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免疫学进展2-49页PPT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免疫学》全套PPT课件 教学课件

79
80
五类免疫球蛋白的免疫作用
IgG
IgM
IgA
IgD
IgE
抗菌、抗 早期防御 粘膜局部 mIgD为成 介导I型
病毒抗体,作用,溶 免疫作用 熟B细胞 超敏反应、
抗毒素, 菌、溶血,
抗原受体,抗寄生虫
自身抗体 天然血型
mIgM为B
细胞抗原
受体
81
第四节 人工制备的抗体(自学)
2、分泌片(SP):由粘膜上皮细胞合成
◆ 保护分泌型IgA免受蛋白水解酶降解 ◆ 介导IgA二聚体向粘膜表面的转运
49
IgG、IgA、IgD、IgE
50
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
1、功能区
◆ 每条多肽链折叠成几个含有约110个氨基酸残基的球状结构域,具有不同的 生物学功能。 ◆ 氨基酸序列具有相似性或同源性
(1)定义: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 分子相似的球蛋白。
(2)类型: 分泌型— 存在于体液中 膜 型— B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
38
Ab与Ig的区别?
• Ab是生物学功能概念
• Ig是化学结构概念 • Ab都属于Ig,而Ig并不都是 Ab。
39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
一、基 本 结 构
(一)四肽链结构
4.CH3/CH4——具有多种细胞Fc受体结合的功能,不同的 Ig在结合不同的细胞时可产生不同的免疫效应。
54
4、 铰链区
◆ CH1和CH2之间的区域,含有大量脯氨酸,富 有弹性,可以自由伸展至180度,易被酶水解。
◆ 便于Ig抗原结合部位与不同距离的抗原表 位结合;利于暴露补体结合位点。
55
56
自然界中天然的抗原物质:
80
五类免疫球蛋白的免疫作用
IgG
IgM
IgA
IgD
IgE
抗菌、抗 早期防御 粘膜局部 mIgD为成 介导I型
病毒抗体,作用,溶 免疫作用 熟B细胞 超敏反应、
抗毒素, 菌、溶血,
抗原受体,抗寄生虫
自身抗体 天然血型
mIgM为B
细胞抗原
受体
81
第四节 人工制备的抗体(自学)
2、分泌片(SP):由粘膜上皮细胞合成
◆ 保护分泌型IgA免受蛋白水解酶降解 ◆ 介导IgA二聚体向粘膜表面的转运
49
IgG、IgA、IgD、IgE
50
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
1、功能区
◆ 每条多肽链折叠成几个含有约110个氨基酸残基的球状结构域,具有不同的 生物学功能。 ◆ 氨基酸序列具有相似性或同源性
(1)定义: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 分子相似的球蛋白。
(2)类型: 分泌型— 存在于体液中 膜 型— B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
38
Ab与Ig的区别?
• Ab是生物学功能概念
• Ig是化学结构概念 • Ab都属于Ig,而Ig并不都是 Ab。
39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
一、基 本 结 构
(一)四肽链结构
4.CH3/CH4——具有多种细胞Fc受体结合的功能,不同的 Ig在结合不同的细胞时可产生不同的免疫效应。
54
4、 铰链区
◆ CH1和CH2之间的区域,含有大量脯氨酸,富 有弹性,可以自由伸展至180度,易被酶水解。
◆ 便于Ig抗原结合部位与不同距离的抗原表 位结合;利于暴露补体结合位点。
55
56
自然界中天然的抗原物质:
免疫学基础-2PPT课件

免疫应答与记忆
免疫应答
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两种类型。
记忆
是指免疫系统在初次免疫应答后,对同一种抗原再次接触时能迅速、高效地发生二次应答,并产生更 强烈的免疫效应的过程。
04
免疫病理反应
超敏反应
定义
分类
症状
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受同一抗原再次刺 激后所发生的一种表现为组织损伤或 生理功能紊乱的异常免疫反应。
机理
肿瘤免疫的机理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方式。细胞免疫是指通过T细胞、NK细胞等 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而体液免疫是指通过抗体、细胞因子等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是指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目的。常见的肿瘤 免疫治疗方法包括免疫细胞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等。
风险。
免疫疗法与免疫检测技术
免疫疗法
利用免疫学原理,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反应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如 免疫细胞治疗、抗体治疗等。
免疫检测技术
利用免疫学方法,检测生物样品中的抗原、抗体、细胞因子等,用 于疾病的诊断、监测和预后评估。
