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程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家长课程教案

幼儿园家长课程教案

幼儿园家长课程教案一、课程目标家园合作,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二、课程内容1.家庭防疫常识–常见疾病预防知识(手足口病、流感等)–室内空气净化和通风–家庭常见急救处理方法2.幼儿情商培养–情感沟通:如何与幼儿进行情感沟通并建立信任–儿童情感发展阶段:认知、交往、认同、情感自主、自我价值感–培养幼儿的情感管理能力3.情境教育–家庭生活场景下的语言、情境游戏、动手实践,促进幼儿的语言、思维、情感、社交、身体、审美和创造力等多维度发展–接触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幼儿理解生活,建立实际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三、教学方法1.亲子互动:家长与幼儿一起完成活动和游戏,增进亲子关系2.互动讲解:老师以活泼易懂的语言,通过图片、故事等多角度切入,让家长懂得如何具体实施这些方法3.问题导入:通过提问,激发家长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思考,亲子共同解决问题4.体验式教学:通过体验活动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自我、探索世界,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培养幼儿实际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课程实施1.时间:每月开展1次,每次课程1小时。

2.地点:在幼儿园内或外,依托社区场所等开展。

3.教师:幼儿园专业老师,拥有丰富的幼教工作经验,具备相应的家长沟通能力。

4.家长的准备:参加课程的家长需要提前准备好课堂需要用到的材料,如家庭急救箱、科普类绘本等。

五、课程评估1.课后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家长的反馈意见,总结课程中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分享’课堂画面、记录学生反应,并做相应笔录。

六、总结家长和幼儿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链接”的纽带。

幼儿园家长课程,是幼儿园与家庭沟通的重要平台,更是促进家庭教育的有力工具。

教师应结合幼儿游戏、家庭现实、社区教育等多方面因素,深度挖掘家长和幼儿的潜能和特长,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内容,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家长课堂,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综合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家庭氛围和社会环境。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家长课程教案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家长课程教案

一、课程目标1. 帮助家长认识到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2. 传授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3. 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促进家庭教育的和谐发展。

二、课程内容1. 良好习惯的定义与重要性解释良好习惯的含义分析良好习惯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强调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中的作用2.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树立榜样,以身作则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期望鼓励和奖励孩子的进步3. 家长教育理念的提升分享成功家长的教育经验探讨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4. 实际操作与练习家长分享各自的孩子教育心得讨论如何在家庭中实施良好习惯的培养家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教育孩子scenarios5. 家庭作业与跟进布置相关的阅读材料和练习题家长制定家庭行动计划,明确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具体措施安排家长之间的交流和分享会,以跟进课程效果三、教学方法1. 讲座式教学:讲解良好习惯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培养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成功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案例,让家长从中学习。

3. 小组讨论:家长分小组讨论,分享教育心得,探讨教育问题。

4. 角色扮演:模拟家庭场景,让家长体验教育孩子时的情境。

5. 行动计划:让家长制定个性化家庭行动计划,跟进课程实施。

四、课程评估1. 家长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家长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分享会:评估家长在实践中的成果和遇到的难题。

3. 课程反馈表:收集家长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五、课程时间表1. 第一周:良好习惯的定义与重要性2. 第二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3. 第三周:家长教育理念的提升4. 第四周:实际操作与练习5. 第五周:家庭作业与跟进六、课程内容(续)6. 习惯养成的周期与挑战解释习惯形成的过程分析孩子在养成良好习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提供应对挑战的策略和方法7. 家长的持续关注与支持强调家长在孩子习惯养成过程中的持续关注的重要性分享如何保持家长耐心的方法讨论如何在外部环境变化时维持孩子的好习惯8. 多元智能理论在习惯培养中的应用介绍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概念分析如何根据孩子的智能特点培养相应的好习惯探讨如何通过发展孩子的多元智能促进整体习惯的养成9. 亲子沟通与协作教授家长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讨论在培养孩子习惯过程中如何协作提供建立亲子信任和理解的方法10. 课程总结与展望回顾整个课程的内容和收获强调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中的关键作用展望未来,鼓励家长持续学习和实践七、教学方法(续)6. 互动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问答,让家长深入理解习惯形成的周期和挑战。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教案一:
课程:家长学校授课
主题:沟通技巧与家庭和谐
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家长们将能够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提升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2. 学习基本的沟通技巧;
3. 掌握解决家庭冲突的方法;
4. 培养家庭成员之间的互信和理解。

教学内容:
1. 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2. 肯定性沟通技巧;
3. 倾听和理解的技巧;
4. 解决家庭冲突的方法;
5. 建立互信和理解的方式。

教学步骤:
1. 介绍课程内容和目标;
2. 引导家长们讨论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3. 分组活动:让家长们在小组中分享他们在家庭中遇到的沟通
问题,并讨论如何改善;
4. 分享小组讨论结果和总结有效沟通的重要要素;
5. 演示肯定性沟通技巧的实例,并让家长们进行练习;
6. 讲解倾听和理解的技巧,并让家长们进行角色扮演;
7. 指导家长们探索解决家庭冲突的方法,并让他们进行实践;
8. 引导家长们思考建立互信和理解的方式,并分享经验;
9. 结束课程,总结教学内容,整理课堂笔记,并回答家长们的提问。

