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区的历史变迁分析

合集下载

东西湖区土地利用规划

东西湖区土地利用规划

(1)东西湖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东西湖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1年修编,确定了东西湖区2001—2010年土地利用发展目标。

允许增加建设用地:其中:允许增加城区面积:2404.65公顷、允许增加居民点面积:13.65公顷、允许增加工矿面积:991.36公顷、允许增加特殊面积:1.86公顷、允许增加交通面积:77.23公顷、允许增加水利建筑面积:31.62公顷。

耕地保有量:22058.87公顷,其中:基本农田面积:19248.4公顷。

允许开垦耕地面积:118.98公顷。

到2010年全区农用地面积:34006.39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2058.87公顷、园地面积:2107.6公顷、林地面积:1380.24公顷、水域面积:8459.68公顷。

建设用地面积:13866.20公顷,其中:城区面积:5417.08公顷、居民点面积:1248.44公顷、工矿面积:1725.99公顷、特殊面积:241.37公顷、交通面积:1770.61公顷、水利建筑面积:3462.70公顷。

未利用地面积:1436.88公顷。

(3)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主要内容为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农村现代化进程,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现就加快全区中心村和农民新型住宅建设提出如下意见:1、充分认识加快中心村和农民新型住宅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意义、战略地位加快中心村和农民新型住宅建设,是农民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客观需要,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进一步加快中心村和农民新型住宅建设,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利于改变村容村貌,提升对外形象;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五件实事的落实;有利于拉动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明确中心村和农民新型住宅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建设”的要求,在鼓励农民进城镇购房或建房的同时,坚决刹住农村零散建设,加快推进中心村和农民新型住宅建设,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努力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农村。

武汉东西湖临空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回顾与分析

武汉东西湖临空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回顾与分析

武汉东西湖临空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回顾与分析1. 引言1.1 武汉东西湖临空区的定义武汉东西湖临空区是指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的一个拥有独特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的经济区域。

这一区域辐射周边城市,依托东西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和汉阳航空产业基地,形成了以航空航天、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

东西湖临空区的范围包括东西湖区、汉阳区、硚口区等,是武汉市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和科技创新中心。

东西湖临空区的建设目标是打造国内一流的飞机制造、飞机维护修理和航空服务基地,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人才培育。

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模式,吸引了大量优质企业和科研机构进驻,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创新生态系统。

武汉东西湖临空区成为了武汉市乃至整个中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和创新引擎,对于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是指对武汉东西湖临空区经济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回顾与分析所进行的调查和研究背景。

东西湖临空区作为武汉市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东西湖临空区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快速发展和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该区域的产业结构、城市规划、人口流动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了解东西湖临空区的历史发展阶段,对于深入理解该区域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不同阶段的发展进行回顾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区域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对武汉东西湖临空区经济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回顾与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3 研究意义该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武汉东西湖临空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为我们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发展轨迹和特点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对该地区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与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东西湖临空区的发展特点、动力和影响因素,为未来发展提供经验和启示。

研究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阶段,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该地区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所在,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指导和决策支持。

东西湖区的历史变迁

东西湖区的历史变迁

历史变迁
01
PART ONE
从“烟斗一杆”到“五指箕张”
1997年,东西湖区政府谋划实施“十六路一桥”的基础工 程 2006年,东西湖与全球最大的 物流配送设施开发商和服 务商——美国普洛斯合作 里也早已不是那片游离于主城之外的待垦蛮荒,以吴家山 为中心,形如“五指箕张”,放射状伸展开去的辖区大道, 早已将东西湖和汉口融为一体,只需一袋烟的功夫,东西 湖的车子可以从汉口的这一头跑到那一头。
历史沿革
东西湖区境域史属于古云梦泽东境。据考证,距今五千多年前,就有人类聚 居,从事渔猎和耕耘。 境域大部分原属汉阳县地区,在夏初(约公元前2070年间),属荆州。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区境属汉阳军下辖的汉阳、汊川两县。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境内设有桑台湖河泊所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境域大部分属夏口厅
东西湖人没有质疑,新农 村到底怎么个新法,全国 都还在探讨,还没有一个 明晰的做法的时候,他们 已经开始行动来了。
1992年,提出“无工不 富”的发展思路,拉开 了东西湖台商引资的大 幕,奠定了台商密集型 产业群的雏形
1997年,东西湖在国有 企业大面积亏损,改革 进入举步维艰的时刻, 提出先转变发展思路的 口号并坚持,“老板发 财我发展”的思路,借 企业和市场之力开发特 色经济园区。
1952年7月,武汉市撤消三店区,所属地区仍划归汉阳县,为第十 一区,后改为九区。 1958 年10 月,武汉市增设东西湖区行政建制,实行区、局合一的体 制
在武汉的西郊,在这个50年前还是一片湖泊沼泽, 40年前还在日出而作,30年前还摸黑结网的地方。 现在,这个地方挤满了世界上各个行业的企业:台 湾统一、美国百事可乐、香港华润啤酒、蒙牛、光 明、TCL、东风汽车……这些震人视听的名字让这 个地方一年的生产总值超过百亿;近十年来这里年 均实际利用外资8000万美元,昔日湖汊纵横,荒 芜遍野之地成了交通和物流最发达的区域;到机场, 到火车站,水陆运输,高速公路,这座城市的枢纽 要件把这个地区紧紧环绕。现在,这个地区的人民 已经由原先急急忙忙朝城里挤,转变成了城里人不 断聚集,他们走回乡村,感受自然,享受天赐阳 光……这并不能表达这个地方的变化,因为我们无 法用一个角度去远视和近观,去领悟这块热土的30 年。

