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模板
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案例篇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案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案例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由于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而得到了广泛运用。
本文结合自己的课例就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应用,设计了《数的认识》一课。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
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
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借助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运用信息技术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过程显示出来,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理解知识。
三、借助信息技术,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四、借助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还原于学生生活实际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是简单的使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学科问题,又能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
小学数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学案例3
小学数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学案例3案例介绍本案例是关于小学数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一次教学实践。
在此次教学中,我们采用了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数学教学,通过将数学概念与现实情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与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思维教学环节1. 引入(5分钟)在此环节中,教师通过呈现一个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并激发他们思考的欲望。
例如:假设学生们需要在有限的预算内购买一定数量的食品,他们该如何选择,使得能够得到最多的种类。
2. 信息技术展示(15分钟)教师使用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展示一个购物网站,让学生了解如何在网上进行商品搜索,并了解商品的价格和属性。
学生们可以在互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和观察信息。
3. 组织活动(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任务,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食品,并在购物网站上搜索相关的产品。
他们需要比较不同品牌和不同规格的产品,并选择最佳选项。
他们需要将价格、质量和种类进行综合考虑。
4. 分享与总结(15分钟)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购物策略和选择,让其他小组提出问题或给予意见。
教师引导学生将购买决策过程与数学概念进行联系,例如利用价格与数量的关系进行比较和计算。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活动表现和分享内容,以及他们在购物过程中的决策,教师可以初步评估学生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以及问题解决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
延伸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例如通过购物网站或其他应用程序进行价格比较、货币换算等。
同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研究和创新思考。
总结通过将数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这种融合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和创造思维,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情境创设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情境创设中的运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
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供多种教学资源,还能够为学生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介绍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情境创设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多媒体资源,丰富数学学习情境。
通过使用电子白板,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数学概念和实例,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在学习几何形状时,教师可以使用电子白板上的绘图工具,在屏幕上绘制各种几何形状,让学生观察、比较不同形状的特征,进而认识和探索数学规律。
在多媒体资源的辅助下,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更丰富的学习情境,例如通过播放有关数学题目的视频,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竞赛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信息技术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共同创设数学学习情境。
现代教育已经开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而信息技术提供了实现合作学习的工具和平台。
通过使用电子书籍、在线课程、数字教学资源等,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或者课后与他人分享和交流学习成果,从而共同创设和改进数学学习情境。
学生可以利用数学学习平台上的论坛功能,在线交流解题思路和答案,在共同合作中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信息技术还可以提供在线作业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设置不同的作业,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信息技术还可以提供模拟仿真软件,帮助学生在虚拟情境中进行数学实践。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数学情境创设需要依靠实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通过使用数学模拟软件,学生可以在虚拟情境中进行数学实践,实时观察和探索数学规律。
学生可以使用模拟软件进行三角函数的学习,通过调整参数和观察图像变化,理解三角函数的性质和特点。
对于一些实际问题的求解,信息技术提供的数学建模软件能够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思路和验证答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情境创设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情境创设中的运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数学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信息技术可以被用来创建具有情境感的数学教学资源。
传统的数学教材往往只是给出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公式,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难懂。
而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模拟和虚拟实验等方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在教学小学生面积概念时,可以利用软件绘制各种图形,让学生通过拖动边长来改变图形的面积,并观察当面积增大或减小时,图形的变化情况,从而培养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直观感受。
信息技术可以被用来创设互动性强的数学学习环境。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教师主导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积极性和参与感。
而信息技术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数学学习游戏等方式,创设一个互动性强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在学习小学生加减乘除运算时,可以利用在线的数学游戏,让学生通过互动的方式进行运算练习,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和速度。
信息技术也可以被用来提供个性化的数学学习支持。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按照统一的进度和教学内容来进行,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而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数学学习支持。
在小学生学习分数概念时,有的学生可能比较容易理解,可以通过给他们提供更高级的分数问题来挑战他们的能力;而有的学生可能比较困难理解,可以通过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分数练习题来加深他们的理解。
信息技术还可以被用来提供实时反馈和评估。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在课堂结束后才进行测验和评估,学生无法即时获得自己的学习情况。
而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答题情况,并提供即时的反馈和评估。
