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新技术促进药剂学的发展
试比较药剂学,药物制剂,工业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并讨论其研究意义
试比较药剂学,药物制剂,工业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并讨论其研究意义药剂学是研究药物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合理利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其基本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保证以质量优良的制剂满足医疗卫生工作的需要。
由于方剂调配和制剂制备的原理和技术操作大致相同,将两部分合在一起论述的学科,称药剂学。
现代药剂学有很大发展,还包括生物药剂学、物理药剂学、化学药剂学,工业药剂学等。
例如药物代谢动力学,生物利用度理论,药物制剂稳定性理论,给药系统理论等新剂型开发《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中药)附录收载了26种剂型,二部(化学药)附录收载了21种剂型,三部(生物制品)附录收载了13种剂型。
分为固体剂型(如散剂、丸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半固体剂型(如软膏剂、煳剂等),液体剂型(如溶液剂、芳香水剂、注射剂等)和气体剂型(如气雾剂、吸入剂等)。
这些剂型基本包括了国际市场流通与临床所使用的常见品种,但是还没有包括一些发展中的剂型,如脂质体、微球等。
发展较快的新剂型有口服速释制剂、控释制剂、无氯氟烷吸入剂、治疗药输液剂、脂质体、鼻黏膜给药制剂、透皮控释制剂等例如微晶纤维素、交联聚维酮及微粉硅胶,羧甲基壳聚糖等层流式高效空气净化操作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全自动洗瓶菌机、全自动蒸气高压灭菌设备以及辐射灭菌、静电滤过除菌设备,流能磨,真空干燥机,多功能制粒系统,全自动灯检机等新型靶向给药系统、载体给药系统、口服缓控释给药系统、新型黏膜给药系统、生物技术药物的新型给药系统,以及生物药剂学等方面。
特别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分子药剂学开始引人关注。
分子药剂学是从分子水平上来研究给药系统的构建、体内外过程与行为、作用规律与机理等,其发展代表着药剂学发展的新趋势,预计分子药剂学(及分子生物药剂学)将成为未来药剂学的一个重要科研方向。
《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药剂学习题第一篇药物剂型概论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1.药剂学概念正确的表述是()A、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B、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C、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技术科学D、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科学E、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2.既可以经胃肠道给药又可以经非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是()A.合剂B.胶囊剂C.气雾剂D.溶液剂E.注射剂3.靶向制剂属于()A。
第一代制剂 B.第二代制剂 C。
第三代制剂 D。
第四代制剂 E.第五代制剂4.药剂学的研究不涉及的学科( )A.数学 B。
化学 C。
经济学 D.生物学 E.微生物学5.注射剂中不属于处方设计的有( )A。
加水量 B。
是否加入抗氧剂 C。
pH如何调节D.药物水溶性好坏 E。
药物的粉碎方法6.哪一项不属于胃肠道给药剂型()A.溶液剂B.气雾剂 C。
片剂 D。
乳剂 E.散剂7.关于临床药学研究内容不正确的是()A.临床用制剂和处方的研究 B。
指导制剂设计、剂型改革C。
药物制剂的临床研究和评价 D。
药剂的生物利用度研究E。
药剂质量的临床监控8.按医师处方专为某一患者调制的,并明确指明用法和用量的药剂称为( )A.药品B.方剂C.制剂D.成药 E。
以上均不是9.下列关于剂型的表述错误的是()A、剂型系指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B、同一种剂型可以有不同的药物C、同一药物也可制成多种剂型D、剂型系指某一药物的具体品种E、阿司匹林片、扑热息痛片、麦迪霉素片、尼莫地平片等均为片剂剂型10.关于剂型的分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溶胶剂为液体剂型B、软膏剂为半固体剂型C、栓剂为半固体剂型D、气雾剂为气体分散型E、气雾剂、吸入粉雾剂为经呼吸道给药剂型1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由()A 国家药典委员会制定的药物手册B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写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C 国家颁布的药品集D 国家药品监督局制定的药品标准E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实施的法典12.关于药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编撰B.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C.必须不断修订出版D.药典的增补本不具法律的约束力E.执行药典的最终目的是保证药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13.药典的颁布,执行单位( )A.国学药典委员会B.卫生部C.各省政府 D。
现代药剂学的发展及我国药剂学的发展状况
现代药剂学的发展及我国药剂学的发展状况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制备、质量控制、药物配方和药物使用的科学。
它是现代医药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药剂学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现代药剂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制备技术的创新:现代药剂学通过研究和应用新的制剂技术,如纳米技术、控释技术和脂质体技术等,使药物的制剂更加安全、有效和方便使用。
这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还减少了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2. 药物质量控制的提升:现代药剂学通过引入先进的质量控制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质谱等,提高了药物的质量控制水平。
这些技术可以准确测定药物的成分和含量,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3. 药物配方的优化:现代药剂学通过研究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药效学特点,优化药物的配方,使药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更加符合人体的生理特点。
这样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4. 药物使用的个体化:现代药剂学通过研究药物的个体差异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实现药物使用的个体化。
