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六编 辽西夏金元文学 第五章 关汉卿的杂剧创作 《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工程共18页文档

合集下载

马工程-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中册第六编辽西夏金元文学全套PPT课件-50109

马工程-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中册第六编辽西夏金元文学全套PPT课件-50109

二、党怀英与闲远冲淡的诗风
▪ 党怀英(1134—1211),字世杰,号竹溪;家境清寒,科举 之路也不顺利,至37岁才及第。先后做过地方县令、国史院 编修、翰林待制、翰林学士等职。
▪ 重山复峻岭,溪路宛盘盘。流水滑无声,暗泻溪石间。岸 草凄以碧,鲜葩耀红丹。高云映朝日,流景青林端。我行属 朱夏,欲愒不得闲。山中有佳人,风生松桂寒。 ▪ 滦溪经雨浪生花,晓碧翻光漾晓霞。川上风光无定态,尽 供新意与诗家。
▪ 金代文学在诗词方面取得可喜的成就。一则汉族士人如宇文虚中、 党怀英、赵秉文、吴激、蔡松年、元好问等经历丰富,才华横溢, 感触敏锐,有深厚的诗学、词学修养,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在 他们的影响下金代的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风貌。
4. 蒙古族、汉族等经济、文化的交汇与元代文学
▪ 至元十六年(1279)元朝完成全国的统一 ▪ 元朝统一后一度停止科举考试,加之统治者推行政策,汉族
3. 杂剧、南戏共通的叙事美学
▪ 杂剧与南戏,剧本体制有所不同,可是,其戏剧文本都往往 呈现出悲后有喜、喜中含悲、悲喜交乘的共通的叙事美学。 其中,悲剧的故事多以团圆结局,表现古人“善有善报”的 道德观念和“邪不胜正”的乐观态度;喜剧的故事多含有悲 剧意蕴,表现我国人民防患于未然的忧患意识与不怕蹉跌的 顽强意念。
▪ 晓来雨霁日苍凉,枕帏摇曳西风香。困眠未足正展转,儿童 来报今重阳。吟儿苍苍浑塞色,客怀衮衮皆吾乡。敛衾默坐 思往事,天涯三载空悲伤。正是幽人叹幽独,东邻携酒来茅 屋。怜予病窜伶仃愁,自言新酿秋泉曲。凌晨未盥三两卮, 旋酌连斟折栏菊。我本清癯酒户低,羁怀开拓何其速。
三、契丹女诗人萧观音
▪ 萧观音(1040—1075), 契丹族,平州(今河北卢龙) 人,枢密使萧惠之女,辽道 宗耶律弘基皇后。“姿容冠 绝。工诗,善谈论。自制歌 词,尤善琵琶。”

6第五章 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6第五章 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3、《曲江池》


根据《李娃传》写成。在主题思想的鲜明性和 人物形象的生动性上都比原作有较大的提高。 集中揭露了封建伦理的虚伪残酷,歌颂了妓女 李亚仙和书生郑元和的爱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李潜夫
1、李潜夫,字行道,一作行甫,绛州(今山西新绛)人。《录鬼 簿》贾仲明吊词说李潜夫为“绛州高隐”,过着“养素读书门 镇掩”、“恬淡齑盐”的隐士生活。有《包待制智赚灰栏记》 杂剧一种传于世。 2、《灰阑记》的故事情节: 富翁马均卿 妓女张海棠 包公
二、高文秀
1 、高文秀,东平 ( 山东东平 ) 人,《录鬼簿》记他是 “东平府学生员,早卒。都下人号小汉卿”。可知 他大约活动于元初,年龄应小于关汉卿。所作杂剧 32 种,今存《黑旋风双献功》等 5 种。高文秀所作 32种杂剧中,水浒戏有8种,是元代写水浒戏最多的 作家。 2、《黑旋风双献功》的故事情节: 白衙内 孙孔目之妻郭念儿 李逵
4、《赵氏孤儿》的艺术成就
( 1 )在剧情的展示和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塑造出 不畏强权,见义勇为正面人物形象。 ( 2 )戏剧冲突尖锐激烈,矛盾层层迭进,气氛 紧张而扣人心弦,戏剧效果强烈。 (3)浓郁的悲剧色彩。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将此剧与关汉卿 的《窦娥冤》并提,指出:“剧中虽有恶 人交搆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 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 亦无愧色也。”
二、杨显之
1、杨显之,大都人,《录鬼薄》称其“名扬天下”,与 “关汉卿莫逆交,凡有文辞,与公较之,号‘杨补丁’ 是也。”所撰杂剧共8种,今存《临江驿潇湘秋夜雨》 (元杂剧中仅有的一部以男子负心为题材的作品)、 《郑孔目风雪酷寒亭》。 2、《潇湘雨》的故事情节: 张翠鸾、宋代谏议大夫张天觉、 崔通、崔文远 主考官赵钱

