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提纲
井工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写提纲
井工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写提纲1矿井所在位置、范围及四邻关系,自然地理,防排水系统等情况1.1位置、交通。
概述井田位置、行政隶属关系,地理坐标、长、宽、面积、边界及四邻关系。
通过矿区或临近城镇的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干线,以及距矿区最近的车站、码头和机场的距离。
附矿区交通位置图。
1.2地形地貌概述井田地形地貌主要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总体地形和有代表性地点,如井口、工业场地内主要建筑物等标高。
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
1.3气象、水文概述矿区及其临近地区地表水体发育状况,包括江、河、湖、水库、沟渠、坑塘池沼等。
河流应指出其所属水系,并根据水文站资料分别说明其平均、最大、最小流量及历史最高洪水位等。
湖泊、水库等则应指出其分布范围和面积。
说明矿区所属气候区。
根据区内和相邻地区气象站资料,给出区内降水分布,包括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和最小降水量以及降水集中的月份。
还应指出年平均、年最大蒸发量;最高、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最大冻土深度;年平均气压等。
资料齐全时应附气象资料汇总表或月平均降水量、蒸发量、相对湿度、温度曲线图(插表和插图)。
1.4地震概述历史上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大震级及地震烈度等。
1.5矿井及井田开发基本情况概述煤矿开发情况,包括矿井投产年限、设计年生产能力、现今实际产量;矿井开拓方式、生产水平及主要开采煤层。
1.6矿井防排水系统现状概述井下各水平防排水设施,包括防水闸门(墙)、水仓容积,排水泵型号、台数;排水管路直径、趟数;井下最大排水能力;是否具有抗灾能力;是否满足疏水降压的要求等。
2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矿井水害防治规划及年度计划按普查、详查、勘探、建井和矿井生产或改扩建几个不同阶段分门别类总结己完成的地质、水文地质工作成果。
简要介绍矿井水害防治规划及年度计划。
2. 1预查、普查、详查、勘探阶段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成果评述按时间顺序(由老到新)总结“报告”或重要图纸,包括完成年限、完成单位和报告主要内容及结论。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要求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要求
关于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通知
矿井、区域公司:
为加强矿井水文地质基础工作,依据《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需对公司所属矿井水文地质类型进行划分,为搞好该项工作,现通知要求如下:
一、报告主要内容:
(一)矿井所在位置、范围及四邻关系,自然地理等情况;
(二)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三)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及含水层和隔水层分布规律和特征;
(四)矿井充水因素分析,井田及周边老空区分布状况;
(五)矿井涌水量的构成分析,主要突水点位置、突水量及处理情况;
(六)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评价;
(七)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防治水工作建议。
二、审批程序
由矿井组织编制并确定本矿井的水文地质类型,经区域公司初审后报省公司批准。
三、划分周期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应当每3年进行重新确定。
当发生重大突水事故后,矿井应当在1年内重新确定本单位的水文地质类型。
兼并重组矿井,在井下隐患整改验收复工复产前完成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编制审批,否则不准正式复工或复产。
***公司
二0一二年元月十日。
供水水文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最终版]
供水水文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最终版]第一篇:供水水文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最终版]供水水文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序言说明任务的来源及要求。
简要评述勘查区以往水文地质工作的程度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现状和规划。
概述勘查工作的进程以及完成的工作量。
1自然地理及地址概况概述勘查区的地形和地貌条件。
件数气象和水文特征。
叙述地层和蛀牙地址构造的分布及特征。
本部分应侧重叙述与地下水的形成、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以及与地下水污染有关的内容。
2水文地质条件叙述含水层(带)的空间分布及其水文地质条件阐述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其动态变化规律。
叙述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污染现状及其变化规律说明拟采拟采含水层(带)与相邻含水介质及其他水体之间的水利联系状况。
3勘察工作结合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的需要,论述勘察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其不止,提出本次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并评述其质量和精度。
4地下水资源评价论述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的依据,正确计算所需的水文地质参数。
论述水文地质条件概化和数学模型的建立。
水量计算:计算地下水的天然补给量和储蓄量,以及开采条件下的补给增量。
根据保护资源、合理开发的原则,提出相应勘察阶段允许开采量,论证其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开发的原则,提出相应的勘察阶段允许开采量,论证其保证程度,并预测其可能的变化趋势。
水质评价;根据任务要求说明水质的可用性,结合环境水文地质条件,预测开采条件下地下水水质有无遭受污染的可能性,提出保护盒改善地下水水质的措施。
预测地下水开采可能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
5结论和建议提出拟建水源地的地段和主要水文地质数据和参数。
评价地下水的允许开采量、水质及其精度建议抽去水构筑物的型式和布局。
指出水源地在是个中和投产后应注意的事项。
建议地下水动态观测网店的设置及要求。
建议水源地卫生防护带的设置及要求。