个体化用药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型、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我国药剂学的发展状况:我国药剂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传统的草药制剂到现代的化学药物制剂,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1. 传统药剂学:我国有着悠久的草药制剂历史,草药制剂是我国传统药剂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药剂学主要研究草药的提取、制剂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技术。
2. 化学药剂学:随着现代化学技术的引入,我国药剂学逐渐转向化学药物制剂的研究。
化学药剂学主要研究化学药物的制备、配方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技术。
3. 现代药剂学:近年来,我国药剂学逐渐与国际接轨,开始引入和研究现代药剂学的理论和技术。
现代药剂学在我国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药物制剂技术的创新、药物质量控制的提升和药物个体化用药等方面。
目前,我国药剂学的研究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新药制剂研究:我国药剂学界致力于研究和开发新药制剂,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现代药剂学的发展及我国药剂学的发展状况
现代药剂学的发展及我国药剂学的发展状况引言概述:现代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设计、制备、评价和应用的学科,对于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现代药剂学的发展以及我国药剂学的发展状况。
一、药剂学的研究领域扩展1.1 药物制剂设计与优化现代药剂学通过研究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等方面,设计和优化药物制剂,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1.2 药物制剂的新型载体药剂学研究了各种新型药物载体,如纳米粒子、脂质体和聚合物等,用于改善药物的靶向性、控释性和稳定性,提高药物的疗效。
1.3 药物制剂的新技术应用药剂学应用了多种新技术,如微流控技术、纳米技术和3D打印技术等,用于精确控制药物的制备过程和药物的释放行为,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二、药剂学的评价体系建立2.1 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药剂学研究了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建立了一系列评价指标和方法,如溶出度、稳定性和纯度等,保证药物制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2.2 药物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药剂学通过体内外评价方法,研究药物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估药物的药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3 药物制剂的临床评价药剂学研究了药物制剂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评估药物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
三、我国药剂学的发展状况3.1 药剂学教育的发展我国药剂学教育从传统的制剂学向现代药剂学转变,加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药剂学人才。
3.2 药剂学研究的进展我国药剂学研究在药物制剂设计、新型药物载体和药物制剂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3.3 药剂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我国药剂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逐渐增加,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和生物等效性评价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推动了我国药物研发的进步。
四、面临的挑战与机遇4.1 国际竞争压力我国药剂学在国际上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加强与国际先进水平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药剂学的国际影响力。
药剂学新技术及其在改善药物功效中的作用
药剂学新技术及其在改善药物功效中的作用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分析总结近年来药剂学出现的诸如固体分散体制备技术,包合物制备技术,聚合物胶束、纳米乳与亚微乳制备技术,微囊与微球制备技术,纳米粒与亚微粒制备技术,脂质体与泡囊制备技术等制剂新技术在改善药物功效方面的作用,并进一步展望药剂学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
标签:药剂学;技术;药物功效;作用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学科。
近年来,出现多种药剂学新技术,在改善药物功效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这些年出现的新技术及其在改善药物功效中的作用做一简要的总结。
1固体分散体制备技术固体分散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制剂系统,主要是通过微粉化、粉状溶液、固体分散体和溶剂沉积等技术将难溶性药物高度分散在固体载体材料中,显著增加难溶药物的溶解性能,从而提高药物制剂生物利用度[1]。
近年来,发展了将固体分散体直接填充入胶囊的技术[2],固体分散体作为一种中间剂型,可根据需要制成软胶囊剂、硬胶囊剂等,便于临床上缓控释制剂的开发。
另外,表面活性载体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由于载体对于游离性药物而言,是作为分散剂或乳化剂的,从而阻止了任何水不溶性表面层的形成,药物被分散或乳化成了极细的状态,显著提高了药物的溶解度。
现在利用固体分散体制备的缓控释制剂越来越多,如对于难溶性药物伊曲康唑,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其固体分散体,由于选用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为载体,显著提高了伊曲康唑的溶解度及体外溶出速率[3]。
黄曙宾等[4]以乙基纤维素为载体,采用固体分散体技术制备的葛根素缓释胶囊有很明显的缓释效果,并显著提高了葛根素的生物利用度。
杜江等[5]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的黄褐毛忍冬总皂苷的肠溶型固体分散体能达到肠溶和粉末化。
吕文莉等[6]采用固体分散体技术,使番茄红素以分子复合物的状态存在于固体分散体中,显著改善了难溶性番茄红素的生物利用度。
药物制剂新技术重点
