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说课稿:2.《回延安》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回延安》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回延安》说课稿
一、说教材
《回延安》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首距离学生所处年代较远的诗歌,因此以“信天游”的歌曲艺术导入,使学生由对信天游的感受走入课文。
在课文分析的过程中,对延安的历史以及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要详细介绍,从而更好地理解全诗主题。
二、说教学目标
1.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
2.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
3.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从朗读中理解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真挚、炽热的感情。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
用一首陕北民歌引题,让同学们体会陕北民歌高亢悠扬的曲调,引出这种歌词的特点,导入新课的讲授。
作者简介
贺敬之,1924年生于山东峄县(今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人)。
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已出版《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等诗集。
1945年在集体创作著名歌剧《白毛女》中担任执笔,此剧1951年荣获斯大林文学奖。
(二)新课鉴赏。
《回延安》说课稿
回延安一、引言《回延安》是一篇纪实文学作品,以作者梁效为视角,以回忆和回忆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中国革命时期的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
本文通过梁效的视角,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延安城景、人物风貌和思想氛围,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初期的艰苦奋斗和坚定信念。
二、破题1. 文章主题本文主要以“回延安”为主题,通过梁效的回忆,展现了他对延安的独特感受和对红色革命运动的思考。
通过回忆,读者可以了解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辛勤努力和革命事业的伟大意义。
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回忆延安的城景、追忆当年的人物以及思考革命的意义。
•第一部分:回忆延安的城景(300字)•第二部分:追忆当年的人物(400字)•第三部分:思考革命的意义(500字)三、文章内容1. 回忆延安的城景梁效回忆了延安的城墙、中央广场和毛主席纪念堂,描绘了一个被战争摧残后的城市的景象。
他对这个曾经是中国共产党中央的根据地怀有深深的敬意,对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充满崇敬之情。
2. 追忆当年的人物梁效回忆了他曾与毛主席、周恩来等革命先烈交往的场景,描绘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坚定意志以及对革命事业的无私奉献。
他们在延安时期组织和领导了一系列重要的革命活动,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3. 思考革命的意义梁效回忆了在延安期间自己的一次思考,他思考着革命的意义,思考着中国革命的困难和挑战,思考着革命精神的价值。
通过他的回忆和思考,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背后的真正意义和目标。
四、文章评述《回延安》以纪实文学的方式展示了梁效对延安的回忆和思考,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真实感人的故事情节,引起读者对红色革命的思考和反思。
文中生动刻画了历史人物形象,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历程和红色革命的伟大意义。
五、结尾通过回忆和思考,梁效对延安充满敬意,并深思革命的意义。
本文通过梁效的视角,以纪实文学的方式展现了延安的城景、人物形象以及革命思想的价值。
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革命斗争的真正意义。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回延安》说课教学课件说课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一头扑在亲人怀……
心中有千言万语,却“登 时说不出来”,表现出诗 人见到亲人们时无以言表 的激动,“扑”这一动作 正是这种心情的外在表现 。
间接抒情:通过语言描写
“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以老爷爷为代表的革命群众与诗 人之间亲密无间的感情。
与亲人相见有很多话说, 但是说“千万句”就是夸 张了,极言久别重逢后畅 谈场景的热烈与激动。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 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这是说“我”要把延安看 个够,想到身上生出千万 的腿和眼,是极度的夸张, 极言诗人诗人也想要游览 延安新城的兴奋与喜悦。
比喻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杨家岭革命旧址
枣园毛泽东旧居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 延河滚滚喊“前进”!
