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教案

合集下载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泽征尔的判断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泽征尔的判断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泽征尔的判断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小泽征尔的成长经历和音乐成就;2.能够以《小泽征尔的音乐之旅》为素材,理解并运用“判断”这一语文语言功能;3.能够通过吟诵、阅读和讨论等方式,体验和表达对小泽征尔的情感和态度。

二、教学重点1.了解小泽征尔的成长经历和音乐成就;2.理解并运用“判断”这一语文语言功能;3.表达对小泽征尔的情感和态度。

三、教学难点1.运用“判断”这一语文语言功能;2.表达对小泽征尔的情感和态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教师与学生互相问候;2.观看小泽征尔的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2. 学习环节1.小泽征尔的成长经历和音乐成就:1.播放《小泽征尔的音乐之旅》片段,了解小泽征尔在音乐之路上经历了什么;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小泽征尔的成长经历及音乐成就,并以此为素材,进行阅读、拼音排版、出版物装帧等活动;2.“判断”这一语文语言功能:1.请学生通读文章,找出自己认为有意思或者想判断的内容;2.分组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每个小组整理成语言或是图片展示在课堂上;3.整个班级共同讨论、辩论,并理解和运用“判断”的语文语言功能;3.表达对小泽征尔的情感和态度:1.学生可自由发挥,创作诗歌、文章、图画等表达自己对小泽征尔的情感和态度;2.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交流和评议。

3. 总结环节1.教师总结本课程的内容和目标;2.学生提出自己对于这堂课学到的新知识、思考和感受,并作出个人总结。

五、课后作业1.完成本节课的“判断”练习;2.创作一篇短文,写出自己对小泽征尔的情感和态度;3.进行音乐欣赏,了解更多有关小泽征尔的资料,为下次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资料1.小泽征尔的音乐之旅视频片段;2.有关小泽征尔的相关书籍和图片。

七、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包括积极性、参与程度、作业完成情况);2.作品评选(包括自己的作品和他人作品的评议);3.知识体系理解情况。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0”的突破》语文教案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0”的突破》语文教案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0”的突破》语文教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0的突破》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许海峰不畏强手,勇于为祖国争光的精神和实现中国奥运史上0的突破的重大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认识6个会认字,理解新词。

教学重难点:
了解许海峰勇夺冠军的经过,体会许海峰沉着冷静,勇于为祖国争光的精神和实现中国奥运史上0的突破的重大意义。

学前准备:
查找资料、录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孩子们,2008北京奥运会中,我国体育健儿获得了多少金牌?是啊,体育健儿们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作为中国人,我们骄傲啊!然而,你对中国奥运史有有哪些了解?今天,让我们去看看第一枚奥运金牌是怎样获得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默读课文自学生字。

出示要求:默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在课文中画出词语花篮中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再读课文,(自由读)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12。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牛郎织女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牛郎织女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牛郎织女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和历史背景,体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能够正确理解文本,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型和语言形式;
3、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说话表达能力、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和历史背景;
2、掌握一些常用的词语和词组。

三、教学难点:
1、能正确运用所学的词语和词组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2、注意掌握语音、语调和语言感染力。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热身导入
1、播放一段与牛郎织女相关的音乐,如《牛郎织女》或《我问白云归》等。

2、师生共同讨论、回忆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和历史背景,鼓励学生踏实、细心地学习,掌握核心内容。

第二步:阅读训练
1、给学生分发课本,让他们阅读课文;
2、带领学生审视文章,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和句子,理清文章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

3、指导学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做一些读后练习,比如填空、选择题或是口头组合等。

第三步:语言输出
1、让学生自己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既可以口述,也可以发表短文。

2、教师作为听众,全面地评估学生的讲述能力,给出建议和指导。

第四步:学以致用
1、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语和句型,完成相关的作文。

2、教师提供一些例子,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方法。

五、教学总结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以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和相关语言形式为核心,通过有效的阅读训练和输出练习,以达到增强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火烧云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火烧云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火烧云一、教学目标1.掌握火烧云的基本知识。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火烧云的基本知识。

