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看(一)》课堂实录教学设计2篇

合集下载

《看一看》课堂实录(精选3篇)

《看一看》课堂实录(精选3篇)

《看一看》课堂实录(精选3篇)《看一看》课堂实录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看物体发现的外形不一样,最多能发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看到的简洁物体的外形。

3乐观主动参加观看活动,进展空间观念。

二、教材分析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二班级上册第三单元“观看物体”的第一课时。

本节所要观看的是长方体外形的物体。

在第一册学过“位置与挨次”,已经知道长方体有前后、上下、左右6个面;在其次册的“观看物体”中,对“从不同的方向观看物体,所发现外形不一样”也有所体验。

在这个认知基础上,本节课要在观看长方体的活动中,体验最多只能发现它的3个面,进展空间观念,同时,会辨认长方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为今后从正面、侧面和上面三个方向观看物体打基础。

三、学校及同学状况分析我校是一所市重点试验学校,教学设备比较先进,有多媒体教室。

本班同学绝大部分来自城区。

同学活泼好动,思维活跃,说话有条有理。

这节课是同学特别喜爱的一类课。

同学已经学会从两个方向观看简洁物体,本课在同学已有的基础学问和生活阅历上进展到从三个方向观看简洁物体。

老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所供应的情境,让全体同学参加观看和探究。

四、课堂实录片段一师:今日我们来观看物体,你们猜一猜要观看什么物体呢?(有的同学说电视机,有的同学说房子,还有一位同学说外星人。

全班同学笑了,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师:同学们学习离不开自己面前的课桌,老师上课离不开讲台。

今日老师就请大家观看这张讲台,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它,能发现什么?片段二师:下面我们分五个小组活动,请第一小组先到前面来观看这张讲台。

(同学宁静下来)你们各自选择一个位置观看,再交换位置观看,说一说你发觉了什么。

(师指导这个小组同学变换观看的角度,进行有序的观看,为其他小组的观看活动起示范作用。

)第三小组上来观看时,班上最淘气的阳志江同学绕过桌子的侧面,一下子就钻进了讲台下层的格栏里躺下了。

看一看(一)(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2)

看一看(一)(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2)

看一看(一)(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找出其中的相似性质,并能够对其进行描述。

2.能够学会如何正确观察图片,准确提取信息,加强自身观察、抽象、归纳、思维等能力。

3.能够通过观察更深入地理解一些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如出现相等、不等、交集、并集等概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如何准确观察、抽象、归纳图片中的相似性质2.如何通过图片理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难点1.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更深入地理解图片,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2.如何在观察图片时,不受自己的主观意识的影响,保持客观并且准确地提取信息三、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试着描述图片中的特征和相同之处,激发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并引导他们逐步了解数字世界和数学本质。

2. 学习新知老师针对图片的特征,引入相关的数学概念,如“相似图形”、“交集”、“并集”等,并引导学生探讨其中的联系和差别。

3. 讨论案例老师在课堂上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的方式,寻找其相同之处,并学习运用相关的数学知识加深对图片的理解和认识。

4. 分组练习老师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图片的特征,让学生通过交流探讨、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观察、抽象、归纳、思维等能力。

5. 总结归纳老师带领学生总结、归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四、教学反思通过以上教学过程,我认为本次课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和体现:1.教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讨论,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观察、抽象、归纳、思维等能力,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

2.学生积极参与、获益匪浅:通过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优势,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加深了解和认识。

3.教学方法多样、互动性强:老师不仅采用了导入和讲解等传统方法,也通过小组活动等形式,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看一看(一)》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和图形,进一步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空间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认识和区分不同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学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空间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他们对物体和图形的形状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对形状的识别和描述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度,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和区分不同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空间关系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和区分不同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空间关系的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用语言准确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空间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图形,加深对形状的认识。

2.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学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空间关系。

3.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互相交流、讨论,提高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形状的实物和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准备PPT或黑板,用于展示和演示物体和图形的形状。

3.准备练习题和作业,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形状的实物和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不同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例如,展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呈现一些物体的形状和空间关系,如桌子、椅子、书本等。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2篇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2篇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2篇Teaching design of "take a look (1)"《看一看(一)》教学设计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看一看(一)》教学设计2、篇章2:看一看(一)教学反思篇章1:《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1、利用学生身边的事情或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创设学习情境,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情感,并紧紧围绕数学与生活这一主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2、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重视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

