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十四章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模板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第十四章 笔记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第十四章 笔记
货币的需求来实现。
货币市场的均衡
m 代表实际货币供给量
L = L1+L2 = L1 ( y )+L2 ( r ) = k y - h r
m = L = L1+L2 = L1 ( y )+L2 ( r ) = k y - h r
m = k y - h r
以此求出y和r关于其他变量的函数表达式,即得出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
在IS曲线上,有一列利率与相应收入的组合可使产品市场均衡
在LM曲线上,有一列利率与相应收入的组合可使货币市场均衡
两个市场同时均衡,即用两个表达式联立求解,即曲线上两条曲线相交的点代表的数据意义
重点加难点:!!!
b值大,边际储蓄倾向低,IS曲线比较平坦
问题(困惑):
d值大小的经济意义
d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
b值大小的经济学意义
IS曲线平坦或陡峭的经济学意义
支出 = c + i + g
收入 = c + s + t
两式联立:c + i + g = c + s + t
即:i + g = s + t
M2=M1+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存款= M1 + Ds +Dt
M3=M2+其他流动性资产或货币近似物(大额定期存款)= M2 + Dn
六、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看书上的函数图
§14-4 LM 曲线(即是横轴为y,纵轴为r的函数曲线)
一、LM曲线及其推导
在货币供给量既定情况下,货币市场的均衡只能通过调节对
第一,交易动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公众和厂商为应付日常规律性的购买和支付而持有货币。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四章 习题答案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四章  习题答案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

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A.右移10亿美元;B。

左移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

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解答:C2。

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A。

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B。

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

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解答:B3.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A。

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

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

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解答:A4.假定货币需求为L=ky-hr,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会使LM()。

A。

右移10亿美元;B。

右移k乘以10亿美元;C。

右移10亿美元除以k(即10÷k);D.右移k除以10亿美元(即k÷10)。

解答:C5。

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A。

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C。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解答:A6。

怎样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解答: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国民收入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的作用.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了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会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五版西方经济学14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五版西方经济学14
y k t b t t 1b
经国济世
产出增加
产出减少பைடு நூலகம்
y
IS曲线的水平移动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4章 17
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
1、投资需求的变动:同样的利率水平上投资增加,IS曲线 会向右移动,移动的量△y=k △i。反之左移。 2、储蓄的变动:人们储蓄意愿增加,意味着消费减少,投资 需求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会向左移动,移动的量 △y=k △S。反之右移。 3、(在考虑三部门经济的情况下)政府购买支出的变动:G 变动相当于投资支出的作用,政府购买支出增加,IS曲线右 移量△y=k △G。 4、税收的变动:增加税收会使得消费或投资减少,IS曲线
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资本边际效率MEC曲线:不同数量的资本供给,其不同的边际效率所形 成的曲线。经过个体的加总,整个社会的资本边际效率线是一条连续的 曲线。MEC向右下方倾斜。
i=投资量
r=利率
r%
投资越多,资本的边际效率 越低。
即利率越低,投资越多 利率越高,投资量越小。
经国济世
MEC
i 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主要介绍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的IS-LM模 型。这一模型是英国学者希克斯根据凯恩斯的《通论》发展 出来的,被认为是宏观经济学最核心的理论。I 指投资,S 指储蓄,L 指货币需求,M 指货币供给。
切入点:上一章我们假定投资为常数,本章认为投资是变 量。要研究国民收入决定,必须研究投资本身是怎么决定的。 投资是利率的函数,利率又是货币供求关系确定的,从而引 入货币市场。
美国的詹姆斯·托宾( Jamas Tobin 19182002),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
q是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成本之比: q=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新建造企业的成本。

