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教学设计及板书

合集下载

滑轮的作用教学设计及板书

滑轮的作用教学设计及板书

滑轮的作用教学设计及板书一、教学目标:1. 理解滑轮的作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滑轮的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滑轮、绳子、小物体、物体升降装置模型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试验记录表。

三、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 在黑板上写下标题“滑轮的作用”并请学生们思考并讨论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回答并汇总他们的答案,进一步展开讨论。

Step 2:概念讲解1. 通过展示滑轮示意图,解释滑轮是由固定在支架上的轮子和绕在轮子上的绳子构成的简单机械装置。

2. 说明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Step 3:实践操作1. 将滑轮模型放在桌子上,让学生们观察,并请他们描述滑轮的外观特征。

2. 将绳子穿过滑轮,一端系在固定物体上,另一端系上小物体,并请学生尝试用力抬起小物体。

3. 提问学生:抬起小物体需花费的力大还是小?为什么?4. 让学生组织1-2人小组进行实践操作,即制作一个物体升降装置模型(如将滑轮固定在小车上,绳子穿过滑轮一端系在固定物体上,另一端系上小物体),并记录他们的实践过程、结果和感受等。

Step 4:讨论与总结1. 邀请学生来分享他们的实践结果和感受。

引导他们发现滑轮的作用是减小力的大小,改变力的方向。

2. 梳理学生们的回答,总结出滑轮的作用: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3. 小结滑轮的能力不能创造出新的能量,而只是通过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来实现工作的。

四、板书设计:(在滑轮的示意图上书写以下内容)滑轮的作用:1. 改变力的方向。

2. 减小力的大小。

五、延伸活动:1. 邀请学生们观察周围环境,找出滑轮的应用场景,并记录下来。

2. 研究不同类型的滑轮,并进一步探索其作用原理。

六、作业布置:请学生撰写一份关于滑轮的实践报告,包括他们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对滑轮作用的理解等。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们在实践操作中亲自体验了滑轮的作用并深入理解了它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完整)《电和磁》教学设计详案

(完整)《电和磁》教学设计详案

电和磁材料准备:电路(散的一份,装线圈的一份)、铁钉、小磁铁、线圈、托盘、卡纸磁针板贴6个。

新课教学:一、课前:(复习电路和磁铁的相互作用)1.按下开关,灯泡亮了。

为什么会亮?(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沿着导线经过灯泡,回到负极,所以灯泡亮了。

)2位学生。

2.现在呢?没亮,为什么?断路,没有电流。

3.拿掉灯泡和一根导线,直接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这时,如果我按下开关,这就叫短路。

短路时电流很大,电池会发烫,易损坏。

4.组织上课课前游戏:教室的东南西北咱们班的同学见多识广,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小游戏:说说我们知道的科学家(每组轮流说,一次只能说一个,不能重复.)二、复习导入(切换到投影)1.出示指南针,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师演示:用铁和磁铁的两端分别靠近小磁针的南端。

(等磁针静止再靠近)3.交流铁使小磁针发生偏转与磁铁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有什么不同.4师:还有什么方法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呢?四、模拟探究:通电直导线使小磁针发生偏转1。

(课件)1820年,丹麦的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他偶然间让导线这样(演示)放在指南针上方,接通电流时,你猜他发现了什么?2。

想不想亲眼看看?课件,提示要点.1.实验前:排除磁或铁的干扰,检查灯泡是否能亮,拉直导线靠近指南针上方,方向与磁针指向一致,等待小磁针完全静止.2.实验时:接通电流的一霎那,小磁针有什么变化?断开电流,小磁针有变化?3.把电池盒调个头,(用电路演示)重复以上操作,小磁针有什么不一样的变化?4。

