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备课资料 第三章 生物科学与健康 第1节 疾病与诊断课件 浙科版选修2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中选修2生活科学与社会生物第三章生物科学与健康第一节疾病与诊断浙科版习题精选

2019-2020年高中选修2生活科学与社会生物第三章生物科学与健康第一节疾病与诊断浙科版习题精选

2019-2020年高中选修 2 生活科学与社会生物第三章生物科学与健康第一节疾病与诊断浙科版习题精选第三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2003年在中国大地上最惨烈的事件就是“非典”侵袭、肆虐着人体的健康,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基因工程迅速研制出“非典”诊断盒,其作用机理是( )A、治疗“非典”利用的是抗原—抗体反应B、诊断“非典”利用的是DNA分子杂交原理C、诊断“非典”利用的是抗原—抗体反应D、治疗“非典”利用的是DNA分子杂交原理【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关于应用基因工程治疗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生理状况,其操作对象是基因B、进行基因治疗时,基因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C、基因治疗并不是对患者体内细胞的缺陷基因进行改造D、基因治疗时可只对患者部分细胞输入正常基因【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基因治疗是指( )A、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B、对有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C、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回复正常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关于应用基因工程治疗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理状况,其操作对象是基因B、进行基因治疗时,基因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C、基因治疗并不是对患者体内细胞的缺陷基因改造D、基因治疗时可只对患者部分细胞输入正常基因【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 )A、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B、有基因缺陷的染色体中C、有缺陷的细胞器中D、有基因缺陷的DNA分子中【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目前基因治疗主要是( )A、对有基因缺陷的细胞进行基因修复,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B、运用人工诱导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使功能恢复正常C、把正常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基因治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将目的基因直接注射入患者体内B、基因治疗有体外和体内两种途径C、基因治疗不需要使用载体D、对人类所有的疾病都可采用基因治疗【答案】:。

高中生物第三章生物科学与降3.1疾病与诊断课件浙科版选修2

高中生物第三章生物科学与降3.1疾病与诊断课件浙科版选修2

黑箱方法
疾 病
内部影像或直接观察
与 病症的常规诊断 特异性免疫反应


遗传咨询
ASO探针法 疾病的基因诊断
基因芯片
1、人类大部分疾病是____和______因素 共同作用的结果.
2、在疾病常原因。
人体好比是黑箱,常规诊断方法需要借助黑箱方法来 构建黑箱模型。黑箱模型的构建是通过对正常人群的 调查,获得健康人群的统计数据,建立人体正常的生 理和生化数据,而后再对各种疾病进行系统观察和研 究,归纳各种典型症状及相应的数据变化。这些过程 的研究对象都是群体,而人群中存在着个体差异,某 些人的症状不典型或数据变化不明显,就会导致误诊。
3、苯丙酮尿症是基因突变引起肝脏中苯丙氨酸羟化 酶缺陷的遗传性疾病。患者智力低下,丧失劳动能力 和自理能力。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为1/11000, 是较为常见的遗传病。请根据基因诊断的原理,描述 对这种疾病进行基因诊断的大致过程。
首先,制备ASO探针,即人工合成两种特定的寡核苷酸分子, 一种与正常的基因序列完全互补,另一种与致病的突变基因序 列完全互补.其次,从母体中抽取羊水,提取细胞的DNA处 理成DNA单链,并对突变的核苷酸区域进行PCR扩增,将 扩增获得的DNA片段处理成单链后固定在特制的膜上.第三, 分别用ASO探针与膜上的DNA片段进行杂交,洗脱,荧光 强度分析.最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如果出现很深的杂交斑, 说明是正常个体;如果出现浅色杂交斑,则是杂合子;如果不 出现杂交斑,则是患者.
一、“超前思考,比较听课”
什么叫“超前思考,比较听课”?简单地说,就是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不仅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要力争走在老师思路的前面,用自己的思路和老师的思路进行对 比,从而发现不同之处,优化思维。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章 生物科学与健康课件 浙科版选修2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章 生物科学与健康课件 浙科版选修2
可能成为人体器官移植的重要来源,但会遭到人体的强烈 排斥,这主要是因为该动物有一对纯合的基因(AA)能表达 GT酶,从而使细胞表面具有一种多糖类物质。人体能够识 别该多糖类物质,从而确定(quèdìng)该心脏是外来异种器官。经过科 学家多年的努力,目前得到了编码GT酶的一对基因中有一 个丧失表达功能的一些新型个体(Aa)。
第二页,共11页。
考点2 合理使用抗生素 1.细菌抗药性及其产生原因
(1)细菌抗药性是细菌原本具有的一种特性。 (2)细菌抗药性是基因突变的结果(jiē guǒ)。 (3)自然菌群中,抗药基因的频率极低。
第三页,共11页。
2.合理使用抗生素 (1)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①可能造成菌群的抗药性逐渐增强,最终使抗生素失效。 ②会破坏人体内正常菌群间的平衡,造成菌群比例失调, 某些对人体无害的细菌转变成危害人体的有害细菌。 ③某些抗生素有较强的毒副作用。 (2)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 ①不自行购买(gòumǎi),要凭医生处方购买(gòumǎi)。 ②不主动要求医生开抗生素处方。 ③不随便停药,应根据医生的处方按时服药,直到疗程 结束。
抑制排卵和精 各种短效、长效避孕药和避孕针,物理方法抑制
子的形成
睾丸生精(如超声波、微波、温热等刺激睾丸)
阻碍受精卵着 床
特别提醒
宫内节育器
采用哪种避孕措施,需根据年龄、性别、避孕意愿(yìyuàn)、 哺乳和
健康状况,以及家庭收入等情况来决定。
第六页,共11页。
命题视角1 有关器官移植的考查 【例1】 某种哺乳动物的心脏形状、大小很像人的心脏,有
点击(diǎn jī)此处进入 知能综合训练
第十一页,共11页。
移植的来源(láiyuán)。
(3)目前较人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高中生物 第三章 生物科学与健康配套课件 浙科版选修2

