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0年湖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2010年湖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2010年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课程试题[考试类别:(闭卷)考试时量: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办学理念不包含(C)。

A.学术自由;B.教授治校;C.行政化领导;D.大学自治2.吕克昂学院的举办者是(C)。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夸美纽斯3.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达到个性之完善,是(B)的基本主张。

A.社会本位价值观;B.个人本位价值观;C.知识本位价值观;D.能力本位价值观4.教育的本质不是(C)。

A.发现人的价值;B.发挥人的潜能;C.训练人的服从心;D.促进个体社会化5.大学走进社会的中心在(C)社会才是可能实现的。

(P52)A.农业社会;B.工业社会;C.知识经济与后工业社会;D.原始社会6.影响人的发展的内在因素是(D)。

A.遗传;B.环境;C.教育;D.学习者自身的努力7.自由教育是以(A)为目的的教育。

A.自由发展人的理性;B.培养专门人才;C.掌握知识;D.发展体能8.素质教育的目的不是(D)。

A.面向全体学生;B.德智体全面发展;C.让学生主动发展;D.高分低能9.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划分属于(C)。

A.科类结构;B.形式结构;C.层次结构;D.地区结构10.大学把直接服务于社会作为自身的职能,肇始于(C)。

A.英国;B.德国;C.美国;D.法国11.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是(D)。

A.教师可包揽学生的发展;B.主要是学生自我发展;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等重要;D.教学相长12.理想的师生关系不应是(C)。

A.民主和平等;B.交流和理解;C.权威和服从;D.自由和宽容13.广义课程是(D)。

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综合课程;D.显性和隐性课程的综合14.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应排除(B)A.教学;B.低科技含量的创收活动;C.科研;D.科技开发与成果转让15.下面哪个选项属于高等教育的微观管理体制(A)。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5.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A.“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
B.“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
C.权威型的领导方式
D.民主型的领导方式
1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教育力量
19.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作( )。
D.整体性原则 采集者退散
5.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包括( )。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一定的组织结构
C.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E.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6.教师培养与树立良好的班风的方法有( )。
14.书信联系、电话联系
15.主题班会
四、名词解释
1.“导生制”: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它是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水平划分等级,对进度相同的儿童系统性开设科目,编制班级,实施同步教学;并且除教师之外,还配备“导生”,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14.班级建设设计以( )最为重要。
A.实现目标的途径
B.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
C.实现目标的工作程序
D.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
15.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 )。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2010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0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0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三套教师资格考试网更新:2010-4-27 编辑:婷婷thea《教育学试卷》(第三套)一、单选题。

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不选、错选、多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这句话出自()A.《学记》B.《论语》C.五经四书D.《说文解字》答案:D2.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A.生产力发展B.科技进步C.教育技术进步D.产业革命答案:B3.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A.教育观念现代化B.教育内容现代化C.教育管理现代化D.人的现代化答案:D4.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时间是()A.1996年3月B.1996年5月C.1987年5月D.1989年6月答案:A5.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程度称为()A.发展B.成长C.成熟D.生长答案:C6.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A7.教育制度的主体是()A.教育规范B.学制C.教育体制D.国家答案:B8.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实现是在()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B.社会主义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发展时期答案:C9.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是()A.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C.培养劳动者D.推进素质教育答案:C10.综合课程论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称为()A.融合课程B.广域课程C.核心课程D.合并课程答案:B11.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科书D.考试成绩答案:B12.教学的基本任务是()A.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B.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C.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D.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答案:A13.社区教育的实质是()A.教育的社会化B.社会的教育化C.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统一D.全民接受教育答案:C14.教师进修提高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A.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校组织的活动中学习提高B.参加函授、电大课程学习C.参加自学考试D.脱产学习答案:A15.小学阶段相当于身心发展中的()A.幼儿期B.少年期C.童年期D.青年初期答案:C16.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在身心发展方面的主要不足表现为()A.身体发育不良B.智力发育不良C.认识水平较差D.品德行为习惯有所欠缺答案:D17.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着作是()A.凯洛夫的《教育学》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答案:A18.教育同生产劳动从脱离到逐步结合的转变发生在()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答案:C19.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是()A.教育目的B.教育方法C.教育手段D.教育内容答案:D20.班级授课制创始于()A.15世纪初B.16世纪初C.18世纪D.19世纪初答案:B二、多选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小学教育学测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小学教育学测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小学教育学测试题及答案【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小学教育学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挑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共40分)1.( )在他的《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A.卢梭B.凯洛夫C.杜威D.朗格朗2.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这本书里,提出的核心观点可概括为:“有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

”这一观点刻地讲明着( )。

A.教育的经济功B.教育的文化功能C.教育的自然功能D.教育的道德功能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在党的( )。