把观察到的现象画在记录单上。

34.组织交流发现。

通路:小磁针怎么样?断路:小磁针怎么样?电池盒掉个头怎么样?5.(板书:通电导线)我们看到,通电导线靠近后,小磁针也发生了偏转。

6.偏转的角度都不大。

正是因为这样,当时,只有细心的奥斯特发现了这个现象,在场的其他人都没有注意到.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奥斯特想“怎么样使效果更明显呢?"引导分析:看到这个现象你有什么想说的?有什么问题产生?你觉得刚才磁针的偏转与什么有关?理由?你有办法使实验效果更明显,让小磁针偏转角度更大吗?理由7.我们先来做做短路。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及板书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及板书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及板书引言在教学中,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板书是非常关键的。

教学设计要有条理和重点,而板书则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本文将围绕金色的草地这一主题,为教师提供一套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并提供相应的板书示范,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金色的草地教学的主要目标是:- 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 学生能够掌握植物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

- 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播种、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成熟。

- 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阳光、水分、空气、土壤。

- 植物生长的观察和记录方法。

3.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观察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金色的草地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植物生长的兴趣。

(2)学习:通过讲解或展示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环境条件,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相分享观察和想法。

(3)实践:通过分组或个人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植物种植实验。

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一种植物进行种植,同时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4)总结:让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总结,通过小组讨论或班级展示的形式,分享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

(5)延伸:鼓励学生多观察身边的植物,并记录下来,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

二、板书示范以下是针对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的板书示范:[板书标题:金色的草地教学板书]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播种- 发芽- 生长- 开花- 结果- 成熟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阳光- 水分- 空气- 土壤观察和记录方法:- 观察植物的叶子、茎、根等部位- 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绘制植物生长的示意图三、教学反思通过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加深他们对植物生长的理解。

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和板书示范可以提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及板书

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及板书

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及板书引言:在数学教育中,负数是一个重要而常见的概念。

然而,对于许多学生来说,理解负数并不容易。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种教学设计和板书,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负数。

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及其应用领域;- 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教学内容:- 负数的定义:负数是指小于零的整数,用“-”表示;- 负数的实际应用:介绍负数在温度、高度、负债等方面的应用;- 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详细讲解负数的加减法规则及运算方法。

3. 教学步骤:阶段一:引入负数的概念- 创设情境:讨论一个人的财务状况,引出负数的概念;- 引发思考:提出问题,例如:当我们花费超过收入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如何表示这种情况?引导学生思考负数的含义和特征。

阶段二:负数的实际应用- 温度变化:通过讨论不同的温度情景,让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在温度计上的表示方法;- 高度表示:以海平面为基准,以地面以上为正高度,地面以下为负高度,让学生了解负数在高度表示中的应用;- 负债表示:以银行存款和贷款为例,讨论负债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阶段三: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加法运算: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两个负数相加的规则,并通过数轴图示来辅助理解;- 减法运算:以借贷的情景为例,引导学生掌握减法运算中两个负数相减的方法,并逐步提高难度。

阶段四:练习与巩固- 给学生分发练习册,让他们通过解决一系列的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制定小组竞赛,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巩固负数的认识。

二、板书设计为了更好地辅助教学,下面是板书设计的示范:标题:负数的认识与应用主题:负数的加减法运算板书内容:1. 负数的定义- 负数是小于零的整数;- 用“-”表示。

2. 负数的实际应用- 温度:正数表示高温,负数表示低温;- 高度:正数表示地面以上的高度,负数表示地面以下的深度; - 负债:表示欠款或贷款的金额。

教案板书设计

教案板书设计

教案板书设计教案板书设计如下: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课程内容的主要概念。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分析问题、思考解决方案。

- 学生能够合作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3. 教学重点:- 学生对主要概念的理解。

-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准备:- 课程教材和教学辅助材料。

- 图标、图表等可视化辅助工具。

- 小组活动所需材料。

5. 教学过程:a. 知识点介绍:- 分步骤引入新知识,并与实际生活或学习情境联系。

- 利用图标、图表等可视化辅助工具呈现相关信息。

b. 课堂互动讨论:- 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鼓励他们尝试多种可能性。

c. 小组活动:- 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解决一个问题或完成一个任务。

- 鼓励学生合作与他人共同思考和探索解决方案。

- 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确保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d. 概念强化:- 回顾课程内容的主要概念。

