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关注弱势群体教案

合集下载

关注弱势群体教案

关注弱势群体教案

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弱势群体,体会他们处境的艰难及艰辛;培养同情心和平等意识,尊重和帮助弱势群体。

能力目标:提高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客观、公正地看待社会现象。

知识目标:了解弱势群体的含义、特征和范围,了解该群体中同龄人的境遇。

知识要点:
1、我国现阶段社会生活中还存在弱势群体。

2、弱势群体的特征及其包括的人群。

3、在我们同龄人中也有弱势群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让学生闭着眼睛写下老师说的一句话,体会一下盲人的处境。

二、新授:
(一)教学“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1、阅读第46页第二段,找出弱势群体的含义。

2、让学生阅读第三段归纳出弱势群体的特征。

3、阅读第46页下及第47、48页的内容,让学生归纳出弱势
群体包括的对象有哪些。

明确:弱势群体包括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水平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城市居民残疾人以及遭受灾祸的人群等。

4、找出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
我国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同时受历史、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教学“走进同龄人”
1、让学生观看第49页中的图片和文字,谈谈感想,说说身边
是否有同龄人像他们那样属于弱势者。

2、阅读第50页《马燕日记》,说说想法。

3、让学生阅读第51页的内容,引导学生放眼世界,看到世界
各地存在的需要社会和他人给予关照的人们。

三、小结。

《关注弱势群体》教案

《关注弱势群体》教案

《关注弱势群体》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就是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沟通与对话,了解弱势群体真实的生活处境,学会尊重、理解、信任人,感悟爱心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了解弱势群体的内涵。

(知识)
2、学会理解他人、帮助他人。

(能力)
3、树立平等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课时安排
安排为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展示一系列图片,以此谈话引出课题“关注弱势群体”。

二、新课教学
1、让学生看P.46第一个小字资料,教师提出问题:什么叫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有什么特征?弱势群体主要指的是哪些人群?学生谈话后,教师可适当指点,再勾画相应语句。

2、让学生看P.50马燕日记,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像马燕那样面临失学,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失学以后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学生分组讨论,再推荐佳者全班展示。

3、让学生看P.51小字资料,教师提出问题:我们的同龄人处于弱势地位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谈话后,教师可适当指点。

再提出问题:帮助弱势群体,我们能做些什么?学生谈话后,教师再展示图片。

4、小结时,教师提出问题:这一课的学习,让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谈话后,教师适当指点:了解到了弱势群体真实的生活处境,知道了要关心、尊重、帮助弱势群体……。

九年级政治第7课《关注弱势群体》教案教科版

九年级政治第7课《关注弱势群体》教案教科版

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一、课时基本内容:1课时关注弱势群体二、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取舍,教法、学法的选择等1.教学内容分析: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 主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弱势群体”的概念,以及我国存在的弱势群体的状况。

其中“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框题给出了“弱势群体”的概念,并列举了我国存在的主要弱势群体及其形成的原因和生存状况。

“走近同龄人”框题,主要介绍了我国主要弱势群体的基础上,特别地呈现了我国少年儿童弱势群体,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同龄人的生存状况,感受他们的艰苦生活以及对他们将来发展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2.学情分析:从知识性来讲,本课内容很简单,有些知识学生看了就能够明白。

但是,本课的目标主要是情感教育。

班级中有的学生生活优裕,而有的学生则可能属于弱势群体中的一员。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弱势群体学生的自尊心,既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及其产生的原因,又要引导他们了解社会给予的支持以及对自己的期望,使之树立信心,发展自己。

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生活条件优越的学生学会尊重弱势群体、帮助弱势群体,其中包括自己的同学。

3.重、难点的确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和生存的状况,本课另一个教学重点是了解儿童中的弱势群体,特别是要感受他们的生活境况,了解贫困等不利条件对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影响。

为教学获得良好效果,教师必须查找大量的资料,让学生从多方面和多角度了解体会我国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

查找资料应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弱势群体学生既认识自己的处境,又能够树立信心,以坚定的意志克服困难。

4.教学资源的取舍:(1)充分利用教材课文中的材料。

(2)对学生同龄人的生存状况需补充一些相关材料。

5.教法、学法的选择:由于国家近年来很重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帮助,因而相关的报道很多。