A.十二大B .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4.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由( )决定的。

A .教育自身的矛盾特别性B.人们的认识活动规律C.教育自身的性质D.教育自身的活5.社会日子的基础和社会进展的决定力量是( )。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D.上层建造6.把教育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依据是学校( )。

A.教育的形成B.教育的类不C.教育的层次D.教育的历史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能够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

A.程序性课程B.练习性课程C.地点性课程D.实践性课程8.经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的办法是( )。

A.讲服法B.陶冶法C.实际锻炼法D.模范示范法9.( )决定了小学德育的内容、形式和办法,而且制约着小学德育的整个过程。

A.小学德育目标B.小学教育目的C.国家德育目标D.基础教育本质10.从社会进展需要动身办教育,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体现的教育目的理论是( )。

A.个人本位论B.宗教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兴趣本位论1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A.社会文化B.精神文化C.人文文化D.地点文化12.课外活动的基础是( )。

A.校园设施B.教师引导C.学生兴趣D.个人活动13.春秋战国阶段私学的进展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具重要里程碑。

2008年-2010年10月浙江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中学组)真题

2008年-2010年10月浙江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中学组)真题

浙江省2010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教育学(中学)试题课程代码: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明确地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分析的是古希腊哲学家()。

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毕达哥拉斯2.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这种观点属于()。

A.教育的心理起源说B.教育的劳动起源说C.教育的生物起源说D.教育的神话起源说3.______是指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如校园面积、校园布局、学校建筑、教学设备、图书馆等等。

()A.制度文化B.精神文化C.学校文化D.物质文化4.以下哪一点不是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所具有的功能?()A.信息传递B.信息反馈C.控制D.情感交流5.“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一思想体现的是哪种儿童发展观?()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发生认识论6.以下儿童个体发展的哪一特点体现了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A.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B.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C.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D.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7.教师资格的认定程序不包括以下哪一种?()A.提出申请B.受理C.参加资格考试D.颁发证书8.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A.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B.教师的专业化尝试是从建立专门的师范培训机构开始的C.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是在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上确定的D.对于非师范院校毕业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应当进行面试和试讲9.______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2010年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中学)

2010年山东省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中学)

2010年山东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1.将《四书》和《五经》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的是哪个朝代?( )A.明代B.宋代C.汉代D.清代E.元代2.西欧中世纪的主要学校类型是教会学校,分为( )三个层次。

A.僧院学校B.宫廷学校C.大主教学校D.职官学校E.教区学校3.学校文化由( )构成。

A.观念文化B.物质文化C.设施文化D.环境文化E.规范文化4.20世纪20年代,柏克赫斯特在马萨诸塞州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制B.分组教学制C.道尔顿制D.班级授课制E.特朗普制5.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教学评价可分为( )。

A.相对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绝对性评价E.总结性评价6.课程评价应有哪些功能?( )A.导向功能B.甄别功能C.诊断功能D.调节功能E.促进功能7.一个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特征?( )A.政治方向坚定正确B.奋斗目标明确C.规章制度严格D.组织纪律严明E.集体舆论正确8.读书指导法的要求是( )。

A.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B.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C.为学生指定书目D.加强评价和辅导E.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9.常规训练包括( )。

A.礼貌常规训练B.学生守则训练C.课堂常规训练D.卫生常规训练E.实践能力训练10.CIPP评价模式包括( )。

A.背景评价B.输入评价C.过程评价D.效果评价E.成果评价11.课程评价的内涵是( )。

A.课程评价对象是多元的B.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C.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作出贡献D.课程评价是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E.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12.在我国高中课程结构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占( )学分。

A.6B.7C.5D.8E.1013.学习化社会中终身教育的特征包括( )。

A.社会能够为每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B.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再起主导作用C.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当中D.现代科技进步使每个人都处于信息剧增的实惠和威胁之中E.终身教育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14.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提出的教学原则有( )。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p2[1]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p2[1]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2一、单项选择题1.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是指(C)。

A.全园教育目标B.中期目标C.近期目标D.行为目标2.( B)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

A.重点发展B.全面发展C.局部发展D.智力发展3.(A )是教育目的在学龄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A.学前教育目标B.学前教育手段C.学前教育启蒙D.学前教育内容7.我国幼儿园通常不要求在学前阶段教孩子写字,这符合( B)。

A.独立自主性原则B.发展适宜性原则C.保教结合原则D.综合性原则8.活动性原则源自于(D)的“做中学”。

A.皮亚杰B.夸美纽斯C.福禄倍尔D.杜威9.发展适宜性原则是当今幼教界提倡的一种教育理念,提出这一教育原则的是(C ) 。

A.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B.日本幼儿教育协会C.美国幼儿教育协会D.英国幼儿教育协会10.幼儿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A )。