指出本次工作的不足和存在问题主要附件1勘察工程平面布置图2水文地质图及其剖面图3与地下水有关的各种等值线图 4勘探孔柱状图胡抽水试验综合图5水文、气象资料图标6井(泉)调查表7水质分析成果统计表8颗粒分析成果统计表9地下水动态观测图表第二篇: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提纲(供水、矿区)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提纲Ⅰ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提纲报告应根据勘察任务要求,在详细阐述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进行水量、水质评价,作出科学的结论并重点论证水源开采后是否引起环境地质问题,对水源方案要进行经济技术对比。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提纲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提纲提纲:一、引言1.研究背景和目的2.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重要性二、水文地质类型概述1.水文地质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基本原则3.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主要分类方法三、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影响因素1.地质结构和构造特征2.地表形态和地貌特征3.岩性和地层特征4.水文地质特征四、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方法与技术1.地质调查和野外观测2.地球物理勘探和遥感技术3.地下水位观测和监测4.水文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五、具体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案例分析1.地区A的水文地质类型划分a.地质背景和主要特征b.水文地质类型分析和划分2.地区B的水文地质类型划分a.地质背景和主要特征b.水文地质类型分析和划分六、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应用与意义1.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2.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控3.工程建设与土地利用规划七、总结与展望1.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研究的进展与不足2.未来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研究的发展方向具体内容参考:一、引言引出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背景和目的,解释其重要性,指出研究意义。
二、水文地质类型概述简要介绍水文地质概念,解释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基本原则,描述常用的分类方法。
三、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影响因素详细讨论影响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因素,包括地质结构和构造特征、地表形态和地貌特征、岩性和地层特征以及水文地质特征。
四、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方法与技术描述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常用方法与技术,包括地质调查和野外观测、地球物理勘探和遥感技术、地下水位观测和监测以及水文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
五、具体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案例分析选取两个具体地区的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案例进行分析,结合地质背景和主要特征,详细介绍案例中的水文地质类型分析和划分过程。
六、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应用与意义具体描述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控以及工程建设与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的应用和意义。
七、总结与展望总结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研究进展与不足,展望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指出进一步深化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标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吉林省珲春矿业集团板石一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珲春矿业集团板石一矿二〇一〇年九月吉林省珲春矿业集团板石一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单位:吉林省珲春矿业集团板石一矿单位负责人:邰彦海总工程师:任立君编制人:刘文军参加编制人员:孙林忠、刘文军、裴丽岩、李在春、陈浩报告提交单位:吉林省珲春矿业集团板石一矿编制时间: 2010年9月目录前言 (11)第一章矿井及井田概况 (22)第一节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 (22)第二节位置、交通 (22)第三节地形地貌 (44)第四节气象、水文 (44)第五节地震 (55)第六节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 (66)第二章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77)第一节预查、普查、详查、勘探阶段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成果评述77第二节矿区地震勘探及其他物探工作评述 (88)第三节矿井建设、开拓、采掘、延伸、改扩建时期的水文地质补充勘探、试验、研究资料或专门报告评述 (1010)第三章地质概况 (1313)第一节地层 (1313)第二节构造 (1818)第三节岩浆岩 (2626)第四章区域水文地质 (2727)第五章矿井水文地质 (3030)第一节井田边界及其水力性质 (3030)第二节含水层 (3030)第三节隔水层 (3232)第四节矿井充水条件 (3232)第五节井田及周边地区老窑水分布状况 (3636)第六节矿井充水状况 (3636)第六章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3838)第一节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的评价 (3838)第二节对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3838)第七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及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3939)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 (3939)第二节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4040)结束语 (4141)前言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学习贯彻落实《煤矿防治水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调[2009]233号)的指示精神,按照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编写提纲的具体要求,通过对矿区所处水文地质单元与本矿水文地质条件、及结合生产实际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整理,编写了《吉林省珲春矿业(集团)板石一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井工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写提纲
井工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写提纲1矿井所在位置、范围及四邻关系,自然地理,防排水系统等情况1.1位置、交通。
概述井田位置、行政隶属关系,地理坐标、长、宽、面积、边界及四邻关系。
通过矿区或临近城镇的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干线,以及距矿区最近的车站、码头和机场的距离。
