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教育测验与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 第二章 教育测验的编制.
• 一、确定测验的目的
• 1、确定测量对象
• 2、确定测量目标(一般要将目标转 化成可操作的术语)
• 3、确定测量的功用(常与评价目标 结合在一起)
•
如是诊断性测验还是选拔性测验。
•
• 二、分析测量目标并制定编题计划
•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Bloom) 最早 提出教育目标的分类问题。他把学习的 心理活动过程分成认知、情感二个领域。 又把认知领域具体分为知识(记忆事实、 条件、方法、原理等的能力)、理解、 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 1.2 愿意承受特定刺激的行为 • 1.3 控制或选择的注意,是指有意识或
半意识的从内容或情境中辩别某种特定 的刺激.
2 反应所关心的是学生受到动机的充分驱 动,积极地注意学习内容
• 2.1 默认的反应,这种反应强调行为的 被动性,一般产生遵从或顺从.
• 2.2 愿意的反应,学生完全致力于表现 自己的行为,是自己想做或自愿去做.
• 9、所提问题应避免涉及社会禁忌与隐私。
• 10、施测与评分省时。
• 二、测题的种类及编制要领
• 根据应答方式,测题的种类分为两大类, 即自由应答型和固定应答型。自由应答 型题目是让受测者用自己的语言或行动 来对某一问题做出回答,包括填充题、 简答题、应用题、论文题、联想题、操 作题等。固定应答型题目又称客观性题 目,是让受测者从测验编制者事先定好 的答案中辩认出一个正确答案,包括了 多选题、是非题、匹配题等。
气象 宇宙 地球 合计
识记
3 2 2 5 2 2 2 18
理解
5 3 3 6 4 5 2 28
应用 分析 综合
632 311 420 832 322 410 211 30 13 8
教育测验与评价
教育测验与评价(总分:23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11,分数:11.00)1.教育测验具有如下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1.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区分和选拔功能评定功能)解析:2.依划分标准的不同,测验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
从测验目的上考虑,可以分成______测验、______测验、______测验和______测验。
从测验内容上考虑,可以分成______测验和______测验。
从规范程度上区分,可以分成______测验与______测验。
从结果解释所参照的标准区分,又可以分成______测验和______测验。
(分数:1.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安置性形成性诊断性总结性成就学能标准化教师自编常模参照性标准参照性)解析:3.不管测验的目的是什么,好的测验都应当符合一定的要求,通常用实用性、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指标衡量测验质量。
(分数:1.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解析:4.在选择试题内容时,应设计测验蓝图。
测验蓝图包括确定______、______以及编制______等内容。
(分数:1.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测验目的测验内容双向细目表)解析:5.课堂测验的题型有______和______两种。
(分数:1.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客观题论文题)解析:6.计分方法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类。
(分数:1.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等级分百分制)解析:7.从评价的严格程度上考虑,可以分成______和______;从解释评价结果的标准上考虑,可以分成______和______;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可以分成______和______。
教育测量与评价
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教育测量与评价一.教育测量1、测量:根据法则给事物赋予数量。
(史蒂文斯)测量:客观事物及其属性;所依据的规则或方法;数量化的结果。
2、教育测量:广义:对于教育领域内的事物或现象,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作缜密地考核,并依据一定的规则将考核的结果予以数量的描述。
狭义:是指对学生某些学科经过学习和训练之后,所获得的知识、技能的测量。
又称成就测量、学业成绩测量或学科测量。
3、教育测量的特点:1.间接性和推断性2.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3.量表具有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4.测量目的的针对性二.教育评价评价:评:评定;价:价值——教育价值教育评价:注重效果:美国的泰勒;注重资料的获得:美国的克龙巴赫、斯塔弗尔比姆;注重评价方法、手段:中国的张秀理、日本的长谷川容1、教育评价的概念:教育评价是评价者对教育活动或行为主客体价值关系、价值实现过程、结果及其意义的一种认识活动过程,其核心内容是揭示教育活动或行为中的客体对主体的需要、目标的价值意义。
三.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关系联系:教育测量就是指根据一定的理论、规则,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描述的过程教育评价是对教育现象状态和价值的判断,这一判断是以对评价对象的客观描述为前提的,没有对评价对象的客观描述,就不会有对评价对象价值的客观判断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基础,教育评价要在教育测量所获得的客观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同时,教育测量的结果要通过评价才能获得实际意义.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区别:第一,测量是对事物数量特征的获得。
而教育评价则是对教育现象客体的价值进行判断。
第二,教育测量是一种纯客观的过程,其突出特点是客观性。
而教育评价则具有两种属性,即客观性和主观性第三,测量的任务是对事物的量的认识,而评价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是人的意识对实践活动及其结果的综合反映,它反映的是活动的过程和终点,又是新的实践活动的起点。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一.教育测量的产生1904年以前(教育测量的萌芽期)中国的科举制(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科举制的特征:逐级考核、制度完备、考场严格、命题规范科举制的考核方法:口试、贴经、墨义、策间、诗赋产生在中国、发展在西方美国贺拉斯曼1845年将“笔试”引入美国英国费舍在1864年《作业量表集》美国赖斯在1897年的《拼字实验》1904—1915年教育测量的开拓期:美国桑代克的巨着《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问世。
[教育学]教学测量与评价