高中生物 第三章 生物科学与健康配套课件 浙科版选修2

菌确实能产生可阻止细菌繁殖的青霉素。
(4)青霉菌属于_____________菌。它与大肠杆菌的最主要区别是
_____________。
第十六页,共34页。
(5)最初使用较少的青霉素就有较好的杀菌效果,现在青霉素使用量常达 到800万单位(dānwèi),说明细菌的抗药性增强了,这种抗药性的形成是 _____________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第二十五页,共34页。
1.依据相关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利用无菌技术将某种细菌接种到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以不同方式处理培 养皿。(图中阴影(yīnyǐng)部分表示有细菌)
步骤
1
抗生素P
2 抗生素Q
3 抗生素P+Q
4
5
蒸馏水
实验 处理
37℃
37℃
37℃
37℃
0℃
第二十六页,共34页。
实验 结果
(1)步骤(bùzhòu)1和步骤(bùzhòu)2的实验结果不同,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 (2)步骤(bùzhòu)4和步骤(bùzhòu)5的结果也不同,其原因是步骤 (bùzhòu)4__________; 步骤(bùzhòu)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移植器官的 供血问题
防止(fángzhǐ)免 免疫排
疫排异
异问题
解决
修改死亡标准;动物器官 研究;人造器官研究;干 细胞研究
需要对移植的器官进行组 织配型,尽可能选择与病 人的人白细胞抗原(HLA) 差异小的器官进行移植
低温灌洗保存技术为器官 移植赢得了足够的时间
血管缝合技术等手术解决 了移植器官的供血问题

高二生物选修2 疾病与诊断 课件

高二生物选修2 疾病与诊断 课件

(2)现代辅助诊断技术
内部影像:X射线成像、超声波成像、计算机 体层成像、核磁共振成像等技术 直接观察:内窥镜(胃镜、肠镜、腹腔镜等) 特异性免疫反应: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 免疫获得体内微小变化信息 的方法。
现代辅助诊断技术可获得更为精确的黑箱 内部变化信息
(3)遗传咨询
用于预测子代是否可能患有遗传病
热处理后得到大量的单链DNA
3、将单链DNA转到尼龙膜上,观察基因探 针和它能否进行杂交 结果:有杂交DNA分子的说明待测组织中有
已知该致病基因的核酸序列
ASO探针法优点: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费用低。
缺点:一次只能检测一种基因。
4、基因芯片