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向学生展示一张火烧云的图片,并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听过它的名字吗?询问后,介绍本课将学习的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关于火烧云的文章。

请大家好好听讲,跟着我一起学习。

2.讲授新课读课文:请同学们打开书,跟读《火烧云》这篇课文。

看图解读:请同学们看图,回答问题:图片上的火烧云与普通的云有何不同?解释词语:请同学们注意课文中不了解的单词,我来为大家解释一下。

细节讲解: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读课文,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细节部分。

学生理解:请同学们看文章理解,回答问题:1.当时天气如何?2.火烧云是什么?3.火烧云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思考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火烧云这么形象,引发这么多人的关注?3.练习活动讨论: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火烧云对人类有哪些影响?写作:请同学们写一篇作文,描述自己亲眼看到的火烧云或者自己脑海中的火烧云是什么样子的。

4.作业请同学们复习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做一次课文阅读练习。

四、板书设计《火烧云》火烧云是什么?产生原因?形象、关注度高的原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火烧云,以及火烧云的产生原因、形象、影响,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课堂上,我采用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学生了解到更多的知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还注意了课堂气氛的调动,以便激发学生兴趣。

同时在作业上也要求学生进行巩固复习,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虎门销烟》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虎门销烟》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虎门销烟》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虎门销烟事件的经过和意义。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语句进行仿写和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英勇事迹,增强民族自豪感。

3.2培养热爱祖国、勇于抵抗外来侵略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虎门销烟事件的经过和意义。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2.教学难点2.1体会林则徐的英勇无畏和民族精神。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虎门销烟事件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1.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虎门销烟事件的了解。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2学生圈出生字词,自主查阅词典,理解词语意思。

3.课堂讲解3.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3.2教师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

4.课堂讨论4.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林则徐英勇事迹的认识。

5.课堂练习5.1学生仿写课文中的句子,锻炼表达能力。

5.2学生进行课堂小测,检查学习效果。

6.课堂小结6.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四、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1.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巩固记忆。

1.2家长协助孩子进行课文朗读,提高朗读水平。

2.拓展作业2.1学生收集关于林则徐的其他英雄事迹,进行分享。

2.2学生以“我心中的英雄”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讲解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虎门销烟事件的经过和意义,掌握了课文中的生字词。

2.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积极发言,对林则徐的民族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课后作业的设置,有助于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

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

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毛家九义校代永刚1、《绿叶的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按认读和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苇叶、搜集、汇拢”等词语。

4.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明确单元学习任务:1、导入:今天我们开始新年段、新学期、新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做好准备了吗?让我们一起去遨游语文天地吧!2、浏览“单元导读”:这个单元给我们讲述的是作者们的童年故事,他们的童年是怎样的?和我们的童年生活有什么不同吗?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又将开始怎样的语文学习?注意提高什么能力?浏览“单元导读”,找出问题的答案。

3、交流体会:①汇报“读懂了什么”。

②说说自己想怎样学习这个单元;或说说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难题。

二、进入第一课《绿叶的梦》的学习:1、导入: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绿叶的梦》这一课。

2、释题激趣: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思考?(从“绿叶”、“梦”、“绿叶的梦”三个角度谈均可)[教师提示]①绿叶:哪里见过?象征什么?可以做什么用?等②梦:可以让学生组词,体会“梦”的情感内涵。

③绿叶的梦:启发质疑。

小结:(整合学生发言,导入课文阅读)3、范读课文,初步感受:⑴边听边思考:作者通过哪些事来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⑵听读思考,交流感受:⑶小结:作者就是抓住与绿叶有关的几件事,向我们讲述了她快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不禁产生羡慕之心。

愿意自己读读这篇课文吗?(导入下一环节)4、学习本课生字词:⑴检查生字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检查认读情况,指导难写或易错字。