评估方式:
1. 课堂参与观察;
2. 组内讨论表现;
3. 角色扮演表现;
4. 课后反馈问卷调查。

家长课程初中备课教案

家长课程初中备课教案

家长课程初中备课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家长了解初中阶段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提高家长对孩子教育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家长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与理解。

3. 帮助家长掌握一些实用的教育技巧,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教学内容:1. 初中阶段孩子身心发展特点2.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3. 家长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方法4. 家长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业和兴趣5. 家长的教育技巧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初中阶段孩子身心发展特点,引起家长们的兴趣和关注。

二、主体讲解(20分钟)1. 初中阶段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教师详细讲解初中阶段孩子的生理、心理、情感、社交等方面的发展特点,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孩子在这个阶段的需求和困惑。

2.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教师阐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让家长们认识到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责任和影响力。

3. 家长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方法教师介绍一些有效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如倾听、理解、尊重、鼓励等,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4. 家长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业和兴趣教师讲解家长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业和兴趣,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让家长们明白孩子的发展是多元化的,不仅仅是学业成绩。

5. 家长的教育技巧教师分享一些实用的教育技巧,如如何表扬和批评孩子、如何引导孩子制定目标和计划、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等,帮助家长们提高教育质量。

三、互动环节(15分钟)家长们就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提问,教师给予解答和建议。

四、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布置家长回家后实践的内容,如与孩子进行一次深入的沟通,尝试使用一些教育技巧等。

教学评价:通过家长们的反馈,了解本次课程的实际效果,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家长课程的质量。

同时,观察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的实际改变,评估课程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一年级教案(精选多篇)[修改版]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一年级教案(精选多篇)[修改版]

第一篇:《牵手两代》家长课程一年级教案《牵手两代》家长课程一年级教案第五讲让孩子自主发展【教学目的】指导家长认识到应给予孩子成长所必须的自由空间,不要溺爱孩子,不要事事限制孩子,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让孩子在自主实践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让家长们掌握培养孩子自主发展地原则和方法,用以指导自己的家庭教育。

【教学难点】让家长们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孩子自主发展的重要性,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掌握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方法】谈话法、案例分析法、系统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导入给家长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国内某高校的一位的大学生,是家中的独子,从小备受宠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上了大学,父母要每周到学校去为他料理生活,考取出国留学的奖学金后,一想到要独自一人出国留学,无人照顾,不知道自己将如何生活,以至于过于焦虑而失常。

后来,这个大学生的父母说了一句令人深思的话:“我们一心一意地爱他,凡事为他着想,谁知却害苦了他。

”爱孩子是人的天性,那位大学生的父母爱孩子没有丝毫的错。

错的是他们爱孩子的方式过于盲目和无理性,只是一心一意地去爱,却忽略了孩子未来发展与独立生活,没有为孩子提供自主发展地空间,从而使孩子在习惯了消极的以来之后,一旦要独自面临新的挑战时,便无所适从。

为什么让孩子自主发展第一节妈妈,我想出去玩二、情景案例1、和家长一起看教材87、88页情景案例,文中的母亲是怎样爱自己的孩子的。

2、教师和家长交流:我想问一下家长,您的孩子参加了哪些课外辅导班?孩子是自己愿意去的,还是家长强制参加的?你的孩子对自己参加的辅导班持什么态度?作为家长,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家长讨论交流,谈自己的想法。

三、家长自学教材中教育故事部分,体会文中李老师的教导。

四、专家讲堂:1、教师讲解教材中95-97页的内容。

使家长明确剥夺孩子玩的权利,扼杀孩子玩的天性有很大弊端,主要表现在:(幻灯)A、高分低能。

B、交往障碍。

家长学校教案25篇

家长学校教案25篇

家长学校教案25篇教案标题:家长学校教案25篇教案1:家长学校介绍目标:介绍家长学校的概念和目的,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

方法:通过演讲、视频展示等方式,向家长介绍家长学校的概念和目的。

教案2:家长学校日程安排目标:制定家长学校的日程安排,确保家长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参与学校活动。

方法:与家长合作,制定家长学校的日程安排,包括时间、地点和活动内容。

教案3:家长学校课程设置目标:设计家长学校的课程内容,满足家长的学习需求。

方法:调查家长的学习需求,设计符合需求的课程内容,如亲子沟通、家庭教育等。

教案4:亲子沟通技巧培训目标:培养家长与孩子良好的沟通技巧,加强亲子关系。

方法:组织亲子沟通技巧培训课程,包括有效倾听、积极表达等技巧的讲解和实践。

教案5:家庭教育研讨会目标:提供家长与教育专家交流的机会,分享家庭教育经验。

方法:邀请教育专家主持家庭教育研讨会,家长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并向专家请教问题。

教案6:家长学校家访活动目标: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增进互相了解。

方法:组织家长学校家访活动,家长可以互相访问,了解彼此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理念。

教案7:家长学校亲子游园活动目标:提供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的游园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方法:组织家长学校亲子游园活动,家长与孩子一起参观公园、动物园等,增进亲子互动。

教案8:家长学校亲子读书会目标: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方法:组织家长学校亲子读书会,家长与孩子一起选择、阅读和讨论书籍,分享阅读体验。

教案9:家长学校健康教育讲座目标:提供家长关于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巧,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方法:邀请专业医生或健康教育专家进行讲座,向家长传授健康教育知识和技巧。

