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知识PPT
合集下载
慢性乙型肝炎ppt课件

三、社区护理干预
1、健康教育 2、接受免疫: 3、做好家庭隔离和消毒 4、休息 5、饮食 6、用药 7、患者的管理 8、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社区护士应该针对乙型肝炎病人开展广泛的社区健康教育, 普及乙肝防治知识,把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社区护理过程中 ,在 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中,不仅要把疾病的病因、发生和用药后的转 归详细讲解给患者,还要讲解必要的传染病知识,如传染源、传 播途径、易感人群以及临床出现的症状。告知患者既要合理饮食, 又要改变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较
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hcv初步研究表明在初步研究表明在电镜下电镜下hcvhcv为为55nm55nm直径的球形颗粒去包膜直径的球形颗粒去包膜后为后为33nm33nm直径的核壳蛋白包被的核心部分直径的核壳蛋白包被的核心部分内含全长约内含全长约1000010000个核苷酸的单股正链个核苷酸的单股正链rnarna基基丁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hdvhdv是一种缺陷病毒是一种缺陷病毒必需有必需有hbsaghbsag的存在才能复制的存在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传染病,主 要经血液传染.临床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 乏力\恶心\肝脾肿大与肝功损害,部分病 人可有黄疸及发热。
肝炎现在是全球范围比较严重的一种疾 病,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约为3000 万
二、危险因素和易感人群
(一)、传播途径 1、体液传播:是HIV的主要传播途径。 含有肝炎病毒的体液、血液通过输血、 血制品、集体预防接种、药物注射和针 刺等方式而传播。 2、母婴传播:胎盘、分娩、哺乳、喂养 等方式引起感染。 3、性接触传播: 4、医源性传播:
心理护理 建立相互信任、理解、和睦融洽的
护患关系 医务人员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 因注意保持与患者的沟通,了解他们的 心理需要,耐心听取并回答患者提出的 疑问,做好患者的心理调节,积极疏导 患者的消极情绪,帮助他们建立战胜疾 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使医患关系 处于良性循环中。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解读PPT课件

特殊人群诊断与评估
01
儿童与青少年
对于儿童与青少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根据其生长发育特点和心理状
况进行个性化诊断和治疗。同时,应关注疫苗接种情况和家庭聚集性感
染风险。
02
孕妇与哺乳期妇女
孕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加强孕期监测和管理,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哺乳期妇女在抗病毒治疗期间应暂停哺乳,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母婴安
心理干预与辅导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提供心理干 预和辅导服务,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治疗态度和信心。
家属参与与支持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生活照顾 ,共同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合理饮食
01
建议患者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过度油腻和刺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22年版)》解读
$number {01} 汇报人:xxx
2023-12-27
目录
• 指南背景与意义 • 诊断与评估 • 治疗目标与策略 • 药物选择与使用 • 患者管理与随访 • 预防与控制措施
01
指南背景与意义
慢性乙型肝炎现状及危害
流行情况
全球范围内,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一种广泛流行的疾病,特别是在亚洲和 非洲地区。在中国,CHB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02
诊断与评估
诊断标准及流程
诊断标准
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 床表现、肝功能检查、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等综合判断。具体包括:持续或反复 的肝功能异常,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且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损害。
诊断流程
首先进行肝功能检查,发现异常后再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若检测结果为阳 性,且符合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即可确诊。
《慢性乙型肝炎诊治》课件