附矿区交通位置图。
1.2地形地貌概述井田地形地貌主要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总体地形和有代表性地点,如井口、工业场地内主要建筑物等标高。
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
1.3气象、水文概述矿区及其临近地区地表水体发育状况,包括江、河、湖、水库、沟渠、坑塘池沼等。
河流应指出其所属水系,并根据水文站资料分别说明其平均、最大、最小流量及历史最高洪水位等。
湖泊、水库等则应指出其分布范围和面积。
说明矿区所属气候区。
根据区内和相邻地区气象站资料,给出区内降水分布,包括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和最小降水量以及降水集中的月份。
还应指出年平均、年最大蒸发量;最高、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最大冻土深度;年平均气压等。
资料齐全时应附气象资料汇总表或月平均降水量、蒸发量、相对湿度、温度曲线图(插表和插图)。
1.4地震概述历史上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大震级及地震烈度等。
1.5矿井及井田开发基本情况概述煤矿开发情况,包括矿井投产年限、设计年生产能力、现今实际产量;矿井开拓方式、生产水平及主要开采煤层。
1.6矿井防排水系统现状概述井下各水平防排水设施,包括防水闸门(墙)、水仓容积,排水泵型号、台数;排水管路直径、趟数;井下最大排水能力;是否具有抗灾能力;是否满足疏水降压的要求等。
2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矿井水害防治规划及年度计划按普查、详查、勘探、建井和矿井生产或改扩建几个不同阶段分门别类总结己完成的地质、水文地质工作成果。
简要介绍矿井水害防治规划及年度计划。
2. 1预查、普查、详查、勘探阶段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成果评述按时间顺序(由老到新)总结“报告”或重要图纸,包括完成年限、完成单位和报告主要内容及结论。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庆业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技术科二o—二年十月一、矿井及井田概况1、矿区位置交通2、地形地貌、气象、水文二、以往地质工作评述1、矿井地质工作2、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三、矿井地质概况1、含水层2、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四、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类型的划分五、矿井防治水措施1、防治水措施2、防水安全煤岩柱留设六、存在问题及建议、矿井及井田概况1、矿区位置交通庆业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兴安盟突泉县突泉镇东南20km 处,西南距科右中旗白音胡硕镇45km。
行政隶属突泉县溪柳乡管辖。
其极值地理坐标如下:东经:121 ° 43 '38〃一121 ° 45 ‘ 10〃北纬:45 ° 16 ' 02〃一45 ° 17 ‘ 33〃矿区与突泉镇有柏油路相通,突泉镇至盟府乌兰浩特100km ,有省际大通道相通,乌兰浩特有铁路通白城、阿尔山。
矿区与科右中旗白音胡硕镇有柏油路相通,白音胡硕有铁路南通通辽市,北通霍林河市,交通方便,见交通位置图(图1-1-1)。
井田对应地表为沼泽地带,无建筑物。
2、地形地貌、气象、水文1)地形地貌本区地处突泉河下游丘陵草原地带,位于突泉河开阔平坦的河漫滩之中。
海拔标高213.42〜203.80m,相对高差为9.62m左右。
2 )水系突泉河属季节性河流,河道浅而窄,旱季干枯,雨季有连续水流,水量不稳定。
洪水期河水常溢出河道,大洪水时,突泉河洪水可漫及整个矿区的北半部。
洪水流向东南,于牤牛海煤田2区、1区以南排出区外。
洪水持续时间3〜10天不等,主要受降雨量控制。
121"如' 她:_ 00^i\ rX 5■玛*黑fl严胃d#磅X 严吨%J0^-1loS';122' 00* 翼:宝I万宝fC—东升:沐MQ35.*「7沁:) 东烷・% Sd f&a *0厂血1躍會誕46'b龙鸟越20*1^1水风爭J。
井工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写提纲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经市委推荐,市长提名,作为本届市政府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人选,我感到很荣幸。
如果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我将不辜负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对我的重托,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团结和带领发改委一班人,恪尽职守,开拓创新,出色地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如果没有通过,我将一如既往地服从组织安排,加倍做好本职工作。
我做发改委主任的主要工作打算如下。
一、立足全局,突出重点,强化宏观调控职能。
一是根据国家和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要求,认真组织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研究工作,科学编制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定期向市人大汇报。
二是关注和把握影响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认真研究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上报市委、市政府,为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和助手。
三是加快推进投融资等重点领域体制改革,拉动规模化社会投资。
四是加大价格监管力度,稳定市场,切实把物价上涨水平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
二、放眼长远,科学谋划,促进增长方式转变。
贯彻落实好“十一五”规划,完善“两区一带”整体规划和资源整合,着手谋划“十一五”规划的重大项目。
加强对汽车整车、数控机床、风电行业以及led、英特尔、轴承等影响力大的重点项目配套,形成集群发展,提高现有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度。
围绕节能减排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全力推大力推进核心技术研究和进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
.新产品开发,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用高新技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研究制定促进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实施。
三、争取支持,把握力度,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积极谋划重大项目,争取国家布局和资金扶持,把握好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全力推进国际航运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
认真做好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采取得力措施积极推进大窑湾和长兴岛港区公共基础设施,大窑湾集装箱码头二、三期、北岸集装箱码头一期、哈大客运专线和滨海公路等项目建设进度。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写标准模板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标准模板(一)、总体要求1.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是煤矿生产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