⑵自读课文,画出新词,并把带新词的语句读一读;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摘录到“词语花篮”中。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快乐的暑假∣语文s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快乐的暑假∣语文s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暑假的快乐时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暑假生活的美好回忆。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暑假快乐时光。

(2)如何将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学生暑假生活照片或图片。

1. 导入新课(1)展示学生暑假生活照片或图片,引导学生分享暑假快乐时光。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合作学习,讨论生字词的含义。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2)教师讲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暑假快乐时光,帮助学生理解。

4. 实践运用(1)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2)学生表演课文中的情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的暑假快乐时光,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的暑假”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课外拓展:(1)收集暑假期间的有趣经历或感悟。

(2)与同学分享暑假生活,增进友谊。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对于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作文和家庭作业,评估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生字词教授的清晰度,以及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度。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识惜”的教学设计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识惜”的教学设计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识惜”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识惜,以及了解它的重要性。

同时,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最终,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识惜”,并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1.课程背景介绍教师应该介绍一下“识惜”的概念。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识惜”,其实是一个包含许多方面的概念。

这些方面包括珍惜自己的生命、为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感激、珍惜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的环境。

2.识惜小故事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小故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识惜。

例如,讲述一个人在战争中经历的故事,他学会了珍惜每一天的生活。

或讲述一个生活拮据的人成为富豪后,更加珍惜自己每一分钱的故事。

这些小故事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识惜”是什么,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3.生活实践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践来培养学生学会识惜的能力。

例如,让学生回忆一些平常经常发生的小事,例如妈妈做的好吃的、朋友的帮助等等,从而让他们感激生活中的点滴。

或者,让学生观察校园或家里的环境,了解环境对我们的生命和健康的重要性,从而让他们更加珍惜环境。

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问答法教师要掌握启发式问答法。

教师需要提出一些引人入胜的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识惜”。

例如,“你第一次学会珍惜生命是什么时候?”、“你觉得珍惜环境对你的生命和健康有哪些好处?”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个概念。

2.朗读法朗读是提高学生阅读的必要手段。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朗读相关的资料,增强他们的语感和语音模式。

3.课外阅读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书籍,例如《阿Q正传》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识惜”。

四.总结在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中,我们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生活的感激态度。

通过启发式问答、朗读、课外阅读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充分理解“识惜”的概念,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024年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新部编本

2024年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新部编本

2024年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新部编本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新部编本,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大自然的语言》。

内容包括:课文《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和《大自然的声音》,以及相关语文园地练习。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学会生字词,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

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让学生描述秋天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大自然的语言。

2. 课文学习:b. 课堂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举例说明。

c. 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d. 学习生字词,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3. 例题讲解:以《听听,秋的声音》为例,讲解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

4. 随堂练习:学生仿写一段描绘秋天的文字,教师点评并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大自然的语言》2. 生字词:落叶、金黄、丰收、硕果、凉爽、秋风、菊花、雁南飞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秋天的景象”为主题,写一篇描绘秋天的短文。

2. 答案示例:秋天来了,树叶换上了金黄色的衣服,大地变得五彩斑斓。

丰收的季节,稻谷笑弯了腰,硕果累累的果实挂满枝头。

秋风送爽,吹走了夏日的炎热,带来了凉爽的气息。

菊花盛开,五彩缤纷,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大雁南飞,告诉我们冬天即将来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掌握课文内容,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3.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本册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共有27课,包含了许多文学作品、古诗、童话故事等,内容丰富多样。

其中,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快乐的家园”,包含了《秋天的雨》、《家》、《小池》等文章;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探索大自然”,包含了《太阳》、《月球》、《星星》等文章;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传统文化”,包含了《长城》、《故宫》、《兵马俑》等文章;第四单元的主题是“爱的教育”,包含了《草原》、《枫桥夜泊》、《长相思》等文章;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人物描写”,包含了《孔子》、《王戎不取道旁李》、《王冕学画》等文章;第六单元的主题是“寓言故事”,包含了《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画龙点睛》等文章。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提高审美情趣。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认读和积累,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作文的写作和修改。