特色词语
表事物的:树根根、羊羔羔等。 表数量的:几回回、几根根、一口 口、一条条、一排排、一座座等。 表情态的:紧紧、飘飘、团团、高 高、滚滚等。 表颜色的:白生生等。
叠字词语的大量使用,表 现了陕北口语的特色,给 人一种自然淳朴之感,为 形象、生动地抒发诗人热 爱延安、赞美延安的强烈 感情起了很大的作用。
拟人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唱和笑是人才有的行为, 而这里的一条河、一个村 也能唱和笑,是诗人赋予 它们以人的情绪和行为, 表达了诗人回延安的激动 和兴奋之情。
红旗飘飘把手招
这的“飘”是常态,“把 手招”是幻想,想象红旗 有手,向“我”召唤,表 达了我急切见到延安的心 情。
夸张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长江大河起浪花。
作者名片
贺敬之,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人, 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 习,1945年与丁毅合作创作了富有我国民族 特色的新歌剧《白毛女》,1946年离开延安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2《回延安》教学设计
《回延安》初中教学设计01【教材分析】《回延安》编排在八(下)第一单元,双线组元中人文主题是“民俗文化”,它与《安塞腰鼓》所写地域都是黄土高坡,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为诗歌中的比染上了鲜艳的红色,它与黄土高坡的原色交融在一起,熔铸出一种特殊的民俗文化.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那份永不泥灭的真情。
作为写延安的一首现代诗,用了“信天游”的调子,形式与内容得到了统一,化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艺术样式来抒写革命情怀。
0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诗歌阅读能力,加之本诗情感直白、显豁、读懂诗人回到延安的激动、喜悦、兴有不困难,但这首诗诞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其通过预习的质疑集中在延安为什么是母亲形象及其延安精神的理解,也就是诗人的“大我”形象所以以展诵为核心任务进入课堂,“读经典诗文,品世间真情”设定为为合作探究的主任务。
03【课标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中,都明确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要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表现自己对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凸显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04【教学目标】围绕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两个核心确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05【教学构想】本课教学设计的核心任务是朗诵贺敬之的诗作《回延安》,录制一份有声作品,参加近期我校经典诵读社团倾情打造推出的《朗读者》栏目展诵。
活动主题为“陕北情延安魂”。
共有两个任务,分别为“读文学经典,品世间真情;品红色经典,赓精神血脉”第一个任务下又设置了两个活动:引文入境,再现“贺敬之”的心路历程;以声传情,还原“贺敬之”的回乡情感;两个任务结束后,这些学习活动,让学生将粗读与细读相结合,精读与深思相结合,,感受诗歌特点;把握诗歌大意;品读,赏析诗歌写法;悟读体会诗人情感,学习延安精神。
06【教学环节】课是从阿宝唱的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入手的,让学生在感知歌曲旋律的基础上谈自己的感受,初步领会民歌在音律上、情感上的特点,同时借助图片出示陕北特有的风物,给学生以直观印象。
(新)人教部编版八下《回延安》说课稿
回延安一、教学重点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难点拟人、夸张、比兴等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三、教学过程:【预习检查:】1.指名学生说一说所知道的“信天游〞。
2.指明3-5名学生朗读诗歌。
要求读准每个字音。
【目标展示】体会诗中运用拟人、夸张、比兴等手法作用及诗歌所深寓的思想感情。
【新知研习】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要求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全诗大意。
2.走近作者贺敬之〔1924-〕现代诗人、剧作家。
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
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
1945年,鲁艺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文学剧本由贺敬之、丁毅执笔。
主要诗歌集有《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等。
3.创作背景及特色简介诗人说:“1956年,我跟随当时团中央的一位领导回延安,参加西北五省青年工人造林大会。
这时我已经离开延安11年了,回去以后感觉很不一样。
我本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我出个节目,我说我用信天游的方式写几句诗,抒发一下感情。
夜里我就一边唱,一边写,写了一夜,……当时我是在窑洞里面走着唱着,还流着眼泪。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
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拟复杂的意思。
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
注意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感情深切。
4.整体分析诗歌学生自行回想诗歌整体内容,然后思考:这首诗的结构层次该如何划分?第一局部:抒写久别重逢延安的感触。
第二局部: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第三局部:描绘会见亲人的热烈场景第四局部: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貌。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课《回延安》说课稿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课《回延安》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回忆文学作品《回延安》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了解作品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精读《回延安》的内容,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和语言风格。