基因芯片概念:基因芯片,也叫DNA芯片, 是将大量特定序列的DNA片段(分子探针) 有序地固定在经过处理后的尼龙膜、玻璃片、 硅片等支持物上 ,从而能快速、准确地对大 量DNA分子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的一种类似 电脑的芯片。
第三章 生物科学与健康 第一节 疾病与诊断
一、疾病的常规诊断
1、引起人类疾病的因素: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2、疾病的 常规诊断
黑箱方法
内部影像或直接观察
特异性免疫反应 遗传咨询
现代辅助 诊断技术
(1)黑箱方法
通过对人体---黑箱输出的信息进行 比较而作出判断的诊断方法。 黑箱:指内部结构尚不能或不便于直接 观察,只能从外部去认识的系统。 (是控制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法医学中个体识别、亲子鉴定
基因诊断和基因芯片是什么关系? 基因芯片也是利用基因诊断的原理
技术碱基的互补配对原则
探讨个人基因信息隐私权的保护:
书本74页

从基因水平提供更早期、更加准确的诊断依据

高中生物 第三单元 生物科学与人类健康 第一章 疾病的现代诊断与治疗技术 3.1 疾病的现代诊断与治

高中生物 第三单元 生物科学与人类健康 第一章 疾病的现代诊断与治疗技术 3.1 疾病的现代诊断与治

3.1 疾病的现代诊断与治疗技术——了解无因病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健康的需要而创立了医学。

医学的发展又总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迄今已取得了相当巨大的成就。

医务人员可以借助于医疗设备和科学仪器及多种先进技术诊治疾病与发现病因,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目前仍有相当多的疾病尚不能查明病因,患者依然被病痛所困扰。

由于查不出原因,这类病就被称作无因病。

在对无因病的研究中发现,无因病的发病率占总发病率的85%以上。

同时,由于近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基因科学的发展,使得目前已知病因的疾病理论处在重新被审视和理论重组的地位。