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儿童年龄特征,自始至终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观察,用自己的语言交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3、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北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并以游戏的形式为各层次学生创设了充分展示自己,表述自己见解的平台,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教材分析“看一看”(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本节所要观察的是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教材要求从情境入手,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探索和交流中,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出站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而且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进行辨认,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后继学习从正面、侧面和上面三个方向观察物体打基础。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堂实录《看一看(一)》4_北师大版_(2)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堂实录《看一看(一)》4_北师大版_(2)

一年级下册数学课堂实录《看一看(一)》4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使学生能够理解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关系,并能用语言描述。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1. 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房子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房子的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关系。

2. 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描述对方的位置。

二、自主探究(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每组提供一个玩具,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玩具之间的空间关系。

2. 学生汇报探究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

三、合作交流(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小组成员之间的空间关系。

2.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巩固练习(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五、总结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交流,让学生理解了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关系,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培养了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总之,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观察和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正确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观察和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正确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感受数学的乐趣。

学具准备:每组准备一只小猴玩偶。

教学过程:一、从前面和后面观察同学们,你们有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播放视频)你有什么办法让盲人知道大象长什么样子吗?(预设:把几个盲人讲的部分结合起来)看来我们在观察的时候一定要全面去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今天我们来观察我们的校园,这是我们学校的东门,你知道哪张照片是从里边拍的?哪张照片是从外面拍的吗?刚刚这位同学在观察的时候是抓住了校门口关键的特征,看来观察物体的关键特征很重要。

(板书:特征)走进我们的教室,你知道哪张是从前面拍的?哪张是从后边拍的吗?预设:从前面看能看到后面的玻璃,客人老师的座位;从后边看能看到电脑屏幕,黑板,讲台和抽屉肚里边的东西。

刚刚同学们在观察的时候都抓住了教室里的关键特征,比如讲台,黑板等等。

可是明明是同一间教室,看到的样子为什么不一样呢?预设: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样子不一样二、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观察根据我们刚刚观察的方法,今天我们来观察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客人,它是小猴,你们和他打打招呼吧。

观察小猴的时候,你想从哪些方位去观察呢?预设:前后左右(板书)。

坐在小猴前面的同学招招手,左面的起立,后面的招手,右面的起立。

现在我们都清楚自己观察的位置了吗?自己小声说一说我在小猴的什么位置。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1)课题: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看一看(一)》(2)教材简析:教材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安排了观察百宝箱、玩具熊等物体的活动,以使学生经历“观察事物—初步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从而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观察物体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关系的基础上安排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思维非常具体,形象,善于机械记忆,理解记忆的能力还很差。

这一阶段要培养学生理解性记忆。

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我们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倡导学生开始合作学习。

在教学时可以适当地让同桌合作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交流合作意识。

(4)(4)设计思路:本节课的任务是在一年级的基础上继续帮助学生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进行教学设计。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要上好一节课,导入很重要。

在本节课开始之前,选择游戏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亲切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想象推理与观察验证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当学生根据主题图进行想象与推理之后,让他们模拟主题图中的情境,站在与图中人物相符的位置进行观察,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懂得猜想需要验证的道理。

(5)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掌握信息、分析推理、判断评价等能力。

然而,现实中很多学生在阅读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本次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引导学生系统、全面地阅读一篇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意义;•能够通过阅读理解的方式,获取文章中的细节信息;•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推理,对文章内容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良好的阅读策略。

三、教学内容《看一看(一)》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教师呈现标题《看一看(一)》,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可能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好奇心。

步骤二:整体阅读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默读文章。

2.学生自主回答以下问题:–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文章的标题与内容有何关系?–你从文章中获取到了哪些信息?步骤三:分段阅读1.学生分组,每组负责一段文本的阅读。

2.每组学生互相讨论,理解自己负责的段落,并准备发言。

3.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各自负责的段落,展示内容包括:–段落的主旨和核心内容;–段落中的重要细节。

步骤四:综合理解学生全班展示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综合讨论和评价: - 文章的结构和逻辑是否清晰? - 文章中的细节信息是否具有说服力? - 文章对于读者有何启发和思考?步骤五:课堂小结教师进行本节课的小结,总结教学内容和讨论的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欲望。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学生对于文章主旨和核心意义的理解程度;•学生对于文章中细节信息的获取能力;•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学生在综合理解中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分组阅读和全班讨论的方式,能够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互动。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参与度不高,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看一看》教学设计(5篇)