历史时期武汉沙湖的变迁

历史时期武汉沙湖的变迁

历史时期武汉沙湖的变迁湖北武汉多湖,其中武昌城(1)近郊有东湖、沙湖等较大的湖泊。

学界对东湖的形成及变迁多有研究,代表性的著作如石泉、蔡述明二先生合著《古云梦泽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和涂文学主编《东湖史话》(武汉出版社2004年版)等。

而对于沙湖,探研者却寥寥。

1926年,任桐著《沙湖志》一书,所述涵括了武昌东、南两郊所有湖泊群姑且不论,该书竟将沙湖与东湖混淆,称今之武昌东湖为沙湖,然而学者未曾详加考究,征引者甚众。

笔者不揣浅陋,考诸旧志,并实地踏察,试略述沙湖之形成及变迁,以为东湖、沙湖正名。

一、沙湖并非“东湖”任桐在《沙湖志·湖景》中说:“沙湖,旧名东湖,又名歌笛湖。

湖方三十里,在武昌商埠东。

明楚藩王种芦取膜为笛簧处。

”(2)此说大不确。

武昌之东有东湖。

“东湖”之名,始见于《舆地纪胜》,其书卷六十六《荆湖北路·鄂州·景物上》云:“东湖,在城东四里,湖上有东园,为近城登览之胜。

哣东湖、东园皆因湖、园在武昌城之东而得名,正如其时尚有“南湖”“北园”之属,东、南、北等皆是指方位。

然而此说一开,即为后世志书所沿袭,明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卷二《武昌府·山川》即云:“东湖,在县东四里,湖上有东园,为近城登览之胜。

”清康熙《湖广武昌府志》卷二《山川志》亦云:“东湖,在城东四里。

”直至同治《江夏县志》卷二《疆土志》仍载:“东湖,在县东四里,《舆地纪胜》谓:湖上有东园,为近城登览之胜。

”(3)可见此说不过是转抄《舆地纪胜》陈说而已。

按《舆地纪胜》所载,湖在城东四里,此“东湖”应大约在今武昌螃蟹岬至紫金山(又名紫荆山)、小龟山之间的狭隙地带;而东园应建在湖之西侧螃蟹岬或湖之东侧紫金山、小龟山上,于此北瞰湖水,才能有“近城登览之胜”的意境。

南宋袁说友《游武昌东湖》诗云:“只说西湖在帝都,武昌新又说东湖。

一围烟浪六十里,几队寒鸥千百雏。

野木迢迢遮去雁,渔舟点点映飞乌。

湖北市县名称的源流

湖北市县名称的源流

湖北市县名称的源流【江岸】1950年7月原汉口特别市所辖第六、七、八、九区(中山、大智、汉景、和平四区)公所,调整合并成立武汉市第四区人民政府,1952年7月改称江岸区人民政府。

