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主要分类法

合集下载

gomez 分类法

gomez 分类法

gomez 分类法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资源日益丰富,如何有效地对这些资源进行分类和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Gomez分类法作为一种新兴的分类方法,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Gomez分类法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以及未来发展展望。

二、Gomez分类法简介1.分类法背景Gomez分类法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学者Gomez提出。

该分类法是在传统分类法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信息的快速增长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分类方法。

2.分类法原理Gomez分类法采用层次结构,以主题为核心进行分类。

它将信息资源分为多个层次,从大类到子类,再到具体主题。

每个层次都有明确的标识,便于用户快速定位感兴趣的内容。

三、Gomez分类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1.提高工作效率Gomez分类法通过明确的信息分类,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所需资源,减少查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促进资源共享分类法将各类资源有序组织,有利于资源共享和跨部门合作,进一步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3.便于管理和维护Gomez分类法为信息资源的管理和维护提供了便捷手段,有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四、Gomez分类法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1.政策支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资源分类与管理,积极推动Gomez分类法的应用。

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各级单位采用Gomez分类法进行信息资源管理。

2.行业应用在我国,许多行业已成功运用Gomez分类法进行信息资源分类和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如教育、医疗、金融、企业管理等领域,Gomez分类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3.成果展示通过Gomez分类法的实施,我国信息资源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各类单位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Gomez分类法的发展趋势与挑战1.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Gomez分类法将不断完善和优化,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图书分类要点

图书分类要点

图书分类要点图书分类及其意义一、图书分类基本概念及所含的四层意思二、图书分类的作用⒈组织分类排架⒉建立分类检索系统图书分类法简述一、体系分类法基本概念二、分类法基本构成五大部分三、国内外主要分类法简介国内外主要分类法一览表《中图法》简述及用法●《中图法》简史三版修订重点(即四版特点)●《中图法》的编制理论与编制技术一、编制原则二、基本序列(基本部类)五大部类三、基本大类(分类大纲、第一级类目)22个大类四、体系与结构⒈体系⒉结构宏观结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之间的组织方法、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方式)微观结构:(类目的构成要素及其组织)一个类目由类号、类名、类级、注释和参照组成五、类目的划分与排列立类、列类是分类法编制的基本技术⒈立类的基本原则⒉类目的划分⒊类目的排列六、类目关系及其显示⒈类目纵向关系的显示(等级关系)从属关系——上、下位类并列关系——同位类⒉类目横向关系的显示(关联关系)相关关系——类目参照交替关系——类目选择七、类目注释●《中图法》标记符号的编制与使用标记符号的作用标记符号应具有的性能:容纳性、表达性、简短性、助记性。

一、标记符号⒈基本标记符号单纯号码;混合号码;《中图法》使用号码;“T”大类编号。

⒉辅助标记符号间隔符;推荐符;起止符;交替符;总论复分符;();=;“”;〈〉;:;+;。

辅助标记符号使用顺序⒊标记符号的排列二、编号制度层累制;顺序制;《中图法》使用制度。

●《中图法》的组配技术及应用《中图法》运用组配技术主要有:通用复分表;专类复分表;类目仿分;主类号直接组配。

一、通用复分表《中图法》共有8个通用复分表,其中“世界种族与民族表”是四版新增的。

通用复分表只对主表类目起复分作用,不能单独使用。

各表使用要点二、专类复分表《中图法》共有67个专类复分表。

专类复分表专供特定类目细分使用,不能单独使用。

三、类目之间的仿分四、《中图法》中“0”的使用问题五、冒号组配技术与应用图书分类的一般方法一、图书分类的质量管理二、《中图法》版本的选用和使用本的制定三、图书分类工作程序四、各种主题形式图书的分类规则五、各种出版形式、编制体例文献的分类规则同类书的区分与书次号的编制书次号种次号及其编制法。

国内外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分选技术(精)

国内外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分选技术(精)

国内外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分选技术国内外生活垃圾分类现状生活垃圾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或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集市贸易与商业垃圾、公共场所垃圾、街道清扫垃圾及学校、企事业单位生活垃圾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与城市化的迅速扩大,中国在超过美国后成为世界头号生活垃圾生产国。

由此带来的生活垃圾任意堆放、大量侵占土地、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大量浪费等问题,己成为影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城市生活垃圾是多种废弃物的混合体,无沦是采取卫生填埋、堆肥,还是采取焚烧的处置技术方式,通过生活垃圾分类改变垃圾的混杂性是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处理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重要前提。

在生活垃圾分类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和经验积累,己经形成了各自完整的分类体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有着重要参考意义。

在德国80%的居民参与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德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玻璃的同收量己达到其产生量的50%,纸张的同收量己达到其产生量的41%,塑料的同收量己达到其产生量的5%,纸板的同收量己达到其产生量的三分之一:85%的美国人参与街道资源化利用的废物收集工作:加拿大也是在20世纪70年代就己经开始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同收,并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的垃圾分类同收系统:瑞士、奥地利人保护环境是非常自觉的,他们不需要任何“环境卫生条例”来约束,其生活垃圾分类自觉执行:我国的近邻日本是生活垃圾分类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其国民是生活垃圾分类的主体,其生活垃圾分类教育是“从娃娃抓起”的,目前己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生活垃圾分类法律体系和分类后的垃圾分类处理处置体系。

无沦后期生活垃圾处理工艺路线焚烧、生化处理、填埋的技术如何纯熟过硬,实施如何严密合规,如果没有前端的有效分类,就都无法有序进行。

比较国内外垃圾分类的不同做法和效果

比较国内外垃圾分类的不同做法和效果

比较国内外垃圾分类的不同做法和效果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废弃物的处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垃圾分类是一种有效的废弃物处理方式,目前已经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比较国内外垃圾分类的不同做法和效果。

一、背景介绍垃圾分类被定义为将垃圾按照种类进行分别收集、转运、处理和利用的行为。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随着垃圾的多样化和废弃物处理技术的不断提升,垃圾分类成为了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内垃圾分类的现状目前,在中国的很多城市,垃圾分类工作尚未得到普及化。