《看一看》教学设计(5篇)

《看一看》教学设计(5篇)《看一看》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看一看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今天是小红生日,妈妈带她到公园照相,她可高兴了,可是她看到照片后却不高兴了。

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这些照片为什么没有照到小红的脸呢?)你能帮她解答吗?说得真不错!因为人或物体都有各个不同的面,要拍到或者观察某一面,就要找好位置才行。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怎样观察物体。

(出示课题)二、观察事物,探究新知。

1.本位观察。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客人(出示存钱罐),请大家按自己现在的位置来观察,说说你在什么位置看,看到了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请和你的前后左右同学说一说。

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存钱罐的哪一面?这是它的什么面?你在它的什么位置观察?谁跟他一样的?请站起来。

为什么观察到的面是一样的呢?2.换位观察。

下面,请同桌之间各选择自己喜欢的位置观察存钱罐,看看你们看到的与刚才看到的一样吗?同桌间说一说。

对!我们要仔细观察物体,因为观察的方向不同,所以看到物体的面也不一样。

下面我们试一试,四个人一组来观察桌子上的小玩具。

请你们四个人先从同一个方向观察,然后再换不同方向观察,最后再找一名代表来说一说你们的观察结果。

三、深入了解,加深印象。

刚才我们观察了玩具,下面看看书本中的淘气和笑笑在观察什么?出示“练一练”第1题图。

看一看(一) (教案)

看一看(一) (教案)

看一看(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道数的读法,掌握0~100之间数的认识和排序方法。

2. 能用技巧和方法计算和谐情感所对应的数值。

3. 培养学生对数字和计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认识0~100之间的数。

2. 排序0~100之间的数。

3. 掌握计算和谐情感所对应的数值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1. 数的读法。

①学生边点、边读“九、十、十一、十二、……”这些数字,边拍拍自己的左手食指代表的数字。

②掌握数字的读法:10读作十,11读作十一,以此类推。

③分别用“十一点”、“八点零八分”和“一分四十六秒”表述时间。

2. 认识0~100之间的数。

①玩“捉迷藏游戏”,其中一个学生隐藏在教室的某个角落,其他学生一人一次报出一个数字,藏在某个地方,最后被找到的数字就是“捉到”那个学生藏的数字。

②不论当堂课程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数字或一个问题,让学生越来越接近答案,最后找到答案的那个学生将获得奖励。

3. 排序0~100之间的数。

①将一堆杂乱无章的数字牌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并连线,让学生在本领域内突显自我。

②将100张小卡片分成四组,让学生对每个数字进行排序。

比如,将数字10~19分成一组,20~29分成另外一组,以此类推。

4. 计算和谐情感所对应的数值的方法。

①给学生一张白纸,在纸上绘制0~9共10个数字,然后让他们将这些数字任意排列,生成新的数字。

例如,将5和7绘制在同一个方框内,就可以生成数字57。

让学生尝试从这些数字中找到和谐情感所代表的数字,以此培养兴趣。

5. 培养学生对数字和计算的兴趣。

①让学生自由组成两个同样人数的队伍,让他们在加减法的游戏中互相竞争。

比如,每个学生手中拿着一个玩具。

监考老师喊出一个数,学生不能遗漏他手中玩具的数量,而是要加上或减掉一个的数量。

②让学生利用小板凳、垫子和花瓣等物品进行计数处理等小游戏。

四、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让学生尝试做出一件事情,发掘潜能。

2. 包罗万象:尝试多种活动方式,确保内容包罗万象并且变化多样。

《看一看(一)》教案

《看一看(一)》教案

《看一看(一)》教案一、设计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利用实物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小组合作,通过观察和操作,利用可直观的实物,体会同一个实物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实现新的课程标准对小学第一学段的空间观念的培养目标。

二、教学目标:1、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在活动中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四、教学准备:小兔存钱罐照片毛毛熊等实物五、教学过程: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照片,照片里的人很特别。

