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易患人群
糖尿病的易感人群和“三多一少”
糖尿病的易感人群和“三多一少”糖尿病的易感人群也叫做高危人群,指的是没有发现糖尿病,但是存在较大患病危险的人群,糖尿病的发生和年龄、肥胖、遗传等因素关系密切。
所以糖尿病的易感人群如下。
一、糖尿病家族病史或出生时体重过轻者遗传因素会导致机体胰腺功能先天性缺陷或障碍,进而很难平衡血糖,导致糖尿病。
家族中的父母、兄弟、姐妹,其他近亲以及同性双胞胎里面有一位患糖尿病,则需加强糖尿病预防。
出生时体重过轻,表面看来是婴儿在母体内发育不全、营养不良,实际上很容易导致婴儿体内胰腺细胞发育不良,使得胰岛素不能正常分泌。
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再加上后天饮食不良、肥胖等,都可能诱发糖尿病。
二、未接受母乳喂养者国外有专家调查研究发现,糖尿病家族病史的婴儿长期用牛奶代替母乳喂养,此类人群患糖尿病的几率很大。
三、中老年肥胖者中老年肥胖者,特别是那些腹部肥胖的人为最容易受糖尿病感染的人群,同时容易患上Ⅱ型糖尿病。
这和日常的不健康饮食习惯、吸烟、酗酒、心理压力过大、缺乏锻炼等因素的关系密切。
四、其他妊娠的过程中有过高血压的人群;有巨大胎儿分娩史的人群;有高血压、高血脂、高尿素、高胰岛素血症、血液高黏稠度的人群;长期吸烟的人群;工作压力大、心理负担重的人群;长期高热量摄入、少运动的人群;长期使用特殊药物,如利尿剂;曾经被诊断为早期糖尿病的人群:空腹血糖受损或耐糖量下降的人群。
上述为糖尿病的易感人群,此类人群应当严格规律自己的生活和饮食,调整心态,积极预防疾病,下面再为大家介绍一下糖尿病明显的“三多一少”典型症状。
“三多一少”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
上述四种症状在不同类型糖尿病患者中出现的时间和顺序可能会不同,但在发病的过程中随时可能会出现,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检查。
一、多尿。
指的是尿量、排尿次数明显增多,主要表现是尿频,有些老年患者会伴随着尿急,每次排尿的时候尿量很多,尿中泡沫多,尿渍为白色,发黏。
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讲座
所以说,糖尿病前期病人是糖尿病患者的 预备队,是糖尿病必经的发展路径。到了这一 程度的高危人群,就如处在分岔路口上。向左 走还是向右走,就看他们能否坚持不懈地做糖 尿病前期的干预治疗。
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治疗
目前,糖尿病前期
的干预治疗属于糖 尿病的二级预防范 围。干预应从饮食 疗法、运动疗法和 药物干预三方面同 时进行。
糖尿病前期高危人群:
①有家族史,父母一方或者双方有糖尿病,或者不但 患糖尿病,还有高血压、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等,这些人 的后代也容易得糖尿病。 ②40岁以上者,不管有没有遗传背景,得糖尿病的几 率比年轻人多。 ③肥胖者,尤其是胖肚子,因为肥胖是患糖尿病的一 个很重要的因素。 ④高血压患者,现在虽然血糖不高,但是加上肥胖, 再加上易患年龄段,更容易得糖尿病。 ⑤其他,如高脂血症患者、妊娠生过4000克以上孩 子的女性,还有平常不爱动的肥胖者,这些人都是发生糖 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易患人群。
饮食疗法
主要是控制热量摄
入,降低饮食中脂 肪的含量,增加糖 类和维生素的含量。 其原则是:控制每 日摄入食物提供的 总热量,目标是向“ 标准体重”靠拢。
有些人担心食物里含糖高,这也不敢 吃,那也不敢碰,连大米饭也吃得少, 这种“饥饿疗法”使身体处于营养不良 状态,降低肌体抗病能力,无法达到 控制糖尿病的效果。当然,没有计划 地随意进食也是不行的。
糖尿病 中医按摩保健操
第一步:固气转晴
指内叩掌心,其余四指握拳,扣住拇指,置于两胁, 双脚五指抓地,同时环转眼球,顺时针逆时针各20遍。 第二步:横推胰区 双手掌由外向内推腹部胰脏体表投影区,一推一拉 交替操作20遍 第三步:揉腹部 以神阙为中心揉腹,顺时针逆时针各20遍 第四步:按揉腰背 双手握拳,以食指的掌指关节点揉脾俞、胃俞、三 焦俞、肾俞,每穴各半分钟 。
妊娠期糖尿病科普知识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但是孕妈如果在孕期不科学饮食、生活方式不合理,则会引发妊娠期的并发症,生活中最常见的是妊娠期糖尿病,而且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的升高。
那么妊娠期糖尿病到底有什么危害?如何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呢?今天跟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一、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在孕期胎盘会产生大量的生乳素、雌激素以及孕激素,胎盘大量产生的这些激素可以保证胎儿的生长发育,但是这些激素会抵消胰岛素的作用,那么胰岛素就不能使葡萄糖进入人体的细胞内,被人体化为能量而吸收掉,长期大量的葡萄糖堆积就会使血糖升高,所以就很容易形成妊娠期糖尿病。
二、易患妊娠期糖尿病的人群1过度肥胖者肥胖本身就很容易引发糖尿病,再加上孕期体重增长过快,不控制饮食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就会增加。
2高龄产妇女性本身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器官的机能就开始减退,所以相比于适龄的女性,高龄产妇极易患有妊娠期糖尿病。
