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研究生课程)模板
PCR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PPT课件
![PCR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7b3f34cfc789eb172dc89f.png)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一种人工在体外进行快速DNA片断扩增的方法。
PCR技术基本原理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 类似于DNA的 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 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PCR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 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 热至93℃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 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 反应作准备; 模板DNA与引 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 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 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 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 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 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 的“半保留复制链”,而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每完成一个循 环需 2~4分钟,2~3小时就能将待扩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百万倍。到达平台期 (Plateau)所需循环次数取决于样品中模板的拷贝。
分子克隆(clone,cloned,cloning) 在生物体外用重组技术将特定基因插入载体分子中.将DNA片段(或基因)与载体 DNA分子共价连接,然后引入寄主细胞,再筛选获得重组的克隆,按克隆的目 的可分为DNA和cDNA克隆两类。
Cloning vectors (克隆载体):在基因工程重组DNA技
育,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电泳后用放射性自显影技 术可以确定DNA条带的位置,从而确定它与蛋白质是否 结合。
A DNA bound with more than one protein to form a larger complex.
PCR技术的原理与应用ppt课件
![PCR技术的原理与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9d843a2e3f5727a4e96224.png)
1988年Saiki 等从温泉中分离的一株水生嗜热杆菌 (thermus aquaticus) 中提取到一种耐热的DNA聚合酶。此 酶耐高温,并提高了扩增片段特异性和扩增效率,增加了 扩增长度(2.0Kb)。由于提高了扩增的特异性和效率,因而 其灵敏性也大大提高。此酶的发现使PCR技术被广泛的应用。
13
锚定PCR : 锚定PCR(Anchored PCR, A-PCR)主要用于分析具有可
变末端的DNA序列,Loh等用锚定PCR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T 细胞受体α-链的mRNA的多变性进行了分析。先合成cDNA, 并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在其3’-可变区末端加上一个 PolyG尾巴。Loh等在恒定区与可变区连接部位设一个引物, 另一个引物是一个具5’-polyG尾巴的引物。带有PolyG尾巴的 引物是一个固定点,它可以并与PolyG尾巴结合,无论其余部 分序列如何,只识别片段末端,利用此法可从前述mRNA中检 出至少20种不同序列,每一种都是独特的,表明锚定PCR不对 任何特殊序列有倾向性结果,可用于T细胞、肿瘤及其它部位 抗体基因的研究。
8
Mg2+浓度:Mg2+对PCR扩增的特异性和产量有显著 的影响,在一般的PCR反应中,各种dNTP浓度为 200umol/L时,Mg2+浓度为1.5~2.0mmol/L为宜。 Mg2+浓度过高,反应特异性降低,出现非特异扩增, 浓度过低会降低Taq DNA聚合酶的活性,使反应产物 减少。
9
2.PCR技术的主要类型及其应用
14
锚定PCR原理示意图
15
标记PCR和彩色PCR:
标记PCR(Labelled Primers,LP-PCR),LP-PCR是利 用同位素或荧光素对PCR引物的5‘端进行标记,用来检测 靶基因是否存在。彩色PCR(Color Complementation assay PCR,CCAPCR),是LP-PCR的一种。它用不同颜色的荧 光染料标记引物的5’端,因而扩增后的靶基因序列分别带 有引物5‘的染料,通过电泳或离心沉淀,肉眼就可根据不 同荧光的颜色判定靶序列是否存在及其扩增状况,此法可 用来检测基因的突变,染色体重排或转位,基因缺失及微 生物的型别鉴定等。