2. 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品的情感表达,领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和感悟。
2. 掌握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预习导入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法:讲述作品的背景、作者、内容等,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3. 集体研读法:通过师生讨论、学生合作阅读等方式,共同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和特点。
4. 听说读写法: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写作水平。
五、教学过程:一、热身导入1. 播放视频《我的祖国》,引导学生进入主题,了解祖国的广袤和美丽。
2. 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回顾自己曾经的家乡,激发学生的回忆情感。
二、作品解读1. 阅读和理解:让学生集中精力阅读文学作品《回延安》,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2. 文本分析:分析作品的结构、语言特点、主题意义等,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其意义和价值。
3. 合作阅读:通过学生小组合作阅读、分享理解,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合作。
三、思辨反思1. 个人思考:根据作品内容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家乡和祖国的情感和认识。
2. 小组分享: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
3. 整合反思:通过课堂共同讨论、整合学生的思考和观点,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提高写作水平1. 写作指导:根据作品主题和内容,引导学生完成写作任务,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回延安》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回延安》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回延安》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毛泽东。
本课是一篇叙事诗,主要讲述了作者在抗日战争时期回到故乡延安,与故乡人民共同生活、战斗的经历。
通过回顾这段历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民的深情。
课文语言朴实、真挚,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革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诗歌也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但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对学生来说可能较为陌生,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课文中的情感表达方式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文言文阅读和诗歌鉴赏能力;学会通过分析课文情感表达方式,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民的深情,培养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把握,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的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
2.难点:课文情感表达方式的体会,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资料,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情感教学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讲解稿,相关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的资料,图片、音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查阅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播放音频,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出课文。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随后,教师简要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
《回延安》说课稿
《回延安》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同窗:今天我给大家讲一篇文章,它的名字叫做《回延安》。
这是毛泽东同志为了在路途中回忆延安、思考长征路上的艰苦经历而写的一篇文章。
作为近代中华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在长征中,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经历了许多磨难,也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毛泽东同志《回延安》一文,以回忆长征途中为主线,娓娓道来。
这篇文章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于长征途中的斗争精神,是中国革命思想和文化中一笔重要的遗产。
首先,毛泽东同志通过回忆,勾勒出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走过的血雨腥风,劳苦卓绝的历程。
他描绘了壮士们跋山涉水、与自然环境中的刁难搏斗的情况,表现出他们的勇气、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文章中,毛泽东同志用细致的叙事方式,淋漓尽致地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艰辛之旅,这样的描述不仅可以让读者了解当时的情况,而且也能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工农红军在艰难困苦中奋勇前行的精神。
其次,毛泽东同志通过回忆,感慨中国工农红军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同志在《回延安》中讲述了工农红军经历了阵痛式的辗转反侧,从而在无数险阻中拿下了革命的伟大胜利。
在文章中,他强调了中国工农红军在艰苦的环境下所展现出的斗志和英勇,描述了无论在遭受敌人残酷的围攻还是在迎来自然灾害时的苦难,中国工农红军都毫不气馁,硬着头皮前行,向着胜利的方向进发。
这种精神是伟大的,值得我们在今天深刻铭记。