难点:生字词的认读和积累,文章的深层次理解和分析,作文的创新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课件等。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与课程相关的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通过PPT或课文课件,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通过PPT或课文课件,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巩固记忆。

4. 随堂练习:通过练习册或自编题目,对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作文指导:通过例文或示范,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写作,培养写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重难点,设计相应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生字词抄写和默写。

2. 课文阅读和理解。

3. 作文写作和修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和写作,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麻雀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麻雀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麻雀课型:新授课教材: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课时:第一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念出和认识教材中出现的生字和常用词汇。

2.能正确朗读句子并理解其基本含义。

3.能讲述本课的基本内容及课文的含义。

重难点:1.生字词的认读。

2.短文的朗读及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0分钟)1.课前准备一些麻雀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2.问:“同学们,你们见过麻雀吗?麻雀长得什么样子?在哪里能看到麻雀?”二、新课呈现(10分钟)1.朗读课文:《麻雀》2.学生注视篇幅、颜色、插图等,简要介绍课文大意:本文主要描述了麻雀的形态和生活习性,让大家更加了解这种常见的鸟类。

3.向学生介绍本课的学习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本文的生字、并讨论麻雀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4.放映麻雀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这种可爱的小鸟。

三、核心授课(30分钟)1.生字认读:翻开教材,让学生认读文中的生字,并带着学生快速朗读标有音标的生字。

2.小组讨论:按照班内小组划分,让学生在组内讨论并总结麻雀的基本特点和习性,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3.课文内容再现:教师与学生一起重读文章,并和学生一一讨论和理解其中的具体含义。

四、巩固与拓展(10分钟)1.快速反应游戏:学生快速回答关于麻雀的问题,如麻雀的生活习性、习性、所在地、饮食等。

2.分组小课堂:按照班内分组,让学生合作制作一份有关麻雀的PPT,并在下节课进行小组展示。

五、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让学生朗读本节课所学的生字及词汇。

2.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和目标。

教学参考: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和理解麻雀的生活习性和基本特点。

在学习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生字和常用词汇的认读和理解,同时要引导学生运用思维方式进行探究。

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创新性地制作PPT或其它幻灯片,不仅是一种知识的巩固和拓展,也是一种情感的体验和奋斗精神的培养。

通过开展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同时也能增加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成长》语文教案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成长》语文教案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成长》语文教案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成长》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本课要求认识的字有:裹、挎、酬、圣、诞、;要求会写的字有:肠、够、驶、辆、箱、胖、窝、圣、诞、悟;要求掌握的词语有:香肠、一辆汽车、信箱、胖乎乎、酒窝、圣诞节、恍然大悟。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
教学准备:
小黑板、教学挂图、课文朗读录音或者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修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2、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两篇有关成长的课文,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呢?想不想知道今天这个成长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好,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这个故事吧。

【复习前面课文内容,引出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运用自己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还不能理解的在集体交流中提出来。

3、自由读课文,你能知道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哪些地方让你产生了疑问?你想让老师、同学帮助你解决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故事大意,提出问题,培养归纳、质疑能力。

】。

4.快乐的暑假(教案)-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4.快乐的暑假(教案)-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精品)4语文S版4欢乐的暑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会认本课的生字“憧、憬、泼、率”。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拼读、书写、借助工具书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多种方式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与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产生共鸣。

【教学方法】演示法、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预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1.同学们,暑假生活刚刚终止,你们喜爱暑假吗?下面我们就来谈谈你的暑假生活好吗?(各小组内先讨论,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师总结:暑假生活是自由自在、欢乐自由的。

2.播放视频歌曲:《欢乐的节日》3.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欢乐的暑假》,来重温一下欢乐的暑假生活吧。

(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1.自由阅读课文,借助字典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互动学习,互助检验自学结果。

