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温线专题复整理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学案等值线图(等温线等压线)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学案----等值线图(等温线、等压线)一、概况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地理现象的空间演变、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都可以通过等值线图展示出来。
等值线图为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空间想象,以及分析计算能力提供了平台,历年高考都非常重视对等值线图的考察。
等值线是指数值相等各点的连线。
地理学科中重要的等值线有: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盐度线及等压面等等。
二、等值线的基本特点1.同一条等值线上的数值相等。
2.等值线为闭合曲线。
3.两条等值线一般不能相交。
等高线图上悬崖可以显示为重合状态。
4.相邻的两条等值线数值相等或差一个等值距。
三、判读的一般方法1.读数值一等值差(每相邻的两条线数值差相等或为0);变化规律(这是做题的基础)2.看疏密状况一了解影响因素3.看走向和形态一了解影响因素4.注意等值线的弯曲处—可添加辅助线,变抽象为直观四、重要等值线知识要点归纳(一)等温线1.根据数值判断半球:判断依据是气温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结论:数值向北递减,为北半球;数值向南递减,为南半球。
2.根据等温线判断气温差异判断依据:(1)同图幅中:等温线越密集一一气温差异越大;等温钱越稀疏一一气温差异越小。
(2)不同图幅,可计算等距离的温差。
结论:(1)冬季密集,夏季稀疏,特别是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明显。
(2)一般南半球较北半球稀疏且平直,海洋较陆地稀疏且平直。
3.根据等温线的走向判断影响因素等温线变化示意图解说影响因素等温线平直,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能量因纬度而不同太阳辐射(或纬度)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变海洋影响程度不同夏季:内陆向高纬凸冬季:内陆向低纬凸A、B、C同纬度,B处内陆夏温B地>A、C,冬温B地<A、C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有差异)与等高线平行(与山脉走向、高原边缘平行) 等温线延伸到高地急转弯曲地形(山地垂直高度)暖流:向高纬凸寒流:向低纬凸暖流增温寒流降温洋流盆地闭合曲线夏季炎热中心冬季温暖中心夏季不易散热,下沉气流增温,冬季山岭屏障地形闭塞,四周山岭屏障山地闭合曲线冬夏均为低温气温垂直递减,升高1,000米,降温6℃地势高锯齿状分布(南美洲7月份气温图) 河谷、平原与高原、山地交错相间分布,气温高低不同地势高低起伏大4.根据等温线弯曲判断海陆或季节(月份)判断依据:海洋与大陆热容量不同,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
等温线专题

精选课件ppt
5
3、北半球冬夏季等温线弯曲方向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冬季,陆地向低纬凸出, 海洋向高纬凸出。
七月
夏季,陆地向高纬凸出, 海洋向低纬凸出。
精选课件ppt
一月
6
比较一月和七月等温线分布特征
精选课件ppt
7
精选课件ppt
8
精选课件ppt
9
精选课件ppt
10
从世界和我国等温线分布图上可以得出等温线的 分布与温差大小的时间变化规律。
(1)写出P1 、P2 两地的气温T1 、T2值范围:
8 ℃<T1< 12 ℃
24 ℃<T2<28 ℃
是(2)导地致该形地区等温线。如此分布的主要因素
(3)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地形特征:AA′属于
;
BB′属于 盆地(。洼地)
河谷(谷地)
精选课件ppt
28
例:⑴读图下中图M处,的回气答 温_问值之题应间:在 ,_ 其_ 气_ 温_ 高_或
等温线的判读
精选课件ppt
1
1、等温线的数值
(1)划分不同温度带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最低月0°C等温线--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 带的分界线。
(2)是气候类型判别的重要依据。
如最冷月气温≥15℃为热带气候, 最冷月气温0℃~10℃为亚热带气候。
精选课件ppt
2
精选课件ppt
3
基础知识篇
数值特征
1、同线等温: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相等。相邻的 两条等温线,温差相同。
2、同一幅等温线图上,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数值差 为零或相差一个等温距。
3、疏密代表温差大小: 一般情况下.等温线分布密集的 地区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
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等温线图的判读及应用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等温线图的判读及应用一、专题讲解1.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2.等温线的弯曲及其影响因素3.等温线的疏密及其影响因素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温差的大小,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温线稀疏,温差较小。
二、同步训练下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1月等温线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1—2题。
1.a、b、c、d四地中冬季降雪最多的可能是A.d B.C C.b D.a2.根据等温线的分布可以判断A.地势东南高西北低B.东南部地势起伏大C.山东半岛地势平坦D.西部地区大部分沟壑纵横下图为南半球中纬某学校附近一处山谷的等高线、夏季某日不同时刻25℃等温线图,图中甲、乙等温线表示当地时间10点、16点气温分布状况。
读下图,完成3—4题。
3.导致该地当日25℃等温线不同时刻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B.海拔C.气压D.坡向4.当日,在相同的天气和地面状况下,图中M、N两地比较,正确的说法是A.上午,M地的谷风比N强B.M、N两地日照时间相同C.下午,N地的山风比M弱D.M、N两地当日最高温相同下图是世界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其中①是25℃等温线,②是20℃等温线。
