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哲学教案第一课
《第一课 2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干系问题,掌握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思考和探究,深入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对哲学的兴趣和热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重要性,掌握哲学的基本观点。
2.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对生活实践的意义,如何运用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图片、案例和相关观点的诠释。
2. 准备相关视频和音频材料,用于教室讨论和探究。
3.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和需求,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室教学。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两幅图片,一幅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哲学家伏尔泰手持地图认真钻研的样子,一幅是学生在教室上积极讨论的场景。
引出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并强调这是哲学大厦的基础,是哲学钻研的首要问题。
二、新课讲授(20分钟)1. 介绍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并举例说明这一哲学问题的普遍意义。
2. 讲解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并举例说明历史上各种哲学派别的演变。
三、案例分析(10分钟)展示几个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哲学基本知识进行分析,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四、小组讨论(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哲学基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派代表进行发言。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发言,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五、教室小结(3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哲学基本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哲学问题,培养科学精神。
六、课后作业(安置思考题)思考题:请运用哲学的基本知识分析当前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如环境珍爱、教育改革等。
哲学第一课高中教案
哲学第一课高中教案在高中的哲学教育中,第一课往往承担着引导学生入门的重要角色。
它不仅要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兴趣,还要为他们揭示哲学思考的基本方法和价值。
以下是一个哲学第一课的教案范本,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
##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引导学生认识哲学思考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
3.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激发学生对哲学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 教学内容### 哲学是什么?- 定义哲学:哲学是对人类存在、知识、价值等问题的根本思考。
- 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哲学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它与科学、宗教、艺术等领域相互影响。
### 哲学的历史- 简介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从古希腊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到现代哲学家如康德、尼采等。
- 简介东方哲学的特点: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流派的影响。
### 哲学的主要分支- 形而上学:探讨存在的本性和宇宙的根本原理。
- 伦理学:研究行为的道德性,人应该如何生活。
- 知识论:分析知识的来源、结构和限制。
- 政治哲学:思考国家、政府、法律和公民权利等问题。
### 哲学的价值- 提升思维能力:哲学训练人们清晰、逻辑地思考问题。
- 增强自我认知:哲学帮助人们理解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
- 促进社会进步:哲学为解决道德、政治和社会问题提供指导。
##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通过讲授基本概念,然后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 案例分析:选取经典哲学问题或历史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
-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哲学问题。
## 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或视频短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对哲学的兴趣。
2. 讲授基础知识:系统介绍哲学的定义、历史和主要分支。
3. 案例分析:选择一个简单的哲学问题,如“什么是正义?”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4.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并进行全班交流。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 第一课 第一节 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教版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一课第一节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哲学常识》第一课第二节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第一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第二框: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二. 重点、难点:(一)重点:第一框:意识的本质是本框学习重点。
因为把握了意识的本质能够深刻地说明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的本质不是意识而是物质。
第二框:“为什么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是本框学习重点。
这是因为理解了这一点就容易理解“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观点,且对学生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二)难点:第一框:1. “宗教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是本框的一个难点,因为宗教信仰的神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把它看作“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困惑。
2. “抽象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也是本框的一个难点,因为抽象思维的内容在直观上是找不到的,学生很难理解。
3. “关于未来的正确判断和预测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也存在着理解上的障碍,把没有发生的事情看作“反映”学生难于接受。
第二框:“意识为什么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是本框的学习难点,因为教材并没有充分揭示。
三. 具体内容:(一)学习目标:第一框:理解意识概念,能够对不同类型的意识进行具体分析,指出其内容根源于物质,是物质的反映。
第二框:理解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形成正确反映与错误反映的主观原因。
(二)学习提纲:第一框:1.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①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②具体感觉与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③人们对现状的认识、对过去的思考、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第二框:2.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1)实践证明: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高二政治 哲学第一课讲义(老师)
哲学第一课讲义一、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唯物主义:古希腊赫拉克利特“火产生了一切,一切都复归于火”;唯心主义:王阳明“心外无物”;可知论:马克思主义主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可知论: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人所能认识的只是自己的感觉,至于感觉之外是否存在客观世界,感觉能否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等问题,都是不可知的。
德国哲学家康德承认有客观世界即“自在之物”存在,并认为是它引起人们的感觉,但人限于认识能力只能认识“自在之物”引起的感觉,不能认识“自在之物”本身。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A.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举例:明清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气是指的物质实体)、德国费尔巴哈“人不是导源于天,而是导源于地,不是导源于神,而是导源于自然界”。