24第六编 辽西夏金元文学绪论

24第六编  辽西夏金元文学绪论

3. 杂剧、南戏共通的叙事美学
▪ 杂剧与南戏,剧本体制有所不同,可是,其戏剧文本都往往 呈现出悲后有喜、喜中含悲、悲喜交乘的共通的叙事美学。 其中,悲剧的故事多以团圆结局,表现古人“善有善报”的 道德观念和“邪不胜正”的乐观态度;喜剧的故事多含有悲 剧意蕴,表现我国人民防患于未然的忧患意识与不怕蹉跌的 顽强意念。
思考题:
▪ 1. 试分析民族文化的融合对辽金元文学的意义。 ▪ 2. 如何理解杂剧与南戏共通的叙事美学?
有着各自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传统,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有其相近之处
▪ 就辽代文学而言,其存世作品多为质朴、真率之作。文士诗作、贵族诗 作不像汉族诗人那样讲究体式、格律,只是有感而发,言为心声。
▪ 辽代散文以应用文体为主,如表、奏、牒、题铭、碑记、塔记等,这些 文章反映了辽代的政治生活、宗教生活与外交事务等,大多质朴无华, 应用性很强,文学色彩较淡。
4. 戏剧创作与下层文士的时代境遇
▪ “书会才人”创作的文本往往不全是在书斋里完成的,而是 与民间艺人在日常的演出活动中“磨合”而成,像著名戏剧 家关汉卿等与艺人有密切交谊与合作,反映出他们不是传统 意义上的“文人”。
▪ 元代戏剧家善于反映民生疾苦,尤为关注下层妇女的命运。 这是文学史上值得格外关注的现象。
第六编 辽西夏金元文学 绪论
本章内容
▪ 一、多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汇与辽西夏金元文学 ▪ 二、多元文化格局下的散曲与诗文创作 ▪ 三、戏剧文学的勃兴及其中国特色
一、多民族经济、文化的交 汇与辽西夏金元文学
1. 契丹族、汉族等经济、文化的交汇与辽代文学
▪ 辽代政权长期与中原地区的五代、北宋政权对峙、并存。 ▪ 辽朝与宋朝在经济上的互相交流,也促进了辽地的物质生产。这些地区

关汉卿的元曲_关汉卿的作品介绍

关汉卿的元曲_关汉卿的作品介绍

关汉卿的元曲_关汉卿的作品介绍关汉卿的元曲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可以说是当时各个社会阶层生活的一个缩影。

关汉卿的元曲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关汉卿的元曲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关汉卿的元曲关汉卿是元曲四大家之首,是我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

关汉卿的元曲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可以说是当时各个社会阶层生活的一个缩影。

关汉卿的元曲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汉卿处于金末元初,这个特殊的时代给与了关汉卿创作的丰富的题材。

金朝是封建制的国家,而到了元朝,可以说是奴隶制的短暂的复辟,在元朝,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汉人处于非常低的等级,一个汉人的价值仅仅相当于一头牛,而读书人的地位更是仅仅高于乞丐,正是这种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愤懑,给了关汉卿创作的源泉与动力。

关汉卿的元曲关注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在激烈的阶级、民族冲突与社会矛盾中关汉卿用自己手中的笔描绘着自己感受到的一切。

关汉卿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在其存世的80年间写出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很多作品至今仍然具有非常强烈的艺术价值和生命力,其最著名的当属人尽皆知的《窦娥冤》。

作为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国内至少有100多种不同的戏剧形式,1500多个剧团在演出关汉卿的作品,关汉卿的元曲更是被翻译成为日、德、法、英等多种文字,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外国人称关汉卿是“东方的莎士比亚”。

关汉卿的元曲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

关汉卿的作品关汉卿是金末元初伟大的戏曲家,被外国人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其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的传唱,在世界上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也许正是因为人们喜爱关汉卿的作品,所以其作品流传至今的比较多,其中妇孺皆知已经成为经典的作品当属《窦娥冤》。

关汉卿的作品反映出其所处的那个时代统治阶级的暴虐,“动不动挑人眼,剔人骨,剥人皮”的惨烈的社会现实,又反映了处于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对现实的抗争,窦娥、赵盼儿、杜蕊娘等一系列的美丽却命运悲惨的女性形象,点燃了人们要与黑暗的社会做最后斗争的决心。

28第六编 辽西夏金元文学 第四章 元代前期杂剧 《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工程

28第六编  辽西夏金元文学  第四章  元代前期杂剧 《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工程

五、李潜夫的《灰阑记》
▪ 《灰阑记》是一出“包公 戏”,但主要戏份围绕出身 妓女的张海棠的人生遭际展 开。剧作家关注一夫多妻制 度下的家庭伦理问题,戏剧 矛盾集中呈现为“妻”与 “妾”之间的利益冲突。
思考题:
▪ 1. 试分析《梧桐雨》的悲剧意蕴。 ▪ 2. 试分析马致远杂剧创作的特色。 ▪ 3. 如何理解尚仲贤《柳毅传书》杂剧的编剧思路? ▪
▪ 随着剧情的推进,在场面描写上白朴更多的是从“人”的角 度而并非从“君王”的角度来剖析李隆基的性格侧面。他尊 重自己所爱的对象,可以为之发出“密誓”,表达专爱一人 的决心,这在“帝王家”是少有的。
▪ 马嵬坡杨妃殒命,是全剧的重场戏。整个场面交织着怨怒与悲戚 之音。
▪ 作品以丰富的艺术手段渲染了李隆基回到宫中之后的悲情气氛, 与马嵬坡上的悲戚之音遥相呼应。尤其是,雨打梧桐,声声凄厉; 想当年,自己正是和杨玉环在长生殿密誓时“对梧桐并肩斜靠”, 因此,“梧桐”成了当时密誓的见证者,而如今这无数的雨点打 在梧桐上,这忽紧忽慢、接连不断的雨声似是上天的谴责、杨妃 的哭诉,真是“助恨添愁,彻夜连宵”。
第二节 白朴与马致远
一、白朴生平
▪ 白朴(1226—1306后),原名 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号兰谷。 祖籍河曲隩州(今山西曲沃)。 父亲白华、伯父白贲均有诗名, 与元好问关系密切,有通家之好。
▪ 金灭亡,跟随元好问流寓山东聊 城等地多年,从之读书受教。
▪ 元统一后,晚年定居健康。
二、《梧桐雨》的悲剧意蕴
▪ 诸宫调的曲牌联套机制为杂剧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诸宫调艺人以 “叙述体”为主,为杂剧积累了叙事经验,杂剧作家在融合歌曲、舞蹈、 故事为一体的同时,创造性地将“叙述体”转化为“代言体”的叙事方 式。

中外文学关汉卿

中外文学关汉卿

元朝作家首富
• 元朝的作家称为才人,位居娼后,地位低下,入仕无门,很多人不得 不混迹瓦当勾栏,过着冷峻悲凉的生活。与此相反的是,关汉卿却活 得潇洒自如。 • 在那个作家不如妓女的时代,关汉卿的创作与收入能成正比吗? • 他是元代文坛最有钱的人吗?