虽然部分城市政府已经开始针对家庭垃圾分类的推广工作,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教育,以及居民的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垃圾分类的覆盖率还很低。

此外,由于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和对垃圾分类规范技术的缺乏了解,经常出现垃圾处理不当的情况。

三、美国垃圾分类的现状美国是垃圾分类比较普及的国家之一。

美国每个城市都有一套详细的垃圾分类规范,市政府会进行宣传和普及工作,同时建立相关的收集和处理系统。

在美国,家庭垃圾分类工作主要通过“垃圾桶分离”和“回收箱”两种方式进行。

家庭废弃物主要分为可回收垃圾、有毒废弃物和普通垃圾三类,每类垃圾都有相应的管理方法和处理方式。

四、日本垃圾分类的现状日本的垃圾分类工作已经相当成熟,日本各地的市政府均推广了垃圾分类的工作,垃圾分类工作从垃圾桶的标识和颜色开始,到收集、转运和处理环节。

有专门的公司负责垃圾分类的处理,下属有不同大小的垃圾分类站点,配备有不同的垃圾分类设备,用于回收处理。

日本居民必须自行分类整理垃圾,才能把垃圾投放进垃圾桶内。

五、国内外垃圾分类的比较从以上对国内、美国和日本垃圾分类的现状介绍中可以看出,国内垃圾分类工作的推广和普及程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国外的垃圾分类工作相对来说成熟,在技术、政策和社会法制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也不能忽视国内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和进一步推广的必要性,必须提高合法化的运营水平,加强社会宣传普及,引导居民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分类法映射研究

分类法映射研究

Research on Classification MappingLi Ke, Song W en (National Science Library, C 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分类法映射研究李 珂 宋 文(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摘 要 分类法映射研究是知识组织系统互操作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异构信息资源“一 站式”检索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分类法映射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做分析和整理,从 映射的概念、影响因素、映射关系类型、映射规则和映射的实现方法等方面对分类法之间的映射 作深入研究。

关键词 分类法映射 互操作 映射关系 映射规则DOI: 10.13663/ki.lj.2014.12.007Abstract Research on classi fi c ation mapp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KOS interoperability,which helps users to achieve “one -stop” retrieval.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apping between classi fi c ation schem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concept, the in fl u encing factors, the type of mapping relations, the rules of mapping and the methods of mapping.Key words Classi fi c ation mapping, Subject interoperability, Mapping relations, Mapping rules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0 导言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网络信息资源日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 主要渠道,面对网络信息资源数量的庞大和种类繁多,不同的资源建设者采用不同的知识组 织系统来进行资源建设,而不同知识组织系统的使用给人们查找需要的信息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如何在各知识组织系统之间实现互操作成为解决异构信息资源“一站式”检索的 一个重要内容。

信息组织考试重点

信息组织考试重点

一、信息组织概述信息组织:根据信息检索与获取的需要,采用一定的规则技术与方法,对信息进行揭示与序化的过程.核心内容是对信息的描述、揭示与序化。

知识分类:包括学科分类和事物分类,能将客观世界千差万别的事物以及各种学科根据当代科学认识的最新成就构成一个严密的、有科学认识意义的体系.类目:类是指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特征的事物的集合,在文献分类法中称为类目,是构成分类法的基本单元,其中表示类目的名称叫做类名,类目的代号称为分类号。

文献分类标准:又称文献分类根据,是指划分某类文献所依据的某种属性特征。

一般文献分类均以文献的学科属性为主要标准,而以文献的其他属性为辅助标准。

这些属性包括文献类型、载体形态、时代、地狱或使用对象等。

选用何种分类标准以及分类标准的应用次序直接影响分类体系的结构与分类表的质量。

文献分类:依据一定的分类体系(文献分类法),根据文献的内容属性和其他特征,对文献分门别类的、系统地组织与揭示的方法。

列举信息组织的常用法方法:1.分类组织法:是根据某一特定的分类体系和逻辑结构组织信息的方法。

其原理是按照一定的知识概念体系的梳妆等级结构或分面结构组织信息,从而使信息按学科、专业或组面等逻辑顺序排列,形成信息的逻辑分类整序体系。

2.主题组织法:直接以表示文献主题的语词做标识,提供字顺检索途径,并主要采用参照系统揭示词间关系的标引和检索文献的方法。

3。

集成组织法:将多种信息组织方法结合起来使用的方法,如分类主题一体化组织方法。

简述分类法的主要类型1。

体系分类法是直接体现知识分类的等级制概念的标志系统,主要依据概念的划分与概括的原理,将概括文献信息内容及外表特征的概念进行逻辑分类和系统排列,并赋予类号的方式建立起来概念,是一种将类目层层划分、等级分明的标记系统。

2.组配分类法主要依据概念的分析与综合原理,将文献、信息、事物的主题概念组成“知识大纲-分面—亚面—类目”的结构,按照一定的组配规则,通过各个分面类目之间组配来表达文献主题的一种分类法.《冒号分类法》、《布里斯书目分类法》是典型代表。

最新信息组织作业答案

最新信息组织作业答案

最新答案1.信息组织的含义及其与信息检索的关系。

答:A.信息组织指根据使用的需要,以文本及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为对象,通过对其内容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处理,序化并以适当方式加以提供的活动。

B.信息检索是根据检索需要,从检索系统中检出相应信息资源的过程。

C.信息组织的目的,是根据使用需要建立起信息资源收藏系统和检索工具,以便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任何对信息检索系统的完整论述,一般必须包括信息组织和检索两个方面,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的关系密切联系:1.信息组织是信息检索的基础,只有进行信息资源处理和有序化组织,才可以利用它有效地进行检索查找,通常是根据检索的需要,以信息资源的一定单元为处理对象,对其特征加以记录,并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标引或处理,然后将这些信息资源记录或条目,按规定的方式输入系统,组成文献资源库或信息检索系统.2.信息检索是信息组织的目的和归宿,是信息组织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信息组织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信息组织的反向过程.在实施信息检索时,一般应首先依据该检索系统的特点,将检索提向转换成相应检索特征,再根据该系统提供的检索途径进行匹配查找,检出相应信息资源。