宏观经济学第十四章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

宏观经济学第十四章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
13
这种存款创造功能是商业银行所独有的、因而构成了银 这种存款创造功能是商业银行所独有的、 行融资与其他融资方式的一个重要区别。 行融资与其他融资方式的一个重要区别。除了银行作为中介 这样一种间接融资方式以外,还有许多直接融资渠道. 间接融资方式以外 直接融资渠道 这样一种间接融资方式以外,还有许多直接融资渠道.例如 通过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进行融资。 通过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进行融资。股票市场或债券市场将 资金从储蓄者手中转移到想要购买资本品的投资者手中, 资金从储蓄者手中转移到想要购买资本品的投资者手中,但 是在这种直接的融资过程中,并没有存款的创造。 是在这种直接的融资过程中,并没有存款的创造。只有商业 银行体系可以创造出被列入M 的存款, 从而扩大货币供给。 银行体系可以创造出被列入 2 的存款 , 从而扩大货币供给 。 然而,应该注意一点.商业银行虽然能够创造存 却不能够创造财富。在我们所举的上述例子中。客户B 款.却不能够创造财富。在我们所举的上述例子中。客户 的存款来自于他从银行甲的贷款,他在获得存款的同时也须 的存款来自于他从银行甲的贷款, 承担债务,他并没有变得比以前更富有。客户C也是这样 也是这样, 承担债务,他并没有变得比以前更富有。客户 也是这样, 商业银行只是创造出了可放列入货币资产的存款,增加了经 商业银行只是创造出了可放列入货币资产的存款, 济的流动性.并没有创造出新的财富。 济的流动性.并没有创造出新的财富。
M C+D = B C+ R
(14. 3)
将上式右边的分子和分母同除以D,可得到: 将上式右边的分子和分母同除以 ,可得到:
M C/ D+1 = B C/ D+ R/ D
(14. 4)
根据我们的定义,C/D是现金占存款的比率 ;R/D 是现金占存款的比率cr; 根据我们的定义, 是现金占存款的比率 是存款准备金率rr。于是上式可改写为: 是存款准备金率 。于是上式可改写为: cr + 1 M= ×B (14. 5) cr + rr 从式(14. 中可以看出 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成正比。 中可以看出, 从式 .5)中可以看出,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成正比。我 们将比例系数(cr+1)/(cr+rr)称为货币乘数 称为货币乘数(Money multtpler), 们将比例系数 称为货币乘数 , 表示, 式可被写成: 用m表示,则(14·5)式可被写成: 表示 式可被写成 M=mB (14. 6)

宏观经济学之货币供给与需求money supply and money demand(精品PPT课件共44页)

宏观经济学之货币供给与需求money supply and money demand(精品PPT课件共44页)

A model of the money supply
exogenous variables
the monetary base, B = C + R
controlled by the central bank
the reserve-deposit ratio, rr = R/D
depends on regulations & bank policies
The depositor still has $1000 in demand deposits,
but now the borrower holds $800 in currency.
CHAPTER 18 Money Supply and Money Demand
slide 5
SCENARIO 3: Fractional-Reserve Banking
1. Determine impact on money supply.
2. Explain the intuition for your result.
CHAPTER 18 Money Supply and Money Demand
slide 14
Solution to exercise
Impact of an increase in the currency-deposit ratio
CHAPTER 18 Money Supply and Money Demand
slide 15
Three instruments of monetary policy
1. Open market operations 2. Reserve requirements 3. The discount rate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

宏观经济学三大模型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十分复杂的学科,而且到今天为止宏观经济学也还在不停的发展,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争论。

各个流派的经济学家对同一宏观现象的分析经常会有分歧,我们在学习解决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模型,所以我们在学习宏观经济时就会十分的纠结。

其实遇到复杂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握住一条主脉络,掌握住主要的一条线索之后再去向里面填充各种分支的知识,就会避免混乱。

首先先来介绍一下宏观经济的常识。

必须要认识的人,凯恩斯。

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最应该记住的就是凯恩斯,就是因为他的理论,使得资本主义并没有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必将灭亡”,反而通过改进越来越好。

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对立。

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在最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会促进社会福利的发展。

所以古典主义认为政府对市场不应进行干预,通过大家逐利行为,社会的总供需自然而然会达到均衡。

其实无论是凯恩斯的政府调控还是古典主义的市场自动调节,都没有错。

古典主义的理论从长期来看,市场的确会达到均衡产出和充分就业。

但是凯恩斯的观点是“从长期看,我们都死了”。

当经济出现波动时,市场机制是会自动调节,但是且不说过程十分漫长,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失业,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苦。

可能真的等不到市场自动达到均衡的时候就饿死了。

我们通过资本主义社会十几年一次的经济危机就可以看出来,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调节,其实就是场灾难。