教学测量与评价第一节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含义和作用一、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含义(一)教学测量与教学测验教学测量(instructional measurement)是考核教学成效的一种方法。
这是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简称学绩)进行探察,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办法。
对此,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测量的目的在于考核教学成效,也就是考察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即学生内在的能力与品德等的形成状况。
因此,教学测量的目标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测量目标应与教学目标一致,而不能偏离教学目标。
(2)教学测量的对象是学生内在的能力与品德等的形成状况,它不可能像物理测量那样直接进行,只能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间接测量。
因此,测验量表的科学性是有效教学测量的必要前提。
这一点,我们将在本章第二节阐述。
(3)教学成效是通过量化的学绩进行考察的。
也就是说,教学成效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直接考察依据的,而学绩是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因此命题的合理性与评分的客观性是有效教学测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这一点,我们将在本章第三节说明。
在分析教学测量的实质时,还必须注意它和教学测验(instructional test)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由于教学成效是以学绩来表示的,因此教学测验又称学绩测验。
所谓学绩测验就是用以测量学绩的量表及其操作。
用测量学的术语讲,学绩测验就是选择能代表学绩的一些行为样本进行考核并作出数量分析。
也就是说,学绩测验所包含的只是测量目标的一个样组而不是全部。
这个样组必须具有代表性,能有效地测量学绩。
因此,可以说学绩测验是教学测量的工具和手段,教学测量是对学绩测验所得结果的客观描述。
也可以说,教学测量就是借助于学绩测验来对教学成效进行定量考核的一种方法。
(二)教学评价教学评价(instructional evaluation)就是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绩测验所得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及解释。
它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教育测验与评价
测验的题型
• 客观题 • 主观题
评定成绩
• 量化评定:等级制、百分制 • 质化评定:评语
测验分数的解释
• 某学生语文考了85分,请问这个学生语文 成绩考得怎样?能解释吗?为什么? • 某生数学考了0分,能说明他的数学知识为 0吗? • 两个学生语文都考了95分,这两个学生的 成绩一样吗? • 张三语文80分,同班的李四同学考了40分, 请问张三的成绩是李四的两倍吗?
教育测验与评价
• 教学目标:知道测验的目的和功能;了解 测验的类型;熟悉一个好的测验的标准 • 教学重点:良好测验的标准 • 教学难点:测验的信度、效度、区分度、 难度 • 教学方法:讲授法 • 教学时数:2 • 教学序数:31
测验的功能
诊断功能 激励功能 区分和选拔功能 评定功能
测验的类型
• • • • • 按照测验的功能来分: 安置型测验 形成性测验 诊断性测验 总结性测验
目前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 对策
• • • • 一元的评价主体——多元的评价主体 单一的评价内容——全面评价 只看重总结性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 注重区分功能——兼顾激励功能的发挥
区分度
• 题目的鉴别力 • 如果总分代表的是学生的能力,那么区分 度高的题目表示总分高的学生在这道题上 的得分也较高。如果总分高的学生在这道 题目的得分较低,说明此题的区分度较低。 • 某题题意不清,差生凭猜测得了高分,好 学生却放弃回答,此题的区分度存在问题
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 双向细目表 由知识点和要求组成
评卷员信度
• 不同的评分者给同一份试卷评分数,所得 分数的一致性较高。一致性高,信度高。 • 这要求题目要比较客观,对于作文等有一 定主观性的题目,要建立详细的评分细则。
教育测量与评价课件(7)(第七章 教育测验“标准”及其建立方法)
标准参照测验分数解释方法之二:掌握分数
无论是针对每一教学单元的形成性测验,还是针对一门课程的终结性测 验,如果要了解与判断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的内容,我们就要编制一份有内容效 度的教育测验,并且事先定出一个可接受的最低标准。这个标准是人为确定的, 它可以是百分制评分量尺上的某一人点,也可以是80%-90%的正确反应 所对应的分数,作为最低通过标准。这个分数就是所谓的掌握分数。以它作为 判断标准,把所有的学生区分为掌握和未掌握两类。 对于掌握分数,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掌握”与“未掌握”是人为确定的。 ② 从知识的掌握状态来讲,事实上更应该是一种连续模型。因此,把学 生区分为“掌握”与“未掌握”两类,在许多情况下的确是迫不得已的办法。 ③ “掌握”、“及格”或“合格”的概念类似,但有区别。 ④ 当利用测验的掌握分数给学生进行二分类时,对于不同的年级、不同 的课题内容、不同的测验乃至同一测验中不同的分测验,人为规定的掌握分数 也未必相同。
(2)美国IOX模式
① 一般描述:是对测量的领域进行一般性的、简明扼要的描述。 ② 样本题目:是给出一个带有指导性与限制性的测验题目的具体例子。 ③ 刺激的界定:是对题目的内容、素材、难度、广度等因素作出更为明确的规
定。
④ 反应的界定:是对被试者如何作答题目的方式,包括正确答案与错误答案的 区分准则等方面作出规定。 ⑤ 其他补充说明:若有必要时,对界定测验内容领域所涉及的有关问题作出交 待或补充说明。
(② 目的; ③ 评价目标 ④ 内容或核心内容; ⑤ 评价目标和内容的关系; ⑥ 评价技术; ⑦ 等级描述。
编写测验内容领域规范的方法(二)
(4)我国高中毕业会考标准的建立模式
① 制定各学科考试大纲; ② 使用参照试卷进行取样测试,建立高中毕业会考的标准分量表: T 85 15Z ; ③ 根据分数,把高中毕业会考成绩确定为五个等级; ④ 编制与参照试卷大体平行的会考试卷; ⑤ 在保密的状态下,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会考试卷和参 照试卷进行测试,取得数据; ⑥ 在会考试卷原始分数和参照考试卷原始分数建立等值对应关系; ⑦ 根据每位高中生的会考成绩,经分数转换表,便可得知会考的等级分数。
(完整版)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整理版
(完整版)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整理版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课程的性质:《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育测量学与教育评价学内容的整合并侧重于教育测量的一门综合性教育课程,它着力探讨对教育教学效果进行测量、评价的原理和方法,是一门带有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特征的应用性学科,是实现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管理科学化所必须借助的一门科学,也是教育学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目标和要求: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正确使用各类标准化的教育测验、会作测验质量分析、能正确解释分数的含义,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研究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做出比较正确与合理的判断和评价,以促进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研究科学化。