A.经济发展水平B.社会政治制度C.社会文化水平D.环境因素11.活动性原则要求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并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这里的活动主要指(B )。

A.教师设计和指导的活动B.儿童主动积极的活动C.儿童的自选活动D.儿童的游戏活动12.社会要求与(A)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A.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B.教育机构C.政府D.父母13.(C )是幼儿园中全面负责幼儿生活与教育的人员。

A.园长B.阿姨C.保育员D.幼儿教师14.保育员应具备心理素质与(C)。

A.合作精神B.爱心C.专业素质D.丰富的知识15.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A) 。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C.尊重儿童原则D.实践性原则16.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 D)。

A.为儿童将来的职业做准备B.培养儿童成为专家C.培养特长儿童D.培养完整儿童17.国家规定保育员的最低学历是(A )。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的观点。

( )A.赫尔巴特 B.皮亚杰 C.杜威 D.瓦•根舍因1. C 【解析】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的著名观点。

2.——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做出了贡献。

( )A.洛克 B.裴斯泰洛齐 C.卢梭 D.亚里士多德2. D 【解析】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对培养的人的规格要求也不同,因此,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决定教育目的。

3.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A.生产力 B.文化 C.科学技术 D.政治经济制度3. D 【解析】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4.为了防止考试焦虑症的发生,学校咨询人员提前对这些学生进行集体指导,讲授自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属于 ( ) A.早期干预 B.缺陷矫正 C.发展指导 D.问题预防4. D 【解析】这种方法是属于问题预防的方法,以防止问题的发生。

5.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 ( )A.教师职业的出现 B.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C.教育立法的规定 D.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5. B 【解析】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

、6.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 ( )A.神话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6. C 【解析】生物起源说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之于天生的、像动物本能那样原本具有的生物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7.为全体人民服务,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

( )A.公共性 B.生产性 C.科学性 D.未来性7. A 【解析】这体现了教育的公共性,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可以确定。

8.学校的基本功能是 ( )A.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服务B.为繁荣文化服务C.能实现人口的控制D.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8. D 【解析】学校的基本功能是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2010-2013年历年真题)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2010-2013年历年真题)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2011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初、高中)真题一、单项选择题l、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 )。

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在这本著名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A《大教学论》B《学记》C《普通教育学》D《教育论》2、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动手能力强,有的人善于口头演讲,有的人善于书面写作。

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 )。

A能动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3、提出“产婆术”的教育家是( )。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斯多德D昆体良4、某教师引导学生依据个人的奋斗目标,选出有针对性的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以自律自励,不断自我提高。

该教师的行为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修养B锻炼c陶冶D.制度5、一名调皮的学生屡次扰乱课堂,教师请其站到教室后面,教师运用了( )。

A正强化B负强化 c惩罚D消退6、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生用列课文结构提纲、画网络图的方法促进学习,这里所教的学习策略是()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珞C精制策略D纽块策略7、当我们看完电影走在大街上,明亮的阳光刺的睁不开眼,过一会儿就感觉自如了,这种现象是()A明适的B暗适的C视觉后像D感觉对比8、一初中生在地理学习中学会了画概念地图的方法后,将这种方法运用到生物学习中去,这是一种()A负迁移B一般迁移C特殊迁移D逆向迁移9、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白熙、荣庆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

史称(),这个学制体现的是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唯用”的思想,吸收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形式,也保留了一定的封建科举制度的残留。