- 提供示例或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e. 总结与反思:- 学生回答问题,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 引导学生思考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实际生活或学习有何影响。

6. 作业布置:- 布置适当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 鼓励学生思考和动手实践,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7. 拓展延伸:- 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供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学习。

-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相关课题,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请注意,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格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参考设计。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完整版)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完整版)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完整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有理数;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第三章几何图形初步;第四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让学生掌握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以及几何图形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以及几何图形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以及几何图形的知识。

2.教学难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整式的加减运算以及几何图形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本节课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解温度、身高等概念,引出有理数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讲解有理数的定义、性质以及运算规则。

通过示例演示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动手操作,巩固知识点。

3.操练(15分钟)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难度可分为基础、提高、挑战三个层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一篇完整的教案范文

一篇完整的教案范文

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会认读7个生字。

2、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教育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教育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理念】以学生主体,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音乐走进语文课堂,丰富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愉快识字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准备】CAI课件、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步认读生字,理解课文内容,领悟遇事要动脑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以歌曲内容导入新课。

(板书:风)2、引导感受风的特点,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 1、在活跃气氛中进入课堂学习。

2、感受风的特点,畅所欲言,产生兴趣,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引导进行“认朋友名”活动,集体认读带拼音的生字、词语。

2、去拼音认读生字词语,以交朋友的形式读词语。

3、引导“魔方生字对对碰”活动,巩固认读“宋、涛、陈、丹、赵、艺”六个生字。

4、引导应用词语,同时介绍识字方法,并组词语巩固对生字的掌握。

1、个别学生领读名字,初识生字。

2、进行“交朋友”巩固认读词语。

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xxx,很想和你们做朋友。

3、在“魔方生字对对碰”游戏中巩固生字。

(运用自己制作的生字魔方共同玩“你说我指”的游戏。

)4、练习应用词语,介绍识字方法。

三、读文感悟,领悟交流1、组织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朗读理解第一自然段,通过朗读感受“画”的美丽。

3、朗读课文,自主学习:学习要求:认真读课文,你喜欢谁的画?你从哪里感觉到风了?找出相关的段落重点学习。

(教师巡回参与,相机点播)4、交流汇报,突破重难点:引导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抓住重点词语,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科学入门科学探究方法科学观察与实验2. 生物世界生物与非生物的特征细胞与组织3. 物质与能量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能量的转换与守恒4.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结构与运动宇宙的探索二、教学目标1. 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能够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

2. 掌握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了解细胞与组织的基本知识。

3. 理解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认识能量的转换与守恒原理。

4. 了解地球的结构与运动,初步认识宇宙的奥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的实践运用细胞与组织的微观结构能量转换与守恒的抽象概念2. 教学重点: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生物与非生物特征的区分物质性质与变化的理解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显微镜、试管、酒精灯等)模型与示教具(细胞模型、地球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实验报告册练习本学习指导书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

提问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科学问题。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际例子进行阐述。

演示实验或展示模型,增强直观感受。

3. 例题讲解:精选典型例题,逐步解析,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提出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2. 知识点框架: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包括各章节核心内容。

3. 关键概念:用不同颜色和字体标出,便于学生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填空题:生物与非生物的特征区分。

选择题:物质性质与变化的概念理解。

计算题:能量转换与守恒的应用。

2. 答案:详细解答,包括解题步骤和最终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科学相关书籍和网站,拓展学生知识面。

(完整版)羽毛球正手发球教学设计

(完整版)羽毛球正手发球教学设计

(完整版)羽毛球正手发球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民体育出版社的《羽毛球》教材,主要讲述羽毛球正手发球的技术要领和训练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正手发球的基本姿势、握拍方法、发球技巧、发球节奏和发球策略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羽毛球正手发球的基本技术和动作要领。

2. 培养学生运用正手发球技术进行比赛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手发球的基本姿势、握拍方法、发球技巧。