在教学中可以搜集这些报道,使教学与时事相结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现实。

教科版九年级政治第7课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政治第7课教案

第17课时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学习目标:1.识记我国弱势群体含义、特征、包括的人群及其主体。

2.理解造成弱势群体的原因,现实生活中弱势群体的表现。

学习过程:一、导入、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老师板题。

二、出示目标请看学习目标:(多媒体出示)三、先学后教(一)先学1、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自己阅读教材P46-P48“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部分,思考下列问题,6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1)弱势群体(含义),是指依靠的力量或能力无法维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需要国家给予社会群体。

(2)在我国弱势群体包括、、以及遭受灾祸的人群等。

(3)我国为什么会存在弱势群体?(4)弱势群体的含义与特征是什么?生活中弱势群体会遇到哪些问题与困难?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及时提醒不认真看书的同学。

3、检测请同学们找到答案的举手,若举手为少部分,再给2分钟,或讨论一下,若举手的多,先请学困生回头回答,再找中等及优生订正。

教师及时统计检测中的普遍问题,为后教做准备。

(二)后教1、师生讨论订正,主要是学生答,教师组织讨论,不轻易给出答案(1)-(2)P46-48大字叙述学生都能找到。

第(2)题重点要引导学生明确有哪些弱势群体,这些弱势群体中哪些是主体。

提示:主体是农村与城镇的贫困人口。

(3)P46第一段我国为什么会存在弱势群体?我国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同时受历史、自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人的生存和发展方面还有较大的困难。

(4)P46第二、三段注意对含义的解读与特征的归纳,对两个问题要合并来理解,减少记忆量。

四、当堂训练1、听写:弱势群体的含义是,它包括等人群,其中的主体是。

2、说一说(1)我国现阶段为什么会有弱势群体?(2)弱势群体的含义与特征是什么?生活中弱势群体会遇到哪些问题与困难?五、宣布下课教后记:第18课时走近同龄人学习目标:1.造成同龄人困境的原因理解。

思品九年级教案第七课

思品九年级教案第七课

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弱势群体”的概念,主要类型及其生存状况2、了解儿童中弱势群体及其生活状况,懂得贫困等对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影响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客观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敏感性,让学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培养学生关心他人情感和价值取向2、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敏感性,关注同龄人的生活状况教学重难点:1、“弱势群体”的概念,主要类型及其生存状况2、了解儿童中的弱势群体,特别是要感受他们的生活境况,了解贫困等不利条件对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导入1、知识回顾:我国现阶段达到的小康是什么样的小康?2、导入谈话: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是低水平的,其中还有一定比例的贫困人口。

现阶段的小康同时又是发展不平衡的,使得一些人在生存和发展方面还有较大的困难。

总之,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部分值得我们关注的群体,即“弱势群体”新授:一、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1、什么是弱势群体?(学生朗读概念)2、指导学生从“弱势群体”的概念分析“弱势群体”的特征。

3、学生根据自己对弱势群体的理解,说一说弱势群体有哪些类型。

教师指导并板书。

4、指导学生认识弱势群体的主体师:除了以上弱势群体的类型以外,你认为还有哪些群体属于弱势群体?5、指导学生认识,农民工和身患疾病和身有残疾的人这一类群体。

6、交流感受(P48)交流内容二、走近同龄人1、学生看图(P49),说说我们的同龄人是什么状况?(我们的一些同龄人还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2、生阅读马燕日记分享:国家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后,像马燕这样的孩子再也不会因为贫困而失学,对此,你有什么感受3、讨论:你知道的同龄人的生活状况,列举交流4、了解国际社会中同龄人的生活状况小结:讨论:你认为怎样才能改变处于困境中的同龄人的生活现状三、作业:完成本课高效课堂上相关习题板书设计:含义关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特征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注范围弱形成原因势一样的年龄不一样的生活群家庭遭遇变故的孩子体农民工子女走近同龄人被贫困困扰的孩子遭遇战火蹂躏的孩子遭遇天灾人祸等的孩子教后记:。

关注弱势群体教案

关注弱势群体教案

《关注弱势群体》——我们的关爱执教者:分水学校余荣菁一、教学内容分析在前面“我们的关爱”里指出了我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如社会不发达、地区差异等不平等现象的基础上,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关注、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同时,教科书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帮助和关心弱势群体:其一是要用实际行动给他们以实际的帮助。