免疫疗法与检测技术的发展
随着免疫学研究的深入,免疫疗法与检测技术不断发展,为疾病的 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更多手段。
移植免疫
器官移植排斥
器官移植后,受者免疫系统会对 供者器官产生排斥反应,影响移
植成功率和存活率。
免疫抑制治疗
为了降低排斥反应的发生,需要 进行免疫抑制治疗,如使用免疫 抑制剂等药物,以降低受者免疫
系统的活性。
组织配型
在器官移植前,需要进行组织配 型,以确保供者器官与受者免疫 系统的相容性,降低排斥反应的
免疫学基础-2ppt课件
免疫学PPT课件演示文稿

❖ 概念:抗原物质上能够诱导机体 产生应答并与应答产物特异反应 的化学基团,一般由5~15个氨基
酸、单糖或核苷酸组成。
❖ 抗原所携抗原决定簇的数目称为 抗原结合价,一般抗原是多价的。
第十六页,共50页。
抗原决定簇的化学组成、空间排列、立体构型均 可影响抗原的特异性。
意义:抗原决定簇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抗原分子所激 发的免疫应答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抗原分子刺激 机体产生抗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第十七页,共50页。
抗原决定簇的类型—线性表位和构象性表位
天然抗原: 抗原多种T细胞表位和多种B细胞表位的复合体
第十八页,共50页。
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主要特点
T细胞表位
B细胞表位
受体 MHC递呈 表位构型
表位位置
表位性质
TCR
BCR
必需
不需
线性表位
构象表位、线性 表位
抗原分子任意部位 多存在于抗原分 子表面
第三十六页,共50页。
人和各种动物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人 猩猩 恒河猴 狗 猪 兔 豚鼠 小鼠 大鼠 鸡
HLA ChLA RhLA DLA SLA RLA GpLA H-2 AgBH-1 B
第三十七页,共50页。
二、HLA复合体
1、 HLA复合体的组成与定位
第三十八页,共50页。
(一)经典MHC基因 经典MHC I类相关基因 HLA-A、B、C 经典MHC II类相关基因 HLA-DP、DQ、DR
❖ 溶血性链球菌表面多糖抗原,与人肾小球基底膜及心肌组织具有 共同抗原,链球菌感染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与心、肾组织发 生交叉反应,导致肾小球肾炎或心肌炎。
❖ 大肠杆菌O14型脂多糖与人结肠黏膜有共同抗原,会导致溃疡性结肠
酸、单糖或核苷酸组成。
❖ 抗原所携抗原决定簇的数目称为 抗原结合价,一般抗原是多价的。
第十六页,共50页。
抗原决定簇的化学组成、空间排列、立体构型均 可影响抗原的特异性。
意义:抗原决定簇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抗原分子所激 发的免疫应答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抗原分子刺激 机体产生抗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第十七页,共50页。
抗原决定簇的类型—线性表位和构象性表位
天然抗原: 抗原多种T细胞表位和多种B细胞表位的复合体
第十八页,共50页。
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主要特点
T细胞表位
B细胞表位
受体 MHC递呈 表位构型
表位位置
表位性质
TCR
BCR
必需
不需
线性表位
构象表位、线性 表位
抗原分子任意部位 多存在于抗原分 子表面
第三十六页,共50页。
人和各种动物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人 猩猩 恒河猴 狗 猪 兔 豚鼠 小鼠 大鼠 鸡
HLA ChLA RhLA DLA SLA RLA GpLA H-2 AgBH-1 B
第三十七页,共50页。
二、HLA复合体
1、 HLA复合体的组成与定位
第三十八页,共50页。
(一)经典MHC基因 经典MHC I类相关基因 HLA-A、B、C 经典MHC II类相关基因 HLA-DP、DQ、DR
❖ 溶血性链球菌表面多糖抗原,与人肾小球基底膜及心肌组织具有 共同抗原,链球菌感染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与心、肾组织发 生交叉反应,导致肾小球肾炎或心肌炎。
❖ 大肠杆菌O14型脂多糖与人结肠黏膜有共同抗原,会导致溃疡性结肠
免疫学概述 ppt课件

第二节 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决定簇(基) 载体决定簇和半抗原决定簇 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
第二节 抗原的特异性
一、抗原决定簇
1、概念 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AD)是指抗原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 基团,又称为表位(epitope)。表位的性质、数目和空 间构象决定着抗原的特异性。抗原通过AD与相应淋巴细 胞表面的抗原受体结合,激活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 2、种类和数量 一个抗原分子可以有一种或多种不 同的AD ,一种AD决定着一种特异性,多种AD决定着多 种特异性 3、部位 位于抗原表面的AD能直接被相应淋巴细胞 所识别,称功能性决定簇,存在抗原分子内部的AD无激 发免疫应答的功能,称隐蔽决定簇。只有经理化因素处 理后,使之暴露可能成为新的功能决定簇。