综上,信息组织和信息检索即有区别,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因此要使信息组织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充分了解系统的检索需要,根据信息资源的特点和用户的使用要求加以实施.反之,信息检索也必须在信息组织已有的基础上进行,离开信息存储和处理的条件,就无法有铲的检索.2.信息检索的两种基本检索途径及其特点。

检索途径:一类以信息资源的外部特征为检索依据,提供从资源形式出发进行检索的途径;二类以表达信息资源主题内容的标识为依据,提供从内容角度进行检索的途径。

检索途径特点:第一类途径的特点是有利于迅速、确切地查找特定文献,缺点是必须预先掌握相应的数据。

第二类途径的特点是不必事先了解相应的数据,用户不仅可以根据使用需要直接检索特定主题内容的文献,而且还可以通过系统中主题内容之间的联系,扩大或缩小检索范围,进行相关资源的查找;3. 信息组织包括哪些类型?答:按组织对象分包括:信息资源、检索工具;按检索工具的类型分包括:目录、索引、数据库、网络搜索引擎;按检索对象分包括:图书检索系统、论文检索系统、新闻检索系统、会议文献检索工具、专利检索工具、标准检索系统、档案检索系统、博物馆藏品检索系统、网络资源检索系统、图像检索系统等;按检索途径分包括:题名检索工具、责任者检索工具、分类检索工具、主题检索工具,按照引文关系的检索工具等;按组配的方式包括:先组式检索工具、后组式检索工具;按是否控制包括:爱控检索工具、自然语言检索工具;按专业领域分包括:经济、法律、医学、教育等;按地区分包括:北京、天津等;按设备分包括:卡片式检索工具、书本式检索工具、缩微式检索工具、电子方式检索工具等;4.评价一个信息组织系统应考虑哪些基本因素?答:一、检全率:蛮称查全率、命中率,指系统实施检索时检出的与某一检索提问相关的信息资源量与检索系统中与该提问相关的实有信息资源总是之比,可以表示为:栓全率=检出相关信息资源量/系统相关信息资源总量*100%;二、检准率:亦称查准率、相关率,指系统实施检索时检出的与某一检索提问相关的信息资源量与检出的信息资源总量之比,可以表示为:检准率=检出相关信息资源量/检出信息资源总量*100%;三、检索速度和系统的及时性;四、系统的易用性;5.什么是句法控制?其主要形式包括哪些?答:句法控制是指根据信息资源标引和检索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组词造句的规则,对检索证词的组合方式作出规定;包括:一、引用交序:A:根据用户使用需要组织检索系统,提高检索系统的通用性;B:不会因组配次序不同造成同一主题文献资源的分散,保证复合主题处理的一致性;C:使标引结果含义明确,避免错误组关系的出现,提高标引的准确性;D:使用统一的引用次序还有助于促进检索系统的规律性和可预见性;二、辅助符号:A:关系符号;B:逻辑组配符号;C:联系符号;D:职能符号;三、关于名式转换:A:轮排转换;B:链式转换;C:分析转换。

信息组织知识点汇总

信息组织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汇总第一章1、信息组织的定义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依据信息体自身的属性特征,信息工作者或用户按照一定的原则、方法和技术,将杂乱无章的信息整理成为有序的信息集合的活动和过程。

2、信息组织的原理基本原理:如果有若干自然状态的无序信息资料,将这些信息资料按照某种属性特征排列成一个序列,并且需要使用信息资料的用户能将自己的需求转换成相应的信息资料属性特征,并在排列后的信息资料序列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信息组织由信息著录标引(信息描述揭示)和信息序化两个工作环节组成。

3、信息组织的内容一般而言,信息组织包括四项内容。

1.信息筛选(甄别有用信息,剔除无用信息)2.信息分析(对信息的内外部特征进行细化、挖掘、加工整理并归类)3.信息描述与揭示(对信息资源的部分主题内容、形式特征及物质形态等描述维度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过程)4.信息整序与存储(按照一定的格式和顺序存储在特定的载体中)4、信息组织的类型按信息的认识层次划分,信息组织有三种类型1。

语法信息组织(研究语言符号之间的形式范畴的结构规则,如:字顺法、代码法、地序法、时序法)2。

语义信息组织(研究信息的内容特征的组织方法,如:分类法、主题法)3.语用信息组织(研究环境与使用者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的信息群,如:权重值信息组织法、概率组织法)5信息组织的作用控制整序提升品质传播利用节约成本第二章1、熵(entropy)最早是热力学上的一个符号,是一种测量在动力学方面不能做功的能量综述.熵指的是混乱的程度,负熵是物质系统有序化、组织化、复杂化状态的一种量度。

香农第一次将“熵”引入到信息论中,在信息论中,“熵"可以用作某件事不确定度的量度.信息量越大,体系结构越规则,功能越完善,熵就越小.利用熵的概念,可以从理论上研究信息的计量、传递、变换、存储等活动.学术界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信息即负熵”。

2、逻辑学原理在信息组织中的应用概念之间的关系(图略):相容关系同一关系:是指有相同外延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法学的国内外比较法律体系之间的异同与借鉴

法学的国内外比较法律体系之间的异同与借鉴

法学的国内外比较法律体系之间的异同与借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法学领域对比较法律体系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比较法律体系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律制度差异,并从中吸取经验与借鉴。

本文将就法学的国内外比较法律体系之间的异同与借鉴进行探讨。

1. 法律体系的定义与分类法律体系是指一国所采用的法律制度的总体框架,包括法律的制定、实施和执行。

常见的法律体系主要包括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和穆斯林法系等。

2. 异同之处2.1 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英美法系采用的是一种判例法制度,即案例法。

