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天文科技成就30页PPT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优质教学课件(共33张PPT)
材料一: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造纸术和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 期地停留在手抄本的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如 果没有从中国引进船尾舵、指南针、多重桅杆等改进航海和导航的 技术,欧洲绝不会有导致地理大发现的航行,哥伦布也不可能远航 到美洲”。
——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
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 大革命。(据人教版 教材补充)
北美洲
1欧3洲世纪
亚洲
1450年太,德意志大人 非洲 古 的腾 活堡 字平改印良刷了术南美中,洲国 形 西 成金属洋 活字印刷术 。 洋
大洋洲
古代印刷术的发展
项目
发明过程
对中国的影响
外传
印 唐:雕版印刷术, 推进文化的传 13世纪经波斯传
刷 868年《金刚经》 播
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
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
动力。
——马克思
探究一
根据材料和所学,分析归纳中国古 代的四大发明对近代欧洲产生了怎样的 影响?
方法指导
一、根据设问,确定答案来源 设问分类
根据材料回答 材料
根据所学 知识回答
根据材料和 所学知识回答
中国古代88项重要发明创造一览表
科学发现与创造
1 干支
2 阴阳合历
3 圭表
4
十进位值制与 算筹记数法
5 小孔成像
6 杂种优势利用
7 盈不足术
8 二十四节气
9 经脉学说
10 四诊法
11 马王堆地图
12 勾股容圆
13
线性方程组及 解法
14 本草学
15 天象记录
年代 商代有干支纪日,汉代 以后有干支纪年 商代后期 不晚于春秋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PPT课件课件下载
长120、宽52、高87厘米。这是 一种独轮车装载火箭的战车,前 有绵帘,需要时可放下挡铅弹, 车两侧设置六筒火箭,计160支, 火铳2支,长枪两支,此车由两人 操作。 架火战车既有类似现代火 箭炮威慑敌人的齐射火力和快速 转移的机动性等特点。又具备现 代战车在火力、机动性和防护方 面的一些基本性能,因此它在兵 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 我国在火箭炮方面的杰出创造之 一。
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的样板
用雕版印刷术印制出的《金刚经》
1900年在甘肃敦煌县千佛洞发 现的藏书中有一卷雕板印刷的 《金刚经》,其末尾题着“咸 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 敬造”一行字。咸通九年,即 公元868年。这是目前世界上发 现的有确切日期的最早的印刷 品。这书的形式是卷子,长约1 丈6尺,由7个印张粘接而成。 最前面是一幅扉画,画的是释 迦牟尼在孤独园说法的情景。 其余印的是《金刚经》全文。 这个卷子图文都非常精美,雕 刻的刀法细腻,浑朴凝重,说 明当时刊刻印刷的技术都达到 了相当纯熟的程度。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龙游第二高级中学 叶枝俊
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记载,明代以前,世界上重要的创造发明
和重大的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 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7%以上,其他 各国占42%左右。英国剑桥大学凯恩斯
学院院长李约瑟博士研究后指出,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沈括在《梦溪笔谈》的补笔谈中谈到了摩擦法磁化时产生的各种现象: “以磁石摩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 理应有异,未深考耳。” 1.水浮法——将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 2.碗唇旋定法——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 3.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搁在手指甲上面由于指甲面光滑,磁针可以旋转自如, 指示方向。 4.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就可以 指示方向了。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PPTppt(共30张PPT)
2、应用 北宋《萍洲可谈》见
闻:“舟师识地理,夜则 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 指南针。”这是航海用指 南针最早记录。
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
生活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 重大。
3、传播及影响:
A、在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 传入欧洲。在地理大发现和海外扩张中起了重要作用
历法
《夏小正》、“殷历”。《授时历》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比现行公历早300 年,对指导农业生产帮助很大
农学
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汜胜之书》《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医学
西汉编订《黄帝内经》——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万世宝典”;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东方药物巨典
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复 5、清初发明家戴梓发明连珠炮,很像现在的机关枪,在抗击沙俄侵略中发挥重大作用。
进步性: 《九章算术》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
位;算筹和算盘推动古代计算和发展
古代思想讲究天人合一,尊 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
哪些材料可以取代它们?