其二是要学会尊重弱势群体,不歧视弱者。

最后,教科书以事例引导学生了解帮助弱势群体的具体方法,使之能够将爱心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二、学情分析初中学生正值价值观形成时期,他们对社会现象很敏感,尤其对一些不公正、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充满愤慨;他们充满理想,热情地追求着大同世界的实现,对未来充满了幻想。

这个时期是培养学生亲和社会的情感和行为的关键时期。

如果能够让学生客观地了解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不平等现象及其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培育学生的尊重、关心、同情弱者的人格,寻找消除这些不平等现象的途径和方法,不但可以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这些现象,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途径和方法,懂得从哪些方面关爱社会弱势群体。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学会利用社会资源来帮助社会弱势群体。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引导学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

四、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过程引入:请看教科书第66 页阅读资料并回答后面的问题:如果你是千百条小鱼中的一条,你想对小男孩说什么?你想对那名男子说什么?(学生回答略:感受生命的可贵,体会帮助他人的意义,引导学生确立“同情心”,形成为他人着想的品质)讲:人贵在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看问题、想问题,即具有所谓的“同情心”。

古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我们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体验他人的感受,就不会不为他人着想。

请同学阅读教材P66-69:思考归纳我们为什么关爱弱势群体?学生交流回答阅读教科书第67页的阅读资料,了解高耀洁为防治艾滋病所做的贡献,感受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的人的伟大与无私,从中学习如何帮助他人。

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7课《关注弱势群体》教学设计

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7课《关注弱势群体》教学设计

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教材分析】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了解现实生活中不同弱势群体的真实处境,正确看待社会问题,学会尊重、理解、关心并帮助他人,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社会公平问题。

本课由“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和“走近同龄人”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包括两段主题文字以及其后有关阅读资料。

本层次第一段主题文字阐述了“弱势群体”的含义,第二段主题文字阐述了弱势群体的三个特征以及范围。

第二层次在第一层次基础上,分别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弱势群体,即农村贫困人口、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残疾人及遭遇灾祸的人群。

其中每介绍一种类型的弱势群体,都提供了有关阅读资料,易于学生深入了解有关内容。

此外,本层次最后设计了一个交流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对比自己与弱势群体的生活,从而感受自己的幸福,深刻理解弱势群体的不幸,为后面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奠定积极的情感铺垫。

【学情分析】随着九年级学生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他们关注的问题不再局限于家庭和学校,逐步扩展到社会领域。

各种社会问题如下岗问题、失学问题、贫富差距等逐渐进入九年级学生的视野,引发了他们的思考。

同时,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他们渴望对自己生活的社会和世界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问题,了解社会各种群体的生活处境,学会感恩生活,学会尊重、理解、关心并帮助他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也是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当务之急。

【课标依据】一2.2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二2.3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二2.5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

三1.5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三2.1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进学生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的情感,培养学生尊重人、关爱人的平等意识,引导学生感恩生活的同时践行平等的真谛,关注弱势群体并主动帮助弱势群体。

第七课 关注弱势群体 教学设计

第七课   关注弱势群体 教学设计

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一、【学习目标】1. 我要记住“弱势群体”的概念及其特征;了解我国弱势群体的主要类型及其生存状况。

懂得尊重、帮助弱势群体。

(重点)2. 我要进一步了解“弱势群体”,特别是了解儿童中的弱势群体及其生活状况,懂得贫困等对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影响。

(难点)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提示:详细阅读教材P46—51,在课本中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并用铅笔划出来,圈出一些关键词,再把此问题写在课本中这些答案的对应位置。

独立完成并熟记,背下带※的问题。

)※1. 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有哪些?P46※2. 弱势群体的含义和特征分别是什么?P46※3. 在我国,弱势群体包括哪些人?其主体是什么?P464.我国各种弱势群体生存的状况:P46-485. 农民工的主要困难有哪些?P47※6.留守儿童主要存在哪些问题?P517、你认为如何促使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自己思考总结)三、【易错知识点】1.要改变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最主要靠国家和社会力量给予帮助或支持。

而不是靠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2.我国社会中弱势群体的主体是农村没有解决温饱、城镇里收入水平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这些人。

(并不是住在农村都是)四、【合作探究】透视校园欺凌明辨是非善恶[看谁不爽就轮流扇对方耳光]看谁不爽就轮流扇对方耳光、用脚踹、强迫他人脱光上衣让对方裸体跳舞,并用手机拍摄视频上传微信群……2016年12月13日, 8名被告人因强制侮辱妇女罪、非法拘禁罪,均被温州鹿城法院判刑。