法官在判案过程中会参考先前相似案例的判决结果,以此来作出决策。

而大陆法系则主要依据于法典法规制度,法官在判案中更加注重对法律条文的解释与适用。

此外,英美法系强调法律的灵活性与创造性,法官有权凭借个人判断力对法律进行解释与发展;而大陆法系则更注重法律的权威性与统一性,法官在判案时必须严格遵循法典法规。

2.2 穆斯林法系与其他法系穆斯林法系主要依据伊斯兰教法——《古兰经》,其被广泛用于伊斯兰教国家。

与其他法系相比,穆斯林法系的特点是法律与宗教法规之间的紧密联系。

伊斯兰教法一般不容许人为修改或解释,因此穆斯林法系的法律体系较为保守与死板。

3. 异同之处的借鉴3.1 英美法系对大陆法系的借鉴英美法系强调法律的灵活性与创造性,这对大陆法系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借鉴。

大陆法系可以借鉴英美法系的判例法制度,引入一定的法官创造性解释法律的余地,以适应社会变革与法律发展的需求。

3.2 大陆法系对英美法系的借鉴大陆法系注重法律的权威性与统一性,这对英美法系来说也是一种借鉴。

英美法系可以借鉴大陆法系的法典法规制度,加强对法律的明确与规范,以减少法律解释的不确定性。

3.3 穆斯林法系对其他法系的借鉴虽然穆斯林法系与其他法系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但穆斯林法系仍然可以为其他法系提供一些借鉴。

例如,穆斯林法系注重宗教法规的约束,可以提醒其他法系在制定法律时更加注重道德伦理的考量,以保护社会的公正与正义。

信息组织原理与方法

信息组织原理与方法

信息组织第一章信息组织概述一、名词解释1.信息组织2.分类组织法3.主题组织法4.知识分类5.类目6.关键词法7.文献分类标准8.文献分类二、简答与论述题1.列举信息组织的常用方法2.简述分类法主要的类型3.简述确定分类标准及其运用次序的依据4.简述主题法的含义及其特征5.依据构成原理划分,主题法有哪些类型?第二章体系分类法一、名词解释1.体系分类法2.基本部类3.基本大类4.上位类5.下位类6.类系7.类列8.交替类目9.多重类列法10.层类标记制11.顺序标记制12.分面标记制13.百分法14.八分法15.对应编号法16.字母标记制17.借号法18.复分表19.通用复分表20.分类法索引二、简答与论述题1.简述体系分类法中主表类目之间的关系2.简述交替类目的作用及启用交替类目的方法3.简述标记符号的含义、种类及其对类目体系的作用4.简述体系分类法中的标记符号的性能5.简述标记制度的基本类型6.简述复分表的类型7.简述类目仿分的含义及其形式8.简述类目注释的类型9.简述《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复分组号加“0”的规则10.试析《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标记符号与标记制度第三章组配分类法一、名词解释1.组配分类法2.分面组配分类法3.分面分析4.分面符号5.分面公式6.回溯标记制7.分面标记制8.分面引用次序9.冒号分类法的五个几本范畴二、简答与论述题1.简述组配分类法的构成原理2.简述组配分类法的基本类型3.简述CC的标记制度4.试析体系分类法与分面分类法的异同点第四章叙词法一、名词解释1.叙词法2.概念组配3.字面组配4.入口词表5.轮排索引6.等同关系7.范畴索引8.词组索引9.等同率10.等级关系全显示二、简答与论述题1.简述叙词法的基本原理2.列举概念组配的主要类型3.简述词间关系的种类4.简述叙词表的宏观结构5.列举叙词表的评价指标6.试述网络环境下《汉语主题词表》的应用与发展第五章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一、名词解释1.《分面叙词表》2.《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二、简答与论述题1.简述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的原理2.试分析主题一体化词表的优势3.简述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的类型4.试析《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结构与主要功能第六章国内外其他主要分类法一、名词解释1.DDC2.LCC3.UDC4.克特字顺号码二、简答与论述题1.简述《中档法》的宏观结构2.列举DDC类目注释的类型3.列举说明UDC辅助符号的类型4.简介LCC中克特字顺号码的主要用途5.请比较《中图法》、《科图法》、《人大法》、DDC、UDC、LCC、CC的标记制度第七章分类法及主题词表的电子化与网络化1.简述《中图法》电子版的功能与检索方法2.简述《中国分类主题词表》WEB版的功能3.简述WebDewey的使用方法4.试比较WebDewey及Classification Web的异同第八章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一、名词解释1.主题指南2.网络叙词表3.知识组织系统4.NKOS二、简答与论述题1.谈谈传统分类法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中的优势2.简述主题指南编织的原理与原则3.简述网络叙词表的基本类型4.简述知识组织系统的含义和类型5.论析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的发展方向第九章本体的创建与应用1.简述本体的含义与特征2.简述本体构建的主要方法与程序3.简述本体的主要应用领域4.试选择一种本体构建工具尝试构建一个领域本体第十章文献标引的基本规则与方法一、名词解释1.文献标引2.主题标引3.整体标引4.全面标引5.重点标引6.综合标引7.分散标引8.互见标引9.分析标引10.分类法使用本二、简答与论述题1.简述确定文献分类法的使用本的方法2.简述文献分类标引的基本规则3.简述文献分类标引工作的程序4.简述文献改编的原则与方法5.简述主题标引的步骤6.简述选择标引词的基本规则7.简述主题词组配的规则第十一章各类型与各学科文献标引方法一、名词解释1.多卷书2.丛书3.集中标引4.分散标引二、简答与论述题1.简述多卷书的标引方法2.简述丛书的标引方法3.分别列举应用关系、影响关系以及因果关系主题文献的标引方法4.简述工具书的标引方法第十二章信息组织环境的变化与发展趋势1.分析当前信息环境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信息组织产生的影响2.试分析信息组织的热点和发展趋势3.列举信息组织可视化的工具..。