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1.测量的定义史蒂文斯曾对测量作出以下定义:“就其广义来说,测量是按照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
”我国有些学者认为:“测量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某种数量化的测定”,“测量是按照一定的法则,用数字方式对事物的属性进行描述的过程”。
本书的观点:从广义上讲,测量就是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从以上对测量所下的各种定义可以看出,这种对事物进行区分的过程,必须是按照一定法则的,区分的结果必须能够用数字的方式进行描述的。
2.测量的要素(1)测量的量具测量的量具是指依据某些科学原理和法则,发展出合适的量具或制定出科学的测量方案。
(2)测量的单位不同的测量所采用的单位是不同的。
理想的测量单位必须符合两个条件:①要有确定的意义;②要有相等的价值。
教育测量的单位不够完善,既无统一的单位,也不符合等距的要求。
(3)测量的参照点量的参照点系测量的起点。
要确定事物的量,必须有一个测量的起点,这个起点就叫做测量的参照点。
参照点有两种类型:①绝对参照点(绝对零点);②相对参照点(相对零点)。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版
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课程的性质:《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育测量学与教育评价学内容的整合并侧重于教育测量的一门综合性教育课程,它着力探讨对教育教学效果进行测量、评价的原理和方法,是一门带有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特征的应用性学科,是实现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管理科学化所必须借助的一门科学,也是教育学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目标和要求:理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正确使用各类标准化的教育测验、会作测验质量分析、能正确解释分数的含义,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研究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做出比较正确与合理的判断和评价,以促进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研究科学化。
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1.测量的定义史蒂文斯曾对测量作出以下定义:“就其广义来说,测量是按照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
”我国有些学者认为:“测量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某种数量化的测定”,“测量是按照一定的法则,用数字方式对事物的属性进行描述的过程”。
本书的观点:从广义上讲,测量就是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从以上对测量所下的各种定义可以看出,这种对事物进行区分的过程,必须是按照一定法则的,区分的结果必须能够用数字的方式进行描述的。
2.测量的要素(1)测量的量具测量的量具是指依据某些科学原理和法则,发展出合适的量具或制定出科学的测量方案。
(2)测量的单位不同的测量所采用的单位是不同的。
理想的测量单位必须符合两个条件:①要有确定的意义;②要有相等的价值。
教育测量的单位不够完善,既无统一的单位,也不符合等距的要求。
(3)测量的参照点量的参照点系测量的起点。
要确定事物的量,必须有一个测量的起点,这个起点就叫做测量的参照点。
参照点有两种类型:①绝对参照点(绝对零点);②相对参照点(相对零点)。
考研教育学教育评价与测量复习指南
考研教育学教育评价与测量复习指南考研教育学的教育评价与测量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也是备考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复习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个全面的教育评价与测量复习指南,帮助大家系统地复习、掌握相关知识。
一、教育评价概述教育评价是指对教育对象(如学生、教师、学校等)的各种特征、表现和效果进行收集、整理和解释的过程。
它不仅仅是对教育活动进行监测和评定,更是对教育活动进行改进和提高的重要手段。
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进,提高教育的质量。
二、教育评价的分类1. 根据评价的对象,教育评价可以分为个体评价和系统评价。
个体评价是对个体的评价,如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等;系统评价是对整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活动的评价,如学校的绩效评价等。
2. 根据评价的依据,教育评价可以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侧重于描述和解释评价对象的特征和表现,如观察记录、访谈等;定量评价则以数字和量化数据为基础,如考试成绩、问卷调查等。
3. 根据评价的方式,教育评价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指对教育活动进行过程性的监测和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总结性评价则是对教育活动进行总结和归纳的评价,如期末考试等。
三、教育评价的方法1. 观察法:通过对教育对象的行为和特征进行观察和记录,得出评价结果。
观察法可以采用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两种方法,适用于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各种表现特征。
2. 测验法:通过给教育对象进行测验,收集其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方面的数据,进行评价和判断。
测验法可以采用笔试和实际操作两种形式,适用于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和专业技能。
3. 访谈法:采用面对面或电话等方式与教育对象进行交流,获取其对教育活动的态度、观点和反馈意见。
访谈法适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效果等方面。
4. 问卷调查法:通过编制调查问卷,让教育对象对一系列问题进行评价和反馈。