3遗传史如果家族里有糖尿病遗传病史,或者是在以往的怀孕过程中也患有过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若怀孕再次患病的概率也会增加。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方式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多会表现出“三多”的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的现象;体重大于180斤,且伴有胎儿巨大、羊水过多的患者极易产生糖尿病;经常感染外阴阴道念球菌的孕妇,如果孕妇有以上几种症状时,就应该尽早去医院检查,判断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
一般情况是怀孕26周左右,医生会要求孕妇做一个糖筛查试验,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检查时需要孕妇空腹口服75g的葡萄糖水,然后分别测空腹、1小时、2小时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值要大于等于5.1mmol/L,且小于等于7.0mmol/L;1小时的血糖值要大于等于10.0mmol/L;2小时的血糖值要大于等于8.5mmol/L,小于等于11.1mmol/L。
如果血糖水平超出了这些标准范围,即患有妊娠期糖尿病。
四、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妊娠期糖尿病不仅对宝宝有危害,对孕妈也是有极大的危害的。
陕西糖尿病患病率8.7%久坐不动是一大诱因
陕西糖尿病患病率8.7%久坐不动是一大诱因本报讯昨天是“联合国糖尿病日”,陕西省医学会在西安易俗大剧院举办了专题知识讲座,邀请省内来自西京、唐都等多家医院的近20位专家为500多名市民进行了义诊。
昨晚,西安和全国70多个城市一起,用蓝光点亮陕西广播电视塔,并配以关注糖尿病等文字,唤起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对糖尿病的关注。
近一半患者没有意识去进行筛查糖尿病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
各种原因造成胰岛素供应不足或胰岛素在靶细胞不能发挥正常生理作用,使体内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发生紊乱,就发生了糖尿病。
随着糖尿病得病时间的延长,身体内的代谢紊乱如得不到很好地控制,可导致眼、肾、神经、血管和心脏等组织、器官的慢性并发症,以致最终发生失明、下肢坏疽、尿毒症、脑中风或心肌梗死,甚至危及生命。
西内分泌科主任姬秋和介绍,调查显示我国成人中,每10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而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数更是超过了糖尿病患者人数。
姬秋和介绍,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9.7%,陕西省的患病人群比全国略低,达到8.7%。
临床发现,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可是有近一半的患者并没有意识进行专业筛查和诊断。
久坐不动是糖尿病一大诱因姬秋和介绍,目前临床接诊的患者,不少都是糖尿病并发症比较严重的,很大部分患者在已经患上糖尿病时并无意识。
这也是因为糖尿病早期没有症状表现,往往出现常见的身体无力、视力模糊、尿多、手足麻木时,危害已经比较高了。
建议高危人群应及时通过体检,及时关注自己的血糖情况。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则包括有家族病史者、体重肥胖者、血压血脂高者、孕期血糖升高者。
除此以外,姬秋和说,之所以目前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跟不良的健康习惯有极大关系。
临床发现,久坐不动者也是糖尿病的一大诱因。
一个人若长期久坐,缺少活动,再加上每天吃“三高”食物,很可能造成人体代谢等多种功能发生紊乱和改变,久而久之则会导致糖尿病。
哪些人易患糖尿病
患 有 糖 尿 病 , 为糖 尿 病 的 症 状 入 量 限 制 。 因
也 可 见 于 其 他 疾 病 ( 甲状 腺 功 如 国 际 上 通 用 的 糖 尿 病 诊 断
标 准 是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糖 尿 病 专
能亢进 症或尿 崩症等 )患者 ; 其
本 系列 文章主 持人 天 津 医 科 大 学 总
:
漫话糖尿 病 ( 二 )
哪 些 人 易 患糖
现 在糖尿病患者越来越 多
,
常人群高
3
.
4
~
5
倍
。
本学者研究发现 高血 压
10 %
~
,
吸烟
。
为 了预 防和 减少 糖 尿病 的发 生
,
患有 高血 压 的人
患
2
型 糖 尿 病 的危 险
{
人 们 都在 寻 找 与糖 尿 病 发 生 有 关 的 因素
,
老年人
。
压 发病 率 高达 6 0
10 %
~
有人 统计 约
,
们 常说 糖 尿 病 是
,
一
个
“
增龄而增加
现
,
19 9 6
80 %
的糖尿病患者伴有 高
就是 指此 所 言
。
好 吃 懒 1i
。
60
岁 以 上 的 老 年 人 中糖 尿 病
11 34 % 以上
.
.
血压
,
。
这 些 患者 有 的是 收缩 压 升
,
6
。
日
妊 娠 妇 女 中有
4 %:
漫 本 系列 文 章 更 为名 《 话 糖尿 病 》
糖尿病高危人群标准