早年的关汉卿其实也是一个穷光蛋,但他弃医投文、现身剧坛后,在元大都的勾栏瓦 当里如鱼得水,充分发挥了文学创作的潜质和在文坛中较强的组织协调才能,开始了 他人生的辉煌生涯。关汉卿是一个很有经济头脑的作家,论收入,他的挣钱门路比作 家圈中的其他人都要广,其他作家收入单一,基本靠写作糊口,而关汉卿除此之外挣 钱另有法宝: 演出收入,这是关汉卿与其他作家最大的不同,自编自演是关汉卿在元朝作家群中独 树一帜的功夫,多一分投入,就会多一分收获,关汉卿的第二职业是他个人收入新的 增长点。 会费收入。玉京书会是元朝作家在大都的一个创作组织,其负责人实际就是关汉卿。 他要组织作家开展形式多样的作品竞赛和评比,然后向勾栏艺人推荐。作为一个服务 性民间组织,绝对不会做赔本的生意,而其中得大头者,当属关汉卿。 关汉卿究竟有多少钱?史料中不显示。不过,可以从与之联系紧密的艺人中获得收入 信息。元朝的作家创作有一个特点,作家与艺人联系特别紧密,很多作品本身就是作 家和艺人共同创作完成的,艺人的收入水平某些程度上可以反映作家的收入多少。 《蓝采和》中描写的杂剧艺人蓝采和在梁园棚勾栏里固定演出竟达20年之久,书中说 “学这几分薄艺,胜似千顷良田”。作为元朝剧坛的领军人物,从关汉卿创作的数量、 档次以及他在剧坛的影响力看,他的收入绝对不会是“千顷良田”的水平。就算他也 是千顷良田,这是什么水平?当朝的官员混到几品才有这样的财富? 如果这还不能以理服人,不妨从他的消费方式反过来证明一下他的收入有多高。关汉 卿曾自吹:“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 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 这样赤裸裸表白自己的巨额花费,虽然有显摆之意,但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他的挥 霍无度。 从关汉卿的收入渠道之多、消费开支之大、消费档次之高看,元朝的任何一个作家都 无法与之同日而语,关汉卿是元朝作家首富,当无可置疑。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 25第六编 辽西夏金元文学 第一章 辽西夏诗文与金代诗词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 25第六编  辽西夏金元文学  第一章  辽西夏诗文与金代诗词
▪ 西夏诗歌还有一项重要内容是描述一年十二个月的物候与习俗
二、西夏文章
▪ 西夏文章,文体多样,有骈文、序跋、书信、奏表、题记、 碑记等,应用文书的数量也颇多。
▪ 西夏的文章,颇受中原文化影响,结体简练,主旨突出,而 又带有西夏人不喜雕饰、简明朴实、条理清晰的特点。
▪ 西夏人信仰佛教,同时也有多神信仰,有的文章反映了佛教 信仰与多神信仰并存的事实,如?黑河建桥敕碑?的碑文
第三节 元好问与金代诗歌
一、宇文虚中入金及其诗作
▪ 宇文虚中〔1079—1146〕,字叔通,号龙溪老人,成都人。建炎二 年〔金天会六年,1128〕以“祈请使〞的身份出使金国,被留在金 国,不予返回。多年不仕,后任金朝官职,官至翰林承旨兼礼部尚 书。
▪ 去国匆匆遂隔年,公私无益两茫然。当时议论不能固,今日穷愁何 足怜。生死已从前世定,是非留与后人传。孤臣不为沉湘恨,怅望 三韩别有天。
▪ 元好问用情深挚,他的一首?摸鱼儿?更是脍炙人口:
▪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 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 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和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 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 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 今夜家家月,临筵照绮楼。那知孤馆客,独抱故土愁。感谢时难遇, 讴吟已未休。应分千斛酒,来洗百年忧。
二、党怀英与闲远冲淡的诗风
▪ 党怀英〔1134—1211〕,字世杰,号竹溪;家境清寒,科举 之路也不顺利,至37岁才及第。先后做过地方县令、国史院 编修、翰林待制、翰林学士等职。
▪ 重山复峻岭,溪路宛盘盘。流水滑无声,暗泻溪石间。岸草 凄以碧,鲜葩耀红丹。高云映朝日,流景青林端。我行属朱 夏,欲愒不得闲。山中有佳人,风生松桂寒。

金元明清文学史笔记

金元明清文学史笔记

第三本第六编元代文学(公元1279-1368年)1、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两类作品。

从配乐曲词的角度来说,它们可以统称为I曲,而且同属于北曲系统的乐曲;从文学分类原则来说,杂剧为综合的戏剧表演,散曲是诗歌——一种起源于民间,与音乐关系密切,字句更为参差的自由诗。

元曲内容:元曲在内容上大多代表中下层民众的思想感情。

散曲风格明快活泼,杂剧风格多样,因此成为元代文学的光辉代表。

2、元曲:①杂剧:戏剧②散曲:新兴的诗歌体裁3、特点:一般都可以合乐而歌,一般指的是北曲第一章元杂剧的崛起和兴盛第一节一、中国戏曲的久远渊源1、以先秦俳优、唐参军戏为代表的滑稽戏俳优、伶优、倡优(滑稽戏谑、乐器、舞蹈)2、以先秦歌舞、两汉百戏、六朝歌舞、唐宋元曲为代表的歌舞戏唐代的歌舞戏:唐代带历史性的歌舞表演有了很大的发展,演员自演自舞,反映了歌舞戏有叙述体想代言体发展。