2、蔡伦和造纸术
❖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 伦有才学,尽心敦慎,数犯严 颜,匡弼得失。……伦乃造意 ,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 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 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 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蔡伦传》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古代造纸生产流程图
收集主要原料
※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
闻:“舟师识地理,夜则 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 指南针。”这是航海用指 南针最早记录。
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
生活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 重大。
3、传播及影响:
A、在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 传入欧洲。在地理大发现和海外扩张中起了重要作用
历法
《夏小正》、“殷历”。《授时历》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比现行公历早300 年,对指导农业生产帮助很大
农学
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汜胜之书》《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医学
西汉编订《黄帝内经》——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万世宝典”;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东方药物巨典
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复 5、清初发明家戴梓发明连珠炮,很像现在的机关枪,在抗击沙俄侵略中发挥重大作用。
进步性: 《九章算术》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
位;算筹和算盘推动古代计算和发展
古代思想讲究天人合一,尊 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
哪些材料可以取代它们?
2、蔡伦和造纸术
❖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 伦有才学,尽心敦慎,数犯严 颜,匡弼得失。……伦乃造意 ,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 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 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 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蔡伦传》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古代造纸生产流程图
收集主要原料
※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PPT课件 人民版.ppt
明朝时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 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这些都是世界最先进的。
第一展厅
第二展厅
第三展厅
第四展厅
印刷术的发明、发展
在印刷术发明前,人 们用手抄书,既费时 耗力,又易出错。到 隋唐时期,人们从印 章和拓石中受到启发, 把字雕刻在木板上, 使它成为反的凸字。 然后刷上墨,铺上纸, 一张一张地就印成了, 它大大方便了文化地 传播。
大英博物馆所收藏的 《金刚经》是最引人注目的 海外中国流失文物之一,
它于1900年被英国 人斯坦因从敦煌所 骗购。印刷于公元 868年的《金刚经》 被认为是世界上保 存的最早的有明确 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沈括在《梦溪笔谈》的补笔谈中谈到了摩擦法磁化时产生的各种现象: “以磁石摩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 理应有异,未深考耳。” 1.水浮法——将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 2.碗唇旋定法——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 3.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搁在手指甲上面由于指甲面光滑,磁针可以旋转自如, 指示方向。 4.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就可以 指示方向了。
其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步骤:第一是原料的分离,就是用沤 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第二 是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 而成为纸浆;第三是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 纸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壮的湿纸; 第四是干燥,即把湿纸晒赶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
东汉纸
东汉末年,山东人左伯, 就是一个以造纸精美而 闻名,当时的书法家都 十分推崇左伯的纸,这 就是说,在东汉末年, 造纸技术已经超过了蔡 伦的造纸。
第一展厅
第二展厅
第三展厅
第四展厅
印刷术的发明、发展
在印刷术发明前,人 们用手抄书,既费时 耗力,又易出错。到 隋唐时期,人们从印 章和拓石中受到启发, 把字雕刻在木板上, 使它成为反的凸字。 然后刷上墨,铺上纸, 一张一张地就印成了, 它大大方便了文化地 传播。
大英博物馆所收藏的 《金刚经》是最引人注目的 海外中国流失文物之一,
它于1900年被英国 人斯坦因从敦煌所 骗购。印刷于公元 868年的《金刚经》 被认为是世界上保 存的最早的有明确 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沈括在《梦溪笔谈》的补笔谈中谈到了摩擦法磁化时产生的各种现象: “以磁石摩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 理应有异,未深考耳。” 1.水浮法——将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 2.碗唇旋定法——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 3.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搁在手指甲上面由于指甲面光滑,磁针可以旋转自如, 指示方向。 4.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就可以 指示方向了。
其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步骤:第一是原料的分离,就是用沤 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第二 是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 而成为纸浆;第三是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 纸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壮的湿纸; 第四是干燥,即把湿纸晒赶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
东汉纸
东汉末年,山东人左伯, 就是一个以造纸精美而 闻名,当时的书法家都 十分推崇左伯的纸,这 就是说,在东汉末年, 造纸技术已经超过了蔡 伦的造纸。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PPT课件
你知道吗?