无因病不是指某一种病,也不是哪几种病的固定名称。

对那些发病原因不明或用现代常规检测设备、仪器和技术无法断定,但又客观存在的疾病,都可称为无因病。

所谓无因病是相对原因明确的疾病而言,今天的无因不等于明天、后天、永远都无因。

无因病包含内容很复杂,涉及范围也很广泛。

从疾病类型上看,无因病中既有常见病、疑难病,又有阴邪怪病。

导致无因病的原因表现在六大方面:一、电磁波和生物电磁波的传播干扰致病众所周知,组成人体的物质是细胞,构成细胞的是分子和原子。

原子内的一些电子因生理的需要在体内循环流动,其结果是在体内形成生物电流,在体外形成人体电磁场,并时刻以一定频率向外发射生物电磁波。

在对无因病的研究中发现电磁波可以成为疾病信息的载体。

健康的人向外发射的生物电磁波带有健康的信息;有病的人向外发射的生物电磁波带有疾病的信息。

这些不同的信息也可通过电话和电视进行传播。

这样,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不论相距何等距离都有可能引起同频共振,感应致病。

只要接收频率与发射频率相同,其疾病信息就会被主动地或被动地接受过来,特别是那些身体素质差、自我封闭能力弱的人更易导致同种疾病的发生。

二、生物场、地磁场和强磁场感应致病当一个不带电的线圈接近另一个带电的线圈时,就会感生电流;一支无磁性的铁钉在接触磁铁后就会产生磁性,这一现象就是感应的结果。

高中生物备课资料 第三章 生物科学与健康 第1节 疾病与诊断课件 浙科版选修2 精品

高中生物备课资料 第三章 生物科学与健康 第1节 疾病与诊断课件 浙科版选修2 精品
1、重组DNA技术是指在基因水平上的遗传工程。 它的基本原理是用人工的方法将需要的某一种供 体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大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 条件下用适当的工具酶进行切割后把需要部分即 目的基因与作为运载体的DNA部分连接起来,或 用人工方法合成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连接起来,然 后与运载体一起导入某一易生长、繁殖的受体细 胞或微生物中,使之在新的遗传背景下进行功能 性表达,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物质,如人胰岛素、 人生长激素、干扰素、红细胞生成素等。故重组 DNA技术是基因工程药物生产中的核心技术。
二、基因工程疫苗
(二)基因工程疫苗的生产 1、基因工程疫苗
2疫苗
(二)基因工程疫苗的生产
2、基因工程疫苗的生产过程
例1:乙型肝炎病毒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转移到酵母细胞中 构建成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工程菌 →→接种到发酵罐中大规模培养 →→经分离、纯化得到表面抗原蛋白 →→用福尔马林和Al(OH)3吸附制成疫苗
二、基因工程疫苗
疫苗:是一类接种后能激发人体免疫
反应来抵抗某些传染病的生物制品。
二、基因工程疫苗
(一)传统疫苗的生产 1、传统疫苗 减毒疫苗
灭活疫苗
2、传统疫苗的生产过程
二、基因工程疫苗
(一)传统疫苗的生产
减毒疫苗: 1、概念及制备:也称活疫苗,是指用人工定 向变异的方法,使病原微生物在极大程度上 丧失致病能力,或从自然界筛选毒性高度 减弱或基本无毒的活细菌或病毒制备成的疫苗 2、减毒疫苗的作用:
(二)现代辅助诊断技术
1、获得内部器官的影像 X射线成像;超声波成像;计算机层成像和核磁共振 成像等技术 2、直接观察身体内部 内窥镜可以直接观察腹腔、消化道等的情况; 3、获得体内微小变化的信息

(浙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目录

(浙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目录

(浙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目录(浙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目录必修一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第一节分子和离子第二节无机物第三节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综合学习与测试第二章细胞的结构第一节细胞概述第二节细胞膜和细胞壁第三节细胞质第四节细胞核第五节原核细胞综合学习与测试第三章细胞的代谢第一节细胞与能量第二节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第三节酶第四节细胞呼吸第五节光合作用综合学习与测试第四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第一节细胞的增殖第二节细胞的分化第三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必修二第一章孟德尔定律第一节分离定律第二节自由组合定律综合学习与测试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一节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第二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第三节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综合学习与测试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一节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第二节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第三节遗传信息的传递第四节遗传信息的表达—RNA和蛋白质的合成综合学习与测试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一节生物变异的来源第二节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综合学习与测试第五章生物的进化第一节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和进化第二节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第三节探索生物进化的历史综合学习与测试第六章遗传与人类健康第一节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第二节遗传咨询与优生综合学习与测试第三节基因治疗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第四节遗传病与人类未来必修三第一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植物激素第二节环境信号第二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内环境与稳态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第三节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第一节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第二节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第三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第四章种群第一节种群的特征第二节种群的增长方式第三节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第五章群落第一节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第二节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第三节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第四节群落的主要类型第五节群落演替第六章生态系统第一节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第二节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量第三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第四节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第七章人类与环境第一节生物圈第二节全球人口动态第三节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选修一第一部分微生物的利用实验1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实验2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实验3 观察土壤中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第二部分酶的应用实验4 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实验5 加酶洗衣粉的使用条件和效果实验6 α-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第三部分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实验7 用蒸汽蒸馏法从芳香植物中提取精油实验8 果酒及果醋的制作实验9 腐乳的制作试验10 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的测定第四部分浅尝现代生物技术实验11 植物的组织培养实验12 乳酸脱氢酶同功酶的分离实验13 DND片段的PCR扩增选修二第一章生物科学与农业第一节设施农业第二节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疾病的防治第三节优良品种的培育和繁殖第四节绿色食品的生产第二章生物科学与工业第一节微生物发酵与食品生产第二节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第三节生物工程药物和疫苗第三章生物科学与健康第一节疾病与诊断第二节疾病治疗中的生物科学第三节生殖健康本章小结第四章生物科学与环境第一节生物性污染第二节生物净化第三节合理使用生物资源选修三第一章基因工程第一节工具酶的发现和基因工程的诞生第二节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基因工程的应用第三节基因工程的应用第四节基因工程的发展前景第二章克隆技术第一节什么是克隆第二节植物的克隆第三节动物的克隆第三章胚胎工程第一节从受精卵谈起第二节胚胎工程第四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第一节来自生物技术的忧虑第二节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的.第五章生态工程第一节生态工程的主要类型第二节生态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第三节水利工程中的生态学问题第四节生态工程的前景。

高中生物第三单元生物科学与人类健康第一章疾病的现代诊断与治疗技术3.1.1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1)素材中图

