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之农业
2022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2 第三章 第1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 Word版含
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最新考纲1.农业区位因素。
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思维导图考纲解读1.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把握农业区位的分析方法。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等地理环境要素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微专题一农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的综合分析1.区位含义(1)确定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
3.区位选择的实质:合理利用农业土地。
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进展变化较快。
(2)由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
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进展,对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的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
5.农业生产活动的主导区位因素(1)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2)千烟洲立体农业、横断山区垂直农业(地形因素)。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变迁(市场因素)。
特殊提示农业区位选择的“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的区分限制因素: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主导因素: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假如没有该因素,就不行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
有时某个区域的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就会转化为主导因素。
如西北地区的绿洲农业的主导因素就是水源。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区位选择影响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打算某地区适宜进展的农业类型,分析时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2.社会经济因素、农业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打算农业生产的方式、水平、效率,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打算性因素,图析如下: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在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但可利用科学技术对不利因素进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如交通运输条件、技术、市场、政策等)进展变化较快,对农业区位影响较大。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稿 第1讲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2.农业地域类型的分类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如: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如: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以混合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如:谷物家畜农业、种植业和牧羊或 牧牛并重的混合农业
3.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
(1)水稻种植业(以亚洲为例) (2)商品谷物农业(以美国为例) (3)混合农业(以澳大利亚为例) (4)大牧场放牧业(以阿根廷为例)
寿光建设蔬菜生产基地有哪些区位优势? 自然条件:气候(适宜)、水源(丰富)、 土壤(肥沃)、地形(平坦)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政府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 寿光(山东) 技术条件:种植技术水平高,引进国外优良品种
寿光蔬菜生产
昆明呈贡建设花卉生产基地有哪些区位优势? 自然条件:气候(适宜)、水源(丰富)、 土壤(肥沃)、地形(平坦)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政府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 技术条件:种植技术水平高,引进国外优良品种
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相比,农业生 产具有 地域性 、 季节性 和周期性
针对性练习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体现了农 业生产具有( C )。 A.周期性 B.季节性 C.地域性 D.自然性
2.我国农业谚语“枣发芽、种棉花”反映了农业生产 具有( B )。 A.周期性 B.季节性 C.地域性 D.自然性 3.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反映了农业生产具有 ( A )。 A.周期性 B.季节性 C.地域性 D.自然性
(1)写出水稻分布区的名称。 A: 东亚 ,B: 东南亚 , C: 南亚 。 (2)图中A、B、C三地均 季风 为 气候区,特点 是 雨热 同期, 水 资源 丰富,适合水稻生长。 (3)从地形上看,稻田多分布在( A、B )(双选), 因为这些地区土壤 肥沃 。 A.冲积平原 B.三角洲 C.丘陵地区 D.高原和山区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省份
海南
湖南
水稻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
34.0
47.5
水稻播种面积(千公顷)
229.7
3 855.2
水稻产量(万吨)
126.5
2 611.5
人均水稻产量(千克)
133.9
377.5
1) 湖南省与海南省拟加强杂交水稻育种试验合作,指出各自的优势条件。(6分)
育种试验
技术自然
自然
湖南省
湖南省
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资金
大棚农业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
续表
历史
传统作物产地,农业历史悠久,农民种植经验丰富
文化
饮食文化,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农作物种类
政治
如国家与国家之间政治关系的变化,会影响农产品贸易,进而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规模、农产品价格等
二. 农业区位选择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选择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①农业类型的区位选择
生物化学技术
杂交水稻的培育
冷藏技术
冷藏运输使新鲜瓜果能运到更远的地区
保温技术
温室大棚等的使用使反季节蔬菜供应充足
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举例
机械替代了人力和畜力,提高劳动源自产率为农业生产提供良种、化肥、农药等,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
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地膜覆盖、温室大棚等通过改善温度条件,扩大了某些农作物的种植范围,提高复种指数