➢中国古代有很多原创性的科学技
术,在当今的生活中,仍发挥着 巨大的作用,请举例说明。
2021/3/10
1
2021/3/10
2
• ◎ 四大发明 • ◎数学成就:《九章算术》和珠算 • ◎天文学成就:《石氏星表》和浑仪 • ◎农学成就:《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 ◎医学成就:《伤寒杂病论》和《本 草纲目》
2021/3/10
19
印刷术的外传
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很快传入日本、朝鲜。向
西传至西亚、北非一带,随后又传入了欧洲。
1450年,德意志人 古腾堡改良了中国 的活字印刷术,形 成金属活字印刷术 。
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
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
2021/3/10
20
一、走向世界的四大发明
2021/3/10
14
《 金 刚 经 》
它印刷于公元868年,于1900年被英国人斯
坦因从敦煌骗购。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的最早
的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021/3/10
15
《 金 刚 经 注 》 套 印 本
我国世界上最早的套色印本是于公元14世纪所
刻的《金刚经注》,用红、黑两色套印。经文用
红色印成,注释用黑色印成。
2021/3/10
3
一、走向世界的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西汉: 出现纸 ◆东汉: 蔡伦改进造纸术
2021/3/10
4
★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
2021/3/10
5
★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
2021/3/10
6
★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
2021/3/10
➢中国古代有很多原创性的科学技
术,在当今的生活中,仍发挥着 巨大的作用,请举例说明。
2021/3/10
1
2021/3/10
2
• ◎ 四大发明 • ◎数学成就:《九章算术》和珠算 • ◎天文学成就:《石氏星表》和浑仪 • ◎农学成就:《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 ◎医学成就:《伤寒杂病论》和《本 草纲目》
2021/3/10
19
印刷术的外传
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很快传入日本、朝鲜。向
西传至西亚、北非一带,随后又传入了欧洲。
1450年,德意志人 古腾堡改良了中国 的活字印刷术,形 成金属活字印刷术 。
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
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
2021/3/10
20
一、走向世界的四大发明
2021/3/10
14
《 金 刚 经 》
它印刷于公元868年,于1900年被英国人斯
坦因从敦煌骗购。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的最早
的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021/3/10
15
《 金 刚 经 注 》 套 印 本
我国世界上最早的套色印本是于公元14世纪所
刻的《金刚经注》,用红、黑两色套印。经文用
红色印成,注释用黑色印成。
2021/3/10
3
一、走向世界的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西汉: 出现纸 ◆东汉: 蔡伦改进造纸术
2021/3/10
4
★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
2021/3/10
5
★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
2021/3/10
6
★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
2021/3/10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古代科技PPT
项目一 天文
(2)历法编订
• 郭守敬《授时历》
• 元代天文学家于公元1280年 创制的最为精确,采用 365.2425日作为一个回归年 的长度,这个数值和地球绕 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仅 差26秒,与现今世界上通用 的公历值相同,比欧洲的格 里高列历早了300年。
项目一 天文
(3)天文仪器
•浑 仪 又 称 “ 浑 天 仪”
• 祖冲之 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领先世界1000年。
项目三 数学
《算数书》 《周髀算经》 《九章算术》 《算经十书》 《数书九章》 《算学启蒙》 《四元玉鉴》
项目三 数学
•
算盘
• 起源于唐代,宋代开始 流行,元明时已普遍使
用于民间。珠算与筹算
相比,计算速度明显提
高,而且方法简便。随
着算盘的广泛使用,出
(3)地震预报
• 中国在地震理论方面的研究虽不像地 图绘制技术、矿物勘探技术那样突出, 但对震的观测和记录却由来已久。
• 《竹书纪年》中载:“夏帝发七年陟, 泰山震。”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记 录。
• 《吕氏春秋》也载:“周文王立国八 年,岁六日,文王寝疾五日,而地动 东西南北,不出国郊。”
• 据统计,中国史籍记录下的地震达近 万次之多,反映了古人对这种不寻常 的自然现象的关注。东汉张衡发明了 可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另外,古 人还掌握了根据地声、地光、前震、 地下水异常、天气异常和动物异常等 方法,进行地震的预报。
项目一 天文
(3)天文仪器
• 张衡的水运浑象
• 浑象是用于演示天象 和天体运动的仪器, 其作用相当于近代的 天球仪。它最初是在 公元前2世纪中叶的 西汉时,由天文学家 耿寿昌创制的,东汉 的张衡创制了世界上 第一架利用水利作为 动力的浑象。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PPT课件 人民版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记载,明代以前,世界上重要的创造发明 和重大的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 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7%以上,其他 各国占42%左右。英国剑桥大学凯恩斯 学院院长李约瑟博士研究后指出,中国的 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说一说
你所知道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有哪些?