3、以六朝俗讲、唐变文、宋诸宫调为代表的讲唱文学。

总之,上述的各种戏曲形式,都对戏曲的发展成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元杂剧的产生和元末南戏的成熟有了坚实的基础。

一、我过最早的戏剧雏形是宋杂剧和金院本固定的演出场所:1、互瓦舍(互肆):宋元大城市里娱乐场所集中的地方2、勾栏:古代戏剧演出的舞台和剧场二、中国戏剧的成熟形式1、是在南北宋之交,在南方兴起的南戏2、是金末流行于北方的北杂剧(元杂剧)---成熟与山西河北一带,12-13世纪第二节一、元杂剧兴盛情况1、作家作品多,名家名作多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六大家:王实甫、乔吉)四大悲剧:《窦娥冤》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梧桐雨》白朴、《赵氏孤儿》纪君祥四大爱情剧:《拜月亭》关汉卿、《墙头马上》白朴、《西厢记》王实甫、《倩女离魂》郑光祖2、演出遍及全国南北的许多城市3、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演员二、元杂剧兴盛的主要原因1、经济恢复,城市繁荣提供了戏剧繁荣的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2、尖锐的社会矛盾,丰富了元杂剧深刻的思想内容;3、知识分子地位低下,形成了有较好文学素养而又极为贴近人民的杂剧创作队伍;4、国家统一,交通发达,有利于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杂剧的发展;5、杂剧是新兴的文艺形式,在当时是反应复杂斗争,使人民娱乐的一种更好的艺术形式。

(完整)33第六编 辽西夏金元文学 第九章 南戏的兴起、文体与《琵琶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工程

(完整)33第六编  辽西夏金元文学  第九章  南戏的兴起、文体与《琵琶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工程
▪ 【前腔】糠和米,本是相依倚,被簸扬作两处飞。一贱与 一贵,好似奴家与夫婿,终无见期。丈夫,你便是米呵,米 在他方没处寻;奴家恰似糠呵,怎的把糠来救得人饥馁?好 似儿夫出去,怎的教奴供膳得公婆甘旨?(第二十一出)
▪ 《拜月亭》,又名《幽闺 记》,元代施惠撰。写蒋世 隆与王瑞兰的奇特情缘。
▪ 《杀狗记》,据《录鬼簿》 所载萧德祥行状及杂剧名目, 他可能即为此南戏作者。此 剧叙写兄弟之间的家庭纠葛。
第三节 高明与《琵琶记》
▪ 高明(1307?—1359),字则诚, 号菜根道人。瑞安(今浙江温州) 人。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中 进士,曾在江南一带做过吏员或地 方官。晚年逢乱世,避居浙江四明 (今浙江宁波),以词曲自娱。
三、南戏的文体
▪ 1. 副末开场;2. 人物登场;3. 正戏开演;4. 全剧结局 ▪ 南戏与北杂剧的差异主要在于: ▪ 1. 不限出数:南戏的篇幅一般较长,依照故事的复杂程度安
排数量不等的场次,少则20出左右,多则50出以上,具有很 大的灵活性。 ▪ 2. 多人可唱:南戏不限定一人主唱,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安 排多个人物的唱词,还有合唱。
▪ 同时,南戏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也有其自然而然形成 的曲调配置方式
二、多种民间伎艺的综合
▪ 从现存的作品看,南戏结合了民间流行的诸般伎艺,比如说 诨话(逗笑的段子)、莲花落(宋元以来流行的一种民间曲 艺)、陶真(南宋以来流行的一种说唱形式)以及诸宫调等。
▪ 参照诸宫调的“说唱体”改为“代言体”,安排故事中人一 一登场,各说其话,各行其事,从而构成戏剧场面。
二《琵琶记》的戏剧冲突
▪ “三不从”是《琵琶记》全剧情节结构的纲领。所谓“三不 从”,即“辞试不从,辞婚不从,辞官不从”。戏剧冲突依 循着这“三不从”事件而展开。

29第六编 辽西夏金元文学 第五章 关汉卿的杂剧创作 《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工程

29第六编  辽西夏金元文学  第五章  关汉卿的杂剧创作 《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工程

二、《蝴蝶梦》与《鲁斋郎》
▪ 《蝴蝶梦》是一本“包公 戏”,虽托名“包公办案”, 其社会背景却是元代的现实。
▪ 剧中的包公,得到“蝴蝶梦” 的启示,解救了深陷牢狱的 王氏兄弟,使他们终于获释 出狱。这无疑寄托着剧作家 的善良愿望,寄托着对社会 正义的热切期盼。
▪ 《鲁斋郎》也是一个“包公 戏”。戏里的鲁斋郎同样是 “权豪势要”。鲁斋郎的恶 行,天怒人怨。包公主持正 义,剪恶除奸。
▪ 他以出众的才华、深厚的阅历、骄 人的创作业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 着梨园事业的发展;在编剧行当里 声望显著,在杂剧戏班中得到艺人 的拥戴。
二、关汉卿的人生选择与思想倾向
▪ 关汉卿生于北方,在燕赵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其作品字里行 间每每有英姿勃发之气,也不乏诙谐与幽默。
▪ 关汉卿也曾经离开北地,游历南方,撰有【南吕·一枝花】(杭 州景)套曲。
第四节 关汉卿杂剧 在中国戏剧史上的意义
一、“民间本位”与刚健的杂剧风格
▪ 关汉卿的杂剧创作充分体现出“民间本位”的立场,没有儒生的 酸腐气息,更无粉饰时政的阿谀笔调,笔力千钧、直言无讳地写 出民众的苦难与伤痛;酣畅淋漓、激情澎湃地抒发民众的愤怒与 悲怨;机灵巧妙、风趣生动地表现民众的智慧与勇敢、笔墨辛辣、 语含鄙夷地讥刺权豪势要、宵小无赖的愚妄与卑劣。一洗“温柔 敦厚”、不痛不痒的文士做派,确立了刚健的杂剧风格。
▪ 包公集慈爱与严明于一身, 寄托着人们对“仁政”的渴 求;包公的所作所为,是关 汉卿对“仁政”的具体诠释。
第三节 关汉卿的喜剧作品
一、《望江亭》
▪ 面对生活的不公,关汉卿发现有一 类人,他们活得很有智慧,不屈服 于野蛮的权力,不屈从于苍凉的命 运,他们处于弱势,却能够巧用智 慧,有胆有识,以弱胜强,扭转厄 运,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亲友。 在多难的大地上,他们是一群带给 人们生存信心的英雄。