内源性超抗原(逆转录病毒蛋白) 小鼠内源性超抗原:小鼠乳腺肿瘤病毒蛋白,又叫小鼠次要淋巴 细胞刺激抗原(minor lymphocyte stimulating antigen,MLSA) 人内源性超抗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蛋白
超 抗 原 的 结 合 方 式
超抗原的特征:
强大的刺激能力,较低浓度的超抗原(10-12克分 子)就能使大量的T细胞活化,占T细胞库中的 5%-20%。 不须抗原提呈细胞的处理,超抗原的一端和APC表 面的MHC -Ⅱ分子结合,另一端可直接与TCR 链 V区结合两端均为抗原结合沟槽的外侧,从而产 生激活信号,使T细胞活化。 以完整的蛋白质分子递给T细胞。 与T细胞相互作用无MHC限制性,超抗原需要通过 MHC-Ⅱ类分子呈递给T细胞,但T细胞的识别不受 MHC限制性。 选择性结合TCR 链V区
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 包括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菌作用 2、获得性免疫应答 个体出生后,机体感染了某 种病原微生物或接触了某种异物,而获得的免疫力。 特点:后天获得的,不能遗传、特异性的。
医学免疫学全套完整版PPT课件

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机制
感染因素
免疫调节异常
遗传因素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家族 聚集性,与遗传基因密切相关。
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 应答,导致自身组织损伤。如T 细胞和B细胞对自身抗原的识别 障碍、免疫调节分子的异常表 达等。
某些感染因子可诱发自身免疫 性疾病,如EB病毒与鼻咽癌、 幽门螺杆菌与胃炎等。
探讨疫苗在预防慢性病中的潜力,如糖尿病、阿尔茨海默 病等疫苗的研究进展。
4 未来疫苗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疫苗研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如个性化疫苗、多价 疫苗等。
抗体工程在医学领域应用
抗体工程基本技术
介绍抗体工程的基本技术,包括基因工程抗 体、人源化抗体等。
抗体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抗体在疾病治疗中的潜力,如单克隆抗 体治疗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通过识别病原体表面的甘露糖等糖类分子而激活, 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早期阶段。
补体系统激活途径和效应
溶解作用
直接溶解某些细菌和病毒感染的 细胞。
免疫调节作用
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调节和激 活。
01
调理作用
促进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和 清除。
02
03
04
炎症介质作用
参与炎症反应,吸引和激活炎症 细胞。
04
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及类型
01
I型超敏反应
由IgE抗体介导,肥大细胞和嗜 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等活性介 质引起的速发型超敏反应,如 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
02
II型超敏反应
由IgG或IgM抗体与靶细胞表面 抗原结合,引起靶细胞溶解或 组织损伤的超敏反应,如输血 引起的溶血反应、新生儿溶血 病等。
03
03
固有免疫系统
医学免疫学课件讲义PPT

• 免疫调节细胞如调节性T细胞在维持 免疫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
免疫系统的平衡
1. 免疫系统需要保持适当的免疫反应来 对抗病原体,同时避免过度激活导致 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
2. 免疫系统的平衡由多种因素如免疫调 节细胞和炎症调节因子共同维持。
免疫记忆及其作用
1 免疫记忆的形成
2 重要性
通过适应性免疫反应,机体能够产生对 特定病原体的记忆细胞,以便未来再次 遭遇时更快、更有效地应对。
免疫记忆是疫苗接种的基础,也是免疫 系统对抗病原体的有效策略。
免疫系统的调节与平衡
免疫系统的调节
• 通过正反馈和负反馈机制调节免疫反 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医学免疫学课件讲义PPT
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如何通过免疫系统来抵抗疾病的学科。本课件将介绍免疫 学的基本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以及免疫学在医学中的重要应用。
什么是免疫学?