接种程序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新生儿 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剂疫苗 ,满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
二剂和第三剂疫苗。
预防传播
控制传染源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携带者进 行有效的管理和治疗,降低其传
染性。
切断传播途径
推广安全注射、加强血液及血制品 的管理、提倡分餐制、避免非必要 的输血和注射等措施,减少传播机 会。
保护易感人群
通过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提高人群免 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控制病情进展
早期诊断和治疗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 、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定期监测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病毒载量、影像学等相关指 标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和饮食习惯(如均 衡营养、避免过度饮酒)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诊治》PPT课件
• 慢性乙型肝炎概述 • 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生理 • 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 •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控制 •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后与康复
01 慢性乙型肝炎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慢性乙型肝炎是指由乙型肝炎病 毒引起的慢性肝脏炎症,病程超 过6个月。
分类
和处理病情变化。
患者教育
疾病知识教育
向患者介绍慢性乙型肝炎的病 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
疗方法等知识。
药物治疗教育
向患者介绍抗病毒药物的作用 机制、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 不良反应等。
生活方式教育
教育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规律作息、戒烟限酒、保 持良好的心态等。
预防措施教育
慢性乙型肝炎汇报ppt课件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
可用于评估肝脏硬度,判 断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程度 。
鉴别诊断要点
与其他病毒性肝炎鉴 别
如甲型、丙型、丁型和
戊型肝炎,需通过病毒
标志物检测进行鉴别。
与药物性肝损伤鉴别
详细询问用药史,结合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 查结果进行判断。
与自身免疫性肝炎鉴 别
检测自身免疫性抗体,
如抗核抗体、抗平滑肌
基因编辑技术在治愈慢性乙型肝炎中潜力
CRISPR-Cas9技术
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进行精确编辑,破坏病毒基因组的结构 和功能,从而达到清除病毒的目的。这项技术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但已显示出巨大
的潜力。
基因敲除技术
通过基因敲除技术将人体细胞内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彻底清除,实现治愈慢性乙型肝 炎的目标。这项技术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但为治愈慢性乙型肝炎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
情绪支持
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关怀,倾听他们的感受和想法,鼓励他们 表达内心的压力和困扰,减轻孤独和无助感。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调整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学习积 极的应对策略和技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家庭护理指导建议
家庭环境优化
指导家属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家庭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噪音和 干扰,有利于患者休息和康复。
诊断流程
首先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然后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 查,最后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综合 分析,确定诊断。
实验室检查方法
肝功能检查
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 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指 标,用于评估肝脏功能状态。
肝纤维化指标
如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等,用于评 估肝脏纤维化程度。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PPT课件