柑橘
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
苹果
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
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气候与农业
全年温和多雨 南北纬40°~60°之 间的大陆西岸
西欧
北美西海岸
澳大利亚、新西兰
南美西海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
对农业 影响
优势 劣势
主要的农业类型
温和多雨,有利于多汁的牧 草生长,适合发展乳畜业。
降水均匀,云层多,纬度相 对较高,热量和光照不足
乳畜业
典型代表国家或地区 英国、挪威、新西兰。
专题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气候类型 〔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气候与农 业
气候与农业
▪ 优势: ▪ ①热量:热量充足 ▪ ②降水: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 ③光照:光照充足 ▪ ④温差:昼夜温差大 ▪ 劣势: ▪ ①热量:纬度高或海拔高,热量缺乏 ▪ ②降水:A:降水少,水源缺乏。 ▪ B:降水集中,容易产生洪涝。 ▪ C:降水季节变化大,易产生旱涝灾害。 ▪ ③光照:云层多,大气削弱作用强,光照少。
典型代表国家或地区 中国北方,朝鲜、日本。 中国北京、日本北海道。
专题三:内陆、高山、高纬度形成的气候类型
▪ 1、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 ▪ 2、高山:高山气候 ▪ 3、高纬度:极地气候
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温带大陆性气候 终年受大陆 气团控制
气候特点
分布规律
冬寒夏热, 干旱少雨
南北纬40°~60° 之间的大陆内部
▪ 1、热带季风 ▪ 2、亚热带季风 ▪ 3、温带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气候类型
热带季 风气候
温带季 风气候
亚热带季 风气候
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两种: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的东岸。
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二章产业区位选择高分培优讲座12农业生产技术湘教版
2.春玉米起垄覆膜侧播种植技术最适宜推广的地区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A
解析:第2题,春玉米起垄覆膜侧播种植技术适合推广的地区应该具有春季降 雨少且雨量小,无效降雨多,制约春玉米播种和前期长势,春玉米在孕穗期易遭 受干旱危害,产量低而不稳的特点。华北地区春季少雨且雨量小,A正确;东北 平原春季有大量融雪,土壤不缺水,B错误;青藏高原热量不足,不能种植玉米, C错误;长江中下游平原春季降水较多,D错误。故选A。
保持土壤肥力
[注意] 和白色地膜相比,黑色地膜除了不能增加农作物光效之外,其他白 色地膜具备的功能黑色地膜都具备,但是由于在黑色地膜覆盖下的地 面缺少光照,杂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2)覆草
原理 减少表层土壤水分蒸发 增加土壤有机物,减少焚烧带来的大气污染 秸秆间隙大,下渗作用强 有机物质积累量大,耕作层土壤不翻耕
4.[2020·全国Ⅰ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葡萄喜光,耐旱。如图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 萄的景观。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
(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8分) (2)指出该地种植葡萄宜选择的坡向,并分析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利 用光照的优势。(8分) (3)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6分)
(3)垄作农业 垄作农业属于农业技术问题,涉及对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因 素的综合改造,在分析垄作农业相关问题时,需结合当地自然环境、 农作物类型、垄和沟的特点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垄台与垄沟种植
②顺坡垄与横坡垄
针对训练
春玉米起垄覆膜侧播种植技术是指起垄后在垄上覆膜、膜侧沟内播 种的方式。我国部分地区使用该技术实现了春玉米的显著增收。据此 完成1~3题。
06工业、农业、交通类:202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综合题答题思路(经典版)
九、产业类60. 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生产条件)一、农业区位条件及其评价(一)自然条件1、气候条件答题规范语言描述(1)光照:光照充足,利于有机质积累。
(2)热量:熟制(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南方:一年两熟或三熟)生长期长(短)(3)降水:降水多,水资源丰富;冬季降雪量大,春季融化,利于缓解春旱。
(4)昼夜温差: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和糖分的积累,品质好(5)自然灾害:纬度低或海拔高,气温低,病虫害少;受山地阻挡,受冷空气影响小,冻害小2、地形和土壤答题语言规范描述(6)地形: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地形类型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营(立体农业);坡度适中,便于排水;海拔低,气温较高;海拔高,大气稀薄,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迎风坡,降水较多;阳坡,光照充足。
(7)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壤透气性好3、水源答题语言规范描述(8)水源:降水丰富/靠近河流(湖泊)/地下水丰富/冰雪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
(二)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决定农业发展类型和规模)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市场需求大;靠近市场(2)交通:(扩大市场)靠近公路(铁路、港口、机场),交通便利(3)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廉价)(4)政策:国家政策支持(5)科技:科技水平高,机械化水平高;培育良种,提升产品品质和单位面积产量;冷藏保鲜技术好,保障品质,扩大销售范围;喷灌、滴管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三)其它因素:资金充足、地价低(地租低)、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人口密度(地广人稀)等【例】冀中南、鲁西北和豫北商品棉基地的区位优势。
1)自然因素:地形平坦;土层深厚肥沃;光、热资源丰富,降水适中。
2)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丰富,植棉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棉纺织工业基础好)。
【例】塔里木盆地种植长绒棉的有利自然条件。
1)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3)灌溉水源充足。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第40讲 中国人文地理
农作物 水稻、甘蔗、油菜
有利 夏季高温多雨,光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 条件 肥沃
不利 条件
春季低温阴雨,夏季伏旱洪涝,人均耕地少
农业 一年两熟到三熟,长三角、珠三角、四川盆 特色 地适宜养蚕
发展 方向
保护耕地和湖泊水面; 建设商品粮、棉、油、水产、经济作物基地; 发展林地,保持水土; 控制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1,中国的农业——种植业
我国的商品粮基地
松嫩三江北大仓, 两江三湖居中央, 成都平原西南望, 珠江三角在南方。