教案10: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培养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支持能力。

方法: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

教案11:家长学校艺术欣赏课程目标:培养家长对艺术的欣赏能力,促进孩子的艺术素养。

一年级家长课程教案(优秀范文5篇

一年级家长课程教案(优秀范文5篇

一年级家长课程教案(优秀范文5篇教案名称:一年级家长课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认识人民币》。

具体内容包括:1.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2. 学会人民币的换算;3. 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能够熟练地进行换算;2. 培养学生学会合理使用人民币,培养理财意识;3. 增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亲子关系,促进家校合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能够熟练地进行换算;难点:培养学生学会合理使用人民币,培养理财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人民币实物、纸币模板、计算器;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人民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人民币的作用。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利用PPT讲解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如:“小明有5元,他想买一个3元的玩具,他还需要多少钱?”让学生上台演示解题过程,并讲解答案。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互相检查,教师进行点评。

5. 家长参与(10分钟)邀请家长上台,与学生一起进行人民币换算游戏,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

6. 理财教育(5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如何合理使用人民币,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人民币的单位及面值,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绘制一幅关于人民币的海报,可以包括人民币的单位、面值以及实际应用场景;2. 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人民币换算练习,拍下照片,分享到班级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人民币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家长对课程的满意度。

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后拓展延伸,如组织学生参观银行,深入了解人民币的发行和流通,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

家长课程教案

家长课程教案

家长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

2、引导家长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增进亲子关系。

3、教授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

4、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自身在教育中的关键作用。

(2)传授实用的亲子沟通技巧和教育方法。

2、难点(1)如何引导家长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适应现代教育理念。

(2)帮助家长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应用到日常的家庭教育中。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相关的教育理论和知识,让家长有系统的了解。

2、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成功和失败的教育经验,使家长更直观地理解教育方法的应用。

3、互动讨论法组织家长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交流,分享各自的教育困惑和经验,互相启发和学习。

4、角色扮演法模拟亲子沟通场景,让家长亲身体验不同的沟通方式带来的效果,从而掌握更有效的沟通技巧。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5 分钟)播放一段关于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视频,引发家长的思考。

提问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和期望,了解家长的需求和关注点。

2、孩子心理特点与发展需求(约 30 分钟)讲解孩子在不同年龄段(如幼儿期、小学阶段、中学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

举例说明孩子在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行为表现和心理问题,以及背后的原因。

强调家长了解孩子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和教育孩子。

3、亲子沟通技巧(约 45 分钟)分析常见的亲子沟通障碍,如批评指责、命令式语言、忽视孩子感受等。

介绍积极倾听、尊重理解、表达感受、给予肯定等有效的沟通技巧。

进行小组讨论,让家长分享自己在亲子沟通中的困难和经验,互相交流解决方法。

角色扮演:请几组家长上台模拟亲子沟通场景,其他家长进行观察和点评,共同探讨如何改进沟通方式。

4、教育方法(约 45 分钟)介绍正面教育、赏识教育、挫折教育等不同的教育方法及其适用场景。

家长课程教案教育即培养习惯

家长课程教案教育即培养习惯

家长课程教案教育即培养习惯第一章:课程介绍与目标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家长将能够:理解教育与培养孩子习惯的重要性;掌握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第二章:教育与习惯的关系2.1 教育的内涵解释教育的定义和内涵,强调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孩子全面发展的过程。

强调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坚持。

2.2 习惯的内涵与作用解释习惯的定义和内涵,强调习惯对孩子的成长的重要影响。

强调良好习惯的培养对孩子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的积极影响。

2.3 教育与习惯的关系阐述教育与习惯之间的密切关系,强调教育即培养习惯的重要性。

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章:孩子成长关键时期3.1 婴儿期(0-1岁)介绍婴儿期孩子的发展特点和需求,强调家长阶段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安全感、信任感和自主感。

建议家长多与孩子互动,满足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3.2 幼儿期(1-3岁)介绍幼儿期孩子的发展特点和需求,强调家长阶段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规则意识和社交能力。

3.3 学龄期(3-12岁)介绍学龄期孩子的发展特点和需求,强调家长阶段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法4.1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要明确教育目标,注重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

强调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

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有爱的家庭环境。

4.3 身教胜于言传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

强调家长要注重自身的行为修养,传递正能量。

4.4 制定合理的家规家训家长要制定合理的家规家训,引导孩子遵守。

第五章:家庭教育实践与反思5.1 家庭教育实践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发展特点,制定合适的培养计划。

强调家长要注重实践过程中的耐心和坚持,及时调整教育方法。

5.2 家庭教育反思家长要定期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效果,找出不足之处。

幼儿园家长课程教案

幼儿园家长课程教案

幼儿园家长课程教案家长课程教案一、课程名称:幼儿园家长课程二、教学目标:1.了解幼儿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理念,掌握与幼儿教育相关的知识。

2.提高家长对幼儿成长发展的认知和理解。

3.培养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和能力,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三、教学内容:1.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理念2.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3.幼儿的情感教育4.幼儿的语言发展5.幼儿的社交能力培养6.幼儿的游戏与创造力培养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幼儿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理念,使家长们对幼儿教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讨论法:通过引导家长们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幼儿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各种教育策略的效果等。