第5章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研究生课程)
![第5章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研究生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5f923dc8f705cc175527097f.png)
LDH-A基因变异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异位置
DNA
氨基酸置换
影响
—————————————————————————
A-171 CGA-TGA Arg-Ter 无义突变
A-328 GAG-TAG Glu-Ter 无义突变
未知序列
已知序列
未知序列
限制酶 未知序列
已知序列
限制酶 未知序列
连接酶
3、多重PCR
在同一PCR体系中加入若干对PCR引 物,如果这些引物的退火温度相近,并且 所覆盖的区域不重叠,这样的反应体系可 同时扩增多个DNA片段。
多重PCR常用来检测同一基因的多个 外显子的缺失,或检测缺失设置内对照。
用于检测特定基因序列的存在或缺失。
DMD基因外显子缺失的检测
4、LP-PCR(Labelled primers)
利用同位素、荧光素等对PCR引物 进行标记, 用以直观地检测目的基因。
特别适合大量临床标本的基因诊断。 可同时检测多种基因成分。
病毒1 病毒2
病毒 3
病毒4
PCR产物
PCR
标记引物
观察
5、锚定PCR(anchored PCR, A-PCR)
研究生课程
第五章 PCR技术及原理(4学时)
第一节 PCR的原理
Kary Mullis research scientist in the 1980s at a California biotechnology company called Cetus co-winner of 1993 Nobel Prize
各种型号的PCR仪
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73b5a8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b.png)
3
生物制药质量控制
PCR技术可用于生物制药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如 检测产品中特定基因序列的存在和表达情况。
06
PCR技术挑战与发展 趋势
灵敏度、特异性及通量提升
灵敏度提升
通过优化反应体系、提高引物设计和使用高效的DNA聚合 酶等手段,可以降低PCR检测的限度,提高灵敏度。
特异性增强
采用更严格的引物设计、使用热启动PCR、增加退火温度 等方法可以减少非特异性扩增,提高PCR的特异性。
应用
实时荧光定量PCR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分析、病原体检测、SNP分型等领域,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 强、可定量等优点。
逆转录PCR
原理
逆转录PCR(RT-PCR)是一种将RNA逆转录成cDNA,再进行PCR扩增的方法。该技术结合了RNA提取、逆转 录和PCR扩增三个步骤,可用于检测细胞中特定基因的表达情况。
DNA复制特点
DNA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以及需要引物等特 点。
引物设计与合成
引物设计原则
引物是PCR扩增的关键因素之一 ,设计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如长度适中、GC含量合理、避免 引物二聚体形成等。
引物合成方法
引物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或生物合 成的方法获得,其中化学合成方 法更为常用,包括固相亚磷酰胺 法和液相合成法。
应用
逆转录PCR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分析、病毒检测、RNA编辑等领域。通过比较不同样本或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基因 表达差异,可以揭示生物学过程中的调控机制。
其他PCR变种技术
要点一
原理
除了上述常规PCR技术外,还有许多其他PCR变种技术, 如多重PCR、不对称PCR、热启动PCR等。这些技术通过 改进PCR反应条件或引入新的策略,提高了PCR的特异性 、灵敏度和通用性。
PCR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PCR技术的原理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572c48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8.png)
PCR技术的原理与方法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体外的DNA复制方法,它通过模拟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在离体条件下扩增DNA片段。
PCR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反应组分、温度循环和反应酶的作用三个方面。
1.反应组分PCR反应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DNA模板、引物、dNTPs(四个脱氧核苷酸单元)、聚合酶和缓冲液。
DNA模板是PCR反应的起始物,可以是任何含有待扩增片段的DNA。