糖尿病高危人群标准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而糖尿病高危人群更是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群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详细介绍。
一、家族史。
家族史是糖尿病高危人群的重要标准之一。
如果一个人的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中有糖尿病患者,那么他本人就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
这是因为糖尿病往往具有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肥胖。
肥胖是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另一个重要标准。
过度肥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引发糖尿病。
据研究,全球范围内超过80%的糖尿病患者是由于肥胖导致的。
因此,肥胖者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采取措施控制体重,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三、生活习惯。
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糖尿病高危人群的一个重要标准。
长期吸烟、酗酒、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不良习惯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因此,我们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持规律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以降低患糖尿病的危险。
四、年龄。
年龄也是糖尿病高危人群的一个重要标准。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逐渐下降,胰岛素分泌也会逐渐减少,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因此,中老年人群应当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五、其他疾病。
患有其他疾病的人群也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
例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因此,患有这些疾病的人群应当加强对糖尿病的关注,积极进行预防和控制。
综上所述,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标准包括家族史、肥胖、不良生活习惯、年龄和其他疾病等多个方面。
我们应当认真对待这些标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提高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认识,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糖尿病健康管理精品课件
编辑版ppt
10
糖尿病管理模式的评估体系
1、糖尿病基本认知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的量
表测量
2、糖尿病患者心理量表测量
3、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测量
4、糖尿病患者经济支出数据
5、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等各项指标
定期监测;并发症危险因素评估
6、糖尿病患者各阶段观测终点数据
7、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模版
编辑版ppt
11
目前糖尿病管理的手段存在问题
饮食处方过于复杂繁琐,医生、病人较 难掌握,具体较难实施。
运动处方包括运动方式、强度、时间、 频律的选择和确定,能坚持的病人<5%。
心理干预包括心理咨询、松弛疗法、运 动疗法,患者存在问题较多但较少引起重视。
编辑版ppt
12
自我治疗教育(DSME)
一种充分发挥糖尿病患者及家属主观能动性的管
预防对象 一级 一般人群
高危人群
预防目的 降低危险因素
早发现早治疗
预防措施 健教、体力活动、合理膳食 、戒烟酒盐。 筛查,生活方式及药物干预。
二级
病人
预防延缓并发症
控制血糖、血脂、血压、体 重、尿酸,监测,筛-复查 并发症。
三级
病人 减少残废率死亡率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阿司匹林
编辑版ppt
4
2型糖尿病一级预防的干预目标
每天4~7次。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可根据血糖监测
作相应往前调整。
3、自我尿糖监测。 编辑版ppt
14
运动管理
---运动带来的好处 1.胰岛素敏感性增加 2.改善各脏器的血液循环 3.增强身体机能 4.增强对生活的自信心
编辑版ppt
15
运动可能带来的危险
专题4中国糖尿病地区分布和年龄分布情况
专题4中国糖尿病地区分布和年龄分布情况糖尿病己经成为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流行病。
它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花费的特征,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