最后,通过这篇文章,毛泽东同志希望能够鼓励全国干部群众,更好地服务人民和现代化建设,这更是毛泽东同志《回延安》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
在文章中,毛泽东同志呼吁全体中国共产党员要独立思考、艰苦奋斗,为建设新中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他也强调了中国革命的渊源,以及如何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中推动革命的发展。
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值得学习的重要精神。
总之,《回延安》这篇文章是一篇经典的中国革命史诗,它体现了中国工农红军的英勇和顽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遗产。
在文章中,毛泽东同志不仅回顾了长征中中国工农红军的奋斗历程,还鼓励全体干部群众继续向前,勇往直前。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2课《回延安》精品教案
《回延安》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重视文化的渗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注重语文综合素养的养成,重视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培养,在咀嚼文本、涵泳经典的基础上,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回延安》是部编语文新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这个单元主要讲述民风民俗文化,醉人的社戏、粗犷豪放的安塞腰鼓、回味悠长的灯笼等,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各有侧重地写出了不同地域的民风民俗,篇章结构、语言形式等方面也各有特色。
捧读贺敬之的《回延安》,诗人以“回”字切题(诗人想延安——回延安——想再回延安),诗作内容丰富,从诗中场景精选后点染式呈现(翻过宝塔山,趟过延河水,走进老乡家,再看延安城),同时以大量笔墨书写激情(喜极而泣,热情淳朴的延安人)、喜情(欣喜若狂,日新月异的延安城)、豪情(豪情万丈,永不磨灭的延安魂),一个“情”字贯穿全诗。
同时,作为有志的革命文艺工作者,贺敬之在借鉴了“信天游”这种地方民间文艺口语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突破与创新,将以描写男女情感居多的信天游,升华为采用陕北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如:《回延安》《南泥湾》,歌颂勤劳的老区人民,歌颂日新月异的延安变化,歌颂火热的革命浪潮,情真意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红色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三、教学目标按照教材的编写意图,着重在揣摩重点字词,想象画面和品读情感上下功夫,据此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速读课文,采取旁批的形式,透过一系列细节梳理走进热情淳朴的延安人,喜看日新月异的延安城,歌颂生生不息的延安魂。
2.揣摩重点字词,想象画面和品读情感,力求走进诗人内心世界,体会延安革命精神对作者一代人的深刻影响。
3.学习体会诗人浓烈的情感,并建构、传承对红色文化的情感,学习基于民间艺术为特色的创作创新。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回延安》教学设计与说课设计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回延安》教学设计与说课设计1. 《回延安》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1.感知诗歌内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体会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情感。
2.理解诗歌所表现的地域文化特点和民俗内涵,并把握“信天游”形式特点和语言风格。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情感,超越个人对故土的感情,是一种“大我”的革命情怀。
2.深度感知“信天游”的语言特色,理解并运用“比兴”手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它是一座北国边塞之城,它是一方热烈而又神秘的黄土地,既有壮丽的历史画卷,也有光照日月的红色经典。
如果说有哪一个地方,可以作为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心灵朝圣之地,那这个地方不能是北京,不能是上海,也不能是广州、深圳,它最应该是延安。
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学习一首关于延安的政治抒情诗《回延安》,作者贺敬之。
二、资料链接1.延安精神光耀千秋革命的延安:延安是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最终落脚点。
从1935年到1948年的13年间,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
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领导并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青年抗日救亡运动:从抗日战争起,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纷纷奔赴延安,进行抗日救亡运动。
大生产运动:由于国民党的封锁,毛主席号召延安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延安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2.诗人与延安战时的延安抚育了成千上万的革命战士,诗人贺敬之就是其中一位。
1940年,16岁的他来到延安,在这里生活成长、学习工作了6年,之后奔赴新的战场。
1956年春,他从北京来到延安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
阔别十载,一朝返归,他看到了延安面貌发生了神话般的变化,感奋的情怀化为澎湃的诗情,便以《回延安》为题,尽情抒写这次重回延安的感受和对延安的由衷礼赞。
三、教学活动活动一:一读诗歌,显韵味这首诗情感浓烈,深切动人,极度欢乐的字里行间渗出生活的气息和乡土的美感。
——臧克家谈《回延安》1.读准口语化的读音。
第2课《回延安》说课稿-2020-2021学年八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
3、理解诗歌中语言形式特点
四基三点
基数因课时及科目特点而确定。
仅表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本身,不涉及掌握程度及达成手段。
基本知识: 积累字词、了解作者
基本技能:
重点难点:朗读诗歌理解作者采用的陕北民歌的写作方法,分析诗歌中的比兴手法,分析诗歌的语言形式特点/
重难点处理方法
三点处理:三点指知重点、难点、易错点。
三、朗读文章 梳理思路
活动:朗读文章,明内容,理思路
阅读文章思考下列问题
1、朗读课文,说说延安是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贺敬之的诗歌中的?