矿井经过一段时间的开拓、生产和补充勘探,积累了大量基础资料,对井田地质构造、煤层稳定程度、水文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等主要地质问题的认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在此基础上,全面整理分析已有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及时编制或修编《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是指导下一步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
矿分管防治水工作的副总工程师、地质(技术)科长必须全程参与报告的编制工作。
2.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应当每3年进行重新确定。
当发生重大突水事故后,矿井应当在1年内重新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重大突水事故是指突水量首次达到300m3/h以上或者造成死亡3人以上的突水事故)。
3.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组织审定。
(二)、技术要求1.认真收集已有地质水文地质资料是编制或修编高质量《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的关键,通过对以往地质水文地质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综合分析研究,在报告中重点阐明:目的、任务;矿井建设、开采情况及本次工作情况;矿井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矿井充水因素分析;矿井突水情况,矿井涌水量变化,矿井生产中的水害隐患及防治水措施;存在问题及预防、治理建议。
2.报告应客观、准确地反映水文地质工作成果,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及资料的继承性,依据充分、结论明确。
3.报告中的单位涌水量等参数,应按《煤矿防治水规定》统一换算使用。
4.报告由文字、附图、附表、附件四部分组成。
(三)、《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排版及编写具体要求1.封面(1)报告名称统一为:矿山名称+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其中矿山名称应当与采矿许可证上载明的矿山名称相一致。
不是第一次提交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在报告名称下面加注提交年份。
(2)报告提交单位:报告提交单位应当与采矿许可证上载明的采矿权人相一致。
2.封二按报告名称、编制单位名称、技术负责人、报告编写人、提交单位名称、总工程师、参与报告编写人、提交报告日期的次序编排。
水文地质手册(第三稿2007.8.21)
《水文地质手册》修编提纲(第三稿)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二○○七年九月三日目录第一篇地质-水文地质基础 (1)第一章地质基础 (1)第二章水文地质基础 (2)第二篇普通与专项水文地质调查 (6)第一章普通水文地质调查 (6)第二章城市水文地质调查 (7)第三章矿山水文地质调查 (8)第四章农业水文地质调查 (9)第五章医学水文地质调查 (10)第六章地下水污染调查与评价 (11)第七章地热资源调查 (12)第三篇水文地质调查技术方法 (15)第一章遥感水文地质调查 (15)第二章水文地质物探 (17)第三章水文地质钻探 (18)第四章水文地质试验 (24)第五章地下水模型技术 (26)第六章同位素技术 (27)第七章现场采样与测试 (28)第八章地下水监测系统建设 (29)第四篇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环境保护 (31)第一章水文地质计算 (31)第二章地下水资源评价 (32)第三章地下水资源开发、保护与管理 (35)第五篇图件编制、成果及信息系统建设 (38)第一章水文地质图件编制 (38)第二章成果整理 (39)第三章信息系统建设 (40)附录 (42)参考文献 (42)第一篇地质-水文地质基础第一章地质基础第一节地质年代与地形图的分幅及编号一、地质年代表二、地形图的分幅及编号(一)1﹕100万(二)1﹕50万,1﹕20万,1﹕10万(三)1﹕5万,1﹕2.5万,1﹕1万第二节地貌一、地貌类型的划分二、河谷地貌形态类型(一)河谷类型的划分(二)河漫滩的主要类型(三)河流阶地的主要类型三、黄土地区地貌形态类型四、干旱地区荒漠类型与地貌形态类形(一)荒漠的类型(二)地貌形态类型五、冰川地貌形态类型六、岩溶地貌形态类型七、海岸带地貌形态类型第三节第四纪地质一、第四纪堆积物成因类型二、第四纪的划分三、松散堆积物的岩性分类及野外鉴别(一)松散岩石分类(二)砾石类土和砂类土的肉眼鉴别方法(三)粘性土按塑性指数的分类及野外鉴别方法第四节岩石的分类及其特征一、主要造岩矿物的特征二、沉积岩的分类及其特征(一)沉积岩分类(二)沉积岩的结构与构造三、岩浆岩的分类及其特征(一)各种类型岩浆岩的基本特征(二)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四、变质岩的分类及其特征(一)变质岩的分类(二)变质岩的结构与构造第五节地质构造一、褶曲(一)褶曲要素(二)褶曲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二、断层(一)断层要素(二)断层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三)构造岩的类型及其特征三、裂隙、劈理(一)裂隙的类型及其特征(二)裂隙的统计与制图(三)劈理的类型及其特征(四)劈理的类理及其特征第二章水文地质基础第一节自然界中的水一、自然界中水的分布二、自然界中水的循环与均衡三、水在岩石中存在形式及其特征四、水的物理性质(一)水的主要理化常数(二)水的导热系数(λ)(三)水的动力粘滞系数(μ)(四)水的运动粘滞系数(γ)第二节控制地下水形成的气象、水文因素一、气象资料的分析与应用(一)空气的湿度(二)大气降水的特点及其变化的表示(三)蒸发的形式与影响因素(四)气象基本要素的综合表示方法二、水文资料的分析与应用(一)径流的表示方法(二)流量过程线中地下水补给的分割第三节岩石的主要物理和水理性质一、岩石的空隙性(一)岩石空隙的成因类型(二)岩石空隙的形式(三)岩石空隙的参考数值二、松散岩类水理性质的参考数值(一)持水度和毛细上升高度(二)在常压下平均渗透系数值(三)某些松散岩类给水度平均值三、一些岩石的热性质第四节地下水分类及其特征一、地下水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一)地下水主要类型(二)各类地下水的主要特征(三)我国第四系孔隙含水层的主要水文地质类型(四)裂隙水的水文地质类型(五)岩溶水的主要水文地质类型(六)多年冻土区地下水类型四、泉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第五节地下水水质一、地下水按物理化学特征的分类(一)按温度的分类(二)按矿化度的分类(三)按酸碱度的分类(四)按硬度的分类(五)按放射性分级(六)按耗氧量的分类(七)按卫生条件的分类二、地下水某些物理性质的定性表示方法(一)水中存在物质与水的颜色的关系(二)地下水透明度的野外分级(三)气味的强度等级(四)水中存在物质与口味的关系(五)引起味觉的盐类近似浓度三、水分析成果的表示方法四、水化学分析成果的审查五、地下水的水化学分类方法(一)舒卡列夫分类(二)布罗茨基分类(三)阿廖金分类(四)皮帕尔图解法六、水化学中常用资料和数据(一)常用化合物的分子量、当量、比重(二)地下水硬度换算(三)几种难溶物质的溶度和溶解度(四)不同温度下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五)不同pH值的水中各种弱酸存在的形式第六节地下水的循环一、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二、三水转换及其关系第七节地下水的运动一、地下水运动的形态(一)渗流运动(二)紊流运动二、地下水渗流运动的基本定律三、地下水流态的判定方法第八节地下水系统理论一、地下水系统理论二、地下水系统分析与概念模型三、地下水系统组成与结构分析第二篇普通与专项水文地质调查第一章普通水文地质调查第一节不同类型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一、平原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一)