引物是DNA片段的两侧序列,它们是PCR反应酶(如Taq聚合酶)的起始点,引物序列应与目标DNA片段的两端互补。
2.温度循环PCR反应需要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循环,包括变性、退火和延伸步骤。
温度周期的设定是PCR反应中最关键的一步,它根据DNA的退火温度来决定。
-变性:将PCR反应液加热至94-98℃,使DNA双链解离成两条单链的DNA模板。
在变性步骤中,双链结构会解开,导致DNA模板的两条链分离。
-退火:将反应液温度降低至50-60℃,使引物与DNA模板的特定序列互补结合。
退火温度应低于目标DNA的退火温度,以保证引物的特异性结合。
-延伸:将反应液温度升至72℃,使聚合酶在这一温度下所具有的酶活性可以引导dNTPs与引物结合,从而在DNA模板上合成新的DNA链。
此步骤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以确保完全延伸。
3.反应酶的作用PCR反应中使用的酶主要包括DNA聚合酶、外切酶和反转录酶。
其中DNA聚合酶是PCR反应的关键酶,最常用的DNA聚合酶是Taq聚合酶,因为它具有耐热性,能够在高温下保持酶活性。
- DNA聚合酶:在延伸步骤中,DNA聚合酶通过与引物结合以及dNTPs的加入,完成新DNA链的合成。
Taq聚合酶在延伸过程中能够保持酶活性,因此它是PCR反应中常用的酶。
-外切酶:在PCR反应中,外切酶用于切断PCR产物,以免产生错误的扩增产物。
-反转录酶:PCR反应也可用于合成DNA的互补RNA(cDNA),此时需要使用反转录酶将RNA转录为cDNA。
PCR基本原理及注意事项教材教学课件
![PCR基本原理及注意事项教材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015187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fa.png)
本课程将深入介绍PCR技术的基本原理、注意事项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 应用。希望通过这份教材教学课件,向大家分享我的专业知识和对PCR技术 的热爱。
PCR的定义和概述
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 是一种体外扩增特定DNA片段的方法。它通过反复复制目标DNA,从而在短时 间内产生大量DNA。PCR已经成为现代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技术。
PCR中的不同温度环境和条件, 如变性温度、退火温度和延伸 温度,对PCR反应起着重要的 作用。
什么是PCR引物
PCR引物是一段能够与目标DNA序列互补配对的短链寡核苷酸。引物的选择和设计对PCR的成功至关 重要。
设计PCR引物的注意事项
引物长度
通常选择15-30个碱基的引物长度,以保证特 异性和效率。
由于引物的设计,PCR 可以选择性地扩增目标 序列,消除其他干扰。
PCR反应只需数分钟至 数小时即可产生大量 DNA,快速得到可靠的 结果。
PCR反应涉及的原理和基础
DNA结构
PCR利用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和DNA聚合酶的酶活性,实现 DNA的复制和扩增。
引物设计
温度控制
合适的引物设计对PCR结果至 关重要,需要考虑引物长度、 碱基组合和引物之间的互补性。
PCR反应的三个步骤
1
变性
将DNA变性为两条单链,使其可以作为模板。
2
退火
引物结合到目标序列,并使DNA聚合酶开始复制。
3
延伸
在适当的温度下,DNA聚合酶会从引物的3'端开始合成新的DNA链。
重复性PCR的技术优势
1 高灵敏度
2 高特异性
3 高速度
PCR可以检测极低浓度 的DNA,使其在病原体 检测和基因分析中得到 广泛应用。
PCR-技术及应用PPT课件
![PCR-技术及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93af0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f.png)
dNTP的质量与浓度:dNTP的质量与浓度和PCR 扩增效率有密切关系,一般将其PH调节到7.0~7.5, 小量分装, -20℃冰冻保存。多次冻融会使dNTP 降解。在PCR反应中,dNTP应为50~200umol/L, 尤其是注意4种dNTP的浓度要相等( 等摩尔配制), 如其中任何一种浓度不同于其它几种时(偏高或偏 低),就会引起错配。浓度过低又会降低PCR产物 的产量。dNTP能与Mg2+结合,使游离的Mg2+浓 度降低。
PCR反应的特点
②灵敏度高:过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放射 免疫分析(RIA)其灵敏度分别为ng和pg级,而PCR检 测灵敏度可达fg级,理论上可检出一个细菌或一个真 核细胞的单拷贝基因的存在;
PCR反应的特点
③简便快速:操作试剂盒时只需将样品简单处理和加 样后即可进行扩增,许多PCR检查项目在两小时左右即 可出报告;④对样品要求低:几乎所有的临床标本都 可用于PCR扩增。
PCR条件的选择
引物:PCR反应成功扩增的一个关键条件在于正确设计寡核苷酸引物,所 选择的引物序列决定了PCR产物的大小、位置、扩增区域的Tm值等。
引物设计的长度一般为15-30个碱基,引物长点,反应的特异性相对好, 引物太长,扩增退火时被引发的模板数相对越少,影响反应效率。引 物短点,它退火结合到靶DNA上形成供DNA聚合酶结合的稳定双链模板 的速率越大,引物太短,则反应的特异性受到影响。
PCR技术的用途
科研使用 临床医学 法医学 农业 考古学 人类学 环境保护
个体识别与亲子鉴定 GMO
PCR应用类型
一、不对称PCR(asymmetric PCR)