知识点1:中国的农业
第一节 中国地理概况
1,中国的农业——种植业
农作物:棉花 生长条件:喜温、喜光、生长期长 优势区域重点: 黄河流域棉区 长江流域棉区 西北内陆棉区 主要分布: 黄淮海平原 南疆盆地 生长条件: 光照时间长,土质疏松,水源充足
B 1.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粮食总产的增加主要依靠( )
①改变土地经营权 ②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③挖掘耕地后备潜力④作物品种不断改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我国的猪、牛、羊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 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第一节 中国地理概况
3,中国的农业——畜牧业
四大牧区 牧场特点 内蒙古牧区 草原牧场 新疆牧区 山地牧场
优良畜种 三河马、 三河牛
细毛羊
青海牧区 西藏牧区
高寒牧场 牦牛 高寒牧场 牦牛
知识点1:中国的农业
第一节 中国地理概况
发展 方向
增大耕地投入,提高单产; 增加建设用地,保障能源基地建设, 复垦工矿废弃地
知识点1:中国的农业
第一节 中国地理概况
1,中国的农业——种植业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学霸笔记专题10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专题10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产业活动的区位因素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1)产业活动所具有的区位特征,与产业部门特点和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①农业和矿业: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
②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少,区位有多种选择。
③商业和服务业: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
(2)区位选择的因素、目的。
①农业a主要区位特征: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条件优越的地区。
b原因:自然条件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自然条件的地域分布影响农业生产地域分布。
c目的:合理利用土地优势,获取更多的农副产品。
②矿业a主要区位特征:矿产资源蕴藏丰富的地区。
b原因:矿产开采活动的前提是矿产资源的存在,同时经济效益与矿业矿产数量、品位、埋藏条件及周围环境密切相关。
c目的:利用区域矿产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③工业a主要区位特征:受自然条件限制少,更注降重社会经济条件等优势明显的区位。
b原因: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能源和劳动力来自四面八方,选择机会多。
c目的:充分利用当地优势,降低成本,占领市场。
④商业a主要区位特征:消费水平高,消费人群密集的区位。
b原因:消费对象是人,并由人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数量决定生产效益。
c目的:接近最大消人群,增大商品销量。
2.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1)由于产业活动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进行的,不同区域之间就不可避免地发生多种地域联系。
3.因地制宜,扬长避短(1)规划建设: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注重克服限制性因素。
(2)发展方向:与当地优势条件和发展潜力相适应。
(3)布局要求:尽量发挥当地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地理区位、劳动力、科技人文等方面优势;在条件较好的地方建设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
4.区位分析的一般方法(1)区位分析的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位置要素;自然区位要素;社会、经济区位要素。
(2)分清区位分析的对象①某个区域的区位。
②某种地理事物的区位。
a包括自然地理事物和人文地理事物。
b这些对象有点状的、线状的、面状的。
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24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讲义
第24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最新考纲】 1.农业区位因素。
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知识体系导引域类型的分布、区位条件、生产特点、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认知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及形成原因,第1课时农业区位因素考点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与选择图表填绘·助学助记1.农业区位含义: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农业与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1)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有着重要影响,但不再是因素。
南方的等亚热带水果;北方的等温带水果;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业利用玻璃温室可以改善作物生长的条件,并对光照、通风、湿度等条件进行调节适宜发展业和适宜发展业,农作物分布有垂直变化,缓坡(小于25°)适宜发展梯田东南亚砖红壤区的人工培育形成的耕作土壤,如黑垆土、土河西走廊的农业;新疆的□10农业(1)影响农业生产的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是不同的。
光照条件主要与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和强度大小有关,热量条件主要与气温(积温)高低有关。
(2)对农作物品质造成影响的是气温日较差,而不是气温年较差。
(2)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通过对地形、、的改造或对、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所示: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方法规律】1.农业区位的选择(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①②③④(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分析下图中,①适合发展小麦种植;②适宜发展花卉种植;③适宜饲养乳牛;④适宜种植果树。
23.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一般方法(1)整体评价法这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某种农作物或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即从有利、不利方面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2)关键因素法①主要因素:某一区域某种农作物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要完整、全面地列出。
②主导因素: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即没有这种因素该农业就不可能在该区域分布。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第2课时)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中图版