问卷调查法可以采用纸质问卷和在线问卷两种形式,适用于大规模的调查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期末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教育测量:指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2.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3.常模参照: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是将被试水平与测验常模相比较,以评价被试在团体中的相对地位的一种测量与评价类型。
4.标准参照(标准参照测验):在一定的行为领域上按照具体的行为标准水平对被试的测验结果作出直接解释的测验。
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是将被试的表现与既定的教育目标或行为标准相比较,以评价被试在多在大程度上达到该标准。
5.典型行为:典型行为测量与评价要求被试按通常的习惯方式做出反应(即典型行为),其目的不在于测量与评价被试能力的高低,而是测量与评价是否具备某种典型行为。
6.最佳行为:最佳行为测量与评价是以测量被试的最佳行为表现为目的。
如以成就或能力的高低作为评价基础。
7.重测信度:指用同一个量表对同一组被试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8.复本信度:指两个平行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9.同质性信度: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
10.内容效度: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的内容与所要测量的内容之间的吻合程度。
包括欲测的知识范围,以及该范围内各知识点所要求掌握的程度两个方面。
11.结构效度: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或者说它是指测验分数能够说明心理学理论的某种结构或特质的程度。
12.实证(效标关联)效度: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估计的有效性。
13.区分度:指测验项目对被试心理品质水平差异的区分能力或鉴别能力。
项目的区分度是测验是否有效的“指示器”。
常记为D。
14.评价指标:指根据评价的目标,由评价指标的设计者分解出来的,能够反映评价对象某方面本质特征的具体化、行为化的主要因素,它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
第二章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和功能
教学难点
及解决措施
难点:最佳行为评价和典型行为评价的区别、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功能。
解决措施:通过引入相关案例,请学生分组讨论,判断并说明理由。
教学反思
授课内容及教学活动设计
附注(教学方法、活动形式、辅助手段等)
2.对学生的管理
教育测量与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威慑性。
3.对教育目标和质量的管理
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根据教育目标进行的,它通过对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进行判断,能有效地促进被测量与评价的对象不断接近预定的目标。
4.对教育过程的管理
利用教育测量与评价,我们可以全面地掌握教育的各种情况,及时发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教育教学任务完成的数量与质量进行控制,为促进、提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提供科学的依据。
课堂导入:
从学习生涯中的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入手,介绍格朗兰德的分类标准,请学生思考,如果按照此种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考试分别属于哪一类别?
新授课:第一节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类型
一、按测量与评价在教学中运用的时机分类
1.形成性测量与评价
形成性测量与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实施的,在性质上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中小学单元测验。
2.非文字测验
非文字测验的内容是通过图形、仪器、工具、实物、模型等形式表现的,被试通过指认、手工操作向主试提供答案,所以也称为操作测验。
第二节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功能
一、实现教育判断的功能
1.测量评定的功能
2.事实判断的功能
3.价值判断的功能
4.问题诊断的功能
5.区分选拔的功能
二、改进教师教学的功能
布置研究型专题小作业
教育学_自考资料_第十二章_教育测验与评价
第十二章教育测验与评价一、单项选择题((有时每题2分,共40分;大部分年份每小题1分,共20分)1.“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
(02.4)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定性评价D.定量评价2.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 。
(02.4)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3.为了分班、分组的目的所进行的测验是( ) 。
(02.10)A.形成性测验B.诊断性测验C.总结性测验D.安置性测验4.以分班、分组为测验的根本目的是( )。
(03.4)(08.10)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诊断性测验D.总结性测验5.反映了学生在群体中的地位的测验是( )。
(03.4)A.学能测验B.成就测验C.常模参照测验D.标准参照测验6.在教学过程中,以改进工作为目的而开展的评价称之为( )。
(03.4)A.总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绝对评价D.相对评价7.以调控教学为根本目的的测验是( )。
(04.1)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诊断性测验D.总结性测验8.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控教学,这种测验是( )。
(04.4)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诊断性测验D.总结性测验9.只关注考生是否达到了应该达到的水平的测验是( )。
(04.1)A.学能测验B.成就测验C.常模参照测验D.标准参照测验10.能鉴别学业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的测验表明其()很高。
(05.10)A.难度B.信度C.效度D.区分度11.以发现问题、找出学习困难的原因为目的的测验是()。
(06.4)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诊断性测验D.总结性测验12.20世纪50年代,布鲁姆建立了( )。
(06.10)A.教学目标分类学B.教育评价分类学C.教育目标分类学D.教育测验分类学1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制试题、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是指()(07.4)A.测量B.测验C.考试D.评价14.良好测验标准中显示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分数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指标是( )。