难点:发球节奏的把握和发球策略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羽毛球拍、羽毛球、标志物。

学具:羽毛球拍、羽毛球、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场简短的羽毛球比赛,让学生体会正手发球在比赛中的应用。

比赛结束后,教师指出比赛中存在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正手发球的基本姿势、握拍方法、发球技巧、发球节奏和发球策略,并进行示范。

学生认真观察,跟随教师一起模仿练习。

3.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为两人一组,进行正手发球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实战训练(10分钟)学生进行正手发球实战训练,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出建议和指导。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正手发球技术要点1. 基本姿势:站稳、重心低、握拍正确2. 握拍方法:手指自然弯曲,掌心空出3. 发球技巧:用力集中、挥拍顺畅、弧线合适4. 发球节奏:均匀、稳定、有弹性5. 发球策略:根据对手特点和比赛情况灵活调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正手发球技术发球100次,记录每次的发球成功率和失误原因。

2. 作业答案:正手发球成功率≥80%,失误原因主要为握拍不稳、挥拍力度不够、发球节奏不稳定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正手发球的基本技术和动作要领,但在实战中的应用还需加强。

课后应加大实战训练力度,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2024全新教学设计教案标准完整版

2024全新教学设计教案标准完整版

2024全新教学设计教案标准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课程标准》第五章“分数与除法”,详细内容包括分数的定义、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具体涉及教材第5.1节至5.3节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的定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 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够正确进行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转换。

3. 学会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数的定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难点: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分苹果的情景,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

2. 分数定义讲解(10分钟)根据实践情景,讲解分数的定义,并强调分子、分母、分数线的作用。

3. 分数基本性质讲解(10分钟)通过例题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如约分、通分等。

4.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0分钟)讲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进行例题演示。

5.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15分钟)介绍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结合例题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20分钟)分组讨论,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分数的定义2. 分数的基本性质3.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4.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5.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数的定义及基本性质;(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 答案:(1)分子、分母、分数线;(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根据分数的运算规则进行计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分数定义、基本性质、运算规则的理解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购物折扣、制作食物等,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分数定义的理解;2.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4. 实践情景引入;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与答案;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含有板书的完整的教学设计

含有板书的完整的教学设计

含有板书的完整的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板书来突出重点、明确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本文以高中生物课为例,介绍一个包含完整的板书设计的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及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植物体在物质的吸收、运输、合成与分泌等方面的功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精神。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擦子、投影仪、PPT。

2. 教学材料:高中生物课本、实验工具(显微镜、玻璃片、荧光剂等)。

3. 学生资料:学生实验手册、学生作业。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植物图像,引发学生对植物的思考,并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植物结构知识。

2. 知识讲解与导入实验(30分钟)(1)教师利用PPT和板书,讲解植物体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2)板书设计:(展示一个植物细胞结构图)板书内容:- 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 细胞壁:提供机械支持和保护细胞。

- 叶绿体:光合作用发生的地方,制造养分。

-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储存遗传信息。

- 运输组织与导管:负责物质的运输。

(3)导入实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显微镜观察,让学生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3. 实验结果讲解与讨论(20分钟)(1)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2)教师通过PPT和讲解,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再次强调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4. 拓展实验(3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的植物细胞和组织的差异,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2)教师根据学生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进一步加深对植物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5. 学生实践与巩固(20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一份关于植物组织和器官结构的知识小结。

(2)学生间相互交流和讨论,确保学生对植物结构和功能的掌握。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在此部分,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在此部分,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准备在此部分,描述教师在教学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教材、课件、教具和其他辅助教学材料的准备。

四、教学过程在此部分,描述教师的教学过程,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下列几个环节:导入、知识点讲解、示范演示、练习与巩固、拓展延伸和课堂总结等。

1. 导入在教学开始时,通过提问、呈现图片或引发学生思考等方式,引起学生兴趣,调动他们的思维,为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知识点讲解在此部分,逐个讲解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以简单明了的方式解释概念,提供实例并进行讲解。