晚清以来,汉口下游区域习称江岸,如江岸车站,新区即以此为名。

【江汉】清雍正五年,汉口巡检司始下辖汉口居仁、由义、循礼、大智四坊。

其中循礼坊即在今江汉区境内。

民国时期系汉口特别市第三区。

1950年11月,成立武汉市第三区人民政府,1952年7月,更名为江汉区人民政府。

江汉,顾名思义乃位于长江汉水交汇之处,实乃因地标建筑江汉关大楼而名。

【硚口】1950年11月,在原汉口特别市一、二、三、十四区的基础上,成立武汉市第二区人民政府;1952年7月,第二区改为硚口区。

明代崇祯年间修袁公堤时,因取土筑堤形成玉带河,在近汉水处修有石桥,故称此地域为“硚口”,清同治年间修汉口城堡,石桥处称“小硚口”。

沿以为俗,故名。

【汉阳】汉阳建城始于东汉末龟山北侧之却月城和马骑城,后历经石阳县(东吴)、曲阳县(晋)、陵曲(南朝宋)、沌阳(北朝齐)统辖,至隋开皇九年,于此置汉津县。

隋炀帝大业元年,改为汉阳县。

其时汉水在今沌口入江,城在汉水之北,山南水北为阳,故名汉阳。

【武昌】公元221年,孙权迁都鄂县,”因武而昌“,故更名"武昌"。

223年,在蛇山建夏口城,此为武昌建城之始,后于此置江夏县。

隋开皇九年为鄂州治;后周显德五年,改鄂州为武昌郡。

北宋建隆元年改武昌军。

元大德五年改为武昌路。

明洪武元年改为武昌府。

清依之。

民国时为武昌县、武昌市。

【洪山】原名黄鹄山或黄鹤山,又称东山,以在武昌之东而得名,与蛇山一系,实“蛇山之初阜”。

南宋宝祐五年,随州受外敌攻击,荆湖制置使孟珙迁随州“大洪山众,奉释慈忍断足及洪山寺额,并徙于此,遂沿呼洪山。

”东山从此改称洪山,又名大洪山。

1955年,武汉市东湖区和武昌县的第七区合并,新成立洪山区。

【江夏】西汉高祖六年,析南郡东部置江夏郡。

说说东西湖区的来历

说说东西湖区的来历

说说东西湖区的来历东西湖区因境内原有东湖、西湖得名。

西汉时高帝6年(公元前201年)属江夏郡沙羡县。

东汉建武元年(25年)置沌阳县,东汉末复为安陆县,均属荆州江夏郡,东西湖地区先属沙羡,后属沌阳县。

三国时置石阳县,前属吴,后入魏,东西湖地区属石阳县。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石阳为曲阳县,复置沌阳县。

怀帝永嘉元年(307年)沌阳县迁治临嶂山(今蔡甸区城头山),属江夏郡,东西湖地区属沌阳县。

南朝宋、齐、梁、陈割据时期,沌阳迭为藩封。

废藩封后,并入后周,县名依旧。

东西湖大部分地区属之。

隋开皇九年(589年)沌阳县属沔州(后更名为复州)。

开皇十七年(597年)沌阳县改称汉津县。

据《汉阳县志》批露隋代汉津即汉津县,系汉阳县前身,东西湖地区在辖境内。

大业二年(606年)因汉津位于汉水北岸,依"山北为阴,水北为阳"的旧例,改汉津为汉阳。

据《汉阳县志》记载,东西湖大部分地区属汉阳县管辖。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汉阳县属沔州汉阳郡,县治郡治州治由蔡甸临嶂山迁到鲁山(今汉阳区龟山西头南侧)。

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沔州改称汉阳郡,仍治汉阳。

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沔州。

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沔州一度撤废,建中四年恢复。

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废沔州,汉阳县改隶鄂州,东西湖大部分地区仍属汉阳县。

五代十国时,汉阳县先后属吴和南唐,仍隶鄂州。

后周显德五年(958年)汉阳县属汉阳军,军治汉阳城。

宋初,汉阳县属荆湖北路汉阳军。

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废汉阳军,汉阳县属荆湖北路鄂州。

哲宗元右元年(1086年)复置汉阳军。

元代改汉阳军为汉阳府,隶属湖广行中书省。

明洪武九年(1376年)撤汉阳府,汉阳县属湖北布政使司武昌府。

洪武十三年恢复汉阳府,汉阳县改归汉阳府管辖,东西湖大部分地区属之。

光绪廿五年(189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庭,将汉口镇与汉阳县分治,改汉口镇为夏口厅,与县地位相等,且属汉阳府。

武汉东西湖区历史人文介绍

武汉东西湖区历史人文介绍

武汉东西湖区历史人文介绍
武汉市东西湖区,简称“东”,古称“蔡甸”,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武汉市东部,东临黄陂区、新洲区,南接洪山区、青山区,西靠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北与武汉市蔡甸区接壤。

区域面积为1041平方公里,是武汉市面积最大的区。

全区辖8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经济开发区。

东西湖区古称“蔡甸”、“蔡甸之阳”。

三国时期孙权在此建都,称“夏口”,后为避曹操之讳而改
为“武昌”。

梁武帝萧衍在此建都称“武昌”。

东晋成帝咸和年间(公元326—327年),改武昌为江夏(治今武汉市武昌区)。

隋开皇九年(589年)设东昌县,属武昌郡;大业元年(605年)改东昌县为黄陂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析黄陂县城置东陵县;武德七年(624年)废东陵县入黄陂县。

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废黄陂县城置东夏县,属江夏郡;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废东夏县置东夏县。

—— 1 —1 —。

东西湖,人民政府掌故传说

东西湖,人民政府掌故传说

东西湖,人民政府掌故传说新沟只有汉水涢水两条河在此相汇,为何老一辈有“新沟三条河,开口骂婆婆”之笑谈?先说涢水。

两江相聚,必出胜地。

楚域多水,两水交汇处必有小集大市。

多年前,我淘得一本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31年出版清人编纂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关于新沟的辞条全文抄录如下:新沟市,在湖北夏口县西北。