教育测量与评价课件(4)(第四章 编制教育测验的一般原理与方法)
选择题的结构
选择题(一)
选择题是由一个“题干”和几个“选项”所组成。“题干”一般是提出问题或是 待完成的句子,“选项”是供被试选择的几个真假不明的答案,让被试从中选出正确 的答案。 选择题的优缺点 优点:① 可以用来测量学生各种不同层次的学习结果,不仅可以测量学生掌握所 学知识的程度,而且可以用来测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分析、判断、应用和综合 的能力; ② 评分标准统一、客观,不受评分人主观因素和答卷人提出意想之外的答 案等影响,并且可以利用电脑迅速评卷,从而大大提高测验的信度,提高评卷的速度 和自动化水平;③ 可以加大试题容量,抽取广泛有效的代表性样本,使试题覆盖的知 识范围广,可以克服传统考试中主观题目由于试题量少、抽样窄而造成的测量效度不 高的缺点;④ 有利于考查被试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的判断力;⑤ 采用大量的似真选 择项使得结果易于诊断,通过对学生错误选项的选择反应这个线索,教师便于发现、 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的纠正。 缺点:① 由于选择题的数量多,每一个试题中除正确答案外,还要有足够多的干 扰答案,而且要求这些干扰答案与题干应有相当的逻辑联系和似真性,所以编制良好 的选择题较花费时间,且要有专门的命题技巧;② 难以考核被试完全的推理能力、综 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有效的总结能力、严密的表述能力和写作能力,对于被试的 发散思维(或求异思维)能力则更是如此;③ 无法测量被试的思维(解题)过程;④ 被试能仅凭猜测而选中正确答案。
⑧ 应尽量避免“以上皆是”、“以上皆非”的选项。
是非题
是非题的功用 是非题(二项选择题)通常是给被试一个句子要被试作出正误的判断。这类试题 通常用于测量被试对基本概念、性质、原理、原则的认识和判断区别事实与观点、 认识事物因果关系,以及一些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是非题的优缺点 优点:① 编制容易,可适用于各种教材;② 记分客观,取样广泛。 缺点:① 仅能测量知识层次中最基本的结果,而无法测量高层次的学习结果; ② 受猜测因素的影响很大。 是非题的编写原则 ① 考核的内容应是重要的知识,应有考核价值。不要为了设计试题方便而考核 一些无关紧要、细枝末节的内容。 ② 题目应多是测量理解能力,而不应测验记忆必的知识,更不要直接抄录教科 书中的句子,以免引导被试死记硬背而不求理解。 ③ 一个题目中只能有一个中心问题,或者一个重要概念,避免两个以下的概念 在同一题中出现。否则将会导致“半对半错”或“似是而非”的情形。 ④ 试题应做到是非界限分明,用词准确,避免模棱两可的语句,不致引起对正 确答案的争议。 ⑤ 题目陈述应简单明了,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子结构,以减少因被试的阅读能力 而对测量产生不良影响,应尽量采用正面叙述,避免用否定和双重否定的语句。 ⑥ 正句和误句的排列要随机化,且数量应大致相等。
教育学中的教育评估与测量
教育学中的教育评估与测量教育评估与测量是教育学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它涉及到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和测量的方法和工具。
本文将介绍教育评估与测量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常用的评估方法。
一、教育评估与测量的定义教育评估与测量是指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相关数据,以评估学习者的教育成果、教学过程和教育制度的有效性和质量。
它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评估教学的有效性,并为改进教育提供依据。
教育评估与测量通常包括对学生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评估,以及对教学方法、学校管理和教育政策的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用于制定教学计划、改进教育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并为教师和学校提供反馈和指导。
二、教育评估与测量的重要性教育评估与测量在教育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它可以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来衡量学生学习的成果和进步。
通过评估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其次,教育评估与测量可以评估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质量。
通过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可以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此外,教育评估与测量还可以评估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的有效性。
通过评估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学校管理的情况和教育资源的分配等,可以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推动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三、常用的评估方法在教育评估与测量中,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观察记录、测验和考试等。
问卷调查是通过向学生和教师发放调查问卷,收集他们的看法、意见和反馈,以了解他们对教学和学习的评价和需求。
观察记录是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行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校的管理情况等,来评估教育质量和有效性。
测验和考试则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测试,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此外,还有一些新兴的评估方法,如项目作业评估、学习日志评估等,通过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记录来评估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情况。
教育测量与评价_
教育测量与评价_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育学中的重要分支领域之一,主要研究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业成绩进行量化的方法和工具,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方法和标准。
下面将重点从测量方法、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测量方法1.主观测量方法:主观测量方法主要依靠人的主观判断和评价,例如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评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但由于主观因素的介入,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客观性。