3. 示例演示在此部分,通过示范演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操作或解决问题。

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掌握技能。

4. 练习与巩固在此部分,设计一系列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适当的练习,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5. 拓展延伸在此部分,为那些学习较快的学生提供一些额外的拓展内容,使他们能够进一步挑战自己,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6. 课堂总结在课堂即将结束时,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做一个简要的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回顾所学内容并做出适当的归纳。

五、教学评价在此部分,描述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方式,可以包括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并定义评价标准。

六、课后作业在此部分,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七、教学反思在此部分,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与反思,提出改进的建议。

八、参考资料在此部分,列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参考的各类资料和教学资源的来源。

以上是一个教学设计教案模板,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可以作出一定的调整和修改,以适应实际的教学需要。

在使用教案模板时,注意提供清晰、简洁、易读的内容,排版整洁美观,语句通顺,保证文章的流畅性,以增强阅读体验。

接力跑-完整版教学设计

接力跑-完整版教学设计

接力跑完整版教学设计接力跑是一门技巧性很强的体育运动,它不仅要求运动员有出色的个人能力,还要求团队成员之间要有默契的配合。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接力跑的基本规则、交接棒的技巧以及接力跑的训练方法。

一、教学内容1. 接力跑的基本规则:包括接力跑的赛道、接力区、交接棒的规定等。

2. 交接棒的技巧:包括交接棒的准备、交接棒的传递、交接棒后的动作等。

3. 接力跑的训练方法:包括接力跑的练习技巧、团队配合的训练、速度和耐力的训练等。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接力跑的基本规则和交接棒的技巧。

2.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训练,提高接力跑的速度和团队配合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接力跑的训练,增强体育运动的热情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接力跑的基本规则和交接棒的技巧。

难点:接力跑的训练方法和团队配合的实践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接力棒、计时器、测量工具。

2. 学具:笔记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接力跑的比赛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教师讲解接力跑的基本规则和交接棒的技巧,学生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3. 示范:教师进行接力跑的示范,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交接棒的动作。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接力跑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纠正错误。

5. 竞赛:学生进行接力跑的比赛,教师记录成绩并给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接力跑基本规则赛道:明确赛道和接力区的位置交接棒:交接棒的规定和传递技巧2. 交接棒技巧准备:交接棒的准备动作传递:交接棒的传递方式和角度后续:交接棒后的动作和调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接力跑的基本规则和交接棒的技巧。

2. 答案:接力跑的基本规则:赛道长度、接力区位置、交接棒传递等。

交接棒的技巧:准备动作、传递方式、后续调整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年级上册《狼》教学设计及板书

七年级上册《狼》教学设计及板书

七年级上册《狼》教学设计及板书七年级上册《狼》教学设计及板书【教学目标设计】1、认知目标:学习掌握文言字词,熟读背诵文章。

2、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复述故事。

3、情感目标:正确认识人和动物的关系,多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

4、资源目标: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搜集资料。

5、环境目标:创设宽松、协作、互助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师内容及重难点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狼》编排在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单元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因此要求学生学习时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做为一篇自读文言文,《狼》情节曲折,语言生动,也是学生积累文言知识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的好文章。

2、重难点分析:由于本文篇幅很短,层次清晰,书上注释较具体,学生能借助注释初步读懂文意,但文中文言现象丰富,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都有出现,因此落实字词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新课标明确“要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我确定本文教学难点是“创造性复述课文。

”3、相应对策,学法研究:对字词的疏通,我采用质疑法,让学生利用注释,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自学中遇到难句、难词摘下来,通过生生,师生之间交流加以解决。

在突破教学难点时,我采用讨论法,比如“屠夫的神情会发生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这一问题,可以让四人小组先讨论,让学生独立思考成果转化为全组同学成果,拓宽学生思路。

【教学对象分析】七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老师共同体会是:1、底子薄,功夫浅,阅读存在困难;2、兴趣不够,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我采用了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融入情景之中。