当涢水入汉之口。

亦名涢口。

南接汉阳县界,西连汉川县界。

市集殷盛,今设县佐于此。

新沟镇的前世是涢口市。

涢口距汉口水路不到五十里,是涢水流入汉水之口,正如汉水入长江之口曰汉口。

涢水发源湖北大洪山,行数县润千里,在此汇入汉水。

汉水一路南来,融汇涢水的满河翠绿后,扭头东去,到汉口注入长江,直奔大海。

汉代以前,涢水与汉水在这里一曲一拐,交汇冲击之后,就在交汇处留下一条狭长的半岛,落在汉水河西,半岛方圆百里,沃野蒼蒼,若春潮秋汎,湖满泊溢,烟波千项,半岛上,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应有尽有,就有漁樵猎户农夫在此结草为庐。

自食其力有余,便能以物易物或将钱沽酒,半岛上就形成露水集市。

月深年久,便有了柴行莱市、杂货铺和小作坊,至晋代,涢口已成重镇,有《晋书·陶侃传》和《资治通鉴·卷八十九》为证:荆州刺史陶侃功高遭忌,被贬往广州,荆州旧将,“群情愤惋……遂率其徒三千屯涢口”。

可见涢口其时之盛。

唐代诗人刘长卿有诗咏涢口:“暮雨不知涢口处,春风只到穆陵西。

”可知涢口声名远播。

清道光年初,涢水改道,徒直下五里注入汉水,形成的滩涂成为两水交汇的水陆要冲,新涢口因五里沟渠引涢水东拓而成,遂名新沟。

老涢口因再无水陆优势,原先在涢口的商户农夫漁樵,逐水而迁到新沟。

涢水改道后在新沟汇入汉水,汉水也叫襄河,大概新沟人认为这滔滔大河是从遥远的襄阳城流过来的吧?新沟因得涢汉交汇之利,遂成为千里汉水不多见的大码头。

清未民初,常有京汉楚名角从汉口上行而来,在镇上挂牌演出。

在老镇西南边的涢汉交汇处,建有一节制汉水倒灌涢河蓄水的闸坝,闸坝把汉水涢水分开又连接起来,随州的木材、应城的石膏、京山云梦的稻米、汉川的水产,在新沟过坝进汉水到汉口,通江达海,从汉囗溯流而上船运过来的日杂百货,在这里过坝进涢水上船,到五县百村。

武汉东西湖临空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回顾与分析

武汉东西湖临空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回顾与分析

武汉东西湖临空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回顾与分析周睿全(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武汉430077)[摘要]近30年来,东西湖临空区从原有的农业区转变为拉动武汉经济发展的重要极点,通过对东西湖临空区的历史发展阶段分析,阐明了东西湖临空区跨越发展之路与区域开发区的不断升级和发展息息相关。

[关键词]武汉;东西湖临空区;发展;历史阶段[中图分类号]F7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43(2020)05-0033-02[作者简介]周睿全(1977-),湖北武汉人,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东西湖临空区,是武汉市十三个行政区之一,属于远城区范畴,由1958年通过围垦而来。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东西湖临空区迅速成为推动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增长极之一,其跨越发展的区域实践与开发区不断升级和扩展的历程密不可分。

一、吴家山台商投资区———萌芽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东西湖临空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十分落后,由吴家山、慈惠墩、走马岭、新沟、柏泉、径河等11个农场组成,属于典型的农业区,农业是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

东西湖临空区落后的经济社会面貌,促使区域政府将经济发展作为东西湖实现变革的第一要务。

(一)加快招商引资步伐1992年,为了更好的落实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精神,加快湖北以及武汉对外开放步伐,以吸引其他国家和地区客商投资的对外经济开发区———吴家山台商投资区正式获批。

吴家山台商投资区以引进台资为主要方向,同时也大力吸引香港、日韩以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跨国企业投资。

吴家山台商投资区初始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处于东西湖区的核心区域,距市中心12公里,距汉口火车站7公里,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18公里。

吴家山台商投资区周边交通十分便捷,拥有以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汉渝铁路、汉水码头、机场高速、金山大道为主的全方位立体交通网。

在核定的投资区内,根据企业的投资强度、生产规模以及税收总额,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吴家山台商投资区给予土地以及税收方面的配套优惠。

吴家山街道

吴家山街道

社会事业
1
教育事业
2
科学技术
3
文体事业
4
医疗卫生
5
社会保障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吴家山街道有幼儿园22所,在园幼儿3622人,专任教师219人;小学5所,在校 生8480人,专任教师41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4014人,专任教师308 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普通高中2所,在校 生4222人,专任教师354人;高职(专科)院校1所,在校生4800人,专任教师165人;区老年大 学1所。
社会保障
2011年,吴家山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102户,人数172人,支出36.6万元,比2010年增 长9.3%,月人均178元,比2010年增长2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4户,人数301人,支出 29.6万元,比2010年减少15%,月人均82元,比2010年增长13.5%;全年共发放“春节慰问物 资”666份,为55户特困户发放“两节”慰问金元,春荒救灾物资27份,为10户特困家庭发放临 时救济金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72人,安置义务兵、士官等3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 128万元,比2010年增长17.8%。有社区服务设施13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12个; 有慈善超市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8000元,使70户(次)困难群众受益;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 数达3301人,收缴参保费51万元,通过地税划扣方式收缴社会保险189万元。
01 历史沿革
03 地理环境
目录
02 行政区划 04 人口
Hale Waihona Puke 05 经济07 交通
目录
06 社会事业 08 历史文化