古代文学:第五章+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古代文学:第五章+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第四节 山西作家群的杂剧创作
以平阳为中心。诸宫调的发源地。 以平阳为中心。诸宫调的发源地。 石君宝 秋胡戏妻》 汉代刘向《列女传》 唐代《 《秋胡戏妻》:汉代刘向《列女传》,唐代《秋胡变 罗梅英的艺术பைடு நூலகம்象。 文》。罗梅英的艺术形象。 曲江池》 唐代说唱文学《一枝花》 传奇《 《曲江池》:唐代说唱文学《一枝花》、传奇《李娃 妓女李亚仙的形象。 传》。妓女李亚仙的形象。 李潜夫《灰栏记》 李潜夫《灰栏记》:二母夺一子 。 吴昌龄:元代写西游戏最多的作家。 吴昌龄:元代写西游戏最多的作家。
写道姑郑彩鸾与书生秦翛然的爱情故事。 写道姑郑彩鸾与书生秦翛然的爱情故事。 道家清规戒律与郑彩鸾对世俗生活和人间情爱 追求的对立。 追求的对立。 独白” 运用较多 “独白”来充分展示人物内心情感 世界,乃是此剧的一大特色。 世界,乃是此剧的一大特色。
第二节 河北作家群的杂剧创作
以真定为主 。 王若虚、元好问、白华白朴父子。 世侯史天泽父子 。王若虚、元好问、白华白朴父子。 李文蔚存世的《燕青博鱼》和佚作《燕青射雁》 李文蔚存世的《燕青博鱼》和佚作《燕青射雁》,是 元杂剧中仅有的两部写燕青故事的戏。 元杂剧中仅有的两部写燕青故事的戏。 尚仲贤《柳毅传书》 本自唐传奇《柳毅传》 尚仲贤《柳毅传书》:本自唐传奇《柳毅传》。 看钱奴》 取材于晋干宝《搜神记》 郑廷玉 《看钱奴》:取材于晋干宝《搜神记》中的 张车子”故事。成功刻画了贾仁这一守财奴的形象。 “张车子”故事。成功刻画了贾仁这一守财奴的形象。
(钽麑、提弥明、灵辄、赵盾满门三百口、附马赵朔、公 钽麑、提弥明、灵辄、赵盾满门三百口、附马赵朔、 韩厥、公孙杵臼、 主、韩厥、公孙杵臼、程婴亲子)
3、“存赵孤”。赵——宋 存赵孤” ——宋 4 歌颂正义 审美特征:悲壮美。 审美特征:悲壮美。 人物形象:程婴。 人物形象:程婴。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表现其忍辱负 沉着坚毅、视死如归的性格特点。 重、沉着坚毅、视死如归的性格特点。 影响:是我国最早流传到国外的古典戏剧著作之一。 影响:是我国最早流传到国外的古典戏剧著作之一。

关汉卿杂剧创作鉴赏

关汉卿杂剧创作鉴赏

元代杂剧的奠基人----伟大戏剧家关汉卿内容摘要:关汉卿是中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元末明初的贾仲名就说他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

最能反映他创作成就的是他的杂剧,他一生共写了60多种杂剧,流传到现在的只有18种,《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

关汉卿的杂剧,从思想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揭露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的作品。

如《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等,这类作品中凶狠、愚蠢的压迫者和善良正直的被压迫者总是壁垒森严地对立着。

第二类主要是描写下层妇女的生活和斗争,突出她们在斗争中的机智和勇敢的。

如《救风尘》、《金线池》、《谢天香》、《诈妮子》等。

第三类是歌颂历史英雄的,以《单刀会》的成就最为突出,还有《西蜀梦》等。

关汉卿卓越的艺术修养,使杂剧的战斗性和人民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主要表现在:一、关汉卿的杂剧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冲突,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带有本质意义的一些问题,反映得尤为深刻集中。

他笔下的主人翁不只有在苦难中呻吟,而且敢于和恶势力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这种战斗的现实主义精神,促使他的创作闪烁着理想的光辉。

其二、关汉卿塑造典型人物的成就是非常突出的。

在古代戏剧作品中,再没有人能象他那样塑造出如此众多而鲜明的人物形象。

他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血肉饱满。

其三,关汉卿善于把人物放在强烈的戏剧冲突中去揭示他们的性格特征。

其四,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他根据生活本身提供的语言来反映现实,为剧情和人物服务,需雄壮时就雄壮,需妩媚时就妩媚,需通俗时就通俗,需文雅时就文雅。

真正做到了“人习其方言,事肖其本色,境无旁溢,语无外假”(见臧懋循《元曲选序》)的地步。

1958年,关汉卿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名为“世界文化名人”,他的作品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的精神财富。

主题词:关汉卿杂剧作品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元代杂剧的奠基人----伟大戏剧家关汉卿第一节、关汉卿的生平与作品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生命力的戏剧艺术,世界上有三种最古老的戏剧——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剧。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六编 元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六编 元代文学