据此回答5—6题。
5.①②两条等温线温度不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大气环流B.海陆分布C.太阳辐射D.地面状况6.④⑤⑥⑦等温线都呈闭合状,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海陆D.地形下图为8月份(北半球海洋水温最高月)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等值线(单位:℃)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M处寒暖流交汇,等温线密集B.N处受西风漂流影响,等温线与纬线平行C.O处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大型渔场D.P处受寒流影响,等温线向北凸出8.据图中等温线和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南半球等温线较北半球的平直是因为大气环流的影响B.中低纬海区大洋东部比西部水温高C.南半球高低纬度间温差比北半球的大D.若①处表层水温明显高于M处的,则出现拉尼娜现象下图示意某地某时刻等温线分布。
备课-等温线专题

等温线疏与密→温差小与大
——反映着气温水平分布的差异的大小;
(1)冬密夏疏:
——冬季各地温差较大,夏季较小。 (2)温带密,热带疏: ——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3)陆密海疏:
——陆地表面形态复杂,等温线密集且较曲折;
海洋表面性质均一,等温线稀疏且较平直;
等温线平与直→地表状态
例:平直→地表平坦(海洋、平 原)曲折→地形复杂(山地)。
影响某地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纬度(太阳辐射):等温线与 纬线方向 基本一致,东西向延伸 海洋:等温线大体与 海岸线平行,海水对气温的调节作用;
海陆分布:等温线发生弯曲,同纬度大陆最冷月等温线向 低纬 度凸出,海洋向 高 纬度凸出,最热月相反。 地形地势:等温线呈闭合曲线地区,数值里大外小的为盆地 ___, 山地 。 里小外大的为_____ 洋 流:暖流经过的海区等温线向 高 纬度凸出,寒流经过的 海区等温线向 低 纬度凸出。
气温分布特点: 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气温差沿海大于内陆; 低温中心位于区域的东北角。 等温线弯曲的原因: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东侧, 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下沉增温,甲地气温 高于同纬度两侧,致使等温线向北弯曲。
5.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 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图 4 中有 6个经纬线交 点,其中与游 记作者登临之 地相距最近的 交点的地理坐 标是 115E,41N 。 作者北顾的是 内蒙古 ______ 高原的 深秋景色。 (2)描述图 中 10 ℃等温线 的走向,并说 明其原因。 10度等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主要受纬度因素 的影响。西半段因受太行山的影响,呈东北----西南
等
温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练习:等温线分布规律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等温线分布规律一、单选题读世界局部图回答下面小题。
1.对图中等温线的描述及其理由成立的是()A.-15℃等温线东段大致和纬线平行,是因为受海陆因素的影响B.等温线从海洋向陆地由-20℃向-15℃改变是因为处于夏季,海洋气温低,越远离海洋气温越高C.两条等温线在60°旁边均向南弯曲,是地形缘由导致D.靠近海洋的等温线气温低,是因为寒流的影响2.图示时刻8小时后,P地()A.旭日冉冉升起B.夕阳缓缓落入地平面C.日上三竿D.夜幕深厚【答案】1.C 2.D【解析】1.-15℃等温线东段大致和纬线平行,是因为受太阳辐射因素的影响,A错;等温线从海洋向陆地由-20℃向-15℃改变其实反映的是纬度的改变,太阳辐射的不同, B错;两条等温线在60°旁边均向南弯曲,因为乌拉尔山脉海拔高气温低的缘由,C对。
靠近海洋的等温线气温低,其实反映的是纬度高所以气温低,D错。
2.本题关键是通过等温线的数值推断图时时刻的季节,北冰洋在夏季有相当部分的海疆是可以通航的,所以可以推断,不行能是夏半年,应为冬半年。
再利用晨昏线,进而可以推断为北半球冬至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故弧PO是晨线,QO是昏线,昼长160分钟。
可以推断, 8小时后夜幕深厚。
选择D。
洋流可以影响海水的水平温度,从而导致海水剖面图水温等温线发生改变,若下图海水表面水温仅仅考虑洋流的影响,据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数值a>b>c>d)。
3.假如海水表面水温等温线照实线所示,该现象发生在大西洋,那么流经该海区的洋流是A.巴西暖流B.北大西洋暖流C.西风漂流D.加那利寒流4.假如海水表面水温等温线如虚线且c=17℃所示,那么其沿岸可能会形成A.温带海洋性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亚热带季风性潮湿气候【答案】3.A 4.C【解析】3.由题干可知,海水等温线向南弯曲,且向南温度降低,说明其是南半球,且温度比同纬度海水温度高,是受暖流影响的缘由,在大西洋,那么流经该海区的洋流应是巴西暖流,故A 正确,BCD错误。
等温线知梳理识

《等温线判读》知识梳理一、世界气温的分布气温的日变化:最高气温出现在;最低气温出现在二、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
(3)地形低凹地(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
(4)下垫面性质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
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潮湿紧密土壤大,旱地比水田大。
(5)天气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
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6)地势不论什么地方,都是离地面越近,日较差越大,因为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三、气温的年变化气温年较差变化特点:北半球,大陆上,月最高,月最低;海洋上,月最高,月最低。