治
疗
保肝降酶药物 水飞蓟宾、复方甘草酸 苷、联苯双酯、肝泰乐 等。
治
疗
抗病毒药物 拉米夫定、替比夫定、 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 干扰素等。
不同核苷(酸)类药物抑制病毒的能力 比较(非头对头研究)
强
HBV DNA (log10 拷贝/毫升) 0 -2 -4 -6 -8 恩替卡韦
-6.9
弱
替比夫定
代偿期肝硬化
5年病死率14-20%
青少年和成人期 急性 5-10%
HBV感染
25-30% 婴幼儿期
慢性乙肝
5年 12-25%
肝硬化
5年 6-15%
肝癌
新生儿期90%
失代偿期肝硬化
5年病死率70-8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诊
断
乙肝两对半 肝功能异常 临床表现
乙肝
乙肝病毒DNA检测
HBV DNA: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可直接 了解体内病毒载量和复制情况;并可用于 判断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也是乙肝的直接 诊断依据。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的诊治
定
义
慢性肝炎:肝发生炎症及肝细胞坏死持续6个月以 上者。 慢性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慢性炎症 坏死性疾病,具有一定传染性。
流行病学
3.5亿慢性乙肝
病人
我国HBsAg阳性
率为9.09%
每年1百万人死
于肝衰或肝癌
全球第9位死亡
8% - High(高) 2-7% - Intermediate(中) ) <2% - Low(低)
流行病学
性传播
夫妻一方HBsAg阳性时,经过平均27个 月,其HBV指标的阳转率高达53%。但 HBsAg的阳性率仅14%,提示夫妻间HBV 传播率虽高,但转慢率不高,多数自然 痊愈。
慢性乙型肝炎PPT课件

抗炎、抗氧化药物
减轻肝脏炎症反应,保护肝细 胞。
抗纤维化药物
防止肝纤维化,延缓肝硬化进 程。
非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
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避免过 度劳累。
心理支持
减轻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提高治疗依从性。
定期复查
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中医治疗
采用中药、针灸等手段调理身 体,改善症状。
特殊人群的治疗
分类
慢性乙型肝炎可分为轻度、中度 和重度,HBV感染是慢性乙型肝炎的直接原 因,病毒在体内持续复制并对肝脏造 成损害。
传播途径
HBV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 播,也可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 。
慢性乙型肝炎对健康的危害
01
02
03
肝脏功能损害
儿童患者
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药物剂量,关注生长发 育情况。
妊娠期患者
确保母婴安全,合理选择药物和治疗方案。
老年人患者
考虑身体机能下降,治疗需谨慎,关注不良 反应。
肝硬化、肝癌患者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生活质量,延长 生存期。
04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慢性乙型肝炎的 最有效方法。新生儿应在出生后尽快 接种疫苗,并完成全程接种。
慢性乙型肝炎可导致肝脏 功能持续损害,进而发展 为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 病。
并发症
慢性乙型肝炎可引起多种 并发症,如肝性脑病、门 静脉高压、腹水等。
心理压力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能面 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如社 交障碍、歧视等。
02
慢性乙型肝炎的症状与诊断
常见症状
乏力
由于肝功能受损,患者 常常感到疲劳乏力,即 使充分休息也无法缓解
慢性乙型肝炎 PPT课件

胆汁排出途径
肝
胆
闰
细
小
胞
管
管
总
十
胆
二
管
指
肠
小
叶
肝
总
间
肝
胆
管
管
管
胆囊管
胆囊
图 黄疸
生物转化(解毒功能)
• 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有害废物及外来的毒物 ﹑毒素、药物的代谢和分解产物,均在肝脏解毒。肝 脏解毒主要有四种方式:(1)化学方法:如氧化、还 原、分解、结合和脱氧作用。(2)分泌作用:一些重 金属如汞,以及来自肠道的细菌,可随胆汁分泌排出。 (3)蓄积作用。(4)吞噬作用。肝脏是人体的主要 解毒器官,它可保护机体免受损害,使毒史超过6个月,现HBsAg和/或HBV DNA 仍阳性者,可诊断为慢性HBV感染
携带者
慢性 HBV 感染
慢性 乙型肝炎
隐匿性 慢性乙肝
乙型肝炎 肝硬化
慢性HBV携带(耐受) ALT正常
非活动性HBsAg携带
HBeAg(+) 根据肝功能损害程度 HBeAg(-) 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 基本概念 • 临床表现 • 药物治疗 • 相关知识
乙肝病毒与机体间的关系?
肝区疼痛或肝区不适有多种原因: 肝炎及肝炎恢复期、脂肪肝、劳 累、胆囊疾病、肋间神经痛和肝 病后的肝区不适心理障碍
临床表现
• 症状 • 体征 • 实验室检查
肝炎症状
• 消化道症状:厌食、恶心、呕吐、腹泻、 厌油腻
• 黄疸:小便、皮肤、巩膜 • 其他:发热 • 肝炎肝硬化:肝功能减退/门脉高压
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肝病门诊/呼吸道门诊
.