新技术促进药剂学的发展:一.药剂学的发展概况:1.剂型:第一代制剂:丸剂等第二代制剂:两个条件:有一定的比较规范的制剂流程,有相关的质量规范标准第三代制剂:缓控释制剂及透皮制剂第四代制剂:控释制剂或靶向制剂第五代制剂:智能化给药制剂2.基本理论:片剂形成理论、微分化理论、固体分散理论、溶解和吸收理论、增溶助溶理论、制剂定性理论、药动学模型理论、固体制剂释放理论。
生物酶提取技术:酶的特点: 1.提取过程中有极高活性—每一个酶分子每分钟能促化底物1000个左右,比普通催化剂速度快107。
2.高度的专一性3.催化活性可以被控制4.反应条件温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底物的来源与浓度2.酶的种类和浓度3.温度(一般极限温度80)4.PH5.其他:包括光线,水分,金属离子,有机溶媒,氧化剂,还原剂。
三.酶提取技术:1.植物药破壁的目的:植物药多数活性物质存在于细胞壁内,只有少量存在于细胞间。
2.纤维素酶—由内切葡萄糖酶、纤维二糖水解酶、β-葡萄糖苷酶进行提取3.高分子有序密集排列的区域称为结晶区;未有序密集排列的称为非结晶区或无定形区。
4.纤维素水解:三大步:作用于非结晶区→水解为小分子糖→水解为单糖四个过程:渗入、内切、外切、糖化水解主链的酶:β-葡聚糖酶、半乳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水解支链的酶:阿拉伯糖苷酶、乙酰木聚糖酯酶、半乳糖酶、葡萄糖苷酸酶四.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1.电负性、2比表面积、3木质素的含量、4结晶度五.酶提取优点: 1.提取率大幅增加2.降低提取物粘度和吸水率3.降低溶剂利用度与提取时间4.可采用常规设备提取 5.保持和发扬中药复方的优势。
六.酶提取缺点:1.提取过程中温度,PH值往往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偏离后提取效果不好;2.提取过程中可能改变某种成分。
七.酶提取效果较好的一般是根皮类或根皮茎类,用纤维酶;而果实种子类一般除纤维酶外还使用蛋白酶和果胶酶。
包合技术:一.含义:是一种分子被包嵌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中,形成包合物的技术。
现代药剂学的发展及我国药剂学的发展状况
现代药剂学的发展及我国药剂学的发展状况一、引言现代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设计、制备、评价和应用的学科,对于药物的安全性、疗效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药剂学的发展与药物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药物需求的增加,药剂学在医药领域的地位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现代药剂学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药剂学的发展状况。
二、现代药剂学的发展趋势1. 新技术的应用现代药剂学的发展离不开新技术的应用。
例如,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靶向性,增强药物的疗效。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也为药物的制备和修饰提供了新的途径,例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重组蛋白药物,提高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
2. 个体化药物制剂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个体化医疗成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药剂学也在朝着个体化药物制剂的方向发展,根据患者的基因型和表型特征,制备出适合个体的药物制剂,以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3. 绿色制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药剂学也在朝着绿色制药的方向发展。
绿色制药注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消耗,通过改进制剂工艺和采用环保材料,实现药物制剂的绿色化。
三、我国药剂学的发展状况1. 传统药剂学的积淀我国有着悠久的药物制剂历史,传统药剂学在我国有着深厚的积淀。
例如,中药制剂是我国药剂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2. 现代药剂学的发展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现代药剂学在我国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我国的药剂学研究机构和药物制剂企业不断引进新技术,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
例如,我国在纳米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为药物制剂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3. 个体化药物制剂的研究我国也在积极探索个体化药物制剂的研究。
例如,我国的药物制剂研究机构正在开展基于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个体化药物制剂研究,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4. 绿色制药的推动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也推动了绿色制药的发展。
执业药师药剂学辅导 药剂学的发展
执业药师药剂学辅导——药剂学的发展现代药剂学的发展与其他学科发展的水平密切相关。
20世纪50~70年代临床药理学、药动学和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原来的从体外化学标准来评价药物制剂转向体内外相结合,将药物剂型的设计和研制推入了生物药剂学和临床药剂学时代。
20世纪60~80年代,高分子材料、生物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等学科的发展和应用,大大拓宽了药物制剂的设计思路,使剂型的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临床应用进入了系统化和科学化阶段,剂型的概念得以进一步延伸,诞生了给药系统的概念。
从剂型的发展来看,人们把药物剂型人为地划分为四代:第一代是指简单加工供口服与外用的汤、酒、炙、条、膏、丹、丸、散剂。
随着临床用药的需要,给药途径的扩大和工业机械化与自动化,产生了以片剂、注射剂、胶囊剂和气雾剂等为主的第二代剂型。
以后又发展到以疗效仅与体内药物浓度有关而与给药时间无关这一概念为基础的第三代缓控释剂型,它们不需要频繁给药,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药物的有效浓度。
第四代剂型是以将药物浓集于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或细胞器为目的的靶向给药系统。
显然,这种剂型提高了药物在病灶部位的浓度,减少在非病灶部位的分布,所以能够增加药物的治疗指数并降低毒副作用。
缓控释制剂和靶向制剂已成为药剂学研究的主流和热点。
这两种给药系统并非独立,前者侧重于时控,后者强调位控,而这两方面同时都涉及到量控。
如结肠定位给药系统,从释药时间的角度考虑,属于缓控释制剂,而从作用部位来看则属于靶向制剂;又如,靶向给药系统中的脂质体、微球等,普遍都具有缓慢释药的特点。
虽然缓控释制剂和靶向制剂是未来药物制剂的发展方向,但是在相当长时间内,第二代剂型仍将是人们使用的主要剂型,而我们祖先以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第一代剂型,更需要发展和继承。