四、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1)纬度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
(2)海陆由于海陆热力特性不同,对于同一纬度的海陆相比,大陆地区冬夏两季热量收入的差值比海洋大,所以距海洋越近,受海洋的影响越大,气温年较差越小,越远离海洋,受海洋的影响越小,气温年较差越大。
(3)地形一般情况下高地小于凹地、谷地。
海拔愈高年较差越小。
(4)天气云雨多的地区小于云雨少的地区。
(5)植被有植被的地区小于裸地。
五、等温线图判读1.等温线的走向:①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②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影响因素: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③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影响因素:受地形起伏的影响2.据等温线递变方向判断南北半球: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向南等温线数值降低→南半球3.判断某地所处的季节(海陆):一陆南、七陆北4.海洋中,洋流流向和等温线凸向一致5.闭合(环形)的等温线:①全年冷中心:山地②夏季热中心,冬季暖中心:盆地③城市热岛效应:6、特殊区域等温线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封闭等值线的判读:大于大值,小于小值7.等温线疏与密→温差小与大我国冬比夏密山地比平原密洋流交汇处密锋面(线)附近密对点训练读“我国某地某月等温线图”,回答1~2题。
专题等温线

课后练习1.图中甲城市西侧的等温线向南弯曲,乙城市所在地区的等温线向西弯曲。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海陆位置 B .地形 C .纬度位置 D .大气环流2.图中4°C 等温线向北突出,主要是:A .受太阳辐射影响 B.受河流影响C .受地形地势影响 D.受热带季风影响3.①②③④四条线中最符合台湾岛年均温等温线走向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读某地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4—5题。
4.对图中A 、B 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地气温大于28°C ,B 地气温小于28°C B .A 处为山地、B 处为盆地 C .A 、B 两处均为山地D .A 地气温高于M 地5.等温线在E 、F 两地向南凸出的原因是( ) A .E 、F 两地的海拔高于四周 B .E 、F 两地的海拔低于四周 C .E 地的海拔高、F 地的海拔低 D .E 地的海拔高、F 地受海洋的影响大6.(2006年黄冈预测卷)图中B 区域等温线向南凸出的原因是A .该地锋面气旋活跃,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量少B .该地地势低,是北方冷空气南下通道C .受山地地势高影响所致D .该地森林茂密,对气候起到了调节作用A.纬度差异B.海陆分布C.地势高低D.大气环流8.图中四点,地势最高的是A.108°E,30°N B.98°E,32°N CD.108°E,26°N9.该区等温线分布的特点基本上是(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1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1000-1667B.1333-1667C.1333-2000D.1667-2000米18.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A图此时等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显著。
B③图9简答题参考答案17、10℃等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的影响;该等温线西半段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呈东北-西南走向。
高三地理等值线专题复习

3.找出特殊点的位置按水平比例尺将剖面线与各等高线 的交点转绘到直线X轴上,再从这些点作垂线,在相应 各点高程的平行线上引出各点
4.然后将它们连成平滑的曲线
凸 高 为 低
凸 低 为 高
小技巧:凸低为高——脊脊暖 凸高为低——谷槽寒
凸低为高——脊(等高线时为山脊 脊(等压线时为高压脊) 暖(海水等温线时为暖流)
凸高为低——谷(等高线时为山谷) 槽(等压线时为低压槽) 寒(海水等温线时为寒流)
山谷山脊的判断方法
400
B 400
500
A 500
C 400
等值线图专题复习
一.等值线的一般规律
• 等值线为一组概念:在地图上将……相 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线
• 虽然等值线图类型较多,但由于绘制等值线时遵循 着相同的制图方法,等值线图也有着一些相同的判 读内容、方法和规律。
• 复习时可以等高线作为重点分析,其他等值线参照 等高线即可。
– 1.等值线图的类型
200-200〈H乙-H甲〈300-100 故 0m〈H乙-H甲〈200m
4、等高线地形图上有关问题的计算
1读两点的海拔计算相对高度
两点均在等高线上 H相=H甲—H乙 两点不在等高线上(n-1d≤ H相≤ (n+1)d 其中n为甲乙两地之间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 距
练习: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
5、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1与气候的结合
a、海拔高的地区要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规 律即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b、山区考虑坡向(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 阳坡和阴坡在气温、蒸发等方面的不同) c、考虑盆地地形不易散热,如火洲吐鲁番
等温线专题

3、北半球冬夏季等温线弯曲方向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冬季,陆地向低纬凸出, 海洋向高纬凸出。
七月
夏季,陆地向高纬凸出, 海洋向低纬凸出。
一月
比较一月和七月等温线分布特征
从世界和我国等温线分布图上可以得出等温线 的分布与温差大小的时间变化规律。
总原则
密集规律 冬季较密
温带较密
不论时空,等温线密集,则温差较大
2、高 河谷地形
3、8 纬度差异 南水北调中线沿途地区1月等温线分布图