大英博物馆所收藏的 《金刚经》是最引人注目的 海外中国流失文物之一,
它于1900年被英国 人斯坦因从敦煌所 骗购。印刷于公元 868年的《金刚经》 被认为是世界上保 存的最早的有明确 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价值1.96万元的康熙手书写金版《金刚经》
印刷术的进步
到北宋时期已拥有一大批雕版高 手。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 年),平民毕升发明了泥活字印 刷术。这是世界印刷技术的伟大 革命,极大提高了制版效率,有 力推动了我国的图书出版事业。
天文学:《甘石星经》,浑天仪,张衡发明的地动仪等 数学:先秦数学家提出的勾股定理,祖冲之圆周率精确到 小数点7位等 农业,手工业:《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 医学:《黄帝内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
四大发明
走进中国古代科技博物馆
第一展厅
第二展厅
第三展厅
第四展厅
造纸术的发明
龟甲
竹简
丝织品
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时期的纸
泥 活 字 板
泥 活 字 的 工 艺
转轮排字盘。此盘是元代王祯设计发明的,用於排放活 字字模。字盘为圆盘状,分为若干格,活字字模依韵排列 在格内。下有立轴支承,立轴固定在底座上。排版时两人 合作,一人读稿,一人则转动字盘,方便地取出所需要的 字模排入版内。印刷完毕後,将字模逐个还原在格内。
明 清 时 出 现 了 铜 铅 铸 的 金 属 活 字
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记载,明代以前,世界上重要的创造发明 和重大的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 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7%以上,其他 各国占42%左右。英国剑桥大学凯恩斯 学院院长李约瑟博士研究后指出,中国的 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说一说
你所知道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有哪些?
大英博物馆所收藏的 《金刚经》是最引人注目的 海外中国流失文物之一,
它于1900年被英国 人斯坦因从敦煌所 骗购。印刷于公元 868年的《金刚经》 被认为是世界上保 存的最早的有明确 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价值1.96万元的康熙手书写金版《金刚经》
印刷术的进步
到北宋时期已拥有一大批雕版高 手。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 年),平民毕升发明了泥活字印 刷术。这是世界印刷技术的伟大 革命,极大提高了制版效率,有 力推动了我国的图书出版事业。
天文学:《甘石星经》,浑天仪,张衡发明的地动仪等 数学:先秦数学家提出的勾股定理,祖冲之圆周率精确到 小数点7位等 农业,手工业:《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 医学:《黄帝内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
四大发明
走进中国古代科技博物馆
第一展厅
第二展厅
第三展厅
第四展厅
造纸术的发明
龟甲
竹简
丝织品
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时期的纸
泥 活 字 板
泥 活 字 的 工 艺
转轮排字盘。此盘是元代王祯设计发明的,用於排放活 字字模。字盘为圆盘状,分为若干格,活字字模依韵排列 在格内。下有立轴支承,立轴固定在底座上。排版时两人 合作,一人读稿,一人则转动字盘,方便地取出所需要的 字模排入版内。印刷完毕後,将字模逐个还原在格内。
明 清 时 出 现 了 铜 铅 铸 的 金 属 活 字
中国古代天文科技成就
推测和 预报 天象
中国古代天文科技成就
一.天文理论 二.天文观测仪器 三.重要天文著作 四.古代天文观测成果 五.古代天文学家
一、天文理论
1、盖天说 认为天在上、地在下。春秋时期,有“天圆地方”的盖天 说法。认为地像棋盘一样是方的,天像圆盖一样盖在上面。 但盖天说无法解释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问题 。 2、浑天说 认为天是圆的,形状像蛋壳,天上的星星镶嵌在蛋壳上, 而地球则是蛋黄,人们在“蛋黄”上观察天象。 这一理论 的提出比欧洲早1000多年 。 3、宣夜说 认为天上所有星体都飘浮着,而不是固定在球壳上,且宇 宙是无穷尽,否定了硬壳式的天空。
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二、天文观测仪器
1. 计时仪器 2. 天体定位仪器 3. 天象演示仪器 4. 大型天文仪器
1.计时仪器
• 中国古代计
算时间主要 靠观察太阳 的运动,左 图是两种不 同的日晷。