3、元代经济
‚观南方归附以来,负贩之商,游手之辈,朝无担石之 储,暮获千金之利。‛——张之翰《议盗》 “商人众多,商业工艺之民,大多制造丝、武器和鞍鞯, 以及各种商品。外界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 城无能与比。‛ ‚营业之妓女,娟好者达两万人,每日商旅及外侨往来 者,难以数计,故均应接不暇。至所有珍宝之数,非世界上 任何城市可比。‛ —《马可•波罗行记》
一、体制和形式上的突破和创新。克服‚四折 一楔子‛的形式,采取五本二十一折的长篇形式, 来表现完整的故事,使人物丰满。 二、将复杂的矛盾冲突有机地组合为一个艺术 体。采用双线复合结构,戏剧冲突由两部分组成, 主要矛盾是以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卫道者和以莺莺、 张生为代表的反封建叛逆者组成。次要矛盾是莺莺、 张生、红娘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交错发展,一波 三折、曲折跌宕,扣人心弦。
萌 芽 期
形 成 期
繁 荣 期
2、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1)元代社会经济和城市经济的繁荣以及艺术
表演的社会化、商业化,是促进戏剧成熟和兴盛的必 要基础。
(2)蒙古贵族的嗜好也促进了元杂剧的繁
荣与兴盛
蒙古贵族对歌舞伎乐特别嗜好,南宋孟珙的 《蒙鞑备录》记载:国王出师,亦要女乐随行。
(3)元代思想文化政策的宽松、开放, 各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大大加强,对元杂 剧的繁荣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六编 元代文学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元代文学概况 关汉卿 王实甫与《西厢记》 元杂剧其他作家作品 元代南戏
第一章 元代文学概况 (1234—1368)
一、社会概况
1、元代的疆域 《元史·地理志》
阴山 流沙 海表 辽左
2、元代等级制度

关汉卿杂剧创作鉴赏

关汉卿杂剧创作鉴赏

关汉卿杂剧创作鉴赏元代杂剧的奠基人----伟大戏剧家关汉卿内容摘要:关汉卿是中国戏剧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元末明初的贾仲名就说他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

最能反映他创作成就的是他的杂剧,他一生共写了60多种杂剧,流传到现在的只有18种,《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

关汉卿的杂剧,从思想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揭露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的作品。

如《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等,这类作品中凶狠、愚蠢的压迫者和善良正直的被压迫者总是壁垒森严地对立着。

第二类主要是描写下层妇女的生活和斗争,突出她们在斗争中的机智和勇敢的。

如《救风尘》、《金线池》、《谢天香》、《诈妮子》等。

第三类是歌颂历史英雄的,以《单刀会》的成就最为突出,还有《西蜀梦》等。

关汉卿卓越的艺术修养,使杂剧的战斗性和人民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主要表现在:一、关汉卿的杂剧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冲突,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带有本质意义的一些问题,反映得尤为深刻集中。

他笔下的主人翁不只有在苦难中呻吟,而且敢于和恶势力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这种战斗的现实主义精神,促使他的创作闪烁着理想的光辉。

其二、关汉卿塑造典型人物的成就是非常突出的。

在古代戏剧作品中,再没有人能象他那样塑造出如此众多而鲜明的人物形象。

他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血肉饱满。

其三,关汉卿善于把人物放在强烈的戏剧冲突中去揭示他们的性格特征。

其四,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他根据生活本身提供的语言来反映现实,为剧情和人物服务,需雄壮时就雄壮,需妩媚时就妩媚,需通俗时就通俗,需文雅时就文雅。

真正做到了“人习其方言,事肖其本色,境无旁溢,语无外假”(见臧懋循《元曲选序》)的地步。

1958年,关汉卿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名为“世界文化名人”,他的作品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的精神财富。

主题词:关汉卿杂剧作品思想内容艺术成就2元代杂剧的奠基人----伟大戏剧家关汉卿第一节、关汉卿的生平与作品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生命力的戏剧艺术,世界上有三种最古老的戏剧――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剧。

第三章:关汉卿的杂剧创作

第三章:关汉卿的杂剧创作

第三章关汉卿及其杂剧创作第一节关汉卿杂剧创作的题材特征和思想内容一、关汉卿生平及价值取向1、关汉卿生卒年月和籍贯问题。

关汉卿是元代曲坛上成就最伟大的作家,是推动元杂剧脱离宋金杂剧母体走向成熟的标志。

然而,由于元代知识分子地位的低下和曲非文坛正宗地位的影响,其流传下来的资料不多,目前关于其生卒年月和籍贯问题的论断是推测性的。

《录鬼薄》言:“大都人,号己斋叟,曾任太医院尹”;朱经《青楼集序》言:“我皇元初并海宇,而金之遗民若杜散人、白兰谷、关己斋辈,皆不屑仕进”;此外,关汉卿曾作10首〔大德歌〕小令,如其中一首写到:“吹一个,弹一个,唱新行大德歌。

快活休张罗,想人生能几何,十分淡薄随缘过,得磨陀处且磨陀”。

在元代历史上,大德年间指的是1295---1307年。

根据以上事实,推断关汉卿长期生活于金元易代之际,也就大概是1225至1300年期间。

出生地大概为河北祁州伍人仁村人,后来长期定居北京,他的戏剧创作活动主要在北京进行。

2、关汉卿的价值取向:多才多艺,热爱戏剧演出事业,性格开朗通达,诙谐幽默。

(1)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套数:〔南吕•一枝花〕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

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

浪子风流。

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

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梁州〕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间浪子班头。

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

分茶攧竹,打马藏阄。

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依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OU)。

