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形成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
3.教学要求
•态度严肃,认真作笔记; •理论联系实际,勤于思考; •注重对现实教育问题的分析。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概念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 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它与教 育方针、教育政策有所不同,也不等 同于教育经验的汇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社会学、法学、 人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逐渐兴起,对教育学的发 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教育学不仅从这些学科中吸取 了有关的研究成果,而且也逐渐地利用社会学所常用 的实证方法和心理学所采用的实验方法来研究教育问 题,使教育不再仅仅是根据一定的理想和规范去考察 教育,而是从教育事实出发,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与 研究,从而使教育学向着是实证的社会科学转换,在 科学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
资产阶级教育家为了阐明他们的教育主张,总结教 育方面的经验,写出了一些教育著作,出现了体系比较完 整的教育学,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32年) 卢梭:《爱弥儿》( <Emile>)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806年)
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20世纪前半叶)
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渊源流长的学科,它具有悠 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它的产生和发展,大 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十七世 纪之前)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教育学处于萌 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古代的 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教 育经营,都混杂在他们的哲学著作或者政治著 作、语言记录之中。
教育学
教学大纲
绪论
一、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及教学目标
1.学科性质 教育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发展的综合性学
科,它综合了哲学、社会学、生理学、 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教育学是师范大学的一门职业基础课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教育学的教学目标:
•知识:掌握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树立 正确的教育观; •方法和能力:掌握教育的规律和科学的 教育方法,提高工作的自觉性; •情感态度:增强对教育工作的兴趣,提 高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为培养一代 新人做出贡献;
出版社 5、《现代教育学》,扈中平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 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 一、人的发展的概念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二、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 (一)遗传素质 遗传是指子代从亲代那里继承生物特征的现象
二、教育的概念
我们可以把教育分为:
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的增进入的知识技能,
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 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 的,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是根据社
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 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 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 冶思想品德,发展 智力和体力,将其培养成为既适应社会需要, 又促进社会发展的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第二节 教育的形态
一、原始的教育形态 人类社会从原始群到氏族公社的漫长历史时
期,其教育十分的落后。 特点:1.教育活动和生产生活紧密结合;
2.教育内容具体简单; 3.教育具有公平性。 二、古代学校教育形态 (一)奴隶社会的教育 特点:1.教育活动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活动; 2.教育具有阶级性;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斯宾塞:《论教育》、《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梅伊曼、拉伊:《实验教育学》(1903年)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年)
凯洛夫:《教育学》
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二十世纪 后半叶)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 展,智力的开发和运用成了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发 展的主要因素,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新的教育改革, 促进了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逐渐与其它学科相互 渗透,在理论上逐步深化,但内容方面更加丰富。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 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受教 育者是教育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 3.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指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媒介或者 载体。 4.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 途径、方式、手段、措施和策略。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布鲁纳:《教育过程》
赞可夫:《教学与发展》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
第一章 教育概述
第一节 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一)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二) 教育产生的条件:人的大脑、经验、语言。 (三) 关于教育起源的各种理论: 生物起源说 利托尔喏 心理起源说 孟禄 劳动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 东西方对“教育”概念的理解:外塑与内发
四、未来的教育形态 学校消亡论:伊万·伊里奇:《非学校化社会》 学校形态的变革:学习化社会与学习化网络的建立
参考书目: 1、《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人民教育出
社出版。 2、《教育学》,睢文龙 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3、《新编教育学》,董操等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4、《教育学――情景与原理》,傅道春编著,教育科
中国古代: 孔子:《论语》 思孟学派:《学记》(1229字):“教学相长”、“因 材施教”、“不凌节而施”,“道而弗牵、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长善而救失”。 韩愈:《师说》 西方古代: 苏格拉底:产婆术 柏拉图:《理想国》 昆体良:《论演说家的培养》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7-19世纪末)
(二)封建社会的教育 特点:1.学校在规模上扩大,类型上增多;
2.学校有鲜明的等级性; 3.教育内容上不断丰富。 三、现代的学校教育形态 (一)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 特点:1.教育为社会生产服务,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联系 2.教育权为资产阶级掌握,教育不平等; 3.形成了完整的现代教育制度; 4.学校普遍采用现代课程体系。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特点:1.教育领导权为人民所享有; 2.教育的公平性收到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