3.出示生词:向往泼洒率真绽开辉煌严肃(1)开火车读词语,齐读词语。

(2)同桌之间互读,互相检查经历情形。

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都描写了什么?(学生们终止了紧张的学习生活,走进暑假,在丰富的暑假生活中,充分享受大自然的阳光,感受童年的欢乐。

)三、范读课文,练习朗读1.范读课文,示范语气与停顿,要求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仿照老师的语气与停顿,融入自己的感情。

3.各小组派代表朗读。

四、精读感悟1.这首诗歌一共几小节?每小节都写了什么内容?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表意见。

师总结:这首诗歌一共四小节。

第一小节:我们终止学校生活,走进暑假生活。

第二小节:我们在郊外的欢乐情形。

第三小节:我们在海边快乐的嬉戏。

第四小节:我们自由成长的愉快心情。

2.齐读第一小节,摸索:(1)“将紧张锁在教室”中的“紧张”是指什么?“走出学校的严肃”中的“严肃”是指什么?(差不多上指学校有组织、有纪律、有老师的学习生活。

语文S版四年级上《新型玻璃》公开课教案优秀优秀教案

语文S版四年级上《新型玻璃》公开课教案优秀优秀教案

《新型玻璃》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中介绍的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科学的热爱之情,树立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语。

2.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理解新型玻璃的原理。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生字卡片3.玻璃制品实物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几种常见的玻璃制品,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玻璃的特点。

(2)板书课题:新型玻璃,引导学生思考:新型玻璃与我们平时见到的玻璃有什么不同?2.学习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语。

(2)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词语,理解字义。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3.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课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和作用?(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成果。

4.深入探讨(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新型玻璃是如何实现这些特点和作用的?(2)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5.动手操作(1)教师出示几种玻璃制品,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它们的特点。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玻璃制品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自己的发现。

(1)教师提问: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7.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语。

(2)收集有关新型玻璃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实验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对新型玻璃的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改进。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语时,通过多媒体展示生字的标准书写和词语在句子中的应用,让学生跟随书写,并组内交流记忆方法。

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范文(四篇)

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范文(四篇)

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范文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

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一、学生情况分析根据我与前任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广泛交流,了解到本班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

但是孩子们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

据前任老师给我讲:本班孩子打上课铃以后迟迟不回教室,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认字____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

S版四年级上册课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9

S版四年级上册课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9

29.重阳节的传说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重阳节的传说和习俗。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讨论、分享等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敬老人、关爱亲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重阳节的传说和习俗。

(3)学会生字词。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重阳节的意义”。

(2)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展示重阳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节日?你们知道重阳节吗?(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重阳节的了解。

2.学习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分析课文,解释生字词。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理解课文内容(1)提问: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3)讨论:课文为什么要把重阳节定为敬老节?4.小结本课时内容(1)学生复述课文故事。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学生复述课文故事。

2.学习课文(1)学生自主选择段落进行朗读,注意语气、节奏。

(2)教师针对重点段落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拓展活动(1)分组讨论:你们认为重阳节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有什么意义?(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4.课堂小结(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重阳节的作文。

四、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2.写一篇关于重阳节的作文,题目自拟。

3.向家人或朋友了解重阳节的习俗,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重阳节的传说》,让学生了解了重阳节的起源、习俗以及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2024年语文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语文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语文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自然奇观《长江之歌》:了解长江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

《黄山奇松》:描绘黄山奇松的形态,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2. 第二单元:人与自然《大漠沙如雪》:体会沙漠的壮美,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草原》:描绘草原风光,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 第三单元:童话故事《狐狸和葡萄》:学习寓言故事,理解寓意。

《去年的树》:体会童话的魔幻色彩,培养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册书中的生字、词汇、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互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2. 教学重点:生字、词汇的掌握;句子赏析;课文朗读与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自然奇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长江之歌》:引导学生了解长江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分析课文结构,理解内容。