在小学生学习乘法口诀表时,可以通过在线测试系统,随时记录学生的答题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鼓励。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有效情境创设的策略分析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有效情境创设的策略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小学数学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室和教材,可以融入到信息技术环境中来创设有效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下面将对这一创设策略进行分析。
1.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在创设有效情境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如电脑、平板电脑、触摸屏等,以及相应的软件或应用程序。
这些工具和软件应该能够满足小学数学教学的需求,使得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工具进行互动、探索和学习。
2.依据数学教学目标设计情境:创设有效情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因此在设计情境时需要从数学教学目标出发。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情境,如实际问题情境、游戏情境、竞赛情境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数学教学视频、互动教学游戏、在线习题等。
这些资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情境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4.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与同伴或教师的互动,进行探索和合作学习。
教师可以设计情境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及时反馈和评价: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利用自动化评价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和评价。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反馈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6.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创设有效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通过智能化的学习系统,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个性化地提供学习材料和学习路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有效情境创设需要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并按照教学目标设计情境。
要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及时反馈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案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这种融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通过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深度融合的方法和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加减法”时,教师可以利用动画短片展示一个购物情境,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店主的角色。
通过购物过程中的加减计算,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应用。
二、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突破重难点。
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难点。
例如,在教授“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利用三维动画展示图形的形成过程和特点,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图形的结构和性质。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一些有趣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数学知识。
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个性化学习,满足学生不同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进行自主学习。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指导。
四、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或项目。
例如,在教授“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
通过小组讨论、比较和分享,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面积计算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五、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拓展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信息技术不仅可以用于课堂教学,还可以用于拓展学习。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实验或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验或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有效情境创设的策略分析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有效情境创设的策略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也逐渐融入了信息技术的应用。
有效情境创设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提供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机会,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下面将从策略分析的角度探讨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小学数学有效情境创设。
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信息技术工具。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操作技能较弱,因此选择简单易用的软件和工具非常重要。
可以选择一些动画软件或者交互式软件,让学生通过点击、拖拽等简单的操作完成数学问题的解答。
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情境任务。
小学生喜欢动手实践,因此可以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任务。
在学习几何图形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个情境任务,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绘制一个城市的平面图,需要包括道路、建筑物、绿化带等内容,并计算各个建筑物的面积和周长。
这样的任务既能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优势,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信息技术工具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智能地调整学习内容和难度。
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任务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正确率和速度,自动调整题目的难易程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练习,提高学习效果。
要注重合作学习和交互互动。
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多媒体展示和网络交流的功能,可以让学生进行互动和合作。
在学习数据分析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个情境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网络平台上收集和整理某个城市的天气数据,然后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数据图表的制作和分析。
这样的任务既能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要注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有效情境创设后,需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设计一些自动化的评估工具,比如选择题、填空题等,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估。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有效情境创设可以通过选择适合的信息技术工具、设计合适的情境任务、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注重合作学习和交互互动以及进行有效评估等策略来实现。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有效情境创设的策略分析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有效情境创设的策略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也逐渐朝着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迈进,有效情境创设在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信息技术环境下探讨小学数学有效情境创设的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在信息技术时代,数字化、信息化已经成为了教学的基本要求。
