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二
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二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篇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应用知识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按比分的意义,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按比例分配优秀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热身练习1、修一段路,已经修的米数与剩下的米数的比是4 ∶5,可以把已修的米数看作()份,剩下的就有()份。
这段路共有()份已经修的是剩下的(),剩下的是已修的(),已经修的占这段路的()剩下的占这段路的()。
2、李明、张强与黄华合办股份制食品,张强出资10万,李明出资20万元,黄华出资30万元,两年后盈利180万元,怎样分配利润才合理?3、拿自己配制的饮料,导出课题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揭示课题二、新课探究(一)展示例题:我把蜂蜜和水按1: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ml稀释液,其中蜂蜜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1、学生读题,找出不理解的语句,老师解释(浓缩液稀释液)2、找出已知条件:500mL 1:4(1)师:500是什么? (浓缩液体积和水的体积之和)(2)师:1:4什么意思?能不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这个比(3)从1:4这个比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3、学生尝试解题。
4、汇报方法一:总份数:1+4=5每份:500÷5=100ml浓缩液:100×1=100ml水:100×4=400ml方法二、总份数:1+4=5浓缩液:500× =100ml水:500×=400ml5、师评讲,小结方法(二)做一做1、如果有140个橘子,按3︰2的比分给两个班,应该怎样分?2、学校把栽70棵树苗的任务按照六年级的三个班级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6人,二班有44人,三班有50人。
初中数学利用反比例函数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建议收藏
初中数学利用反比例函数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建议收藏反比例函数是数学中的一种函数关系,其中变量之间存在倒数关系。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与反比例关系相关的问题,如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工人的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的关系等等。
利用反比例函数关系式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应用。
首先,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特性。
反比例函数是指当两个变量的乘积为常数时,它们之间存在反比关系。
具体而言,如果变量x和y之间满足xy=k(k为常数),则可以表示为y=k/x。
在这个函数中,x称为自变量,y称为因变量,k称为比例常数。
通过理解反比例函数的特性,我们可以利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例子1:电动车每小时行驶的距离与电池电量之间存在反比例关系。
当电池电量为100%,电动车可以行驶100km。
那么当电池电量为80%时,电动车可以行驶多远?首先,我们已知电池电量与行驶距离之间存在反比例关系。
设电池电量为x%,行驶距离为y km,则有xy=100。
由题可知,当电池电量为100%时,行驶距离为100km。
代入反比例关系式得100y=100,推导出y=1、所以当电池电量为80%时,电动车可以行驶1 km。
例子2:工人完成一件工作需要10小时。
如果增加一个助手,工作效率翻倍。
那么增加两个助手后,需要多少小时完成这件工作?我们已知工作时间与工作效率之间存在反比例关系。
设工作时间为x小时,工作效率为y,根据题意可得xy=10。
由题可知,增加一个助手后工作效率翻倍,即2y。
代入反比例关系式得2xy=10,推导出x=5、所以增加两个助手后,需要5小时完成这件工作。
例子3:水池自来水管每分钟注满该水池的1/4、如果将水池换成大水缸,注满水缸需要25分钟。
那么换成同样的自来水管,注满水缸需要多少分钟?我们已知注水时间与水池容积之间存在反比例关系。
设注水时间为x 分钟,水池容积为y,根据题意可得xy=25、由题可知,注满水缸需要25分钟。
巧解“按比例分配问题”
巧解“按比例分配问题”郭娟(山东省泰安肥城市石横镇南大留小学271612)摘要:按比例分配问题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后的一个知识点,是在实际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根据所给的已知条件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应该逐步训练并应达到的一种能力.关键词:按比例分配;灵活运用;转化;运用自如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0)08-0041-02收稿日期:2019-12-15作者简介:郭娟,女,硕士,一级教师,从事中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按比例分配问题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2的知识点,它是在学习了信息窗1“比”的有关知识基础上安排的学习内容.按比例分配问题是把一个数量按照已知的比分成两部分,是“平均分”题的发展和拓展.一、学习例题,掌握方法信息窗2呈现的信息是:明明的体重是30千克,爸爸的体重是70千克.科学研究表明,儿童体内水分与其他物质的比是4ʒ1;成年人体内水分与其他物质的比是7ʒ3.课本中提出了两个问题:问题一:明明体内的水分及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问题二:爸爸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下面解决问题一:方法一: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儿童体内水分与其他物质的比是4ʒ1”的含义.儿童体内水分与其他物质的比是4ʒ1,就是把明明的体重平均分成5份,水分占其中的4份,其他物质占1份.总份数:4+1=5,水分:30ː5ˑ4=24(千克),其他物质:30ː5ˑ1=6(千克).这种方法是根据总份数是5份,用30ː5表示出平均每份的千克数,再乘份数就得出了水分和其他物质的千克数.这是把比看作平均分得的份数,用平均分的方法来解答.方法二:明明体内水分占体重的44+1,其他物质占体重的14+1.水分:30ˑ44+1=24(千克),其他物质:30ˑ14+1=6(千克).这是把比化作分数,转化为分数乘法问题来解答.学生在正确理解“儿童体内水分与其他物质的比是4ʒ1”的含义的基础上,推想出水分占体重的45,其他物质占体重的15.这种方法是运用分数乘法的知识来解答,把要求的水分和其他物质的千克数转化成占体重的几分之几来表示,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道理列式计算.对上面两种做法可以做一些改进:方法三:4+1=5(求总份数),30ː5=6(千克)(求1份的千克数),6ˑ4=24(千克)(求明明体内水分的千克数),6ˑ1=6(千克)(求明明体内其他物质的千克数),答:明明体内的水分有24千克,其他物质有6千克.方法三有四步,每一步都是在整数范围内进行的运算,在计算上很简单.这种方法是把“按比例分配问题”与“整数平均分问题”联系起来了.解题方法变得简单、易懂,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方法四:4+1=5(求总份数),30ˑ45=24(千克)(求明明体内水分的千克数),30ˑ15=6(千克)(求明明体内其他物质的千克数).答:明明体内的水分有24千克,其他物质有6千克.方法四有三步,第一步是整数范围内的计算,第二步和第三步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运用的知识是分数乘法.这种方法是把按比例分配问题与分数乘法联系起来了.解题思路和方法也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实际做题过程中,一部分学生喜欢方法三,而另一部分学生喜欢方法四.为什么会出现这两部分同学的不同选择呢?经过调查和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方法—14—三更容易理解、更乐于为他们所接受,因为这个方法的所有计算都是在整数范围内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是熟悉的,思考问题也容易些.方法四是在分数范围内思考问题,一部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运用还达不到运用自如的程度.仿照问题一的解法,学生自主解答问题二.二、典型题目练习,注重方法的灵活性下面是课本46-47页的自主练习中的几个比较典型、有趣的“按比例分配问题”的题目的解答,解答过程充分体现了方法的灵活性,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和启发.第6题:学校修整校园用的混泥土是按2份水泥、3份石子和5份沙子的标准混合成的.现在要用150吨混泥土,需要水泥、石子和沙子各多少吨?方法一:2+3+5=10,150ː10=15(吨).15ˑ2=30(吨),15ˑ3=45(吨),15ˑ5=75(吨).答:需要水泥30吨、石子45吨、沙子75吨.方法二:2+3+5=10,150ˑ210=30(吨),150ˑ310=45(吨),150ˑ510=75(吨).答:需要水泥30吨、石子45吨、沙子75吨.这是一道按比例分配拓展应用的题目,按比例分配的对象由两个量拓展到3个量.按照3个量分配与两个量的解题思路及方法是相同的.第7题:某市举行小学生唱歌比赛,对进入决赛的选手按2ʒ3的比评出一、二等奖.如果获二等奖的选手有21名,获一等奖的选手有多少名?这是一道比的应用的变式题,它与按比例分配的题目有一些不同.这道题有两种解题策略:一种是根据条件获一等奖的人数与获二等奖的人数的比为2ʒ3,推出获一等奖的人数是获二等奖人数的23,从而转化为分数乘法问题来解决;另一种是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的逆向思考,根据获二等奖的人数先求出每一份的人数,再求获一等奖的人数.方法一:21ˑ23=14(名),答:获一等奖的选手有14名.方法二:21ː3=7(名),7ˑ2=14(名).答:获一等奖的选手有14名.第12题:园林公司派出21人为居民区进行绿化.桃园小区的绿化面积是900平方米,绿园小区的绿化面积是700平方米,盛华小区的绿化面积是500平方米.如果按三个小区的绿化面积分配人员,应如何安排人数?方法一:900+700+500=2100.21ˑ9002100=9(人),21ˑ7002100=7(人),21ˑ5002100=5(人).答:桃园小区安排9人,绿园小区安排7人,盛华小区安排5人.方法二:900ʒ700ʒ500=9ʒ7ʒ59+7+5=2121ː21=1(人)1ˑ9=9(人)1ˑ7=7(人)1ˑ5=5(人)答:桃园小区安排9人,绿园小区安排7人,盛华小区安排5人.方法三:900ʒ700ʒ500=9ʒ7:5,9+7+5=21.21ˑ921=9(人),21ˑ721=7(人),21ˑ521=5(人).答:桃园小区安排9人,绿园小区安排7人,盛华小区安排5人.第12题的方法二和方法三是化简比(900ʒ700ʒ500=9ʒ7ʒ5)后,再进行计算,计算过程变得很简单,计算量也很小.这是灵活处理问题的结果.而方法一的计算量是比较大的,做题过程显得啰嗦和复杂.三、善于总结,提高能力做题时选择做题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要先认真读题、审题,先思考、善于联系所学知识,灵活地选择恰当的方法做题.平时要养成比较做题方法、及时总结做题技巧的习惯,日积月累,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会逐步地掌握.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渐地培养起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会逐步得到提高.参考文献:[1]山东省教学研究室.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M ].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45-64.[责任编辑:李克柏]—24—。