B.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举例:如英国贝克莱主张“存在即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A.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已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
举例:马克思主义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B.不可知论者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
缺陷: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
举例:“庄子梦蝶”庄子在大树下睡觉,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在草地上翩翩起舞。
突然狂风大作,暴雨袭来,庄子飞来飞去无处躲藏。
哲学第一课教案
哲学第一课教案教案标题:哲学第一课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对哲学的初步认识,引导学生了解哲学的定义、起源和基本概念。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和个人思考,学生将能够理解哲学的核心思想,并能够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教学目标:1. 了解哲学的定义和起源;2. 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3. 能够运用哲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和分析;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白板、标记笔;3. 学生手册,包括相关阅读材料;4. 分组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通过引用一些哲学名言或问题,引起学生对哲学的兴趣;2. 提出问题:“你对哲学有什么了解?你认为哲学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哲学的定义和起源;2. 解释哲学的基本概念,如真理、道德、存在等;3. 以简明的语言解释哲学的核心思想,如理性思考、质疑权威等。
示范与讨论(15分钟):1. 分享一些哲学家的思想,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2. 通过提出一些哲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如“什么是幸福?”、“人类的目的是什么?”等;3. 引导学生用哲学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和辩论。
小组活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哲学问题进行讨论;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发言人汇报讨论结果;3.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
个人思考(10分钟):1. 要求学生写下他们对哲学的理解和感悟;2. 学生可以选择分享自己的思考结果。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 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困惑。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关于哲学的书籍或文章;2. 提供一些哲学问题供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2. 评估学生个人思考的深度和逻辑性;3. 收集学生书面反思的内容。
[高中政治]哲学教案 1 哲学起始课 教学设计
美好生活的向导2017.9.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哲学的含义(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含义(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4)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理解:(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2)哲学的本义和任务(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分析:(1)联系身边的生活分析其中的哲学思想(2)列举人们具体的世界观并分析哲学的含义(3)分析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相互关系2、能力目标:(1)通过对身边的哲学的分析,培养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2)通过对哲学思想的历史渊源的分析,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3)通过对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知识三对关系的分析,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4)通过对身边生活事例、哲理故事、哲学家观点的体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哲学的产生、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分析,增强我们对哲学的体悟和思想认同(2)通过对哲学概念、世界观概念的分析,激发自觉树立科学世界观、自觉增强哲学修养的热情(3)通过对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学习,增强我们以哲学为指导,学好具体知识的自觉性二、【重点、难点】:1、哲学与爱智之学2、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3、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三、【教学方法】:(1)运用比较法,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2)运用辩证的方法,全面地理解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关系。
(3)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整理哲理故事。
(4)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的世界观自觉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四、【教学过程】师:大家好,今天我们将开始学习必修4模块——《生活与哲学》。
这个模块的名称,叫做《生活与哲学》,说说看,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三个模块有何不一样?生:有五个字。
生:生活在前面。
师:政治生活,经济生活,都是可以参与进去的生活,或者说都属于我们现实生活的一个领域,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哲学生活。
生活中有哲学吗?生:有。
生:没有。
师:有人说有,有人说没有。
大家知道这句话吗,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高中政治]哲学教案 1 哲学起始课 教学设计
美好生活的向导2017.9.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哲学的含义(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含义(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4)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理解:(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2)哲学的本义和任务(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分析:(1)联系身边的生活分析其中的哲学思想(2)列举人们具体的世界观并分析哲学的含义(3)分析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相互关系2、能力目标:(1)通过对身边的哲学的分析,培养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2)通过对哲学思想的历史渊源的分析,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3)通过对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知识三对关系的分析,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4)通过对身边生活事例、哲理故事、哲学家观点的体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哲学的产生、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分析,增强我们对哲学的体悟和思想认同(2)通过对哲学概念、世界观概念的分析,激发自觉树立科学世界观、自觉增强哲学修养的热情(3)通过对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学习,增强我们以哲学为指导,学好具体知识的自觉性二、【重点、难点】:1、哲学与爱智之学2、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3、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三、【教学方法】:(1)运用比较法,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2)运用辩证的方法,全面地理解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关系。
(3)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整理哲理故事。
(4)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的世界观自觉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四、【教学过程】师:大家好,今天我们将开始学习必修4模块——《生活与哲学》。
这个模块的名称,叫做《生活与哲学》,说说看,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三个模块有何不一样?生:有五个字。
生:生活在前面。
师:政治生活,经济生活,都是可以参与进去的生活,或者说都属于我们现实生活的一个领域,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哲学生活。
生活中有哲学吗?生:有。
生:没有。
师:有人说有,有人说没有。
大家知道这句话吗,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哲学第一课教案 1-1
课题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班级课
是□否□
主备人
沈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2.
