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高分子材料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高分子材料》微型课教学过程及特色
(江阴市山观中学杭进华)
《功能高分子材料》是高中化学选修五中的一节内容,前面已经学习了传统的高分子材料,本节课重点介绍吸水性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和结构特点。

第一部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把我们的思绪带进了温馨的童年。

《时代周刊》评出20世纪最伟大的100项发明,其中“尿不湿”榜上有名!因为它解决了航天员在太空的排尿问题,我们无锡人唐鑫源发明了“尿不湿”,被美国誉为“太空衣之父”。

我国的神7、神9航天员也都使用了尿不湿。

因此,“尿不湿”是航天产品“下凡”的成功典范!
二、问题串设计
为了突出功能高分子的性能和结构这个重点,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1、“尿不湿”应具备哪些重要性能?
2、若请你设计,“尿不湿”应分几层?每一层材料应具有哪些性能?
展示“尿不湿”介绍:内层是功能性“单向”渗水面料,水“只进不出”,否则皮肤会浸泡在尿液中;外层材料,必须不透水。

设计者的灵感来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不透水”的过程类似于水珠从荷叶上滚落——我们称之为“荷叶效应”。

(PPT展示荷花叶)“尿不湿”的吸水功能主要中间层来承担,它是一种怎样的材料?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三、活动串设计
为了化解功能高分子材料与传统高分子材料的区别这个难点,我对教材中的定量试验进行了改进,用生活中常见的棉花和餐巾纸来做对比实验。

(实验视频)点拨提升:“尿不湿”的吸水性主要归功于功能基—COONa,那么传统吸水性的材料棉花为何有一定的吸水性?我引导学生从纤维素的结构简式入手考虑,得出吸水性主要归功于亲水基—OH,从而让学生总结出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概念及分类。

四、反馈串设计
仔细观察“尿不湿”填充物,学生发现其中含有颗粒状物质!那就是聚丙烯酸钠,组织学生讨论由丙烯酸制备聚丙烯酸钠的流程,得出功能高分子材料合成的基本方法。

为促使学生对功能高分子材料有个全面的了解,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布置个性化作业,延伸课堂。

第二部分教学特色
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科学素养
这节课我从介绍“尿不湿”如何让航天产品成功“下凡”的实例出发,同时引出功能高分子材料合成的基本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通过对“尿不湿”不同层材料的探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提升了学生的化学素养。

二、让课堂与生活携手,营造快乐课堂
教学活动不能局限在单纯的课本和封闭的课堂,要注重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和乐趣。

在介绍“尿不湿”外层材料的性能时,联想到荷叶,使学生在科学发现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索自然奥秘的幸福。

三、优化课堂模式,提升课堂效率
本节课采用了“板块三串式”教学模式,设计有效的问题串、活动串、反馈串,创设师生、生生间有效多维互动,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了课堂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