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

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

牛轭湖
河流截弯取直与牛轭湖
九曲回肠——长江荆江段
1756年 长 江 侧 向 侵 蚀 使 河 道 弯 曲 度 加 大
长 江 荆 江 河 段 的 变 迁
现在
江汉平原河成湖

天然堤堵塞支流而储水成湖
河流被外来泥沙淤塞,水流宣泄不畅而储 水成湖

河流截弯取直而形成牛轭湖
第一水城——武汉
水域面积2117.6平方公里,占国
常因水而衰。“水”是“城中之水”,
“城”是“有水之城”。要把城市和统
筹考虑,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水与城市的起源

《管子· 乘马》: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
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古往今来的城市无不位于河川之畔,江湖之滨。 古代四大文明的起源地都是位于大河流域

城市水系往往决定着城市的形态格局,从而形成 独特的城市布局


大东湖生态水网
构建水网的基本思路和总体框架

基本思路:截污清淤、水网连通、江湖相
济、生态恢复、综合治理、协调发展

总体构架:三大工程与一个平台——污染 控制、水网连通、生态修复工程、监测与 评估研究平台
浪迹江湖再不感到江湖险恶

总体目标:清水入湖、湖水变清、清水入
江、健康长江

预计到2012年,东湖、沙湖等众多湖泊将
土面积的25.01%,居全国大城市之 首,是全世界水资源最丰富的特大
城市及中国最大的淡水中心。人均
地表水量居世界大城市之首。
七 个 中 心 城 区 六 个 新 城 区
武 汉 江 河 湖 泊 分 布 图
无与伦比的水网

河流:全市5公里以上河流165条,境内总 长2166.4公里,河道水面面积471.31公里 ,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5.57%

东西湖区的历史变迁剖析

东西湖区的历史变迁剖析

2003年起,东西湖又 进入一个发展的新阶 段,这一个阶段的 标志性事件就是“明 月工程”。
历史沿革
东西湖区境域史属于古云梦泽东境。据考证,距今五千多年前,就有人类聚 居,从事渔猎和耕耘。 境域大部分原属汉阳县地区,在夏初(约公元前2070年间),属荆州。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区境属汉阳军下辖的汉阳、汊川两县。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境内设有桑台湖河泊所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境域大部分属夏口厅
东西湖人没有质疑,新农 村到底怎么个新法,全国 都还在探讨,还没有一个 明晰的做法的时候,他们 已经开始行动来了。
1992年,提出“无工不 富”的发展思路,拉开 了东西湖台商引资的大 幕,奠定了台商密集型 产业群的雏形
1997年,东西湖在国有 企业大面积亏损,改革 进入举步维艰的时刻, 提出先转变发展思路的 口号并坚持,“老板发 财我发展”的思路,借 企业和市场之力开发特 色经济园区。
从“城乡一体” 到“四季吉祥”
• 如今我们已经无法用“城市” 和“乡村”这种简单的词语来 描述东西湖区,这个昔日围湖 造田形成的农垦区,历经了城 市化的大兴土木之后,现在又 在回归自然生态。到过吴家山 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说它是乡村,它有完善的城市 功能;说它是城市,它有稠密 的工业厂房,说它是工厂,它 有浓郁的田园风光。”
历史变迁
01
PART ONE
从“烟斗一杆”到“五指箕张”
1997年,东西湖区政府谋划实施“十六路一桥”的基础工 程 2006年,东西湖与全球最大的 物流配送设施开发商和服 务商——美国普洛斯合作 里也早已不是那片游离于主城之外的待垦蛮荒,以吴家山 为中心,形如“五指箕张”,放射状伸展开去的辖区大道, 早已将东西湖和汉口融为一体,只需一袋烟的功夫,东西 湖的车子可以从汉口的这一头跑到那一头。

东西湖资料

东西湖资料

自然环境东西湖区象一只巨大的金龟,头枕武汉、脚立孝感,一马平川、沃野千里。

园里果蔬芳香,水中鱼虾肥嫩,湖面水鸟翔集,岸边芳草香兰;有金银湖生态旅游区,柏泉生态旅游观光区、巨龙湖生态农业农业观光区、金牛港牧业园镶嵌其中;有武汉金银湖国际高尔夫俱乐部、圣山欢乐世界、西郊植物园、东方马城闪耀其里。