你道我老也,暂休。

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

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玩府游州。

〔隔尾〕子弟每是个茅草岗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蹅(CHA)踏的阵马儿熟。

经了些窝弓冷箭蜡枪头,不曾落人后。

恰不到“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NEN)子弟每谁叫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宋元辽金文学史习题集

宋元辽金文学史习题集

宋元辽金文学史习题集目录第五编宋代文学…………………………………………………………………………()基本知识…………………………………………………………………………()简单解释题………………………………………………………………………()思考题……………………………………………………………………………()同步练习…………………………………………………………………………()参考答案…………………………………………………………………………()第六编辽金元文学………………………………………………………………………()基本知识…………………………………………………………………………()简单解释题………………………………………………………………………()思考题……………………………………………………………………………()同步练习…………………………………………………………………………()参考答案…………………………………………………………………………()第五编宋代文学基本知识1、宋初最早起来反对五代体,并以恢复韩愈、柳宗元古文传统为己任的人是柳开。

2、田锡的主要功绩是在文论中发扬了韩愈、柳宗元求通变的文学精神。

3、穆修在宋初的主要功绩就是搜集校刻韩愈和柳宗元的文集,对古文的承传起了积极作用。

4、王禹偁是宋初文学创作成绩最为突出的人物,其自编文集名《小畜集》。

5、宋初诗歌“三体”是指:白体、昆体、晚唐体。

6、王禹偁属于宋初的“白体”诗派。

7、“白体”诗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昉、徐铉、王禹偁。

8、宋诗中学习杜甫的风气是王禹偁开创的。

9、晚唐体诗人以晚唐诗人贾岛、姚合为师法对象,晚唐体的代表人物是林逋,他被称为“梅妻鹤子”,他的代表作是《山园小梅》,其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为世所称。

10、王禹偁散文的代表作有《唐河店妪传》和《黄州新建小楼记》。

11、王禹偁在文论方面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文章“传道而明心”的主张。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六编 辽金元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第六编  辽金元文学

第六编辽金元文学第一章辽金文学一、国朝文派:金世宗大定和金章宗明昌年间,在金朝领土上成长起来了一批作家,如蔡珪、党怀英等。

他们的创作风格与宋朝不同,属于真正的金代作家,元好问在《中州集》中称他们为“国朝文派”。

二、元好问:是金元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

元好问诗诸体兼擅,而以七律与七绝成就最为突出。

第二章元杂剧的兴盛和代表作家一、“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二、白朴历史剧《梧桐雨》的创作特色和寓意(一)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梧桐雨》体现白朴文学创作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善于表现患难后的寂寞和衰残中的孤愤。

它直接取材于《长恨歌》,但并不是为了歌颂李、杨的爱情。

(二)“安史之乱”是整个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作者把李、杨故事放在这样一种急剧变化的历史背静上表现,抒写了人世沧桑之感,将一个众人熟知的历史故事,处理得寓意深刻,不同凡响。

(三)该剧之所以动人,还在于它融进了作者对战乱不幸生活的切身体验,借剧中人物表达自己的感受,故能把唐明皇孤寂时听雨的一缕哀思,写得百转千回。

三、《西厢记》的人物塑造艺术王实甫的《西厢记》善于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其获得艺术上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主要体现在对张生、莺莺和红娘的性格刻画上。

(一)张生:随是一介,但却能不顾门第的悬殊,十分勇敢地追求相国小姐,一见到意中美人就把功名抛置脑后,执迷不悟,把一场自由恋爱搞得轰轰烈烈。

(二)崔莺莺,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

出身名门,可她风情和作派却不象淑女。

一方面对于男女自由恋爱有一种本能的渴望,希望有人爱自己,自己也去爱别人,她对张生的爱是很主动、大胆的,敢于突破禁区。

另一方面,作为名门的小姐,她又得时时顾及自己的身份,有时显得心口不一、优柔寡断,需要红娘从旁助一臂之力。

(三)红娘,是剧中最光彩的人物。

虽出身低贱,却显得比女主人更有主见,而且机智、泼辣。

富有正义感,为张、崔的自由恋爱穿针引线。

在两人的婚事遭到老夫人反对时,她挺身而出,指责老夫人背义忘恩,又巧妙地将老夫人制服。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 26第六编 辽西夏金元文学 第二章 元代诗词散文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 26第六编  辽西夏金元文学  第二章  元代诗词散文

▪ 白朴的词,除了表达忱挚刚毅、悲慨彻骨的情感外,还有阅 尽沧桑之后的旷达之作,如?水调歌头?〔北风下庭绿〕:
▪ 北风下庭绿,客鬓入霜华。回首北望乡国,双泪落清笳。天 地悠悠逆旅,岁月匆匆过客,吾也岂匏瓜。四海有知己,何 地不为家? 五溪鱼,千里菜,九江茶。从他造物留住,办 作老生涯。不愿酒中有圣,但愿心头无事,高枕卧烟霞。晚 节忆吹帽,篱菊渐开花。
▪ 杨维桢留意民间文艺,从民间诗歌中吸收营养
▪ ?的卢马?:
▪ 大耳主,呼阿卢,阿卢努力托我千金躯。檀溪水深不见底, 阿卢一跃三丈馀。君不见当。
▪ 杨维桢的“铁崖诗〞,因与过去正统的诗学不尽一样,不属 “正脉〞,引发争议,甚至被视为“文妖〞,诗论家也评价 不一。
▪ 张翥是一位入世颇深的人,他对现实的领悟力使他的词作别 有见地。
▪ 队队氈车细马,簇拥阏氏如画。却胜汉宫人,闭长门。 看 取娥眉妒宠,身后谁如遗冢?千载草青青,有芳名。
▪ 题下自注:“昔人赋昭君词,多写其红悲绿怨,作此解之。 〞
▪ 张翥风流倜傥,感情细腻,其词作也有不少流丽婉约的作品。 ▪ ?点绛唇·舟行书见?: ▪ 风起云飞,兰舟竞入横塘住。恼人何处。隔岸花篱雾。 一
五、吴莱与歌行体
▪ 吴莱深受其师宋遗民方凤的影响;是一位着眼于“世道之盛衰,时政之 治乱〞的诗人。他的诗作多用歌行体,意蕴深沉,才情充分。
▪ 大江西来自巴蜀,直下万里浇吴楚。我从扬子指蒜山,旧读水经今始睹。 平生壮志此最奇,一叶轻舟傲烟雨。怒风鼓浪屹于城,沧海输潮开水府。 凄迷滟滪恍如见,漭滉扶桑杳何所?须臾草树皆动摇,稍稍鼋鼍欲掀舞。 黑云鲸涨颇心掉,明月贝宫终色侮。吟倚金山有莫钟,望穷采石无朝橹。 谁欤敲齿咒能神?或有伛身言莫吐。向来天堑如有限,日夜军书费传羽。 三楚畸民类鱼鳖,两淮大将犹熊虎。锦帆十里徒映空,铁锁千寻竟然炬。 桑麻夹岸收战尘,芦苇成林出渔户。宁知造物总儿戏,且揽长川入尊俎。 悲哉险阻惟白波,往矣英雄几黄土!独思万载疏凿功,吾欲持觞酹神禹。