《黄山奇松》:欣赏黄山奇松的图片,学习课文中描绘松树形态的句子,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大漠沙如雪》:分析课文中描绘沙漠的句子,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草原》:学习课文描绘草原风光的句子,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狐狸和葡萄》:讲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引导学生学会面对困难。

《去年的树》:感受童话的魔幻色彩,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4.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单元的内容,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课文、作者、生字、词汇、句子、课文结构等。

2. 板书要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字体规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长江之歌》:请你写一段关于长江的介绍。

《黄山奇松》:描绘一幅黄山奇松的画。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优质教案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绿叶的梦》优质教案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绿叶梦》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绿叶梦》这篇课文中遨游。

该课文属于第三单元,主要讲述绿叶梦想以及它为实现梦想所付出努力。

具体内容包括:描述绿叶梦、绿叶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以及它如何克服困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理解课文、表达自己观点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教学难点:理解绿叶为实现梦想所付出努力,培养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绿叶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绿叶特点,从而引出本课课题。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含义。

(2)解析课文,通过提问、回答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设想自己是绿叶,描述自己梦想,并讨论为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哪些努力。

5. 例题讲解:针对课后练习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绿叶梦》2. 主要内容:描述绿叶梦绿叶成长过程中困难绿叶克服困难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用自己话复述绿叶梦。

(2)结合课文内容,谈谈绿叶为实现梦想所付出努力。

(3)仿写一篇关于自己梦想短文。

2. 答案:(1)绿叶梦想是变成一片金色树叶,为大地增添美丽。

(2)绿叶在成长过程中遇到风雨、虫害等困难,但它努力吸收阳光和水分,不断壮大自己,最终实现梦想。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绿叶为实现梦想所付出努力,培养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精神。

2024年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精彩教案新部编本

2024年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精彩教案新部编本

2024年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精彩教案新部编本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课后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大家猜猜看,这篇课文会带我们走进怎样的世界呢?2.课文朗读师: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尽量读出感情。

3.生字词学习师:请大家翻开书,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请大家跟读,注意字音、字形。

4.课文理解与分析师:现在请大家回答一个问题,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生:课文主要讲述了……师:很好!那么,课文中的主人公是谁?他(她)有什么特点?生:主人公是……,他(她)的特点是……师:请大家再仔细阅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发现什么修辞手法?生:我发现……5.课后实践师:请大家分组讨论,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创作一段话,描述一下你们眼中的大自然。

第二课时1.课堂导入师: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新的课文,大家都表现得非常棒!那么,今天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课文,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2.课文复习(1)课文讲述了谁的故事?(2)课文中的主人公有什么特点?(3)课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写作训练师:下面,我们来练习一下写作。

请大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描述一下你们喜欢的季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教案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童真童趣。

3.通过自读自悟,读懂课文内容。

4,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体会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图片和放风筝的情景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准备一只风筝。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导入:1,出示课件:高鼎的《村居》,学生齐读。

这首诗中有一样非常好玩的东西是什么?2,没错,纸鸢就是风筝。

出示课件资料袋,介绍风筝。

3,同学们,你们谁放过风筝,那位同学来谈谈放风筝的情景及心情。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风筝》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古诗《村居》引入课文,既帮助学生复习了既有知识,又自然引入到新授课文,一举两得。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在有的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形式多样,或文字介绍,或图片介绍,目的是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显然,“资料袋”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不可小觑。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轻视,甚至忽略了“资料袋”,致使“资料袋”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

其实我们可以通过资料袋让孩子学会在较短时间内提取与文本相关的重要信息,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能力。

二,复习巩固(一)生字词的复习1,课件出示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指名学生读,其余学生评价。

2,学生齐读。

3,将生字词上面的词语去掉,再让学生读,课文内容的复习。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谁来说一说课文围绕风筝写了哪几件事?课件出示填空题让学生填,并伺机板书。