药剂学的初学者必须首先掌握第一、二代剂型,才能进一步学习和开发第三、四代剂型。
具体而言,药剂学的发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剂型的革新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和药物性质的多样性,适合于某种疾病和某种药物的给药系统不一定适合于另一种疾病和药物,因此必须发展多种多样的给药系统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国开作业药剂学形考
药剂学形考一、名词解释1.药剂学答:药剂学,即药物制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剂型和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药物制剂答:药物剂型:简称剂型,系指根据不同给药方式和不同给药部位等要求,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如片剂、胶囊剂、溶液剂、乳剂、注射剂、栓剂等。
3.混悬剂答:混悬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的液体制剂。
4.乳剂答:乳剂系指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混合,其中一种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肺均匀相液体分散体系。
5.灭菌答:使机体或材料内所含有的活细胞和微生物完全死亡的方法(例如通过加执)6.注射剂答:注射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或稀释成溶液或混悬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7.消毒答: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8.防腐:答: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细菌一般不死亡。
9.热原答:热原是指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
10.润湿剂答:是指本身无粘性,但可润湿药粉,启发药物自身粘性的液体物质。
二、单项选择题答:(1)A (2)C (3)C (4)D (5)D(6)C (7)B (8)D (9)D(10)D(11)C (12)C (13)C (14)D(15)A(16)A (17)D (18)A (19)D(20)B三、简答题1.简述药剂学的主要任务。
答:药剂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以优质的制剂应用于临床,发挥防病、治病和诊断疾病的作用。
一、研究药剂学的基本理论与新技术研究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和新技术将进一步促进药剂学的深入发展,而且对提高制剂生产的技术水平,对研制安全、有效、稳定和用药方便的药物制剂具有重要意义。
二、开发新剂型和新制剂积极开发新剂型是药剂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新型给药系统可以提高药物的有效性,降低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延长药物的体内作用时间,增加药物对靶组织的选择性等,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几种新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在现代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 ,药剂学经过漫长 的发展 已经 形成 了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指导 ,以及和各 多分支学科 内容融为 体 的较 为完整 的现代 化药剂 学体系 。药剂 中对各种新技 术、 新材料 的应用方面 已经取得很大进展 。现对新技术在 中西医药 剂 学中的运用分类叙述如下 。 2新 技术 运用于制药工艺 采 用高新工艺技术改革传统制药工艺 ,是新技术在传统制 药工 艺方面的一项重要应用 ,是 中药现代化 的内容之一 。近年 来 微粉 技术 、超 临界 C O 萃取 法、超 滤法 、微 波技 术等 新技 术在 药剂领域 中得到 了广泛 的应用 。 2 . 1超微 粉碎 功能的运用 是运 用超 声速气流粉碎 、超低温粉碎技术将原生药材粉碎 成直 径小于 1 0 i n n的粉体 ,在此细度 条件下 ,一般 药材细胞 的 破 壁率 1 > 9 5 %,可大 幅提 高药物 的释放速 度和 释放量 ,增加 药物 的吸收率 ,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保 留生物活性成分 ,提 高 药效。该技术在 中药生产 中已显露 出特有 的优势 。例如 : 用微 粉技 术制备的诚年月泰和糖泰胶囊进行药效学研究表 明,在镇 痛 、改善微循环、降血糖方面均显著优于传统粉碎技术 口。 2 . 2 超临界CO 萃取法 超临 界 C O, 萃取 法选 择性好 ,可有 针对 性地萃 取 中药 的 某 种成 分 ; 操 作温度 低 ,接 近室 温 ( 3 l 1 0 6 ℃)下萃取 ,尤 宜 热敏 成分的萃取 ,并避氧避光 ,使萃取物稳定 ; 从萃取到分离 可一 步完成 ; C O 价廉 易得 ; 可调控萃 取物 的粒度 ; 操作范围广, 便于调控 。例如 : 用超 临界 C O , 萃取法提取夏天无所得 固含物 较少,有效成分含量 高,其中延胡索 乙素提取率达 8 9 . 3 %,该 法 具有低温操作、耗能低 、时 间短 、无有机残 留等优 点 ; 超 临 界C O , 法 从羌 活 中萃取香 豆素 类成 分与 常规提 取法相 比,提 取物 中异欧前胡素和总香豆素含量大为提高 ,且工艺过程大大 简化 ,省时、省溶剂 。 2 . 3 超滤技术的运用 超滤是 一种膜分 离技术 ,根据 体系 中分 子的大小和 形状 , 通 过膜 的筛 分作 用在分 子水 平上进 行分 离,能 分离分 子量为
药剂学第八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药剂学第八版课后思考题答案1、区分药物、药品、剂型、制剂的概念。
(I)药剂学: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药物剂型:dosage form为了符合疾病诊断、治疗、预防等需要而制备的给药形式。
(3)药物制剂:Pharmaceultical preparations剂型中的具体药品。
2、药剂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基本任务: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应用的的剂型,并能批量生产出安全、有效、稳定的制剂。
(2)具体任务:1、制剂学基本理论:2、新剂型研究与开发:3、新技术:4、中药新剂型/生物制药剂型:5、设备研究与开发3、药剂学有哪些分支学科?物理药剂学、工业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
4、我国的第一部药典是什么时候出版发行?19535、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GCp:《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 OTC: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物,over the counter6、处方:系医疗或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一种书面文件。
处方药:必须凭执业(或助理)医师的处方调配、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物一over the counter第9章液体制剂1、液体制剂的特点和质量要求:①特点:(1)药物以分子或微粒分散在介质中,吸收快药效快。