中国古代文学史——关汉卿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史——关汉卿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史——关汉卿作品关汉卿这样一个伟大的戏剧家,只有在今天才能得到大家充分的重视。

他那种鲜明的爱憎感情、卓越的艺术技巧以及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精神,也只有在今天才能得到正确的继承和发扬。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第一节关汉卿的生平和作品关汉卿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录鬼簿》说他是大都人,号己斋叟,曾任太医院尹(注:有的《录鬼簿》作“太医院户”,那是误刻。

因为《录鬼簿》一般只记载作家的官职,而元末熊自得的《析津志》(析津即元大都)也把关汉卿列入《名宦传》。

)。

朱经《青楼集序》:“我皇元初并海宇,而金之遗民若杜散人、白兰谷、关己斋辈,皆不屑仕进。

”白兰谷即白朴,金亡时才八岁,估计关汉卿的年代同他相去不远,他在太医院任官当在元灭南宋,即朱经说的“初并海宇”以前。

又清乾隆时修的《祁州志》说他是祁州伍仁村人。

祁州即今河北省安国县,地方上一直还流传着有关关汉卿的传说,可能他的原籍在祁州,因为在太医院任官和从事戏剧活动,才长期定居大都的。

他晚年到过杭州,写了一套散曲歌咏杭州的景物。

他还写过十首〈大德歌〉,可能是大德年间(1297—1307)流行的。

从这种种迹象推断,他的生年同白朴相去不远,约在金宣宗贞佑、元光之间(1213—1222),卒于元成宗大德年间(注:有人根据王和卿卒于延佑七年推断,认为关汉卿卒年当在延佑七年(1320)以后,那是不可靠的。

因为卒于延佑七年的王和卿是汴人,这同关汉卿交好的大名王和卿不是一个人。

)。

关汉卿在一套带有自叙性质的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里,一面夸说他擅长围棋、蹴掬、打围、歌舞、吹弹、篆籀、吟诗、双陆等各种技艺;一面强调“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还要“向烟花路儿上走”。

这所谓“烟花路儿”实际就是“躬践排场、面敷粉墨……偶倡优而不辞”(臧懋循《元曲选序》)的书会才人的生活。

贾仲名《书录鬼簿后》说锺嗣成“载其前辈玉京书会燕赵才人……自金之解元董先生,并元初关汉卿己斋叟以下,前后凡百五十一人”。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史》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六编元代文学史元代文学绪论【思考题】1.名词:元曲,元杂剧,旦本,末本。

2.元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元代文学的特点和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元杂剧的体制特征主要有哪些?5.元杂剧兴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一章关汉卿及其创作【思考题】1.为什么说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2.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主要有哪些方面?第二章王实甫及其创作【思考题】1.《西厢记》题材的流变情况如何?第三章元代其他杂剧作家【思考题】1.白朴的《墙头马上》、《梧桐雨》各写了什么内容?2.马致远《汉宫秋》的主题是什么?3.元杂剧衰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倩女离魂》的情节有何特点?其美学价值如何?第四章南戏【思考题】1.名词:南戏,南戏之祖,荆刘拜杀。

2.南戏和北杂剧在体制上有什么不同?3.何谓四大戏文?它们在题材内容方面有何共同点?第五章元代诗文【思考题】1.名词:元散曲。

2.散曲与词有何异同?3.元散曲与元杂剧的关系如何?第七编明代文学史明代文学绪论【思考题】1.名词:章回小说。

2.明代文学的主要特征如何?3.明代长篇小说繁荣的原因和特点是什么?4.明代长篇小说有哪些主要类型?5.章回小说的文体特征是什么?第一章《三国志演义》的成书与流传【思考题】1.名词:历史演义。

2.《三国志演义》的题材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3.嘉靖本《三国志演义》和毛本《三国演义》在体式上有什么区别?第二章《水浒传》的成书与流传【思考题】1.名词:英雄传奇。

2.《水浒传》的成书与《三国演义》有何相似之处?3.小说《水浒传》和元杂剧“水浒戏”在内容选取上有何差异?第三章明代诗文【思考题】1.名词:台阁体,茶陵派,前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

2.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有何得失和影响?3.唐宋派的文学创作和他们的文学主张是否一致?请举例说明。

第四章《西游记》的成书与流传【思考题】1.名词:神魔小说。

2.《西游记》成书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典籍和文学作品?第五章明代短篇小说【思考题】1.名词:话本,拟话本,“三言二拍”,“灯话三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