酒精性肝病/病毒性肝炎/消化道出血
2022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解读PPT课件

根据病毒学应答调整方案
如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时,根据 HBV DNA下降幅度和速度调整治疗 方案。
免疫调节剂在慢性乙肝中应用前景
免疫调节剂种类与特点
介绍如PD-1抑制剂、细胞因子等免疫调节剂在慢性乙肝治疗中作 用机制及优势。
适用人群与疗效预测
针对不同患者群体,分析免疫调节剂适用人群及可能带来的临床获 益。
国内外指南发展动态及对比
国际指南发展动态
国际社会对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进行了不断更新和完善,强调早期筛查、规范治 疗、长期随访等重要性。
国内外指南对比
国内外指南在乙型肝炎防治策略上存在一定差异,如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等。 本次修订旨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乙型肝 炎防治指南。
鉴别诊断方法新增及意义
新增方法
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 瞬时弹性成像等技术。
意义
提高鉴别诊断准确性,避免误诊误治 ,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03
治疗策略优化与新进展
抗病毒药物选择及调整建议
首选高耐药屏障药物
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降低耐药 风险。
定期评估患者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指 标,确保用药安全。
健康教育与讲座
组织专业讲座与培训,提高公众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知与自我保健 意识。
05
监测与评估体系建设进展
全国性监测网络覆盖范围扩展情况
监测点数量增加
全国范围内增设更多监测 点,提高监测覆盖面。
监测人群扩展
将更多人群纳入监测范围 ,包括高风险人群、重点 地区人群等。
监测项目丰富
增加监测项目,覆盖乙型 肝炎病毒学、流行病学、 临床学等多个方面。
乙型肝炎流行现状
慢乙肝ppt课件

规律作息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 累,有助于肝脏的修复和恢复。
勤洗手,注意口腔、皮肤和外阴的清 洁卫生,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 免疫力,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 重肝脏负担。
慢乙肝患者的心理护理
01
02
03
增强信心
向患者传递积极、乐观的 态度,帮助其树立战胜疾 病的信心。
02
慢乙肝的病理机制
慢乙肝的发病机制
感染乙肝病毒后,病毒在体内持 续存在并复制,导致肝脏慢性炎
症和损伤。
免疫系统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应答 异常,导致病毒无法被彻底清除
,形成慢性感染。
长期慢性炎症和损伤可导致肝纤 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
慢乙肝的病理变化
肝脏慢性炎症
肝脏组织出现慢性炎症 细胞浸润,包括淋巴细 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
研发更有效的疫苗,预防慢乙肝 的发生。
治愈策略的探索
探索能够彻底治愈慢乙肝的方法和 策略。
耐药性的克服
克服病毒耐药性,提高抗病毒药物 的疗效。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慢乙肝的临床研究进展
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研发
01
针对病毒复制的不同环节,开发新型抗病毒药物,提高治疗效
果。
个体化治疗策略的研究
0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
联合治疗策略的研究
03
联合使用不同的治疗手段,如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等,以
提高治疗效果。
慢乙肝的未来展望与挑战
疫苗的研发
减轻焦虑
倾听患者的担忧和焦虑, 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其 缓解心理压力。
乙型肝炎患者注意事项健康宣教PPT课件

01
目前还不能完全治愈慢性乙肝,大多数病人需要终生,防止病人
将乙肝病毒传染给他人、减轻肝脏损伤、降低患其他肝脏疾
病的风险。
02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式通常包括:①卧床休息、补充营养;
②使用抗病毒药物和保肝药物进行治疗;③病情严重的病人
可能需要进行肝脏移植。具体如何进行治疗,需要医生根据
02
慢性乙型肝炎有哪些症状表现?
慢性乙型肝炎有哪些症状表现?
大多数病人没有任何症状,不知道自己被感染了。部分病人可能会出现 疲乏、食欲不振、厌油、上腹部不适等症状,病情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 发热、皮肤和眼白发黄、面色晦暗、腹胀、腹泻、腹部和腿部肿胀、尿 黄、蜘蛛痣(中央突起,向四周伸出许多像蜘蛛腿样的毛细血管)、肝 掌(大拇指和小拇指根部以及指端出现红斑)、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性接触传播
与被感染者发生无保护措施的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感 染的风险更高。
04
如何诊断慢性乙型肝炎?
如何诊断慢性乙型肝炎?