答案 (1)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人口密集,劳动 力丰富;粮食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种植历史悠久, 经验丰富 (2)不可行 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 满足水稻生长需要(如答可行,须提出解决水热条件不 足的可行方法)
【万能模板】 农业地域类型的评价方法 评价某地农业地域类型,一般可从该地域类型的区位优势、 生产特点、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采取的措施等方 面进行思考。要注意生产条件与特点、问题与措施具有相 互对应的关系,并注意借鉴典型农业地域类型的成功经验, 现举例如下: (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分析、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①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两大优势:优越的气候条件,季风气 候区的水热组合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案例: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绵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 混合农业的典范。其特有的生产优势如下图所示:
案例: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绵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 混合农业的典范。其特有的生产优势如下图所示:
(3)农业生产特点的成因分析 ①商品率高低——区域人口与土地的对比关系(人多地少, 农业生产商品率低;地广人稀,农业商品率高);市场(市 场距离的远近影响农业生产的商品经营)、交通运输条件 (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扩展农产品的销售区域,促进农业 的商品经营)等。 ②机械化程度——地形平坦,土地集中,生产规模大,机 械化程度高。如美国的小麦区、玉米带,阿根廷潘帕斯草 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地势起伏大,地块小,生产规模小, 机械化水平低。
因此C项正确,其余选项不符合要求。
答案 C
2.(2015·福建文综,1~2)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 产模式。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人文地理 第十章 产业区位选择 第1讲 农业的区位因素 课时2 农业地域类型
对点训练
[2021·湖南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海南省是我国栽培水稻起源地之一,自然条件优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
平院士科研团队在海南省三亚市建有水稻育种试验基地,在此选育了多个高产杂交水
稻品种。一直以来,海南省稻作以“一年一熟”为主,“一年两熟”“一年三熟”仅分布在水 源充足地区,且总面积不大。海南省目前稻米缺口仍然较大。
归纳提升
1.亚洲水稻种植业
特点
原因
小农经营 人均耕地少
发展措施 集约经营,适当扩大生产规模
单产高
精耕细作
商品率低 农村人口多,以自给为主
— 控制人口数量,增强商品意识
机械化水平低 经济水平低,田地规模小
大力发展工业,加快机械化发展
科技水平低 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凭经验生产 加大科技宣传与投入
水利工 程量 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发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__气__候__温__和__,降水丰富等 交通运输便利;__市__场__广__阔__;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 学技术先进
(4) 主要特点:生产规模__大__,商品率__高__,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 读世界典型畜牧业分布图,回答下 列问题。
(1) 大牧场放牧业分布:B中亚、C __美__国__(填国家名称)、G阿根廷以 牧牛为主,E__南__非__、F__澳__大__利__亚__ (填国家名称)以__养__羊__为主,农业 地域类型属于__大__牧__场__放__牧__业__。
大
大力投资建设水利工程
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区位因素分析
形成条件评价
特点
地势平坦开阔(位于美国中部平
原)
高考地理农业常识
高考地理农业常识
在高考地理中,农业常识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农业常识:
1.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
自
然条件如气候(热量、降水、温差、光照)、地形、水源和土壤;
社会经济条件如市场、交通、政府政策、劳动力、资金、管理水平、种植历史等;技术条件如冷藏、良种、化肥、机械、农药等。
2.农业类型:主要包括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
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和混合农业。
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是世界上生产商品粮的主要地域类型,种植的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
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地广人稀,地表主要为草原植被。
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
混合农业是一种在同一农场中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3.农业生产的特点:包括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4.农业的投入因素:自然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科技。
5.农业按生产对象分类:包括农、林、牧、副、渔。
6.农业按投入分类:包括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
7.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包括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具体详细地理解、掌握有关农业区位因素的知识内容,锻炼和培养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
同时,要注意审题,挖掘题目中的隐含信息,确保答题全面、完整、不漏点。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农业布局
课时49农业布局一、农业布局1.含义: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空间分布和农业生产的地域组合。
2.原则(1)尽可能布置在条件适宜的地区,一定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保持合理的比例。
(2)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
二、农业地域类型1.概念: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同一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2.主要类型:水稻种植业、商业型热带和亚热带栽培业、商业型混合农业、地中海型农业、商业型谷物种植业、畜牧业、商业型乳酪业等。
3.世界农业生产的发展变化特点从自给自足到商品化生产;从“小而全”到专业化;从相对分散到适度集中;从“千篇一律”到地域分工;从粗放型到集约型;农业生产经营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