所以凯恩斯主张政府应该干预经济,在短时间内熨平经济波动,主动调节市场使其达到均衡,从而使人们尽可能的免受波动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差别对比古典主义1、以供给为中心(萨伊定律)2、价格、工资、利息具有自由伸缩性3、市场自动出清凯恩斯主义:1、需求为中心2、工资、价格刚性3、市场非出清下面开始正式分析宏观经济了宏观经济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充分就业,而与充分就业水平有独特关联的是本期总产出价值或国民收入水平。

可以说凯恩斯宏观分析模式的焦点是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

宏观经济学-第十四章 IS-LM 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十四章 IS-LM 模型

设一笔投资可以用3年 每一年提供的收益为 设一笔投资可以用 年,每一年提供的收益为5000元,第二 元 年提供的收益为4000元,第三年提供的收益为 年提供的收益为 元 第三年提供的收益为2000元,利率为 元 6%,则这笔投资所提供的未来三年中收益的现值就是: ,则这笔投资所提供的未来三年中收益的现值就是: 5000元 元 4000元 元 + 2000元 元
PV =
因为: 因为:
1 1 + + + + (1 + r) n = r ) ) (1 + r) (1 + r)² (1 + r)³ ) ) R PV = r 所以 这种现值贴现法用途很广,不仅可以用于企业投资决策, 这种现值贴现法用途很广,不仅可以用于企业投资决策, 还可以用于一切未来收入的现值贴现, 还可以用于一切未来收入的现值贴现,从而对作出其他决策 也同样适用。 也同样适用。 1 1 1
二、流动性偏好与货币需求动机
1、流动性偏好的概念(对货币的需求又称流动性偏好) 、流动性偏好的概念(对货币的需求又称流动性偏好) ——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 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 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 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2、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 、
托宾的“ 说 七、托宾的“q”说
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 q = 新建造企业的成本
第二节
一、IS曲线及其推导 曲线及其推导
1、IS曲线的函义 、 曲线的函义
IS曲线 IS曲线
是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是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 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 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组合 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 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 = 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 , 衡的。 衡的。 如图: 如图:

经济学原理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学原理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

d
d
IS0
IS0
LM
E1 E0
E
y0
y0 yI1S1
IS1
y
y1
30
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六、财政政策
的机制和效果
(2)LM曲线越平缓
r
投机需求对利率越敏感
交易需求对收入越不敏感 rr0
政策效果越大
r0
IS
IS
LM
E0 LM
E
E
rmk y hh
o
y0 y0 y1
y
y
31
第三节 需求管理(二) ——货币政策:一、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第二节 需求管理政策(一)
——财政政策 第三节 需求管理政策(二)
——货币政策 第四节 供给管理政策 第五节 对外经济管理政策
1
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 济政策
需求管 理政策
供给管 理政策
对外经 济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收入政策 指数化政策 就业政策 增长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
12
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二、自动稳定 器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2、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又称“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
策”,指政府根据经济形势和财政政策有关手段的特点,主 动地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以稳定经济、实现无通货膨胀的 充分就业的财政政策。
13
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二、自动稳定 器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出售政府资产
22
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五、赤字与公 债
2、赤字、公债、利息的恶性循环
赤字
公债
利息

宏观经济学-IS-LM模型14

宏观经济学-IS-LM模型14

预防需求与交易货币需求一起,统称为交易货币需求 预防需求与交易货币需求一起,统称为交易货币需求
货币的投机动机
定义 根源 决定因素
为了在未来利率上升时,购买收益率较高的债券而持有货币。 收益率较高的债券而持有货币 为了在未来利率上升时,购买收益率较高的债券而持有货币。
未来利率的不确定性。 未来利率的不确定性。
思考:当y增加时,保持货币需求量不变,利率如何变动? 思考: 增加时,保持货币需求量不变,利率如何变动?
r
货币需求曲线 (y=y0时)
I
II III
O L0=L10=ky0
L
均衡利率的决定
均衡利率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即货币市场出清时的利率。 均衡利率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即货币市场出清时的利率。
现行利率过高,预期利率在未来将下 现行利率过高, 于是现在就放弃货币购买债券。 降,于是现在就放弃货币购买债券。 目前享受到较高的利息收益, 目前享受到较高的利息收益,在将来 债券价格上升时获得很多的资本收益。 债券价格上升时获得很多的资本收益。
利率低于临界利率
现行利率过低,预期未来利率将上升, 现行利率过低,预期未来利率将上升, 于是放弃债券而持有货币。 于是放弃债券而持有货币。由于放弃 债券而放弃的利息较少。当利率上升、 债券而放弃的利息较少。当利率上升、 债券价格下跌时, 债券价格下跌时,资本损失将超过利 息收入。 息收入。
货币供给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
货币需求
均衡利率的决定和变动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投资函数
包含利率变量的产品市场均衡-IS曲线 包含利率变量的产品市场均衡-IS曲线