高中生物第三单元生物科学与人类健康第一章疾病的现代诊断与治疗技术3.1.1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1)素材中图

基因治疗基因治疗(gene therapy)基因治疗是指将人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一定方式导入人体靶细胞以纠正基因的缺陷或者发挥治疗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生物医学新技术。

基因是携带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功能单位,是位于染色体上的一段特定序列。

将外源的基因导入生物细胞内必须借助一定的技术方法或载体,目前基因转移的方法分为生物学方法、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腺病毒载体是目前基因治疗最为常用的病毒载体之一。

基因治疗的靶细胞主要分为两大类: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目前开展的基因治疗只限于体细胞。

基因治疗目前主要是治疗那些对人类健康威胁严重的疾病,包括:遗传病(如血友病、囊性纤维病、家庭性高胆固醇血症等)、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如艾滋病、类风湿等)。

基因治疗是将人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一定方式导入人体靶细胞以纠正基因的缺陷或者发挥治疗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生物医学高技术。

基因治疗与常规治疗方法不同:一般意义上疾病的治疗针对的是因基因异常而导致的各种症状,而基因治疗针对的是疾病的根源--异常的基因本身。

基因治疗有二种形式:一是体细胞基因治疗,正在广泛使用;二是生殖细胞基因治疗,因能引起遗传改变而受到限制。

一、基因治疗的概念狭义的概念指用具有正常功能的基因置换或增补患者体内有缺陷的基因,因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广义的概念指把某些遗传物质转移到患者体内,使其在体内表达,最终达到治疗某种疾病的方法。

二、基因治疗的总体策略基因治疗策略1.基因治疗按基因操作方式分为两类,一类为基因修正(gene correction)和基因置换(gene replacement),即将缺陷基因的异常序列进行矫正,对缺陷基因精确地原位修复,不涉及基因组的其他任何改变。

通过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即基因打靶(gene targetting)技术将外源正常的基因在特定的部位进行重组,从而使缺陷基因在原位特异性修复。

浙科版选修2第三章《第一节 疾病与诊断》学案2

浙科版选修2第三章《第一节 疾病与诊断》学案2

浙科版选修2第三章《第一节疾病与诊断》学案2 浙科版1.人类大部分疾病是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疾病诊断的常规方法——黑箱方法: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档案;通过对各种疾病的系统观察和研究,归纳各种疾病的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变化;根据人体输出的信息进行____________。

3.现代辅助诊断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部器官的影像或________直接观察、________________等。

4.基因检测的方法——ASO探针,即人工合成______特定的__________分子,一种与________________完全互补,另一种与__________________完全互补。

因为ASO探针能与特定的基因序列通过______________发生分子杂交,洗脱时,只要有一个碱基不匹配,探针就会被洗脱下来。

5.基因诊断:是指用放射性同位素(如32P)、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作______,利用____________原理,鉴定被检测样本上的________,从而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6.基因芯片是将__________的DNA片段________在玻片、尼龙膜等支持物上,从而能______、______地对大量的DNA分子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

参考答案1.遗传因素环境因素2.健康人群体征指标典型症状生理生化数据比对与判断3.X射线成像超声波成像计算机体层成像核磁共振成像内窥镜特异性免疫反应4.两种寡核苷酸正常的基因序列致病的突变基因序列碱基互补配对5.探针D NA分子杂交遗传信息6.大量特定序列有序地固定快速准确1 / 1。