不 对 称 PCR 的 目 的 是 扩 增 产 生 特 异 长 度 的 单 链 DNA。PCR反应中采用二种不同浓度的引物,PCR结 果产生大量单链DNA。因PCR反应中使用的二种引物 浓度不同一步法,因此称不对称PCR,此法产生的单 链DNA可用作杂交探针或DNA测序的模板。
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ppt课件
![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87d1ed67ec102de3bd89b1.png)
2021/3/26
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ppt课件
2021/3/26
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ppt课件
7
模板:模板核酸的量与纯化程度,是PCR成败与否的关键 环节之一。传统的DNA纯化方法通常采用SDS和蛋白酶K 来消化处理标本。SDS的主要功能是: 溶解细胞膜上的 脂类与蛋白质,因而溶解膜蛋白而破坏细胞膜,并解离 细胞中的核蛋白,SDS 还能与蛋白质结合而沉淀; 蛋白 酶K能水解消化蛋白质,特别是与DNA结合的组蛋白,再 用有机溶剂酚与氯仿抽提掉蛋白质和其它细胞组份,用
2021/3/26
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ppt课件
6
酶浓度:催化PCR反应约需酶量1ul(总反应体系为100ul时), 浓度过高可引起非特异性扩增,浓度过低则合成产物量减少。
dNTP的质量与浓度:注意4种dNTP的浓度要相等(等摩尔配 制)。如其中任何一种浓度不同于其它几种时,就会引起错 配;浓度过低又会降低PCR产物的产量。dNTP能与Mg2+结 合,使游离的Mg2+浓度降低。
12
反向PCR的不足:
①需要从许多酶中选择限制酶,或者说必须选择一种 合适的酶进行酶切才能得到合理大小的DNA片段。这 种选择不能在非酶切位点切断靶DNA;
②大多数有核基因组含有大量中度和高度重复序列, 而在YAC或Cosmid中的未知功能序列中有时也会有这 些序列,这样,通过反向PCR得到的探针就有可能与多 个基因序列杂交。
pcr技术课件
![pcr技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1cfd5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a.png)
pcr技术课件PCR技术课件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因检测、疾病诊断、遗传学研究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PCR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一、PCR技术的原理PCR技术基于DNA的复制原理,通过反复进行DNA的扩增,使得微量的DNA 样本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复制。
PCR反应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变性、退火和延伸。
首先是变性步骤,将DNA样本加热至95°C,使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
接下来是退火步骤,将反应温度降至50-65°C,引入两个特异性引物(primers),它们能够与待扩增的DNA序列的两端互补结合。
引物的选择非常重要,它们决定了扩增的目标序列。
然后是延伸步骤,将反应温度升至72°C,引入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它能够将引物延伸,合成新的DNA链。
这个过程会重复多次,每次延伸会在目标序列的两侧合成新的DNA链,形成两个新的DNA分子。
通过不断重复这三个步骤,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增出大量的目标DNA序列。
PCR 技术的核心是DNA聚合酶,它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可以在变性和延伸步骤中持续工作。
二、PCR技术的应用1. 基因检测:PCR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基因突变、基因表达水平等。
例如,在肿瘤诊断中,可以通过PCR扩增出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序列,从而帮助医生确定病情和治疗方案。
2. 疾病诊断:PCR技术在疾病诊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PCR扩增出病原体的DNA序列,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出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和数量,从而指导治疗。
3. 遗传学研究:PCR技术可以用于分析个体的遗传信息,揭示遗传变异与疾病的关系。
例如,通过PCR扩增出人类基因组中的特定区域,可以研究基因多态性与疾病易感性之间的关联。
4. 法医学应用:PCR技术在法医学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通过PCR扩增出DNA样本中的特定序列,可以用于犯罪嫌疑人的DNA鉴定、亲子关系的确认等。
PCR技术的原理及应用ppt课件
![PCR技术的原理及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129541f111f18582d05a24.png)