教学重点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2.
教学难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设疑探究法
学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讨学习法
教学过程实施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第一课 2 哲学的基本问题》学历案-高中政治统编版19必修4 哲学与文化
《哲学的基本问题》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哲学的起源、发展和基本问题,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哲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观点,为后续深入学习哲学打下基础。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哲学的基本概念、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哲学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思考,评价学生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哲学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程度。
3.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哲学的概念、起源和发展,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主题。
2. 学习哲学的基本概念:通过讲解、阅读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哲学的基本概念,如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等。
3. 探讨哲学的基本问题:通过讨论、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探讨哲学的基本问题,如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哲学的应用和意义。
5. 课堂小结: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哲学的意义和价值。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或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对哲学基本概念和问题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短文或心得体会,以巩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和帮助。
六、学后反思1. 学生自我反思:学生应在本课学习结束后,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2. 教师教学反思:教师应对本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1.2哲学的基本问题(j教案)-高二政治《哲学与文化》教案
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2哲学的基本问题课标要求:比较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异同;理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学习目标: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么。
3.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什么?4.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5.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定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充分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及历史地位。
政治认同:认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思想武器。
科学精神: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公共参与:在生活和实践中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反对唯心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教学重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探究活动一:有人说哲学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研究人类认识的问题。
思考: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其中有没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并且把不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问题?学生讨论回答:结合教材进行梳理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提示: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如宇宙、人生、思维等,但是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出示课题: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目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议题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如意志、理论、计划、感觉、经验、目的等主观精神。
存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自然的物质:水、石、矿、泥沙、大气、土壤、动植物等。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目标】1.认知: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人生如同在池塘里钓鱼,选对池塘才能钓大鱼,在错误的地方垂钓,肯定钓不到想要的鱼。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通过短文让学生了解人生必须要选择,并思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运用教材第2页中“小赵从事农机维修成功”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导入本课的学习,引入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
<新课讲授>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公元前638年11月初一,宋楚两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相遇。
宋军的数量小于楚军,处于劣势。
但是宋军占据了河边的有利地形,在楚人还没渡完河的时候,宋军已经列阵完毕。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一课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教案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一课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教案1. 引言在高二政治课程中,学习哲学常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哲学常识涉及到人类对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的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学教案的角度探讨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一课的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
2. 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方面:•使学生了解哲学常识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哲学常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其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哲学常识。
3. 教学内容《哲学常识》第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3.1 哲学常识的定义和特点•哲学常识的定义:哲学常识是指人们长期实践和认识世界的经验总结和规律摸索,是一种具有普遍性、抽象性和理论性的知识。
•哲学常识的特点:普遍性、抽象性、理论性、历史性和发展性。
3.2 哲学常识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哲学常识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哲学常识可以帮助人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自然科学的知识,深化对自然科学规律的认识。
•哲学常识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哲学常识可以帮助人们正确理解和运用社会科学的知识,深化对社会规律的认识。
3.3 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主观和客观的辩证关系:主观和客观是相互关联、互为前提的,只有正确把握这种辩证关系,才能达到正确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主观必须符合客观的原则:主观的认识必须以客观实践为基础,主观和客观之间的辩证关系要体现在实践中。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真理的标志:只有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才能得到真理,才能正确指导人们的行动。
4. 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哲学常识的定义、特点和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使学生对哲学常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分析和讨论,深入理解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并提高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哲学常识的能力,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完整版)哲学第一课教案1-2
课题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二、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
班级
授课时数
1
教案总数
2
周次
集体备课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性;可能性、现实性;
2.理解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1.在人生多种可能性的选择中如何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2.