糖尿病在中国的严峻形势更是发人深省,虽然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对糖尿病的控制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控制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中华糖尿病学会最近公布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9.7%,近1/20的患病率确实令人担忧,并且还以一定的速度增长。
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多,影响机制复杂,医学界仍然在不断探索研究之中。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糖尿病的发病率主要跟遗传因素、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年龄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具有某一共同特点地区生活的人群很多方而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研究具有不同地区特点人群的糖尿病发病情况可以使得糖尿病的预防、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不同年龄阶段人群也有着不同的生理特征、生活方式、健康认识,同一年龄段人群在某些方面具有很多共性,研究我国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情况可以了解糖尿病对不同人群的影响程度,确定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引起他们足够重视,做好预防糖尿病工作。
我国糖尿病的城乡分布糖尿病导致的死亡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糖尿病的发病率,根据《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显示,城市糖尿病死亡率高于农村,大城市的糖尿病死亡率大大高于中小城市和农村。
一是由于城市人口老年化程度高于农村,慢性非感染性疾病患病率高;二是城市居民教育水平和健康意识以及对疾病的认同程度较农村高,自报疾病比农村多。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城市人口,餐餐精米口而,顿顿大鱼大肉,肉蛋奶吃得过多,粗粮、蔬菜吃得太少,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使糖尿病队伍空前壮大,这就给城市人群的糖尿病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城市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我国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知识还不能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城市人群一味追求工作上的成就,当工作与健康发生矛盾,当情绪与健康发生矛盾,当享受与健康发生矛盾,选择工作,选择享受,恣意妄为,抛弃健康者大有人在。
最新全球糖尿病地图:中国糖尿病患者达1.164亿,居世界第一
最新全球糖尿病地图:中国糖尿病患者达1.164亿,居世界第一糖尿病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你:20岁以上成人中,近10%患有糖尿病,其中一半未得到诊断;每13人中就有1人出现糖耐量异常;每6个新生儿中,就有1个在孕期受到高血糖症的影响;每8秒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而这组惊人的数据仅仅是冰山一角。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发布第9版的《全球糖尿病地图 (IDF Diabetes Atlas)》,对全球糖尿病的当前形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预测。
我们看看里面还说了什么。
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4.63亿最新地图显示,目前全球范围内估计在20岁~79岁人群中有4.63亿人患有糖尿病,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相当于每11个成人中就有1名患者。
对全球20岁~79岁糖尿病患病率的估计(百万)(2019年)到2030年与2045年,预计这一数字将分别达到5.78亿(10.2%)与7亿(10.9%)。
全球一半成年人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更为恐怖的是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中,50.1%竟不知道自己患病。
成人未诊糖尿病人数和比例(2019年)由于缺乏医疗服务机会,低收入国家未确诊的患者比例最高,达66.8%,但在高收入国家,也有38.3%的患者未得到确诊。