该学制的最大特点是修业年限长,从小学堂到大学堂需要21年,至通儒院要26年。

这是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

A六三三制B五四学制C壬寅学制D葵卯学制10、当教师提问“一个四边形,每边边长都是1,面积是否是1?”许多的同学回答肯定是的,刘晓翔的回答是说,如果把它压扁成一条线,面积差不多就成了零。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章节考点讲解汇总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章节考点讲解汇总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章节考点讲解汇总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识记教育学的基本概念2、理解教育和教育学发展各阶段的特点3、应用教育学理论分析教育现象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进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二、教育的职能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与人类几乎是同时产生的。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三、学校教育制度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第一节教育的发展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线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第一节教育的发展四、教育发展过程古代教育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近代教育20世纪以后的教育,现代教育的新特点(5点)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孔子《论语》的有关思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有教无类”《学记》中国及世界最早的教育著作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凯洛夫《教育学》第一章练习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2、简述现代教育的新特点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本章重点:教育相对于政治与经济的独立性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与教育(简答)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都与人有关)教育目的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有自身的规律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人才,舆论力量,促进民主)教育与生产力规模和速度,结构的变化,内容和手段(与人无关)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知识:人力资本理论:(土地,劳动,资本)舒尔茨,提出教育对经济的贡献教育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动力作用(教育者的观念,数量和质量,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科技知识再生产,科学的体制化,科学研究的功能,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信息技术与教育:(重点)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教育与文化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学校文化:定义核心: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最具决定作用的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学校文化的特性:组织文化,整合性较强的方化,传递文化传统的已任,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校园文化:定义,分类,核心: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学生文化:成因(个人的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相互作用,家庭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特征(过渡性,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评价目标]1、识记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及相关概念2、理解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3、会运用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作用的基本原理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力三种观点1、内发论2、外铄论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第二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受到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一、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第二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四、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五、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第三节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一、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二、教育对人的潜力的发掘三、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四、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第四节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13、14----16、17岁少年期称‘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意味着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少年期也是学生成功起飞时期2、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二、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青年期是个体身心发展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第三章练习1、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2、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第四章教育目的[评价目标]1、识记教育目的等概念2、理解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及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3、运用素质教育观念分析教育现象第一节教育目的概念和层次结构一、教育目的概念和意义1、概念广义狭义2、意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决定教育工作并指导教育活动的根本问题是教育目的二、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第二节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哲学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三、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1957年1982年1985年1995年1999年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第四章练习1、简述教育目的的重要意义2、怎样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第五章学生与教师[评价目标]1、识记学生的基本权利和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2、理解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理解教师职业有多种角色的涵义3、运用师生关系的理论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第一节学生一、学生的本质属性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二、学生的社会地位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种社会权利第二节教师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1、教师职业的性质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2、教师职业的特点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第三节学生和教师的关系1、师生在教学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接受关系2、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3、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第五章练习1、简述教师职业的特点2、简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第六章课程[评价目标]1、识记有关课程的概念及类型2、理解课程设计和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3、运用课程评价理论进行课程评价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的一般概念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进程的总和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二、课程的分类1、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2、根据课程制定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校本课程)学校课程又称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学校课程开发可分为新编、改编、选择和单项功能设计等第二节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二、课程目标的依据1、对学生的研究2、对社会的研究3、对学科的研究第三节课程设计一、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1、教学计划(又称课程计划)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三个特征强制性、普通性、基础性教学计划的构成2、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与本文两部分组成3、教科书设计第四节课程评价一、课程评价的重要地位在整个课程系统中既是终点又是起点二、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1、目标评价模式以目标为中心20世纪初形式泰勒的评价理论基础上形成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美国斯克里文提出评价重点“课程计划实际效果”3、CIPP评价模式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第六章练习1、什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是什么?2、常见的课程评价的模式有哪些?第七章教学(上)[评价目标]1、识记教学、教学的一般任务和教学过程的概念2、理解教学的意义和教学过程的本质3、运用教学原则分析教学现象,正确运用教学方法第一节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一、教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过程二、教学的意义三、教学的一般任务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能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和审美情趣,奠立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第二节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又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活动性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第二节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的结构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中心环节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第三节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一、我国中学常见教学原则及运用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苏格拉底的“产婆术”3、巩固性原则“温故而知新”4、循序渐进原则《学记》中的“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5、因材施教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第三节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二、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2、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教学目的和任务要求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学生特点设备、条件教师个性特点3、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第七章(上)练习1、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有哪些?2、如何理解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的规律3、简述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章节考点讲解8 来源:考试大2009/12/14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模拟考场视频课程字号:T T第八章教学[评价目标]1、识记课的类型、课的结构、班级授课制等概念2、理解教学工作的程序以及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3、运用上好课的要求评价一节课的好坏第一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一、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二、上课上课是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1、课的类型单一课和综合课2、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第一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3、一堂好课的标准时间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热烈三、作业检查与批改四、课外辅导五、学业成绩考察与评定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一、个别教学古代社会的学校二、班级授课制伴随着大工业生产而出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三、分组教学第三节教学策略一、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二、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1、内容型策略2、形式型策略3、方法型策略4、综合型策略第八章练习1、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哪些?2、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第九章德育[评价目标]1、识记德育的概念、目标和内容2、理解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3、运用德育模式展开德育实践活动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一、德育的概念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二、德育的意义三、德育目标四、德育内容第二节德育过程一、德育过程的概念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二、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1、结构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要素2、德育过程矛盾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第三节德育过程三、德育过程的规律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知”是基础,“行”是关键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3、学生思想内部素质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第四节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一、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概念贯彻要求二、德育的途径各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三、德育的方法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第四节德育模式一、认知模式美国学者科尔伯格发展的二、体谅模式英国彼得?麦克费尔创立的三、社会模仿模式美国的班杜拉创立的第九章练习1、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2、常见的德育方法有哪些3、案例分析(违背了哪条原则,如何改进)第十章班级管理[评价目标]1、识记班级、班级管理的内涵及班集体的作用2、理解班集体形成与培养的意义,班主任工作内容3、分析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问题第一节班级管理的意义一、班级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二、班级管理1、概念2、功能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一、常规管理规章制度的管理二、平行管理利用集体教育个人,又用个人教育集体三、民主管理参与式班级管理四、目标管理利用制定目标进行的管理目标管理是美国的德鲁克首先提出第三节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二、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第四节班集体的形式一、班集体的基本特征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第五节班主任与班级管理一、班主任的特殊作用二、班主任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第十章练习1、结合实际谈谈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简述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一、选择题1.普鲁士义务教育法实施的时间是(1619年)2.学生的权利包括(财产权)、受教育权、人身权3.备课步骤:研究教材、设计教学和(了解学生)4.苏联第一位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克鲁普斯卡娅)5.提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教育学家是(布鲁纳)6.(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7.哲学家、军人属于(社会本位论)8.“其身正,不令而行”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9. 儿童发展中心论观点的提出者是(杜威)10.学生发展因为有个别差异性,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二、填空题1.提出“明人伦”教育思想的教育学家是(孟子)2.“学而时习之”体现教学原则里面的(巩固性)原则3.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4.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发展和(意向发展)5.学校规定必须学习的课程是(必修课)6.留学体现教育对文化的(交流传播功能)7.我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开始实施8.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9.(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10.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属于(个别教育)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三、辨析(5*3=15)1.国家课程具有选择性错误;国家课程具有强制性。