8人案发时都还不到18周岁,他们对3名女孩施暴,被害人年龄最小的仅15岁。

令人唏嘘的是,施暴人中的王某也曾是被欺凌者,为了让自己不再被欺负,竟然也加入了这个“欺凌团伙”处在青春叛逆期的青少年,以结伙的方式“欺凌”同学、同伴,在一些地方时有发生,触目惊心。

人民日报评论员曾对全国29个县104825名中小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校园欺凌发生率为33.36%,其中经常被欺凌的比例为4.7%。

《关注弱势群体》主题班会教案及设计分析

《关注弱势群体》主题班会教案及设计分析

班级活动手牵手——“关注弱势群体”主题班会班级:2010教师教育学号:2010130002姓名:姜娟关注弱势群体主题班会教案一、班会背景:目前弱势群体已在我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隐患,弱势群体的保护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

弱势群体保护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保护弱势群体不仅是政府的责任,而且是全社会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二、班会目的:让更多的学生关注社会,走进社会,情系社会,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奉献一片爱心。

三、班会主旨:奉献爱心,关注弱势群体。

四、班会前准备:1、选好主持人男、女各一名。

好的班会主持人,是一次成功班会的前提。

经过认真筛选,我对最适合做主持人的两个同学进行了必要的培训,并努力调动起他们主持好这次班会的积极主动性。

2、收集、整理与这次主题班会相关的各种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3、班会背景设置,布置好黑板及教室环境。

营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布置做好班会记录及录像工作,努力将班会开得有模有样。

5、精心制作好本次班会的多媒体课件。

6、各组分别准备好自己的班会任务,努力做到人人参与,积极参与。

五、班会过程:序曲:歌曲《越来越好》带领同学们开始今天的主题班会。

1、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开始:男:手牵手,让沙漠中的一滴泪化成绿洲的湖水。

女:手牵手,让微弱的烛光变成温暖的火种。

男:手牵手,让今天的挫折绘成明日的彩虹。

女:手牵手,让我们的爱心布满辽阔的天空!合:手牵手——“关注弱势群体”主题班会现在开始!2、什么是弱势群体。

男:自从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5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以后,“弱势群体”逐渐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女:是的,神州大地也掀起一股情满人间的温暖春风,这也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心,那么什么是弱势群体呢,请看幻灯片。

3、播放幻灯片,了解什么是弱势群体,体察我们身边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

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教案

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教案

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教案
一、导入新课
学生体验:1、拿出笔和纸,闭上眼睛,听写老师说的一句话;
2、把鞋带解开,然后试着用单手把鞋带系上。

教师引导学生用爱心来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二、探究新知
(一)弱势群体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1、学生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46页关于弱势群体的定义,交流归纳含义中强调的弱势群体的三个特征。

2、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学生交流:对弱势群体的看法。

教师强调弱势群体的定义和特征。

(二)我国弱势群体的主要类型及其生存状况
1、合作交流:
阅读教材46—48页,交流弱势群体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1)了解我国的贫困现象以及由此产生的弱势群体
(2)根据你的了解,谈谈我国目前进城务工者的生活状况
(3)你所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状况
(4)交流遭遇灾祸人群的生活状况
根据你的观察,你认为生活中的弱势群体还有哪些?他们为什么是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哪些帮助?
教师分析点拨弱势群体的类型,成因。

(三)走进同龄人
阅读教材49—50页,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1、了解身边弱势同龄人的生存状况,谈谈自己对现在拥有幸福生活的感想。

2、阅读完马燕日记后,想象下,如果你面临马燕的问题,你会有什么感受?失学后生活可
能会是怎样的?我们对于自己现在的拥有的幸福生活该怎样珍惜?
教师点拨:介绍我国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采取的措施,对失学儿童的各种援助。