1 免疫学的定义
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如何识别并抵抗外 来病原体的科学。
2 重要性
免疫学的研究对于预防疾病、治疗疾 病以及发展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系统的分子组成及其功能
抗体 细胞因子 配体-受体 免疫受体
识别和中和病原体 调节免疫反应 在免疫细胞间传递信号 识别和响应外来抗原
机体免疫反应的类型及其特点
先天免疫反应
先天免疫反应迅速作出反应以防御广泛的病原 体,但缺乏特异性。
适应性免疫反应
适应性免疫反应较慢,但具有高度特异性,并 且能够形成免疫记忆。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主要细胞类型, 包括B细胞和T细胞,它们协同工作来识别 和攻击病原体。
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能够识别病原体并激活其他免 疫细胞,发起免疫反应。
免疫系统的平衡
1. 免疫系统需要保持适当的免疫反应来 对抗病原体,同时避免过度激活导致 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
2. 免疫系统的平衡由多种因素如免疫调 节细胞和炎症调节因子共同维持。
免疫记忆及其作用
1 免疫记忆的形成
2 重要性
通过适应性免疫反应,机体能够产生对 特定病原体的记忆细胞,以便未来再次 遭遇时更快、更有效地应对。
免疫记忆是疫苗接种的基础,也是免疫 系统对抗病原体的有效策略。
免疫系统的调节与平衡
免疫系统的调节
• 通过正反馈和负反馈机制调节免疫反 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医学免疫学课件讲义PPT
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如何通过免疫系统来抵抗疾病的学科。本课件将介绍免疫 学的基本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以及免疫学在医学中的重要应用。
什么是免疫学?
1 免疫学的定义
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如何识别并抵抗外 来病原体的科学。
2 重要性
免疫学的研究对于预防疾病、治疗疾 病以及发展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系统的分子组成及其功能
抗体 细胞因子 配体-受体 免疫受体
识别和中和病原体 调节免疫反应 在免疫细胞间传递信号 识别和响应外来抗原
机体免疫反应的类型及其特点
先天免疫反应
先天免疫反应迅速作出反应以防御广泛的病原 体,但缺乏特异性。
适应性免疫反应
适应性免疫反应较慢,但具有高度特异性,并 且能够形成免疫记忆。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主要细胞类型, 包括B细胞和T细胞,它们协同工作来识别 和攻击病原体。
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能够识别病原体并激活其他免 疫细胞,发起免疫反应。
医学免疫学课件ppt标准版

细胞因子的产生与作用
活化的T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 如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 子(TNF)等,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 。
B细胞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01
B细胞的活化与增殖
B细胞通过其表面的B细胞受体(BCR)识别并结合抗原,进而被活化并
开始增殖。
02
抗体的产生与作用
活化的B细胞可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抗体可结合并
自身免疫病治疗策略
免疫抑制治疗
通过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 等药物,抑制免疫系统的异常应答,从而减轻炎 症和组织损伤。
生物治疗
生物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利用生物 技术生产的单克隆抗体、细胞因子等生物制剂, 精准地干预免疫系统的异常应答,为自身免疫病 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免疫调节治疗
免疫记忆
通过记忆T细胞、记忆B细胞的长期 存活及快速应答能力,实现对相同 病原体的长期免疫保护。
05
免疫耐受与自身免疫病
免疫耐受形成原因及机制
原因
免疫耐受是指免疫系统对抗原的特异性无应答或低应答状态 ,其形成原因包括抗原性质、抗原剂量、免疫细胞发育阶段 等。
机制
免疫耐受的形成涉及多个机制,包括克隆清除、克隆无能、 免疫忽视等。这些机制共同作用,确保免疫系统在正常情况 下不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
清除病原体及其产物。
03
免疫记忆的形成
部分活化的B细胞可分化为记忆B细胞,长期存活于体内,当再次遇到
相同抗原时,可迅速增殖并分化为浆细胞,产生高效、持久的免疫应答
。
适应性免疫应答调节机制
免疫耐受
通过克隆清除、克隆失能、克隆 忽视等机制,避免对自身抗原的
免疫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编辑版ppt
32
五 免疫性疾病
Ⅰ型超敏反应