01 身体检查
医生会仔细询问病人有没有接触 过乙肝病人,有无纹身、外伤、 输血史,有无长期饮酒等情况。 还会仔细检查病人的皮肤和眼白 是否变黄、是否出现肝掌、蜘蛛 痣。通过按压、触摸病人的腹部, 了解有无压痛、肿块。身体检查 可以帮助医生初步了解病情。
病人的病情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06
病人可能关心的其他问题
病人可能关心 的其他问题
乙肝病人能和其他人一起用餐吗?
01
乙肝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因此,正常情况下,乙肝病 人可以和他人一起用餐。但是当一起用餐者的口腔粘膜出现
破损,如有口腔溃疡、牙龈出血等情况时,乙肝病毒就有可
能通过这些破损的伤口进入体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扰素
有免疫调节和抗病毒作用; HBeAg血清学转换率较高; 疗效持久; 无耐药变异; 有固定疗程。
抑制病毒作用较弱、较慢; • 不良反应较明显; • 需要注射给药; 适应证较窄,不适用于肝功能失代 偿患者。 •
核苷(酸)类似物
抑制病毒作用强而快; 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可口服给药, 适应证较广,可用于肝功能失代偿 患者。
一般人群HBsAg阳性率1992年为9.75%;2006年为 7.18%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3000万
卫生部公布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卫生部网站2008
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感染病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
慢性乙肝是进展性疾病
5年内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进展情况
失代偿期肝硬化 慢性乙肝 12–20% 肝硬化
慢性乙型肝炎的优化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全球性分布
20亿人曾感染HBV ,占全球人口1/3
25%~40%最终将死 于肝功能失代偿、 肝硬化或肝癌
每年因HBV感 染相关死亡者 100万例,占传 染病死亡率第 7位
全球60亿人口
慢性HBV感染者3. 5-4.0亿, 其中亚洲占2/3 ,中国占1/4
如何达到慢乙肝治疗目标
持久抑制HBV复制
病毒抑制对肝病进展的影响
• 持续病毒抑制可导致:
– – – – 减轻炎症、坏死.、纤维化 减少肝功能失代偿 减少肝硬化、HCC发生率 降低死亡率
通过长期抗乙肝病毒治疗以期达到 不同的疗效及治疗终点
HBV DNA下 降及转阴
HBeAg 阳性患者
ALT,AST 复常
慢性乙肝的长期性疾病
慢性乙肝的长期性,表现为病程长和疗程长 。
慢性乙肝的治疗目标
持久抑制及消除HBV ;
改善和阻止肝脏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病变的进展; 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 ; 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生存率。
1. AASLD guideline. 2007 2. EASL guideline 2009 3. APASL guideline 2008 4.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05”
HBeAg 转阴
AntiHBe 出现
HBsAg 转阴或血清 转换
HBeAg 阴性患者
组织学改善
国内、外批准用于慢性乙肝的抗HBV药 物
干扰素
■ 普通 干扰素(conventional interferon- ) ■ 聚乙二醇化 干扰素 (peg-interferon-)
核苷(酸)类似物(nuc1eos(t)ide analogs)
13 22 16 30 39 39 28 40 29 54 50 43
ALT >5xULN
HBeAg 血清转换 = HBeAg 阴性, HBeAb 阳性
姚光弼 肝脏杂志 2007年第12卷
ETV治疗:基线HBV DNA低水平及 HBeAg阴性患者病毒学应答率高
HBeAg 状态
基线 HBV DNA 95 65 100 80 60 40 20 HBV DNA < 8 log HBV DNA > 8 log P < .0001 92 75
基线低载量HBV DNA和高ALT水平, 能提高抗病毒治疗的疗效
拉米夫定长期治疗,高ALT较患者的 HBeAg血清转换率高
患者比例(%)
N=355
第1年
n=284
第2年
n=270
第3年
n=237
5 45 35 25 15 5 -5 ALT >1xULN ALT >2xULN
Kew MC. Viral hepatitis & liver disease, 2004
WHO and CDC fact sheets, available at www.who.int and
全国HBV感染的流行情况
根据1992年和2006年全国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 学调查:
– 提高病毒学应答; – 提高生化学应答; – 提高HBeAg 和HBsAg血清学应答; – 提高组织学应答;
– 减少和预防耐药的发生。
• 优化抗病毒治疗对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具有共性。
慢性乙肝的优化治疗
实现优化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应达到以下优化 指 标。 基线低载量HBV DNA和高ALT水平; 达到早期病毒学应答; 提高HBeAg和HBsAg转阴和血清转换率; 降低抗病毒耐药率。
100
80 60
HBeAg阴性 HBeAg阳性 P < .0001
40
20 0 0 3 6 月 9 12
0
0
3
6 月
9
12
Lampertico P et al. AASLD 2008. Abstract 896.