交流讨论:同龄人成为弱势群体的原因。

教师总结。

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

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
④我国制度不够公平,造成人民的实际不平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我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产生的后果有( )
①使一部分人成为市场竞争的强势人群和富裕者②使另一部分人成为竞争的弱势者和贫困者③使得一些职工的收入水平降低而成为社会弱势群体④那些在没有竞争力的产业中工作的职工,在调整过程中成为低收入者甚至成为下岗职工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1.弱势群体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和生存的状况。
【学习难点】2.感受幸福生活,体会弱势群体的艰难。
一、知识链接,情境引入:查找到的有关“弱势群体”的资料,谈谈对弱势群体的看法。
2、学案引领,自主探究:
在我国,弱势群体包括。其中弱势群体的主体是。
3、合作交流,互助释疑
1.我们存在弱势群体的原因。
③使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也能够得到社会的关爱
④我国政府为解决不公平现象而采取的具体措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2008年6月17日,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撰文: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研究报告《走向更加公正的社会》的计算,目前我国弱势群体的规模已达1.4亿—1.8亿人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就泸州而言,全市465万人口,仅年人均收入低于625元的农村绝对特困户就有23.59万人,年人均收入低于1000元的农村相对贫困户有47.1万人,城市低保对象5.7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83万人,残疾人21万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59万人。
五、反思总结,知识提炼: 含义
弱势群体
特征
类型
(体验生活,感受幸运)
给政府的建议
同龄的我们的不同遭遇:
走进同龄人不利逆境的影响:

关注弱势群体教学设计

关注弱势群体教学设计
课堂回顾学生小组总结老师概括课后练习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ppt展示图片认真观看感受图片引出课题创设情境抛出问题热烈讨论探索学习更能牢固掌握知识点讲解解释学生不懂的知识点学生理解做笔记加强记忆
板书5.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真实状况,培育关心他人的情感和价值取向。
重点:“弱势群体”的含义以及社会中存在的弱势群体。
难点:进一步了解我国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引导学生既认识自己的处境,又懂得关心帮助弱势群体。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从本课内容来说很简单,学生易懂。但本课的目标主要是重情感教育。本班学生因农村留守儿童居多,大部分学生可能属于弱势群体中的一员。在教学中,要注意保护弱势群体学生的自尊心,既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及其产生的原因,又要引导他们了解社会给予的支持以及对自己的期望,使之树立信心,发展自己。同时,要注意引导生活条件优越的学生学会尊重弱势群体、帮助弱势群体,其中包括自己的同学。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弱势群体”的概念及特征;了解我国弱势群体的类型、主体及其产生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看待社会问题的能力。
活动二
能准确区分弱势群体主体及类型(10分)
活动三
原因能够基本解释的,一点/2分

完成教案第七课

完成教案第七课
3、走进同龄人。
(六)、教学后记
(四)、作业布置:
同学们上网收集世界范围内的弱势儿童的生活状况,使同学们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
(五)、板书设计:1、弱势群体的定义: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是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
2、弱势群体的主体: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村人;收入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城市居民.。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是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希望你们产生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认真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责任意识。自觉关心弱势同伴。弱势儿童的生活状况会让我们,使同学们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关爱弱势群体并愿为帮助弱势群体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九年级政治全一册教案
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
一、教学目标: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二、教学重点: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三、教学难点: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个性发挥
(一)、引入新课:
本节课首先由歌曲<越来越好>导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避免学生在关注弱势群体时片面看待问题。
由贫困山区孩子们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的真实图片导入,请同学们谈感想。
(插入图片)
接着通过对身边同学的生存状况的描述,以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引发学生对弱势群体和社会公平公正的思考。特别是通过马燕的日记,请同学们谈出如果像马燕那样面临失学时的感受,以及设想失学后的将来的生活从而培养他们尊重人\关爱人的平等意识,使他们产生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认真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责任意识。自觉关心弱势同伴。接着交流同学们收集到的世界范围内的弱势儿童的生活状况,使同学们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关爱弱势群体并愿为帮助弱势群体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关注弱势群体教学设计

关注弱势群体教学设计
课题: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
教学内容
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
学习目标
1、了解弱势群体的内涵,弱势群体的处境、特点,同龄人中的弱势群体。
2、知道同情、尊重、帮助弱势群体是人应有的社会公德。
3、树立平等意识,践行平等的真谛,关助弱势群体