宏观经济学--货币需求理论

宏观经济学--货币需求理论

(三)凯恩斯货币理论的政策含义
利率是由货币供求关系决定的,其中货币供 给取决于中央银行,货币需求取决于人们心 理上的流动性偏好 在流动性偏好一定的条件下,中央银行增 加货币供给,使利息率下降,有利于刺激投 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加
四、现代货币数量论
(一)现代货币数量论的产生 (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三)弗里德曼货币理论的政策含义
由于V和Y是常数,交易方程式可 改写为:
PY M= V
该方程式强调货币交易的功能, 因此费雪的交易方程式被称为“现 金交易说”
(二)剑桥方程式:现金余额说
剑桥学派的主要代 表人物: 表人物: 庇古于1917年写了 庇古于 年写了 货币的价值》 《货币的价值》一文 马歇尔于1923年写 马歇尔于 年写 货币、信用与商业》 了《货币、信用与商业》 一书 从另一个角度研究了 货币数量和物价水平间 Alfred Marshall, 的关系 1842-1924
(3)古典货币数量论将利率排除 在货币分析之外,忽略了利率的作 用 (4)二者均没有研究方程式中各 项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如货币数量 与货币流通速度间的变动关系等
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一)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产生 (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流动性偏好理论 (三)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政策 含义
结论:由投机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是 当前利率的反函数 当前利率越高,人们预期未来利率走 势下降,人们的货币需求会减少 当前利率越低,人们预期未来利率走 势上升,人们的货币需求会增加 函数式: M2 = L2(r) 式中 M2 表示投机动机产生的货币需 求;r 表示利率, L2 表示 M2 与 r 的 函数关系
(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1、现代货币数量论研究的主要问 题 和古典货币理论的区别:否定充 分就业条件下产量不变的假设;否定 货币流通速度是固定不变的常数 弗里德曼认为:物价水平或名义收 入是货币需求同货币供给共同作用的 结果

宏观经济学--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宏观经济学--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对货币的总需求是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预防 需求和投机需求的总和。
货币总需求L可以概括为:L=L1(Y)+L2(r) =kY-hr
流动偏好陷阱
对利率的预期是调节货币与债券配置比例的重要 依据。当利率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预计有 价证券的价格不可能继续上升,因而会持有货币, 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这时,人们对货 币的需求趋向于无穷大,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 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故货币需求 关于利率的系数又称为流动性偏好的利率系数降一定程度之后,货币需求趋于无穷大。
货币需求函数
实际货币需求函数
L=L1+L2=L1(Y)+L2(r) =kY-hr
L、L1、L2是具有不变购买力的实际货币需求量。
货币需求
三种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数量受到社会制度、相 关环境以及人们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 既定的条件下,交易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 L方率1主向r,要变并取动且决;与于投利人机率们动呈的机反收引方入起向水的变平货动Y币。,需并求且L与2取收决入于呈利同
L1(y)=kY (k>0) L2(r)= -hr (h>0)
存款准备金制度 非现金结算制度。
商业银行体系的存款创造机制
银行
初始银行 二级银行 三级银行
……… N级银行 银行体系
存款D
1,000.00 900.00 810.00 ……… 0.00 10,000.00
准备金R (R=10%)
100.00 90.00 81.00 ……… 0.00 1,000.00
货币供给
银行体系: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是发行货币、商业银行的 银行、执行宏观货币政策。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 一个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模型)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  一个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模型)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第14章 一个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模型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泰勒规则(Taylor rule )答:泰勒规则是常用的简单货币政策规则之一,由斯坦福大学的约翰·泰勒于1993年根据美国货币政策的实际经验,而确定的一种短期利率调整的规则。