①由 IgE 介导,肥大细胞和嗜碱性 粒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引起局部 或全身反应;②发生快,消退快; ③常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几乎 不发生严重组织损伤;④具有明显 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编辑版ppt
33
五 免疫性疾病
Ⅰ型超敏反应类型
药物过敏性休克 ➢ 全身过敏性反应 血清过敏性休克
➢ 溶菌和细胞溶解作用 ➢ 调理吞噬作用 ➢ 免疫粘附作用 ➢ 炎症介质作用
编辑版ppt
26
四 免疫分子
补体激活三条途径
编辑版ppt
27
四 免疫分子
3. 细胞因子:
免疫细胞分泌的一大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或小分子蛋白质的总称。 ➢ 白介素:白细胞产生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 ➢ 干扰素:干扰病毒复制 ➢ 生长因子:促进细胞生长和分化 ➢ 趋化因子家族:对多种细胞有不同趋化作用 ➢ 肿瘤坏死因子:调节免疫应答、杀伤靶细胞、诱导细胞凋亡 ➢ 集落刺激因子: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分化、增殖
编辑版ppt
45
THANK YOU.
谢谢
编辑版ppt
46
2.外周免疫器官: B细胞成熟及免疫应答的发生部位 脾脏 淋巴结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编辑版ppt
7
二 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
• 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发生场所 • B细胞和NK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 体液免疫应答的场所
编辑版ppt
8
二 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胸腺
• 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 分泌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 自身免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编辑版ppt
22
四 免疫分子
(完整版)医学免疫学全套PPT课件

特异性免疫。
2. 组成 (1)屏障结构 皮肤和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2)吞噬细胞 吞噬、分解生物大分子,杀灭病原体。 (3)正常组织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抗体、补体、溶菌酶等
(二)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1. 特征 (1)个体出生后,由于接触抗原而获得。 (2)针对性强(特异性强),也称特异
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
免疫学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免疫学(Immunology):
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有害生物 及其成分的应答过程及机制的科学;
是研究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耐受,防止自 身免疫病发生的科学;
是研究免疫功能异常与相应疾病发病机制 及其防治措施的科学。
第一节 免疫的基本概念
1. 人工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研究
减毒疫苗(鸡霍乱杆菌、炭疽杆菌、狂
犬病毒)
Pasteur
抗毒素血清(白喉杆菌外毒素、破伤风 杆菌外毒素)
2. 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
细胞学说:吞噬细胞发挥吞噬作用
体液学说:体液中产生了针对各种病原 微生物的相应抗体,并发现在试管中这 些抗体能与相应的病原微生物发生凝集、 沉淀等现象。
抗原籍表位结合
相应淋巴细胞 表面受体
相应抗体
表位是免疫细胞识别的标志及免疫反应 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2.种类 分两类 (1)构象表位(决定簇)
①序列上不相连的多肽或多糖,由空间 构象形成的;
②一般位于抗原分子的表面。
③易被相应的淋巴细胞识别,启动免疫 应答,称为功能性表位。
子物质。如药物、多糖、类脂等。
载体 赋予半抗原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质分子,
即为载体。 半抗原 结合 某些蛋白质 抗原(完全抗原)
2. 组成 (1)屏障结构 皮肤和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2)吞噬细胞 吞噬、分解生物大分子,杀灭病原体。 (3)正常组织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抗体、补体、溶菌酶等
(二)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1. 特征 (1)个体出生后,由于接触抗原而获得。 (2)针对性强(特异性强),也称特异
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
免疫学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免疫学(Immunology):