一、板书课题:过渡语:,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板书课题要求规范)
2、课后作业:优化设计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四、先学(学生看书、找答案,并尽可能将问题能准确写在书上)
学生读书,教师行间巡视,注意了解学情,发现问题,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或做适当点拨。
五、后教
学生看书结束就检测学生看书的效果,学生回答思考题,学生更正、讨论,教师点拨,归纳。(学生举手回答,当出现个别不会的,让会的帮助不会的,当出现多数不会的,再由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一)更正,当学生回答不对或不完整时,启发其它同学更正或补充。
(二)讨论:提问,先由后进生回答,如答错了,组织其它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强调归纳。
(三)小组合)
七、当堂训练(是指当堂完成作业既达标检测题)
1、背诵:1、我国现阶段还存在弱势群体的原因有哪些?2、什么是弱势群体?3、弱势群体有哪些特征?4、在我国,弱势群体包括哪些人群?5、我国弱势群体的主体是什么?
二、出示目标:过渡语,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投影:出示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能当堂达到吗?学习目标1、2、3、(学生朗读、并理解)
三、自学指导:过渡语:下面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文P46至51页,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勾画出相关答案,思考题1、我国现阶段还存在弱势群体的原因有哪些?2、什么是弱势群体?3、弱势群体有哪些特征?4、在我国,弱势群体包括哪些人群?5、我国弱势群体的主体是什么?6、结合教材阅读材料,谈谈我国各类弱势群体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有哪些?7、我们的同龄人中也有弱势群体,有些还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原因是什么?(从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两方面谈)

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

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

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一、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有效的结合,促进课堂的互动交流。

寓教于乐,让学生快乐学习,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

二、教材分析1.本课内容为初三第三单元第七课。

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是关注、帮助和扶持弱势群体,在学习这一主题时,我们要了解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残疾人在内的各种弱势群体的社会处境,了解其中的同龄人的境遇,明白公正与平等的内涵和意义。

2.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生活中的弱势群体、走进同龄人。

给学生传递出正确的价值导向,体验弱势群体的困难,同情他们的不幸,帮助弱势群体。

三、学情分析初三的学生一方面学习压力很大,即将面临升学,课业繁重,所以需要一些调剂和休息。

另外一方面,思想品德在升学考试的比重不大,也不需要学生识记太多内容,主要是情感价值观的引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他们相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表现欲没有那么强,配合度也较低,需要更多更丰富的内容和方式来吸引他们的兴趣。

(一)知识目标为什么我国会有弱势群体、什么是弱势群体及其特征、在我国,弱势包括的人群。

(二)能力目标帮助学生知道同情、尊重和关爱弱势群体是人人都应该遵守的社会公约,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关爱弱势群体的行动中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给学生传递出正确的价值导向,体验弱势群体的困难,同情他们的不幸,帮助弱势群体。

2.帮助学生知道同情、尊重和关爱弱势群体是人人都应该遵守的社会公约,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关爱弱势群体的行动中去。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1.为什么会有弱势群体 2.弱势群体包括的人群难点:2.什么是弱势群体及其特征六、教法、学法: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以ppt为主要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法:通过课下预习、课上合作、质疑与交流的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注重弱势群体教案
一、导入新课
学生体验:1、拿出笔和纸,闭上眼睛,听写老师说的一句话;
2、把鞋带解开,然后试着用单手把鞋带系上。

教师引导学生用爱心来注重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二、探究新知
(一)弱势群体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1、学生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46页关于弱势群体的定义,交流归纳含义中强调的弱势群体的三个特征。

2、注重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学生交流:对弱势群体的看法。

教师强调弱势群体的定义和特征。

(二)我国弱势群体的主要类型及其生存状况
1、合作交流:
阅读教材46—48页,交流弱势群体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1)了解我国的贫困现象以及由此产生的弱势群体
(2)根据你的了解,谈谈我国当前进城务工者的生活状况
(3)你所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状况
(4)交流遭遇灾祸人群的生活状况
根据你的观察,你认为生活中的弱势群体还有哪些?他们为什么是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哪些协助?
教师分析点拨弱势群体的类型,成因。

(三)走进同龄人
阅读教材49—50页,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1、了解身边弱势同龄人的生存状况,谈谈自己对现在拥有幸福生活的感想。

2、阅读完马燕日记后,想象下,如果你面临马燕的问题,你会有什么感受?失学后生活可
能会是怎样的?我们对于自己现在的拥有的幸福生活该怎样珍惜?
教师点拨:介绍我国在促动教育公平方面采取的措施,对失学儿童的各种援助。

交流讨论:同龄人成为弱势群体的原因。

教师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