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有效情境的创设,比如通过PPT、录屏、视频等方式将数学概念、思想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将数学数字、符号、图形等进行多媒体跨越性展示,让学生通过图表、图片等形象直观的展示,感受、理解概念,这样可以降低小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恐惧心理,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二、结合游戏化教学创设情境小学生天性活泼,喜欢玩耍。
教师可以把数学教学与游戏化教学结合起来,创设有效情境。
例如,在数学求面积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百米赛跑比赛,测量田径场的面积。
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建立生活化示例创设情境小学数学是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科目。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构建生活化的场景,创设情境来展示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除法的概念时,可以引用学生口袋里的零食,让学生将零食均分给同桌,实践除法的概念。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
四、建立互动式教学创设情境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互动式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互动教学平台进行有效情境创设,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例如,在数学求解中,学生可以利用电脑软件进行多种运算,丰富计算方式,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这样可以更好地创设有效情境,助力学生掌握知识。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有效情境创设需要教师掌握多媒体、生活化示例、游戏化教学与互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不同的情境建立不同的教学策略,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学数学教案万能模板范文6篇
小学数学教案万能模板范文6篇小学数学教案万能模板范文1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计算、讨论,使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过程,巩固统计基础知识,培养数感;(2)通过真实的数据,结合自然知识的渗透,使学生认识到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改变学与教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4)发展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创造意识。
教学准备:(1)硬件方面:网络教室(40台以上计算机并连接Internet)(2)软件方面:WEB课件、《聚焦环保》网站、多媒体教学网监控系统教学过程:(以下字体加粗的内容突出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角色转换为记者,创设一种轻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
2、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监控系统向学生广播一些实地拍摄的照片,并提问:同学们,看完这些照片以后,你想到了什么?3、学生汇报感想,教师根据其回答的情况做适当的点评,渗透有关环境知识,引出课题白色污染(板书),同时提出要和学生合作完成一篇有关白色污染调查报告。
二、师生互动,合作学习。
1、过渡:要使这篇调查报告更有说服力,必须从身边的事情入手,了解我们周围的白色污染情况。
2、教师现场采访学生家庭使用塑料袋的情况。
3、学生根据课前填写的调查表一,在线绘制统计图一(课件支持)。
教师及时点播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
小学数学教案万能模板范文2二年级数学下册,课本第37~39页。
结合生活中的现实场景认识锐角和钝角,了解锐角和钝角的特点。
会区分并在实物中找到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相关工具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学生体验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的乐趣。
1、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
2、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
三角尺、纸张、光盘。
学生三角尺,纸张、小棒、剪刀、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新老师,大家想见见她吗?2、新老师带我们到一个好玩的地方去看看。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情境创设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情境创设中的运用随着时代的变化与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
本文将重点探讨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情境创设中的运用。
一、情境创设的概念情境创设是现代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景营造到符合实际的环境中,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体验,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并深化学习的效果。
在数学学科中,情境创设往往被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
聚焦一些数学能力,挖掘学科中的难点与重点,使学生更快的掌握知识技能,更好地应用到实际中去。
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需求。
1. 华容道游戏:华容道是一款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的益智游戏,其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才能,其本质是要让学生在其中找到数字的规律,从而将所有数字指向正确的位置。
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将华容道游戏情境化,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体验,并将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大化。
比如,在使用华容道时,结合信息技术技术可以使用3D设计模拟系统,将华容道的框架素材真实呈现,增强学生的情境体验。
2. 积木拼图:积木拼图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经典的例子之一。
通过积木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等能力。
信息技术可以将积木拼图的情境更加现实化和具体化。
例如,通过虚拟场景和三维图形,让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不同积木拼图中的基本构造、对整体秩序的规定和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同时在展示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音视频资源,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3. 线性方程的实际意义:线性方程是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代数学内容。
它不仅涉及到学生的代数知识点,也关系到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将线性方程的实际意义呈现出来。
例如,可以让学生观看有关线性方程的实际应用视频,带领学生走进实际的场景,感受线性方程的运用方法和求解步骤。
4. 单位换算的问题:单位换算是小学数学教育的内容之一,是学生课外对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锻炼。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情境创设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情境创设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信息技术使用越来越频繁。
使用信息技术能把教学中很多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展现出来,把情境的创设融进信息技术中,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相结合,使课堂更加生动和高效。
本文试论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
标签:小学数学情境信息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各个学校都在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转变观念,积极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努力创设适合教学内容的情境,激励和把控学生学习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创设多元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小学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理性知识的形成需要形象思维的支撑。
因此,数学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情境图,帮助他们建立直观的模型。
比如,低年级小学生喜爱简单、鲜艳、可爱、有趣的图片,喜欢带动画的小动物视频,我们就可以利用这样的画面和视频做导入,拓宽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数学思考,让学生自觉地融入知识的形成过程。
这种方式比较贴近学生认知和心理,学生接受起来相对容易。
例如,二年级“乘法的意义”教学,视频出示各种游乐园的场景,通过对比归纳,学生发现:这些场景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每组人数都相同。
这样的“几个几”既可以用以前学过的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从而逐步建立起乘法模型,使學生对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形成清晰的表象,在解决问题中就不会胡乱选择计算方法。
在后面的乘法口诀练习中,还可用课件设计一些游戏环节,如双人对决、分组竞争、趣味分类等,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练习的密度,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数学课堂变得活泼又高效。