教学难点
1.选择适合自己的个人道路,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
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设疑探究法
学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讨学习法
教学过程实施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2012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一课1.2.1、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精品教案新人教版
高二政治《哲学知识》第一课1.2.1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应〖要点〗意识的实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应。
〖难点〗⑴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脑筋中空幻和扭曲的反应。
⑵抽象思想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应。
⑶对于将来的正确判断和展望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应。
〖素质要求〗知识方面:识记:宗教看法的实质。
理解:①意识的看法。
②剖析意识的不一样种类,说明意识本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应。
能力方面:经过对意识的三种种类的剖析及对其进行的归纳,让学生领会哲学的思想要求,要点培育学生抽象归纳能力和比较能力。
觉醒方面:⑴经过对于宗教实质的教课,进一步进行无神论的教育。
⑵经过对“人们对于将来的正确判断和展望”的剖析,进行社会主义信念的教育。
【要点解决方法】1、“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脑筋中空幻和扭曲的反应”、“抽象思想是事物在人脑中的反应 " 、" 对于将来的正确判断和展望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应" 这既是要点也是难点。
因为,第一,它是理解本框题中心看法"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应" 的阻碍。
因为学生易把 " 反应 " 理解为 " 直观 " 的等同,所以,从直观上找 " 鬼神 " 、 " 抽象思想 " 和 " 将来 " 等同的客观事物,这自然找不到。
第二,认清宗教的实质有助于进一步建立唯心主义,战胜有神论。
解说时,可经过课本书-P,。
的小体字,以学生已有的体验为基础,说明" 宗教 " 可抓住 " 玉皇大帝的相貌酷似汉族人,上帝的相貌象西方人,可见人是依照自己的形象去创建神的"、"宗教看法能够在客观世界找到某种原型。
进而理解" 反应 " 的含义。
应主要剖析为何是" 事物在人脑中空幻的扭曲的反应" 揭露宗教实质。
高二哲学学案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高二哲学学案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1生活处处有哲学学习目标:自主探究: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探究一:课本P4探究提示:(1)颜回、子贡、子路在某一方面老师孔子,但在思维、智慧方面孔子,孔子能在中把握,掌握好处理问题合理的,这是一种很高的哲学思维和哲学智慧,所以,孔子不愿意换。
(2)作为老师的孔子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所以说,他的“道”是在和中逐渐形成的。
任何哲学都是在人们和的活动中形成的。
结论: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探究二:课本P5探究提示:(1)我过类似问题。
(2)并不神秘,就连儿童思考的一些问题也包含着某些具有哲学性质的内容。
结论:2.哲学源于人们小故事:有一回,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走在路上,抬头仰望天的星象,如此入迷,竟然不小心掉进了路旁的一口井里。
这情景被女仆看见了,便嘲笑他只顾看天而忘了地上的事情。
姑娘的嘲笑也许不无道理,不过,泰勒斯一定会回答她说,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类的活动范围是如此狭小,忙于地上的琐事而忘了看天是一种更可笑的无知。
小结:3.哲学与生活的关系: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探究三:课本P5---P6探究提示:(1)因为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方法,人们的方法和世界观具有密切的关系,对于人们思维方法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2)思维方法在人们和世界的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结论:哲学是一门给人,使人的学问。
1.哲学的本义:小故事: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还是罗素的学生时,经常象一头野兽在罗素的房里踱来踱去。
有一次,维特根斯坦突然停下来对罗素说:“你是否认为我是个十足的白痴?”罗素颇为不解地反问:“为什么你想要知道?”“如果我是的话,我就去当飞艇驾驶员;如果我不是,我将成为一名哲学家。
”罗素倒也很坦率:“我亲爱的朋友,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一个十足的白痴,但如果假期里你给我写一篇哲学文章,我读了后就告诉你。
”一个月后,文章送到了罗素手里。
罗素刚读了第一句,就相信他是一个天才,并向他担保:“你无论如何不应成为一名飞艇驾驶员。
高二政治教案高二政治哲学常识前言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前言哲学第一课教案【课题】:前言目的:①识记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②明确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区别与联系;③理解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④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则、意义;⑤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热情。
重点: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与联系难点: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方法:读书讨论法教具: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室【教程】【复旧】在高一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在思考几个问题:(每小组一个问题)①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价值,为什么重视商品的质量?(物质承担者;信誉)②冬天茄子为何比夏天贵?根本原因是什么?③奥运会8月8日在北京举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说明了什么经济学道理?④对西部地区实施税收优惠,鼓励西部发展,免收农业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说明了什么?【导新】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在古汉语中理解为“智慧、聪明、贤明”等,含有通晓事理之意。
“哲学”就是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说。
“哲学”源于古希腊文,由“爱”和“智慧”两个字组成,其意为“爱智慧”。
蒙田说:“最聪明的人,通常是那些觉得自己最不聪明的。
”在座的各位是否聪明?哲学虽是一门使人聪明起来的学问,但并非所有的哲学都会使人聪明。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惟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因此,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意思是使人聪明的学问。
【研读教材】注:根据课堂练习要求进行阅读课文第一段回答:1、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是①②;2、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断处理着的三个方面的关系是①,②,③。
阅读课文第二段回答:具体科学知识可以分类哪两类①②;阅读课文第三段回答:世界观是①;哲学是②;哲学研究的对象是③;方法论是④。
阅读课文第四、五段思考: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是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只要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和。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4)哲学是一门、的学问。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5)可以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6)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任务就是,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哲学源于 ( )
A.对事物的惊讶和迷惑 B.人们的好奇心
C.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对生活的总结
(1)关于哲学产生于实践的问题。
哲学依赖于实践。
实践需要哲学。
(2)关于哲学来源于人们对世界的思考和追问的问题。
讨论并举例证明:仅有实践活动能否立刻产生哲学?