上图表示我国某地区7月份平均气温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P1 、P2 两地的气温T1 、T2值范围:
8 ℃<T1< 12 ℃
24 ℃<T2<28 ℃
是(2)导地致该形地区等温线。如此分布的主要因素
(3)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地形特征:AA′属于
10℃ 温度自北而南递增
暖 流
寒 15℃ 此图为北半球
流
20℃
温度自北而南递减 寒
此图为南半球
流
20℃
15℃
暖 流
10℃
【例】下图为山东丘陵地区等温线
图,造成这种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28℃
26℃
24℃
B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 D.洋流
3.E处等温线向北弯 曲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影响
B.大气环流 A
稀疏规律
影响因素
夏季较稀 不同季节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对气温 的影响程度不同
热带较稀 热带终年太阳高度较大,变化幅度小
陆地较密 海洋较稀 陆地性质较海洋更为复杂 山地较密 平原较稀 山地较平原起伏大,性质复杂 北半球较密 南半球较稀 南半球海洋占绝对优势
【例1】下图为某地的等值线图,等值线的数值由北向
第一轮复习-等温线专题分解

②与海岸线平行: 受海洋影响程度不 同(海陆位置)
③与等高线平行或与 山脉走向平行:
受地形,地势起伏的影响
3.等温线弯曲
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 低→ 冬季大陆
冬季大陆
气 温 低
-4℃ -2℃
0℃
海洋
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 低→ 夏季海洋
从北向南,温度升高
②若该图等温线弯曲是洋流影响 ,则该洋流按性质分类属于 暖 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的关 系 是 一致
③若该处是陆地,两侧是海洋 ,此时为 7 月。若该处是海洋 ,两侧是陆地,此时为 1 月
训练题
( A) (A )
( B)
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
24℃
22℃
20℃
7、看等温线平与曲:→地表状态
例:平直→地表平坦(海洋、平原) 曲折→地形复杂(山地)。
封闭等温线的判断地形
冷中心(冬、夏均为 低温): 山地高原
0℃
2℃
夏热、冬暖中心:盆地
18℃
10℃
城市热岛效应: 25℃
不在正常范围特点:
20℃
“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5.判断季节和海陆分布
1月份: 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 (冬季) 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北弯曲 7月份: 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 (夏季) 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南弯曲
1月A 陆地 7月 B
赤道
1月 C 7月 D
海洋
6.判断洋流流向和洋流的性质 ①等温线向低值弯曲: 凸低为高,洋流由温度高处流向温度低处,即 由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 ②等温线向高值弯曲:为寒流。
A
。 ⑵,由A处A地的中地的形4是℃山等地温线,可判知断
地理辅导复习资料-基础篇-等值线专题-等温线

地理辅导复习资料-基础篇一 等值线的判读2.等温线一、知识整合二、判读要领:1.判断南北半球:根据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在南北半球,无论七月或一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因此,等温线值由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
【例1】下图为某地的等值线图,等值线的数值由北向南逐渐降低,若该图为等温线图,E 所在区域为陆地;F 所在区域为海洋,则该图表示A.北半球一月等温线B.北半球七月等温线C.南半球一月等温线D.南半球七月等温线2.判断海陆位置: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
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
【例2】图2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A.南半球7月等温线B.南半球1月等温线C.北半球7月等温线D.北半球1月等温线3.判断月份(1月或7月):判断月份时,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的差异性。
1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7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4.判断寒、暖流:寒流: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水温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类同于冬季的陆地或①线密→(温差大)线疏→(温差小)②线向高纬凸→(较同纬度地区温度高;线向低纬凸→(较同纬度地区温度低) ③与纬线平行→受(纬度)影响明显 ④与海岸线平行→受(海洋)影响显著⑤与山脉走向或高原盆地边缘平行→受(地形)影响显著⑥呈封闭状曲线:线内温高→(盆地) 线内温低→(山地)等温线图2夏季的海洋)。
暖流: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水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类同于夏季的陆地或冬季的海洋)。
等温线(高三专题复习)

440 430
420
410
400
390 390 400
400
市区
4.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 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 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C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海陆分布
课堂小结:
地区差异的因素是( B )
A.海陆位置 B.地形 C.洋流 D.纬度
3.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某季节降水量等值线图(单位:毫米),