PCR的基本原理
• •
PPCCRR反过应程条件72℃
• PCR的特点
第2轮结束
23
模板DNA
第1轮扩增 第2轮扩增
• PCR反应条件
• 第PC3R轮过程扩增
• PCR的特点
PCR的基本原理
第4轮扩增 第5轮扩增
第6轮扩增
24
提纲
实时荧光定量PCR原理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几种方法介绍 实时荧光定量PCR在医学和科研中的应用
PCR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1
PCR技术简史
• DNA的复制 • 核酸体外扩增的设想 • 聚合酶链反应的发明
DNA 解旋解链
5’ ATCGCGATAGCGTAGCTGCGACCTAGC 合成引物 TAGCGCTATCGCATCGACGCTGGATCG
3’
子链延长
3’ 解旋酶解链酶
5’
2
PCR技术简史
• DNA的复制 • 核酸体外扩增的设想 • 聚合酶链反应的发明
(℃)
55
22
DNA 2
形 成
子链延伸 DNA加倍
与引物复性
DNA双螺旋
重复1~3步 25~30轮
目的DNA片段 扩增100万倍以上
1
2
3
4
5
时间(min)
18
PCR的基本原理
DNA引物
• •
PPCCRR反过应程条件9550℃
• PCR的特点
引物1
引物2
19
PCR的基本原理
• •
DNA 5’ ATCGCGATAGCGTAGCTGCGACCTAGC
3’
解旋解链
GGAUC引G 物酶5‘
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ppt课件
![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3f0d95240c844769eaeea4.png)
PCR反应五要素:
即参加PCR反应的五种主要物质:引物、酶、dNTP、模 板和Mg2+。
多重PCR的用途主要有两方面:
1.多种病原微生物的同时检测或鉴定,它是在同一PCR反应 管中同时加上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 增。可用于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或鉴定出是那一型病原体 感染。
2.病原微生物,某些遗传病及癌基因的分型鉴定:某些病原 微生物,某些遗传病或癌基因,型别较多,或突变或缺失 存在多个突变部位,多重PCR可提高其检出率并同时鉴定其 型别及突变等。
合位点,一个与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抗体结合,一个与质粒 DNA结合,其基本原理与ELISA和免疫酶染色相似,不同之 处在于其中的标记物不是酶而是质粒DNA,在操作反应中 形成抗原抗体-连接分子-DNA复合物,通过PCR扩增DNA来 判断是否存在特异性抗原。
免疫PCR优点为:
①特异性较强,因为它建立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的基础 上;
2.PCR技术的主要类型及其应用
原位PCR技术:
原位PCR就是在组织细胞里进行PCR反应,它结合了 具有细胞定位能力的原位杂交和高度特异敏感的PCR技术 的优点,是细胞学科研与临床诊断领域里的一项有较大潜 力的新技术。
原位PCR既能分辩鉴定带有靶序列的细胞,又能标出 靶序列在细胞内的位置,于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研究疾病的 发病机理和临床过程及病理的转移有重大的实用价值。其 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于一般的PCR 。
5 PCR的技术原理PPT资料51页
![5 PCR的技术原理PPT资料51页](https://img.taocdn.com/s3/m/90ec891b680203d8ce2f2498.png)
一、PCR的基本原理
1、 PCR的基本原理
变性(denaturation):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 分子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使DNA双螺旋结构松散, 变成单链。
变性因素:加热、酸、碱、紫外线等。
一、PCR的基本原理
1、 PCR的基本原理
Tm (melting temperature):50%DNA分子变性时温 度称为熔解温度/解链温度。
一、PCR的基本原理
2、 PCR扩增步骤:
③引物的延伸(新链DNA的合成)70~75℃,30~60s (<2kb) 首次循环:引物从3’端开始延伸,延伸片段的5’端为
人工合成引物是特定的, 3’端没有固定的终止点,长短不
一。
5’
3’
3’
5
第二个循环:引物与新链结合’,由于后者5’端序列是
固定的末端,意味着5’端的序列就成为此次延伸片段3’端
DNA的序列:简单的—复性快;
DNA的浓度:高—复性快(分子多、碰撞机会多);
DNA片段的大小:大—复性慢(分子大、运动慢);
溶液的离子强度:高—复性快(中和DNA分子上的负电 荷,减少两条单链的同性相斥性);
DNA部分复性,复性的速度非常快。
一、PCR的基本原理
2、 PCR扩增步骤:
①DNA模板的解链(变性) 90 ℃~95 ℃,30s
Tm = 69.3+0.41(G+C) % Tm = 4(G+C) +2(A+T) (<20bp)
一、PCR的基本原理
1、 PCR的基本原理
复性(renaturation):变性的两条DNA单链在合适的条 件下,又可按原来的碱基配对,再结合在一起形成双螺旋 构象,又称退火。
试述pcr的原理和应用