IDF报告指出:全球糖尿病患者中有32%患有心血管疾病;超过80%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是由糖尿病或高血压或两者同时引起;糖尿病足和下肢并发症影响4000万~6000万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间接代价”巨大2型糖尿病和高体重指数还会增加许多常见癌症的风险,包括肝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全球全因死亡率中,大约11.3%与糖尿病相关,20岁~79岁年龄段糖尿病相关死亡人群中大约一半(46.2%)为60岁以下人群。
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和残疾已经对国家经济增长造成了负面影响,这被称为糖尿病“间接代价”。
全球1/4糖尿病患者来自中国中国作为糖尿病负担突出的国家之一,在最新地图中多次被点名。
如何预防糖尿病
如何预防糖尿病高全江一、糖尿病的易患人群对可能出现糖尿病的人群展开提前观测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方法。
对于年龄超过40岁、缺乏锻炼且体力活动较少、生活水平较好的人群,有着巨大胎儿生育史、妊娠糖尿病史的人群,痛风、高血脂、冠心病、高血压、肥胖人群,糖尿病一级亲属家族史人群等,需要定期展开常规血糖检查(餐后以及空腹血糖),如果有必要时还必须予以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等。
比如,父母双方都患有糖尿病,那么其孩子患上糖尿病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加。
二、糖尿病的预防(一)加强糖尿病知识的宣传社区、医院等组织可以成立糖尿病健康教育小组,利用网络、讲座、义诊、广播、电视等普及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按照对患者的评估,还需要让糖尿病知识的宣传具有针对性,因人而异。
要通过全科医生进行糖尿病的宣传教育,讲解糖尿病的预防方法以及相关知识(如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病因、临床表现、急性与慢性并发症的防治),通过护士等辅助医务人员展开健康宣教,例如平时护理常识、胰岛素注射方法、血糖的测定等等。
(二)生活方式干预有资料显示,若不及早对糖耐量异常的人群予以干预,大部分都会患上糖尿病。
有专家通过长时间的跟踪研究发现,对糖尿病前期(具有轻度的血糖升高)患者,如果没有进行干预,那么一段时间后93%的患者会发展成为糖尿病,并有17%的患者会死于心脑血管疾病,12%的患者会死于其他疾病。
其中有44%的患者至少会出现一次脑卒中或者心肌梗死,而以上患者的平均年龄仅仅只有46.6岁。
专家表示,在预防糖尿病中,最有效的方式是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
对于具有轻度血糖升高的患者,通过一段时间(6~10年)的生活方式干预(运动干预、饮食干预),出现糖尿病的概率会减小51%,而20年后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糖尿病会减小43%。
换句话说,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在6个具有轻度血糖升高的患者中,能够让1个人在20年中不再出现糖尿病,这显示出了生活干预在预防糖尿病中的持久性与长期性。
糖尿病的家族聚集性
糖尿病的家族聚集性糖尿病是人类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
迅速增加的患病人数和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使糖尿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糖尿病具有相当强度的家族聚集性现象,即一个家系中有3个或3个以上患有糖尿病的现象。
本文将对各型糖尿病的家族聚集性表型特点、遗传易感性及相关易感基因简介如下。
一、1型糖尿病的家族聚集性:1型糖尿病(T1DM)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胰岛素缺乏,就此而言,家系与非家系表型特点无明显差异。
1A型糖尿病的病因与免疫相关,存在遗传性自身免疫耐受情况,因此1型糖尿病家系患有其他自身免疫病风险增加,常合并有Addison病、乳糜泻、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和恶性贫血。
大量的人群研究证实,同一种族/民族内部和不同种族/民族之间T1DM发病均有很大的差异。
大部分T1DM患者的一级亲属并不同时罹患该病(85-90%)。
但某个个体的一级亲属患有糖尿病,其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远高于一般人群。
有研究表明,母亲患T1DM的子代比父亲患T1DM的子代发生T1DM的风险要低。
T1DM的发病风险,普通人群50岁时的累积发病风险仅为0.5%,而患者同胞人群中,50岁累积风险大致是10%,相当于普通人群风险的20倍。
这显然有力提示了遗传基因在T1DM发病中所起的作用。
但是,第6条染色体上的主要组织相容性位点(ID-DM1)只能解释一半的T1DM的家族聚集性。
其余可能是另外一些遗传因素或共同家庭环境造成。
同卵双胞胎共患T1DM的一致性大约是45%,而异卵双胞胎大约是25%,同卵双胞胎一致患病率远远低于100%,这些结果既支持遗传基因的作用,更说明环境因素起主要作用。
寻找T1DM致病基因比较普遍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寻找等位基因与疾病的相关性,和使用IBD(血缘一致性)方法发现连锁信号。
经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研究显示,较多的染色体区域存在1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
