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生物复习提纲汇总-共23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生物复习提纲

1.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环境共同组成。常见的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一条河、一个校园、一座城市等。一棵桃树、一群鱼等不是一个生态系统。

2、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拟态(如:竹节虫、枯叶蝶)、保护色(如:蜥蜴和北极熊的体色)、警戒色(如:毒箭蛙、胡蜂、夹竹桃)

3、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鸟类有适于飞翔的翅膀、北极熊的皮下脂肪很厚、仙人掌的叶子特化成刺

4、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5、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影响和改变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

6、除病毒以外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一、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步骤:

①取镜安放

②对光:目镜、物镜、反光镜要在同一直线上。用左眼观察

③放置玻片标本

④观察:先用粗准焦螺旋,后用细准焦螺旋(降镜筒---升镜筒---细调)

⑤收放:先提升镜筒,取下玻片标本,将镜头降至最低处,将反光镜放在直立的位置.

小结:

1、显微镜最重要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

2、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长(相反的)

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短(一致的)

3、显微镜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光圈)和反光镜

当光线较强时,应选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当光线较弱时,应选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4、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如:“上”→“”,

“b”→“q”)

5、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物像的方向一致,即:物像偏向哪方,玻片标本

就往哪方移

6、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7、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

8、判断污点的方法:(污点只可能在目镜、物镜或玻片上)

①第一步移动玻片,如果污点随着移动,说明污点在玻片上;若污点不动,

说明污点在目镜或物镜上。

②第二步转动目镜,若点随着移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若污点不动,说明

污点在物镜上。

(一)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二、细胞

(二)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三)动植物细胞的比较(P42表)

即:植物和动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还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三个结构,这也是动、植细胞的区别。

(四)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命活动(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分裂

较大细胞的表面积相对较小,细胞膜将不能保证从外界环境获取足够的生活物质,较小细胞的表面积则相对较大,更易于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从而保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①细胞分裂过程

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细胞核一分为二,细胞膜内陷,细胞质一分为二,形成两个新细胞

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细胞核一分为二,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新的细胞

壁,从而形成两个新细胞

②在细胞分裂前,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经过复制而数量倍增;细胞分裂时,

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

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了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③细胞分裂的意义:繁殖、生长、更新衰老死亡的细胞

第五章第1节光合作用

一、探索光合作用的实验(P69-73)

(实验一)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1、实验目的:(1)检验淀粉是不是光合作用的

产物(2)检验光是不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2、实验原理:淀粉遇碘变蓝

实验方法:对照实验

3、实验步骤:

(1)黑暗处理:将植物放在黑暗处2—3天

目的:消耗和转运完叶片中原来合成的淀

(2)遮光处理:用不透光纸从上下两面遮住叶片的一部分

不遮光部分(有光)——实验组

目的:形成对照

遮光部分(无光)——对照组

(3)光照处理:将植物放在光下2—3小时

目的: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4)酒精脱色:将摘下的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水浴加热),脱色后清水漂洗

①目的:将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脱色

②隔水加热的原因:酒精易燃,不可直接加热

③现象:叶片变为黄白色,酒精变为绿色

(5)滴碘液,再清水漂洗,观察现象

遮光部分:不变蓝,无淀粉产生

4、实验现象

不遮光部分:变蓝,有淀粉产生

①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5、结论

②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实验二)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1、原理:氧气助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结论: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实验三)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1、实验材料:斑叶植物(如银边天竺葵)

斑点部分:无叶绿素

2、对照

绿色部分:有叶绿素

3、现象:叶片绿色部分变蓝,斑点部分不变蓝。

4、结论: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而叶绿素在叶绿体中,所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叶绿体。

5、叶绿素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形成,如韭黄、豆芽的形成

(实验四)检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1、现象:装置一(无二氧化碳)叶片不变蓝,无

淀粉;

装置二(有二氧化碳)叶片变蓝,有淀

粉。

2、结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实验五)检验光合作用需要水

b 部分有水——变蓝色

现象

a 部分无水——不变蓝

探究因素水。将一株植物在黑暗环境中放置48小时,然后将一叶片的主脉切断,

如图所示,在阳光照射4小时,将此叶片脱色处理再用碘溶液处理,发现a 部分

呈棕色,b 部分呈蓝色,表示a 部无淀粉生成,b 部有淀粉生成,这个实验证明

了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