课堂探究一:P5-6名人名言(陈云)
课堂探究二:牛顿与袁隆平的对比
学好哲学,终生受益。
哲学的任务、作用:
【思考讨论】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式怎样的?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环节
师 生 互 动
复习导入
小组讨论
点拨纠正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成果展示
教师点拨
成果展示
教师点拨
合作学习
点拨易混
课堂探究
成果展示
教师点拨
合作探究
教师点拨
达标检测
自由读书5分钟
思考回答:
1、你对哲学的认识?
——从本义、产生或起源、任务回答
2、判断: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江苏省沛县中学教师备课纸
课题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1-1.1生活处处有哲学
备课
时间
2013.8.30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共(1)课时
课型
新课
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哲学的产生;识记并理解哲学的起源;识记哲学的任务;理解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哲学与爱智之学
2、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与思考。
A.辩证法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 B.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 D.哲学就是辩证法
7.有人认为:“哲学不为你处理生活中的小事,但使人大气。”这个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
A.否定了哲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B.否定了哲学就是人们对周围事物的追问
C.否定了哲学能使人聪明 D.把哲学等同于具体科学
课题
§1-1.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备课
时间
2013.9.2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共(1)课时
课型
新课
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识记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说明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
教学重点
与难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教学方法
4.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句话主要说明 ( )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
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
5.恩格斯说:“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说明 ( )
◎想一想,如果领导干部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你能顺利预测吗?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的重要性。
2、关于世界观的知识的整理——含义、性质、意义、启示
8.马克思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意思是( )
A.只有现世才有智慧 B.人人都有智慧
C.哲学是哲学家所独创的 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
据以上问题的解决尝试措施构建第一目的知识结构: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也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30道选择题计60分、10道判断题计10分、3道主观题计30分,
共100分;
文科选修——以上+必修3文化生活、选修国家与国家组织、时政
——33道选择题计66分、4道主观题共54分,总计120 分,按D、C、
B、B+、A、 A+在高考中划分等级。13年本科要求1B1C,名牌本科要
求双B或双A双A+可能会加分投档。如南大、东南大等等。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环节
师 生 互 动
自主学习
教师点拨
自主学习
自学检测
点拨纠正
合作探究
教师总结
小组合作
课堂探究
成果展示
教师总结
思考讨论
合作探究
成果展示
教师总结
达标检测
教师点拨
简介:理科必修——必修1经济生活、必修2政治生活、必修4哲学生活、时政——
学测要过关争A;
哲学学习要求:
哲学学习方法:
哲学体系简介:
自学教材:P4-5,完成任务。
1、谈谈你所了解的哲学(可用词、句子、故事、寓言等表达)
2、哲学的本义
2、哲学的产生、起源
3、哲学的任务
【自学检测】Βιβλιοθήκη 填空: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本课的知识结构你能构建出来么?
展示一:问题形式
展示二:框架形式
1.点评学生的答案,点出本课重点,询问学生是否还有学习上的疑难点。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更好的艺术
见所印的的课时练习一的判断、选择题。
教材上的名言化题
选择题的做题方法,审题技巧。
教 学
小结
作业
布置
见练习资料。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江苏省沛县中学教师备课纸
哲学是科学之母;
哲学是科学研究之母;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准确把握。
§1-2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课时教学目标】
预习教材8分钟,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课堂练习的填空部分
2、尝试写出本框的知识要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课堂探究一】
2013年1月7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在出席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结业仪式上指出......(见报纸第一期第二版材料)
2.哲学的本义是指 ( )
A.智慧 B.聪明的人
C.真理 D.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为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离不开人们对上述问题的理性思考。这主要说明 ( )
A.哲学不是凭空产生的 B.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C.源于生活的哲学都是科学的 D.对世界的思考是正确改造世界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