2.客观测量方法:客观测量方法主要采用定量的数据进行测量,例如考试成绩、实验数据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数据具有客观性和可比性,但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的因素。
3.综合测量方法:综合测量方法主要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测量,例如学科考试、问卷调查等。
这种方法既能够考察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又能够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二、评价方法1.绝对评价方法:绝对评价方法主要将学生的学习情况与一定的标准进行比较,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但缺点是可能会忽略学生的进步和个体差异。
2.相对评价方法:相对评价方法主要将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其他学生进行比较,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整体中的位置。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反映学生的优势和劣势,但缺点是评价结果可能受到其他学生水平的影响。
3.格式评价方法:格式评价方法主要通过考试、测验、作业等标准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和客观性,但缺点是忽略了学生的其他能力和素质。
三、评价标准1.知识与理解: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
2.运用与分析:评价学生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3.创新与批判: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思考的能力,包括学生对问题进行提问和反思的能力。
4.合作与沟通:评价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包括学生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5.情感与态度:评价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包括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对教师和同学的尊重等。
第十二章 教育测验与评价
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教育学》 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教育学》
应试秘笈十三
第十二章 教育测验与评价
一、单选题 1、为了分班分组的测验是安置性测验。 为了分班分组的测验是安置性测验。 分班分组的测验是安置性测验 2、最早的有组织的教育评价:中国的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 最早的有组织的教育评价:中国的科举考试 3、现代教育测验之父:桑代克。 现代教育测验之父:桑代克。 4、建立了教育目标分类学:布卢姆。 建立了教育目标分类学:布卢姆。 5、“矮子里挑高子”、“水涨船高”:相对评价。 矮子里挑高子” 水涨船高” 相对评价。 6 、 反映了学生在群体中的地位的测验是 常模参照测验 。 反映了学生在群体中的地位的测验是常模参照测验 常模参照测验。 7、只关心考生是否达到了应该达到的水平的测验是标 只关心考生是否达到了应该达到的水平的测验是标 准测验。 准测验。 8、以调控教学为根本目的的测验是形成性测验。 以调控教学为根本目的的测验是形成性测验 形成性测验。
四、简答题 1、良好测验的标准。p368-370 良好测验的标准。 368(1)实用性:便于组织和实施,节时省力。 实用性:便于组织和实施,节时省力。 (2)可信度: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了 可信度: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 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效度:测验能测到预先想测的目标的程度。 效度:测验能测到预先想测的目标的程度。 (4)难度:测验的难易程度,提供了试题平均率 难度:测验的难易程度, 的信息。 的信息。 (5)区分度:能否拉开分数的距离。 区分度:能否拉开分数的距离。
教育测量与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第一章教育测量和评价的学科发展第一节教育测量和评价的概念一、教育测量(一)测量1.定义:指按照一定的规则给事物(属性)来指派数字(符号)的活动过程。
2.三要素:A、事物(属性)——测量活动的目标、对象B、规则(法则)——进行教育活动最关键的因素良好规则的条件:符合客观规律、利于操作C、数字(符号)——量的表现量的限制:具有区别性、等级性、等距性、可加性作用:表示属性的特征、可以推测事物的属性(二)教育测量1.广义定义:指对于教育领域内的事物或现象,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做缜密的考核并依据一定的规则,将考核的结果予以数量的描述。
2.狭义定义:指对学生某些学科,经过学习和训练之后所获得的知识技能的测量。
还可称为成就测量、学科测量或学业成绩测量。
(三)教育测量的特征(四)教育测量工具1.测验:适用场合较广,评断无所谓正误。
2.考试:适用场合较窄,有正误判断,较为正规。
二、教育评价(一)价值1.定义:指个体及其属性同主体的需要相协调、相一致或想接近。
2.要素:A、个体及其属性——讨论价值的前提和基础B、主体的需要——对价值进行衡量的决定性因素、价值评判的核心(二)教育价值1.定义:在教育社会活动或现象当中,个体及其属性同主体的需要相协调、相一致或想接近。
2.教育价值系统表现形式: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工具价值、目的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经济价值等等。
其中基础、核心是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客体价值进行评判)(四)教育评价1.典型观点A、注重效果美国教育学家泰勒B、注重资料(信息)的获得美国教育学家克龙巴赫和斯塔弗尔比姆C、注重方法中国张秀理和日本长谷川容2.课程定义三、教育评价和测量的关系1.联系: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基础教育测量的结果要通过教育评价才能获得实际意义2.区别:第二节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产生和发展一、教育测量的产生(一)教育测量的萌芽期(1904年以前)1.最早的考试制度(中国,公元606年,隋炀帝)特征:采取逐级考核方式、考场纪律严格、命题规范、阅卷制度合理、科举考核方法丰富考试方法:口试、笔试(包括贴经、墨义、策问和诗赋)制度缺陷:考试内容不全面、不客观2.教育测量运动(美国,19C)A、贺拉斯曼:被称为“公共教育之父”,是美国19C教育学家,最早提出建立公立学校,后产生广泛、深远影响,兴起“公立学校运动”,1845年把笔试应用到中、小学教育中。