小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详解
小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详解按比例分配问题【含义】所谓按比例分配,确实是把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分成若干份。
这类题的已知条件一样有两种形式:一是用比或连比的形式反映各部分占总数量的份数,另一种是直截了当给出份数。
【数量关系】从条件看,已知总量和几个部重量的比;从问题看,求几个部重量各是多少。
总份数=比的前后项之和【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把各部重量的比转化为各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把比的前后项相加求出总份数,再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以总份数作分母,比的前后项分别作分子),再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运算方法,分别求出各部重量的值。
例1 学校把植树560棵的任务按人数分配给五年级三个班,已知一班有47人,二班有48人,三班有45人,三个班各植树多少棵?解总份数为47+48+45=140一班植树560×47/140=188(棵)二班植树560×48/140=192(棵)三班植树560×45/140=180(棵)答:一、二、三班分别植树188棵、192棵、180棵。
例2 用6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三条边的比是3∶4∶5。
三条边的长各是多少厘米?解3+4+5=12 60×3/12=15(厘米)60×4/12=20(厘米)60×5/12=25(厘米)答: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是15厘米、20厘米、25厘米。
例3 从前有个牧民,临死前留下遗言,要把17只羊分给三个亲小孩,大亲小孩分总数的1/2,二亲小孩分总数的1/3,三亲小孩分总数的1/9,并规定不许把羊宰割分,求三个亲小孩各分多少只羊。
解假如用总数乘以分率的方法解答,明显得不到符合题意的整数解。
假如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则专门容易得到1/2∶1/3∶1/9=9∶6∶29+6+2=17 17×9/17=917×6/17=6 17×2/17=2答:大亲小孩分得9只羊,二亲小孩分得6只羊,三亲小孩分得2只羊。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精选3篇)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浙江省省编义务教材十二册p,96;例3、例4教学目标:(1)联系实际,使学生感知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初步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初中数学:利用反比例函数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建议收藏
初中数学:利用反比例函数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建议收藏反比例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用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来解决。
例如,假设有一个水箱,它的容量是1000升。
水箱上装有一根
水位计,该水位计显示水箱内的水位高度。
我们可以用反比例函数来描述水位计的读数与水箱内的水量之间的关系。
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k/x,其中k是常数。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将y表示为水位计的读数,x表示为水箱内的水量。
由于水箱内的水量是不断变化的,因此x是一个变量。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水箱内的水量和水位计的读数,确定k的值。
一旦我们知道了k的值,我们就可以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来计算任何时刻水箱内的水量与水位计的读数之间的关系。
除了水箱的例子之外,反比例函数还可以用于解决其他实际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用反比例函数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运动关系。
如果我们知道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和速度,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反比例函数来计算它们之间的时间关系。
总之,反比例函数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您希望在数学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水平,那么建议您务必掌握反比例函数的相关知识。
- 1 -。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参考答案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参考答案典题探究一.基本知识点:二.解题方法:例1.六年级(2)班有学生48人,男生与总人数的比是5:8,则女生有()人.A.30 B.18 C.25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男生与总人数的比是5:8”,则女生占了总人数的,总人数已知是48人,就是求48的是多少.据此解答.解答:解:48×=18(人)答:女生有18人.故选:B.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求出女生人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例2.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3:4:5,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8,乙数是()A.48 B.36 C.12 D.60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3:4:5”,则乙数占了三个数总和的,这三个数的和是48×3=144.据此解答.解答:解:48×3=144144×=48答:乙数是48.故选:A.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求出乙占了三个数和的几分之几,再求出三个数的和是多少,然后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例3.欢欢看一本80页的书,已看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比是7:5,欢欢大约看了()页.A.7B.47 C.56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比的应用.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由“已看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比是7:5”,可求出已看的页数占总页数的,然后根据总页数,解决问题.解答:解:7+5=12,80×=80×≈47(页).答:欢欢大约看了47页.故选:B点评:本题关健是先通过“已看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比“求出已看的页数占总页数的几分之几,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例4.一批货物按2:3:5分配给甲、乙、丙三个商店.丙商店分得这批货物的,乙商店分得这批货物的30%.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分析:把这批货物的总重量看做单位“1”,也就是要分配的总量,是按照甲、乙、丙三个商店的质量比为2:3:5进行分配的,先求出三个商店分得的总份数,进一步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出三家商店各分得这批货物的几分之几,进而确定哪家商店分得这批货物的,进一步把乙商店分得这批货物的几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即可.解答:解:三个商店分得的总份数:2+3+5=10(份),甲商店分得:1×=,乙商店分得:1×==0.3=30%,丙商店分得,1×==;答:丙商店分得这批货物的,乙商店分得这批货物的30%.故答案为:丙,30.点评:此题属于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关键是先弄清要分配的总量是多少,没有具体的数量,就看作单位“1”.演练方阵A档(巩固专练)1.在50千克盐水中,盐和水的比是1:9,盐是()千克.A.1:10 B.1:9 C.5D.5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盐和水的比是1:9,则盐就占了盐水的,已知盐水重50千克,用乘法可求出盐的重量.据此解答.解答:解:50×=5(千克)答:盐是5千克.故选:D.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求出盐占了盐水的几分之几,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2.一个三角形,3个内角度数之比是2:5:2,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A.锐角B.钝角C.直角D.等边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三角形的内角和.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分析: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得最大角的度数,由此判断三角形的类型.