夸张、借代、双关、顶真、设问、反问等。 复习备考时,一要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内涵 和特点,二要掌握这些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正面结合示例作一些分析。
1.比喻
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
景。比喻除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
6.顶真
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或前文的末尾句作下 文的开头。主要作用是贯通语气,突出事物之间的环 环相扣。
解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岑参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 奈之下,出塞任职。第一次远赴西域,正值34岁,充 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远离京都和家园的心情 是凄凉的,又正遇上和自己反向而行之人,因而不免 感伤。但远行之人又想安慰家人,说自己在外平安, 不必担心。这样朴素而又复杂的人之常情,用朴实无 华的叙述式语气道出,更觉得真切感人。
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
对偶势,强化感情。 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 情。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古人常用典 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 己的情感,在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
【知识精要】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 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或艺术构思及结构技巧,分析其本身的艺 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 起到的作用。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抒情类
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
古
托物言志
诗 1.表现手法 描写类 动静,虚实,侧面
词
烘托,细节描写,
表
白描,乐景衬哀情
达
赋比兴,抑扬,对比,联
常见的需要掌握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 夸张、借代、双关、顶真、设问、反问等。 复习备考时,一要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内涵 和特点,二要掌握这些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正面结合示例作一些分析。
1.比喻
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
景。比喻除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
6.顶真
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或前文的末尾句作下 文的开头。主要作用是贯通语气,突出事物之间的环 环相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真题体验
1.(广东)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1)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 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学生练习答案比对
第三联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请归纳答题步骤
①对比。将黄河渡口的繁忙和战场上的沉寂进行对比,突 出战争即将来临前的肃杀景象。 ②双关。一个“冷”字,既指战场的清冷和寒冷,又指诗 人心上的那份寒意。
四、当堂训练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 问题:词中下片“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甚是为人称道,试简要分析词人在这里运用的修辞手法。 (4分)
3.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 青玉案 宋·贺铸 •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 问题:词中下片“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甚是为人称道, 试简要分析词人在这里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
答案:描述了木芙蓉冒寒开花的自然属性。 拟人的手法。
三、真题体验
2.(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 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诗人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 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
2.(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答案:下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 雨”来比喻作者的愁思。这样写,化抽象为具 体,形象生动,新颖别致,富有意境。
• 有力地抒发了词人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
回顾总结
作业:《金榜夺冠》 P136 第3题、第6题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诗人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 分析。(6分)
【答案】
全诗围绕“交情”描写,诗人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2分)
将“山溪渡”比作“交情” 、将“水上风波”比作“人生波折”, 赋予 “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2分)
四、当堂训练
2.比较鉴赏:假如你是命题者, 请根据以下的诗歌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自主设计问题,并设计好答案。
陶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悯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参考) 问:两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试分析。 答:二者都运用了对比手法。
问题:试分析这首诗的修辞手法 及其表达效果。
四、当堂训练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问题:试分析这首诗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1)用拟人的手法。
(2)作者将“南风”人格化,在雨后初 晴的天气里,自己的旧相识南风偷偷的推开门 户,顽皮地翻着书,
(3)传达了作者
从而形象地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2分)
方法归纳
如何判定? 如何分析?
秋望
(明)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①,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②。
(1)第三联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 作简要分析。
前者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 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 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四海无闲田”反映农民拼命劳动,全国已没有荒废 不耕种的土地了, 农民种得广,收得多,这种现象与 “农夫犹饿死”的现实对比, 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封建剥削制度的不满。
青玉案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 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 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对偶 比喻
二、考点展示
大纲要求: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考点分析: 综观历年命题情况,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
分两部分: 即辨认修辞手法和阐释表达效果。
近年出题情况
1.(广东)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 什么自然属 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2.(重庆)“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2分)
3.(浙江)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 分)
4.(福建)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 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
归纳考 查形式
1.本诗(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抒情的? 3.赏析诗(句)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 之修辞手法
一、回顾古典诗词常见修辞手法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拟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对比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