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教育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网课测试题答案卷5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教育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一个测验对于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这一概念是()A.同质性信度B.复本信度C.效标关联效度D.重测信度2.我国高考标准分数采用了一种方案,这种方案是()A.正态化转换方案B.对比参照方案C.百分等级方案D.常模参照方案3.最早的测验理论是()A.经典测验理论B.题目反应理论C.心理测验理论D.智力测验理论4.被称为教育评价的催生剂的是美国的一项著名研究,它是()A.教育研究B.教育测量理论研究C.心理测验研究D.八年研究5.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这一概念是()A.测量B.评价C.测验D.统计6.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这一概念是()A.测量B.评价C.测验D.统计7.在现代测验理论的诸多模式中,最具有优越性的是()A.经典测验理论B.题目反应理论C.心理测验理论D.智力测验理论8.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有哪些作用?9.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的程度,这一概念是()A.效度B.稳定性C.信度D.可信度10.一个与被试同类的团体在相同测验上得分的分布状况与结构模式,这一概念是()A.模型B.常模C.量规D.参照物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C2.参考答案:A3.参考答案:A4.参考答案:D5.参考答案:A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B8.参考答案:(1)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的作用: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
在教育系统中,学生、教师、学生、教育方案课程、教材、教学训练、考试等都是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
当根据教育目标和计划、把教育方案、课程、教学等因素作用于学生身后,需参照教育目标和计划,对教育效果及其输入条件的妥当性予以测量评估、价值分 \r\n析和判断。
然后,把这一测量与评价过程所获得的信息反馈给教育者、学习者以及有关教育决策者,以便改进教育的策略与方案,有效地达到教育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教育测验与评价【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教育测验与教育评价两个概念的含义,了解良好测验的标准是什么,编制测验的方法与要求,懂得如何进行教育评价。
第一节中小学教育测验一、教育测验的概念(一)概念界说1.测量严格地讲,测量是给事物的某种属性给定数值的过程,回答了“有多少”的问题。
2.测验测验是对于知识水平、情意状态、运动技能等的数量化测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测验仅指一份测验卷子,而广义的测验指编制试题、施测、评分到报告成绩的全过程。
3.考试规范的考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制试题、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
它与测验的区别有两种看法。
第一种是从教育测量学中引出,认为测验更为规范,从试题编制、实施测验到评分过程都有严格的程序。
另一种观点与第一种正好相反,认为测验比较随意。
4.评价评价是对某种教育活动的价值判断。
评价包含定性描述或价值判断,更多的时候是两者兼而有之。
测量结果能够给评价提供依据,但评价还可以借助其他非测量工具。
(二)测验的功能1.激励功能测验能够推动教师努力工作,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测验可以使教学目标更明确,令教和学更有针对性。
测验还使学生提前接受着挑战,有利于他们适应毕业后的竞争环境。
2.诊断功能诊断性测验主要考察两个方面,一个是看基础打得好不好,另一个是看理解和掌握上有什么错误及其原因所在,它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反馈信息,使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学。
3.区分和选拔功能测验能够把学生的学业成绩分成多个等级,为选拔提供了依据,使选拔更为公平可靠。
4.评定功能二、测验的类型依划分标准的不同,测验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
从测验目的上考虑,可以分成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总结性测验。
从测验内容上考虑,可以分成成就测验和学能测验。
从规范程度上区分,司以分成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从结果解释所参照的标准区分,又可以分成常模参照性测验和标准参照性测验。
三、良好测验的标准(一)实用性实用性反映了试题的基本质量,其基本要求是便于组织,便于实施,节时省力。
(1)便于组织。
题意及答题要求清晰,文字浅显,题型不复杂。
(2)测验便于实施。
试题由浅入深,分量合理,便于填答,测验时间适当。
(3)容易评分。
评分标准合理,易于掌握。
(4)结果要容易解释。
评出来以后,要容易解释。
(二)可信度可信度又称信度,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了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具体要求是,先后两次用同样的试卷测查同一批学生,则两次测验的分数应该比较相近;对同样的答卷组织两次评分,评分结果相近。
如果上述评分结果相差悬殊,就表示试卷可信度很低。
信度低的测验是没有用的。
(三)有效性有效性在测量学上也称为测验的效度,指一个测验能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
效度是针对测验目的而言的,测验结果只有和测验目标相比较才能了解其针对性和有效性。
估计测验效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内容效度,反映了题目对所考察内容的代表性问题;(2)效标关联效度,反映了测验分数和所选择的效标分数之间的一致程度。
(四)难度难度即测验的难易程度,提供了试题平均通过率的信息。
(五)区分度区分度是测验能否拉开分数距离的指标。
试题的区分度也称为鉴别力,表示某道题目能够将不同程度的学生鉴别开来的能力。
中等难度的试题的区分度比较高,难度为0.5的题目,区分度最大。
四、测验的编制和实施(一)确定试题内容在选择试题内容时,应设计测验蓝图。
测验蓝图包括确定测验目的、测验内容以及编制双向细目表等内容。
(1)确定知识点。
教学内容总可以分析为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点。
(2)确定认知水平。
(3)设计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是由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构成的。
(二)选择试题类型课堂测验的题型有客观题和论文题两种。
客观题包括填空、判断正误和多项选择等题型。
客观题要求学生从已知的选项中挑选答案,其特点是题目多,但学生没有做答自由,更无法用自己的语言答出自己的风格。
在阅卷方面,客观题有很大优势,评阅时,速度快,准确率也很高。
论文题是向学生提出问题或叙述句,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做答。