其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和胰岛素5’VNTR基因所在区域6p21及11p15已被广泛接受,它们是在病例-对照实验中通过关联研究发现的[1,2],分别命名为IDDM1(HLA)和IDDM2(INS)。
什么人容易得糖尿病
什么人容易得糖尿病
一、什么人容易得糖尿病二、糖尿病人饮食应注意什么三、治疗糖尿病的误区是什么
什么人容易得糖尿病1、易患糖尿病的人群
吃得过饱:如果人吃得过饱,肝脏内“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会增加,导致胰岛素作用下降,进而引发糖尿病。
长期进食过饱,会使人体内分泌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长期处于”负担“过重、相对疲劳状态,造成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特别是有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人群,极易诱发糖尿病。
水果当饭:各类瓜果饮料中,很大一部分水果和饮料所含糖分偏高,对一些本来血糖就偏高的中年人来说,不加节制地进食往往容易使血糖直线上升,从而引发糖尿病症。
睡眠不好:睡眠不好或太少的人都容易患糖尿病。
人在睡眠不好或睡眠太少的时候,体内的皮质醇和肾上腺素将变得更加活跃,从而从多方面影响到人体吸收糖分,进而带来患糖尿病的后果。
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实验也发现,一个人如果连续一个星期每夜只睡眠4个小时,这必将对人体吸收糖分产生副作用。
2、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
运动治疗的原则是适量、经常性和个体化。
运动计划的制定要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以保持健康为目的的体力活动为每日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的活动,如慢跑、快走、骑自行车、游泳等。
但是,运动项目要和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相适应,即运动的项目和运动量要个体化。
应将体力活动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如尽量少用汽车代步和乘电梯等。
运动的强度可根据运动一小时后的心率与预期最大心。
引发糖尿病的原因与早期表现介绍
引发糖尿病的原因与早期表现介绍1.缺少维生素人体缺少维生素E容易患糖尿病。
芬兰的研究小组对健康中年男子进行了为期4年的跟踪观察。
在观察期间内,其中体内维生素E含量低的男子患糖尿病的危险是正常人的4倍。
因此,除减肥和加强体育锻炼可减少患糖尿病的危险外,增加维生素E的摄入量也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
2.爱看电视爱看电视的人是较易得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与每周看电视时间不到一小时的男性相比,每周看2至10小时电视的男性罹患糖尿病的危险高出66%;看电视时间在21至40小时的男性,危险增加一倍;看电视时间在40小时以上者,危险提高几乎两倍。
这项研究显示,长时间看电视这种缺乏运动的生活形态和患糖尿病的危险有直接关联。
并不是电视本身带来糖尿病危险,而是通常看电视越久,代表一种典型的生活态度与习惯,即摄取过多卡路里和运动量较少。
3.压力大丧偶、经济困难或其他改变生活的变化,都是使中年人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生活中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因而产生巨大心理压力,是发生Ⅱ型糖尿病的普遍现象。
研究人员发现,遭到过重大打击的人,比受打击小的人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大60%。
4.吃得过饱吃得过饱易患糖尿病,如果人吃得过饱,肝脏内“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简称SREBP-1C会增加,导致胰岛素作用下降,进而引发糖尿病。
长期进食过饱,会使人体内分泌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长期处于“负担”过重、相对疲劳状态,造成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特别是有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人群,极易诱发糖尿病。
另外长期吃过多饮食对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存在胰岛素抵抗因素的人群,更容易引起体内的胰岛素过量积存,从而造成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血症是导致全身性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
5.水果当饭天热的时候,即使可口的饭菜摆在面前,也不容易引起食欲,有些人就以水果和饮料为主食,常常以西瓜、桃子等一大堆水果来应付一顿饭。
医生说,各类瓜果饮料中,很大一部分水果和饮料所含糖分偏高,对一些本来血糖就偏高的中年人来说,不加节制地进食往往容易使血糖直线上升,从而引发糖尿病症。
年龄和糖尿病的关系