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有害生物 及其成分的应答过程及机制的科学;
是研究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耐受,防止自 身免疫病发生的科学;
是研究免疫功能异常与相应疾病发病机制 及其防治措施的科学。
第一节 免疫的基本概念
1. 人工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研究
减毒疫苗(鸡霍乱杆菌、炭疽杆菌、狂
犬病毒)
Pasteur
抗毒素血清(白喉杆菌外毒素、破伤风 杆菌外毒素)
2. 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
细胞学说:吞噬细胞发挥吞噬作用
体液学说:体液中产生了针对各种病原 微生物的相应抗体,并发现在试管中这 些抗体能与相应的病原微生物发生凝集、 沉淀等现象。
抗原籍表位结合
相应淋巴细胞 表面受体
相应抗体
表位是免疫细胞识别的标志及免疫反应 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2.种类 分两类 (1)构象表位(决定簇)
①序列上不相连的多肽或多糖,由空间 构象形成的;
②一般位于抗原分子的表面。
③易被相应的淋巴细胞识别,启动免疫 应答,称为功能性表位。
子物质。如药物、多糖、类脂等。
载体 赋予半抗原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质分子,
即为载体。 半抗原 结合 某些蛋白质 抗原(完全抗原)
免疫学基础知识学习资料49页PPT

免疫学基础知识学习资料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免疫学全套PPT课件

详细描述
免疫学作为一门科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早在古代 ,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免疫接种技术预防传染病。随着 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免疫系统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免疫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现代免疫学已经 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等领域,如疫苗的研 发、肿瘤免疫疗法和免疫细胞治疗等。同时,随着基因 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新兴学科的不断发展,免疫学的研 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和深化。
肿瘤免疫治疗方法
肿瘤免疫治疗的方法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苗、细胞免疫治疗等。这 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6 免疫学研究展望
免疫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免疫学与生物信息学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免疫相关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 质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揭示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 和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
杀伤。
固有免疫分子
补体、激肽、溶菌酶等,参与病 原体的溶解和杀伤。
适应性免疫应答
抗原识别
T细胞和B细胞通过其受体识别特异性抗原。
细胞增殖与分化
抗原刺激后,淋巴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效应细胞。
产生免疫记忆
部分淋巴细胞成为记忆细胞,在再次接触相同抗 原时迅速增殖分化。
免疫应答的调节
自身调节
免疫系统内部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如抑制性受体等。
亲合力
抗体与抗原结合后产生的生物学效应。
亲和力
抗体与抗原结合的强度和稳定性。
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
多个抗体分子与多个抗原分子结合形成网状 结构,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
04 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应答
非特异性防御机制
皮肤、黏膜等屏障结构,阻止病 原微生物侵入。
固有免疫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预防与治疗(Immunotherapy)
免疫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人类健康服务,希望 能够研制出针对重大疾病例如恶性肿瘤、传染性 疾病等有效治疗方法,也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难 治性疾病的治疗带来曙光。
通过增强或者抑制免疫功能的免疫治疗方法主要 是:疫苗、单抗、基因工程细胞因子等的临床应 用已经显示出良好疗效。
nTreg ,高表达FoxP3,主要通过分泌TGFβ和表 面CTLA-4 发挥抑制功能。
