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王羲之中和之美的质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王羲之“中和之美”的质疑
中国文化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的书法艺术,也是有上千年的历史,总览古之善书者,书风各异。神采各不相同,或如春之细雨,连绵不断;或如夏之烈日,干而焦裂;或如秋之寒风,锋利劲朗:或如冬之瑞雪,娴静典雅。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风格各有不同,然世之百态,归于中和。
所谓“中和”,从字意上理解:上下四方,方位的中央谓之“中”。由此引申为“正”。即:不偏不倚谓之“中”。
“和”也作“龢”。《说文》中说:“龢,调也。”即:和谐,协调。
《广韵·戈韵》中说:“和,不坚不柔也。”即:适中,恰到好处。在其中,又有:“和,顺也。”的说法,即:和顺,平和。
由此可见:不偏不倚,不刚不柔,不过又不不及,杂碎琐事均能处理的和谐恰到好处,调理的尽然有序,即为“中和”。
“中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一样不可小觑,甚至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和精髓。在中国起主导的儒家思想中,“中和”在儒家思想中,可以说是儒家学说的根源。
《礼记·中庸》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按文中所说: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没有因为个人的情绪而发生失控,叫做中;而当那些情绪所表现出来的时候,又能言行预计,恰到好处,称为和。所谓的君子,能做到中,是天下的根本;能做到和,天下才能归于所谓的“道”。如果说一个人能做到这样的完美的境界,无论到哪里,都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言归与书。为书者,自经史以来,笔墨相继,数有百代。然最出名者,则为以“书圣”相称的王羲之了。
“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也。”南朝文史学家沈约曾这样评价琅琊王氏。而之前所说的书圣王羲之,就是出自琅琊王氏。两晋时期,无论是庙堂权贵,还是清淡名士,或是书画名家,琅琊王氏都人才辈出。固后人对琅琊王氏有如此高的评价。
王羲之,字逸少。少时,随叔父南渡。“幼纳于言,人未之奇”,当时王羲之就曾拜访当地名士,得到很多人的其中,遂小有名气,成年后,书法卓尔不群,得到当时大家王敦,王导的器重,之后,名列“王氏三少”。二十岁时,又经历了“王敦之乱”,在那种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给王羲之带来恐惧,压抑和痛楚。之后王羲之多次推辞在京任职,多次苦求在外做官,这与他的经历和人生的重大变故有直接关系,正所谓“不乐在京师”,也是对王羲之人生经历和感叹的真实写照。之后有经历了“苏峻之乱”,后又多次调任。大约在公元351年,王羲之终于活的了外放的委派,会稽内史王述丧母,离职守丧,于是便由王羲之补缺,离开京师,任会稽内史,同时带领当地兵马,军号“右军将军”。后人常称王羲之为“王右军”正是由此而来。之后王羲之又经历了重重事端,大约在公元355年,前会稽内史王述出守扬州,会稽便在他的管辖之下。而之前羲之与王述小有结怨,此时,“羲之耻为之下,遣使诣朝廷,求分会稽为越州,行人失辞,大为时贤所笑”。之后,王羲之便称病而去。同年,羲之在先祖陵前举行了告誓先灵的仪式,发誓从此不在从政为官,正说为“知足之分,定于今日”,“敢渝此心,贪冒苟进”,“天地所不覆载,名教所不得荣”。从此告别仕途,放散闲居,不在过问官场的是是非非。
享年的王羲之,没有官场的疲惫,可谓是颇感欣慰。“衣食之余,欲与亲知时共欢宴,虽不能兴言高咏,衔杯引满,语田里所行,故以为抚掌之资”。以敦厚教育子弟,戒以轻薄待人,以尽家长自责。有时兴起,与亲朋好友时而对弈,时而游赏。如果说晚年的书圣还有什么愿望的话,我想也不过如此啊。正是“坐而获益,遂其宿心”。
王羲之一生,虽名门望族,书香门第。然其经历挫折。然其有以清高自居,看不起那些卑躬小人和视力之徒,故处处受人排挤。如此经历,他又怎能有平静的心态写字。若书写心态不平静,作品怎能中和适度?又何谈得上是中和之美?若说羲之的书,说好并不为过,跌宕起伏,势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然而,若说其是“中和”,怕是有些不合时宜了。