2,我们一起感受了孩子们做风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快活)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来?,“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也写在上面”……设计意图:要求明确,学生就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经常得到这样的训练,有助于提升记忆和总结能力。

三,细读深究,体悟感情1,风筝做好了,此时孩子们最想干什么?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多媒体课件展示放风筝的画面。

2,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你想象一下,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会产生一种怎样的感受?3,课文中哪一个自然段是写放风筝的呢?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感受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并且找一找哪些句子、词语反映了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心情。

4,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重点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话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奔跑”风筝越飞越高,他们的快乐也就——越飞越高;风筝越飞越高,他们的幸福也就——越飞越高。

(1)请你们带着这越来越浓的快乐,读读这句话,你读出孩子们的快乐了吗?(2)同学们注意“翩翩飞舞”这个词,左边一个“扁”字,右边一个“羽”字,同学们想象一下,又扁又轻的羽毛飞起来是什么样的?你们通常用翩翩飞舞这个词来形容什么?(蝴蝶、孔雀……)(3)在作者眼中,那只什么也不像的风筝就像你们眼中的色彩斑斓的蝴蝶一样翩翩起舞,请你再来读一读,感受风筝的飘逸和作者的情怀。

5,是啊,风筝飞得高高的,那是最快乐的事了!请大家找一找这群快乐的孩子是怎样放风筝的?哪些词语体现了放风筝时的动作?课件出示填空,指名学生回答。

找两位同学谈一谈他们放风筝时的动作,并且请同学上讲台拿着事先准备好的风筝演示一遍。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品读及表演,体会放风筝时孩子们的动作和心情,比单纯的说教好得多。

6,孩子们放风筝的时候有没有人看到呢?课件出示:“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1)他们究竟是带着怎样地语气或表情说的呢?你能想像得到吗?(惊奇、羡慕)(2)惊奇、羡慕,村里人在羡慕什么呢?仅仅是因为我们把风筝放得高吗?你能否尝试着去理解一下它背后的意思。

(3)是呀,村里人羡慕孩子们拥有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拥有着那个年龄段独有的天真和快乐,这怎能不让人羡慕呢?请你带着这份孩子们的快乐和村里人的羡慕再来读读这一句吧。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插入放风筝的图片,可以激发起学生们曾经放风筝的生活体验,从而让学生们的情感与课文中的小伙伴们产生共鸣,真切地感受到放风筝带给伙伴的快乐。

四,读中悟情,以情促读孩子们快乐地放着风筝,接下里又发生了什么事呢?用心读一读第四自然段,体会孩子们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1,正当我们欢呼雀跃时,忽然来了一阵风,线断了,风筝怎么样了?2,风筝不见了,孩子们是怎样的心情呢?你是从哪句话中体会到的?“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1)我们一起读读,读过之后,你体会到了他们怎样的心情?(很着急,很伤心)(2)那你们是从哪几个词语中感受到的?(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大惊失色”是什么意思?(非常吃惊,脸色都变了)“千呼万唤”是什么意思?(呼唤很多次)3,同学们,不过就是一只风筝不见了,孩子们为什么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呢?(结合上节课学的知识想一想,风筝上有什么?)预设:(1)因为这只风筝是我们精心做的,(2)风筝上有我们的名字。

(3)风筝上寄托着我们的憧憬和希望。

(4)这只风筝是我们的“幸福鸟”。

4,是的,它是我们的“幸福鸟”啊,它飞走了,就意味着我们的幸福也(飞走了),所以,我们刚才还洋溢在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没有了),欢呼声也(没有了),什么也没有了,剩下的只有(着急,伤心)。

谁能读出孩子们的这份着急和伤心。

5,看着风筝越飞越远,越来越小,我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们千呼万唤,那我们会呼唤些什么呢?(风筝,快回来。