iTreg 又分为Tr1 和Th3,Tr1 不表达FoxP3,高 分泌IL-10,在肠道黏膜免疫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Th3 分泌TGFβ 和IL-10,在口服耐受中发挥重要 调节作用。
除此还发现更多精细的诸如CCR6+Treg 等。
近年研究发现多种PAMPs、DAMPs (Danger-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等都可以活化炎性复合体。
NLRPs(NLR proteins)也称作NALPs,是NLRs中最大 的亚家族,由14个成员组成。
NLRPs活化后与Caspases-1及接头蛋白组成多分子复合物, 称炎性复合体(inflammasome)。
NK/NKT细胞在天然免疫中起重要作用,最近的研 究显示其参与了皮肤与粘膜免疫应答,NKT细胞亚 群的深入认识,为我们进行细胞表面标志及其与细 胞功能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视角。
肠道粘膜作为机体接触外界抗原种类最多也最为频 繁的环境,孕育了一道坚固而灵活的粘膜免疫防线。 NK/NKT细胞通过分泌促炎症因子和介导细胞杀伤 执行着固有免疫细胞的使命。
炎性复合体的形成及其作用
固有1免. 泛疫特应异答性的主要特 点 2. 反应迅速
3. 无免疫记忆
4. 参与并调节适应性免疫应答
活化吞噬 细胞作用
活化固有杀 伤细胞作用
病毒滴度
活化T杀伤 细胞作用
病毒感染后天数
免疫细胞新型亚群的研究
淋巴细胞分化发育与成熟机制不仅是基础免疫学的 重要研究内容,也是阐述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机制 所必需的研究内容,包括T细胞的发育、B 细胞的 形成过程与抗体产生及类别转换等。
免疫学进展二
柳忠辉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
医学免疫学
免疫学 (Immunology) 是研究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 的学科,涉及免疫识别、免疫应答、免疫耐受与免 疫调节等免疫学基本理论,以及免疫在相关疾病发 生发展中的作用、在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中的应 用。
免疫学不仅仅局限于基础免疫学理论研究与免疫学 技术的建立,其最大特点是与其他生命科学的广泛 交叉,进而极大地推动了免疫学理论与技术在临床 疾病发病机胞与肿瘤细胞
M1及M2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Macrophages, MΦ)是由血液中单核 细胞迁入组织后分化而成的成熟细胞。巨噬细胞在 不同微环境中可以发生不同性质的活化,成为具有 不同表面标志和功能特征的亚群:经典活化的巨噬 细胞 (classically activated macrophage),又 称M1型;替代活化的巨噬细胞 (alternatively activated macrophage),又称M2型。M1型巨噬 细胞具有杀灭微生物、参与炎症及抗肿瘤作用。M2 型巨噬细胞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组织修复及抗炎 能力。
固有免疫识别的物质基础
热点领域是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 识别 机制,主要是研究抗原提呈细胞(DC、MΦ) 及NK等如何识别病原体感染及随后触发的免 疫与炎症应答过程和调控。
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
是指机体在种系发生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 种天然免疫防御功能,构成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 的第一道防线。固有免疫是与生俱来的,可稳定遗传, 因此又称天然免疫(natural immunity);因其作用广 泛、可以同时识别多种病原体,通常又称非特异性免 疫(nonspecific immunity)。
调节性T细胞
Th17是最近研究发现的一类不同于Th1、Th2 和 Treg的CD4+ T细胞亚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 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T17 细胞亚群的发现,丰 富了T细胞亚群的种类以及对T细胞分化的认识, 增进了人们对T 细胞与疾病关系的了解。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IL-17 / IL-23途径在炎症性肠 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 IBD) 、类风 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过敏性 疾病(如哮喘)以及病原体感染等的发生发展中 发挥重要作用。
PRR识别的分子
PRR所识别的分子是病原体赖以生存且变化 较少的保守结构即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 (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 及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nger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DAMP),如细菌的脂多糖和 病毒的双链RNA。
肿瘤疫苗的应用理念也发生了改变,以2019年6 月8日美国FDA正式批准美国默克公司(Merck) 生 产HPV 疫苗作为宫颈癌疫苗(Gardasil) 预防为标 志的预防疫苗应用。