3.体验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使家长们亲身感受幼儿教育的乐趣和挑战,提高他们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引导家长们回忆和分享他们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他们对课程的兴趣。

2.讲授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理念:介绍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理念,包括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

3.讨论家长们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家长们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幼儿教育的看法和观点,探讨幼儿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讲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介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包括生理发展、认知能力、情感发展和社交能力等方面。

5.体验幼儿的情感教育: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家长们体验幼儿的情感教育,提高他们对幼儿情感的敏感度和理解。

6.体验幼儿的语言发展:通过故事讲解、游戏和歌唱等方式,让家长们亲身体验幼儿的语言发展过程,了解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方法。

7.讨论幼儿的社交能力培养:引导家长们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幼儿的社交能力培养方法和体验,提高他们对幼儿社交能力的认识和培养意识。

8.体验幼儿的游戏与创造力培养:通过游戏和创造性活动等方式,让家长们亲身体验幼儿的游戏和创造力培养过程,了解幼儿游戏对其成长发展的重要性。

家长课程教案

家长课程教案

家长课程教案一、引言家长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家长提升育儿技能,增强家庭教育水平,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

本教案旨在为家长提供一套完整的课程,以帮助他们有效地与孩子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并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成长。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2. 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提高亲子关系的质量;3. 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三、教学内容1. 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原则a. 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b. 掌握培养孩子积极性和责任感的方法;c. 学习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技巧。

2. 沟通技巧的培养a. 学会倾听与理解,提高沟通质量;b. 学习表达与表达感受的技巧;c.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增进亲子关系。

3. 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a. 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b. 学习与孩子一起制定目标和规划;c.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介绍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技巧;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家长理解和应用所学的沟通技巧;3. 角色扮演法:让家长亲身体验不同角色,提高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经验和反思,相互学习和促进成长。

五、教学流程1. 第一课时: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原则a. 介绍家庭教育的概念和影响;b. 分享学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目标;c. 讨论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第二课时:沟通技巧的培养a. 学习倾听与理解的技巧;b. 学习表达与表达感受的技巧;c. 分析沟通障碍并提供解决方案。

3. 第三课时: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a. 培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b. 制定目标和规划,培养孩子的计划和执行能力;c. 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4. 第四课时:总结与应用a. 回顾所学的内容和技巧;b. 分享实践经验和感悟;c. 制定个人家庭教育计划。

六、教学评估1. 参与度评估:通过观察家长在课程中的积极投入和参与度来评估学习效果;2. 反馈评估:通过收集家长的学习反馈和体验来了解课程的可行性和实效性;3. 行为评估:通过观察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应用了所学的技巧来评估课程的实际应用情况。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小学六年级教案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小学六年级教案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小学六年级教案第一讲为孩子解读青春奥秘[教学目的]1.向家长了解引发孩子身体变化引发恐惧的原因;2.使家长晓得必须注重孩子的青春期教育;3.使家长晓得必须如何教给孩子科学的性知识。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使家长晓得必须注重孩子的青春期教育,并能够尽早展开指导。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掌握青春期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到实际中去,并缓解因此而产生的焦虑。

[教学过程]各位家长朋友:一、谈话引入: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坐在一起,来共同学习《牵手两代――家长课程》,这次,我们就如何为孩子解读青春奥秘,也就就是如何使孩子介绍青春期的科学知识,并减轻因此而产生的恐惧展开一下深入探讨。

二、学习新课1、我们先自学两个案例:第一页的“我是不是生病了?”和第十页中的《我的声音怎么变小了》。

(1)家长自由读案例。

(2)恳请家长交流自己感受到的事例,说道说道自己的体会。

(3)你碰到过相似的情况吗?你又就是怎么处置的?恳请几位家长谈论自己的体会。

2、多媒体出示两则教育故事。

在这两个故事中,家长是如何让孩子了解性知识,缓解紧张情绪的呢?(1)从中我们存有什么可以先进经验的吗?(2)恳请家长谈一谈自己的体会与看法。

(3)家长讲话,教师小结。

3、阐释青春期孩子的通常心理特点: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孩子,除了生理上的变化以外,更主要的表现在心理上的突然变化,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自我意识在这一时期发生质的变化。

青春期的孩子对于\自我\的体验和体会前所未有地冷静。

如果说,儿童对自己的重新认识和评者价基本是服从成人意见的,那么,青春期的孩子则完全不同了。

他们对自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热衷于思考自己的优点、缺点、特点......显得十分“自恋”,同时又经常夸大自己的缺陷,因为自己不够“完美”而沮丧。

(2)独立性进一步增强。

步入青春期的孩子总是期望获得他人的宣称和认同,期望彻底摆脱成人的约束,渴求单一制。

2024年度家长学校教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2024年度家长学校教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家长学校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家长学校课程,家长将了解如何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和生活质量。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什么是良好习惯,以及良好习惯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2.掌握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和技巧。

3.了解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4.培养学生自律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良好习惯-良好习惯是指一种固定的行为方式,能够使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和态度。

-良好习惯的种类:如守时、尊敬他人、整洁、自律等。

2.良好习惯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良好习惯能够养成学生自律、责任心和规则意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良好习惯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和技巧-设置明确的目标和计划:让学生明确自己要养成的良好习惯,制定具体的计划和措施。