【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在“以师生互动为中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教师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放手让学生去学,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

别人的感受 -完整版教学设计

别人的感受 -完整版教学设计

《别人的感受你知道吗?》●课时:1课时●课型:授新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为他人着想,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懂得与人相处要进行换位思考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理解他人的内心感受,增强与他人相处的能力;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友善相处。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理解不仅仅是一种内心感受,更体现在点点滴滴的言行中;相处要友善,心中要时时怀有他人,将心比心,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理解他人感受,懂得换位思考2、教学难点:让学生做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以达到相互理解与尊重,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视频导入)公益广告:你有考虑别人的感受吗?学生看完短片后描述主人公是怎样考虑别人感受的(通过视频的渲染,激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在人际交往中,考虑别人的感受是很重要的。

)教师过渡:可是我们生活中不考虑别人感受的例子屡见不鲜。

(多媒体展示图片)二、授新课活动:学生看图片讨论主人公的行为,并给出评价图片一、臭脚王强图片二、我行我素(陈小丽)图片三、“到此一游”图片四、“天女散花”评价:他们都不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不关心、理解他人。

思考:他们的行为继续下去会带来哪些后果?学生回答:略后果一:遭到同学排斥,朋友的孤立,渐渐脱离人群,变得孤僻教师总结后果二:危及别人的生命健康案例分析:1、曹女士因高空坠物致使左眼球破裂,造成终身残疾2、八旬老人观棋时被高空坠落的混凝土块砸中,当场毙命学生思考:假设你是受害者,但苦苦找不出肇事者,是不是该认命,自认自己倒霉学生讨论:略过渡:既然这种不考虑别人感受的行为会带来不良后果,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种行为以及这种行为的后果(损人不利己)所以,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应该学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具体方法有哪些?学生讨论:略教师总结:(一)、换位思考多媒体展示换位思考漫画:学生看图并从中受到启发,总结换位思考含义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换位思考——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来看问题,设身处地理解他人感受,想人所想,与人为善。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梦想的力量教案及板书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梦想的力量教案及板书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优秀案例梦想的力量教案及板书教学目标:1. 了解梦想的概念以及梦想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追求理想的梦想精神。

3. 引导学生思考并确定自己的梦想,并制定实现梦想的目标和计划。

教学重点:1. 梦想的概念与重要性。

2. 培养梦想精神。

3. 制定实现梦想的目标和计划。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2. 白板、彩色笔3. PPT中的图片和视频资源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播放有关梦想的视频或音频,介绍梦想的概念。

2.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你们对梦想的理解是什么?- 梦想对你们有什么重要性?Step 2 梦想的力量(2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强调他们成功的背后都是坚定的梦想。

2.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PPT中的案例,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 他们的梦想是什么?- 他们是如何努力追求梦想的?- 他们取得了什么成就?3. 分组汇报:学生展示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并从中选择一位案例分享给全班。

Step 3 培养梦想精神(20分钟)1. 教师分享一些名言警句,激发学生的追求梦想的意愿。

2. 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你们认为追求梦想最重要的是什么?- 面对困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你们有哪些追求梦想的经历?3. 分组汇报: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并分享自己的追梦故事。

Step 4 制定实现梦想的目标和计划(3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制定实现梦想的目标和计划的重要性。

2. 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你们现在心中有什么梦想?- 这个梦想对你们的意义是什么?- 你们可以通过怎样的目标和计划来实现这个梦想?3. 分组汇报: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并分享自己制定的目标和计划。

Step 5 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总结梦想的重要性以及制定实现梦想的目标和计划的方法。

2. 学生进行个人反思:你对梦想的认识有没有发生变化?你觉得自己的梦想实现有什么困难?你将如何解决这些困难?板书设计:主题:梦想的力量重点词汇:- 梦想的概念与重要性- 培养梦想精神- 制定实现梦想的目标和计划这个板书设计强调了课程的核心内容,以及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关键词汇。