1.农业区位选择(1)大尺度空间的区位选择①农业类型的区位选择农业类型区位选择种植业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林业山地、丘陵地区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地区渔业湖泊、水库、池塘、沿岸浅海滩涂海域②农作物的区位选择农作物区位选择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水稻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玉米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较长的平原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柑橘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苹果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2)小尺度空间的区位选择因素农业区位的选择与合理布局单位面积产值从单位面积产值看,由高到低的顺序一般是:花卉业>乳牛业>塘渔业>蔬菜种植业>果园业>粮棉业地价因地价较高,城镇周围宜布局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蔬菜种植业等需水量需水量大的花卉业、蔬菜种植业等应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交通运输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花卉业、乳牛业等应布局在靠近城镇且交通便利的地方2.亚洲水稻种植业(1)区位优势条件分析(2)特点、原因及发展措施3.主要农业地域类型4.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思路答题角度规范答题术语经济可持续发展增产: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②扩大生产规模,实行专业化生产;③加强科研投入,培育良种,加大产业化应用研发;④加强农田水利设施、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 :第31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31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1.地理背景(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2.自然条件(1)气候条件(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①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②热量条件:夏季温暖,雨热同期;冬季寒冷,易受低温冷害影响。
③农作物品种:喜凉作物。
④农作物生长时间:4-10月。
(2)地形条件:高原、平原和山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3)土壤条件: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1)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
(2)交通发达,利于外向型农业发展。
(3)开发晚,人口密度较低。
二、农业发展现状1.农业布局的特点(1)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①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和水稻等作物。
②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区。
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蒙古栎、白桦等;特产主要有人参、鹿茸、苹果梨、柞蚕茧、苹果等。
③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主要畜种有三河马、三河牛、东北红牛。
2.商品粮基地建设(1)地位①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②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突出特点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②地区专业化生产。
三、农业发展方向1.存在的问题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系统退化。
2.农业发展遵循的原则(1)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
(2)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3.农业的发展方向平原区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西部草原区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山区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微点1东北地区热量条件的优劣(1)劣势:热量不足致使作物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防寒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生产活动的分类
生产 对象
种植业 畜牧业 混合农业
农业 历史 发展
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投入 粗放农业 多少 密集农业
精品
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 (区域地理P82)
温度带 范围
≥10℃积温
寒温带 黑龙江省北部、<1600℃ 内蒙古东北部
中温带 东北和内蒙古 1600大部分、新疆 3400℃ 北部
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 3400部分地区和新 4500℃ 疆南部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 4500南,青藏高原 8000℃ 以东
雨热同期
精品
育
犁
苗
地
插
秧
脱 粒
收 割
灌
施
溉
肥
精品
3.农业生产的分类? 原始农业
精品
传统 旱作 谷物
传统农业
水稻 种植业
靠体力、畜力及简 单器械和经验积累, 生产水平低、剩余 少、积累慢,产量 多受环境影响。
精品
现代农业
使用化石燃料、人工合成化肥、生物 遗传育种等条件进行农业生产,单位 面积产量大大超过传统农业。农业的 机械化、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程 度很高。是工业社会中工业和科技迅 速发展的产物。
精品
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生态农业”
生态、经济两个良性循环, 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精品
“都市农业”
观光农业、休闲农业、 旅游农业、园艺农业
依托技术, 依托和服务城市, 近郊或市区
精品
杭州八卦田,位于杭州西湖风景区东南侧的玉皇山南麓,又称 “八丘田”,上面种着八种不同的庄稼,一年四季,八种庄稼呈现 出不同的颜色。在八卦田中心,有个圆圆的土墩,那就是太极图。 面积约90余亩。据说这八卦田是南宋年间开辟的“籍田”,皇帝在 此“躬耕”以示“劝农”。如今已精品被打造成一个展现农耕文化的农 业科普园地
复种 一年内在同一田地上连续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
套种 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
(套作、 时间上集约利用光热水资源;阶段性地充分
串种)
利用空间;延长后季作物生长季节的利用, 提高复种指数和精品年总产量。
人类
利用 或改造
土地自然 生产力
栽培植物 获得农产品 或饲养动物
农业生产特点
轮作 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
间作 一茬(同块地上庄稼种植或收割的次数)有两种或两种以
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在同块地上成行间隔种植。 按一定规格基本同时种植于同块地, 在空间上集约利用光热水资源
混作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按一定比例混合种
在同块地上。多不分行,或在同行内混播或在株间点播。 没有一定规格;通过不同作物恰当组合,提高光能和 土地利用率,在选用耐旱涝、耐瘠薄、抗性强的作物 组合时,还能减轻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影响。
精品
一、农业生产活动定义、特点及分类
1定义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 所需要的产品。
水稻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
精品
副业
2.农业生产的特点?