-激励和奖励:给予学生适当的激励和奖励,以鼓励他们养成良好习惯。

-榜样作用:家长自身要做一个良好习惯的榜样,引导学生向榜样看齐。

-规定和约束:制定适当的规定和约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沟通和引导: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及时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4.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感受,主动倾听学生的心声,增进亲子关系。

-言传身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做一个讲道理的家长。

-鼓励和支持: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养成良好习惯的困难时期。

5.培养学生自律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培养学生自控能力: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行动,培养其自主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通过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讲解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培养方法和技巧等内容,让家长了解如何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一年级家长课程培训教案

一年级家长课程培训教案

一年级家长课程培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教材《家长教育指导手册》第三章节“家庭中的亲子互动”,详细内容涉及亲子沟通的基本技巧、家庭游戏对儿童成长的积极作用以及如何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

二、教学目标1. 家长能够掌握有效的亲子沟通方法,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

2. 家长能够了解并运用家庭游戏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3. 家长能够树立正确的亲子关系观念,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家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亲子沟通技巧,提高亲子互动质量。

教学重点:亲子沟通的基本技巧、家庭游戏的选择与运用、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亲子互动案例。

2. 学具:家长手册、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个亲子互动的短片,让家长感受到亲子关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引发家长们的思考。

2. 理论讲解:a. 介绍亲子沟通的基本技巧。

b. 讲解家庭游戏对孩子成长的作用。

c. 分析如何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家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生活中的亲子互动场景,引导家长运用所学沟通技巧。

4.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亲子互动案例,让家长了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家长分组讨论,针对各自的亲子关系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b. 设计一个家庭游戏,并说明该游戏对孩子的成长有哪些积极作用。

2. 答案:a. 亲子互动心得:要求家长结合课堂所学,从实际生活中举例说明亲子沟通的改善、家庭游戏的运用等方面。

b. 家庭游戏设计:要求家长设计一个有趣、寓教于乐的游戏,并能明确阐述游戏对孩子的教育意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要求家长在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思考如何将所学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亲子互动质量。

2. 拓展延伸:推荐家长阅读相关书籍、参加亲子教育讲座,不断提升自身家庭教育水平。

同时,鼓励家长在班级群分享亲子互动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家长课程教案4篇

家长课程教案4篇

家长课程教案4篇通过这次学习,可谓受益颇多,感受非浅。

深深的体会到学校对学生的重视、关心和爱护,也更深的体会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学习过程中可谓重中之重的关键。

现就自己听课后的感受谈一点体会:一、家校合力,才能有效的培养好孩子现在的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家里全是大人;因此,她所接触的家庭环境其实是一个成人的环境,而学校的学习环境又和家庭环境有着天壤之别。

在这中间,家长和老师就承担了桥梁作用,只有家长和老师充分的沟通,才能全方位的帮助孩子成长。

如学校此次举办家长学校,使家长和老师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孩子教育问题,达成共识,可谓事半功倍。

又如学校的家长开放日,让家长看看孩子的课堂表现,老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方法,从而使家长也能清楚孩子的优缺点,孩子的差异,有的放矢的在家庭教育中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改进。

二、培养良好的习惯,受益终身习惯是人的思维定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

正如智者所言: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种习惯;那么改变你一生,就从今天起,从形成良好习惯开始。

在听叶老师讲解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时,应该说是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

在学校的习惯有老师会教导,还可以学习其他同学;可在家里则全靠家长督促和引导。

因此在家里就要从孩子的书写习惯、做作业的习惯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着手,根据自己家庭实际尽量在那种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家庭教育。

比如,我们现要求孩子定时睡觉、起床;做作业要认真快速;做事情要细心等,都是一些说起来很琐碎的事情,但孩子正是需要在这些不经意的小事中培养形成良好的习惯。

都说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希望通过努力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三、理解、尊重孩子的选择;信任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曾看过这么几句话“蹲下来看儿童世界、走进去看儿童心灵、站起来看儿童行为”,我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要理解和尊重孩子。

的确,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就像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绝对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

家长课程教案(5篇

家长课程教案(5篇

家长课程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具体内容包括分数乘以整数、分数乘以分数、整数乘以分数以及分数除以整数和分数的运算规则。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相关运算。

2. 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乘除法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乘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的运算。

教学重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述小明去超市购物,需要计算购买水果和零食的总价,引出分数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例题讲解(1)分数乘以整数:讲解例题,引导学生运用乘法的性质进行计算。

(2)分数乘以分数:通过具体例题,讲解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规则,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3)整数乘以分数:讲解整数乘以分数的运算规则,并进行随堂练习。

(4)分数除以整数:通过例题,讲解分数除以整数的运算规则。

(5)分数除以分数:讲解分数除以分数的运算规则,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置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六、板书设计1. 分数乘法运算规则(1)分数乘以整数:分子乘以整数,分母不变。

(2)分数乘以分数: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3)整数乘以分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2. 分数除法运算规则(1)分数除以整数:分子除以整数,分母不变。

(2)分数除以分数:乘以倒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下列分数乘法:$\frac{1}{2} \times 4$,$\frac{3}{4} \times \frac{2}{3}$,$3 \times \frac{1}{5}$。