泰勒认为,保持实际短期利率稳定和中性政策立场,当产出缺口为正(负)和通胀缺口超过(低于)目标值时,应提高(降低)实际利率。

泰勒规则的表达式如下:名义联邦基金利率=通货膨胀率+2.0+0.5×(通货膨胀率-2.0)+0.5×GDP 缺口 方程中第一个常数2%可以被解释为自然利率的估计值,第二个常数(通货膨胀率-2%)可以被解释为通货膨胀目标。

2.泰勒原理(Taylor principle ) 答:泰勒原理是以经济学家约翰·泰勒的名字命名的关于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一项准则,其主要结论是:为了稳定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必须通过上升名义利率来应对通货膨胀的上升。

也就是说,方程()()t t t t Y t t i Y Y ππρθππθ*=++-+-,即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规则方程中的参数πθ必须大于零。

如果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时不遵循这条准则,就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失控和无休止的增长。

二、复习题1.在一个仔细标记横轴和纵轴的图上作出动态总供给曲线。

解释为什么它的斜率是那样的。

答:动态总供给曲线如图14-9所示。

写出DAS 曲线的方程表达式:()1t t t t t Y Y v ππφ-=+-+从中可知DAS 曲线的斜率由φ决定。

宏观经济学14章

宏观经济学14章
货 币 资 产 种 类
M0(C) 流通中的现金(currency) M1 M2 C、旅行支票、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M1
储蓄存款 小额定期存款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和其他存款
五、货币供求平衡和利率的决定


2、货币供给 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政府 和银行所有的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 货币供给曲线就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3、货币市场均衡 货币供给曲线和货币需求曲线的交点就是货 币市场均衡点,这时的利率就是均衡利率。
图14-10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均衡
五、货币供求平衡和利率的决定

4、货币供给曲线和货币需求曲线的移动

央行增加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曲线右移 ---均衡利率降低; 货币需求增加---货币需求曲线右移---均衡利率上升。

第四节

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
一、LM曲线的推导

二、LM曲线的斜率


三、资本边际效率和投资的选择

投资选择原则: 厂商的投资决策主要取决于市场利率水
平和资本的边际效率。

要求:投资的资本边际效率高于市场利
率。
三、资本边际效率和投资的选择

例:某企业现有4个项目可供选择: A 投资量100万元,资本边际效率10%, B 投资量 50万元,资本边际效率8%, C 投资量150万元,资本边际效率6%; D 投资量100万元,资本边际效率4%; (1)如果市场利率10%,那么只有A项目值得投资; (2)如果市场利率8%,那么AB项目都可以投资,投 资总额可达到150万元; (3)如果市场利率4%,那么ABCD都可以投资,投资 总额可达到400万元。 可见,市场利率越低,投资的需求量越大。

宏观经济学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宏观经济学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图14-9 场是均衡的。
L M曲线
L M曲线上任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与供给都是相等的,亦即货币市
2.LM曲线的推导 (1)公式推导
M 假定m代表实际货币供给量,M代表名义货币供给量,P代表物价水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 m L k y h r , P 推导出 L M 曲线的表达式为:
谨慎动机是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
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货币。从全社会来看,这一货币需求量大体上也和收入成正比,是收入的函数。 用 L 1 表示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所产生的全部实际货币需求量,用y表示实际收入,则这种货币需求量和收入的 关系可表示为: L L y。 y k 1 1 (3)投机动机
h r m k m y 或 r y k k h h
(2)四象限法
图14-10 L M曲线推导
(3)从 r L 坐标系到 r y坐标系
图14-11 L M曲线的形成
要实现货币市场的均衡,r与y必须相互配合、一一对应,这种相互配合、一一对应的同方向变动的轨迹,就是 L M曲线。它描述了货币市场实现均衡的道路。
图14-2
资本边际效率曲线和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4.投资边际效率与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资本是存量概念,投资则是流量概念,相当于本期资本对上期资本的改变值。当利率下降时,若每个企业都增 加投资,资本品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R就会上涨,在相同预期收益情况下,r就会缩小。这个缩小了的 r就是投资边 际效率(MEI)。由于投资边际效率小于资本边际效率,因此,投资边际效率曲线比资本边际效率曲线陡峭。它更 精确地反映了投资和利率间存在的反方向关系,更符合分析的投资需求函数 i i r 。 【例14.1】请严格陈述“投资边际效率”和“资本边际效率”的含义,并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投资边际效率曲 线和资本边际效率曲线。[东北财经大学2010研]