<资料补充>: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内容,借助直接抒情的句子,让学生明白延安在作者心中“母亲”的形象。其次通过资料了解,更深一层体会为何会是母亲形象。
2、诗人阔别延安十年,当他重新“扑”进“母亲延安”的怀抱时那激动喜悦的心情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朗读诗歌,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年级
八
科目
语文
课型
阅读
课时
主备
主说
课题
《回延安》
教材结构分析
简说整册,祥说单元,细说课时。
理清本单元内容与其他相关单元内容的联系;
理清本节内容与本单元其他相关内容的联系;
理清本节教材的内容结构。
《回延安》是初中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贺敬之与1956年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参加西北青年大会,大会期间受到革命老区人民的热烈欢迎,目睹延安城的新貌情不自禁写下了这篇文章,这首诗的政治性和地域性都很强,地域特色鲜明,民歌气息浓厚。第一单元的单元目标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其中民俗的价值和意义。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而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歌-信天游可以很好的让学生了解这一地方文化,其次文中抒情表达方式的运用也可以实现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回延安》说课稿
《回延安》说课稿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设计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
这次我设计的课程是《回延安》,旨在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幼儿体验到回到延安的热情和喜悦,同时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景模拟、游戏互动、手工制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核心,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积极表达。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延安的历史和文化,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延安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特点,知道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延安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特点,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难点:如何让幼儿在短时间内充分了解延安的历史和文化,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地图、图片、视频等。
2. 学具:手工制作材料、画笔、画纸等。
五、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延安的宣传片,让幼儿对延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激发他们的兴趣。
2. 讲解:利用PPT、地图、图片等教具,向幼儿介绍延安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特点,让他们对延安有更深入的认识。
3. 手工制作:分发手工制作材料,引导幼儿动手制作延安特色手工艺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4. 游戏互动:设计一系列与延安相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延安,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5. 表达分享:鼓励幼儿用语言、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延安的认识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延安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特点,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难点:如何让幼儿在短时间内充分了解延安的历史和文化,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回延安》说课稿
回延安背景介绍延安是革命老区的代表,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历史文化名城。
在长达13年的时光里,延安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和军事指挥中心,在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基础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滋养和孕育了无数革命先驱、英雄烈士和伟大领袖。
回延安,就是回到我们伟大党的发源地和祖先的集中地,回到那个革命先辈曾经奋斗的地方,深入去体验以知识青年、教育工作者、党员干部、革命先驱等名义团体的“热潮”计划之一——“回延安”,去追寻那段先辈们的光辉历程。
行程安排第一天北京——延安早晨六点半,我们在北京首都机场搭乘飞往延安的班机,一路上看着白云从身边掠过,我不自觉地想起了先辈们曾经跨越河山的日子。
中午,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延安,这里是我们的第一站。
我们一边细细地品味这个人文气息浓郁的小城,一边摸索着,去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了那些来自延安的革命胜地,如枣林、革命博物馆、中央党校等等。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我们看到了那些先辈们的手写文件,读着他们用汗水和热血写下的革命印记。
第二天延安早晨,我们正式开始了我们的体验之旅,按照“热潮”计划,我们要在这里学习知识青年应当怎样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之下。
在一旁,我们的导游传授着给我们大量的抗日战争与烽火连城的延安民居,识别着在长达8年之久高密度山区作战必不可少的基地区域。
一直走到中央党校,我们感到自己的知识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知识青年应该具备多元化的社会素质的引导和学习,历史知识、文艺知识、语言文化知识和草根观念,要求不仅汲取能源的外力,还要累积内心强大的自我力量。
傍晚,我们去看了雷锋爱心基金发起人“牛栓子大爷”留给世人的主题小品,让我们认识到,雷锋是一个有爱心的人,雷锋的故事是一部亲情、友情和人类爱卿的资本史。
第三天延安——西安早晨,我们背上行囊,离开了延安。
在这里我们渡过了一个真正的知识青年成长期,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许多艰辛困苦的历练,但也获得了扶摸内心的成长和领悟。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课《回延安》精品教案
《回延安》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重视文化的渗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注重语文综合素养的养成,重视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培养,在咀嚼文本、涵泳经典的基础上,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回延安》是部编语文新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这个单元主要讲述民风民俗文化,醉人的社戏、粗犷豪放的安塞腰鼓、回味悠长的灯笼等,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各有侧重地写出了不同地域的民风民俗,篇章结构、语言形式等方面也各有特色。
捧读贺敬之的《回延安》,诗人以“回”字切题(诗人想延安——回延安——想再回延安),诗作内容丰富,从诗中场景精选后点染式呈现(翻过宝塔山,趟过延河水,走进老乡家,再看延安城),同时以大量笔墨书写激情(喜极而泣,热情淳朴的延安人)、喜情(欣喜若狂,日新月异的延安城)、豪情(豪情万丈,永不磨灭的延安魂),一个“情”字贯穿全诗。
同时,作为有志的革命文艺工作者,贺敬之在借鉴了“信天游”这种地方民间文艺口语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突破与创新,将以描写男女情感居多的信天游,升华为采用陕北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如:《回延安》《南泥湾》,歌颂勤劳的老区人民,歌颂日新月异的延安变化,歌颂火热的革命浪潮,情真意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红色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三、教学目标按照教材的编写意图,着重在揣摩重点字词,想象画面和品读情感上下功夫,据此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速读课文,采取旁批的形式,透过一系列细节梳理走进热情淳朴的延安人,喜看日新月异的延安城,歌颂生生不息的延安魂。
2.揣摩重点字词,想象画面和品读情感,力求走进诗人内心世界,体会延安革命精神对作者一代人的深刻影响。
3.学习体会诗人浓烈的情感,并建构、传承对红色文化的情感,学习基于民间艺术为特色的创作创新。
2024《回延安》说课稿范文
2024《回延安》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1、《回延安》是2024年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