国内外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分选技术精

国内外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分选技术精

国外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分选技术国外生活垃圾分类现状生活垃圾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或为日常生活提供效劳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集市贸易与商业垃圾、公共场所垃圾、街道清扫垃圾及学校、企事业单位生活垃圾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开展与城市化的迅速扩大,中国在超过美国后成为世界头号生活垃圾生产国。

由此带来的生活垃圾任意堆放、大量侵占土地、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大量浪费等问题,己成为影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开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城市生活垃圾是多种废弃物的混合体,无沦是采取卫生填埋、堆肥,还是采取燃烧的处置技术方式,通过生活垃圾分类改变垃圾的混杂性是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处理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重要前提。

在生活垃圾分类方面,西方兴旺国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和经历积累,己经形成了各自完整的分类体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有着重要参考意义。

在德国80%的居民参与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德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玻璃的同收量己到达其产生量的50%,纸的同收量己到达其产生量的41%,塑料的同收量己到达其产生量的5%,纸板的同收量己到达其产生量的三分之一:85%的美国人参与街道资源化利用的废物收集工作:加拿大也是在20世纪70年代就己经开场进展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同收,并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的垃圾分类同收系统:瑞士、奥地利人保护环境是非常自觉的,他们不需要任何“环境卫生条例〞来约束,其生活垃圾分类自觉执行:我国的近邻日本是生活垃圾分类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其国民是生活垃圾分类的主体,其生活垃圾分类教育是“从娃娃抓起〞的,目前己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生活垃圾分类法律体系和分类后的垃圾分类处理处置体系。

无沦后期生活垃圾处理工艺路线燃烧、生化处理、填埋的技术如何纯熟过硬,实施如何严密合规,如果没有前端的有效分类,就都无法有序进展。

疑问句的分类研究简述

疑问句的分类研究简述

疑问句的分类研究简述关于疑问句的分类研究,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有如下几种:( 1)按疑问词的性质分类法。

( 2)按疑问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分类法。

( 3)按疑问词的类别分类法。

( 4)按疑问词的结构形式分类法。

根据疑问词在句子中出现的情况,可以将它们划分为四大类: 1、陈述疑问句; 2、选择疑问句; 3、特殊疑问句; 4、正反问句。

这是对陈述疑问句和选择疑问句两大类型的归纳。

一、陈述疑问句1、特殊疑问句,即“是”、“存在”、“占有”、“表示”等陈述句,此类句型可用“是”或“是的”来代替“有”或“存在”等。

2、选择疑问句,即“是”、“是的”、“有”、“存在”等陈述句,此类句型不能用“是”或“是的”代替“有”或“存在”等,只能用其他选择疑问句代替。

3、其他疑问句,即使用上面三种疑问句所没有的一些词语,也不能在此之间进行替换的,这样的疑问句就是其他疑问句。

如果说上述三种陈述疑问句是由前向后排列的话,那么,其他疑问句就是由后向前排列的。

例如:你喜欢音乐吗?要看用什么标准,按照什么顺序来判断的。

从意义上看,陈述疑问句又可分为肯定句、否定句、比较句。

下面就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一下陈述疑问句和其他疑问句的区别。

二、特殊疑问句。

特殊疑问句又可分为一般性疑问句和否定性疑问句两类。

1、一般性疑问句:一般疑问句包括一般疑问句和肯定性疑问句。

所谓一般疑问句,就是只提供有关事实的问句,而不能加附加成分的问句。

例如:我国人口众多,今后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是学习外文好,还是不学外文好?…回答此类问句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直接回答“是”或“不是”。

一般性疑问句可以带上附加成分,但这些附加成分都必须放在主语后面。

当然,如果加上了这些附加成分,整个句子就成了肯定性疑问句。

因此,对一般性疑问句,要去掉附加成分。

如:你觉得自己年轻吗?我说的是真的吗?…2、否定性疑问句:这类疑问句指表示否定的问句,它与一般疑问句不同,往往只需把否定副词或否定短语加在主语后面,再加上句号就行了。

国内外作物及作物分布和分类

国内外作物及作物分布和分类

国内外作物及作物分布和分类什么是农作物?农作物指农业上栽培的各种植物,其中包括粮食作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主食,以及经济作物。

粮食作物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但粮食作物其实是草。

如果你到田里去,取水稻或小麦的秆来观察,你会发现它们与一些草很相似。

在科学上,它们被称为禾谷类作物。

与蔬菜和果树不同的是,粮食作物的种子含水较少。

因此,它们比蔬菜或水果耐贮存。

粮食作物中的三种作物:小麦、水稻和玉米,占世界上食物的一半以上。

粮食作物是农作物中的主导作物,世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5%,其中小麦、稻谷和玉米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80%。

粮食作物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粮,以维持生命的需要,并为食品工业提供原料,故粮食生产是多数国家农业的基础。

目前,关于作物的定义尚未达成一致,各国家或地区均按照本国或本地区作物生产及消费的情况进行作物的登记和管理。

美国以两个方面定义作物:种植面积低于30 万英亩或种植面积较大但农药使用较少造成不足以支持登记所需费用。

OECD 确定用于残留目的的作物分类标准为每日膳食摄入贡献低于1.5 g(基于 60 kg 体重的平均每日摄入量)和/或种植面积小于 600 ha(低于总种植面积的万分之0.35)。