宏观经济学3——支撑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宏观经济学3——支撑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2.货币需求
(2)货币需求的交易理论。 强调货币作为交换媒介作用的货币需求理论称
为交易理论。 货币交易理论假设货币的成本是赚到低收益率,
而优点是在进行交易时更方便。人们通过权衡 这些成本与收益决定持有多少货币。 著名的货币需求理论模型——鲍莫尔-托宾模 型。
2.货币需求
鲍莫尔-托宾现金管理模型: 鲍莫尔-托宾模型分析了持有货币的成本与收益。 持有货币的收益是方便。人们持有货币是为了避免 他们希望购买东西时每次都要到银行取款。 持有货币的成本是放弃他们把货币存入支付利息 的储蓄账户时所得到的利息。 考虑一个计划在一年中逐渐支出Y元的人:
如果银行把百分之百的存款作为准备金,那么, 银行体系就不影响货币供给。
1.货币供给 第一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准备金 1000元 存款 1000元
1.货币供给
第一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准备金 200元 存款 1000元
贷款 800元
1.货币供给
第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准备金 160元
存款
800元
贷款 640元
1.货币供给
第三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准备金 128元
存款
640元
贷款 512元
1.货币供给
设rr代表准备金-存款比率, 原来存款=1000元 第一银行贷款=(1 rr)1000元 第二银行贷款=(1 rr)2 1000元 第三银行贷款=(1 rr)3 1000元 总货币供给=[1+(1 rr)+(1 rr)2+ ]1000元 =(1/ rr)1000元 每1元准备金创造(1/ rr)元的货币。
通货膨胀,W是实际财富。 『1』rs或rb提高减少了货币需求,因为其他资产变得更有吸引力。

宏观经济学中有关国民收入决定的三个模型有什么不同

宏观经济学中有关国民收入决定的三个模型有什么不同

宏观经济学中有关国民收入决定的三个模型有什么不同?(提示:有关国民收入决定的三个模型分别是收入——支出(Y—E)模型、汉森—希克斯(IS—LM)模型和总需求——总供给(AD—AS)模型。

)答:(1)Y—E模型:①两部门经济的总需求:居民消费、企业投资需求。

均衡的产出可表示为:Y=C+I,这里,消费和投资是居民、企业实际想要有的消费和投资,即意愿消费和意愿投资量,不是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

②如果发生了实际产出大于市场实际需要的情况,则二者的差额就成为非意愿存货投资(非计划存货投资)。

这部分存货投资不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但它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产出=计划支出(需求)+非计划存货投资③均衡的产出是指和计划需求相一致的产出。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支出与计划产出正好相等,即非计划存货投资等于零。

均衡产出是与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

即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若用E表示支出,y代表收入,则经济均衡的条件是:E=Y在均衡条件下,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投资;同时,生产创造的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储蓄。

经济均衡的条件是E = Y,也可以表示为:I= S(2)IS-LM模型:①IS曲线描述的是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y与利率r的组合点的轨迹。

②LM曲线描述的是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y与利率r的组合点的轨迹。

③IS-LM 模型则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即同时达到投资(I)=储蓄(S),货币需求(L)=货币供给(M)时,国民收入y与利率r决定的模型。

