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北省安平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平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27分)

(一)现代诗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复活的土地

艾青

腐朽的日子

早已沉到河底,

让流水冲洗得

快要不留痕迹了;

河岸上

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到处是繁花与茂草;

而从那边的丛林里

也传出了

忠心于季节的百鸟之

高亢的歌唱。

播种者呵

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

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

大地将孕育

金色的颗粒。

就在此刻,

你——悲哀的诗人呀,

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

让希望苏醒在你自己的

久久负伤着的心里:

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

在明朗的天空下

已复活了!

——苦难也已成为记忆,

在它温热的胸膛里

重新漩流着的

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1937年7月6日,沪杭路上。

A.“腐朽的日子/早已沉到河底”,作品开篇语出惊人,腐朽的生活即将结束,表达了对民族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B.“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到处是繁花与茂草”,通过写河岸上欣欣向荣的春景,表达对民族觉醒的乐观态度。

C.“播种者呵/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诗人呼吁播种者及时播种,就是呼吁人民大众为了民族的复兴而奋起抗争。

D.“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写出了诗人为了民族的奋起不惜献出自已生命的决心。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整首诗的语言是素净的、庄重的,虽然没有用到形容词,但却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震撼心魄的艺术魅力。

B.“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大地将孕育/佥色的颗粒”,运用比喻的手法,暗示大地即将复活,照应标题,C.第二节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看到春天到来大地充满生机时的激动与喜悦。D.“就在此刻/你——悲哀的诗人呀”,通过声音的延长,节奏的变化,情感得到释故,增强了抒情效果。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冬(之一)

穆旦

我爱在淡淡的太阳短命的日子,

临窗把喜爱的工作静静做完; 才到下午四点,便又冷又昏黄,我将用一杯酒灌溉我的心田。多么快,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

我爱在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独自凭吊已埋葬的火热一年,看着冰冻的小河还在冰下面流,不知低语着什么,只是听不见。呵,生命也跳动在严酷的冬天。

我爱在冬晚围着温暖的炉火,

和两三昔日的好友会心闲谈,

听着北风吹得门窗沙沙地响,

而我们回忆着快乐无忧的往年。

人生的乐趣也在严酷的冬天。

我爱在雪花飘飞的不眠之夜,

把已死去或尚存的亲人珍念,

当茫茫白雪铺下遗忘的世界,

我愿意感情的热流溢于心间,

来温暖人生的这严酷的冬天。

1976年12月

A.诗歌第一节写诗人在一个冬日里平淡平凡的生活,但从这平淡平凡中又可看出诗人坚忍不屈的身姿和激昂慷慨的情怀。

B.如果说第一节写的主要是“我”所做的,那么第二节主要写“我”所见的,如“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冰冻的小河”等。

C.第三节写冬夜生活的乐趣,有“温暖的炉火”,有“好友”,有“回忆”,屋内小环境中的温暖压倒了冬日的严寒,快乐驱赶了忧伤。

D.第四节中,“我愿意感情的热流溢于心间,来温暖人生的这严酷的冬天”流露出诗人心迹,写出诗人面对苦难的坦然之情。

4.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各节均为五行,前面具体展开,最后以感叹作结:各节二四五行押韵,一三行不押韵,显得错落有致,回环有序。

B.诗人在“冬”这个核心意象的统摄下,通过“北风”“茫茫白雪”等意象,营造出昏黄、凄冷、死寂而又悲凉的意境。

C.穆旦的诗歌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特色,诗中意象的内涵具有开放性,如“严酷的冬天”和“冰冻的小河”均有象征意义。

D.诗中的“冬天”融合视觉、听觉,带给读者强烈的官能感受,如“昏黄”“茫茫白雪”等视觉和“门窗沙沙地响”等听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5~7题。

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朱成玉

临终时,祖母颤巍巍地示意我们点上一根儿蜡烛,说要和它一起熄灭。我不知道祖母此举有何深意,只知道那个时候经常停电,而一根蜡烛的价钱是5分硬币。

祖母望着蜡烛,眉头舒展,灵光乍现,随即又仿佛一个跋涉了许久的旅人到达了目的地,长舒一口气,卸下所有。

祖母没有活过那根蜡烛,先它一步,咽了气。祖母的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酒窝像一朵莲花。她奋力伸出手去,骨瘦如柴的手,指着我们。像菩萨的手,伸到我们中间。

祖母去了,电却来了,电灯照亮所有人的忧伤,却再也照不亮祖母的前额。

父亲吹灭了蜡烛,说:“留着这根蜡烛,等出灵的时候,点着它,给你奶奶在那边照个亮儿。那边太黑了。”

那边是哪边?父亲又没去过,怎么就知道那边是黑的?年少的我满是疑惑,可是看着一张张因为悲伤而严肃异常的脸,我又不敢问太多。

父亲似乎看出我的疑惑,接着说:“你奶奶这一辈子苦啊,在晦暗的地方待得太久了。”

祖父和祖母结婚几年后便当了兵,然后杳无音讯,祖母一生没有再嫁,独自一人养大父亲和叔叔。因为祖父当的是国民党兵,所以“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祖母免不了受了红卫兵的很多“声讨”。祖母忍受着尘世带给她的一切苦楚,正如她那苦命的村庄,终日沉默,一言不发。

她在村庄里扎下根去,哪都不去。她说就算临死前最后一刻,也要等着祖父,她就那么执拗地信着,祖父还活着。

那段日子,祖母常常去当铺。从最开始的手镯,到后来的银饰,甚至她最割舍不下的香炉、银制的烟袋锅,都一一典当出去,只是为了让她的孩子们不挨饿。为了孩子,她把自己的家当典当得干干净净,只剩一副嶙峋的瘦骨。

老了,本想着该享享清福,却不想又得了重疾。

祖母卧床不起,躺在床上,谁都可以推开她的门进去,看她躺在床上的狼狈样子。

“离远点,我身上臭!”她老人家总是这样对我们说。

祖母是个极其干净的人,大家闺秀,年轻时候有洁癖,她的床,别人坐过之后,她都要重新洗一遍。可是她老了,病了。她所有的器官都坏了,功能丧失,不得不由家人为她擦洗身体。每当这时候,她会像疯子一样发火,有时候会像小孩一样哭。一生的尊严和坚守,噼里啪啦全毁了。

最难熬的是夜晚。一切都停了下来,唯独疼痛,还在漫无边际地爬。

祖母在黑暗中,忍着疼痛,她的手紧紧攥着,她的嘴紧紧咬着被子,她不喊叫,她心疼她的儿孙,不想让自己的喊叫惊醒了我们。

祖母在黑暗中,被疼痛戳醒,就那么睁着眼睛。我想,她的脑海中定是一遍一遍地播放着往日时光,这岁月的皮影戏,终于要演到最后一幕。

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祖母在黑暗里对抗疼痛的方式,竟然是给我们一颗颗地嗑瓜子。早上醒来,她的枕头边儿上堆满了很大的一堆瓜子瓤。只有早晨这会儿,她才能睡一会儿,我们轻手轻脚,从她的枕头边儿搬走一座山,尽量不弄出一点儿声响来。

想起父亲说的话,祖母更多的时光是在黑暗里,而她并没有因此消沉,照样带领我们把日子过得柳暗花明,风生水起。说白了,祖母是一个可以驾驭苦难的人,这苦难的烈马,一旦被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