这是一篇描写红军长征中回到延安的故事文章,它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心情变化和对延安的赞美,展现了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语文素养,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主题,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和语言特点。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提取文本信息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构建合理的语境理解文章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长征精神的伟大,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英雄的敬仰。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主题,能够提取文本信息和进行归纳概括。
难点是:培养学生构建合理的语境理解文章的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的教法以问题导入法和讨论引导法为主,通过提问和学生的参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文本的内涵。
学法上,采用阅读理解和团队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教学PPT和相关的图片、视频素材,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要求学生在主动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如下:环节一、导入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会通过播放一段红军长征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长征的艰难和伟大,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热情。
环节二、呈现文本,引导学生探究。
首先,我会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红军长征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让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然后,我会展示《回延安》这篇文章,让学生阅读并分组进行讨论,发现文章中表达长征胜利的关键。
环节三、整合文本,深入解读。
我会请学生自由讨论自己的理解和收获,并邀请几个小组进行汇报。
然后,我会通过教师讲解和引导,对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进行深入解读,让学生掌握文章的主旨和主题。
《回延安》说课稿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3、《回延安》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选自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回延安》, 它是诗人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诗中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读来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深情。
关于本首诗歌的教学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一、说教材分析。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而教材则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
贺敬之在诗中以赤子之心抒发了对“母亲延安”永不泯灭的真情并热情地歌颂了延安精神。
通过本首诗歌的教学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纯真质朴的延安精神,养成艰苦奋斗、勤劳勇敢、不怕牺牲的延安精神。
二、说学情分析。
这首诗歌距离学生所处年代较远,所采用的创作形式也比较陌生,因此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学习本首诗歌之前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可以借助教辅资料或网络平台来查阅“信天游”、延安的革命历史。
学生通过了解历史来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更好地感悟“延安精神”。
通过了解“信天游”的创作特点,以督促学、以读促教,引导学生掌握读诗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A.了解陕北民歌“信天游”的艺术特点B.学习本诗运用比兴、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达感情C.学习现代诗的朗诵技巧,学会节奏、重音的确定,能有感情地诵读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感知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感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了解延安对革命的伟大贡献,激发学生热爱延安、热爱中国共产党、歌颂中国革命的真挚感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1、学习运用比兴、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达感情;2、让学生了解延安对革命的伟大贡献,激发学生热爱延安、热爱中国共产党、歌颂中国革命的真挚感情五、说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第2课回延安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诗歌中表达情感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4.实践活动的组织:实践活动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的重要环节。在本节课中,写作练习的设置较为简单,学生完成起来没有太大难度。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适当增加练习的难度,让学生在挑战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5.课堂总结的重要性:在本次教学中,我注意到课堂总结环节的重要性。通过总结,学生可以更好地梳理所学知识,形成体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重视课堂总结,并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以提高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
2.修辞手法的讲解:在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时,我尽量通过具体例句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这些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部分同学对这些修辞手法仍然感到困惑,可能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一些实际操作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些手法。
3.小组讨论的引导: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下次的教学中,尝试设置更具开放性和趣味性的讨论话题,并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回延安》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希望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课后,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有以下几点体会:
1.诗歌情感的引导:在讲解课文时,我发现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作者对延安的深厚感情。但引导情感表达方面,我意识到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例如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类似的情感体验,以增强他们对课文情感的理解。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2《回延安》教案【精编】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2《回延安》教案【精编】一. 教材分析《回延安》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了作者回到延安时的所见所感。
本课通过作者对延安的变化和回忆在延安的生活,展现了延安的精神风貌和作者对延安的深厚感情。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诗意,对学生有很好的熏陶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诗歌的鉴赏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本课篇幅较长,内容较多,需要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理解。
同时,学生可能对延安的历史背景和延安精神不太了解,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了解延安的历史背景和精神风貌。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延安的热爱和敬仰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把握。