(2)给药途径多,如口服、注射、黏膜、腔道。
(3)易于分剂量。
老少患者皆宜。
(4)可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
②不足:(1)携带不便,(2)有的稳定性差。
③质量要求:()均匀相液体制剂应是澄明溶液:(2)非均匀相液体制剂的药物粒子应分散均匀:(3)口服的液体制剂应外观良好,口感适宜:(4)外用的液体制剂应刺激性:(⑤)液体制剂在保存和使用过程不应发生霉变:(6)包装容器适宜,方便患者携带和使用。
药剂学的发展和现代药物新剂型的研究
药剂学的发展和现代药物新剂型的研究翟文斌 11010611(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2011级临床六班江苏南京)[摘要]:药剂学是一门研究剂型和制剂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药剂学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路程,从古代药剂学到近代药剂学再到药物传递系统(DDS),它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与发展。
[关键字]:药剂学发展药物新剂型研究口服缓控释药速释药皮下释药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edicine pharmacyand new forms of the researchZHAI Wen-bin 11010611(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level 2011 basic medical clinical class six Jiangsu Nanjing) [Abstract]: Medicine is the study of the form of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ndpreparation of science. The pharmacy development after a long journey, from the ancient to the modern medicine pharmacy to drug delivery system (DDS), it has experienced a series of change and development.Oral slow controlled release medicine Speed release drug Subcutaneousof drug release一、药剂学的发展药剂学是一门研究剂型和制剂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他的研究内容包括基本理论(缓控释、透皮、靶向等理论)、生产技术(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质量源于生产技术,体内体外控制)、合理应用(来源与临床,应用与临床)。
现代药剂学的发展及我国药剂学的发展状况
现代药剂学的发展及我国药剂学的发展状况引言概述: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制备、配方、保存、分析和应用的科学,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药剂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我国药剂学也在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世界药剂学领域的重要力量。
一、现代药剂学的发展1.1 药剂学技术的进步现代药剂学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等,能够更精确地分析药物成份,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1.2 药剂学研究的深入现代药剂学不仅关注药物的制备和配方,还涉及到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多的科学依据。
1.3 药剂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现代药剂学与生物学、化学、药理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了药物研究的跨学科发展,推动了药剂学的创新和进步。
二、我国药剂学的发展状况2.1 药剂学教育的提升我国各大高校设立了药剂学专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药剂学人材,为我国药剂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2 药剂学研究的成果我国药剂学领域涌现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为我国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持。
2.3 药剂学产业的壮大我国药剂学产业逐渐壮大,药剂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使得我国药物生产水平和质量得到了提升,为国内外市场提供了更多优质的药物产品。
三、我国药剂学面临的挑战3.1 技术水平不足我国药剂学在某些领域仍然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2 药物安全问题一些不良药物事件的发生提醒我们,药剂学在药物质量控制和安全性方面仍有待加强,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管体系。
3.3 人材短缺我国药剂学领域缺乏高水平的专业人材,需要加大对药剂学人材的培养力度,提高整体人材素质。
四、未来药剂学的发展趋势4.1 个性化药物定制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个性化药物定制将成为未来药剂学的重要方向,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4.2 药物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药物研发和生产将更加智能化,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和质量。
现代药剂学的发展及我国药剂学的发展状况
现代药剂学的发展及我国药剂学的发展状况现代药剂学的发展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的制剂、配方、制备、质量控制和应用的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药产业的发展,现代药剂学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1. 药剂学的历史发展药剂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古代人们通过草药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出一些简单的制剂和配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药剂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与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相互交叉融合。
2. 现代药剂学的研究内容现代药剂学主要研究药物的制剂、配方、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应用等方面。
包括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性、溶解度、吸收性等方面的研究,以及不同制剂形式的研发和优化。