年龄和糖尿病的关系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流行病,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日益增加。
本文综述了年龄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年龄对糖尿病的发病率和管理的影响。
我们发现年龄是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年轻年龄组和老年年龄组都存在着不同的糖尿病风险。
年龄对糖尿病的影响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生理、代谢、遗传、环境等因素。
此外,糖尿病患者的年龄还会影响糖尿病的管理策略和治疗效果。
因此,我们需要在不同年龄群体中实施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应对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糖尿病挑战。
关键词:年龄,糖尿病,发病率,管理,个性化第一章:引言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类型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
与其他慢性病一样,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呈迅速增长的趋势,且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它对老年人口尤其具有挑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糖尿病的管理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因此,深入了解年龄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对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第二章:年龄与糖尿病的发病率2.1 年轻年龄组糖尿病的风险研究表明,年轻年龄组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
其中,青年人群(18-44岁)的2型糖尿病患病率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
这一现象可能与青年人群的生活方式改变、饮食结构变差、肥胖率上升以及遗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等有关。
年轻人患糖尿病会对其未来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产生长期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于该群体的早期预防和管理。
2.2 老年年龄组糖尿病的风险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风险人群之一。
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患糖尿病的风险呈指数增加的趋势。
这可能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的变化、慢性疾病的累积、生活方式以及代谢功能逐渐下降等因素有关。
老年人患糖尿病后还常常伴随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因此老年人的糖尿病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第三章:年龄对糖尿病的影响3.1 生理和代谢年龄对人体的生理和代谢功能有明显影响。
不要以为年轻就不会得糖尿病
继肿瘤、心脑血管病后,糖尿病已成为世界上排名第三的严重慢性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前几年,说起糖尿病,一般认为都是中老年人群容易患的疾病,但现在,糖尿病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其中还有青少年和儿童。
11月14日是第九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饮食与糖尿病”,以“糖尿病:保护我们的未来”为口号,呼吁大家立即行动起来,保护后代健康、造福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
为什么糖尿病会呈现年轻化趋势?哪些青少年是高危人群?如何预防糖尿病?本刊记者特地采访了浙江省人民医院糖尿病防治中心主任华燕吟主任医师,请她为我们深入解读。
为什么小胖墩易得糖尿病?有这么一个2型儿童糖尿病患者的案例。
11岁男孩,1.60米,却有80千克重。
他刚出生时是标准体重,家长担心孩子营养不良,每次用餐都特意为他准备各种肉菜。
男孩还十分爱喝碳酸饮料,吃汉堡、薯条等油炸食品。
久而久之,成了标准的胖墩。
上小学后,男孩体重飙升,更不愿运动,并老要喝水。
在一次学校体检时,医生建议爸爸带他到医院检查。
到医院一检查,血糖值严重超标,胰岛素水平也不正常,被诊断为2型儿童糖尿病。
虽然男孩胖嘟嘟挺可爱,但家长却非常很后悔:“本以为能吃就是福,谁知太胖就会得病。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糖尿病类型分为4种: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其他类型糖尿病,糖尿病还会带来各种合并症。
近年来,本在成年人中发生的2型糖尿病却在儿童、青少年中呈明显上升趋势,且主要发生在肥胖的儿童、青少年中。