解答:解;2+5+2=9180×=100(度);答: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度数的和是180°,求出最大的角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判定类型.3.甲、乙、丙三数之比为2:7:9,这三个数的平均数为24,则甲数是()A.8B.16 C.32 D.64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根据这三个数的平均数为24,可得这三个数的和是24×3=72,求出这三个数的总份数及甲数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解答:解:2+7+9=1872×=8故选:A.点评:根据平均数求出总数,利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是解决此题的关键.4.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2:1,这是一个()三角形.A.锐角B.直角C.钝角D.无法确定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三角形的分类.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和是180°,三角形的最大的角的度数占内角度数和的,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求出最大角,进而判断即可.最大的角:180°×=90°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度数的和是180°,求出最大的角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判定类型.5.从直角的顶点引一条射线,把直角分成两个角,使它们的度数之比为2:3,其中较大角的度数是()A.36°B.54°C.18°D.108°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把直角分成两个角,使它们的度数之比为2:3,就是把90度按照2:3进行分配,那么较大的角就占,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求出较大角.解答:解:2+3=5;90°×=54°;答:较大的角是54°.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直角是90°,求出总份数,然后求出较大角占的分率,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解.6.把140本书按一定的比分给2个班,合适的比是()A.4:5 B.3:4 C.5:6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比的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把140本书按一定的比分给2个班,如果按4:5分,就是把140平均分成4+5=9(份),一个班分4份,一个班分5份,140不能被9整除;如果按3:4分,就是把140平均分成3+4=7(份),一个班分3份,一个班分5份,140能被7整除;如果按5:6分,就是把140平均分成5+6=11(份),一个班分5份,一个班分6份,140不能被11整除.解答:解:根据分析,如果按3:4分,就是把140平均分成3+4=7(份),一个班分3份,一个班分5份,140能被7整除;故选:B点评:本题是考查按比例分配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已知甲数与乙数的比是2:7,甲乙两数的和是36,甲数比乙数少()A.16 B.18 C.20 D.22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乙数占两数和的,乙数占两数和的,甲数比乙数少两数和的(﹣),进而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即可.36×(﹣),=36×,=20;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判断出单位“1”,先求出甲数比乙数少两数和的几分之几,进而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即可.8.把600本书按3:5分给五、六年级,六年级分到()本.A.150 B.225 C.300 D.375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分析:此题要分配的总量是600本书,是按照五、六年级的本数比为3:5进行分配,先求出五、六年级分得本数的总份数,进一步求出六年级分得的本数占总本数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得六年级分得的本数,列式解答后再选择即可.解答:解:总份数:3+5=8(份),六年级分得的本数:600×=375(本);答:六年级分到375本.故选:D.点评:此题属于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关键是先弄清要分配的总量是多少,再看此总量是按照什么比例进行分配的,再进一步按照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出其中的一个量.9.六一班有学生50人,六二班有学生40人,两个班共植树36棵,要合理分配任务,六一班应植树几棵?正确列式是()A.B.C.D.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压轴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要合理分配任务,也就是按照两个班的学生人数进行分配.先求出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再求出六一班学生人数占两个班总人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解答:解:50+40=90(人),36×=20(棵),答:六一班应植树20棵.故选:C.点评:此题解答关键是理解只有按两个班的人数的多少进行分配才合理.根据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10.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80,差与减数的比是5:3,差是()A.50 B.25 C.15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分析:由于被减数=减数+差,所以根据“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80,”可求出减数和差的和,再由“差与减数的比是5:3,”可找到总数和总份数,即可求出一份.解答:解:(80÷2)÷(5+3)=40÷8=55×5=25故选B点评:找准总数,找准把总数分成的总份数,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可解答.B档(提升精练)1.把63吨化肥,按4:2:3分配给甲、乙、丙三个乡,甲乡比乙乡多分()吨.A.28 B.7C.14 D.21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分析:根据总数是63吨,总份数是4+2+3,可求出一份是多少,再根据甲乡比乙乡多(4﹣2)份,即可求出甲乡比乙乡多分的吨数.解答:解:63÷(4+2+3)×(4﹣2)=63÷9×2=7×2=14(吨)答:故选C.点评:找准总数,找准把总数分成的总份数,再求出一份是多少.2.长方形的周长是48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5,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A.270 B.135 C.540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分析:先求出长与宽的总份数,再求出长与宽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分别求出长与宽,进一步求出面积.解答:解:长与宽的总份数:3+5=8(份),48÷2×=9(厘米),48÷2×=15(厘米).面积:9×15=135(平方厘米).答:面积是135平方厘米.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已知两个数的比(三个数的比),两个数的和(三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三个数),用按比例分配解答.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20厘米,相邻两条边长度的比是2:1,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A.60厘米B.48厘米C.30厘米D.24厘米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专题:压轴题.分析:由题意可知“等腰三角形相邻两条边长度的比是2:1”,根据三角形边的关系“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所以腰的长度大于底的长度,即:腰的长度:底的长度=2:1;这样把三角形的周长分成了2+2+1=5(份),底占其中的1份,底是周长的;知道周长求底,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解答:解:120×,=120×,=24(厘米);即:三角形的底是24厘米.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先根据三角形边的关系确定腰和底的比,再求出周长的总份数,最后求底的长度.4.一个三角形三个角度数的比是2:2:5,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三角形的分类.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根据比例求出这三个角各是多少度,再根据角的度数判断是什么样的三角形.解答:解:总份数:2+2+5=9(份);这三个角的最大角是:180°×=100°;100°>90°;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故答案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已知两个数的比(三个数的比),两个数的和(三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三个数),用按比例分配解答.5.甲、乙、丙三人储蓄钱数的比是1:2:3,他们储蓄钱数的平均数是50元,乙储蓄了()元.A.50 B.100 C.150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压轴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根据“甲乙丙三人储蓄钱数之比是1:2:3”,求得甲乙丙储蓄钱数的总份数,再求得乙储蓄的钱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根据“他们储蓄钱数的平均数是50元”,求得三人储蓄的总钱数;最后求得乙储蓄的钱数,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甲乙丙储蓄钱数的总份数:1+2+3=6(份);三人储蓄的总钱数:50×3=150(元);乙储蓄的钱数:150×=50(元).答:乙储蓄了50元.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已知三个数的比,三个数的和,求其中的一个数,用按比例分配解答.6.