(2)计算下列分数除法:$\frac{1}{2} \div 3$,$\frac{3}{4} \div \frac{1}{2}$。

2024年一年级家长课程教案(优秀范文5篇

2024年一年级家长课程教案(优秀范文5篇

2024年一年级家长课程教案(优秀范文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数学乐园》第一册第四章《认识数字4》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数字4的书写、数字4的数序认识、4的组成和分解,以及数字4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4的书写和数序,能够熟练地读写数字4。

2. 培养学生理解数字4的组成和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4的组成和分解。

教学重点:数字4的书写、数序认识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挂图、PPT课件。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数字4的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数字4的特点。

2. 教学数字4的书写和数序(10分钟)(1)教师示范数字4的书写方法,学生跟随书写。

(2)通过数字卡片,让学生触摸并感受数字4的形状。

3. 数字4的组成和分解(10分钟)(1)教师讲解数字4的组成和分解,用实物进行演示。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数字4的理解。

4.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例题,讲解数字4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练习册上关于数字4的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6. 数字4在生活中的应用(10分钟)教师展示生活中含有数字4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六、板书设计1. 数字4的书写和数序2. 数字4的组成和分解3. 数字4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上关于数字4的练习题。

答案:见练习册答案部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数字4的知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个别辅导。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提高数学素养。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数字4,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家长给小学生上课教案.doc

家长给小学生上课教案.doc

家长给小学生上课教案【篇一:家长学校上课教案5】家长学校上课教案课题:教会孩子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教学目的:1、父母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心,要进行尊重教育,教会孩子自尊、自爱。

2、父母了解儿同的一些心理特点,掌握一些正确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要教育孩子尊重他人。

教学重点:学会尊重,善于沟通,教孩子尊重自己,接纳自己;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教学难点:教孩子尊重自己,接纳自己;懂得尊重别人,理解别人。

教学方法:谈话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演义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情景故事《妈妈,我也有自尊》三、呵护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1、董进宇博士说:“自尊心是孩子精神人格的脊梁”,没有自尊心的孩子不会主动参与群体活动,不尊重别人,不尊重自己,没有在群体中出类拔萃的欲望。

家长守着外人批评孩子,是最伤孩子自尊、最令孩子反感的批评方式。

当孩子感觉父母不尊重自己、不顾及自己的感受时,就本能地产生自我保护,引起孩子的抵触逆反,或表面接受背后反抗,或变本加厉。

2、也许大家都看过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教育孩子的故事:3、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主要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尊重孩子、信任孩子。

(2)多鼓励孩子、表扬孩子。

“称赞对于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

”当然鼓励孩子,并不是不能责备孩子。

家长在准确了解孩子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在尊重和信任孩子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方法,运用适当的措辞去责备孩子,不仅可以弥补孩子的过失,而且还会激励孩子努力进取。

这种责备有时只是一个眼神,有时是对孩子不良行为的忽视和沉默,有时是心平气和的讲道理。

但责备不是絮叨,不是暴跳如雷,不是打骂孩子,否则,就有可能使孩子形成逆反心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基诺特曾列举了父母不适宜责备孩子的态度,现辑录如下,供家长们借鉴:恶言——傻瓜、说谎、没用的家伙!侮辱——你简直是废物,畜生。

一年级家长课程培训教案

一年级家长课程培训教案

一年级家长课程培训教案第一章:欢迎与介绍1.1 目的:1.2 教学方法:自我介绍:让每个家长轮流介绍自己和孩子的情况。

讲解:教师讲解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1.3 教学内容: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介绍。

家长们的期望和目标了解。

1.4 作业:家长们写一篇关于自己孩子的介绍文章。

第二章:了解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2.1 目的:帮助家长们了解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以及他们的需求。

2.2 教学方法:讲解:教师讲解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讨论:家长们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2.3 教学内容:一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如身体发展、睡眠需求等。

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如情感稳定、社交能力等。

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如注意力集中、记忆力等。

一年级学生的需求:如学习支持、情感关怀等。

2.4 作业:家长们写一篇关于自己孩子特点和需求的观察日记。

第三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3.1 目的:让家长们认识到家庭教育对一年级学长的重要性,并了解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3.2 教学方法:讲解:教师讲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讨论:家长们分享自己的家庭教育经验和困惑。

3.3 教学内容:家庭教育的原则:如耐心、尊重、鼓励等。

家庭教育的方法:如沟通、引导、示范等。

3.4 作业:家长们写一篇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的文章。

第四章: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4.1 目的:帮助家长们了解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4.2 教学方法:讲解:教师讲解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

讨论:家长们分享自己的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经验。

4.3 教学内容:创造学习环境:如设定学习空间、提供学习材料等。

激发学习兴趣:如引导孩子探索、提问等。

鼓励学习动力:如表扬、奖励等。

4.4 作业:家长们写一篇关于如何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计划。

第五章: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5.1 目的:帮助家长们了解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5.2 教学方法:讲解:教师讲解有效沟通的原则和方法。

一年级家长课程教案(优秀范文5篇

一年级家长课程教案(优秀范文5篇

一年级家长课程教案(优秀范文5篇教案名称:一年级家长课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83页至第84页。

内容包括认识人民币的各种面值,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以及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人民币的各种面值,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3. 学生能够通过与家长的互动,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家庭亲子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各种面值,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难点: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民币实物、购物场景模型、计算器。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购物场景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所见到的情景。

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各种面值,讲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具体的购物场景,讲解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计算。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