3. 现代药剂学的技术手段现代药剂学借助于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等分析技术,可以对药物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同时,现代药剂学还运用纳米技术、缓控释技术等新技术,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4. 现代药剂学的应用领域现代药剂学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药物的研发、生产和临床应用等方面。
药剂师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他们通过优化药物的制剂和配方,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
我国药剂学的发展状况我国药剂学的发展与国家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的不断壮大,药剂学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
1. 药剂学教育与科研机构我国建立了一批优秀的药剂学教育与科研机构,如中国药科大学、北京大学等。
这些机构在药剂学的教育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国药剂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药剂学专业人才培养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设有药剂学专业,培养了大量的药剂学专业人才。
这些专业人才在药物研发、制剂生产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了我国药剂学的发展。
3. 药剂学研究成果我国药剂学研究在药物制剂和配方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
例如,研发出了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制剂,提高了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同时,我国药剂学研究还在药物缓控释、纳米药物等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
药学研究进展
药学研究进展I. 内容综述近年来药学研究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进展,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药物的发现和开发,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激动人心的成果吧!首先新的药物发现方法不断涌现,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使得我们能够精确地修改基因,从而创造出具有特定作用的新药物。
此外高通量筛选技术的发展也为药物研发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使得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筛选出大量具有潜在疗效的药物分子。
其次个性化药物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突破,通过分析患者的基因、基因组信息以及表观遗传学数据,我们可以为每个患者制定出更精确的治疗方案。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还能降低不必要的副作用。
此外纳米技术在药学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纳米药物具有高载药量、低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因此成为药物研发的重要方向。
通过将药物包裹在纳米载体中,我们可以实现对药物的精准释放,从而提高其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为药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发现新的药物靶点、预测药物作用机制以及优化药物设计等。
这将极大地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
药学研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创新性的方法和技术将为人类带来更多更好的药物,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A. 介绍药学的重要性和作用首先药学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通过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和药效评价等方面的知识,药学为我们提供了治疗各种疾病的有效手段。
例如抗生素可以治疗细菌感染,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抗癌药物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这些药物的研发和应用,使得许多原本无法治愈的疾病得以治愈,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其次药学有助于维护公共卫生安全,通过对药物的合理使用、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药学为公共卫生提供了有力支持。
例如疫苗的研发和推广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减少疫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导和监管可以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和耐药性的产生,保障了人们的健康权益。
现代药剂学的发展及我国药剂学的发展状况
现代药剂学的发展及我国药剂学的发展状况现代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制剂、质量控制、药物传递系统和药物治疗策略的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药剂学在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现代药剂学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药剂学的发展状况。
一、现代药剂学的发展历程现代药剂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意识到药物的制剂对药效的影响,并开始研究药物的制剂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20世纪50年代,随着药物化学和分析技术的进步,现代药剂学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
现代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制剂工艺、质量控制、药物传递系统和药物治疗策略等方面。
二、我国药剂学的发展状况我国药剂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建立药剂学专业,并在药物制剂工艺和质量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药剂学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的药剂学研究涉及到药物的制剂工艺优化、新型药物传递系统的研发、药物质量控制等多个领域。