![试述pcr的原理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ec3c24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0.png)
试述PCR的原理和应用1. PCR的简介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基因分析技术,通过反复复制特定DNA片段来放大目标基因序列。
PCR的原理基于DNA的复制过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法医学等领域。
2. PCR的原理PCR基本上包括三个主要步骤:变性(Denaturation)、引物结合(Annealing)和延伸(Extension)。
2.1 变性(Denaturation)在这一步骤中,将PCR反应管中的DNA加热到较高的温度(通常为94-98°C),使DNA的双链结构解开,形成两条单链的DNA模板。
2.2 引物结合(Annealing)在引物结合步骤中,PCR反应管中加入缩温,使引物与单链DNA模板结合。
引物是两个互补的小片段DNA,它可以特异性地结合到目标DNA序列的两端。
2.3 延伸(Extension)在延伸步骤中,加入DNA聚合酶酶和四种核苷酸(dNTPs),在适当的温度下,引物结合的位置上的DNA聚合酶将在引物的两端开始合成新的DNA链。
这一步骤的结果是形成了两条与原始DNA序列相同的双链DNA。
3. PCR的应用PCR在许多科学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3.1 基因分型PCR可以用来检测特定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从而进行基因分型。
SNPs是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DNA序列差异,可以用于疾病的遗传风险评估、个体间的亲缘关系鉴定等。
3.2 病原体检测PCR可以通过寻找特定病原体的DNA或RNA来进行病原体检测。
对于未知的感染疾病,通过PCR扩增并检测特定的病原体DNA,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出感染病原体。
3.3 DNA克隆和基因工程PCR是进行DNA克隆和基因工程的基础技术。
通过PCR可以扩增特定的DNA 片段,然后将其连接到质粒或其他载体上,从而实现DNA的克隆和基因的工程。
PCR技术原理与应用
![PCR技术原理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ce1497af46527d3240ce018.png)
PCR技术原理与应用一、实验目的:1、理解PCR的技术原理;2、了解PCR的应用领域二、实验原理:1 概念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是模拟体内DNA复制过程,对特定DNA序列进行大量扩增的一种技术。
PCR反应是以4种dNTP为底物,引物引导,DNA聚合酶催化作用下,在单链DNA模板3’末端开始进行互补链的延伸,多次反复的扩增使特定DNA序列以指数增加。
2、PCR反应体系参与PCR反应的物质主要为包括:引物、酶、dNTP、Buffer、模板和Mg2+。
2.1 引物引物是两段与待扩增靶DNA序列互补的寡核苷酸片段,两引物间距离决定扩增片段的长度,两引物的5’端决定扩增产物的两个5’末端位置。
PCR产物的特异性取决于引物与模板DNA互补的程度。
引物设计有3条基本原则:首先引物与模板的序列要紧密互补,其次引物与引物之间避免形成稳定的二聚体或发夹结构,再次引物不能在模板的非目的位点引发DNA聚合反应. 引物设计一般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1 引物长度PCR特异性一般通过引物长度和退火温度来控制。
引物的长度一般为15-30bp,常用的是18~27bp,最佳为20~24bp。
引物过短时会造成Tm值过低,在酶反应温度时不能与模板很好的配对;引物过长时又会造成Tm值过高,超过酶反应的最适温度,还会导致其延伸温度大于74℃,不适于Taq DNA聚合酶进行反应。
2.1. 2 引物碱基构成引物中四种碱基的分布最好是随机的,不要有聚嘌呤或聚嘧啶的存在,3′端不应超过3个连续的G或C,因为这样会使引物在G+C富集序列区错误引发。
两个引物中(g+c)%含量应尽量相似,在已知扩增片段(g+c)%含量时宜接近于待扩增片段,一般以40%~60%为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引发反应。
Tm值是一定盐浓度条件下,50%寡核苷酸互补双链解链的温度。
Tm=4(G+C)+2(A+T)。
两条引物之间避免有同源序列,尤为连续6个以上相同碱基的寡核苷酸片段,否则两条引物会相互竞争模板的同一位点;同样,引物与待扩增目标DNA 或样品DNA的其它序列也不能存在6个以上碱基的同源序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PCR基本工作原理
Template DNA
5 5
5 Cycle 1
5
Primer 1 5 Primer 2
5 5
5
Cycle 2
5
5 5 5
5 5
5 5
Cycle 3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25~30 次循环后,模板DNA的 含量可以扩大100万倍以上。
(109拷贝)。
2、高度的特异性
引物 引物 引物的序列及其与模板结合的特异性是决定 PCR反应结果的关键。 引物设计的最大原则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扩增效
率和特异性;同时尽可能减少非特异性扩增。
所谓特异性:只扩增引 物之间的DNA!