风筝,别走!……)设计意图:孩子在通过对重点句的研读过程中深深感悟到了风筝给作者带来的快乐,羡慕之情油然而生。

孩子们在朗读中中获得精神与语言的同构。

孩子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悟,建构着心目中的美丽风筝。

此时此刻,孩子们完全走进了文本,完全融入了课堂,他们在学习,更是在放飞着最美丽最圣洁的风筝——这风筝,是属于每个孩子自己的。

五,品读体会,升华情感任凭孩子们怎么千呼万唤,风筝还是没有停下它的脚步,依旧随风飞翔,直至不见踪影。

此时“我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读五至八自然段,找出表现“我们”心情的句子和词语,想一想,你从哪些词语和句子中体会到了孩子们的怎样的心情?1,依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1),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你读明白了什么?(孩子们很伤心,难过)这段话中还有那个词也表现了我们很伤心?(垂头丧气),那垂头丧气是什么意思?(耷拉着脑袋,神情沮丧)谁能读出孩子们的沮丧和难过?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一遍遍品读,可以对学生读书情况加以鼓励评价,进而激发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升华感情。

(2),风筝不见了,难道他们仅仅只是哭,只是垂头丧气地坐着吗?“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这说明了什么?(孩子们很着急,想要急切地找到风筝)。

(3),是啊,精心做的风筝不见了,我们能不伤心吗?所以——我们到处寻找;我们的“幸福鸟”飞走了,我们能不着急吗?所以——我们到处寻找。

2,我们边哭变找,穿过田野,走过小桥,找遍了各个角落,还是不见风筝的踪影,最后看到了什么?看到水磨坊之后,孩子们怎么说的?这说明了我们的孩子们对于寻找风筝怀着一种怎样的决心?(不会放弃)3,可是他们也不知道风筝在不在水磨坊,为什么还要苦苦寻找呢?想一想,他们无法舍弃这只风筝,是因为这只风筝上寄托着什么啊?预设:风筝上寄托着我们的快乐,憧憬和希望;风筝上有写着我们的名字,有着我们的希望;风筝是我们精心做的,是我们的“幸福鸟“。

4,是的,对于孩子们来说,风筝就是快乐就是希望就是憧憬,所以孩子们在课文的最后一起想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幸福鸟”。

请同学们齐声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5,那最后这只风筝找到了吗?(不知道)你是怎么知道的?(省略号)不管风筝有没有找到,孩子们一定可以找到的是——希望、幸福、理想、快乐、童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地读。

六,作者介绍:这么美丽的风筝是谁做的呢?同学们知道本课的作者是谁吗?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设计意图:介绍作者,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

七,课堂练习:小小的一只风筝牵动着孩子们的心,不管是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孩子们的心情也随之波动,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笔和练习本写一写描写心情的词语。

写好之后,相互可以交流一下。

指名学生读一读各自写的内容。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平时积累,训练学生的思维。

八,拓展升华:同学们,不光是高鼎,贾平凹写过风筝,还有很多的艺术作品都是跟风筝有关的,我曾经听到过这样一首歌,歌名叫做《三月三》,我觉得这首歌的歌词与我们今天所学习的这篇课文的内容非常接近,现在请大家来欣赏一下。

课件播放歌曲《三月三》。

设计意图:这篇课文写的是孩子们秋天放风筝的情景,而《三月三》是一首描写回忆童年放风筝的歌曲。

通过歌曲播放,可以开阔眼界,让孩子们初步感知艺术不同的表达形式。

九,作业(课件出示):后来,孩子们找到风筝没有,课文没有写出来,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接着写下去。

设计意图:这是一次拓展训练。

这种有意识的写作训练,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及书面表达力。

十,总结:同学们,学习了课文,大家一定也像课文里的孩子们一样喜欢风筝吧。

让我们每个人都怀着一颗美好的心,一颗憧憬的心,在风筝身上放飞我们的希望和理想吧!板书设计:16.风筝做风筝快活放风筝快活找风筝伤心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教案2一、教学目标:1、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句子,从中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难点: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策略: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句子,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受海上日出的美。

四、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感受海上日出的美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