在药物的制剂工艺方面,我国药剂学研究人员通过改进传统的制剂方法,开发了一系列新型的制剂技术,如纳米技术、微球技术和脂质体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能够提高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从而提高药效。
在药物传递系统方面,我国的药剂学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新型的药物传递系统,如靶向传递系统、控释传递系统和穿透传递系统等。
这些传递系统能够将药物精确地传递到目标组织或器官,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在药物质量控制方面,我国药剂学研究人员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药物制剂的质量监控和评价。
同时,我国还积极参与国际药物质量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提高我国药物的国际竞争力。
除了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发展,我国的药剂学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我国的药剂学专业已经成为了许多高校的重点学科,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药剂学人才。
总结起来,现代药剂学的发展为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浅谈药剂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浅谈药剂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药剂学在药学科学中占有特殊地位,已进入给药系统时代,我国在药物新剂型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药剂学基础理论、制剂新技术和新剂型的研究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根据我多年来药剂科的工作经验,讨论一下近年来国际药剂学的发展前沿与方向,以探索我国药剂学今后的发展。
标签:药剂学新剂型研究进展药剂学是药学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对我国新形势下药学科学和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任重道远的作用。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剂型及制剂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德国药师莫尔于1847年出版了第1本药剂学教材《药剂工艺学》,这一教材的问世宣告药剂学正式以一门独立学科现身。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分子药理学、细胞药物化学、药物分子传递学及系统工程学等科学的发展、渗入以及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药物剂型和制剂研究已进入给药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时代,所以21世纪的药剂学是药物制剂向系统工程制品发展的DDS新时代。
1对现实状况的研究以1985年至1998年第2季度为例来分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中心颁发的西药制剂新药证书近1500个,其中属3类新药的复方制剂约90种。
霜剂、洗剂、橡胶贴片、贴片、药棒、冻胶剂、缓冲片、冲剂、控释眼丸、酊剂、口胶剂、植入剂、肠溶片、涂膜剂、酏剂、含漱剂等17种剂型各1份,所占百分率1.2%。
2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创新剂型少,如缓控释等新型制剂少,植入剂仅1个(辽宁省计生所)避孕药。
还有一些剂型甚至处于空白,如经鼻腔全身给药制剂,胃内漂浮制剂、肌注缓释剂、结肠粘膜制剂、靶向制剂、渗透泵制剂等。
(2)低水平重复的制剂较多,普通片剂、针剂和胶囊剂占67.4%,有的品种,如氧氟沙星申请新药证108份、生产文号148份,其中单是注射液就有40个厂家在生产。
相反,约有2/3的原料药仅有一种剂型,小儿制剂少之又少。
(3)基础研究薄弱,生物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相应基础研究少;系统性指导释药机制,模型设计研究以及新辅料开发滞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技术促进药剂学的发展
一、药剂学的发展概况
1.药物剂型和制剂
药物剂型和制剂是显现药物疗效的最终形式,制剂不仅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及溶解性能,而且可以增加生物活性、减少毒副作用,改善病人用药顺应性等,制剂是一门集技术、辅料和设备为一体的系统工程。
2.药剂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药剂学已形成了一些基础理论,如片剂成形理论、微粉化理论、固体分散理论、溶解和吸收速率理论、增溶和助溶理论、制剂稳定性理论、药物体内代谢动力学模型理论、固体制剂药物释放理论及药物制剂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辅料的应用基础。
这些理论来源于物理学、化学及生物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数十年来指导着药剂学的发展和进步。
随着药剂学进入DDS时代,在药剂学上也面临着许多现有药剂学理论不能解决的新问题,如药物制剂体内外释放的相关性理论,药物体内代谢等动力学模型理论等。
3.药剂学的研究重点
随着制剂理论的发展,制剂技术已由经典的被动载体技术向
主动控制药物作用方向发展,以药物制剂及其技术现代化为目标,以药物传递系统或释放系统,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基础的实用性制剂技术,计算机辅助药物制剂开发系统、脉冲式、自调式给药等新兴技术发展。
新型药物制剂以高技术新方法、新材料为支撑,药物以精确的速率、预定的时间、稳定的部位和疾病的需要在体内发挥作用;有高效、长效、速效、毒副作用小、剂量低、使用方便等特点,新剂型将是生物、医学、化学、物理和电子的最新技术结合的系统工程的产品。
二、新技术的应用
在药物制剂创新过程中,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原动力。
药剂学在其它科学的支撑下,新理论,新技术的不断建立为新制剂的开发提供了可靠保证。
1.药物释放系统方面
DDS要使药物以精确的速率,预定的时间程序、特定的部位和疾病的需要在体内发挥作用,达到高效、长效、速效、低毒、小剂量和使用方便的要求,必须以生物学、医学、化学、物理学和电子学的高技术、新方法、新材料为支撑。
1.1 计算机技术正在与DDS的研究相结合。
某些疾病的发生有时辰节奏和生理节律性,治疗药物按其节律性释放会更加有效,因此研制了智能化胰岛素给药系统。
1.2 核穿孔技术引入DDS,为控释制剂、透皮给药系统和自调
式给药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极好的膜穿孔法。
1.3 超声波技术对DDS的影响,利用对超声敏感的高分子材料试制了呈开-关释放特性的控释给药系统。
1.4 离子电渗技术利用直流、脉冲电流将难以透过皮肤的药
物通过皮肤输入体内的方法。
它使激素、多肽、生物工程产品的透皮给药成为可能。
1.5 制备激光DDS是一种新技术。
首先用于口服渗透泵技术,这是利用半透膜包衣、片内外渗透差、加上激光钻孔而成的一种恒速释药系统。
1.6 电致孔法透皮给药:电致孔法透皮给药非常适用于生物