HEALTH REVIEW. All Rights Reserved.1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β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造成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类糖尿病,必须用胰岛素治疗,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临床上,儿童糖尿病90%以上为1型糖尿病。
临床症状为起病急,部分患儿常因感染或饮食不当而诱发。
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
患糖尿病的几率
患糖尿病的几率
一、患糖尿病的几率二、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禁忌三、糖尿病的预防
患糖尿病的几率1、国内人群患病几率非常高
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发布全球糖尿病报告,显示全球糖尿病成年人患者近40年内增加了3倍,世卫组织的专家表示,中国Ⅱ型糖尿病发病率在过去数十年中呈“爆炸式”增长,在中国全部成年人口中,已有近10%糖尿病患者。
另有数据显示,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比例高达50.1%。
2、家族遗传会提高患病率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也就是父母一方、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属有糖尿病病史,这些人患糖尿病的几率比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要高出2倍以上。
3、肥胖人群患病几率高
体型肥胖者,尤其那些“大肚子细腿”的人,不仅易患糖尿病,而且常常同时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
4、患病人群
已经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或早发冠心病者。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禁忌1、吃糖太多会发病
吃糖和糖尿病并没有直接关系。
目前普遍认为,1型糖尿病是因为胰腺无法产生胰岛素引起的,很可能与免疫系统缺陷有关;2型糖尿病则是因为胰岛素不足,或者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引起的。
虽然吃糖过多引起超重会诱发糖尿病,但并非直接诱因。
2、饮食禁忌多
其实,糖友的食谱要求很简单:根据运动量和服用的药物调配食品就行,让血糖浓度尽量接近正常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类人群易患糖尿病,分级预防掌控糖尿病
我国97%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是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可防可控的。
四类易患人群尤其要注意,应该积极预防,及早发现和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的易患人群,我们首先要看它的分型,因为在中国大概97%以上的人
是2型糖尿病,所以我们重点讨论2型糖尿病的易患人群,那么哪些人容易得2型糖尿病呢?
往往有这几种情况:第一,45岁以上的人群。
第二,肥胖的人群,尤其是腹型肥胖,肚子比较大的人群。
男性的肥胖又称男性肥胖,或者苹果型肥胖,不像女性的梨型肥胖,这种人群往往是跟糖尿病相关。
另外有家族病史,家里有人得糖尿病的,特别是直系亲属有糖尿病的要注意。
还有特殊人群,就是怀孕的时候曾经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得糖尿病的概率也是比较高的。
其实2型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我们已经有很多证据证明,生活方式干预可以使一半的人减少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所以生活方式的干预是可以预防糖尿病的。
这些人群要警惕,首先要做好生活方式干预,做好饮食方面的注意,增强运动,维持好体重,另外还要定期到医院去检查。
像刚才提到的这些易感人群,要每年去查一次血糖的情况,及早发现血糖的问题,及早干预,预防,真正做到预防糖尿病发生。
我们提到糖尿病的管理有三个层面,要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让更多的人不得糖尿病,就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但是一旦得了糖尿病,诊断为糖尿病了,那么就是第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的主要任务是减少并发症,或者不发生并发症,或者延后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如果已经存在并发症了,那么就进入第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主要是尽量地减少致残、致死,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毋庸置疑,做好一级预防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