高中生物浙科版选修疾病与诊断部优课件

高中生物浙科版选修疾病与诊断部优课件
2.苯丙酮酸尿症是基因突变引起肝脏中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的遗 传性疾病,患者智力低下,丧失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该病在我 国的发病率为1/1000,是较为常见的遗传病。请根据基因诊断 的原理,描述对该种疾病进行基因诊断的大致过程。
出现病症后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是最优选择。 在就诊时应充分相信主治医师。
基因芯片
二、其他疾病 通过专业医学影像技术检测: 如电脑断层扫描(CT)、X光、核磁共振成像(NMRI)等。 还可通过心电图、脑电图、血液化验、尿液化验等检测。
也可通过某些试纸进行初步检测。
【活动四】通过试纸进行模拟尿糖的初步检测
请将试纸插入样液中1-2秒后取出,并用纸巾吸去多余样液,60 秒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结果。(观察第7个试纸的颜色)
一、遗传病
等位基因特异寡核苷酸探针法(ASO探针法)
常用的诊断方法: 6.基因水平的诊断
病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病因:编码血红蛋白的基 CT T
替换为
GTA CAT
,使得
肽链上原本为谷氨酸变成了缬氨酸。
【活动三】请同学们阅读学案上的资料,回答下列4个问题。
1.需制作几种探针? 2种
一、遗传病
【活动一】请根据所学知识,试判断下列遗传病所对应的症状。
A.白化病___2__ B.苯丙酮尿症__6___ C.血友病__5___ D.葛莱福德氏综合征__1___
E.特纳氏综合征__4___ F.21-三体综合征__3___
1.男性,睾丸发育不全。 2.怕光,皮肤、眉毛、头发及其他体毛呈白色或 黄白色。 3.伸舌样痴呆、口齿不清、发育迟缓等。 4.女性,卵巢和乳房等发育不良。 5.凝血时间延长,重症患者没有明显外伤也可发 生“自发性”出血。
血常规 肝尿功常能规

高中生物 第三章 生物科学与健康 第一节 疾病与诊断课后自我小测 浙科版选修2

高中生物 第三章 生物科学与健康 第一节 疾病与诊断课后自我小测 浙科版选修2

第一节疾病与诊断自我小测1观察肿瘤细胞切片,下列有关切片中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细胞经减数分裂增殖B.所有细胞中都可见染色单体C.所有细胞中DNA含量相同D.所有细胞都能合成蛋白质2基因诊断技术中,所用的探针DNA分子中必须存在一定量的放射性同位素,后者的作用是( )A.为形成杂交的DNA分子提供能量B.引起探针DNA产生不定向的基因突变C.作为探针DNA的示踪元素D.增加探针DNA的相对分子质量3诊断苯丙酮尿症所用的探针是( )A.32P半乳糖苷转移酶基因B.荧光标记的苯丙氨酸羧化酶C.荧光标记的β珠蛋白基因D.3H苯丙氨酸羧化酶基因4依据DNA分子杂交原理的技术是( )①用DNA分子探针诊断疾病②B淋巴细胞与骨髓癌细胞杂交③快速灵敏地检测饮用水中病毒的含量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形成重组DNA分子A.②③ B.①③C.③④ D.①④5基因芯片技术可以直接检测( )A. DNAB. DNA或RNAC.蛋白质 D.脂肪6对恶性肿瘤进行基因诊断的过程为( )①将DNA转到一种特制的尼龙膜上②构建基因探针③从人体的尿液或血清等体液中获得少量的脱落细胞,提取DNA,经热处理成单链DNA ④将探针与尼龙膜上的DNA分子结合⑤对单链DNA进行PCR扩增⑥将扩增获得的DNA热处理得到大量的DNA单链A.②①③⑤④⑥ B.②③⑤⑥①④C.②③⑤⑥④① D.①②⑤⑥③④7基因芯片诊断的特点最全的一组是( )①快速②准确③高效④自动化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③④ D.③④8下列有关PCR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PCR技术经过变性、复性、延伸三个阶段B. PCR技术可用于基因诊断、判断亲缘关系等C. PCR技术需在体内进行D. PCR技术是利用碱基互补配对的原理9已知鸡的成熟红细胞合成β珠蛋白,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

用编码上述两种蛋白质的基因作探针,分别对两种细胞中提取的总DNA片段进行杂交,结果显示为实验一;分别对两种细胞中提取的总RNA片段进行杂交,结果显示为实验二:注:+为阳性结果;-为阴性结果(1)实验一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第三单元生物科学与人类健康第一章疾病的现代诊断与治疗技术3.1.2器官移植(1)素材中图版选修2

高中生物第三单元生物科学与人类健康第一章疾病的现代诊断与治疗技术3.1.2器官移植(1)素材中图版选修2

第2节器官移植(一)2000年,在我国的“863高科技项目”展览中,一背上长着“人耳”的裸鼠与众人见面,它背上的“人耳”以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作为模型支架,让牛的软骨细胞在这个支架上生长和增殖。