(2008年北京)
该作物
A
A.种植期的早晚取决于气候条件
B.灌浆期的早晚取决于成土母质
C.收割期的早晚取决于农业政策
D.一个生产周期至少为8个月
空间分布(区位、方位); 类型特点; 区位条件评价(分优、劣,抓特色); 区际差异及区际联系(抓区域特色); 区域影响(意义-积极影响、问题-消极影响) 对策措施
答题关注点:
位置出发 联系作物 横向比较 区域特色
精品
一、农业生产活动定义、特点及分类 二、农业区位因素 三、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 四、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农业可持续发展
地域性 季节性、周期性
决定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不违农时)
多种农业地域类型(P133)
精品
小麦习性
每年9月上旬开始秋耕, 为播种冬小麦做准备
精品
每年9月下旬~10月上旬 冬小麦播种期
每年11月~次年2月上旬 为冬小麦分蘖、越冬期
精品
每年2月下旬~4月为冬小麦返青、拔节期
精品
每年4月下旬~5月中旬为冬小麦抽穗、扬花期
精品
每年5月下旬~6月为冬小麦灌浆、黄熟期
精品Leabharlann 每年6月中旬,北京地区冬小麦成熟,开始收割
精品
高温、高湿、短日照作物
水稻习性:
• 水稻是好暖喜热的短日照作物 • 最低气温(播种期日均温)需要稳定在10-12℃以上,
最适宜气温30—32 ℃ ,最高气温36—38 ℃ 。 • 单、双季稻要求年降水量分别在750毫米和1500毫米以上。
精品
开心果耐旱怕涝。在西亚伊朗,品质最好的开心果
产自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这种现象表明 B
A.优质农产品一般生长在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 B.在环境恶劣的地区选择合适的品种也能生产优质 农产品 C.农业生产的多种经营是应对恶劣农业生产条件下 的有效手段 D.农业生产专业化可以改变恶劣的农业生产自然条 件
第九章 生产活动和地域联系 农业生产活动复习
精品
相关课标要求: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 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P223)
精品
自然区 位因素
社会经 济区位 因素
概念、特点、分类
农业 农 区位 业 因素 生 P132 产
影响 地理 环境
农业空间差异
有利 影响
不利 影响
兼顾生态、 经济、社会 效益,走可 持续发展的 道路P231
农业地域类型P133 (种植业类型、畜牧业类型、混合农业类型)
主要特点
形成条件
精品
“农业生产”常见问法:
热带
滇、粤、台的 >8000℃
南部和海南省
精品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早熟的春小麦、 大麦、马铃薯等。
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 玉米、谷子、高粱等。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 小麦复种早熟糜子、荞麦 等,或冬小麦复种玉米、 谷子、甘薯等。 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两 熟或双季稻。双季稻加冬 作油菜或冬小麦
水稻一年三熟
大牧场放牧业
商品谷物农业
精品
gps接收器确定虫害位置 gps精接品 收器确定土壤样本的位置
用GIS系统分析得出花生 RS技术分析农田中不同
产量分布图
区域土壤类型
精品
现代农业创造大量农产品同时可能存在哪些问题?
“石油农业”
20世纪50-70年代
经济效益
高效的劳动生产率 丰富的物质产品
生态危机
化肥和农药用量上升; 能源危机加剧; 土壤板结; 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