把126吨化肥,按4:3:2分配给甲、乙、丙三个村,甲村比丙村多分化肥()吨.A.14 B.28 C.42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根据总数是126吨,总份数是4+3+2,可求出一份是多少,再根据甲村比丙村多(4﹣2)份,即可求出甲村比丙村多分的吨数.解答:解:126÷(4+3+2)×(4﹣2)=126÷9×2=28(吨)答:甲村比丙村多分化肥28吨.故选:B.点评:找准总数,找准把总数分成的总份数,再求出一份是多少,进而解决问题.7.甲、乙、丙三个数的和为300,甲数为120,乙数和丙数的比是5:4,丙数是()A.180 B.100 C.80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分析:乙数和丙数的比是5:4,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可知:丙数就占乙丙两数和,乙丙两数的和是(300﹣120).据此解答.解答:解:(300﹣120)×,=180×,=80.答:丙数是80.故选:C.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求出丙占乙丙两数和的几分之几,再求出乙丙两数的和是多少,然后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8.A、B、C、D四人一起完成一件工作,D做了一天就因病请假了,结果A做了6天,B 做了5天,C做了4天,D作为休息的代价,拿出480元给A、B、C三人作为报酬,若按天数计算劳务费,则这480元中A应该分()元.A.180 B.192 C.200 D.320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他们一共做了6+5+4+1=16天,那么平均算下来,16÷4=4天,一个人就要做四天,但D做了一天因事请假,他做了一天,就少做了3天,则A多做了6﹣4=2天,B多做了一天,那么那48元是给多做天数的报酬,一共多做了3天,就用报酬费480÷3=160元,一天就要给160元,A多做了2天,就用160×2=320元即可解决.解答:解:一共做的天数:6+5+4+1=16(天)平均每人做的天数:16÷4=4(天)A多做的天数:6﹣4=2(天)B多做的天数:5﹣4=1(天)一共多做的天数:2+1=3(天)A应得480÷3×2=320(元),答:这480元应分给A320元.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一共做的天数,从而知道平均每人要做的天数,再求出A多做了几天,就把D少做3天的酬劳平均分成3份,即可求出.9.已知A+B=80,A:B=3:5,则A、B分别是()A.30、48 B.50、30 C.30、50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分析:首先求得A、B两数的总份数,再分别求得A、B所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得A、B两个数,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总份数:3+5=8(份),数A:80×=30,数B:80×=50,或80﹣30=50.答:则A是30,B是5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已知两个数的比与两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10.绿化队准备植树96棵,按7:8:9的比例分配给甲、乙、丙三个小组.甲组应植树()棵.A.36 B.32 C.28 D.26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由题意可得:甲组植树的棵数占植树总棵数的,把植树总棵数看作单位“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即可.解答:解:7+8+9=24,96×=28(棵);答:甲组应植树28棵;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已知两个数的比(三个数的比),两个数的和(三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三个数),用按比例分配解答.C档(跨越导练)1.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和是132,约分后为,原分数是()A.B.C.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压轴题.分析:解答此题先求分子和分母的和的总份数,再求1份是多少,然后求分子和分母分别是多少,最后写出这个分数.解答:解:总份数:4+7=11(份),一份:132÷11=12,分子:4×12=48,分母:7×12=84.即:这个分数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解答此题先求分子、分母和的总份数,再求其中的1份是多少,最后求分子、分母分别是多少.2.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分母的和是50,如果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减去5,所得分数的值是,原来的分数是()A.B.C.D.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分析:这个最简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减去5之后,所得分数的分子、分母之和为(50﹣5﹣5)40.因为所得分数的值是,根据比例分配,则:所得分数的分子为:40×=16,分母为:40×=24.故:原分数为:=.解答:解:(50﹣5﹣5)×,=40×,=16;40×,=24.,=.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所得分数的分子、分母之和;重点是根据比例分配,求出所得现在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占和的几分之几.3.把1些树苗按2:3:5分配给一班、二班、三班的学生去种植,一班比三班的树苗少()%.A.60 B.40 C.20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百分数的实际应用.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用一班比三班少的份数除以三班的份数,就是一班比三班少百分之几.据此解答.解答:解:(5﹣2)÷5,=3÷5,=60%.答:一班比三班的树苗少60%.故选:A.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来进行解答.4.某电器商店有180台电视机,彩电与黑白电视的台数比是5:4,彩电有()台.A.50 B.100 C.80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根据题意,首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彩电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有乘法解答.解答:解:180×=100(台);答:彩电有100台.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及解答规律,已知两个数的比(三个数的比),两个数的和(三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三个数),用按比例分配解答.5.一种混合糖中甲、乙两种糖的比是2:3,现加入甲糖120千克,乙糖40千克,得到混合糖660千克,新混合糖中甲、乙两种糖的比是()A.15:16 B.16:17 C.16:15 D.15:17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比的意义.分析:根据题意“现加入甲糖120千克,乙糖40千克,得到混合糖660千克”得到加入糖之前甲、乙两种糖的和:660﹣(120+40)=500克,再根据题意求得甲、乙两种糖的总份数,然后分别求得甲、乙两种糖各占总分数的几分之几,最后分别求得加入糖之前甲、乙两种糖的质量,用原来两种糖的质量分别加上加入糖的质量,求出新混合糖种甲乙两种糖分别是多少,再求比并化简,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加入糖之前甲、乙两种糖的和:660﹣(120+40),=660﹣160,=500(千克),总分数:2+3=5(份),加入糖之前甲、乙两种糖的质量分别是:500×=200(千克),600×=300(千克),新混合糖中甲、乙两种糖的质量分别是:200+120=320(千克),300+40=340(千克),新混合糖甲、乙两种糖的比:320:340,=(320÷20):(340÷20),=16:17.答:新混合糖中甲、乙两种的比16:17.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已知两个数的比和两个数的和,在这里需根据题意求这两个数得和,用现在糖的质量减去加入糖的质量,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6.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9,甲、乙两数的比是3:4,丙比甲少3,甲是()A.24 B.18 C.15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分析:根据“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9”,可求出三个数的和为57,再根据“丙比甲少3”,可假设丙和甲一样也占3份,那么三个数的和就成为(57+3),先求出三个数的总份数,再求出甲数占三个数和的几分之几,进而求出甲数的数值即可.解答:解:三个数的和:19×3=57,丙和甲一样也占3份时,三个数的和为:57+3=60,总份数:3+4+3=10(份),甲数为:60×=18;答:甲数是18.故选:B.点评:此题属于考查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解决此题关键是把丙和甲看的一样多,都占3份时,三个数的和是多少,作为要分配的总量,进而按照3:4:3进行分配,再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进行解答.7.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08厘米,其中两条边的比是2:5,腰为24或45厘米B.一种彩票的中奖率是1%,爸爸买了100张这种彩票,爸爸一定会有1次中奖C.相关联的两个量X、Y,Y=X,那么Y和X成正比例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辨识成正比例的量与成反比例的量;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求解.专题:比和比例;比和比例应用题;可能性.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条边,可知等腰三角形三条边的比为2:5:5,不会是2:2:5,按比例分配求出腰即可判断;(2)一种彩票的中奖率是1%,属于不确定事件,可能中奖,也可能不中奖,买了100张彩票只能说明比买1张的中奖的可能性大;(3)由Y=X,变式可得出=4,根据正比例的意义作出判断.解答:解:A.因为: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条边,所以等腰三角形三条边的比为2:5:5,108×=45(厘米),因此腰为24厘米不对;B.一种彩票的中奖率是1%,买100张彩票一定有1张中奖的说法错误.C.Y=X,=4,比值一定,所以Y和X成正比例,是正确的;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概率的意义,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正比例的意义等知识.8.