2.德育过程是培养提高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正确;3.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正确;4.人的身心发展是均衡性的错误;人的身心发展是不平衡的,各个部位各种功能的发展都是不平衡的。

5.最早提出将心理学与教育学结合的人是夸美纽斯错误;赫尔巴特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四、简答 (5*7=35)1.简述教学原则的内容。

答:(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简述行动研究步骤。

(1)发现问题;(2)分析问题;(3)设计研究方案;(4)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5)总结与反思,确定下一步研究问题;(6)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3.简述学科专业素养答:A.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试真题一、选择1、提出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主张,具有社会本质倾向的教育家是______A、柏拉图B、涂尔干C、凯兴斯坦纳D、赫钦斯2、决定教育事业领导权的是______A、经济发展水平B、政治制度C、文化D、科技3、“因材施教”是人的发展的_______对教育的要求。

A、顺序性B、不平衡行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4、人的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该做到_____A、相互衔接B、循序渐进C、长善救失D、教学相长5、卢梭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由的人。

这种观点属于______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宗教本位论D、文化本位论6、《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考核内容为“政治思想、业务水平、_______、工作成绩”几个方面。

A、工作态度B、工作热情C、工作效率D、工作质量7、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体现在______A、认识的直接性B、学生的主体性C、教学的教育性D、活动的开放性8、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方法是_______A、参观法B、演示法C、情景教学法D、欣赏教学法9、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的观点的前苏联教育家是_____A、克鲁普斯卡娅B、马卡连柯C、加里宁D、凯洛夫10、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_____A、说服教育B、品德评价C、指导实践D、陶冶政治二、填空11、德国教育家赫巴特被西方教育史称为科学教育学_____之父。

12、孔子提出“庶、富、_教__”的观点,认为是治国的三个要素。

13、_遗传素质_____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与可能性。

14、2006年我国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学制,主要有“六三制”和_“五四制”____。

15、_教育基本法律____是依据宪法制定的全面调整教育内部、外部相互关系的基本法律准则,它可以说是“教育领域的宪法”,是教育法规体系的“母法”。

2010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2010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学真题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真题(学前教育部分)(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完整儿童”,是指获得了()整合性发展的儿童。

A.身体的B.认知的C.情感的D.社会的E.人格的2.以()为标志,学前教育理论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

由笼统的认识到建立起独立的范畴与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福禄倍尔B.亚里士多德c.杜威D.柏拉图E.洛克3.国外对学前教育任务的提法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20世纪中期到60年代的学前教育大多把儿童的()作为主要任务。

A.保育B.智力教育C.社会性发展D.照管E.营养4.()第一次把学前教育纳入其具有民主色彩的单轨学制。

A.夸美纽斯B.福禄倍尔C.亚里士多德D.柏拉图E.杜威5.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

A.唯物主义B.党的教育方针c.教育制度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E.文化制度6.幼儿园要重视各种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体育活动,每天应保证儿童至少有()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

A.半小时B.一小时C.两小时D.三小时E.四小时7.()是国民教育的奠基阶段。

A.幼儿教育B.小学教育C.中学教育D.高中教育E.大学教育8.学前教育的有些内容、任务和方法并不是随着政治的改变而改变的,反映出学前教育具有()。

A.绝对性B.停滞性C.长远性D.相对独立性E.持续性9.玩具是幼儿游戏的()。

A.主要工具B.物质基础C.物质中心D.介质E.主体内容10.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是()。