CAC则将贸易量小于0.1%的作物作为作物。

作物的含义包括种植面积小或农药“少量种植作物”(minor uses)和特殊作物(special crops)。

CAC 于 2008 年建立关于作物的电子工作组,工作组的主要目的是为促进推进作物上MRL的制定提供指导。

2010 年,CCPR 会议中对作物的定义做了相关深入探讨。

会议结合 OECD 作物定义指南文件,探讨了该指南文件的适用性,以作物残留试验数据点数要求数据库的形式解决作物限量制定及农药登记的问题。

目前通用办法是将各种作物分成组或类,按照分类划分后。

选择本组具有代表性的作物,2007年12月,FAO在罗马召开的会议,强调了小宗作物的重要性。

全球行业分类标准探讨

全球行业分类标准探讨

什么是全球行业分类标准(GICS)?一、国内外主要行业分类标准比较国内外比较权威的行业分类标准,主要有六种。

总的来说,这六种分类标准可划分为两种类型:管理型和投资型。

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北美行业分类系统(NAICS)和国家统计局的行业分类标准属于典型的管理型,而北美行业分类系统 (GlobalIndustryClassificationStan?dard,由摩根斯坦利公司和标准普尔公司联合发布,简称GICS)、富时全球分类系统(FTSE)则属于投资型,中国证监会的《指引》虽然是针对上市公司进行行业划分,但由于其以国家统计局分类标准为主要基础,同时参考了国外主要的管理型分类标准,因此仍是属于政府管理型。

上证180指数在编制时即采用了投资型的GICS作为行业分类标准。

二、管理型与投资型两种分类标准的比较1、分类标准的定性比较分析分类的目的管理型分类标准的目的是反映国民经济内部的结构和发展状况,而GICS、FTSE均明确说明分类目的是为投资者的投资分析、业绩评价、资产配置或指数跟踪基金服务以及在银行或经纪人的衍生工具活动中应用。

行业分类原则前者是产品导向,后者以产品导向为基础,结合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分类,因此,两种分类的结构、层次划分都有很大区别。

两种分类标准在细类的划分上,仍都以产品同质性为基础,但在大类的划分、内容与结构方面差别很大,管理型基本上是站在生产者的立场进行分类;投资型则考虑行业的投资价值同一性,从生产者立场向消费者立场转移。

从结构层次上看,管理型基本上以三类产业的划分为依据,而投资型将消费特征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淡化了商品和服务的区别,也淡化了三类产业的概念。

在分类的数量上,前者也比后者详细得多,如GICS最细一级子行业仅有123个,而NAICS体系中行业一共有1170个,国家统计局标准中行业小类有913个。

从管理的角度看,详细的分类有利于统计和管理的方便,因为分类的对象是数十万计的产业活动单位;但从投资的角度看,过细的分类会造成行业内公司数太少,从而对经济状况的波动以及个别公司不同业务的波动过于敏感,公司子行业归属易变,行业缺乏稳定性,同时增加投资者使用的成本和复杂性。

国内与国外垃圾分类的区别

国内与国外垃圾分类的区别

国内与国外垃圾分类的区别
国内与国外垃圾分类存在一些区别。

以下是一些建议:
1.分类标准: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垃圾分类体系和标准。

一些国
家按照垃圾的可回收性、可堆肥性和可焚烧性进行分类,例如,有机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而在一些国家,垃圾分类可能只分为可回收物和非可回收物。

2.回收基础设施:国内和国外在垃圾回收基础设施上可能存在
差异。

一些国家在垃圾收集箱、回收站和处理中心等方面有较为先进的设备和科技。

而在国内,一些地区垃圾分类设施尚不完善。

3.垃圾投放方式:国内有一些地区采取定时定点的垃圾投放方式,需要将不同类别的垃圾放入指定的垃圾桶或垃圾袋中,再由专门的垃圾收运车辆进行收集。

而在一些国外地区,居民需要自行将垃圾分类后放入相应的垃圾容器,然后由管理部门收集。

4.教育宣传:一些国外国家注重垃圾分类的教育宣传工作,并
积极引导居民养成正确分类习惯。

举办各类宣讲活动、发布宣传手册等,帮助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正确方法。

而在国内,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5.政策支持: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垃圾分类有一定的政策
支持,如提供相关经济激励措施、奖励制度和罚款制度等。

而在国内,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应的垃圾分类政策,但仍
需要加强政策实施和监督。

6.文化和习惯: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习惯也会影响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

例如,在一些国外地区,居民习惯将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单独分类,而在国内,一些地区的居民还未养成这样的习惯,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杜威十进分类法_信息组织_[共2页]

杜威十进分类法_信息组织_[共2页]

第五章国内外主要分类法和主题法介绍
第一节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1954年由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编,该法既适合大型综合图书馆使用,又适合于专业性图书馆使用。

其自然科学部分的类目举类详细,系统性强,能及时反映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标记符号采用纯数字符号,单纯简洁,易写易记。

该法的类目表共分五大部,二十五个基本大类。

00.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10. 哲学
20. 社会科学(总论)
21. 历史、历史学
27. 经济、经济学
31. 政治、社会生活
34. 法律、法学
36. 军事、军事学
37.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41. 语言、文学
42. 文学
48. 艺术
49. 无神论、宗教学
50. 自然科学(总论)
51. 数学
52. 力学
53. 物理学
54. 化学
55. 天文学56. 地球科学(地学)
58. 生物科学
61. 医药、卫生
65. 农业科学
71. 工程技术
72. 能源学、动力工程
73. 电技术、电子技术
74. 矿业工程
75. 金属学(物理冶金)
76. 冶金学
77. 金属工艺、金属加工
78. 机械工程、机器制造
81. 化学工业
83. 食品工业
85. 轻工业、手工业及生活供应技术
86. 土木建筑工程
87. 运输工程
90. 综合性图书
第二节杜威十进分类法
杜威十进分类法(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DDC)是广为全球各地图书馆使用的
x 115 x。

《信息组织》复习提纲

《信息组织》复习提纲

2022年秋季学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组织》课程期末复习提纲一﹑复习方法以本复习提纲作为复习的主要线索,掌握提纲中所涉及的各知识点。

二、参考资料1 马张华《信息组织》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年5月第3版2 《信息组织》网络课件注:教材与课件在编排顺序和内容详略上有所不同,具体的对应关系见学期初挂在论坛上的“学习指导”。

所以在复习时请以教材为主,配合使用网络课件。

三、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采用闭卷方式。

考试的具体形式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

名词解释――主要帮助掌握术语体系;为了方便复习,本课程提供完整的名词复习范围。

填空和选择――帮助掌握基本知识;问答题――帮助掌握内容的深度了解。

四、各章节知识点第一章一、名词解释信息组织、文献目录、索引、检索语言二、简答题1.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的关系。