图中M地与周边地区降水量差异及成因是( ) C
A.降水量比周边地区多——受季风的影响强 B.降水量比周边地区少——受建筑物的阻挡,风力小 C.降水量比周边地区多——受城市热岛环流的影响 D.降水量比周边地区少—地处平原,无法形成上升气流
高大山脉阻挡高纬南下的寒冷空气,故气温较高;P地
位于大陆内部的平原地带,受高纬寒冷空气南下影响,
故气温较低。
7.读下图,比较①②③三地中,哪个地点的温差最大, 说明理由。
③
③。理由:③地的 等温线比较密集。
考查等值线的疏密程度 等值线的疏密表示其代表的要素变化大小: 等值线越密集,变化越大;等值线越稀疏,变化越小。
CC.盆地、山地
D.盆地、丘陵
考查等值线的数值变化
4.下图为非洲大陆局部区域某月份平均气温 (单位:℃)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R地的气温数值,可能是( )
AA.16 B.20
C.23
D.13
考查等值线的闭合
5.读“某地区海陆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20℃等温线分布中,
专题复习2:影响气温的因素及等温线图的读图

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 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
11.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大的是( B )
A.甲地、黄河口附近
B.石家庄附近、黄海沿岸
C.丙地、乙地
D.甲地、丁地
2021/8/7
例题9 图14是“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21/8/7
(1)A地比图中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气温年较差 (大、 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 地形
8.图3显示( B ) A.日出前各地物间的温差最大 B.日落后地物①的降温速度最快 C.地物③的辐射温度白天夜晚都最低 D.地物④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早于013全国新课标)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 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 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 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 季的“温暖之都”。图7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 置,图7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2021/8/7
例题4 (2008·全国2文科综合)图4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 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9~11题。
2021/8/7
9.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
要因素是( B )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
10.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B)
A.地形 B.洋流
(2)分析图示地区由南向北气温年较差增大的主要原因。 南部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小;北部 夏季暖热,冬季寒冷,且北部气温远低于南部, 气温年较差大。
2021/8/7
2021/8/7
③洋流: 暖流——对沿岸地区增温 寒流——对沿岸地区降温
等温线专题复整理.doc

等温线专题复习高考导航:等温线图的判读主要根据图上等温线的疏密和弯曲分布情况来判断气温的变化规律,根据气温(水温)分布特点来分析影响因素。
等值线的共同特征1.同线等值(同一条等值线上,要素值处处相等);2. 等值距全图一致(同一幅图上,相邻两等值线之间的数值差为0(如在鞍部)或相差一个等值距);3. 等值线不能相交,不能分支,不能在图中中断(陡崖处重叠,悬崖处相交);4.等值线闭合处(某一局部地区),是地理要素极大值或极小值地区(一般称为某某中心,如低压中心、高温中心等等);5.常用判读方法:“切线法”、“看趋势法”、“口诀法”等;常用口诀:“凸高值为低,凸低值为高。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哪些?纬度(太阳高度角)、地形(向阳坡、背阳坡、海拔)、海陆位置(沿海、内陆)昼长、与冬夏季风源地的远近一、知识梳理:(一)基础知识:(课前预习完成)1、一天当中 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点,最低值出现在点。
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在北半球,一年中的气温大陆上________月最高, ___________月最低;海洋上 __________ 月最高, __________ 月最低。
南半球反之。
3、一年内的 _____平均气温与 __________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4、由于接受太阳热量的不同,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 __________,高纬度气温 __________ 。
5、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__________ ,海洋气温 ___________;冬季相反。
(二)等温线分布特征及其成因1、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别;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别。
2、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受影响突出。
3、等温线与海岸平行,说明受影响显著。
4、等温线与山脉走向平行或高原边缘平行,说明受5、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如线内气温高,可判断为6、等温线向高纬凸→ (较同纬度地区温度影响明显,或垂直变化大。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等温线(二)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等温线(二)1.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