5. 家长参与:教师邀请家长上台,与学生一起完成购物计算,并分享购物经验。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人民币的认识与运用1. 人民币的各种面值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 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1元 = 10角 = 100分3. 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计算例题:买一个球需要3元,我有5元,还剩多少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填空题:1元等于_____角,1角等于_____分。

(2) 计算题:我有20元,买了一支笔花了8元,还剩多少元?(3) 应用题:妈妈给了我一元钱,买了一瓶饮料花了5角,请问妈妈还剩多少钱?2. 作业答案:(1) 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

(2) 我有20元,买了一支笔花了8元,还剩12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所有老师向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今天你们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单从这点就可以看出你们对子女的关心和对我们学校工作的支持。

我同时代表全体学生感谢大家的到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觉得我们这次家长会的真正意义可能不在于我们能通过家长会更多的交流什么,而在于给学生鼓鼓劲,在学生的心中他不在乎我们家长会开什么内容,但只要自己的家长在其中,来参加会议,对他们来说这就是骄傲就是幸福,就会转化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如果说家长会是成功的的话,那么你们的到来我就可以说家长会是成功的。

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相互交流一下我们班的学生在校及在家的情况,以便老师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促使家长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

总之一句话,就是“一切为了学生”。

这是我们教育的一个根本出发点。

我希望也坚信,从这个出发点出发,我们的家长会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得圆满的成功!今天我想跟各位家长谈谈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安全教育学生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社会稳定,各方面对此高度关注,我们更是坚决把学生的安全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片刻的放松,做到了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关于学生安全的道理,家长和同学们都知道不少,这里我就不多说了,今天,我只谈两个方面的话题:一、介绍学校的安全管理措施1、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值班教师轮流值班,学生每天入校到放学,全体学生,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准外出。

2、上课期间,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先点名,发现有学生缺课,必须查明原因。

3、在课下,为了保障同学们的安全,值班老师值勤,及时制止学生追逐打闹、在楼台向下张望等不安全行为。

4、在饭后时间,学校值班领导轮流值班,制止学生打闹,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制止学生的不安全行为,防止外来人员闹事。

5、平时的安全教育。

每年新学期的开始,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领会一些有关安全方面的要求。

每个学期学校还要组织几次安全教育校会,班级经常举行安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用升旗时间,课间操时间,对学生中一些有碍安全的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澄清家长认识上的一些误区虽然我们有严格的管理,也不可能时时处处将每一个学生都有处在老师的掌握之中,这就是俗话说的“手再大也捂不过天来”;虽然我们多层次的安全教育,也不可能达到每一位学生都能按学校的要求去做,这就是常说的“教育不是万能的”;所以还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这就要求家长和学校能够统一认识,澄清认识上的一些误区。

1、关于孩子的接送问题。

对于一些路途较远,学生年龄较小的学生,家长安排人接送是应该的,但是,安排什么人、用什么车辆接送应该有所选择。

安排年纪较大的老年人,将会影响学生的安全,用机动车的,安排一些驾驶技术不好人,可能造成对孩子的伤害。

2、关于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

现在,孩子少了,家长对孩子疼爱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常的,但是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同样也需要正确理解。

首先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都没有仇怨,或许对学生的批评教育不同的老师使用的方法不同,但是每一位老师对学生批评教育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3、关于孩子的生活问题。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富了,有钱了,多给孩子一点钱,有的学生有钱后就做两件事,一是吃,买些零嘴,课下吃、课上吃、吃的满地糖纸、瓜子皮,吃的胃疼拉肚子;再就是玩,玩游戏,不只影响学习,影响安全是大问题。

今天说的这一些话,其实就两字——“安全”,希望各位家长支持、理解、配合学校的工作,让我们的学生、您的孩子安全、健康地学习、成长、成才。

(二)正确培养孩子的成长,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一是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原因。

有的家长不禁要问:既然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变化,为什么有的孩子仍然能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而有的孩子却直线下降?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那就是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习惯中,还是存在着极大的差异的。

首先,每个家庭智力背景有差异。

做家长最重要的是:时刻注意自身形象。

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家庭教育的特点是在于感化、示范和熏陶,如父母鲜明的政治立场、强烈的事业心、高尚的追求与情操、助人为乐的精神等等,这些都能对孩子起着榜样作用。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家长教育孩子,可以说是“全天候”的。

家长并不只是在教育孩子时才教育孩子的。

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教材。

这也正是言教与身教必须兼施、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因。

其次,孩子的学习习惯有差异。

班级里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相当好,上课时专心,作业专注,所以作业速度很快。

可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被我戏称为“磨、拖、罗、拉”。

上课的时候默默无闻,你讲什么充耳不闻,做作业的时候却磨蹭、拖拉、罗嗦。

正是因为孩子学习习惯上的差异,而造成了学习效率的一种差异。

关于效率,我想,家长们最关心的就是作业了。

同样的作业,有些家长说孩子要做两个小时甚至三、四个小时,这就要问问孩子的学习效率了。

我们允许个体之间有差异,但是差异太大时就要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在学习能力、学习效率上有问题。

第三,家庭的重视程度有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

在生活上,那个父母不对自己的孩子是关怀备至。

但是,对于孩子的学习以及思想变化的关注,家庭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

也许是一些家长还不了解孩子中年级学习的要求,也许是最近工作比较忙,这段时间来,我还是感受到各个家庭对孩子的重视程度确实有很大差异,比如:有的孩子记录本上明明记下了要做什么作业,家长也在后面签了名,可我检查时,却总会发现孩子少做、漏做,甚至不做。