盘龙城(夏商文化遗址)、马投潭(新石器时代遗址)、张京(南宋抗金名将)故居、孙武(辛亥首义总指挥)故里、景德古寺。

为这里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个旅游观光新区、武汉市民郊游休闲圣地正在这里兴起。

规划建设东西湖区是华中重镇武汉市的一个行政区,幅员面积495平方公里,人口22万,辖12个办事处,两个建制镇(街)。

东西湖区,107、318国道、沪蓉、京珠高速公路、汉渝铁路、汉江航线、市中环、外环纵横区内,通江达海。

东西湖区地形酷似入海金龟,人杰地灵,物华天宝。

荣获了全国食品工业强区、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区、全国体育先进区、全国“双基”达标先进区、全国星火技术密集区、全国依法治理先进区、全国农科教“百千万工程”示范区、国家级城郊型“两高一化”农业示范区、省级农村现代化示范区、全省小康达标区、省级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武汉市文明城区等荣誉称号。

继2001年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被批准成为国家级对外开放开发区后,2002年东西湖区又被批准为国家级武汉食品工业加工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建设区。

城乡一体化大部推进。

2002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不含房地产开发),比上年增加31.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0.8亿元,技术改造投资6.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3.8%,14.6%。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建设区,以及创建吴家山山水园林城和“绿色武汉”“碧水蓝天”活动成效显著。

实现了全区工业企业一控双达标目标。

新沟镇被评为全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文明镇,走马岭被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以物流业、房地产开发为支撑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东西湖向家台的源流

东西湖向家台的源流

东西湖向家台的源流东西湖向家台的源流1990年《武汉地名志》向家台位于汉口西北郊东西湖区慈惠农场八向大队,与汉阳县蔡甸镇隔河相望。

向姓择高地首居,故名。

现居农工75户,300余人。

主种蔬菜。

武汉邮局工作的向伟。

(远之辈)看到1991年《东西湖文史资料》第二辑176页有《向兴奎与正本小学》,向兴奎又名心葵,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长期在武汉从事教育工作,先后任湖北省立二中,省立师范学校校长和湖北省教育厅督学。

1945年到汉口统一街劝说新汉和剪刀铺老板向志超捐资兴学,选定向道礼(解放初期沙市工商联主席)的1栋3间平房为校舍,办起了向氏族办的正本小学。

1951年改名安乐小学。

其中学生有旅级军官谭明道,有武昌区经委主任向忠转,有华师副教授向进兰,有中学(中专)高级讲师谭明义,向进和。

有工程师谭明善,萧世刚。

有企业家向进游,向进豪。

开始寻找向家台的来历和人文。

找到武汉东西湖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向忠池和他叔叔企业家向进豪,找到向道恒老师和向志超后人。

找到东西湖向忠武,感谢向忠武叔叔接待汉川和八向家门。

感谢汉川宗亲向绍云提供老家谱和汉川宗亲向绍平主持修新的电子家谱。

由于当前的城市化进程的关系。

看到向家台里年轻人大量进城,留下老人和孩子,而许多年轻人连自己的曾祖父、祖父的名字都叫不上来,因此,重修家谱寻根问祖成了一致认同。

“借修谱'联宗’、'收族’,抱团取暖,得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以前“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的家谱,如今可以随时更新。

如今有电子家谱,有现成的模板,分清辈分、填入姓名即可,登录者只需填写简单资料就能创建一棵“家族树”。

湖北汉川向氏外迁名录汇汉川宗亲向绍云提供文简堂迁徒户自向有文公从湖北应城徙湖北汉川定居汈汊湖老屋台以来,明朝中叶长房向伯英公又转徙城隍庙向家村。

二、三、四房仍居汈汊湖。

因湖水年年上涨,居住地逐渐沉没,各房四方迁徙,子孙遍及多处。

二、三、四房世系自清乾隆、嘉庆(1736-1820)后,其能相续者不过十之二三,沧桑之变族民难聚,遗憾之余公布外迁族人名单以求寻根问祖。

武汉东西湖临空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回顾与分析

武汉东西湖临空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回顾与分析

武汉东西湖临空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回顾与分析武汉东西湖临空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武汉市发展的重要区域,也是武汉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经过多年的发展,东西湖临空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了武汉市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本文将对武汉东西湖临空区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与分析,以期了解该地区的历史阶段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历史阶段回顾1.建区初期(1980-2000年)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东西湖临空区就已开始形成初步的产业发展格局。

当时,东西湖临空区主要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发展水泥、化工等工业项目。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东西湖临空区逐渐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人才,产业结构开始逐步升级,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区内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大力改善和提升,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快速发展阶段(2000-2010年)进入21世纪,东西湖临空区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2003年,武汉东西湖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获批成立,这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东西湖临空区成为了武汉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多家知名企业纷纷进驻,区域产业呈现出多样化、高端化的发展趋势。