(完整版)《斗笠》教学设计

(完整版)《斗笠》教学设计

《斗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自悟,讨论,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蕴涵的深刻含义.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理解诗歌内容,鼓励学生大胆模仿并创作诗歌。

4、体会母爱的伟大、无私,体会诗人对母亲的思、感激、热爱之情,教育学生要关心、体贴、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这顶斗笠所包含着的深深的母爱.教学难点:1、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思,进行创作诗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游子吟〉吗?谁能背一背? 下面全班一起来读一遍,这首诗是一首对母爱的颂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首诗歌。

1、多媒体课件出示斗笠图片,师问:哪位聪明的孩子来告诉我,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学生反馈.2、师:对,这是一顶斗笠,斗笠用毛竹等材料手工编织而成。

在乡下农村,劳动人民干农活时遮阳挡雨的主要工具,每到雨天,村道上,田野里,随处可见乡亲们头戴斗笠而往来耕作,它为乡亲们遮住了大自然的风风雨雨。

但是现在也有一些旅游地区,将斗笠作为一种工艺品出售。

生活中,斗笠很普通,每一顶斗笠就是一个故事,每一顶斗笠就是一段历史.但诗人王宜振笔下的斗笠却寓意深刻,这顶特殊的斗笠,它寄托了一个母亲对远在他乡的儿子的思恋和关爱。

今天,我们就随诗人一起走进诗中,去感受一下这血融于水的亲情吧!(课件出示斗笠图,教师随机板书课题)3、板书课题:斗笠4、齐读课题,第十二课是一首用白话语言写作的现代诗,诗就是要多读才能读出它的韵味,才能读出作者的感情,下面我们就来读这首现代诗吧!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围绕下面的要求,小组合作,自读诗歌(课件出示)(1)读读诗歌,找出诗歌中的生字。

(2)借助拼音,读熟生字,小组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并交流识记和书写的要点。

一起在本子上把生字写一写。

讲解一下多音字,斗:斗笠斗争2、查生字的认读情况(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3、师:老师刚才认真听了朗读,读得很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图学拼音5(gkh)
教学目标:
1.学会gkh三个声母。

认准字形,发音准确。

读准三个声母与单韵母e相拼的音节和它们的四个声调。

2.学习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练习三拼音。

3.正确书写gkh三个声母。

教学重点:
1.读准gkh三个声母与单韵母e相拼的音节和它们的四个声调。

2.学习三拼连读的方法,练习三拼音。

教学难点:教给学生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课前准备:
1.教学用字母挂图或幻灯片
2.三拼连读的示意图或活动教具
3.拼音音节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学过的知识为学三拼音做准备。

1.呼带调单韵母的四声。

2.呼读所学过的声母
3.背诵两拼法的儿歌
二、学习三拼连读法
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声母和单韵母相拼的两拼法,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三拼连读法
板书:g—u→gu
学生读后在u的后边填写a,成为下面的板书。

板书:g-u—a→guā
讲:这叫三拼音节,g叫作声母,u叫做介母,a还叫韵母,读的时候要先读g,再读u,紧连着读a,要由慢到快,连成一个音节。

教师范读:(要多读几遍,让学生逐步地模仿着读,悟出读法。

)学生学读。

演示三拼连读法的教具(教具同课本的图,小男孩和小女孩相对猛推三个字母,一下拼出“瓜”的音节)教儿歌: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

三、巩固三拼连读
板书:
讲:这样的图表示的音应当怎样读呢?先看上边g—u—a→guā再看下边的h—u—a→huā一个一个地练习读。

学生练习读。

课中休息:把以上的音节分成三张卡片,让三个小朋友代表三个部分,进行三拼音的小表演,全班小朋友练习直呼。

四、直呼练习(幻灯或板书)
1.g1 g2 g3 g4
guāguáguǎguàgua
guōguóguǒguòguo
huōhuóhuǒhuòhuo
2.ge gu gua
ke ku kua
he hu hua
板书设计: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