LdT治疗104周时,基线ALT≥2ULN和HBVDNA<9log10 的HBeAg阳性患者,HBV DNA检测不到的比 例更高
• • •
•
疗程相对不固定,须长期维持治疗; 疗效不够持久,停药后易复发,病 情恶化; • HBeAg血清学转换率低; 长期应用可产生抗病毒耐药,使病 毒突破及病情恶化;
抗病毒药优化治疗的背景
• 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肝的治疗有了极大进步,但目前的抗病毒疗效尚 不满意,需要进一步优化治疗提高疗效;
•
优化治疗的目的是提高疗效,最大程度减少疾病进展:
■ 拉米夫定 (lamivudine,LVD) ■ 阿德福韦酯 (adefovir dipivoxil,ADV) ■ 恩替卡韦 ( entecavir,ETV)
■ 替比夫定 ( telbivudine,LdT)
■ 替诺福韦 ( tenofovir,TDF),美国、欧盟已批淮
α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肝 优缺点的比较
死 亡
肝细胞癌(HCC)
Fattovich G et al. Hepatology 1995; Liaw YF et al. Liver 1989; Ikeda K et al. J Hepatol 1998.
慢性乙型肝炎的难治性疾病
▲ HBVcccDNA不易清除,难以消除HBV;
▲ 免疫耐受或免疫功能低下,难以清除病毒; ▲ 病毒耐药变异,对抗病毒药产生耐药; ▲ HBV DNA与宿主细胞DNA整合。
有免疫调节和抗病毒作用; HBeAg血清学转换率较高; 疗效持久; 无耐药变异; 有固定疗程。
抑制病毒作用较弱、较慢; • 不良反应较明显; • 需要注射给药; 适应证较窄,不适用于肝功能失代 偿患者。 •
核苷(酸)类似物
抑制病毒作用强而快; 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可口服给药, 适应证较广,可用于肝功能失代偿 患者。
一般人群HBsAg阳性率1992年为9.75%;2006年为 7.18%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3000万
卫生部公布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卫生部网站2008
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感染病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
慢性乙肝是进展性疾病
5年内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进展情况
失代偿期肝硬化 慢性乙肝 12–20% 肝硬化
慢性乙型肝炎的优化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全球性分布
20亿人曾感染HBV ,占全球人口1/3
25%~40%最终将死 于肝功能失代偿、 肝硬化或肝癌
每年因HBV感 染相关死亡者 100万例,占传 染病死亡率第 7位
全球60亿人口
慢性HBV感染者3. 5-4.0亿, 其中亚洲占2/3 ,中国占1/4
如何达到慢乙肝治疗目标
持久抑制HBV复制
病毒抑制对肝病进展的影响
• 持续病毒抑制可导致:
– – – – 减轻炎症、坏死.、纤维化 减少肝功能失代偿 减少肝硬化、HCC发生率 降低死亡率
通过长期抗乙肝病毒治疗以期达到 不同的疗效及治疗终点
HBV DNA下 降及转阴
HBeAg 阳性患者
ALT,AST 复常
慢性乙肝的长期性疾病
慢性乙肝的长期性,表现为病程长和疗程长 。
慢性乙肝的治疗目标
持久抑制及消除HBV ;
改善和阻止肝脏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病变的进展; 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 ; 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生存率。
1. AASLD guideline. 2007 2. EASL guideline 2009 3. APASL guideline 2008 4.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05”