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三角形内角度数的比是1:2:3,这是个锐角三角形B.国际儿童节和国庆节都在大月C.同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D.在生活中,知道了物体的方向,就能确定物体的位置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年、月、日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及性质;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方向.专题:综合判断题.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按比例分配求出最大角的度数,即可判断;(2)知道一年中1、3、5、7、8、10、12是大月,再知道儿童节和国庆节在哪个月,即可得解;(3)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即可判断;(4)物体位置对于某一观察点来说,是由一定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的,只知道方向或距离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判断即可.解答:解;A.180×=90°,所以是直角三角形而不是锐角三角形;B.国际儿童节是6月1日,国庆节是10月1日,6月是小月,10月是大月,所以国际儿童节和国庆节都在大月错误;C.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是正确的;D.对于某一观察点来说,知道了物体的方向和距离就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只知道方向或距离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平行线的定义,一年中哪些是大月和小月,节日的日期,以及要确定一物体的位置,必须知道方向和距离.9.甲、乙、丙三人的平均体重是50千克,他们的体重的比是4:3:3,甲的体重是()A.50×3×B.50×C.50×D.50×3×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分析:根据题意,三人的总体重为50×3=150(千克),甲的体重占三人总体重的,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列式即可.解答:解:甲的体重是:50×3×;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准对应量,找出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用按比例分配解答.10.水是由氢和氧按1:8的重量化合而成的,72千克水中,含氢和氧各()A.1千克,71千克B.8千克,64千克C.9千克,63千克D.63千克,9千克考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题:比和比例应用题.分析:因为氢和氧按1:8化合成水,氢占水的,氧占水的,然后用乘法解答即可.解答:解:72×=8(千克)72×=64(千克);答:含氢和氧分别有8千克、64千克;故选:B.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分别求出氢和氧各占水的几分之几,然后再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列式解答.。
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精选
1、张大伯家的苗圃有240平方米,其中2/5的面积已经种了玫瑰花,剩下的按1:3的面积比种兰花和郁金香。
三种花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2、学校的菜园有350平方米,其中4/5的面积已经种了土豆,剩下的按3:4的面积比种西红柿和茄子。
三种蔬菜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3、用96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3条边长度的比是3:4:5。
3条边的长各是多少?4、一个工厂有甲、乙、丙三个车间,甲、乙、丙三个车间的人数比是2:3:5,丙车间比乙车间多40人。
甲、乙、丙三个车间各有多少人?5、两个城市相距760千米,货车和客车同是从两城市相对开出,经过4小时相遇。
货车和客车的速度比是12:7。
货车和客车各行多少千米?6、一个三角形铁框,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这个铁框的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7、某蔬菜基地把一批蔬菜按4:5:3的比例批发给甲、乙、丙三个餐厅,丙餐厅比乙餐厅少批发40千克。
这批蔬菜一共有多少千克?8、有840吨粮食,分给两个运输队运出去。
甲运输队有载重5吨的汽车12辆,乙运输队有载重3吨的汽车15辆,按两个队的运输能力分配,甲乙两运输队各应9、甲、乙两个车间的平均人数是36人,如果两个车间人数的比是5:7,这两个车间各有多少人?10、学校进来一批图书,按3:4:5分配给四、五、六年级。
五年级分得120本,其他年级各分得多少本?11、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比是5:3:1,棱长之和是144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1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60为米,长与宽的比是4: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13、小华和爷爷的年龄比是1:6,已知小华比爷爷小50岁,小华和爷爷的年龄和是多少?14、在一道减法中,被减数是96 ,减数与差的比是7:9,减数是多少?差是多少?15、甲乙丙分别有些邮票,他们邮票数量比是7:4:3,丙有60枚邮票,甲和乙各有多少枚邮票?16、甲乙两地相距720千米,客车和货车分别从两站同时相对开出,3.6小时相遇,客车和货车的速度比是3:2。
(小升初培优讲义)专题21 比和比例应用题-2022-2023六年级一轮复习(教师版)
专题21比和比例应用题1.按比分配问题把一个数址按照一定的比分成几部分,求各部分数量是多少的问题叫作按比分配问题。
解题方法:(1)一般方法:把比转化成分数,用分数乘法解答,即先求总份数,然后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量是多少。
(2)归一法:把比看作分得的份数,先求出总份数,然后用“总量÷总份数=每份的量(归一)”,再用“每份的量×各部分量所对应的份数”求出各部分量。
(3)用比例知识解答:首先设未知量为x,然后根据题中“已知比等于相对应的量的比”作为等量关系式列出含有x的比例式,再解比例求出x的值。
2.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正比例关系式:=k(一定)反比例关系式:x·y=k(一定)用正比例和反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1)分析数量关系,判断成什么比例。
(2)找等量关系。
如果成正比例,则按“等比”找等量关系式;如果成反比例,则按“等积”找等量关系式。
(3)列比例式。
设未知量为x,并代人等量关系式,得出正比例式或反比例式。
(4)解比例。
(5)检验,并写出答语。
【例1】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酒精溶液,一个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之比是3:1,另一个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之比是4:1。
若把两瓶酒精溶液混合,则混合液中酒精和水的体积之比是多少?【点拨分析】此题中只知道两瓶溶液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要知道混合后它们的体积比,有以下两种方法可以借鉴。
【答案】解法一:由于两瓶中酒精溶液的量相同,故可将每个瓶中溶液的量看作单位“1”,这样就可在统一单位“1”的情况下表示出每个瓶中的纯酒精(或水)。
33+1=34第二瓶中酒精含量:44+1=45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34+45):(2−34−45)=3120:920=31:9解法二:由于两瓶中酒精溶液的量相同,那么当每份量同样多时,两瓶的总份数应相等,第一瓶有酒精溶液3+1=4(份),第二瓶有酒精溶液4+1=5(份),[4,5]=20。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第75页的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由具体到抽象,掌握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在学习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的关键。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出示例5中的实物图。
【提问】:图中共有30个方格,平均分成两份,一份涂上黄色,一份涂上红色,每种颜色涂多少格?如果红色涂20格,黄色涂10格,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多少?【强调】: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而是按一定的比来分配。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5【提问】:3:2要表示的哪两个数量的比?这两个数量有什么样的联系呢?【思考】: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还可以怎么理解?(1)学生讨论:A、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其中3份涂红色,2份涂黄色。
B、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3/5,黄色方格占2/5。
C、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也就是红色方格数是黄色方格数的3/2,或是黄色方格数是红色方格数的2/3。
(2)解答例5。
①学生尝试,用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并在学习小组内说明自己你的想法?②展示方法方法一、3+2=5 30÷5×330÷5×2方法二、30×(3/2+3)30×(2/2+3)方法三、30÷(1+2/3)方法四、30÷(1+3/2)(3)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更好一些?为什么?(第二种方法好,好想好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第二种方法的进一步研究: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说,在30个方格里,红色方格数占3份,黄色方格数占2份,一共是5份,也就是说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黄色方格占。
用比例解决问题