想看看吗?你们发现了什么呢?师:好确定吗?为什么?师:咦,我拍的是同一个人,怎么会看到的照片不一样呢?小结并板书课题:对,从不同的角度拍到的。

这节课我们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

六、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一)构建新知本位观察师:(出示小白兔存钱罐)这是什么?这个小兔存钱罐是什么样的?请两位同学小宇和小霞上来观察。

分别坐在小白兔的侧面和前面,从你的位置说一说你看到了小兔的什么?小霞:我看到小兔头上有漂亮的小花……小宇:我看到小兔的一只耳朵……师:换一个方向看一看,说一说。

小结:坐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也不同。

(二)巩固新知1.认一认师:小霞看到的是哪幅图?(出示小兔的三幅图)2.想一想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圣诞礼物—毛毛熊。

闭上眼睛想一想,小熊的正面、侧面、后面分别是什么样的?带着想法再次观察。

3.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

小组活动,观察带的各种实物,相互说一说自己看到的。

(三)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看一看》(一)(教案)

《看一看》(一)(教案)
《看一看》(一)(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语文园地八”中的《看一看》(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学习生字词:“大”、“小”、“多”、“少”、“红”、“绿”等;2.通过观察图片,学会用简单的词语描述事物;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4.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本节课将结合教材内容,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表达,提高他们对语文知识的兴趣和热爱。
(3)课文朗读与理解: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韵律美。
2.教学难点
(1)生字词的记忆与应用: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记忆生字词可能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歌曲等,帮助学生加强记忆。
举例:通过“找不同”的游戏,让学生在图片中找出“大红”和“小绿”的物品,加深对生字词的记忆。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能够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但在讨论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过于依赖课本,缺乏独立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鼓励他们提出创新性的观点。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们非常喜欢实验操作环节,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但在操作过程中,有些学生过于关注实验结果,而忽视了观察过程。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观察过程的指导,让他们明白观察的重要性。
举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注意停顿、重音等,让学生在模仿中提高朗读水平。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看一看》(一)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观察过周围的事物?”例如,我们身边的花草、玩具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观察的奥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看一看(一)》教学实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看一看(一)》教学实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看一看(一)》教学实录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看一看(一)》教学实录一、直接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谁来说一说什么是观察?生:观察就是用眼睛仔细的看。

师:说的真好!观察就是让我们用眼睛仔细的来看一看。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1、出示课本情境图1师:淘气和笑笑他们也正在学习这一课,一起来看,(齐读:从不同的方向看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仔细观察,小霞和小宇他们是怎么观察的?生:小霞在储钱罐的前面观察。

师:小霞看到了什么?生:小霞看到了小兔子的眼睛、耳朵。

生:看到了小兔子的脸。

(出示小霞说的话。

)师:小宇怎么观察的?生:小宇在储钱罐的侧面,看到的小兔子的一直耳朵。

师:为什么只看到一只耳朵?生:另一只耳朵被挡住了。

2、拿出一个储钱罐,模拟小霞和小宇进行观察。

出示:换一个方向看一看,说一说。

生上来观察,说:我站在储钱罐的后面,看到了小兔子的尾巴。

师:为什么老师在储钱罐的后面却看到了小兔子的眼睛?生:老师的个子高,那是从上面看到的。

师总结:我们在观察物体时,眼睛要与平视观察的那个面,要不然看到的就不是这个面,观察的就不准确了。

出示课本图2,小霞看到的是那幅图?生独立说一说。

3、小组观察出示课本图3.(1)分小组:前后桌两人一组。

(2)观察要求:拿出储钱罐放在桌子上,先各自说一说你再上面位置看到了上面形状;两人在互换位置,进行观察。

(3)小组观察,说一说。

师:同一个物体,为什么大家看到的形状不同?生:因为我们站的位置不同。

师总结:我们观察的方向不同,看到的形状也有可能不同。

三、课堂练习独立完成课本19页1、2、3、4小题。

第4题:有部分学生有困难。

选一个学生当猫交警做出手势,让班里的其他孩子进行观察。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看一看(一)》(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看一看(一)》(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看一看(一)》(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理解图形的三视图,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2. 使学生能够正确识别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并能够用语言描述三视图的特点。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2. 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识别和描述。

3. 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图形的三视图,能够识别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理解三视图之间的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简单几何体模型、纸张、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图形的三视图,让学生了解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概念。