HBeAg 转阴
AntiHBe 出现
HBsAg 转阴或血清 转换
HBeAg 阴性患者
组织学改善
国内、外批准用于慢性乙肝的抗HBV药 物
干扰素
■ 普通 干扰素(conventional interferon- ) ■ 聚乙二醇化 干扰素 (peg-interferon-)
核苷(酸)类似物(nuc1eos(t)ide analogs)
13 22 16 30 39 39 28 40 29 54 50 43
ALT >5xULN
HBeAg 血清转换 = HBeAg 阴性, HBeAb 阳性
姚光弼 肝脏杂志 2007年第12卷
ETV治疗:基线HBV DNA低水平及 HBeAg阴性患者病毒学应答率高
HBeAg 状态
基线 HBV DNA 95 65 100 80 60 40 20 HBV DNA < 8 log HBV DNA > 8 log P < .0001 92 75
基线低载量HBV DNA和高ALT水平, 能提高抗病毒治疗的疗效
拉米夫定长期治疗,高ALT较患者的 HBeAg血清转换率高
患者比例(%)
N=355
第1年
n=284
第2年
n=270
第3年
n=237
5 45 35 25 15 5 -5 ALT >1xULN ALT >2xULN
Kew MC. Viral hepatitis & liver disease, 2004
WHO and CDC fact sheets, available at www.who.int and
全国HBV感染的流行情况
根据1992年和2006年全国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 学调查:
– 提高病毒学应答; – 提高生化学应答; – 提高HBeAg 和HBsAg血清学应答; – 提高组织学应答;
– 减少和预防耐药的发生。
• 优化抗病毒治疗对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具有共性。
慢性乙肝的优化治疗
实现优化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应达到以下优化 指 标。 基线低载量HBV DNA和高ALT水平; 达到早期病毒学应答; 提高HBeAg和HBsAg转阴和血清转换率; 降低抗病毒耐药率。
100
80 60
HBeAg阴性 HBeAg阳性 P < .0001
40
20 0 0 3 6 月 9 12
0
0
3
6 月
9
12
Lampertico P et al. AASLD 2008. Abstract 896.
LdT治疗104周时,基线ALT≥2ULN和HBVDNA<9log10 的HBeAg阳性患者,HBV DNA检测不到的比 例更高
• • •
•
疗程相对不固定,须长期维持治疗; 疗效不够持久,停药后易复发,病 情恶化; • HBeAg血清学转换率低; 长期应用可产生抗病毒耐药,使病 毒突破及病情恶化;
抗病毒药优化治疗的背景
• 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肝的治疗有了极大进步,但目前的抗病毒疗效尚 不满意,需要进一步优化治疗提高疗效;
•
优化治疗的目的是提高疗效,最大程度减少疾病进展:
■ 拉米夫定 (lamivudine,LVD) ■ 阿德福韦酯 (adefovir dipivoxil,ADV) ■ 恩替卡韦 ( entecavir,ETV)
■ 替比夫定 ( telbivudine,LdT)
■ 替诺福韦 ( tenofovir,TDF),美国、欧盟已批淮
α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肝 优缺点的比较
死 亡
肝细胞癌(HCC)
Fattovich G et al. Hepatology 1995; Liaw YF et al. Liver 1989; Ikeda K et al. J Hepatol 1998.
慢性乙型肝炎的难治性疾病
▲ HBVcccDNA不易清除,难以消除HBV;
▲ 免疫耐受或免疫功能低下,难以清除病毒; ▲ 病毒耐药变异,对抗病毒药产生耐药; ▲ HBV DNA与宿主细胞DNA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