其实我们家长何尝不是在给孩子潜移默化中透露着“敷衍了事也没关系”这样一个信息呢?诚信教育又怎么会不是一纸空谈呢?其实我在这里讲重视,还不如说是在请各位家长给孩子树立一个做事认真的形象,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影响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有些家长可能会说我们关注的不是孩子的成绩,不是孩子的学习,我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就行了。

但是我们老师不是这样认为的。

因为我们觉得,一些孩子成绩出现问题,不是因为接受能力有问题,而是因为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出现了问题,有的家长可能认为:我的工作很忙,我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将来我只要为孩子创设一个丰盈的物质基础就可以了。

但是,长此以往地下去,您会“谈起业绩兴高采烈,谈起孩子遗憾苦笑”的。

其实,我们老师也并不是觉得分数有多重要,而是在关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智商的培养。

这种“情商”,包括我们对待事情的责任,面对困难的韧性,一种能够持之以恒、迎难而上的心理品质。

如果孩子在学习中形成了这股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将来无论走上哪一行,相信总能打造属于自己的一份广阔天地的。

最后,想给家长朋友们提一点儿要求:①尽量抽时间与孩子们在一起,经常与孩子沟通,不要当着同学和老师的面打骂自己的孩子。

②教会孩子善于与人沟通。

当孩子和同学发生矛盾了,要教会孩子用语言去化解矛盾,学会和别人沟通,并解决问题。

③分享孩子的欢乐和痛苦。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考好了奖励一顿肯德鸡,考差了恨铁不成钢,回家狠狠揍一顿。

这样做是不妥当的。

看到孩子试卷的时候,希望你能帮助孩子一起分析错误原因,薄弱环节,找到下一步努力的目标。

分享孩子学习中的苦乐,理解孩子。

二是真正关爱孩子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平时父母经常买些礼物送给孩子,可是经过调查,却发现他们除了礼物之外,其实更需要父母的爱。

(一)把你的时间留一点给孩子1、每天花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交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

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但是每天要花一定的时间坐下来,问问孩子学习的情况,和孩子交流思想,沟通情感。

2、每天花一定时间和孩子玩耍.不一定要在空闲时,你在做家务时也可以和孩子玩“猜谜语”等游戏,这样既不影响你做家务,又让孩子在快乐中积累了词汇,岂不一举两得。

3、和孩子一起外出.节假日带孩子一同去户外散步,上街购物,去公园赏景,有条件的带孩子出去旅游,参观.拓宽孩子的视野,陶冶孩子的情操。

4、和孩子一起看书,看电视.陪孩子看一些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书和电视节目,并相互交流观后感,培养孩子的鉴赏能力。

(二)、把你的爱抚送给孩子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掌声受到表扬,尤其是孩子。

其实我们每位家长也有这样体会。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思维,兴趣,爱好,才能,天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一个好孩子的欲望,家庭教育就应该让孩子找到“我是好孩子”的感觉。

事实上,我们要对孩子的缺点多一些宽容与赏识,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孩子分析落后的原因,提出应对的策略,你一定会发现“那只杯子里的水越来越多”。

当孩子获得成功时,把你的拥抱,鼓励送给孩子,那将是对他最好的奖励。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送给孩子一个拥抱,将是对他最好的鼓励。

把你的爱抚毫不吝啬地送给孩子,无需太多的言语,孩子会觉得享受到了无尽的爱与关心,那会是他生活和学习的最大动力。

(三)、把你的信任送给孩子根据孩子的年龄,让他们适当参与你的工作,他们会对你有所帮助,并分担你的工作.所的孩子都喜欢与大人接近,并做大人的“事情”。

让他参与无疑是对他最大的信任。

他会做得比其他任何一件事情都认真。

把你的时间,你的爱抚,你的信任当做礼物送给孩子时,你会是一位成功的家长。

三是真正关心孩子的学习一说到关心孩子的学习许多家长一定会说我是很关心的,我每天都问孩子有没有做作业,在学校表现好不好,那是不是真正的关心呢?我看未必。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题目我自己都不会,叫我怎么教?面对这些情况,家长应当怎样辅导孩子呢?首先是热情支持。

父母对孩子学习上的支持是多方面的,比如在家里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看电视时,尽量控制音量,不干扰孩子学习;孩子学习用的文具,书籍要给他们随时添置。

同时在生活上注意孩子的衣食住行,使孩子时时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怀。

其次是认真督促。

由于孩子的自控能力差,父母必要的督促不能忽略。

当遇到孩子放学后把书包一扔就去玩,或一边做作业一边吃东西、看电视时,父母就应劝导孩子,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学习上来。

第三是仔细检查。

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看得懂孩子的作业,但也要仔细检查孩子的作业本,因为作业可以反映出孩子的学习情况.如果发现作业马虎潦草,乱涂乱画,甚至不完成作业,父母就要及时追问原因,要求孩子重新做好。

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孩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习惯。

第四是积极配合。

有些父母认为自己不懂,由学校去教好了,这种态度是不对的。

正确的态度应是主动,经常地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倾听老师的意见,把孩子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告诉老师,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和短处,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孩子学习好的功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