用比例解决问题1、淮光化肥厂要生产一批化肥,原计划每天生产432吨,25天完成;实际每天生产540吨,只要多少天就能完成?2、某工程大队计划30天挖水渠375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挖25米,实际只用多少天完成?3、某工人制造一个机器零件所用的时间由40分钟减少到24分钟,原来需要8小时完成的任务,现在可以提前几小时完成?4、有一本书,每页16行,每行36个字,共有150页,现在要改为每页18行,每行24个字。
该书应有多少页?5、一项工程,25人每天工作8小时,36天可以完成;现在增加5人,限40天完成。
每天应工作几小时?6、一间教室用边长0.4米的正方形砖铺地,需要300块,如果改用边长为0.5米的正方形砖铺地,需要多少块?7、一对互相咬合的齿轮,主动轮有40个齿,从动轮有30个齿,如果主动轮每分钟转180转,从动轮每分钟转多少转?8、电视机厂试制一批新产品,原计划每天生产40台,30天完成。
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25%,实际多少天完成?9、农机厂的配件车间,生产每个配件的时间,由原来的7分钟减少了4.5分钟,原来每天生产140个配件,现在每天可生产多少个?10、电扇厂计划20天生产电扇1600台,生产5天后,由于改进技术,效率提高25%,完成计划还要多少天?11、兄妹两人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兄走完全程需2小时,妹走完全程需3小时,两人相遇时,兄比妹多走2.4千米,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
12、某人从甲地去乙地,每小时行7里,又从乙地回到甲地,每小时走4里,已知去时比回来时少用4.5小时,求甲乙两地距离?13、两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它们速度的比是10∶9,如果第一辆汽车用2小时,第二辆汽车要用多少小时?14、某工厂每天烧煤1.2吨,比原计划每天少烧0.1吨。
这样原计划烧60天的煤,现在可以烧多少天?15、一个纺织厂的织布车间,以前每人可以看2台织布机,每班用15人,现在每人多看3台织布机,每班可以少用几人?16、某化肥厂生产一批化肥,每天生产9吨,需要30天完成。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47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案
教案: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目标:1.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3.能够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1.如何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相应课时的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识(10分钟)老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例如人影的测量。
请学生回答:我们如何判断一个几何图形是相似三角形?引导学生得出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两个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Step 2 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0分钟)1.提示学生找出书本上的相关性质。
2.分组讨论并汇报,老师板书总结学生给出的各种性质,并引导学生总结出相似三角形的五个性质:a.对应角相等;b.对应边成比例;c.任意两条边的比值相等;d.对角线成比例;e.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等于对应边之比。
3.将这些性质逐个展示给学生,进行示例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Step 3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5分钟)1.提示学生相似三角形判定的重要性,并引导讨论何时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为相似三角形。
2.分析相似三角形判定的两种常见方法和应用场景:a.AA判定法:两个三角形两个角分别相等;b.边比例判定法:两个三角形的边成比例。
3.将这些判定方法展示给学生,进行示例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Step 4 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35分钟)1.提供几个与相似三角形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解答,并展示解题过程与结果。
2.整理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总结相似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a.判定所给的三角形是否相似;b.计算所要求的未知量。
3.引导学生通过训练来提高解决问题的技巧。
Step 5 小结与巩固(10分钟)1.让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回答一些简单的复习题。
2.提问学生: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有哪些?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哪些?3.适当时候检查学生的笔记和课堂讨论的记录。
按比分配解决问题的方法
按比分配解决问题的方法
按比分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比例分配的方法,它将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分解成多个部分,每个部分负责解决不同的问题。
这种方法可以避免一个人或团队负责所有的工作,使得所有工作都能得到相应的重视和重视。
按比分配解决问题的方法非常适合大型项目,因为它可以减少整体工作时间,并且可以保证所有任务都得到合理分配。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将一个大型项目分解成多个任务,每个任务由不同的人员负责解决。
按比分配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因为它可以使所有的任务同时进行,而不是一个一个来完成,这样可以极大地节省时间,并且可以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工作中来。
此外,按比分配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将资源集中利用起来。
同样的,比例分配可以有效地分配资源,以便不同的部门可以各自拥有自己所需要的资源,互相协作,以便更好地完成整个项目。
按比分配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以提高工作精神。
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到工作中来,而不必担心被分配的任务过于繁重,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精神和工作效率。
总之,按比分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可以有效地减少整体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地集中资源,并提高工作精神。
因此,按比分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很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大型项目的首选解决方法。
六年级小升初数学解决问题50道含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六年级小升初数学解决问题50道一.解答题(共50题,共277分)1.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去时速度是40千米/小时,返回时速度是60千米/小时,返回时的速度比去时的速度提高了百分之几?2.如果x和y成正比例关系,当x=16时,y=0.8;当x=10时,y是多少?如果x和y成反比例关系,当x=16时,y=0.8;当x=10时,y是多少?3.展览厅有8根同样的圆柱,柱高10米,直径1米,全都刷上油漆,如果每平方米用油漆100克,需要油漆多少千克?4.庄稼如果重量增加500克,记作+500,那么如果增加2千克,那么应该记作?5.买来一批煤,计划每天烧吨,可烧20天;实际每天比原来节约20%,这样可以烧多少天?(用比例解答)6.一个圆柱体的蓄水池,从里面量底面周长31.4米,深2米,在它的内壁与底面抹上水泥。
(1)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蓄水池能蓄多少吨水?(每立方米水约重1.1吨)7.张师傅要把一根圆柱形木料(如图)削成一个圆锥,削成的圆锥的体积最大是多少立方分米?8.一个圆柱体水桶,从里面量,底面直径是32厘米,高是50厘米,这个水桶大约能盛水多少千克?(1dm3的水重1千克)9.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已知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差6立方厘米,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各是多少立方厘米?10.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小麦堆,高是1.2米,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
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数)11.一件衬衣降价20%后,售价为100。
这件衬衣原价是多少元?12.一堆圆锥形黄沙,底面周长是25.12米,高1.5米,每立方米的黄沙重2吨,这堆沙重多少吨?13.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周长25.12米,高3米。
如果每立方米沙重1.7吨,这堆沙重多少吨?(得数保留整数)14.甲、乙两店都经营同样的某种商品,甲店先涨价10%后,又降价10%;乙店先涨价15%后,又降价15%。
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一等奖
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一等奖1、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探求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
3、渗透数学的对应思想及函数思想,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自觉检验的好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解答比例分配应用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我们在数学中学过平均分,平均分的结果有什么特点?(每份都相等)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分配的合理,往往需要把一个数量分成不等的几部分,即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通常叫按比例分配。