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
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列题。
(1)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2)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A.8日15时左右B.8日22时左右C.9日15时左右D.9日18时左右2.钦诺克风指位于北美洲西部的焚风,因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形成。
位于落基山东坡山麓的莱斯布里奇市(50°N,113°W)常受钦诺克风影响,增温明显。
下图示意落基山山麓莱斯布里奇某日的暖脊,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所示暖脊最可能出现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暖脊受盛行西风影响将向东移动B.暖脊受北美高压影响将向西移动C.夜间钦诺克风的强度稍高于白天D.夜间钦诺克风的强度稍低于白天(3)图中暖脊出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可提高农作物产量B.积雪消融洪水泛滥C.气温升高作物晚熟D.居民屋内能耗降低3.露点温度是在国定气压之下,空气中所含的气态水达到饱和而凝结成波态水所需降至的温度。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2月12-16日期间室外气温、室内气温和露点温度的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题。
(1)图中表示室外气温、室内气温和露点温度的曲线序号依次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①、②(2)该地室内地面与墙体受湖最严重的时段大致出现在( )A.12~13日B.13~14日C.14~15日D.15~16日(3)该地可能位于( )A.广州B.武汉C.上海D.北京4.负积温是指一年内日平均气温<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之和的绝对值。
负积温500℃为冬小麦与春小麦的种植界线。
近60年来,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宁夏冬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引种品种多样化。
等温线专题训练

气温和等温线专题训练【例1】下图为某地的等值线图,等值线的数值由北向南逐渐降低,若该图为等温线图,E 所在区域为陆地;F 所在区域为海洋,则该图表示( )A.北半球一月等温线B.北半球七月等温线C.南半球一月等温线D.南半球七月等温线【例2】图2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A.南半球7月等温线B.南半球1月等温线C.北半球7月等温线D.北半球1月等温线 【例4】读图,已知a>b>0,回答1~2题。
1.若此图为等高线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 的海拔小于a B.Q 的海拔大于b C.P 是较开阔的平缓山坡上的洼地 D.Q 是较开阔的平缓山坡上的洼地2.若此图为等温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 的温度低于aB.Q 的温度高于bC.P 的地形可能是山丘D.Q 的地形可能是山丘【例5】下图为山东丘陵地区等温线图,造成这种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洋流〖例6〗(2003年高考全国文综卷第36题)36.(16分)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
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某月的气温分布情况。
读图完成3~5题。
3.E 处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影响 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 D.人为活动4.从气温分布情况判断,F 处(图中阴影部分)不可能为( )A.山峰B.盆地C.湖泊D.城市5.若图中表示的是12月份平均气温分布情况,则E 地降水主要集中在( ) A.3~4月 B.5~6月 C.7~8月 D.9~10月下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
图中P 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
读图完成6~8图2图4题。
6.图中P处的气温可能为A.20℃或16℃B.23℃或14℃C.17℃或18℃D.19℃或15℃7.该图所示可能是A.北半球的2月B.北半球的8月C.南半球的2月D.南半球的8月8.仅从气候因素考虑,若要在M、N两地中选一地点建海滨浴场,正确的方案及理由是A.M地:气候温和湿润B.M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C.N地:气候温和湿润D.N地:夏季晴天多。
高三地理专题---等值线图(等温线图)讲解

(6)判断温差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不论 时空,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 温差较小。
从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可知:
①冬季等温线密,夏季等温线稀。因为冬 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
②温带等温线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因 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 热带地区。
③陆地等温线密,海洋等温线稀。因为陆 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的热容量大,所 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面。
②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 影响因素:受地形起伏的影响
等温线图
地理总复习
等值线图
⑴等温线的弯曲(a>b>c)
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
c 气
b 温
a 低
等温线图
地理总复习
等值线图
⑴等温线的弯曲
冬季大陆
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 →