④一方面,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有货币市场供求决定,也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了;另一方面,产品市场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即货币市场的均衡受到产品市场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V
一、货币需求的交易理论
货币是一种交易媒介,这是货币最主要的性质。据此,欧
文· 费雪提出了著名的货币数量说。货币数量说的核心是数 量方程式: MV=PT (14.9) 其中M表示货币数量,V表示货币流通逆度,P表示价格水平, T表示交易水平。(14.9)式其实是一个会计恒等式,因为在 货币经济中,交易必须通过货币进行。尽管如此, (14· 9)式 依然有助于解答货币需求问题.因为交易的需要是人们持有 货币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费雪看来,短期内的货币流通速度 近似于一个常数,用表示 。并且,假设充分就业情况下的 V 收入水平固定不变,由于交易水平对收入水平具有比较稳定 的比例关系,交易水平也近似于一个常数, 用了表示。因此,费雪认为贷币与价格之间在短期内存在如 下所示的函数关系: M T /V (14.10) 22
17
三、货币政策工具 通过调节基础货币数量和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可 以间接地调节货币供给,这构成了货币政策的基础。一般 而言.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的工具有三个。 第一,公开市场操作。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政府债 券,中央银行增加了经济中基础货币的数量。如果中央银 行是从公众手中买人债券的,则公众手中的现金数量将增 加,如果中央银行是从商业银行手中买入债券的,则商业 银行的准备金将增加。因此.无论中央银行从谁手中买入 政府债券,都会增加基础货币的数量。 第二,准备金率。一般国家的中央银行都有权决定法 定准备金率。如果中央银行调低法定准备金率,则货币供 给会增加。但是法定准备金率的变动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正 常业务,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因此各国中央银行都 很少使用这一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
9
第一节 货币供给

第五章曾谈到.货币供给是一个经济中的货币存量,即 该经济中各种可方便地用于交易的资产存量之和。根据对货 币的不同定义,货币供给可以使用不同的计算口径。在第五 章中,我们说过货币供给可由中央银行来决定。然而,这一 结论是需要一系列假设条件的。不管根据何种货币的定义, 持有货币的都是中央银行之外的商业银行体系以及公众。因 此商业银行和公众的货币持有行为势必会影响到货币供给。 所以要了解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首先需要认识商业银行的 贷款行为是如何影响货币供给的。为了方便叙述起见,让我 们暂且将货币的范围定义为 M2 ,即包括现金和各种银行存 款。
10
一、商业银行的存款就创造机制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存款和贷款,即从公众手里吸 收存款,再款存款借贷给需要货币的家庭或企业。商业银行 从存贷款的利息差中获取利润。由于客户的存款中有相当一 部分是随时可以提取的活期存款,而且即使是定期存款,客 户也可以要求提前提取,所以商业银行应该始终保留一部分 客户存款作为灵活运用的资金,以随时应付客户可能的提取, 这样的资金被称为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百 分比则被称为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为降低银行的还贷风 险,都规定了商业银行准备金比率的最低水平,即法定准备 金率。如果商业银行实际持有的准备金率高于这一最低水 平.则超出部分称为超额准备金率。
13
这种存款创造功能是商业银行所独有的、因而构成了银 行融资与其他融资方式的一个重要区别。除了银行作为中介 这样一种间接融资方式以外,还有许多直接融资渠道.例如 通过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进行融资。股票市场或债券市场将 资金从储蓄者手中转移到想要购买资本品的投资者手中,但 是在这种直接的融资过程中,并没有存款的创造。只有商业 银行体系可以创造出被列入 M2 的存款,从而扩大货币供给。 然而,应该注意一点.商业银行虽然能够创造存 款.却不能够创造财富。在我们所举的上述例子中。客户B 的存款来自于他从银行甲的贷款,他在获得存款的同时也须 承担债务,他并没有变得比以前更富有。客户C也是这样, 商业银行只是创造出了可放列入货币资产的存款,增加了经 济的流动性.并没有创造出新的财富。
P
M P
T /V
(14.10)
均衡状态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如果把M理解为货币
供给量,(14· 10)式表明,价格水平由货币供给决定.并且与 货币供给同比例变化。如果把M理解为货币需求量,(14.10) 式表明.实际货币需求为常数。,随着国民账户体系(SNA) 的发展与完善,货币数量说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国民收入代替 交易水平。(14.9)式被改写为国民收入形式: MV=PY (14.11) 其中Y表示实际国民收入。从(14· 11)式中可以看出,在货币 流通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需求由实际收入水平 决定,并且与实际收入同比例变化
M CD (14. 3) B CR 将上式右边的分子和分母同除以D,可得到:
M C / D 1 B C/DR/D
(14. 4)
根据我们的定义,C/D是现金占存款的比率cr;R/D 是存款准备金率rr。于是上式可改写为: cr 1 M B (14. 5) cr rr 从式(14.5)中可以看出,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成正比。我 们将比例系数(cr+1)/(cr+rr)称为货币乘数(Money multtpler), 用m表示,则(14· 5)式可被写成: M=mB (14. 6)
24
M=kPY (14.12) 其中k是一个常数,(14· 12)式通常被称为剑桥方程式。 剑桥方程式表明.实际货币需求由实际收入水平决定,并且 与实际收入水平同比例变化。从形式上看,只要把(14.I 2) 式中的k理解为(14.11)式中的1/V,数量方程式的国民收入 形式与剑桥方程式完全一致。但是,在几乎相同的方程式的 背后,货币数量说与剑桥理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除了 货币数量说没有考虑货币的价值储藏功能以外,这两种理论 还存在着以下两大差异。第一,就行为人持有货币的原因而 言,货币数量说从交易的会计恒等式出发,认为行为人为了 进行交易必须持有货币。而剑桥理论则从行为人的效用最大 化原则出发,强调行为人对于货币的意愿持有。根据剑桥方 程式得到的货币需求实际上就是行为人的最优货币持有量。 其次,为了得到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货币数量说需要假设 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常数,而剑桥理论则需要假设利率的稳 定性。前者更多的是注重交易过程中的技术和制度因素,而 后者更多的是注重经济运行中的市场因素。由于我们可以方 便地把(14.12)式中的k理解为利率r或者是其他经济变量的函 数,相对货币数量说而言,利用剑桥理论可以对货币需求问 25 题进行更为全面的研究。