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区(二)冲积平原区(三)冲积、湖积平原区(四)山间河谷平原区(五)山间冲积、湖积盆地二、戈壁沙漠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一)山前戈壁平原区(二)山前细土平原区(三)沙漠、盐漠、盐湖区三、黄土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一)黄土高原(黄土丘陵区与黄土塬区)(二)河谷平原区中的黄土台塬四、丘陵山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一)沉积岩分布地区(二)火成岩分布地区(三)变质岩分布地区五、岩溶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一)裸露型地区(二)覆盖型地区(三)埋藏型地区六、红层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七、滨海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一)滨海平原和大河河口三角洲地区(二)岛屿、半岛和狭窄的滨海平原区八、多年冻土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内容第二节野外地质-水文地质调查一、地质观测点的观察与描述(一)对基岩地层岩性的观察与描述(二)对地质构造的观察与描述(三)对第四纪地层的观察与描述(四)对地貌的观察与描述(五)对物理地质现象的调查二、水点的观察与描述(一)水井、钻孔的调查(二)泉的调查(三)岩溶水点的调查(四)地表水体的调查第三节基岩山区的找水途径一、基岩蓄水构造的基本类型和富水特征二、基岩区找水途径(一)变质岩地区(二)火成岩地区(三)沉积岩地区三、地植物法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的应用(一)水文地质指示植物调查方法(二)地植物分布参考资料四、民谚与地下水第二章城市水文地质调查第一节调查内容一、主要地下水环境问题调查(一)地下水与土壤污染调查(二)城市垃圾场调查(三)海、咸水入侵调查(四)其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调查(一)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调查(二)应急和后备地下水源地调查(三)热、矿水资源调查第二节调查方法一、一般常规调查方法二、城市水文地质问题调查方法第三节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评价一、地下水环境评价(一)地下水背景值与开发利用分析评价(二)地下水质量评价(三)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与预测二、地质环境评价(一)土壤污染评价(二)固废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三)固废场址适宜性评价三、地下水资源前景分析(一)水资源保证程度分析(二)应急或后备地下水水源地论证(三)地热、矿泉水资源论证四、城市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及区划(一)评价原则(二)城市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三)城市地质环境区划第三章矿山水文地质调查第一节矿山水文地质调查一、调查内容(一)现有矿山水文地质调查(二)老窑水文地质调查(三)关闭矿山水文地质调查二、调查方法第二节矿床充水条件分析第三节矿床的水文地质类型第四节矿坑涌水量计算一、相关分析法二、水文地质比拟法三、水均衡法四、分析计算法(一)竖井涌水量计算(二)狭长水平坑通涌水量计算(三)坑通系统涌水量计算(四)露天采矿场涌水量预测五、模型法六、矿床疏干计算第五节矿山疏干、突水与矿井水利用一、矿坑排水疏干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二、矿坑水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一)排水对供水的影响(二)排水对水环境的污染三、矿坑排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四、矿井水排供综合利用第六节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一、现有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二、老窑地质环境评价三、关闭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四、矿井水排供综合利用评价第四章农业水文地质调查第一节农业水文地质调查内容一、农业供水与利用现状调查二、疏干为目的的水文地质调查(一)沼泽地类型及地下水的作用(二)疏干土壤水文地质条件调查三、灌溉为目的的水文地质调查(一)农作物对土壤水的要求(二)灌溉对潜水动态及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影响第二节农业灌溉用水水质评价一、农田灌溉用水来源(一)天然地表水(二)地下水(三)工矿废水与生活污水二、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评价(一)灌溉用水水质评价指标(二)盐碱害类型双项灌溉水质评价指标(三)评价模式与方法(四)灌溉用水危害类型的划分(五)城市污水灌溉农田水质标准(六)肥水水质评价(七)评价结果第三节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一、地下水的开发模式的优化二、微咸地下水综合开发利用三、土壤水的开发利用四、肥水的农业利用五、节水技术的推广第五章医学水文地质调查第一节饮水型地方病分布调查一、地方病病情调查主要包括病种、病况(轻重)、性别、年龄分布。
XXX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XXXX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XXXX2006年12月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服务年限74年。
一对立井开拓,单一水平上下山开采,生产水平标高-420米,开采19、19-2、20、23和26等5个主要可采煤层,现已生产3年6个月。
根据《煤矿防止水规定》第十三条“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应当每3年进行重新确定。
当发生重大突水事故后,矿井应当在1年内重新确定本单位的水文地质类型”的规定,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有针对性地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编制本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一、矿井所在位置、范围及四邻关系,自然地理等情况(一)位置XXXX位于吉林省XXXX市境内,行政区划隶属XXXX市三家子满族乡。
地理坐标东经130°13′07″至130°20′37″,北纬42°46′15″至42°53′45″。
(二)范围及四邻关系西以图们江为界、南至XXXX河防洪堤,东与城西煤矿井田为邻,北部及东北部与英安煤矿井田相接。
井田南北平均长8.0公里,东西平均宽4.5公里,面积36平方公里。
(三)交通距XXXX市区5公里。
通过本井田的公路有XXXX—西崴子乡村公路、XXXX—沙陀子中朝口岸公路和正在建设中的长春—XXXX高速公路;铁路有XXXX煤业集团公司铁路专线与国铁相接,距图们火车站64公里;距XXXX96公里的延吉机场位于延吉西南;长春—XXXX客运专线铁路项目正在建设;XXXX至俄罗斯边境14公里,通过XXXX中俄铁路口岸可以直达俄罗斯哈桑区波谢特港和扎鲁比诺港,距波谢特港45公里,扎鲁比诺港72公里;通过XXXX 中朝圈河公路口岸可以直达朝鲜先锋港、罗津港和清津港。
距朝先锋港86公里,罗津港93公里,清津港171公里,这些港口都是深水不冻港口,为借港出海提供了天然条件。
(四)地形地貌XXXX井田位于XXXX煤田河北区西部,全井田处于图们江和XXXX河冲积平原地带,标高一般在20—35米。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XX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第一章:矿区概述第二章:矿区以往地质工作第三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及含水层分布规律和特征第四章:矿井充水因素分析第五章:矿井涌水量及突水因素第六章:矿井受水害影响程度及防治水工作评价第七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及防治水工作建议第一章:矿井概述一、交通位置XXXXXXXXXXX附井田矿界坐标。