随着国家“三通两平台”的推广和“班班通”的普及,一线老师们的课堂也变得生动起来。
在近几年学校安装的班班通中,预装了很多教学软件,如乐教乐学、希沃白板、畅言等,为课堂提供了丰富直观的教学方式。
老师们可以利用数学学科工具进行尺规作图,几何图形的展开、旋转、填充色等,使枯燥、单调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直观,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兴趣更高。
运用多媒体,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
运用多媒体,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摘要:多媒体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范围进一步加大,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尤其为优化数学的现状提供了帮助。
通过分析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创设小学数学的教学情境的重要作用,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着重探讨了教师借助此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的几点策略,以期为其他数学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策略小学数学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是当前教育工作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典范事例,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调动了小学生学习的氛围,还使各项逻辑与理论性较强的数学知识,通过直观、生动、趣味、形象的屏幕有效地展现出来,极大地降低了教师讲解和学生了解的难度。
因此,近年来,小学数学教师对于应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开展数学教学的兴趣日益提升。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情境创设的作用数学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小学生的自主、创造思维得到启发、促进,并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推动数学教学效率的切实提升,而情境创设工作,最为重要的工具之一便是多媒体。
下面就分析一下多媒体应用于情境创设的作用。
1.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直观生动、立体可感的特征,它可以将教学情境以视频或ppt图示的方法,组织展现出来,进而为小学生营造出充满画面感、色彩感以及声音的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活小学生玩闹的天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情境中,进而调动自身的潜力,对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加以学习和掌握。
2.多媒体技术及其灵活,可以动态连续地展现某一图形图像的变化状况,或者是某一理论公式形成的过程。
教师借助于此技术创设情境,可以直接模拟出相关理论知识的全景图,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直观、趣味,进而帮助小学生在情境中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相关的知识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掌握。
二、小学数学教师以多媒体创设情境的几点策略1.打造动态空间小学数学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要充分挖掘多媒体的空间感与动态性,将单调、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空间动态的形式展现出来,进而帮助学生实现对于知识的直观深入掌握。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第一部分:背景与目标一、背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变革。
小学数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
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目标本方案旨在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以下目标:1. 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2.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现状分析1. 教师方面:目前,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熟练,缺乏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的经验和方法。
2. 学生方面: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学习兴趣不足,缺乏主动探索和思考的习惯。
3. 教学资源方面:虽然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如何筛选和整合这些资源,使之真正服务于数学教学,仍是一大挑战。
四、实施方案1. 加强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习惯。
2. 整合教学资源:结合课程标准,筛选和整合优质的教学资源,为数学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
3. 创设教学情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优化教学过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教学平台、课堂互动工具等,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5. 开展实践活动:结合数学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预期效果1. 教师方面:通过本方案的实施,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情境创设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情境创设中的运用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为学生创设具有实际情境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可以为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提供丰富的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的数学教学资源,如数学动画、数学实验视频等,可以让学生在虚拟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通过观看相关的视频和动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
信息技术可以为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提供实际的应用环境。
如利用数学软件进行实际的数学计算和实验,可以模拟真实的数学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进行实际应用的实践操作。
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物理实验、数据处理和数学建模等,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还可以为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通过利用电子教学软件和多媒体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数学学习任务,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学生可以在电子设备上进行个性化学习,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不同的学习路径和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还可以为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提供实时交流和合作学习的平台。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和在线教学工具,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实时的教学交流和互动。
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课外学习和讨论,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成果,与其他学生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情境创设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实际应用环境,还可以个性化学习和促进实时交流和合作学习。
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情境创设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情境创设中的运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们意识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创新,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构建数学情境创设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情境创设中的应用,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这个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讨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情境创设中的具体运用方式,以及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与分析,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部分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情境创设中的运用方式,通过对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深入探讨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情境创设中的意义,探讨其具体运用方式及效果评估,同时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局限性及对策。