A.帮助幼儿认识社会B.给幼儿提供实践的机会c.发展幼儿的智力D.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E.培养爱好11.现代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是()。

A.教育者B.伙伴C.第二任母亲D.知心朋友E.研究者12.幼儿园常用的活动法主要有()A.课外训练法B.交流法c.游戏法D.实验法E.操作练习法13.五指活动课程的课程目标有()。

中学教师资格证历年真题

中学教师资格证历年真题

中学教师资格证历年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1.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完全作为政治、经济的附庸。

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特性?[单选题]*A.生产性B.永恒性C.相对独立性(正确答案)D.工具性2.在教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单选题]*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学过程》(正确答案)D.《论教学过程最优化》3.一般说来,制约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的根本性因素是[单选题]*A.生产力发展水平(正确答案)B.政治经济制度C.人口数量和质量D.社会意识形态4.如果让六个月婴儿走路.不但徒劳而且无益。

同理,让四岁的儿童学高等数学,也难以成功。

这说明[单选题]*A.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正确答案)B.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D.遗传素质决定人发展的最终结果5.英国政府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中.一方面保待原有的专为自从阶级子女服务的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国民小学、职业学校。

这种学制属于[单选题]*入双轨学制(正确答案)B.单轨学制C.中间型学制D.分支型学制6.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单选题]*A.素质教育理论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正确答案)C.创新教育理论D.生活教育理论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单选题]*A.小学一年级至高中8.小学三年级至高中(正确答案)C.小学五年级至高中D.初中一年级至高中8.学生在小学教学课程中通过测量或拼图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在中学教学课程中通过证明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 [单选题]*A.直线式8.螺旋式(正确答案)C.纵向式D.横线式9.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教育的经济功能受( )的制约。

A.社会经济制度 B.社会生产力水平C.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 D.文化传统2.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水平 C.科学技术 D.文化传统3.决定教育目的的是( )。

A.家长 B.学校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传统4.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在( )。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 D.信息革命后5.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在( )。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 D.信息革命后6.首次提出“人力资本论”的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舒尔茨 D.洛克7.“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制度属于( )。

A.网络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大众教育13.学生文化的特征具有( )。

A.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 B.过渡性、非正式性、单一性C.直接性、非正式性、多样性 D.过渡性、正式性、多样性14.“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

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 )的特征。

A.科学性 B.价值性 C.生产性 D.未来性二、填空题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 )。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 )、制约( )。

3.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 )和教育( )。

5.人力资本理论认为,( )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

三、简答题1.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2.教育的文化功能有哪些? 3.简述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4.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5.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模拟题及答案(3)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模拟题及答案(3)

一、选择题1.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 )。

A.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B.对幼儿开展智力教育C.保护幼儿健康成长D.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1.A解析∶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幼儿教育的任务。

因此,答案为A。

2.智力是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其核心是( )。

A.观察力B.记忆力C.思维力D.创造力2.C解析∶智力的核心是进行思维,在对幼儿进行智力培养中,思维力的培养就成为其核心。

因此,答案为C。

3.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 )的教学内容之一。

A.体育B.智育C.德育D.美育3.B解析∶幼儿智育的内容包括发展幼儿的智力、引导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答案为B。

4.幼儿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 )和幼儿的个性两个方面。

A.幼儿的特长B.幼儿的智力C.幼儿的社会性D.幼儿的能力4.C解析∶幼儿德育的目标主要是萌发其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等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勇敢、讲礼貌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这就要求德育内容要包括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和发展幼儿的个性两个方面。

因此,答案为C。

5.幼儿美育的目标是( )。

A.使幼儿掌握美学的知识B.使幼儿掌握表现美的技能C.培养幼儿的审美动机D.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初步能力5.D解析∶对幼儿进行美育,不是为了让其进行专业性的学习,而是要培养其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初步能力。

因此,答案为D。

6.幼儿社会发展是通过()实现的。

A.学校教育B.自身的社会化过程C.家长的教导D.社会的帮助6.B解析∶幼儿的社会化过程是幼儿了解社会对他有哪些需要与期望、规定了哪些行为规范,并使自己逐步实现这些期待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社会的漫长的发展过程。

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幼儿个体的亲身参与,通过自身的社会化过程来实现其社会发展。

因此,答案为B。

7.幼儿全面发展教育是以()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和谐发展为宗旨的。

10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试题参考答案

10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试题参考答案

陕西省2010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考试《中学教育学》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20题,共20分)1—5 CBABD 6—10 BACDA 11—15 BACBC 16—20 ACDBD二、双选题(每小题2分,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10题,共20分)1—5 AD AC BC AB AD 6—10 BD AB AC BC CD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10题,共10分,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1—5 ×××√× 6—10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任选3题,共18分)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教育以其明确的培养目标,规定着个体发展的方向。