2.原因: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需要学生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延安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延安的深厚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合作探讨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资料:延安的历史图片、音频资料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延安的图片,让学生对延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同时,播放延安时期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进行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把握课文情感。
4.巩固(10分钟)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课文中的延安精神。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进行解读和分析。
《回延安》说课稿
2 回延安说课稿评委老师好,我是号选手,我说课的题目是《回延安》第二课时。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一)教材分析《回延安》选自部编教材八下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是一个多文体的单元,有小说、诗歌、散文,共同的主题是“民俗文化”,学习本单元,能让学生开阔眼界,见识多样多元的民俗现象,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和文化的理解。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抒情诗,贺敬之在诗中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母亲”延安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教学时要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要通过充分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延安的深情,感知诗歌带有乡土气息的意象,并体会诗歌模仿陕北民歌旧形式以表现新时代内容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我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在前面三个学期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积累和一定的学习方法策略,比如意象,抒情方式, 朗读、默读等,这首诗歌距离学生所处的年代较远,所采用的是比较相对陌生的形式,因此课上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去深入感知诗歌内容与形式,引导学生深入地赏析诗歌,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目标定位与教材处理结合以上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将本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确定为1体会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地方特色与表现手法.2感受诗歌的乡土美感和诗人对延安的深情。
设计意图:课标要求诗歌要反复朗读,依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情我将目标1作为教学重点,学生对距离遥远的陕北风情和延安感情难以产生共鸣,所以将目标2作为本课教学难点。
(一)教材处理教学中我把教材中课后的思考探究“体会陕北民歌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美感”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拓展品味蒙古歌曲,体会不同地区民歌的艺术特色和思想情感。
三、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一)教学策略课标要求诗歌要反复朗读,并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以上分析我将采用朗读法、圈点勾画批注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来突破教学重难点。
人教部编版(青岛)八年级语文下册《2回延安》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青岛)八年级语文下册《2 回延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2 回延安》是人教部编版(青岛)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回到延安后所见所感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延安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先辈的崇敬之情。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以及体会诗歌所传达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诗歌阅读基础,对于诗歌的基本形式和表达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这首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感体验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掌握诗歌的基本形式和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讨论,分析和体会诗歌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对延安的热爱和对先辈的崇敬之情,培养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掌握诗歌的基本形式和表达技巧。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对延安的热爱和对先辈的崇敬之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阅读理解、讨论分析、情感体验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音频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延安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延安的历史和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学生的疑问。
3.讨论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和作者的情感。
教师进行指导和点拨。
4.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朗读和表演等方式,体验诗歌的情感,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强调诗歌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诗歌的标题、作者、诗歌的基本形式和表达技巧,以及作者的情感体验。
通过板书的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延安
一、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难点
拟人、夸张、比兴等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1.指名学生说一说所知道的“信天游”。
2.指明3-5名学生朗读诗歌。
要求读准每个字音。
【目标展示】
体会诗中运用拟人、夸张、比兴等手法作用及诗歌所深寓的思想感情。
【新知研习】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要求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全诗大意。
2.走近作者
贺敬之(1924-)现代诗人、剧作家。
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
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
1945年,鲁艺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文学剧本由贺敬之、丁毅执笔。
主要诗歌集有《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等。
3.创作背景及特色简介
诗人说:“1956年,我跟随当时团中央的一位领导回延安,参加西北五省青年工人造林大会。
这时我已经离开延安11年了,回去以后感觉很不一样。
我本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我出个节目,我说我用信天游的方式写几句诗,抒发一下感情。
夜里我就一边唱,一边写,写了一夜,……当时我是在窑洞里面走着唱着,还流着眼泪。
”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
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
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
注意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感情深切。
4.整体分析诗歌
学生自行回想诗歌整体内容,然后思考:这首诗的结构层次该如何划分?