3. 案例分析:展示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让学生识别并描述三视图的特点。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合作,观察几何体模型,绘制三视图。

6. 巩固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看一看(一)》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尝试画出它们的三视图。

2. 设计一道题目,让学生根据三视图还原几何体。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作业和练习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3.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一、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重要步骤。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看一看(一)》课堂实录

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下册《看一看(一)》课堂实录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看一看(一)》课堂实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面,认识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 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 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 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 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四、教学过程1. 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快看它们是谁呀?生: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师:看来你对它们都很熟悉啊!师:再来看看这幅图,猜猜看,它是谁呀?生:喜羊羊。

师:你就这么确定他就是喜羊羊吗?生:美羊羊、懒羊羊……师:你能确定吗?要想确定它是谁,应该怎么办?生:看他的前面、看他的脸。

师:想知道它到底是谁吗?(神秘地说,课件出示)谁呀!生:灰太狼。

师:看来想要确认它,我们就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

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

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观察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教具,让学生观察。

师:请同学们看看老师手上有什么?生:老师手上有一个长方体。

师:请问这个长方体有几个面?生:这个长方体有6个面。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个长方体的形状。

(2)教师分别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长方体。

师:请同学们睁开眼睛,看看这个长方体。

请同学们分别从前面、后面、左边、右边观察长方体,并描述你们看到的形状。

生1:我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一个正方形。

生2:我从后面看到的形状是一个长方形。

生3:我从左边看到的形状是一个正方形。

生4:我从右边看到的形状是一个长方形。

《看一看》教学实录范文模板

《看一看》教学实录范文模板

《看一看》教学实录范文模板动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看一看》教学实录1教学目的:1、在观察简单物体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且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教学教具:特殊长方形、房子模型、各个角度的长方形面图、电脑。

教学学具:课桌、多个正方体、水彩笔和图画本。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

今天我们到小白兔家玩,好吗?师出示课题。

二、建立模型。

1、认一认。

电脑出示房子模型,你们看前面是小白兔家,你们说出所看到的面的名称。

师贴上正面、上面和侧面。

2、看一看。

(实践活动)师:下面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选一个位置来观察特殊长方体,互相说一说你看到了它的哪面;然后再交换位置观察交流,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活动。

后汇报并在讲台上贴出所看到的位置。

师出示两面和三面的图片。

)生1:我站在前面看,只能看到长方体的前面和上面。

生2:我站在侧面看,只能看到长方体的上面和右面。

生3:我站在这里(角儿)看,能看到长方体的前面、上面和左面。

生4:我蹲着看,只能看到长方体的后面。

生5:我拿起长方体就能看到它的下面。

……师:你们观察得都很仔细,如果不停地换位置观察,从中你能发现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生1:站在不同的地方看这张课桌,看到的形状不一样。

师:太好了,通过刚才的观察活动,你们已经发现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请你们再观察每个位置能看到课桌的几个面。

(学生活动)生1:有的位置能看到一个面,有的位置能看到两个面。

生2:有的位置能看到三个面。

生3: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师用电脑出示各个角度的长方形面图。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看一看(一)》教学设计《《看一看(一)》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一、课前口算师:同学们,开学以来我们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组口算训练。

比一比看谁算得准确,谁听得认真。

出示口算卡片。

二、新课导入师:刚刚同学们表现得都很棒!老师奖励大家一个小故事《盲人摸象》。

师讲解。

师:孩子们,你们说他们说的对吗?为什么同一只大象他们说的样子是不一样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观察物体看一看(一)三、探究新知1、找一位同学从不同方位进行拍照。

师:谁知道刚才都照了几个面,分别是什么?(板书:前面后面侧面)师总结:我们观察物体通常就是从前面、后面、侧面进行观察。

2、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小兔子。

(提示:把小兔正面朝前摆放在桌子上。

)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注意,眼睛要平视被观察物体对着自己的这个面,否则很难只看到一个面。

师:现在大家都坐在小兔的不同方向看,你们告诉我分别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了小兔子的一只耳朵,一只脚~生2:我看到了小兔子的整张脸,有两只眼睛~师:大家观察得都很认真,现在咱们顺时针换个方向看,结果会一样吗?师:这次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呢?师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每个人坐在不同的方向观察了小兔,我们发现从正面,侧面,后面所观察到的小兔子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要想看清楚小兔子,一定要认真观察,从多个方面去观察,只看一个面是不能看清楚小兔的。