然后再接上表皮细胞。

(二)2000年美国器官移植的总体情况。

(三)组织工程鼻软骨(四)1978年,“世界移植受者运动会”首次在英国举行。

运动会隶属于奥林匹克运动会大家庭,其目的在于唤起公众的器官捐献意识,提倡亲属器官捐献以生动的方式向全社会展示器官移植的医学成就树立器官移植受者康复和回归社会的信心截至到2003年,运动会共举办了14届,66个国家、数以万计的各类移植受者参加。

大约有24万6千人在观看了运动会后改变了他们对于器官捐赠和器官移植的观点为了进一步扩大运动会的影响,许多国家都举办了本国的“移植受者运动会”。

在中国,由于各种原因,至今尚未举办过运动会(五)截止到2003年我国器官移植现状1、同种异体心、肝、肾移植存活率大幅度提高;2、出现了大批长期存活受者群体;3、移植病例数成倍增长;4、新的器官移植和移植技术不断涌现;5、一度趋于低潮的移植又呈上升趋势;6、腹部多器官一期移植获得长期存活;7、供器官保存液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8、新型免疫抑制方案为受者提供了良好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9出现了大批临床和研究相结合的移植中心;10、我国的器官移植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六)器官移植的发展概况1、幻想阶段:相传公元200年左右,名医扁鹊曾给两个病人进行心脏移植,并取得好的效果。