1.计时仪器
• 左上这幅图里的是“圭表”。
圭表是一种简易的仪器,可以 通过太阳投影的方法来测定节 气。 右图、左下是赫 赫有名的登封观 象台。
• 《灵宪》、《浑天仪图注》:张衡著,反 映了浑天说的主要思想,是东汉时期天文 学的代表性成果,是当时世界天文学的最 高水平。 • 100多部历法: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或民族 可以超越。其中元代的《授时历》计算出 一年为365· 2425天,这和现行公历——格里 高利历是一样的,但比格里高利历早了300 多年。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两大分支: 1、天文星象 2、制定历法
• 中国汉代就形成了制历必 先测天的思想; • 历法优劣的判定以是否符 合观测现象为依据,天文 观测是制定历法的基础, 而天文观测的准确与否决 定于天文仪器的精确程度。
观测 天象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古代中国的几何学也有所发展,如《 周髀算经》中就包含了关于圆、椭圆、 双曲线等几何知识。
天文与数学的相互影响
天文学推动数学发展
数学在天文学中的应用
CATALOGUE
古代中国的农业科技成就
古代农业工具的发明与改进
01
02Leabharlann 铁犁牛耕曲辕犁03 龙骨车
古代农业耕作技术的创新
轮作复种
精耕细作
梯田技术
古代农业科学理论的总结
《神农本草经》
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收录了365种药物,详细描述了药物的性味、功效和主治疾 病。
古代医学的重大发明与贡献
针灸术
起源于中国,通过刺激人体穴位 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被广泛 应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疾
病治疗。
中药炮制技术
古代医家发明了多种中药炮制方 法,如炙、煨、煅、炒等,以提
高药物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天文观测与记录
最早的天文观测
编制星历 天文仪器的发明
古代数学的发展
算术与代数
古代中国的数学在算术和代数方面取 得了重要成就,如《九章算术》、《 周髀算经》等经典著作,为后世数学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几何学
数学与天文学的结合
古代中国的数学与天文学紧密结合, 许多数学成果都是为了解决天文学问 题而产生的。
临床治疗经验
古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 经验,如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李时中的《伤寒论注》等, 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CATALOGUE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
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
造纸术的发明 造纸术的传播
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
印刷术的发明
中国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出现,将文字和图案刻在木板上,再用墨水印刷。北宋时期,活字印刷术出现,使用 活字块拼版,提高了印刷效率。
【精品】PPT课件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共21页文档
谢谢!
【精品】PPT课件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成就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高中历史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精品课件PPT6 〔人民版〕
年。
郭守敬:简仪
郭守敬编制了我国古代最先进的《授时 历》,它被沿用达400 年之久。《授时历》 的精确度很高,以365.2425 日作为一个回 归年的长度,这个值与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公
历所采用的回归年值完全一致。
还在全国各地设立二十七个 观测站,进行了大规模的 “四海测量”,测出的北极 出地高度平均误差只有0.35; 新测二十八宿距度,平均误
差还不到5';测定了黄赤 交角新值,误差仅1'多;取
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 与现今通行的公历值完全一 致。
时 发明 间者
成就
世界地位
春秋 战国 东汉
三国 刘徽
九九乘法口决、度量 衡、筹算计算法 《九章算术》
提出割圆术
书中记载了世界上最先进的 数学运算方法。