引物设计原则 (1)在高度保守区,与非扩增区无同源性。 (2)引物长度以15-40 bp为宜。 (3)碱基尽可能随机分布,G+C占40-60%。 (4)引物内部避免形成二级结构。 (5)两引物间避免有互补序列。
端polyA尾与之互补。
以人工合成的随机序列六核苷酸混
合物作为引物,进行扩增。
reverse transcription
mRNA 逆转录酶 杂化双链
DNA聚合酶
cDNA
PCR扩增
RT-PCR
cDNA
9、荧光定量 PCR(real-time PCR)
通过荧光染料或荧光标记的特异性 的探针,对PCR产物进行标记跟踪,实 时在线监控反应过程,结合相应的软件 可以对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待测样品的
M’N’AAAAAAAAAAAA(A)n 3’ Poly(A) RNA
逆转录
M’N’AAAAAAAAAAAA(A)n 3’ M N TTTTTTTTTTTT 变性 5’
启动cDNA 第一链合成
M’N’AAAAAAAAAAAA(A)n 3’ 3‘ 5‘ T12MN 3’锚定引物 退火 寡核苷酸随机引物
.
原 理
DNA
解链 构像
4
5
1.为正常 2、4、5纯合患者 3.为杂合子
用PCR-SSCP技术发现我
第一例
LDH遗传变异病例
病例
21岁男性: LDH:75 U/L (参考范围:110-240 U/L) 其余指标均正常 在三年的调查期间,LDH活力始终 处于较低水平,在 48-85 U/L之间
经排除其它原因,如血中的抑制剂 的存在、药物的影响等可能因素外,我 们怀疑可能有遗传性的 LDH 变异。根据 计算红细胞中H、M亚基的比值,初步断 定为 H 亚基变异,采用合成的 7 对引物, 分别扩增LDH基因中的7个外显子,然后 用 SSCP电泳法与正常人对照,发现变异 发生在外显子 4上,由此证明该病人的长 期低酶活力是有基因变异引起的。
5’
3’GG…GG CC…CC
5’
3’GG…GG CC…CC
6、PCR固相分析法
亲和固 相介质 模 板
PCR 扩增
探 针
检测探 针信号
生物素 化引物
可用于基因芯片的制作
7、原位PCR 原位聚合酶链式反应(In Still PCR,Is-
PCR)是利用完整的细胞作为一个微小的反应
体系来扩增细胞内的目的片段,在不破坏细胞的
(6)3’端为关键碱基;5’端无严格限制。
引物的快速设计
5’端照抄,3’端互补。
引物设计举例
GCAATATGGCGATCGAT· · · · · · · · CATACGTTACGGCATAATCCGACTA?
如何快速设计1对引物,将红色区域的 DNA片段扩增出来?
3、适用样品的广泛性
既可是DNA,也可是RNA;既可是 纯化的,又可是粗制的;既可是新鲜组织, 也可是陈旧样品;既可是细胞(刮片细胞、 培养细胞、血细胞),又可是体液(大小 便、血清、淋巴液等);既可是完整的大 分子,也可是部分降解的DNA。
各种型号的PCR仪
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是由美国科学家穆 利斯提出的一种体外DNA快 速扩增的方法,此技术获得 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
Kary B. Mullis
PCR技术基础:体内DNA的复制
5’3’
拓扑异构酶 解旋酶类 SSB
DNA聚合酶(I II III) 引物 dNTP Mg2+
研究生课程
第五章 PCR技术及原理(4学时)
第一节
PCR的原理
Kary Mullis research scientist in the 1980s at a California biotechnology company called Cetus co-winner of 1993 Nobel Prize
锚定PCR首先合成第一链cDNA,然 后再添加一同聚物尾(polydG),与同聚 物尾配对的3’锚定引物(带有限制性内 切位点polydC)一起作PCR扩增。
PCR的局限:需了解靶基因片段两测的序列
对于未知序列和具有不同末端序列怎么办?