18
第三,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 时应支付的利率、这一利率由中央银行决定。如果中央银行 降低再贴现率。则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所支付的成本 就会降低.这会鼓励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行为,从而 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反之,中央 银行调高再贴现率,则会减少货币供给。 虽然中央银行可以利用上述三个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供 给进行调节,但货币供给的变动并不一定完全按照中央银行 的意图进行。由于商业银行可以选择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数量 以及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数量,因此,中央银行并不能完全控 制货币供给。

19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第五章曾简单地介绍过费雪提出的货币数量说。货币数 量说从某种角度讲构成了一种简单的货币需求理论。交易 方程式换一种写法,便可以得到一个货币需求函数:
M kY P
d

(14.7) 该式表明经济中所需的真实货币余额由收入水平Y和货 币流通速度k决定。当假设货币流通速度为常数时,货币需 求就与收入成正比。很明显,这种货币需求理论认为,经 济中之所以需要货币,完全是因为货币可以担任交易媒介, 而没有考虑到货币的其他功能。 考虑到货币的价值贮藏功能,第五章曾给出了另一个 货币需求函数: M d (14.8) L(i, Y )
12
银行甲
银行乙
银行丙
客户B贷款80 客户A存款100 客户C贷款64 准备金 20 准备金 16
客户B存款80 客户D贷款51.2 客户C存款64 准备金 12.8
如果这一过程不停地继续下去,则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存
款总额即为: 100+100×(1-20%)+100×(1-20%)2+100×(1-20%)3+… =100/[1-(1-20%)]=500(元) 由此可见,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最初的100元存款最后 变成了500元。如果在上例中存款准备金率为rr,则最终的 存款额为l00/rr。
1
2
3
4
5
6
7
8
第十四章 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

货币对于宏观经济来说,就像血液对于人体一样重要。 作为主要的经济政策之一,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中的许多变 量都会发生影响。我们曾在第五章中对货币的供给和需求作 过一些简单的介绍。本章将对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以及货币 需求的微观基础作更深入的分析。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介 绍货币供给,第二节介绍货币需求理论,第三节介绍金融创 新对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影响。
11

如果存款准备金率是100%。则商业银行将全部客户存 款部作为准备金以备客户随时提取之需。这样.商业银行就 不能将客户的存款转化为贷款再放出去。如果存款准备金率 小于100%.则商业银行可将部分客户存款再贷出去,而获 得贷款的客户则可能再将这笔钱存入银行,于是商业银行的 存款便产生了一种派生机制。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 这种存款派生机制。假设公众不持有现金,一旦拥有货币就 存入银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为20%。在此情况下, 如果银行甲从客户A那里获得了100元的存款,这100元存款 在准备金制度下会产生什么结果呢?银行甲会留下20元作为 难备金。而将其余的80元贷给客户B.客户B将这80元存入 银行乙。银行乙留下16元作为准备金。将余下的64元贷给客 户C。客户C又将这笔钱存人银行丙。各个银行的资产负债 表如下所示。
16
M

cr 1 B cr r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