进入2010年后,东西湖临空区的发展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

武汉市制定了《东西湖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9-2030年)》,明确了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以提高产业链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创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努力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的中心城市。

政府加大对区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和产业升级的步伐,推动了东西湖临空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发展现状分析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目前,东西湖临空区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区域经济的主要支柱。

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现代物流、金融、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也日益壮大,为区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武汉东西湖临空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回顾与分析

武汉东西湖临空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回顾与分析

武汉东西湖临空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回顾与分析武汉东西湖临空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武汉市发展的重要经济区域之一。

东西湖临空区是武汉市区重要的城市副中心和发展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自改革开放以来,东西湖临空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武汉市乃至整个湖北省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本文将对武汉东西湖临空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进行回顾与分析,探讨其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一、起步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东西湖临空区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起步、起步阶段自改革开放以来,武汉东西湖临空区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开始,逐步转变为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区域。

在这一阶段,东西湖临空区逐渐形成了以机械、化工、建材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东西湖临空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东西湖临空区逐渐形成了以机械制造、化工、建材、电子信息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金融、物流、文化等服务业开始崭露头角。

对外开放和外贸往来也日益频繁,东西湖临空区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逐渐成为武汉市的经济增长点。

三、转型升级阶段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和武汉市经济结构转型的要求,东西湖临空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转型升级阶段。

在这一阶段,东西湖临空区开始加大对科技创新和高端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东西湖临空区也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阶段,东西湖临空区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和升级,综合经济实力日益增强。

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和武汉市对外开放格局的不断拓展,东西湖临空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开放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东西湖临空区开始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吸引国内外投资和人才,推动对外贸易和跨国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东西湖临空区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对外合作空间,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武汉东西湖临空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回顾与分析

武汉东西湖临空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回顾与分析

武汉东西湖临空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回顾与分析武汉东西湖临空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武汉市乃至整个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发展区域。

作为武汉市区内腹地最大的湖泊,东西湖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得益于长江经济带和武汉城市的快速发展,东西湖临空区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对东西湖临空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阶段进行回顾与分析,探讨其发展的演变和发展现状。

一、初期开发阶段(1980年代)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武汉市成为沿江开放的重要城市之一。

东西湖区在这一时期开始了初步的开发与开放,得益于交通便捷及优越的自然资源,吸引了一批企业及商家入驻。

东西湖临空区的产业布局主要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包括纺织、机械、电子等行业。

这一时期,东西湖临空区以其便利的交通和发达的制造业在长江中游地区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二、产业升级与转型(1990年代-200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西湖临空区的产业结构逐渐开始进行调整与升级。

在这一时期,东西湖临空区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该区也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吸引了一批国外企业的投资。

这些举措使得东西湖临空区开始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向转变,逐渐形成了一定的产业竞争优势。

三、乡村振兴与生态建设(2010年代至今)近年来,随着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东西湖临空区也不断加大对乡村振兴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

在乡村振兴方面,东西湖临空区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和引导,推动了农村产业的快速发展。

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东西湖临空区的乡村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乡村经济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生态建设方面,东西湖临空区加大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保护当地湖泊和水源。

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实施,东西湖临空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成为了长江中游地区乃至整个湖北省的生态宜居区。

1960年代以来武汉市湖泊演化特征及其成因浅析

1960年代以来武汉市湖泊演化特征及其成因浅析

1960年代以来武汉市湖泊演化特征及其成因浅析裴来政;鄢道平;张宏鑫;王节涛;许珂【摘要】近年来,随着武汉市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武汉市城市湖泊正面临着数量锐减,面积缩小和水质恶化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武汉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本文通过分析武汉市1965年、1973年、2000年地形图以及2011年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获取了研究区域内不同时期的湖泊总面积以及各典型湖泊的轮廓及面积;基于这些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时期的湖泊总面积,归纳了其演化趋势及特点,并对典型湖泊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影响武汉市湖泊演化的驱动因子;最后结合湖泊演化现状,分析了武汉市湖泊演化所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影响,并针对性的给出了武汉市湖泊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相关建议.【期刊名称】《华南地质与矿产》【年(卷),期】2018(034)001【总页数】9页(P78-86)【关键词】武汉市;城市湖泊;演化;驱动因子【作者】裴来政;鄢道平;张宏鑫;王节涛;许珂【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湖北武汉430205;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湖北武汉430205;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湖北武汉430205;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湖北武汉430205;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湖北武汉4302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942;P951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省会,中国中部地区的国家中心城市,位于江汉平原东部,地处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之间,主城区总面积为678 km2。

市区地形以平原为主,中部散列着东西走向的残丘,长江和汉水交汇于市中心,湖泊在周围错落分布。

新中国成立初期主城区有大小湖泊127个,其水域面积约占其行政区划面积的1/4,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素有“百湖之市”的美称[1]。