采矿申请登记矿区范围坐标系表1二、矿区自然地理1.地形、地貌该区地处XX山缘西部,属高原剥蚀、侵蚀中山山地貌,地势西高东低,飞仙关组地层分布地段地形较陡,煤系地层分布地段地形较缓,有居民点分布于矿区东面(尖山)。
含煤地层多被第四系坡积物覆盖。
区内地势最高处为大尖山,位于矿界外北东约600m处,海拔高1818m,地势最低处为区内大白洞北西侧岩溶塌陷区内,海拔1344m,相对最大高差为474m,—般为150m左右。
矿区外的南东侧约lkm有一尖山水库,区域水系属XX江。
区内无河流、水塘等,受之影响,矿区内较为缺水。
该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据XX县气象局资料,最高气温32.5℃,最低气温-3.5℃,冰冻期为每年的元月和12月,年平均降水量为1382.90mm。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
据《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GBl9306--2001),区内地震基本裂度为VI度按XX省区域地质志划分,本区构造大地构造属于XX旋钮构造变形区的东部,矿井在区域上届于的构造形迹稻褶呈放射状和环状,中心区发育北东向断裂。
该区的构造应力场复杂,是XX 州最频繁的发震区。
历史上重要的地震有1526年5月31日和5月30日的两次5级地震(XX);1526年6月9日5级地震(XX);1602年夏天(XX)5级地震:1631年9 9月(XX)434级地震;1970年3月25日4.8级地震(XX),震中烈度Ⅳ。
因此本区的矿井需注意地震防治问题。
4、河流矿区内无大的河流,水系不发育,仅在矿山北面发育一条南北向季节性冲沟,沟溪水枯季流量小或于枯,雨后山间沟溪水流量较大。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原则、划分依据与报告编制提纲整理
1)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原则在参考上述各种矿井(床)水文地质分类方案的基础上,本规定提出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分类的原则和要求如下:(1)分类以矿井防治水工作为目的,考虑与矿井地质勘探工作相结合。
(2)分类要全面考虑矿井充水诸因素的影响,要突出其中主要因素的作用。
(3)分类应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反映近年来煤矿水害事故发生的特点以及在防治水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力求简单明了,便于实际应用。
(4)本类型划分所考虑的各种因素(指标)具有同等地位,并且为了煤矿生产安全,类型划分采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例如,根据矿井及其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某矿井应为极复杂类型,但其它指标均未达到极复杂类型要求,采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将该矿井定为水文地质条件极复杂类型矿井;同理,在单位涌水量q、矿井涌水量Q1、Q2和突水量Q3,以最大值作为分类依据。
(5)同一井田煤层较多且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分煤层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例如,华北型煤田,开采上组煤时,矿井可能是水文地质简单或中等类型的,而开采下组煤层则可能是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复杂的矿井。
2)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依据根据我国的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依据如下:(1)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
其中包括含水层性质及补给条件和单位涌水量。
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也就是矿井充水的主要含水层。
例如,在华北型煤田中开采上组煤层时可能主要是顶板砂岩含水层,而在开采组底部煤层时可能是煤层底板奥系灰岩含水层和顶板薄层灰岩含水层。
单位涌水量q是反映充水含水层富水性的重要指标,q的取值应以井田主要充水含水层中有代表性的为准。
关于单位涌水量q,在生产实践中,常常根据抽水试验资料得到。
按钻孔单位涌水量(q),含水层富水性分为以下4级:①弱富水性:q≤0.1 L/(s·m);②中等富水性:0.1 L/(s·m)<q≤1.0 L/(s·m);③强富水性:1.0 L/(s·m)<q≤5.0 L/(s·m);④极强富水性:q>5.0 L/(s·m)。
地质报告编写提纲及要求讲解
地质报告编写提纲及要求讲解地质报告编写提纲及要求讲解地质报告是地质调查成果的重要体现,是向社会公众、政府部门以及地质专业界展示研究成果的形式化技术报告。
准确、清晰、规范的编写地质报告可以表达研究成果,同时也是考察作者地学素养的标志之一。
下面将讲解一下地质报告的编写提纲及要求。
一、报告编写提纲1.封面与目录:封面必须标注报告名称、属地及编制时间,还应注明报告编者姓名及分工;目录中必须明确各部分的页数。
2.总则:主要包括编制目的、背景、研究内容与方法等方面的内容,突出报告的重点,简要介绍报告各章的内容。
3.地质基础:主要涉及研究区域地质概况,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岩相地层地质、地貌、水文地质、气象等方面。
4.地质调查:主要涉及地质调查的过程、内容及结果。
5.地质环境评价:根据地质调查的结果,综合分析环境问题,评价研究区域的地质环境。
6.对策建议:对于热点问题,应有对策建议,提出合理建议和科学意见。
7.附录:包括各类资料、照片、平面图、剖面图、地质图、统计表格,其中必不可少的是研究区域地质图,以及研究区域的专业术语列表。
二、报告编写要求1.严格遵循报告结构和研究对象的要求;在编写报告过程中要注意报告完整、准确、合理和科学;2.报告的文字要求以简明、准确、清晰为原则;应使用常规和统一的格式和标准化字体,对于术语、专业词汇、数字、计量单位、空间位置等要统一格式;同时要注意文章排版,字体大小一致,正楷或楷书常用于标题、正文等。
3.参考资料的规范性非常重要,需要遵守国家出版标准,如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4.报告中的图像必须准确完整,清晰别致,注明图像内容及参数,图的标号放在含有该图的文字段前面;5.报告索引及附录的处理:需要将所使用文件或数据的名称、作者、年代等准确概括。
而对于附录内容的质量,同样也应该严格遵守报告的规范与标准。
总之,在编写地质报告的过程中应该遵循规范、准确、科学的原则,并且要注意报告框架和研究对象的要求,使得报告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实用性。
水文地质报告范文文字报告范文编写提纲
水文地质报告范文文字报告范文编写提纲《水文地质手册(第二版)》第五篇中文字报告编写相关要求文字报告是调查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图件相辅相成,主要用于对水文地质图系的说明和补充阐释。
文字报告与水文地质图系互相配合,能准确、系统、全面地阐明调查区的水文地质规律,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保护与管理等做出科学论证。
通常,在编写报告书的文字之前,应先编制出主要图件,作为分析研究问题或文字论述和说明的依据。
文字报告可以根据项目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区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有关内容。
报告章节可以根据水文地质工作的具体任务灵活掌握。
下面以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成果为例,概略介绍文字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序言主要包括调查工作的目的任务,调查区范围,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研究程度,调查阶段,投入的工种和工作量,工作概况,存在问题及解决情况。