(2分)(2)学校教育通过教师培养学生的活动进行,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较为全面深刻。

(2分)(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主导作用随着社会向前发展而不断加强。

(1分)但是,我们必须明确,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

(1分)2.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做好教育工作具有哪些积极作用?答:(1)有利于教师树立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2分)(2)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1分)(3)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

(1分)(4)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1分)(5)可以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感受到人际关系的作用,并在师生关系中学会与人相处,对学生走向社会,学会与人合作有重要意义。

(1分)3.校本研究包括哪些类型?其中最佳的研究形式是什么?答:(1)单个教师的研究。

(1分)(2)学校教师群体的研究。

(1分)(3)合作型的研究。

(1分)(4)就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和师资力量来看,合作型的校本研究是一种最佳的研究形式。

(3分)中学教育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4.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哪些?教师课后的反思总结活动包括哪些工作?答:(1)备课;上课;课后的教学活动。

教师资格考试高校教育学真题2010年_真题-无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校教育学真题2010年_真题-无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校教育学真题2010年(总分143,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1. 西方最早提出课程概念的是()A. 夸美纽斯B. 斯宾塞C. 苏格拉的D. 赫尔巴特2. 作为“某一专业门类的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的共同基础”的课程是()A. 公共课B. 基础课C. 专业基础课D. 专业课3. 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划分的依据是()A. 课程的信息表现形式B. 学生修习的必要性C. 课程的基础性D. 课程的内容特点4. 通常与学分制相联系的课程是A. 必修课程B. 选修课程C. 理论课程D. 实践课程5. 课程计划编制中强调“课程的安排要有合理顺序”指的是()。

A. 课程计划的横向系统性B. 课程计划内容的系统性C. 课程计划的纵向系统性D. 课程计划的顺序性6. 下列选项中哪些不属于编制课程计划应当遵循的原则()A. 符合专业培养目标B. 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C. 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D. 保证教育内容的系统性7. 我国高等本科教育的总学时一般为()A. 2200学时B. 2000学时C. 1800学时D. 2600学时8. 一般说来,大学本科一门课程每周最好不要超过()A. 12学时B. 10学时C. 8学时D. 6学时9. 大学本科每学期的课程门数以多少为宜(),其中同一学期难度较大的课程不宜超过4门。

A. 5--9门B. 6—8门C. 5—7门D. 4—6门10. 下列选项哪些不是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编写应当坚持的原则()A. 教科书的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B. 结合专业需要建立严谨的课程体系C. 理论与实际相统一D. 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11. 教师把知识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学习方式是()A. 发现B. 接受C. 有意义学习D. 机械学习12. 下列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 接受是传递文化科学知识的一个主要手段B. 发现是指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教师直接提供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得出的C. 学生如果在接受中学习,则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效果都比较好D. 接受与发现的关系应当是互补的,而不应偏废哪一个13. 学与思的关系是()A. 学比思重要,因为没有知识无法思考B. 思比学重要,因为学而不思不能变成自己的知识C. 学与思是两个过程,无法判断哪个更重要D. 学与思互相依存、互相促进14. 被动信息是()A. 首先由学生先作用于环境而后引发出来的信息B. 由环境自发地提供的信息C. 无法由学生直接获得的信息D. 可以由学生直接获得的信息15. 提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必须从观察开始,并认为应当经历四个步骤:观察、记忆、理解、联系”的是教育家()A. 斯金纳B. 杜威C. 夸美纽斯D. 赫尔巴特16. 提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状态变化的步骤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是哪位教育家()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杜威D. 布卢姆17. 坚持“从做中学”的是美国著名教育家A. 杜威B. 斯金纳C. 布鲁纳D. 布卢姆18. 提出程序教学的是()A. 杜威B. 斯金纳C. 布鲁纳D. 布卢姆19. 认为“只要学生能够明确教学目标,具备掌握该项学习任务必备的知识、技能,肯花时间,则绝大多数人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成绩”的是()A. 程序性教学B. 启发式教学C. 发现式学习D. 掌握式学习20. 提出“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教育模式是()A. 先行组织者模式B. 掌握学习C. 程序教学D. 教育过程模式21. 提出非指导性教学的是教育家()A. 罗杰斯B. 赞科夫C. 洛扎诺夫D. 巴甫洛夫22. 提出暗示教学法的是()A. 罗杰斯B. 赞科夫C. 洛扎诺夫D. 巴甫洛夫23. 提出“勤、博、眼、实”思想的是下列哪位教育家()A. 孔子B. 韩愈C. 朱熹D. 颜之推24.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A. 《礼记•学记》B. 韩愈的《师说》C. 韩愈的《进学解》D. 孔子的《论语》25. “形真、情切、意远、理蕴”为特点的情境教学是由哪一位我国当代教育家总结的()A. 李吉林B. 段力佩C. 顾泠沅D. 邱学华26. 提出“发现式教学”的是美国教育家()A. 布卢姆B. 布鲁纳C. 奥苏伯尔D. 杜威27. 提出成功智力理论的是()A. 斯腾伯格B. 加德纳C. 罗杰斯D. 加涅28. 布卢姆的掌握教学理论对教育目标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分为()A. 认知领域-情感领域-个性领域B. 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C. 情感领域-学习领域-教学领域D. 动作技能领域-情感领域-个性领域29. 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认为“以学生为中心、良好的师生关系、倡导意义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A.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B.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C.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 合作学习理论30. 教师的素养内涵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它主要是指()和对教学的监控能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10年教师资格证测试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湖南省2010年非师范教育类毕业申请认定
高中(中专)及以下教师资格测试试卷
教育学(中学)
一、选择题:
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