大分子的药物的体内传递,这无疑为大分子药物的程序化给药提供了希望和可能。
2.药物制剂方面
2.1 药物的理化性质如生理PH条件下的水溶性、化学稳定性和分子量等决定该药物给药的不同途径,并进而决定其剂型的选择。
从而设计出了更有效、更安全的给药系统,同时也开发了许多以前没有采用过的给药途径。
高分子学科的最新发展也为长效控释剂型的设计提供了可选择的高分子材料或高分子
系统,使药物在治疗上更有效和安全,病人也更易使用。
2.2 处方前工作
把正确的化学原理应用于制剂学,同时辅以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合理的处方,以保证生产出稳定的药品,这些药品中包括一些通过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产品。
注射剂的无菌要求是极为严格的,因此注射剂的生产既要采用复杂和高度精密的步骤以确保无菌。
2.3 计算机辅助药物制剂开发
计算机辅助药物制剂开发系统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中的数据库,专家系统和系统化技术,在处方设计、辅料选择和工艺条件参数确定过程中提出初步的设计方案,以独立功能模块化设计,配有数据处理系统,在药剂开发中发挥快速、准确、经济的作用。
将这些新兴技术与传统制剂技术有效结合,对药物剂型的开发将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3.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
3.1 生物药剂学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等和排泄的深入研究,阐明了药物的剂型因素、生物因素与疗效的关系,
从而为正确评价药物质量以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药物的研究开发无不借助于生物药剂学的理论与实践,从而科
学地设计剂型、给药剂量与给药方案等。
在未来指导科学地改进制剂质量和研制新剂型中生物药剂学的重要性也必将越来越突出。
3.2 体外生物药剂学技术短时间内对大量化合物进行实验的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的体外试验。
筛选出不仅有效,而且能很快大批量到达靶器官的药物。
加快新药开发的进程。
3.3 药物代谢的分子学用人体组织或克隆的酶在体外进行试验,以获得其定性、定量资料。
通过试验还可以预测一个药物对于另一个药物体内分布的影响。
导致药物代谢个体差异的原因来自于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
3.4 毒代动力学是研究大剂量给药后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情况,包括动物体内药物浓度和给药剂量及频率间的关系,以及体内药物浓度和副作用之间的关系。
毒代动力学研究是安全性研究的一部分,也可以单独获得相关的资料。
4.纳米药物
4.1 纳米结构通常是指在100纳米以下的微小结构,在这种水平上对物质和材料进行研究处理的技术称为纳米技术。
Nano Senience and technology(Nano ST)。
美国发明了一种名为“纳米药物制剂”的新工艺,该新工艺可
将水溶性不高或难溶药物的分子加工成纳米,从而可大大提高某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其中包括高效价阿霉素注射剂(Doxid)amifostine、克霉唑制剂、戊聚糖多硫酸酯、阿糖胞甙等新式药物。
上述药物经“纳米化处理”后水溶性及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从而解决了临床疗效差的难题。
利用纳米技术超微粉化药物适用于口服控释片、颊含片、干粉吸入剂、鼻喷雾剂、舌面速溶片以及植入式制剂和脂质体等多种剂型。
4.2 固体脂质钠米粒(solid jipid nanoqarticle,SLN)是正在发展的一种新型毫微粒类给药系统,以固态的天然或合成的类脂为载体,将药物包裹于类脂核中制成粒径约为50-100nm的固体胶粒给药体系。
主要适合于亲脂性药物,亦可将亲水性药物通过酯化等方法制成脂溶性强的前体药物后,再制备SLN。
SLN 的水分散系统可以进行高压灭菌或r辐射灭菌具有长期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可通过冻干或喷雾干燥制成固体粉末。
SLN主要用于静脉给药,达到靶向或控释作用,也用于口服给药,以控制药物在胃肠道内的释放,亦可用于局部或眼部给药等。
SLN制备方法有高压乳匀法,薄膜-超声分散法,乳化-分散法和溶剂乳化法。
4.3 纳米级粒子将使药物在人体内的传输更为方便。
数层纳
米粒子包裹的智能药物进入人体后,可主动搜索并攻击癌细胞或修补损伤组织。
纳米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必将形成独具特色的“纳米中医药学”,可以说纳米中医药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纳米技术对中医药进行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
5.前体药物和生物药品
5.1 前体药物
前体药物可以促进药物吸收、降低药物副作用、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因药物动力学特性发生改变,前体药物能达到定时,定位,定效的目的。
将来还会有许多新的方法应用于前体药物的设计,给药物治疗提供更广阔的前景。
5.2 制剂技术在生物制品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药品具有稳定性差、体内半衰期短和不易透过生物膜等特点,因此临床常用剂型为注射用溶液剂和冻干粉针剂。
多糖、蛋白质肽类、核酸和细胞因子等大分子物质是未来药物开发的方向,对非注射给药剂型的要求增加,尤其是安全的、无损伤性的口服给药途径和经皮给药途径剂型的研究。
6.分析技术
对药品中杂质的要求有越来越严格的趋势,另外,具有相同分子式的镜像对映体混合物的问题也逐渐被重视。
HPLC、GC 和毛细管电脉(CE)等技术正变得越来越完善和普遍。
而将优良的分离方法同优良的检测方法联结起来组成的复合系统,可以解决复杂的分析问题。
红外光谱和X-衍射IR和X-衍射在研究药物、辅料相互作用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两者成功地结合使用。
也有其他方法如差示扫描(DSC)、NMR和UV法等综合使用能提供最完整的数据资料,通常先做IR再做X-衍射,IR 技术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点,用以鉴定辅料在处方中是以混合物存在还是以复合物形式存在,对确定药物处方起快速控制目的。
7.组合化学和高通量筛选
7.1 组合化学根据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在不同的位置改变化学结构来制备一系列不同结构的化学单体,再根据生化或药理指标优选出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即组合化学技术。
合理性药物设计则是基于已知药物靶位点的三维结构,通过计算机辅助分子模型设计来预测活性药物的结构。
组合化学用于体内药理学和生物药剂学的研究,以对一个候选药物的体内特性进行优化,从而可以使得到的新药代谢损失降低,溶解性提高,透过细胞屏障的能力增强。
7.2 高通量药物筛选(high throughput scteening)使用高度自动化的操作系统,采用分子、细胞水平的药物活性检测模型,借助高灵敏度的检测仪器对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进行检测。
其主要特点是对药物活性的筛选在大规模的水平上进行的,筛选的化合物数以千万计;真正实现一药多筛。
高通量筛选生物活性数据的处理以生物活性数据的加工与处理为主体,综合利用化合物的结构信息资源,可以更好地设计药物,加快药物的发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