通过本研究,旨在揭示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促进作用,展望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更好地总结与提出建议,为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3 研究意义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情境创设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数学教学内容,拓展数学教学领域。
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各种不同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数学知识,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还可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方式改革,推动教学模式的转变,使教学更加个性化、灵活化,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有效情境创设的策略分析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有效情境创设的策略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领域的变革也日新月异。
信息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同时也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小学数学教育领域,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成为了每位数学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了解小学数学学生的特点在进行情境创设时,我们首先要了解小学数学学生的特点。
小学生正处在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阶段,他们对新奇的事物更容易产生兴趣。
小学生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较弱,因此在情境创设时应尽量简单明了,并融入趣味性成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如何充分利用各类信息技术资源成为了情境创设的重要内容。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利用数字游戏、故事漫画、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实践和应用。
三、融入真实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真实生活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数学实践和思考,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教学中可以引入购物、旅行、游戏等生活场景,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数学计算和推理,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四、注重个性化情境创设每个学生的学习背景和兴趣爱好不同,因此在情境创设时需要注重个性化。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其年龄、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的情境创设方法,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
五、提倡合作学习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在情境创设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合作学习的场景,让学生们在小组中共同探讨、合作解决数学问题,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助。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有效情境创设的策略分析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有效情境创设的策略分析信息技术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创建有效的情境对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情境创设的概念出发,分析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有效情境创设的策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情境创设的概念情境创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科教学目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建构与应用知识。
情境创设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学习特点,创造具有真实性和综合性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促进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深入理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整合数字化教学资源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数学学习情境。
通过选择适宜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如数学动画、数学模拟实验等,教师可以使学生获得更直观、生动的数学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的综合运用与深入理解。
2. 利用互动性教学工具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互动性教学工具,如智能白板、互动软件等,为学生创设具有互动性的数学学习情境。
通过利用互动性教学工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直接参与数学学习,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与合作学习。
互动性教学工具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呈现数学学习内容,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4. 引入跨学科学习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引入跨学科学习,为学生创设融合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情境。
通过引入跨学科学习,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跨学科思维,促进学生的综合运用与创新思维。
跨学科学习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应用,促进学生的知识整合与扩展。
巧用互联网创设小学数学情境
巧用互联网创设小学数学情境发布时间:2021-10-03T18:12:51.794Z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10月作者:张丽丽[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情境对于教学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情境实际上就是学生学习的大环境,学生在这个大环境中学习和交流,其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环境密切相关。
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工作,基本都是由教师来设计并完成。
为了让小学生更加热爱学习,对学习的积极性更高,教师必须要做好情境设计的工作,不能够因为教学情境的传统老套,或者因为教学情境不能和当前教学相契合,而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基于此,本文围绕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设计中出现的问题,结合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媒体和计算机终端,探索如何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
张丽丽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尚德学校 130012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情境对于教学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情境实际上就是学生学习的大环境,学生在这个大环境中学习和交流,其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环境密切相关。
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工作,基本都是由教师来设计并完成。
为了让小学生更加热爱学习,对学习的积极性更高,教师必须要做好情境设计的工作,不能够因为教学情境的传统老套,或者因为教学情境不能和当前教学相契合,而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基于此,本文围绕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设计中出现的问题,结合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媒体和计算机终端,探索如何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数学;教学情境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10-231-01随着信息化时代和智能化时代的来领,网络技术已经和人类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当前大多数人都是通过网络来实现交流,通过网络将相隔千里之远的信息瞬间传输开来。
迁移到教学之中,目前最重要的也是对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最难的就是,教学情境的创设与改进,不但要创设教学情境,而且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要能够包容本堂课所讲解的知识点,还应该要迎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应对课堂上随时有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
南昌市百花洲小学陶兵红