cDNA 末端核酸转移酶 3’GG…GG CC…CC 锚定引物
12、巢式PCR(nest PCR)
此时也是进行二步PCR,与上面不同的是,第二级
PCR需另行设置反应体系,并应用另外的PCR引物,此
时引物的位置位于初级PCR引物的内侧,用初级PCR产 物做模板,进行第二步PCR,这样只有初级PCR中特异 的扩增片段才能被二级引物扩增。 除了达到增效PCR同样的目的外,还提高了最终产 物的特异性。
PCR-SSCP分析原理示意
PCR-SSCP过程
过 程
--------------------------primer --------------------------↓ 32P-dNTP掺入 PCR扩增 产物 ↓ 变性 ↓ 单链DNA ↓ 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1 2 3 自显影 ↓ 结果分析
在肿瘤发生血道转移时,外周血 中有少量肿瘤细胞残留。用灵敏、特异 的技术检测到这些肿瘤细胞中CEA基
因的转录本,是发现肿瘤早期转移的关
键。
10、基因的体外诱变
11、增效PCR(booster PCR)
当扩增少于1000拷贝的模板DNA时会遇到 两个问题:一是形成引物二聚体,一是非特异扩 增。消耗了引物和酶,而特异扩增产量降低。 对于这种情况,可设置二步PCR,先用较低 浓度的引物进行初级PCR,此时由于引物少,形 成产物二聚体的可能减少,但它并不影响靶序列 的扩增,只是由于引物少产量不高。约经15~20 个循环后补充引物量,以初级PCR产物为模板进 行扩增,靶序列的产量将相应增加。
13、差异显示PCR(differential display )
一种以逆转录PCR为基础的研究基 因表达差异的技术。
DD-PCR主要用于肿瘤和多种疾病
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是目前筛选基因表
达差异最有效的方法。
差异显示RT-PCR(Differential display RT-PCR)
5’ T12MN(M为A、G、C, 5’ T12MN 3’ N为A、T、G、C) 锚定引物 5’ 3‘ 5’
延伸
72˚C
退火 Tm-5˚C
根据PCR反应,能否 设计一个简易PCR仪?
简易的PCR反应
94℃ 变性
55℃ 退火 PCR循环
72℃ 延伸
四、PCR技术的特点
1、高度灵敏性; 2、高度特异性; 3、样品广泛的适应性; 4、操作简单。
1、高度的灵敏性
PCR产物每轮循环增加一倍; 30
轮循环后,扩增量达100万个拷贝
A.阳性对照
B.阴性对照
C.原位检测mRNA表达
8、逆转录PCR(RT-PCR)
以细胞内总RNA或mRNA为材料 进行体外扩增的技术。
主要用于克隆 cDNA、合成cDNA
探针,检测RNA病毒、分析基因表达
等。
逆转录生成cDNA方式: 以随机进行的PCR扩增所需的下游 引物作为逆转录反应的引物。 以oligo(dT)作为引物, mRNA3`末
PCR产物以指数形式增加,即Y = 2n
(n 为循环次数)
PCR扩增的平台效应(plateau effect)
PCR扩增的 平台效应
是不是cycles 越多越好?
二、PCR体系基本组分
模板DNA 特异性引物 耐热DNA聚合酶 dNTPs Mg2+
三、PCR的反应步骤
变性 95˚C
4、操作简便易行
PCR扩增,只需数小时,就可以扩 增出大量的DNA片段,可用于检测基因 组中仅含数个拷贝的模板序列。 扩增产物一般用电泳分析,不一定 要用同位素,无放射性污染、易推广。
五、几种重要的PCR衍生技术
1、不对称PCR技术; 2、反向PCR技术; 3、多重PCR技术; 4、引物标记PCR技术; 5、实时PCR技术。 …………………………..
前提下,利用一些特定的检测手段来检测细胞内
的扩增产物。
直接用细胞涂片或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在单
个细胞中进行PCR扩增。可进行细胞内定位
和检测病理切片中含量较少的靶序列。
操作步骤
1. 细胞或组织固定:细胞经固定和乙醇通透化处理后便适 于一般PCR试剂(包括引物和Taq酶)进入
2. PCR扩增细胞内目的片段 3. 原位杂交检测扩增产物
引物 1 2
3
4 43 2 1
电 泳
DMD:人类肌营养不良基因
A:无外显子8,12,17,19对应 条带,说明病人外显子8~19 缺失 B:病人A中未扩增外显子 带的强度为C的一半,提示为 区域缺失携带者
C:正常人DMD基因外显子 的一般扩增形式
多重PCR检测DMD基因缺失
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加入多对引物,同时扩增一份 DNA样本中多个不同序列的靶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