本部分内容应附交通位置图及研究程度图等。
1)目的、任务。
应根据地区特点和具体情况,阐明需要查明哪些主要地质、水文地质问题,结合工程要求需要注意解决哪些主要问题;并说明工作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和交通情况。
2)地质、水文地质研究程度。
着重评述区内主要地质、水文地质成果及其相关参考文献。
3)工作概况(或工作经过)。
主要说明工作期间,组织情况,工作完成情况和工作量、施工量以及存在的问题。
二、区域自然地理1)地形、地貌。
主要介绍区内地形的总趋势、各种特征地形的标高和相对高度值。
要用地形控制或影响地下水分布的观点来介绍地形。
概述区内地貌的形态、成因,年代及其分区特征。
注意分析地貌与岩性、构造、新构造运动、气候及地下水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水文。
介绍区内地表水流域的划分,各流域内各种地表水体的分布特征,月平均与年平均径流量、水位及其变化值,水质、流速,含砂量,冲刷、搬运及堆积等。
还应分析地表水与地下水间的补、排关系。
3)气候。
区内各流域的降水量、蒸发量(度)、气温、日照、湿度等多年的月平均、年平均值及各种特征值,以及最大值、最小值及时间。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原则、划分依据及报告编制提纲整理
1)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原则在参考上述各种矿井(床)水文地质分类方案的基础上,本规定提出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分类的原则和要求如下:(1)分类以矿井防治水工作为目的,考虑与矿井地质勘探工作相结合。
(2)分类要全面考虑矿井充水诸因素的影响,要突出其中主要因素的作用。
(3)分类应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反映近年来煤矿水害事故发生的特点以及在防治水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力求简单明了,便于实际应用。
(4)本类型划分所考虑的各种因素(指标)具有同等地位,并且为了煤矿生产安全,类型划分采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例如,根据矿井及其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某矿井应为极复杂类型,但其它指标均未达到极复杂类型要求,采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将该矿井定为水文地质条件极复杂类型矿井;同理,在单位涌水量q、矿井涌水量Q1、Q2和突水量Q3,以最大值作为分类依据。
(5)同一井田内煤层较多且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分煤层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例如,华北型煤田,开采上组煤时,矿井可能是水文地质简单或中等类型的,而开采下组煤层则可能是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复杂的矿井。
2)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依据根据我国的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依据如下:(1)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
其中包括含水层性质及补给条件和单位涌水量。
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也就是矿井充水的主要含水层。
例如,在华北型煤田中开采上组煤层时可能主要是顶板砂岩含水层,而在开采太原组底部煤层时可能是煤层底板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和顶板薄层灰岩含水层。
单位涌水量q是反映充水含水层富水性的重要指标,q的取值应以井田内主要充水含水层中有代表性的为准。
关于单位涌水量q ,在生产实践中,常常根据抽水试验资料得到。
按钻孔单位涌水量(q),含水层富水性分为以下4级:①弱富水性:q≤0.1 L/(s·m);②中等富水性:0.1 L/(s·m)<q≤1.0 L/(s·m);③强富水性:1.0 L/(s·m)<q≤5.0 L/(s·m);④极强富水性:q>5.0 L/(s·m)。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原则、划分依据及报告编制提纲整理
1)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原则在参考上述各种矿井(床)水文地质分类方案的基础上,本规定提出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分类的原则和要求如下:(1)分类以矿井防治水工作为目的,考虑与矿井地质勘探工作相结合。
(2)分类要全面考虑矿井充水诸因素的影响,要突出其中主要因素的作用。
(3)分类应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反映近年来煤矿水害事故发生的特点以及在防治水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力求简单明了,便于实际应用。
(4)本类型划分所考虑的各种因素(指标)具有同等地位,并且为了煤矿生产安全,类型划分采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例如,根据矿井及其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某矿井应为极复杂类型,但其它指标均未达到极复杂类型要求,采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将该矿井定为水文地质条件极复杂类型矿井;同理,在单位涌水量q、矿井涌水量Q1、Q2和突水量Q3,以最大值作为分类依据。
(5)同一井田内煤层较多且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分煤层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例如,华北型煤田,开采上组煤时,矿井可能是水文地质简单或中等类型的,而开采下组煤层则可能是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复杂的矿井。
2)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依据根据我国的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依据如下:(1)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
其中包括含水层性质及补给条件和单位涌水量。
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也就是矿井充水的主要含水层。
例如,在华北型煤田中开采上组煤层时可能主要是顶板砂岩含水层,而在开采太原组底部煤层时可能是煤层底板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和顶板薄层灰岩含水层。
单位涌水量q是反映充水含水层富水性的重要指标,q的取值应以井田内主要充水含水层中有代表性的为准。
关于单位涌水量q ,在生产实践中,常常根据抽水试验资料得到。
按钻孔单位涌水量(q),含水层富水性分为以下4级:①弱富水性:q≤0.1 L/(s·m);②中等富水性:0.1 L/(s·m)<q≤1.0 L/(s·m);③强富水性:1.0 L/(s·m)<q≤5.0 L/(s·m);④极强富水性:q>5.0 L/(s·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提纲