活学活用:1、白兔和灰兔只数的比是7:5,白兔占两种兔总只数的( ),灰兔占两种兔总只数的( )。
2 、六三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2:5,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3、一瓶500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100ml 和400ml?(补充问题并解答)二、新授。
1、教学例2。
(1)出示例2:李阿姨按1:4的比配置一瓶500ml的稀释液,她想知道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问:题目中要分配什么?是按什么进行分配的?(分配500ml的稀释液;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按1:4进行分配。
)(3)问:“浓缩液和水的体积1:4”,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在500ml的稀释液,浓缩液占1份,水的体积占4份,一共是5份,浓缩液占稀释液的五分之一,水的体积占稀释液的五分之四。
)(4)你能求出两种各多少ml吗?怎样求?(引导学生进行解题)①稀释液平均分成的份数:1+4=5②浓缩液的体积:500× 1 =100(ml)1+4③水的体积:500× 4 =400(ml)1+4答:浓缩液100ml,水400ml。
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P59~56例5、例6,练习九3~7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能力和对正、反比例的判断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感: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应用题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归一、归总应用题。
四、教学难点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铺垫1.下面各题两种量成什么比例?(1)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时间。
(2)从甲地到乙地,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3)每块地砖的面积一定,所需地砖的块数和所铺面积。
(4)书的总本数一定,每包的本数和包装的包数。
过程要求:①说一说两种量的变化情况。
②判断成什么比例。
③写出关系式。
如:)(一定行驶速度所用时间所行路程 2.根据题意用等式表示。
(1)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速度,3小时行驶210千米。
32102140= (2)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到达。
如果每小时行56千米,要5小时到达。
70×4=56×5①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不变,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②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的时间和速度。
看上面的题,回答下面的问题:①各有哪三种量?②其中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③哪两种量是变化的?这两种量是按怎样的规律变化的?他们成是什么关系?3、这节课,我们就应用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温故知新1.教学例5(1)出示例5: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12.8元。
李奶奶家上个月用了10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2)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过程要求:①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
②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解答情况,并引导学生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认识比例:什么是比例?如何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认识比例:什么是比例及如何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一、比例的基本概念比例,是一个数学术语,表示两个或多个数之间相等的关系。
它通常用于描述两个相似图形或物体的尺寸关系,也可以用来表示数量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在数学上,比例可以表示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如a:b = c:d,意味着a与b的比值等于c与d的比值。
二、比例的性质比例具有一些基本的性质,如比例的传递性、比例的反转性等。
这些性质在数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解决问题时可以通过利用比例的性质来进行推导和计算。
三、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1.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例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购物打折到制作食谱,都需要用到比例。
例如,在购物时,商家经常提供打折优惠,如“买二送一”或“打八折”等,这些都是基于比例的计算。
在烹饪时,食谱通常会给出食材的比例,如“面粉和水的比例为3:1”,这也是通过比例来控制食材的用量。
2. 在工程和科技领域的应用在工程和科技领域中,比例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例如,在建筑设计时,建筑师需要根据建筑的使用需求和规范来确定建筑的尺寸和比例,以保证建筑的安全和美观。
在机械设计中,工程师需要利用比例来绘制精确的图纸,以确保零件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3. 在数学学科中的应用比例在数学学科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在几何学中,比例用于描述图形的相似性和尺寸关系。
在代数中,比例可以转化为方程进行一些复杂的计算。
在数据分析中,比例可以用于计算百分比和比率等指标,以评估数据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四、如何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1. 建立比例关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需要确定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这通常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和条件进行分析和推导。
例如,在购物打折问题中,需要根据折扣的比例来确定实际支付金额。
在食谱制作中,需要根据食材的比例来确定各种食材的用量。
2. 设定未知数并列出比例方程在确定比例关系后,需要设定未知数并列出比例方程。
例如,在购物打折问题中,设原价为x元,折扣比例为80%,则实际支付金额为0.8x元。
整体法解比例
整体法解比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整体法解比例,是指通过整体与部分的比较关系来进行比例运算的方法。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比较不同部分的大小、数量或比例的情况,而整体法解比例就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解决方法。
在数学中,整体法解比例是一种常见的解题思路,也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问题中。
整体法解比例的基本思想是将一整体划分成若干部分,并利用这些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来推导出所需比例的结果。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比例问题的答案,避免繁琐的计算过程。
整体法解比例不仅适用于数学问题,也可以用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比例关系。
在解决比例问题时,我们首先需要确定整体和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如果我们要比较一个物体的长度与宽度,可以将其整体看作长度和宽度之和,然后根据给定的比例关系来确定两者的具体数值。
通过整体法解比例,我们可以轻松地计算出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从而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性质和关系。
除了常见的长度和宽度比例,整体法解比例还可以应用于不同领域的比较问题。
在商业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价格、利润、成本等比例关系的计算。
通过整体法解比例,我们可以快速计算出商品的售价、利润率、成本等重要指标,从而更好地指导商业决策和经营管理。
在实际生活中,整体法解比例也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家庭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来了解生活质量和经济状况。
通过整体法解比例,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估不同家庭的经济状况,从而更好地制定投资、理财计划。
整体法解比例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比例计算方法,适用于不同领域的比例关系问题。
通过整体法解比例,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比例问题的答案,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关系。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掌握整体法解比例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比例关系问题,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准确性。
【2000字】第二篇示例:整体法解比例是一种用于解决比例问题的数学方法。
比例是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通常用两个数字或两个字母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比例解决问题1.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