A、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B、教育规律
C、教育原则
D、教育技术
2. 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等观点的教育家是(C)。

A、布卢姆
B、凯洛夫
C、杜威
D、布鲁纳
3.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一种(B)思潮的体现。

A、制度化教育
B、非制度化教育
C、形式化教育
D、非形式化教育
4. “长善救失”从古至今都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教育经验,并没有因为时代和社
会的变化而消失,这反映了教育具有(D)。

A、不变性
B、发展性
C、保守性
D、历史继承性
5.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和之俱黑”这句话夸大了(B)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学校教育
6.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讲,洛克的“白板说”属于(B)。

A、内发论
B、外铄论
C、遗传决定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7. 个体身心发展的(A)要求教育活动要善于捕捉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
及时施教,心促进个体更好的发展。

A、不均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8. 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D)。

A、学校
B、家长
C、学生
D、教师
9. “你可以把马儿牵到河边,但你不能强迫它喝水。

”这句话隐喻学生的学生中具有(A)。

A、主体性
B、客体性
C、被动性
D、强制性
10. 校园文化属于一种(A)。

A、隐性课程
B、显性课程
C、学科课程
D、学校课程
11. (D)不属于教师职业的角色。

A、示范者
B、管理者
C、研究者
D、法人
12. 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C)为中心。

A、劳动
B、科研
C、教学
D、社会服务
13. 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
现真理。

”这体现了教学的(B)。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4. 在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中,(D)是关键。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5.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内容是(D)。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家访
C、转化后进生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二、填空题
16.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7. 西方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论演说家的教育(或培养)》。

18.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誉为教育史上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

19. 学期结束时教师会给每个学生写评语,这种德育方法属于品德评价法。

20. 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1.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
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22. 我国现在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
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3. 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育育人。

24. 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25. 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

26. 我国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课程目标:知识和
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7.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主要有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教师的特征(点)、学
校的特点以及校外环境。

28. 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间接经验应当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9. 赫尔巴特说:“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
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这句话说明了教学具有教育(或思想)性。

30. 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31. 目前,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上)课制。

32. 中学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
育。

33.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和学生已有
品德(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34. 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间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
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这种班级管理模式称作平等管理。

35.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最适合的领导方式是民主(型、式)。

三、简答题:
36. 简述教师的人格特征。

(1)积极的乐观的情绪;
(2)豁达开朗的心胸;
(3)坚忍不拔的毅力;
(4)广泛的兴趣。

37. 发现教学包括哪几个环节?
(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要解决的课题;
(2)教师提供结构性材料,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3)学生验证假设,交流初探成果;
(4)得出原理或概念,并检验假设。

38. 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哪些方面?
(1)组织教学;
(2)检查复习;
(3)巩固新教材;
(4)布置课外作业。

39. 在德育实践中应该如何运用陶冶法?
(1)创设良好的情境;
(2)教育者的人格感化;
(3)和启发说服相结合;
(4)引导学生参和情境的创设。

40. 如何建立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四、论述题:
4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经济要发展,教育先行。

”“社会主义建设
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请你运用教育和社会关系的原理分析:我国现在为什么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教育的优先发展是教育相对独立性的体现,且符合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趋势;
(2)教育对生产力或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①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③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一种,其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

42. 有人说:“学生在学校进一步,回到家里退一步,走入社会退两步。

”请
运用有关德育原则分析这种现象。

(1)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在进行德育时,使各种教育力量互相配合、协调一致的对学生施加统一的、系统连贯地教育影响;
(2)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在德育实践中未能很好地贯彻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该原则要求:
①校内外各方面的影响要协调一致;
②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③加强德育的计划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