论文题包括论述题和简答题。
论述题允许考生自由做答,对答题篇幅没有限制。
客观题的局限是不能反映学生选择素材、组织内容和统整观点的能力。
论文题的弱点是题目覆盖面小,评分也难以客观,同一份试卷,由不同的老师评分,给分差异较大,甚至同一个老师在不同时间评分,给分也会不同。
因为客观题和论文题各具优缺点,所以搭配使用效果最佳。
(三)评分。
计分方法可分为等级分和百分制两类。
(四)测验分数的解释。
解释分数时,既可以和其他同学的学习表现相比较,也可以和考核标准相对照。
在常模参考性测验中,考生的成绩要和群体中其他成员相比较,而在标准参照性测验中,考生的成绩要和预先规定的标准相比较。
无论是和其他考生比较,还是和规定的标准比较,分数的意义是在比较中获得的。
第二节中小学教育评价一、中小学教育评价概述最早的有组织的教育评价可以回溯到中国的科举考试。
西方直到l9世纪末期才开始实行正规的教育评价活动,早期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
20世纪初,教育评价和教育测验发展很快,此期最有影响力的桑代克被称为现代教育测验之父。
到了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研究成为教育评价的里程碑。
这一时期研究对一系列学校教育成果进行了评定,并使人们认识到,为了使评价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关键要明确每种教育活动的目标。
20世纪50年代,布鲁姆建立了教育目标分类学。
直到现在,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仍然是测验的重要指标体系。
目前教育评价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教育评价包括对于教育活动一切方面的评价,狭义的教育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发展的评价,又称为学生评定。
广义的评价较为笼统,狭义的评价关注教育效果而不看过程。
二、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从评价的严格程度上考虑,可以分成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从解释评价结果的标准上考虑,可以分成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可以分成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一)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对应于常模参照性测验和标准参照性测验,评价可分为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相对评价是在群体中进行对比,这时衡量标准是相对的。
绝对评价要和预定的标准相比较,只要达到了标准,就称为合格。
(二)形成性评价和总结评价对应于形成性测验和总结性测验,评价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活动过程中,以改进工作为目的而开展的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它的目的在于评判活动效果。
三、中小学教育评价的内容教育评价可以拓展到教育的方方面面。
在宏观范围,涉及教育目标、教育结构、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
在中观层面,包括教师队伍、办学条件、学校各项工作。
微观层面则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在小学教育活动中,学生发展评定、教师授课质量评价、课程和教材评价是最主要的评价活动。
此外,诊断学校中存在的特殊问题,评价教改实验,评估学校的总体表现也较为常见。
下面具体介绍三种主要的评价活动。
(一)学生发展评定学生发展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指标。
它不仅是升学与就业指导以及因材施教的基础,还能帮助学生正确估计自己,并了解自己的特长。
评定学生要考虑许多方面。
最基本的有学业成就、行为表现和身体状况三方面,即智育、德育和体育。
学业成就不仅包括学生在知识领域的学习成绩,还包括技能和情意领域的学习表现。
行为表现评价也就是操行评定,用以考察学生在道德品质和行为处事上的优点与不足。
身体状况评价包括体质、体力、精力、卫生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等方面。
(二)教师授课质量评价进行授课质量评价时,首先要确定评价的标准,这个标准要明确、具体、相对独立,要能够全面衡量教学的各个方面。
实施授课质量评价时,不同的学校可能会选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但基本都会涉及以下方面:(1)教学目标完成情况,(2)学生的课堂参与,(3)内容安排,(4)教学方法,(5)语言表达,(6)教学原则。
教师授课质量评价包括专家、同行、学生和自我评价。
现代教育评价强调教师要增强自我评价意识,加强评价的形成性功能。
对教师的授课质量进行定量评定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但其形成性功能并不是很强。
在中小学教学实际中,多采用听课、评课的深入交流形式评价授课质量。
不是局限于固定的评价指标,要能够结合具体的情况分析教学的特色和问题。
(三)课程和教材评价在开展课程和教材评价时,教师的意见很受重视,因为教师最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看法,以及教材处理上的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开展微观的课程或教材评价。
四、中小学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一)建立评价目标。
现代教育评价的总目标可概括成以下类别:1.直接与学业成就有关的评价目标;2.间接与学业成就有关的评价目标。
(二)选择评价样本。
一般来说,样本的选择取决于评价的范围和目的。
(三)收集评价信息。
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主要有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等。
(四)报告评价结果重要的评价在工作结束应写一个评价报告,可简可略。
但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内容:评价目标、时间、人员、方法、结果和建议。
五、当今评价的问题与发展教育评价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不长,再加上教育本身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致使教育评价也在一些方面存在着偏颇。
现代教育评价具有以下特点:(1)注重评价的形成性功能,(2)注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3)倡导自我评价,(4)尊重评价对象的感受。
总之,评价不仅是为了鉴定、分等,而且要考虑实际教育效果,使被评者在评价过程得以提高。
在近几年,我国小学采取了多种评价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并取得了很多经验,主要有:从侧重一元评价到多元评价;从侧重总结性评价到形成性评价;从侧重区分性功能到发挥激励性功能。
【学习要点】1、识记测验的类型及其含义。
2、领会良好测验的标准。
3、识记进行测验编制的方法及编制测验的要求。
4、识记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及其含义。
5、领会对教师授课的质量进行评价的方法。
6、理解对中小学生的作文能力进行评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