第一部分:抒写久别重逢延安的感触。
第二部分: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第三部分:描绘会见亲人的热烈场景
第四部分: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貌。
第五部分: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征程。
5.指定学生朗读全诗
要求读音准确,读出节奏。
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6.你认为洋溢于全诗中的感情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学生讨论探究本课的重要内容。
1.诗歌第一部分,作者是怎样表达他回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的?(富有力度的动词,“情动于中而形于外”。
省略号的运用,启发想象、体味、联想。
拟人化的环境描写)
2.在第二部分中,延安母亲到底教会了作者些什么?诗歌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诗不宜直说。
内容、文字要概括,形象与思想要具体,所以,作者运用诗歌传统表现手法——比兴、借代、拟人等方法,揭示了诗人对于延安热爱、感激的原因。
)
3.读了第三部分,我们看到了亲人相见的热烈、真挚之情,看到了延安人的成长和美丽、淳朴的心灵,逐层琢磨一下,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内容的?(环境的烘托、渲染;三代人的典型;夸张、比喻)
4.“母亲延安换新衣”是怎样的写作方法?诗歌第四部分,是怎样来具体写“换新衣”的?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拟人;排比、铺陈、复叠;写延安的变化,一个“新”字,跃然眼前)
5.结尾一部分,写到了杨家岭、宝塔山、枣园。
想一想,这些内容为什么放在最后一部分写?(作者赋予革命历史以色、形、光的鲜明形象,将红旗、脚印、灯光等具体而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写入诗中,在形象中感受到,革命的力量无比巨大,跟着党,沿着党指引的道路,星星之火,定能燎原。
)
6.诗歌结尾说:“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当时作者并没有离开延安。
那么,这样的结尾,是不是有问题呢?(紧扣开头和题目;富有浪漫色彩;延安必飞速发展,大步前进;言简意深,情深)
7.探究体会诗中真挚炽热的感情,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如何升华的?(激动、喜悦——爱延安、爱革命、爱人民——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
8.这首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采用“信天游”格式
每小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富于变化:比兴关系、并列关系、顺承关系
夸张手法的运用
注重炼字,选用恰当的动词
四、再读课文,品味诗歌的语言
由于这是一首民歌体裁的诗歌,在语言上有它自身的特点,请同学们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认真体会。
体会时注意结合前面有关的介绍。
【归纳总结】
这首信天游表现了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情谊。
全诗除了真切的情感构成了诗的源泉,就是诗人对陕北风土人情的意象组合描写,它更增添了这首诗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以及从朴实中流露出来的民族音乐般的美。
【巩固拓展】
1.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刚回延安怎样的心情?
2. 诗歌第一部分中选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抓”“贴”“搂”“放”“抱”“拥”好不好?请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3.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你怎样理解这句诗的含义?
【预习指导】
1. 背诵全文,品味凝练语言。
2.熟读《再别康桥》
四、板书设计
回延安贺敬之
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祝延安
写作特点:
1.“信天游”
2.每小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富于变化:
比兴关系、并列关系、顺承关系
3.夸张手法的运用
4.注重炼字,选用恰当的动词
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