3、今天来观察小兔子的还有小霞和小宇,他们看到的是什么?(生读题)4、通过刚才的观察相信你一定能把这道题做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一看(一)》课堂实录教学设计2篇Classroom recording teaching design of "take a look (1)"《看一看(一)》课堂实录教学设计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看一看(一)》课堂实录教学设计2、篇章2:二年级数学《看一看(一)》教学设计篇章1:《看一看(一)》课堂实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二、教材分析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的第一课时。

本节所要观察的是长方体形状的物体。

在第一册学过“位置与顺序”,已经知道长方体有前后、上下、左右6个面;在第二册的“观察物体”中,对“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不一样”也有所体验。

在这个认知基础上,本节课要在观察长方体的活动中,体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3个面,发展空间观念,同时,会辨认长方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为今后从正面、侧面和上面三个方向观察物体打基础。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是一所市重点实验小学,教学设备比较先进,有多媒体教室。

本班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城区。

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说话有条有理。

这节课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类课。

学生已经学会从两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本课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上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所提供的情境,让全体学生参与观察和探索。

四、课堂实录片段一师:今天我们来观察物体,你们猜一猜要观察什么物体呢?(有的学生说电视机,有的学生说房子,还有一位学生说外星人。

全班同学笑了,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师:同学们学习离不开自己面前的课桌,老师上课离不开讲台。

今天老师就请大家观察这张讲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能看到什么?片段二师:下面我们分五个小组活动,请第一小组先到前面来观察这张讲台。

(学生安静下来)你们各自选择一个位置观察,再交换位置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指导这个小组学生变换观察的角度,进行有序的观察,为其他小组的观察活动起示范作用。

)第三小组上来观察时,班上最调皮的阳志江同学绕过桌子的侧面,一下子就钻进了讲台下层的格栏里躺下了。

师:你在干什么呀?阳:老师您瞧,我在观察讲台桌的下面。

我躺在里面,只看见桌子的下面,其他面都看不见了。

(我赞许地对他点点头,学生观察的兴致更高了。

)师:刚才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观察了讲台,先在小组内交流。

师:哪一个小组先汇报?请说一说你们是站在哪个位置观察的,看到了什么?(学生的小手举得高高的,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1:我们小组的同学站在这里看(他指了指讲台桌的左侧,一位同学插嘴说:这是旁边。

另一位学生又说:这是侧面。

)师:你们认为哪种说法好?生1:我认为左侧面好,因为桌子有两个侧面。

站在讲台桌的左侧,我看到了讲台桌的左侧面和上面,桌子的上面有粉笔盒。

师:喔,看到了两个面。

生2:我们组的同学站在讲台桌的前面,也看到了讲桌的两个面:上面和前面。

生3:站在讲台桌的一角观察,可以看到三个面:上面、侧面和前面。

我们组的结论是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讲台桌的形状也就不一样。

师:你们小组真能干,同学们还有补充的吗?生4:我们组看到的讲台桌的形状和生1是一样的,不过,我站在这边,(指了指讲台的右侧,又想了想)就是右侧面。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还有不同的吗?生2:我们组有的同学是蹲着看的,蹲在前面就看到前面一个面,蹲在侧面就看到侧面一个面。

我们的结论是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讲台桌的面的个数也不一样。

生3:我们组的同学还趴在桌上,只看到上面一个面。

我们觉得最少可以看到一个面,最多看到三个面。

生5:我可以看到5个面。

师:站在哪里可以看到5个面?你示范一下,行吗?(生站到桌子上)生5:我只看到了一个面。

(他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脑袋。

)师:你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也不错。

通过实地观察,发现了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对于长方体来说,最少可以看到它一个面,最多可以看到它三个面。

师:(打开书本)图中老师、淘气、笑笑分别看到讲桌的哪一面,先想一想,再连一连,做完后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进行交流。

生6:我认为淘气看到上面和侧面,与第三幅图连起来。

生7:不对,他站在桌角,还能看到前面,应该与中间的图连起来。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孩子。

生8:笑笑可以看到侧面和上面,连第三幅图,老师站得高一些,只能看到上面,连第一幅图。

……片段三师: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不论它的大小,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现在每人都拿出一个自备的长方体,看看这个结论是不是正确的,然后,再打开书本,找一找怎么称呼所看到的三个面。