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答比较简单的应用题,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1.2过程与方法:经历用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
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2.教学重点/难点2.1教学重点: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2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3.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4.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课件出示)(一)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说明理由。
(1)总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反比例)(2)总页数一定,看了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
(不成比例)(3)购买铅笔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正比例)(4)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所走的路程和时间。
(正比例)(二)根据题意用等式表示:(小组相互检查)1、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3小时行驶210千米。
140÷2=210÷32、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到达。
如果每小时行56千米,要5小时到达。
70×4=56×5(三)解决问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1.光辉服装厂4天加工服装160套,照这样计算,生产360套服装,需要多少天?(用比例解答)解:设生产360套服装需要x天。
160︰4=360︰x160x=360×4x=360×4÷160x=9答:生产360套服装需要9天。
2.一列火车行驶360km。
每小时行90km,要行4小时;每小时行80km,要行x小时。
(四)教师小结:从上面可以看出,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应用比例的知识也可以列一个等式。
所以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些实际问题,还可以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5(课件出示情境图):1.学生理解题意,口述内容。
生:已知条件:张大妈家用了8 t水,水费是28元;李奶奶家用了10t 水。
要求问题: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师:用算术法如何解决生:先算出每吨水的价钱,再算出10吨水的钱。
(1)每吨水多少元?28÷8=3.5(元)(2)10吨水多少元?3.5×10=35(元)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元。
2.思考和讨论下面的问题:(1)找出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以及对应的数据,填写下表(未知的量用“x”表示)。
从上表可以知道()一定,所以()和()成()比例。
也就是说,两家的()和()的()相等。
(2)形成策略,展示成果(1)问题中有哪三种量?哪一种量一定?哪两种量是变化的?(2)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3)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从上表可以知道(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量)成正比例。
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量)的(比值)相等。
3.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根据: 张大妈家用的总钱数:张大妈家用水的吨数=李奶奶家用水的总钱数:李奶奶家用水的吨数。
即:水费:吨数=每吨水的单价(一定)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χ元。
28 : 8=χ:108χ=28×10χ=280÷8χ=35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元。
5.变式练习(1)先算出每吨水的价钱,再算出42元可以用几吨水?.每吨水多少元?28÷8=3.5(元)42元可以用多少吨水?42÷3.5=12(吨)(2)用比例来解决。
学生独立尝试列式解答。
汇报思维过程与结果。
想: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
也就是说,水费和用水吨数的比值相等。
解:设王大爷家上个月用了X吨水。
28X=42×8X=42x8÷28X=12答:王大爷家上个月用水12吨。
学生独立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指名板演并交流订正,比较两题的异同点,使学生明确例5的条件和问题改变后,题目中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正比例关系没变,只是未知量变(3)知识归纳(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五步曲”)(板书):一.梳(梳理相关联的两种量)二.判(判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三.列(设未知x,根据判断列出比例)四.解(解比例)五.检(用自己熟练的方法来检验)。
二、教学例6(课件情境出示)1.出示例6情境图,你能说出这幅图的意思吗?(指名回答)2.学生根据例5的解题思路思考:题中已知两种量?什么是一定的?已知的两个量成什么关系?3. 抓住不变的东西----总用电量, 判断成反比例关系4.学生述说,教师板演用反比例解法的书写过程。
5.回顾与反思:解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找到哪两个量的乘积一定。
只要两个量的乘积一定,就可以用反比例关系解答。
6.追加问题:现在30天的用电量原来只够用多少天?7.学生独立尝试用比例解答。
8.指名板演,全班交流。
三、学习致用(课件出示)1.各题中的两个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1)比例尺一定时,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2)圆的周长公式中当C一定时,π与d成反比例.(× )(3)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例。
(× )(4)y︰8=x(x不是0),y和x成正比例(√)2.我会分析:小明买了4枝圆珠笔用了6元。
小刚想买3支同样的圆珠笔,要用多少钱?想:(1)题中相关联的两个量是:(数量)和(总价)。
(2)(单价)是一定的。
所以(数量)和(总价)成(正)比例关系。
解:设要用X元。
6︰4=X︰34X=6×3X=6×3÷4X=4.53.做一做学校小商店有两种圆珠笔,小明带的钱刚好可以买4支单价是1.5元的,如果他只买单价是2元的,可以买多少支?解:设如果只买单价2元的,可以买x支。
2x=4×1.5x=4×1.5÷2x=3答:可以买3支。
4.只列式不计算:(1)一个小组3天加工零件189个,照这样计算,9天可加工零件x 个。
189︰3=X︰9(2)小红8分钟走了50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从家到学校用了14分钟,小红家离学校大约多少米?500︰8=X︰14(3)小兰的身高1.5m,她的影长是2.4米,如果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一棵树的影子长4米,这棵树有多高?解:设这棵树有x米4 : x = 2.4:1.5(4)我国发射的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在空中绕地球运行6周需要10.6小时,运行14周要用多少小时?解:设14周用x小时x:14 = 10.6 : 6(5)一个晒盐场用100克海水可以晒出3克盐,照这样计算,一块盐田一次放入585000吨海水,可以晒出多少吨盐?解:设可以晒出x吨盐585000 : x = 100 : 3多少吨海水可以晒出9吨盐?解:设x吨海水可晒9吨盐9 : x= 3 : 100(6)华南服装厂3天加工西装180套,照这样计算,要生产540套西装,需要多少天?工作总量÷ 时间 = 每天生产的工效(一定)180 :3 = 540 : X(7)用同样的砖铺地,铺18平方米要用618块。
如果铺24平方米,要用多少块砖?总块数÷ 平方数 = 每平方米用块数(一定)618 :18 = X :24(8)我能解决(用比例解答)a.某农场要收割小麦140公顷,前3天收割了84公顷,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要几天才能收割完?总公项数÷ 时间= 每天工作效率(一定)解:设剩下的x天才能收完(140-84):x = 84 : 3b.每天跳绳600下,2分钟跳了240下,照这样计算,还要跳多少分钟能完成计划?总下数÷ 时间= 每分钟跳的下数(一定)解:还要跳x分钟能完成计划.(600-240):x = 240 : 2c.小明家用收割机收割小麦。
如果每小时收割0.3公顷,40小时能完成任务。
(1)现在想用30小时收割完,那么每小时应收割多少公顷?解:设每小时应收割x公顷。
30x=0.3×40x=0.3×40÷30x=0.4答:每小时应收割0.4公顷。
(2)每公顷产小麦8t,这块地共产小麦多少吨?0.3×40×8=12×8=96(吨)答:这块地共产小麦96吨。
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课堂小结用比例解这类问题的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1)设要求的问题为x;(2)用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意义判断题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关系;(3)列比例式;(4)解比例,验算,作答。
板书用比例解决问题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五步曲”(板书):一.梳(梳理相关联的两种量)二.判(判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三.列(设未知x,根据判断列出比例)四.解(解比例)五.检(用自己熟练的方法来检验)。
例5.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t水,水费是28元。
李奶奶家用了10t,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例6.一个办公楼原来平均每天照明用电100千瓦时。
改用节能灯以后,平均每天只用电25千瓦时。
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多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