《列子》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

扁鹊治之。

既同愈。

谓公扈齐婴曰:“汝曩之所疾,自外而干府藏者,固药石之所已。

今有偕生之疾,与体偕长,今为汝攻之,何如?”二人曰:“愿先闻其验”扁鹊谓公扈曰:“汝志强而气弱,故足于谋而寡于断。

齐婴志弱而气强,故少于虑而伤于专。

若换汝之心,则均于善矣。

”扁鹊遂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既悟如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减毒疫苗的特点:
4、常用的减毒疫苗:
3பைடு நூலகம்
二、基因工程疫苗
(一)传统疫苗的生产 灭活疫苗: 1、概念及制备:选用抗原特异性强的病原微
生物,经过人工大量培养后,用化学或物理 方法灭活后制备而成的疫苗。 2、灭活疫苗的作用:
3、灭活疫苗的特点: 4、常用的灭活疫苗:
4
二、基因工程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麻风杆菌等 的疫苗不能用传统方法制备,这主要是因 为它们难以培养或可能存在潜在的危险。 现在我们是如何进行这些病原体的疫苗 的制备和大规模的生产的呢?
23
二.疾病的常规诊断
(一)常规诊断方法: (二)现代辅助诊断技术 (三)遗传咨询
1、遗传性疾病引起的原因: 通常由染色体异常或基因突变引起
2.遗传病类型: 显性遗传病和隐性遗传病
24
3、遗传规律来解答
染色体异常或基因突变引起显性遗传病,在 亲代就表现出症状,比较容易诊断;
染色体异常或基因突变引起隐性遗传病,亲代 虽然表现正常,却带有致病基因,可将致病基 因遗传给后代,在预测子代是否患遗传病时, 上述诊断技术难以发挥作用,医生通常会利用 遗传规律来解答此类问题。
16
2、不足(缺点) 常规诊断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人体——“暗箱”输出的 信息进行比较而作出的判断,难免出现误诊。 (二)现代辅助诊断技术 1、获得内部器官的影像 X射线成像;超声波成像;计算机层成像和核磁共振 成像等技术
17
二.疾病的常规诊断
(一)常规诊断方法: (二)现代辅助诊断技术
18
19
5
二、基因工程疫苗
(二)基因工程疫苗的生产 1、基因工程疫苗 2、基因工程疫苗的生产过程
6
二、基因工程疫苗
(二)基因工程疫苗的生产 2、基因工程疫苗的生产过程 例1:乙型肝炎病毒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转移到酵母细胞中 构建成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工程菌 →→接种到发酵罐中大规模培养 →→经分离、纯化得到表面抗原蛋白 →→用福尔马林和Al(OH)3吸附制成疫苗
21
2、不足(缺点) 常规诊断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人体——“暗箱”输出的 信息进行比较而作出的判断,难免出现误诊。 (二)现代辅助诊断技术 1、获得内部器官的影像 2、直接观察身体内部 3、获得体内微小变化的信息
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22
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例:
在接种预防肺结核的卡介苗前,医生将少量的 结核菌素注射到皮内,如同青霉素皮试一样; 若出现结核菌素阳性,表明体内已有肺结核的 抗体,无需在注射卡介苗了。
9
第三章 生物科学与健康
10
第一节 疾病与诊断
一.人类疾病 二.疾病的常规诊断 三.疾病的基因诊断
11
一.人类疾病
1.引起人类疾病的因素: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2.人类疾病类型:
完全由环境因素引起: 如流行性疾病
完全由遗传因素引起: 地中海贫血病
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引起的: 大部分疾病,如高血压、风湿病等
7
二、基因工程疫苗
(二)基因工程疫苗的生产 2、基因工程疫苗的生产过程 例2:转基因植物生产疫苗 将病原体的抗原基因转移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 DNA中,并使其表达,培育出生产疫苗的转基 因植物→→培育转基因植物,随着植物生长发 育,抗原物质积累→→直接食用转基因绿色植 物或其果实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8
二、基因工程疫苗
疫苗:是一类接种后能激发人体免疫
反应来抵抗某些传染病的生物制品。
1
二、基因工程疫苗
(一)传统疫苗的生产 1、传统疫苗 减毒疫苗
灭活疫苗 2、传统疫苗的生产过程
2
二、基因工程疫苗
(一)传统疫苗的生产
减毒疫苗: 1、概念及制备:也称活疫苗,是指用人工定 向变异的方法,使病原微生物在极大程度上 丧失致病能力,或从自然界筛选毒性高度 减弱或基本无毒的活细菌或病毒制备成的疫苗 2、减毒疫苗的作用:
思考与练习(P64)
1、重组DNA技术是指在基因水平上的遗传工程。 它的基本原理是用人工的方法将需要的某一种供 体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大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 条件下用适当的工具酶进行切割后把需要部分即 目的基因与作为运载体的DNA部分连接起来,或 用人工方法合成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连接起来,然 后与运载体一起导入某一易生长、繁殖的受体细 胞或微生物中,使之在新的遗传背景下进行功能 性表达,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物质,如人胰岛素、 人生长激素、干扰素、红细胞生成素等。故重组 DNA技术是基因工程药物生产中的核心技术。
(一)常规诊断方法: 1、常规诊断的过程
(1)了解正常状态下人体的一些体征指标: 即建立人体正常的生理和生化数据变化 如:白细胞的正常值为3.5x109—10x109个/L
(2)通过对各种疾病的系统观察和研究,归纳出各种 疾病的典型症状以及相应的人体生理和生化数据变化 如:细菌性感染往往引起白细胞数量的增加,且中性 粒细胞数量增加得很快,所占的比例大幅度提高。
25
活动:遗传咨询(P69---71)
1、对家庭成员进行体检,了解家庭病史, 诊断是否患有遗传病;
2、分析遗传病传递方式,判断类型; 3、推算后代的再发风险率; 4、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和建议,
如终止妊娠、进行产前诊断等。
26
思考与练习(P75)
2、人体好比是黑箱,常规诊断方法需要借 助黑箱方法来构建黑箱模型。黑箱模型的 构建是通过对正常人群的调查,获得健康 人群的统计数据,建立人体正常的生理和 生化数据,而后再对各种疾病进行系统观 察和研究,归纳各种典型症状及相应的数 据变化。这些过程的研究对象都是群体, 而人群中存在个体差异,某些人的症状不 典型或数据变化不明显,就会导致误诊。
20
2、不足(缺点)
常规诊断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人体——“暗箱”输出的 信息进行比较而作出的判断,难免出现误诊。
(二)现代辅助诊断技术 1、获得内部器官的影像 X射线成像;超声波成像;计算机层成像和核磁共振 成像等技术 2、直接观察身体内部
内窥镜可以直接观察腹腔、消化道等的情况; 3、获得体内微小变化的信息
注意:发病原因是环境因素起主导作用还是 遗传因素起主导作用,因不同的疾病 和病人的具体情况而有差异
12
二.疾病的诊断
人体就像一个 “暗箱”,医 生通过一定的 方法了解“暗 箱”内部变化, 才能进行诊断 和治疗。
14
二.疾病的诊断
(一)常规诊断方法: (二)现代辅助诊断技术 (三)遗传咨询
15
二.疾病的常规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