王羲之一生经历坎坷,这与他年少时的经历有直接关系。故他不愿在京任职,多次苦求外任,正所谓“不乐在京师”。然即时,在他留心政务之余,喜好招朋访友,进行“视听之娱”和游乐。游山玩水,招朋唤友,闲谈古今,静玩山水。都是闲情雅致啊。
时为公元353年,序属暮春,王羲之又召集了东晋名士数十人,在山阴的兰亭举行了一次雅集。这就是后来非常著名的兰亭之会。后据记载,兰亭胜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在加上雅集当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时如此,众名士才有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情怀。当日,作以流觞曲水的禊饮歌诗之戏。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至雅集结束,有二十六人赋有诗文,十五人吟诗未成,遂各自罚酒各三斗。雅集当日,东晋名士共有四十一人,包括王羲之在内,时人畅谈人伦死生,古今时变,可谓悲夫。王羲之还特意为这次雅集写了一片序文,以申其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兰亭集序》。据文中记载:“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又有“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前者见物抒情,豪放者也,后者慷慨论辩,文人者也,骚人者也。然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可以说是截然对立的。然而,这又是出自一个人的笔下,人既如此,书何以堪。所谓书如其人。王羲之本人既是情随事迁,见物生情。又怎能写出文雅中和的书法呢。
晚年的王羲之,辞官之后依然居住在山阴。正是“会稽境特多名山水,峰崿隆峻,吐纳云雾,松栝枫柏,潭壑镜彻,清流泻注。”,当年他“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至。”在官位时,身有官事枷锁在身,未能尽优游之乐。至辞官之后,“与冻土认识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由此可见,王羲之辞官之后,甚是逍遥,官场枷锁已去,再没有束缚,闲情逸致,此乐何极。
然而,王羲之信封道教,雅好服食,这也给王羲之晚年影响很大。可以说,服食是王羲之晚年生活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王羲之为了追求长生和生理的快感而服食,然而,起初还好,时间长乐之后,相反种种负作用常常引发病痛,困扰着王羲之,这又使王羲之更加依赖服食来解救,进而恶性循环,无力自拔,随着年龄的增加,就连服食应有的快感也微乎其微了。
由此而见,羲之一生经历坎坷,起起伏伏,波折四起。由此经历,又怎么能写出中和的美感。加上他的爱好突出,个性十足,情绪大起大落。晚年又好服食,可谓是尝到生活的多个极端了,这样的人生,又怎能以中和相称。
话别羲之身世,且说王羲之的作品,《圣教序》可谓是其经典的代表作之一。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54年)二月,玄奘法师长途跋涉,历经了种种艰难险阻,经过17年的学习与研究,终于从天竺取经而归。携梵文原本经书657部,回到长安。当时的太宗皇帝见之甚喜。同年三月,玄奘法师奉太宗皇帝旨意,身居弘福寺,翻译从天竺带回的经文。玄奘游学归国历经十七年,为当时大唐的文化,交流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太宗为了表彰玄奘法师的功绩,在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太宗李世民亲自为取经回国的玄奘法师取经一事撰写序文。之后皇太子李治(后为唐高宗皇帝)又为其作后记。这便是《圣教序》的文本。之后,太宗的序,高宗的后记,与太宗御敕,皇太子笺答,和玄奘法师所翻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起,由弘福寺的沙门怀仁由唐内府所藏的王羲之的书迹,以及从民间收集上来的王羲之的墨迹中集字,历经了二十余年,最终于咸亨三年(公元67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