(了解)2.根据对象与特点划分,检索工具有哪些类型(掌握)3.两种基本检索途径及其特点(掌握)4.传统检索系统中对信息资源处理的基本做法。

(掌握)第二章一、名词解释检全率、检准率二、简答题(了解)1、评价一个信息组织系统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2、信息组织中的规范控制主要有哪些方法。

第三四章一、、名词解释信息描述、元数据、检索点、MARC格式二、几个典型的信息描述规范,如《文献著录总则》、《都柏林核心集》的基本描述项目(了解)三、简答题:信息描述的作用有哪些(了解)第五章分类法第一节一、名词解释信息资源分类、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分面组配式分类法二、简答题1. 简述信息资源分类的特征、作用。

(了解)2. 信息资源分类法的含义是什么?分为哪几种类型?(要求能根据实例判断类型)(掌握)第二节一、名词解释基本部类、复分表(了解)、顺序标记制、层累标记制、八分法、双位制、预留空号法、类目索引(掌握)二、简答题1、分类法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掌握)2、类目体系的结构组成。

(掌握)3、复分表的作用。

(了解)4、标记符号的要求、种类、编号制度、常用标记技术(掌握)5、类目索引的几种常见类型及其定义。

16部60类分类法

16部60类分类法

16部60类分类法摘要:一、前言二、分类法的背景与意义三、16 部60 类分类法的概述1.分类法的基本结构2.分类法的特点四、16 部60 类分类法的应用领域1.图书馆分类2.信息检索3.学术研究五、我国采用16 部60 类分类法的现状六、分类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七、结论正文:一、前言在我国,图书资料和文献资料的整理与归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为了方便检索和整理,我国采用了16 部60 类分类法。

本文将对这一分类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二、分类法的背景与意义16 部60 类分类法是我国在20 世纪80 年代,根据国内外的分类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一种图书分类方法。

它的出现,对于规范我国图书资料和文献资料的整理工作,提高检索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16 部60 类分类法的概述1.分类法的基本结构16 部60 类分类法的基本结构包括16 个大类,每个大类下分为10 个中类,共计60 个小类。

这种结构清晰明了,便于检索和理解。

2.分类法的特点16 部60 类分类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上。

它不仅体现了学科的内在联系,也反映了学科的发展趋势。

四、16 部60 类分类法的应用领域1.图书馆分类在图书馆中,16 部60 类分类法被广泛应用于图书的分类和整理,大大提高了图书检索的效率。

2.信息检索在信息检索领域,16 部60 类分类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

3.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中,16 部60 类分类法被用于论文的分类和整理,有助于研究的深入进行。

五、我国采用16 部60 类分类法的现状目前,我国大多数图书馆和信息机构都采用16 部60 类分类法进行图书和信息的分类。

但是,也有部分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对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六、分类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16 部60 类分类法在实际应用中,优点主要体现在科学性和系统性上,缺点主要体现在对于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覆盖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类目体系结构。基本大类按学科或 研究领域组织,而不是按主题组织。 等级体系。大类之下展开9各类和 1个总论类,称之为门(divisions) 每门之下又分为9个小类及1个总 论性类目,称为纲(sections)。 再细分出的统称为子目。
600 技术 610 医学 620 工程学 630 农业 640 家政 650 管理和公共关系 660 化学工程…
第七章 国内外主要分类法介绍
第一节 中国其他分类法 第二节 外国主要分类法
第一节 中国其他分类法
I.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简称人大法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 部分类法,1954年出第一版, 1996年出第六版。4大部类、17 个基本大类。总结科学,社会科 学,自然科学,综合性科学、综 合性图书。
第八章 分类标引方式与分类标引工作的程序
分类标引方式。是指根据文献的特 点和具体需要确定的标引和揭示文 献主题的形式。按揭示内容分为以 下几种方式: 1. 整体标引,浅标引。概括揭示文献 基本主题内容。 2. 全面标引,深标引。
3. 4. 5. 6. 7.
重点标引。 综合标引。 分散标引。 互见标引。 分析标引。
II.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体系结构。5部类、25基本大类,展 开形成等级分明的类目体系。 标记系统。数字单纯号码,号码分 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整数顺序 数字,从00-99分配到5大部、25大 类及其主要类目中。第二部分基本 上采用小数层累制。也使用了一些 灵活的配号方法。
科图法举例
IV. 中国档案分类法
中档法是中国档案分类标引与检索的 工具书。1987年出第1版,1997年 出第2版。 体系结构。是以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 结构、社会组织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 职能分工为基础,并紧密结合档案记 述和反映的事物属性关系,采用从总 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逻辑体系。
一法四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分类 表、新民主主义档案分类表、国民 档案分类表、清代档案分类表,适 用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条件 下形成的档案。
体系结构。编制思想实用性。不同 于DDC的显著特点在于加入了一套 DDC没有的辅助性的联系符号与关 系符号,进行类号组配。基本大类 沿用DDC的大纲。阿拉伯数字,3 位一圆点,基本层累制。
371.21 学生与教师 371.214 教学计划、大纲、课程、教学时间 371.214.18 必修课 371.214.19 选修课 …
类表。目前共43个分册。 类目划分次序大体依据“马泰尔七原 则”(Mater’s seven points), 分组及次序大体为:形式区分/理论、 哲学/历史/论文、总论性著作/法律、 法规,国家关系/研究和教学/专门 主题和按逻辑次序从一般到特殊的 主题细分。
标记系统。混合号码标记制。号码 的级位基本上不能用于判断类目之 间的并列或从属关系。
标记系统。例: A 中国共产党党务 B 国家政务总类 C 政法 CA 民政 CB 司法 CB1 律师 CB11 组织
第二节 外国主要分类法
I. 杜威十进分类法(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 & Relative Index,DDC)。是世 界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文 献分类法,它开创了文献分类法的 新纪元,是外国文献分类法发展史 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举例
15. 工程技术 15.(1) 工程技术概况 15.(2) 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 15.(3) 一般工程技术… 15.1 水利工程 15.2 市政、乡政与卫生工程…
人大法标记系统:严格层累制,单 纯数字号码。如遇到两位数表示一 类,则在其后注小圆点“.”,表示 仍代表一类。例如,
7 文化、教育、科学、体育… 79 科学研究事业、文化事业 710. 体育 711. 文娱体育活动
UDC辅助符号选用次序: 主类号→专用复分号→观点辅助号→ 地区辅助号→时间辅助号→形式辅 助号→语文辅助号。