冬季大陆
气 温 低
-4℃ -2℃
海洋
等温线图
地理总复习
等值线图
⑴等温线的弯曲
冬季大陆
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 → 夏季海洋
寒流经过
地势较高
山地
12℃
10℃ 气
温 8℃
低
平原
地理总复习 等温线图
⑴等温线的弯曲
⑵等温线弯曲的判读
等值线图
首先根据等温线数值判断是南半球/北半球
其次判断虚线部分的温度与同纬地区的温度的高低
示例七
2、根据等温线分布可判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温线专题复习高考导航:等温线图的判读主要根据图上等温线的疏密和弯曲分布情况来判断气温的变化规律,根据气温(水温)分布特点来分析影响因素。
等值线的共同特征1.同线等值(同一条等值线上,要素值处处相等);2. 等值距全图一致(同一幅图上,相邻两等值线之间的数值差为0(如在鞍部)或相差一个等值距);3. 等值线不能相交,不能分支,不能在图中中断(陡崖处重叠,悬崖处相交);4. 等值线闭合处(某一局部地区),是地理要素极大值或极小值地区(一般称为某某中心,如低压中心、高温中心等等);5.常用判读方法:“切线法”、“看趋势法”、“口诀法”等;常用口诀:“凸高值为低,凸低值为高。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哪些?纬度(太阳高度角)、地形(向阳坡、背阳坡、海拔)、海陆位置(沿海、内陆)昼长、与冬夏季风源地的远近一、知识梳理:(一)基础知识:(课前预习完成)1、一天当中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点,最低值出现在点。
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在北半球,一年中的气温大陆上________月最高,___________月最低;海洋上__________月最高,__________月最低。
南半球反之。
3、一年内的_____平均气温与__________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4、由于接受太阳热量的不同,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__________,高纬度气温__________。
5、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__________,海洋气温___________;冬季相反。
(二)等温线分布特征及其成因1、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别;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别。
2、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受影响突出。
3、等温线与海岸平行,说明受影响显著。
4、等温线与山脉走向平行或高原边缘平行,说明受影响明显,或垂直变化大。
5、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如线内气温高,可判断为;如线内气温低,可判断为6、等温线向高纬凸→(较同纬度地区温度)。
线向低纬凸→(较同纬度地区温度)(三)等温线的应用1、判断南北半球利用等温线数值变化判断南北半球,即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为半球,向南等温线数值降低为球。
2、判断季节和海陆分布利用同纬度海陆间等温线凸向规律来判断季节或海陆分布。
北半球,1月份(冬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 纬)凸出,海洋上则向( 纬)凸;7月份(夏季) 大陆上的等温线向( 纬)凸出,海洋上则向( 纬)凸。
南半球正好相反。
【例1】若该图表示的是7月份的海陆等温线分布图,则阴影部分代表的是陆地还是海洋?3、判断洋流的性质及流向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则受洋流影响【例2】读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判断流经甲地沿岸的洋流的冷暖性质。
(你可以想到多少种方法?)4、根据等温线的分布情况,计算某地海拔高度。
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其变化系数为℃/100米。
5、判断地形等温线闭合,数值内大外小,为地形;数值内小外大,则为地形。
【例3】读“某地7月份的平均气温图”,回答以下题。
1.A、B两地的地形可能是A.同为盆地B.A为山地、B为盆地C.同为山地D.A为盆地、B为山地2.B地的气温为:。
3.等温线在E、F两地向南凸出的原因是A.E、F两地的地势高于四周B.E、F两地的地势低于四周C.E地的地势高、F地的地势低D.E地的地势高、F地受海洋的影响大6.判读等温线的疏密情况,比较温差的大小一般情况下,等温线分布密集的地区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
从世界和我国等温线分布图上可以得出等温线的分布与温差大小的时间变化规律。
(世界一月、七月平均气温图,中国一月、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1)冬密夏疏:冬季等温线分布比较密集,夏季等温线分布比较稀疏,这是因为冬季温差较大,夏季温差较小。
(2)温带密,热带疏:温带地区等温线分布比较密集,热带地区等温线分布比较稀疏,这是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3)陆密海疏:陆地上的等温线分布比较密集,海面上的等温线分布比较稀疏,这是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表面性质均一。
7.判读等温线的走向,分析等温线与纬线、海岸线与地形的关系等温线分布图反映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如果地球有一个均一的表面,则等温线分布与纬线大致平行,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但由于气温除受纬度、太阳辐射影响外,还受大气运动、地面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等温线不一定与纬线一致,经常发生弯曲。
(1)等温线与纬线平行:是全球等温线分布基本趋势,它是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结果。
(2)等温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比较明显,这是因为海洋对气温起了调节作用,沿海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
(海陆分布的影响)(3)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在地势起伏较大的高山地区比较明显,这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的结果。