快速疫苗的制备,2009 年H1N1流感疫苗的上市 有效控制全球范围内的甲流蔓延。
治疗性疫苗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肿瘤治疗的 树突状细胞疫苗已经在临床试用中显示出良好疗 效,目前治疗性疫苗的研制工作在慢性乙型肝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个领域也广泛开展。
炎性复合体活化的caspase-1通过对IL-1β和IL-18前体进行 剪切,进而释放大量成熟的IL-1β和IL-18参与炎症应答,炎 性复合体对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LPS、Bacterial RNA、Poly I:C等PAMPs、以及ATP、 MSU、ROS等DAMPs均能活化NALP3 炎性复合体。
三、固有免疫的效应分子
(一)补体 (二)细胞因子 (三)溶菌酶 (四)抗菌肽 (五)其它效应分子:
参与固有免疫的其他效应分子还有乙型溶素、吞 噬细胞杀菌素、NO、活性氧(ROI)、C反应蛋白和 组蛋白等。
天然免疫是由能够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固ass有oc免iat疫ed细mo胞lec的ul模ar式pa识tterns, PAMPs)的受体介导的, 别这受些受体体统称为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固有免疫系统(innate immune system)
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天 然免疫系统,主要由组织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及固 有免疫分子构成,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固有免疫 的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来区分“自己” 和“非己”,进而启动固有免疫应答。
参与固有免疫的组分
一、屏障结构
物理屏障
(一)皮肤黏膜 1. 物理屏障 2. 化学屏障 3. 微生物屏障
(二)血-脑屏障 (三)血-胎屏障 (四)血-胸腺屏障
化学屏障
分泌物
微生物屏障
非致病菌
病原体
皮肤黏膜 抑菌 杀菌
皮肤黏膜 致病菌
皮肤黏膜
二、固有免疫的效应细胞
固有免疫细胞主要包括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 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NKT细胞、γδT细胞、 B1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 Treg), 在人体 正常免疫系统中天然存在的一群免疫抑制性T 细胞 亚群。如同其他T 细胞,由胸腺发育为成熟的天然 调节性T 细胞(natural Treg, nTreg),并移至外 周免疫器官,nTreg 占胸腺T 细胞的5%。
外周成熟的初始CD4+Th0 细胞,在抗原刺激下, 可分化为诱导性Treg(inducible Treg, iTreg )。
成为TD抗原。 6. 重组载体疫苗(recombinant vector vaccine)
或DNA疫苗(DNA vaccine)
疫苗研究情况
人肿瘤特异性抗原的筛查
人肿瘤特异性抗原表位发现
免疫治疗研究的现状
临床免疫学
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围绕疾病如感染 性疾病(急性感染与免疫病理损伤机制,慢 性感染与免疫耐受机制)、肿瘤(肿瘤免疫 逃逸机制与肿瘤防治新方法)、自身免疫性 疾病与过敏性疾病以及器官移植排斥(预警 与免疫药物和免疫调控)等的发生发展机制、 诊断与预后分析、治疗与预防措施开展的应 用性研究。
1. 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
1)病原微生物所特有:宿主不产生,固有免疫细 胞 可 通 过 PRR对 PAMP识 别 , 是 区 别 “ 自 身 ” 与 “非己”的物质基础;
2)同一种类微生物表达相同的PAMP:该分子高 度保守,即多种微生物可具有相似的PAMP;
3)微生物生存或致病所必须。
2. 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
M1及M2巨噬细胞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
1863 年Rudolf Virchow 首次发现肿瘤组织中有 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其中浸润到肿瘤内的巨噬细 胞即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以前多认为TAM 是一 种重要的抗肿瘤效应细胞。
1992 年,Mantovani 等提出了著名的“巨噬细 胞平衡假说”,指出TAM 具有杀伤肿瘤和促瘤生 长的双重作用。
现代免疫学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础免疫 学,二是临床免疫学,三是免疫学技术。
基础免疫学
①免疫系统的形成机制、免疫细胞组成及不同种类 免疫细胞和亚群的形成过程与相互调控机制;②抗 原的结构特性与免疫应答;③免疫细胞感受外界危 险信号、识别抗原的物质结构基础;④天然免疫应 答的细胞与分子机制;⑤获得性免疫应答的细胞与 分子机制;⑥免疫耐受及免疫调控的方式与机制; ⑦免疫效应分子的结构、功能与作用机制;⑧免疫 细胞的迁移与定居机制; ⑨ 免疫记忆形成的细胞与 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