III. 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
Library of Congress Classification,LCC。1901年开始 编制的一部综合性等级体系列举式 分类法。LCC分别由各专业人员编制, 各大类以分册形式先后出版,修订 也各自进行。LCC是世界上最大型的 列举式分类法,各大分册可单独为 专业图书馆使用。
IV. 冒号分类法
Colon Classification,CC。是印度 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创制iss Bibliography Classification, BC2。BC1是等级体系分类法, BC2的分面改造开始于1969年, 1977年按大类陆续出版分卷,共14 卷。荣获国际文献工作联合会颁发 的阮冈纳赞分类研究奖。
/dewey/ve rsions/ddc22print/
DDC的应用形式也有多种。如,在美 国国会图书馆,每年有十几万个DDC 号码用于图书馆分编的著作。以文 献分类法为工具的网络资源检索系 统,使用最多的是DDC。
DDC体系结构
1. 类目设立依据。实用、方便是杜威 编制DDC最重要的标准。类目安排 上接受了美国哈利斯编制的图书分 类法,稍加调整。倒转培根法:哲 学、文艺、历史。
UDC的辅助符号
综合符号 + / 关联符号 : 通用复分号=… “…” .00… 专用复分号 ­… ' (0…) (1/9) (=…) 等。 .01/.09
59+636 动物学和动物饲养 669.15′27 铁钨合金 17:7 艺术道德 61=30 德文医学图书 51(038) 数学词典 5“19” 20世纪的科学 621.9-52 机床自动控制 629.123.011 远洋船的船体结构
00 马列、毛 10 哲学 20 社会科学 … 50自然科学 … 90 综合性图书
27 经济、经济学
28 世界各国经济、经济史地 29 专业经济与部门经济 29.1 经济计划与管理 29.11 国民经济管理 29.111 经济预测 29.112 经济决策
III.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
发展历程。第1、2、3版曾属于中 图法的版本系列,二者在体系结构、 类目设置、类目注释、标记符号、 复分表等方面基本相同。4版资料法 2000年出版,增强了组配功能,以 适应网络环境下机检的需要。
610 Medical sciences Medicine 611 Human anatomy, cytology, histology 612 Human physiology 613 Promotion of health 614 Incidence & prevention of disease 615 Pharmacology & theraputics 616 Diseases 617 Surgery & related medical specialities 618 Gynecology & other medical specialities 619 Experimental medicine
DDC1873年由美国麦维尔•杜威(1851-1931) 设计,因其用阿拉伯数字十进制号码作 标记符号而著称。1876年首次出版。 2003年出了22版。DDC1993年推出CD-ROM 形式的电子杜威ED,它是世界上第一个 自动化的交互式分类法系统。1996年推 出视窗杜威DFW。1997年推出专业网站, 内容包括DDC的新闻、DDC内容更新、DFW。
体系结构。38个基本大类(将中图 法的T大类展开的16个二级类目也作 为基本大类)。展开层次更细。 标记系统。与中图法不同之处:•采 用了通用人物标识符号 ‘’ 与同一 环境标识符号《》。如子女的继承权 D923.5 ‘42’;高温环境下罐头软 包装TS293.7《17》。
•此外,还将N/X各类专用复分表中各 类号码前的0当作专用复分符号。• 组配方法与分段标记法。4版资料法 广泛使用了组配方法,允许自由组 配,并采用分段标记,这为资料法4 版向体系-组配分类法方向发展创造 了重要条件。
1995年美国国会图书馆运用研制成功 的USMARC,将LCC全部类目转换为机 读形式。LCCweb页 /catdir/cps o/lcco/lcco.html
体系结构。LCC是在《展开式分类 法》基础上编制的一部经典的列举 式分类法。LCC分类体系“不是知 识分类,不追求各学科的严格科学 系统,它只企图把许多不同的类排 成便于使用的次序,LCC类目的设 置完全受图书情况的制约”。
人大法的分类体系,特别是4大部类 的划分,为我国文献分类的五分法 奠定了基础。提出的图书分类法思 想性、科学性、实用性的三项基本 精神,后来为我国其他图书分类法 作为编制原则而被广泛采用。
编制体例。各类大体一致,分为两 部分:属于本类总的理论、学科概 况、学科史、综合性的标准和规范、 通用技术与方法等类目都列于本类 的前面,用圆括号括起来;属于本 类其他的同等类目,列于前述类目 的后面,只标明类号,不用圆括号 以示区别。
DDC标记符号
单纯阿拉伯数字,小数层累制。 0的使用。保持号码至少3位;总论 性类目;转换分类标准的标志;小 数1前面并列扩充类目。
II. 国际十进分类法
UNIVERSAL DECIMAL CLASIFICATION, UDC。是比利时的奥特勒和拉封丹在 DDC基础上编制的,是一部体系-组配 式分类法。1905年出第1版。UDC修订 或补充意见以“提案通告”形式送交 各使用国分类法小组,4月内无异议 就通过,发表于每半年出版一次,每 三年汇编一次的补充表内作为定本。
分类标引工作程序
1. 文献分类查重,目的是避免同书异 号,使同一种文献分类号前后一致。 2. 文献主题分析,确定文献主题。 3. 归类。 4. 编制分类索书号。 5. 分类号、索书号字段的录入。 6. 分类审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