比如1月份我国东北地区,等温线平原向高纬突出,这是受东北地形成“马蹄形”影响.(地形的影响)【例4】下图为山东丘陵地区等温线图,造成这种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洋流(四)等温线空间分布规律的描述1、形态特征:走向、弯曲、疏密、闭合等;2、数值特征:高低、变化、极值;3、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相关性;(如“沿××分布、大致与××平行”等)二、难点突破学生活动归纳总结观察这两幅图,你能看出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吗?一般规律:;等温线大致与平行,反映气温主要受影响。
南北半球等温线弯曲程度有何差异?北半球冬夏季等温线弯曲方向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北半球比较,南半球比较。
因为。
冬季,陆地向(高纬、低纬)凸出,海洋向(高纬、低纬)凸出;夏季,陆地向(高纬、低纬)凸出,海洋向(高纬、低纬)凸出。
这是受影响。
学生活动归纳总结比较我国1月和7月南北气温差异。
比较我国1月和7月等温线疏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比较东部1月和7月等温线走向差异,产生这种差异原因?西部等温线形状如何?与什么因素有关?1月南北温差,7月南北温差。
1月等温线,7月等温线,产生差异的原因。
1月东部:大致与平行,反映气温主要受影响;7月东部:大致与平行,反映气温主要受影响。
西部:大致与平行,甚至出现。
反映气温主要受影响。
三、例题精讲[例题1]读下面等值线,已知a > b > c,下列正确的是()A. 若为等高线,则L1为山地,L2为山谷B. 若为陆地等温线图,则L1为低地,L2为山地C. 若为海水等温线图,则L2为寒流D. 若为1月份等温线图,A是海洋,B是陆地[例题2]读右图回答::(1)描述图中-4℃等温线的走向特点。
(2)图中F、H两地气温比两侧地区(高低)的自然原因是___。
(3)图中丹江口水库出口处和北京两地的平均温差约为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四、拓展演练右图阴影部分为世界某大洲的局部某月(1月或7月)的等温线分布图,该处为高原地形,a、b为两条等温线,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哪种现象可能出现A.圭亚那高原的北部正值一年中的湿季B.此时正值华北平原小麦旺盛的生长季节C.此时正值墨累-达令盆地小麦的收割季节D.塔里木河正值枯水期2.图中a、b等温线向北延伸的主要成因A.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B.洋流的影响C.山脉的分布D.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某月的气温分布情况。
读图完成3~5题。
3.E处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影响B.大气环流C.太阳辐射D.人为活动4.从气温分布情况判断,F处(图中阴影部分)不可能为()A.山峰B.盆地C.湖泊D.城市5.若图中表示的是12月份平均气温分布情况,则E地降水主要集中在()A.3~4月B.5~6月C.7~8月D.9~10月下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
图中P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
读图完成6~8题。
6.图中P处的气温可能为A.20℃或16℃B.23℃或14℃C.17℃或18℃D.19℃或15℃7.该图所示可能是A.北半球的2月B.北半球的8月C.南半球的2月D.南半球的8月8.仅从气候因素考虑,若要在M、N两地中选一地点建海滨浴场,正确的方案及理由是A.M地:气候温和湿润B.M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C.N地:气候温和湿润D.N地:夏季晴天多。
日照充足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7月份平均气温图(单位:℃)。
”读图回答9~11题。
9.造成图中A地区等温线密集的主导因素是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地形地势D.季风环流10.图中B地等温线的数值应该是A.大约32℃B.在28℃—32℃之间C.在24℃—28℃之间D.小于24℃11.C地所在的地形区是我国四大盆地中的A.纬度位置最高的盆地B.海拔最高的盆地C.面积最大的盆地D.沙漠最少的盆地读某地等温线图,回答12~13题。
12.影响图中A、B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③海陆位置④地形⑤洋流A.①③B.②④C.③⑤D.④⑤13.形成C岛东侧气候的因素有①纬度较低②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影响③受东南季风影响④受东南信风影响⑤受暖流影响⑥受寒流影响⑦位于迎风坡A.①②①③⑤⑦ C.①④⑤⑦ D.①④⑥读等温线示意图,已知a>b。
读图回答14~16题。
14.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A.P为山坡上的洼地,Q为山坡上的小丘B.Q为山坡上的洼地,P为山坡上的小丘C.P、Q均为山坡上的小丘D.P、Q均为山坡上的洼地15.若b的温度20℃,a的温度为24℃,则P、Q温度为A.20℃<P<24℃,24℃<Q<28 ℃B.24℃<P<28℃,20℃<Q<24℃C.16℃<Q<20℃,24℃<P<28 ℃D.20℃<Q<24℃,16℃<P<20℃16.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
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
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A.4℃B.12℃C.16℃D.18℃(2)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17.读欧洲1月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丁地的气温最有可能是()A.-1℃B.3℃C.7℃D.9℃(2)图中甲、乙、丙三地等温线出现时间/h距离/km北市中心南642222286420141618810124121018161421℃17℃9℃13℃17℃了较大的弯曲,下列原因解释不正确的是()A.洋流B.地形C.海陆差异D.自然带差异二、非选择题:17.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主要山脉的走向为,判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