我国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对煤矿安全生产影响很大,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水害事故,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为了煤矿安全生产,有针对性地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煤矿防治水规定》第12条规定所有煤矿都必须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煤矿企业、矿井根据确定的水文地质类型制订防治水规划、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和类型确定,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审定。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应在系统整理、综合分析矿床勘探、矿井建设生产各阶段所获得的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编写。
至少应当包括本规定的七项内容。
一、矿井及井田概况
(一)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
概述煤矿开发情况,包括矿井投产年限、设计年生产能力、现今实际产量;矿井开拓方式、生产水平及主要开采煤层。
(二)位置、交通。
概述井田位置、行政隶属关系,地理坐标、长、宽、面积、边界及四邻关系。
通过矿区或临近城镇的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干线,以及距矿区最近的车站、码头和机场的距离。
附矿区交通位置图。
(三)地形地貌。
概述井田地形地貌主要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总体地形和有代表性地点,如井口、工业场地内主要建筑物等标高。
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
(四)气象、水文。
概述矿区及其临近地区地表水体发育状况,包括江、河、湖、水库、沟渠、坑塘池沼等。
河流应指出其所属水系,并根据水文站资料分别说明其平均、最大、最小流量及历史最高洪水位等。
湖泊、水库等则应指出其分布范围和面积。
说明矿区所属气候区。
根据区内和相邻地区气象站资料,给出区内降水分布,包括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和最小降水量以及降水集中的月份。
还应指出年平均、年最大蒸发量;最高、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最大冻土深度;年平均气压等。
资料齐全时应附气象资料汇总表或月平均降水量、蒸气量、相对湿度、温度曲线图(插表和插图)。
(五)地震。
概述历史上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大震级及地震烈度等。
(六)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
概述井下各水平排水设施,包括水仓容积,排水泵型号、台数;排水管路直径、趟数;井下最大排水能力;是否具有抗灾能力;是否满足疏水降压的要求等。
二、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按普查、详查、勘探、建井和矿井生产或改扩建几个不同阶段分门别类总结已完成的地质、水文地质工作成果,指出各类报告的名称及完成时间。
(一)预查、普查、详查、勘探阶段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成果评述。
按时间顺序(由老到新)总结“报告”或重要图纸,包括完成年限、完成单位和报告主要内容及结论。
(二)矿区地震勘探及其他物探工作评述。
其主要内容包括完成单位、勘探时间、勘探范围、测线长度和物理点的密度。
概述物探的主要地质和水文地质成果,特别是地震勘探对各种构造的控制情况。
(三)矿井建设、开拓、采掘、延伸、改扩建时期的水文地质补充勘探、试验、研究资料或专门报告评述。
总结水文地质工作成果(报告)的完成时间、完成单位和主要内容。
详细说明矿区存在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对以往的水文地质和防治水工作进行综合评述。
三、地质概况
(一)地层。
按井田所在水文地质单元(或地下水系统)和井田内发育的地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描述。
某些“系”的地层可再按“统”、“组”细划。
描述内容主要包括:厚度、岩性、分布与埋藏条件;煤系、可采煤层及储量描述包括煤系地层和主要可采煤层。
(二)构造。
按照《中国大地构造纲要》的划分,给出地质构造隶属关系。
对褶曲构造逐一进行描述,内容包括背斜、向斜、单斜、地堑和地垒等。
对背、向斜应给出轴向、产状等。
对区内的断裂构造进行详细描述,其中包括断层的数量、编号、展布方向、倾向、倾角、性质、落差和延伸长度等。
附断层发育一览表和构造纲要图等。
(三)岩浆岩。
描述井田内岩浆岩的时代、岩性、产状和分布规律及其与煤层和主要含水层的关系。
四、区域水文地质
主要描述矿区所处水文地质单元或地下水系统名称、范围、边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强径流带展布规律及岩溶泉群流量等。
特别应指出矿区所处地下水系统的具体位置。
附矿区所处水文地质单元或地下水系统示意图。
五、矿井水文地质
(一)井田边界及其水力性质。
描述矿井四周边界的构成,一般是指断层、隐伏露头、火成岩体和人为边界等。
分析边界可能造成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和矿区以外含水层的水力联系。
(二)含水层。
按由新到老的顺序对含水层逐一进行描述。
其内容主要包括:含水层的
名称、产状、分布、厚度(最大、最小和平均厚度)、岩性及其在纵横向上的变化规律;地下水位标高、单位涌水量、渗透系数;水化学类型、矿化度、总硬度等。
指出含水层地下水补给来源及其与其他含水层的水力联系。
岩溶裂隙含水层还应指出岩溶发育情况和钻孔涌水量、泥浆消耗量、单位吸水量等。
特别应指出岩溶陷落柱存在与发育状况。
附主要充水含水层等水位线图等。
(三)隔水层。
按由新到老的顺序逐一描述,重点是构成煤层顶、底板的隔水层。
其内容主要包括:岩性、分布、厚度(最大、最小、平均厚度)及其变化规律、物理力学指标和阻隔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的有关信息。
(四)矿井充水条件。
矿井充水条件主要是指充水水源、充水通道和充水强度。
充水水源是指矿井水来源;充水通道是指水源进入矿井的通道。
对各种可能的充水水源,如大气降水、地表水、老窑水和地下水等,可能的充水通道,如断层和裂隙密集带、陷落柱、煤层顶底板破坏形成的通道、未封堵和封堵不良的钻孔及岩溶塌陷等,进行详细描述并列表加以说明。
(五)井田及周边地区老窑水分布状况。
详细描述井田及其周边地区老窑水分布状况,包括位置、积水范围和体积、水头压力,以及与其他水源的联系等。
必要时进行专顼调研。
(六)矿井充水状况。
对井下涌(突)水点进行调查,描述涌(突)水点位置、水量和水质变化规,以及涌(突)水点处理情况。
统计分析矿井最大涌水量和正常涌水量。
涌水量包括井筒残留水量、巷道涌水量、工作面涌水量和老空区来水量等。
六、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一)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的评价。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表2
-1所列内容,评价水害对矿井生产影响的大小并进行等级划分。
(二)对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的评价。
技术和经济两方面评价矿井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
七、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及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一)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表2
-1的规定,对不同煤层的开采,按照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性质及补给条件、富水性、矿井及周边老窑水分布状况,矿井涌水量、突水量,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同一矿区不同煤层开采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可以不同。
(二)对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说明矿井存在的主要水害问题和应采取的防治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