自己看书认识长方体的上面、侧面和正面。

生9:老师,我们俩的牙膏盒一样,为什么同一面有的同学叫它侧面,有的同学叫它正面呢?(生9竖着拿,同桌横着拿。

)师:谁能帮他解决问题?生10:朝上的是上面,两边的是侧面,牙膏盒放的位置不同,名字就变了。

生9:我明白了。

五、教学反思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牵着学生走。

实际上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这堂课学生兴致盎然,都投身于自己探求知识的活动之中,学得有声有色。

他们认真观察,独立思考,互相研讨,终于发现了知识,领悟了知识。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

以前,上课总是要求学生双手叠放,身体笔直坐好,这样做既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又压抑了他们的思维。

这节课我尝试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放开手脚参与学习。

如学生观察物体时,自由选择观察的角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观察,有的同学站着观察;有的同学蹲着观察;有的同学趴着观察;还有一位同学钻进桌子里面观察。

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开展激烈讨论阐述自己的理由,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如果教师看见调皮的学生就板着脸,看见站到桌子上就认为行为不端正而批评,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挫伤。

宽松的学习环境,能让学生的思维自由翱翔。

观察讲台桌后,学生交流观察结果,大家各抒己见。

最后总结出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物体形状不一样。

学生经历了探究的过程,这些知识是通过他们自己主动构建起来的,改变了以往教师单一传授的局面,注重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的体验。

一堂数学课没有疑问是不正常的,如果学生能发现问题,说明学生在倾听在思考。

如学了三个面的名称后,有一位学生提出:为什么同一个牙膏盒相同的面却有不同的名称。

我没有直接告知答案,尽可能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表达能力也在交流、争论中得到提高。

六、案例点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1创设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儿童年龄特征,自始至终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学习过程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观察,用自己的语言交流;既有独立思考,又有互相借鉴,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2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整堂课教师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和学生打成一片。

学生学习环境宽松、学习兴趣浓厚;学生在课堂上乐学、敢学;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

同时,教师还为各层次学生创设了充分展示自己,表述自己见解的平台,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3体验了一种“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情感。

教学中紧紧围绕数学与生活这一主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4营造了一种合作、交流、探究的氛围。

如:教学面的名称时,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方法,互相补充,把自己认为正确的各种情况逐一说出来,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充满生机与活力,培养了学生合作、创新的意识。

点评人:李正梁(湖北省潜江市教研所)七、编者点评片段一中的分组观察讲台桌的活动安排不够合理,当一个小组的学生观察时,其他四个小组的学生在干什么?这样组织数学活动很有可能造成时间不够用,完不成教学任务。

建议在设计数学活动时要考虑到活动的有效性,要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生充分活动,以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如这个地方教师可以准备5个粉笔盒(每组一个粉笔盒),将粉笔盒放在学生课桌上,让学生同时进行观察,效果可能好一些。

用“猜一猜要观察什么物体”引入新课,不如开门见山:“今天我们要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大家在教室里找一找有哪些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呢?”并请学生“指一指、说一说,自己文具盒的前后、上下、左右6个面(这是第一册第5单元‘位置与顺序’的一道习题)”。

再让学生猜一猜,想一想“如果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然后再进行观察,通过实践检验各自的猜想。

篇章2:二年级数学《看一看(一)》教学设计【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教学目标:1、会辩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经历从不同方位观察简单物体的过程,初步建立空间的观念。

难点:辩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1、实物投影图片或挂图:(1)“看一看(一)”主题图;(2)“连一连”的内容;(3)“认一认”的内容;(4)“练一练”中的第3题。

2、红袖章一个、彩卡一个。

设计思路:辩认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在一年级时,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空间想像能力较差,部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想像、推理、交流。

本节课分三个层次组织教学活动。

第一层次: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开始,利用四人从不同方位观察“×××”的情境设置,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激发学生多方位观察事物的兴趣,为探求新知做了铺垫。

第二层次,师生互动,探求新知。

为了使学生想象出不同方位看到的讲桌的形状,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中三人与讲桌的位置关系及看讲桌的方向,然后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让学生身临其境验证结论,从而使教学难点“连一连”迎刃而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