南朝 祖冲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 比世界领先1000 多年 之 点后面七 位
古代天文台
侯风地动仪是汉代科学家张衡的又一传世杰作。这是 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欧洲直到1880年,才制成与此类似 的仪器,比起张衡的发明足足晚了一千七百多年。
当某个地方发生地震时,地动仪内部 的“都柱”就发生倾斜,触动牙机,使 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头张开嘴,吐出铜 球,落到铜蟾蜍的嘴 里,发生很大的声响。 于是人们就可以知道 地震发生的方向。
张衡的水运浑象 是一个划时代的 发明,在当时已 经具有了机械天 文钟和自动日历 的雏形,对后世 自动天文仪器的 制造产生了很大 的影响。
早期的灵台不仅进行天文观测,也是祭祀和每
月初一举行告朔仪式的地方。后来,随着天文工作和 祭祀活动日益扩大,灵台成为专门进行天文观测的场
所,而祭祀和告朔则在社坛神庙和明堂进行。
晚明
朱载 “理由数显,数自理 堉 出”
郭守敬:简仪
郭守敬编制了我国古代最先进的《授时 历》,它被沿用达400 年之久。《授时历》 的精确度很高,以365.2425 日作为一个回 归年的长度,这个值与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公
历所采用的回归年值完全一致。
还在全国各地设立二十七个 观测站,进行了大规模的 “四海测量”,测出的北极 出地高度平均误差只有0.35; 新测二十八宿距度,平均误
差还不到5';测定了黄赤 交角新值,误差仅1'多;取
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 与现今通行的公历值完全一 致。
时 发明 间者
成就
世界地位
春秋 战国 东汉
三国 刘徽
九九乘法口决、度量 衡、筹算计算法 《九章算术》
提出割圆术
书中记载了世界上最先进的 数学运算方法。
南朝 祖冲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 比世界领先1000 多年 之 点后面七 位
古代天文台
侯风地动仪是汉代科学家张衡的又一传世杰作。这是 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欧洲直到1880年,才制成与此类似 的仪器,比起张衡的发明足足晚了一千七百多年。
当某个地方发生地震时,地动仪内部 的“都柱”就发生倾斜,触动牙机,使 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头张开嘴,吐出铜 球,落到铜蟾蜍的嘴 里,发生很大的声响。 于是人们就可以知道 地震发生的方向。
张衡的水运浑象 是一个划时代的 发明,在当时已 经具有了机械天 文钟和自动日历 的雏形,对后世 自动天文仪器的 制造产生了很大 的影响。
早期的灵台不仅进行天文观测,也是祭祀和每
月初一举行告朔仪式的地方。后来,随着天文工作和 祭祀活动日益扩大,灵台成为专门进行天文观测的场
所,而祭祀和告朔则在社坛神庙和明堂进行。
晚明
朱载 “理由数显,数自理 堉 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计时仪器
• 中国古代计 算时间主要 靠观察太阳 的运动,左 图是两种不 同的日晷。
1.计时仪器
• 左上这幅图里的是“圭表”。 圭表是一种简易的仪器,可以 通过太阳投影的方法来测定节 气。 右图、左下是赫 赫有名的登封观 象台。
2.天体定位仪器
(1)地平坐标系统 (2)赤道坐标系统 (3)黄道坐标系统 (4)综合坐标系统仪器 (5)天体角距离的测量
四、古代天文观测成果
中国拥有比世界上任何其他文明更久远、更 详细的天文记录。
超新星:
在公元1054年的古 都开封,中国人做出了 全世界第一次对超新星 爆炸最系统、最完整的 观测记录。这颗超新星, 也就成为当今世界上天 文学家所公认的 “中国 超新星” 。
• 彗星 我国有哈雷彗星的最早记载,并且
有连续30多次的回归记录,历时2000多年。
• 《甘石星经》 、《石氏星表》 :战国 时 期,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世界上 最早的星表 ,列出了120多颗星的赤道坐 标,反映出战国时期先进的天文观测水平 和仪器制造水平。
• 《律历志》、《天文志》、《五行志》: 历代官修二十四史中的天文三志,相当于 本朝代天文事迹记录,是中国古代最系统、 最完整、记载资料最丰富详实的天文典籍。
(5)天体的角距离测量
纪限仪:测量两天体的角距离,计算相对位 置
3.天象演示仪器
浑天仪(天球仪) “浑天说”! 玲珑仪
5.大型天文仪器
水运仪象台—
它把计时报时、天 象演示和天文观测 融合到了一起,同 时涵盖多个领域, 功能齐全。当之无 愧,是我国古代功 能最强大的天文仪 器。
三、重要天文著作
中国古代 天文科技成就
关乎天文,以察时变
• 天文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古代 天文学是发展得最早的一门自然科学。
•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 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 一。