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化解知识难点、促进学生敏捷思维、培养学生辩异能力和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等五个方面的作用,通过教学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现代络虚拟技术有利于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比较紧密的学科,它具有较高的抽象性,要使学生理解性地接受、消化,仅凭目前课堂上教师的传授是不可能的。
这就迫使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探索教学技巧。
我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以下几方面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供同仁们参考。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障立疑,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
而信息技术正好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最有效工具,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尽可能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对情境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学生不断地完成“同化”和“顺应”,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率”时,一位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问题去激发思维的火花。
例:一群猴子在山上玩,无意发现了一棵大树上挂着一个奇特的仙桃,令他们垂帘欲滴,抢着上树摘。
正好猴王走过来,看见他们,就一声令下:“不准摘!谁想摘,必须先过我猴王关!”猴王便出了两道计算题26×25+25×14=?25×(26+14)=?考他们。
结果,有个伶俐的小猴子抢先答出两道题的答案都是1000,猴王听后,很高兴,亲自摘下桃子给猴子。
其他猴子都很奇怪:“这两题的算式不同,结果怎会一样呢?”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欲言而不能,教师趁势而入,因势利导、展示课题。
这样就达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将学生带入了情境之中。
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这生动有趣的情境吸引下学生们都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
这种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效应,而且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开
拓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二、创设“亲历”情境,化解知识难点
新课标强调:要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
而络技术以其资源的丰富性、交互性等优势给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种使儿童仿佛“身临其境”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掌握知识的要点,化解知识难点,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络进入课堂,能将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景带入课堂,创设虚拟的真实情境,体现生活数学的教学理念。
如,一位教师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节约用水”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测量、绘制等知识,还从上了解到了有关我国水资源的概况等,真正体会到一滴水的价值,受到了良好的养成习惯教育和国情教育,可谓受益匪浅。
又如:在教学《直角的初步认识》时,当学生认识了直角,学会了画直角后,我们设计了一个拓展题:经过个屏幕上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射线可以在屏幕上任意旋转),要生用鼠标拖动、旋转两条射线,利用电子直角三角板工具,能画出多少个直角(无数个)?学生可以在电脑上直接操作,也可以通过络控制平台与教师直接交流,教师也可以在上监看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同时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老师的辅导,因材施教也就落到了实处,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
有了络技术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课题进行探索:自己上查资料,上求解、讨论等,从而多方面、多角度地理解问题,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主动实践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三、创设激励情境,促进学生敏捷思维
实践证明:学生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他们个个、跃跃欲试,挖空心思去争取胜利。
在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具有运载信息量大、反应速度快、综合表现力强和容易控制的特点,恰到好处的创设一些激励情境,有利于学生敏捷性思维的发展。
例如:学生学习20以内口算加减法时,传统的方法是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看算式回答。
这样,教师很难以照顾到每一学生,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教师的直接刺激下做出一定的反应。
而教师利用多媒体络教室,设计一个交互游戏型CAI 课件,让学生在游戏的情境中学习。
当学生提前或在规定的时间里正确的完成任务,把关的“将”才会让其进入下一关学习,否则仍然返回这一关,而且每一关都有不同的难度,越到最后,难度就越高,要生的反应速度更快。
学生在这种人机挑战、激烈竞争的氛围中渐渐养成不服输,敢于向困难挑战的好习惯,促使学
生积极主动学习,学生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体现了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的地位,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整齐划一的缺陷,照顾到了不同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成功的体验。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学习毅力。
四、创设“对比”情境,培养学生辩异能力
形近而实异的数学知识,常常困绕着小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那些看似相同,实际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的数学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抓住学生理解上的迷茫处,通过有针对性的观察、对比辨析,能使学生的思维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如:在教学“面积和周长的对比”时,我利用课件创设了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情境:(电脑动画出示后教师叙述)在一个小山村里,桥西住着李伯伯一家,桥东住着王伯伯一家。
这一年李伯伯家养了5只养,王伯伯家在自家门前开垦了一块长20米,宽6米的长方形麦地,(动画显示麦地)望着绿油油的麦田王伯伯非常高兴。
(动画显示羊要吃麦田的样子)为了保障麦子丰收,请大家给麦田想个办法?
生1:把羊牵走就行。
师:可是羊还是会跑过来的。
生2:给麦田的四周围上篱笆。
师:这是一个好办法。
(动画显示红色的篱笆)
师:请同学观察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王伯伯需要筑多长的篱笆?
生2:王伯伯种了多大面积的麦子?……(抢着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太棒了,提出了这么多问题,那我们就帮王伯伯算算好吗?
教学中教师先帮助学生明确面积和周长的本质属性:面积是指物体平面的大小,周长是指物体四周的长度。
并让学生说一说、指一指黑板的面积和周长的具体含义。
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后进行比较异同点,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深刻认识和准确理解,同时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创设应用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创设与学生紧密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有利于使学生体验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多媒体计算机却有模拟性强的功能,能很好的创设一个虚拟应用情境。
如:学生学习“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后,我借助录像,设计了学生亲身经历的秋游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美丽的大自然以及孩子们捉迷藏、跳皮筋等游戏相映成趣,学生们非常感兴趣,趁学生正入情境时,画面嘎然而止,出现了一组数据:唱歌的10人,捉迷藏的14人,跳皮筋的26人。
老师抓住时机提问,谁能根据这组数据提出几个问题。
先小组交流后汇报。
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提出了如:唱歌的比捉迷藏的少多少人?跳皮筋和捉迷藏的一共多少人?唱歌的和捉迷藏比跳皮筋的少几人?等多个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自己喜闻乐见、亲身经历的生活情境,选择了自己喜爱的事物,展开了思维的翅膀,提出了自己想提的问题。
这样做不仅较为顺利的将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转换为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综上可知,教师创设情境的途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在教学中,只要创设的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符合学生与教材的实际,都能使课堂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还需要我们更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只有充分的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教育教学规律有机的、合理的结合起来,情境教学之路才会更加辉煌,素质教育才会真正落到实处,教育教学改革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