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大大地加速了湖泊的演化过程,使其生命周期迅速缩短。

关于武汉东西湖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关于武汉东西湖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关于武汉东西湖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高扬波
【期刊名称】《长江论坛》
【年(卷),期】2003(000)002
【摘要】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城市化.在新的城市化浪潮到来之际,武汉市东西湖区应抓住此机遇,以其东部城市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总页数】2页(P52-53)
【作者】高扬波
【作者单位】中共武汉市东西湖区委党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99.27
【相关文献】
1.关于成都城乡一体化救助体系建设工作的若干思考
2.新乡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3.加快中心城市和重点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对玉林市城镇化发展的若干思考
4.关于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的若干思考
5.关于建设城乡一体化客运网络若干问题的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变迁
01
PART ONE
从“烟斗一杆”到“五指箕张”
1997年,东西湖区政府谋划实施“十六路一桥”的基础工 程 2006年,东西湖与全球最大的 物流配送设施开发商和服 务商——美国普洛斯合作 里也早已不是那片游离于主城之外的待垦蛮荒,以吴家山 为中心,形如“五指箕张”,放射状伸展开去的辖区大道, 早已将东西湖和汉口融为一体,只需一袋烟的功夫,东西 湖的车子可以从汉口的这一头跑到那一头。
2003年起,东西湖又 进入一个发展的新阶 段,这一个阶段的 标志性事件就是“明 月工程”。
东西湖人没有质疑,新农 村到底怎么个新法,全国 都还在探讨,还没有一个 明晰的做法的时候,他们 已经开始行动来了。
1992年,提出“无工不 富”的发展思路,拉开 了东西湖台商引资的大 幕,奠定了台商密集型 产业群的雏形
1997年,东西湖在国有 企业大面积亏损,改革 进入举步维艰的时刻, 提出先转变发展思路的 口号并坚持,“老板发 财我发展”的思路,借 企业和市场之力开发特 色经济园区。
1
2
祁家山片区的拆迁和三个 “王八蛋”的故事 上世纪80年代拆迁的故

三个重大举措明显地推动了东西湖的城市化进程,那就是“工 业强区”、“路桥经济”、“明月工程
从“柏泉创想”看决策的 接力棒
三十年来,东西湖区的届届领导有两个基 本点,第一个特点是埋头发展不争论;第 二个特点就是发展有基本延续性,在战略 上后任不否认前任。
从“城乡一体” 到“四季吉祥”
• 如今我们已经无法用“城市” 和“乡村”这种简单的词语来 描述东西湖区,这个昔日围湖 造田形成的农垦区,历经了城 市化的大兴土木之后,现在又 在回归自然生态。到过吴家山 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说它是乡村,它有完善的城市 功能;说它是城市,它有稠密 的工业厂房,说它是工厂,它 有浓郁的田园风光。”
历史沿革
东西湖区境域史属于古云梦泽东境。据考证,距今五千多年前,就有人类聚 居,从事渔猎和耕耘。 境域大部分原属汉阳县地区,在夏初(约公元前2070年间),属荆州。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区境属汉阳军下辖的汉阳、汊川两县。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境内设有桑台湖河泊所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境域大部分属夏口厅
1952年7月,武汉市撤消三店区,所属地区仍划归汉阳县,为第十 一区,后改为九区。 1958 年10 月,武汉市增设东西湖区行政建制,实行区、局合一的体 制
在武汉的西郊,在这个50年前还是一片湖பைடு நூலகம்沼泽, 40年前还在日出而作,30年前还摸黑结网的地方。 现在,这个地方挤满了世界上各个行业的企业:台 湾统一、美国百事可乐、香港华润啤酒、蒙牛、光 明、TCL、东风汽车……这些震人视听的名字让这 个地方一年的生产总值超过百亿;近十年来这里年 均实际利用外资8000万美元,昔日湖汊纵横,荒 芜遍野之地成了交通和物流最发达的区域;到机场, 到火车站,水陆运输,高速公路,这座城市的枢纽 要件把这个地区紧紧环绕。现在,这个地区的人民 已经由原先急急忙忙朝城里挤,转变成了城里人不 断聚集,他们走回乡村,感受自然,享受天赐阳 光……这并不能表达这个地方的变化,因为我们无 法用一个角度去远视和近观,去领悟这块热土的30 年。
东西湖区的历史变迁
东西湖区简介
• 东西湖区,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 地处长江左岸,武汉市的西北部, 汉江、汉北河及府环河汇合之处。 东西湖区位于北纬30°34′--30°47′ ,东经113°53′--114°30′之间,是 古云梦泽的一部分。1958年,由汉 阳、黄陂、孝感、汉川部分地区组 成。全境东西长38公里,南北宽 22.5公里,总面积499.71平方公里 。东西湖区先后获得了省级农村党 的建设”三级联创”先进区、省级 “两型”社会改革试验示范区。 2011年,东西湖区完成生产总值 291911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1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