• 中国古代天文学产生了卓 有见识的宇宙观、屡有革 新的优良历法、令人叹服 的发明创造等,在世界天 文学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 的地位。
五、我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
张衡(东汉)
浑天仪的发明者,东汉时期浑天说 的代表人物。他对浑天说的解读催生了 浑仪、浑天仪、玲珑仪等重要天文仪器, 并使用了水运动力。
祖冲之(南北朝 )
计算得出圆周率在3.1415926与 3.1415927之间,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编制了《大明历》,引进了岁差算 历,其中关于闰年和冬至时刻的计 算方法,后世长久沿用。
(与赤道经纬仪相似)
利用黄赤交角23.5 度,测算星体黄道 坐标。
(4)综合坐标系 统仪器
浑仪
包含地平坐标、赤 道坐标、黄道坐标 三种测量系统。
简仪
包含地平和赤道两种坐标,是中国、清两代主要 观测仪器。是近代许多测量仪器的鼻祖。
比欧洲同类发明早出现 300 多年 。
1276年 中国
郭守敬
1598年 丹麦 第谷
沈括(北宋)
圭表的发明者。提出简化浑仪的 建议,为简仪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他用水运仪象台观测并用得到的数 据修订了当时的历法。他指出月亮 与潮汐的关系,发现了极星与天极 尚有距离、且在变化。
郭守敬(元)
简仪的发明者,他在他修建的登 封观象台上连续观测三年半,测算 出一年是365.2425天。他根据实测 编制的《授时历》非常准确,被沿 用了四百年之久。
推测和 预报 天象
中国古代天文科技成就
一.天文理论 二.天文观测仪器 三.重要天文著作 四.古代天文观测成果 五.古代天文学家
一、天文理论
1、盖天说 认为天在上、地在下。春秋时期,有“天圆地方”的
盖天说法。认为地像棋盘一样是方的,天像圆盖一样盖在 上面。但盖天说无法解释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问题 。 2、浑天说
•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天文观测和记录的国 家之一。
• 中国古代帝王自称为天子,他们认为天象与 人间吉凶以及他们的统治相关,所以非常重 视天象的观测以及星占的研究。
• 历代王朝中都设有专门的天文机构和官员进 行天文观测和记录,早在周文王时期就修建 了最早的观测天象的固定场所——灵台。
• 中国古代先进的数学理论和计算方法是天文 学发展的有力支撑。
• 《灵宪》、《浑天仪图注》:张衡著,反 映了浑天说的主要思想,是东汉时期天文 学的代表性成果,是当时世界天文学的最 高水平。
• 100多部历法: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或民族 可以超越。其中元代的《授时历》计算出 一年为365·2425天,这和现行公历——格里 高利历是一样的,但比格里高利历早了300 多年。
(1)地平坐标系统
地平经仪
地平纬仪(象限仪) 地平
(2)赤道坐标系统
赤道经纬仪—
最常用,最简易的赤道 坐标天文仪器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玑横抚辰仪—
清代制造的最后 一架大型铜质天 文仪器,工期历 经十年,反映了 当时治金、雕刻 的最高水平。
它是北京古观象台的镇馆珍宝。
(3)黄道坐标系统
黄道经纬仪
认为天是圆的,形状像蛋壳,天上的星星镶嵌在蛋壳 上,而地球则是蛋黄,人们在“蛋黄”上观察天象。 这 一理论的提出比欧洲早1000多年 。 3、宣夜说
认为天上所有星体都飘浮着,而不是固定在球壳上, 且宇宙是无穷尽,否定了硬壳式的天空。
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二、天文观测仪器
1. 计时仪器 2. 天体定位仪器 3. 天象演示仪器 4. 大型天文仪器
• 流星雨 彗星瓦解后的残片落入大气层成
为流星雨。至明代末年大型流星雨记事共 147条,其中英仙座、狮子座流星雨多次出 现。
• 陨石 流星落地为陨,分石陨、铁陨和石
铁陨三类。我国古代陨石的观测记录达数 百条,尤以明清时期记录频繁、完整。
• 太阳黑子 我国有2000多年的太阳黑子观测 记录,大约在公元前140年的《淮南子》一 书中就有“日中有踆(qun)乌”的记述, 是现今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记事。 对中国古 代记录的100 多次肉眼可见 的大黑子群进 行分析,可以 验证太阳黑子 11年活跃周期 的规律。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两大分支:
1、天文星象 2、制定历法
• 中国汉代就形成了制历必 先测天的思想;
• 历法优劣的判定以是否符 合观测现象为依据,天文 观测是制定历法的基础, 而天文观测的准确与否决 定于天文仪器的精确程度。
历之本在于验天,
观测 天象
验证 历法修正 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