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运动规律
(二)人物基本运动规律
图例解析: 在图中e 时右腿伸直到接触的 位置;f时为压缩动 作,腿向下弯;g时当 左腿抬起时兔子身体 上升;h时左脚抬起到 跨步的最高度。
沉稳的步伐
图例解析: 上图是行走了半步的实例图。一个完整的完步需要24格,一拍二 进行拍摄。原画①和原画m为左右脚的更替;原画⑤是最低压脚 的一张,身体重量压在前脚;原画⑨为最高的拉长一张,身体抬 起同时后脚前迈进;注意原画③,前腿仍旧伸直,避免给人以屈 腿的感觉。
真实影像中人的跑步动作 人的跑步动作轨迹 头顶的波浪曲线运动
跑步动作
通过以上图例可以看 出,跑步时攥紧拳头, 手臂弯曲前后摆动, 抬得高,甩得有力; 脚的弯曲幅度大,每 步蹬出的弹力强,步 子一离地就要弯曲起 来往前运动;身躯前 进的波浪式运动轨迹 的弯曲比走路时要更 大。
动作分解示意图:
• 点击输入正文
影响人运动的几个因素
一、人的关节对运动的影响 人的动作幅度大小受骨骼关节的制约。人的骨骼有 许多可活动的关节,通过附在骨骼上的肌肉收缩牵动 关节活动,从而产生各种动作。这也是我们画动画时 所要注意的部位。
(一) 头部的活动 范围
头部包括一个颈 关节,它构成头部 的俯、仰、旋转等 动作,以第七颈关 节为圆心,以头部 高为半径作弧形运 动,可前后左右移 动。
图例解析: 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人物的分解跳跃运动姿态,注意手臂 是用力伸出产生冲力来帮助人物完成跳跃的动作。
图例解析: 图中,我们看到的是人物 的分解跳跃运动姿态,首 先是预备动作、身体屈缩 两手向后、蹬出腾空、跃 起、拉长、着地还原等姿 势。在整个跳跃过程中, 人物的重心是以抛物线形 式向前移动的,身体的重 心从不平衡的腾空跃出, 再经着地后不平衡到调整 身体,达到平衡稳定。
人体运动过程中机能变化规律包括
人体运动过程中机能变化规律包括
一、力学性能变化
1. 力量变化:在人体运动过程中,力量也会随着肌肉运动次数也由增
多而减少,这就是力量变化的表现。
2. 坐标系统的变化:在做出一个运动动作时,身体的每一个关节及身
体的每一个部分都需要动力来完成,这些力量如果不能够一致的发挥,将会造成身体的偏移和崴出情况,这就是坐标系统的变化。
3. 肌肉变化:在人体运动过程中,肌肉组织的伸缩比、柔韧度和抗力
等特性都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体能及协调性发挥,这就是肌肉变化。
二、运动协调能力变化
1. 传感器导致的运动协调性变化:当细胞传感器检测到的反馈信息发
生变化时,将会导致运动协调能力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运动协调性变
化等。
2. 肌肉组织调整导致的运动协调性变化:在运动过程中,肌肉组织也
是会不断调整及变化的,这种调整对运动协调性也能够直接影响,从
而导致运动协调能力发生变化。
三、心肺功能变化
1. 心脏容量变化:在人体运动过程中,心脏容量也会随着运动强度及
时间长度而改变,这也是心脏容量变化的表现。
2. 肺活量变化:在人体运动过程中,肺活量同样会发生改变,而这种
改变也与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长度有关,从而影响心肺功能的表现。
四、运动热能变化
1. 呼吸介质的变化:在人体运动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这种热量要求呼吸介质能够及时带走,以免影响运动人体的发挥,这就是呼吸介质的变化及运动热能变化。
2. 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在运动热能变化中,环境因素也是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运动过程中如果温度发生变化,运动人体内部温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运动效率及运动热能发挥等情况。
人体运动规律
人体运动规律要画好人物动态,首先必须要了解人体运动规律。
这是重中之中。
人体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处于活动的状态。
运动状态下是人体千变万化,这对于初学者是比较难以把握的,如何掌握人物动作的要领呢?可以概括为“一条线、两个枢纽、三大体块和四肢协调”以及斜线与动态造型两方面。
下面我们就具体来说一下。
“一条线、两个枢纽、三大体块和四肢协调”是对人体运动状态下,总结的基本表现规律。
“一条线”“一条线”即人体处于运动时,所呈现的“S”曲线,也称动态线。
人体在休闲状态下,一般不可能像哨兵那样站的笔直,头部、胸廓和骨盆都会朝着不同的方向,整个身体保持一个弯曲的姿态,也只有处于曲线状态,人体才能平衡,人体才感到自然舒适。
这条线的走向决定了动作的特点。
我们在开始造型打轮廓时应该首先抓住这条线,否则,只有比例没有动态特征,动作僵硬呆板,缺少生气。
“两个枢纽”指连接头部、胸廓和臀部的两个关节,即脖子和腰部。
人体所有的动作都是由脖子和腰部对三大块的协调所产生的,脖子和腰部是纽带、是产生动作的关键。
“三大体块”指人体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即头部、胸廓和臀部。
三大体块由脖子和腰部连接,各种动作都是三大块处于不同状态下的体现,是由脖子和腰部以及四肢协调而形成“S曲线”的结果。
可以把三大块理解成方体,每一块在运动时都会处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表现出不同的姿态。
三大块的组合通过脖子和腰部,以及四肢的协调形成稳定的平衡重心,重心位置在骨盆中间的大转子处,重心必须与地面保持垂直关系,动作才能稳定。
因此掌握了三大块的组成关系,也就掌握了人体运动的规律及特点。
“四肢”指两条胳膊和两条腿,这是人体运动表现最自由最丰富的部分,既要受制于三大块的运动,还保持了独立性。
在“一条线、两个枢纽、三大体块”准确的情况下,四肢的不同造型和变化为人体运动注入了更加丰富的动作语言。
可见,在三大块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四肢的动作幅度和姿态摆放可以千变万化。
当今人物动画的制作就是采取了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运用三大块与四肢的活动特点进行设计创作的。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规律
比赛或训练过程中,比赛场地、器材、观众、广播声和 对手的表现等信息不断作用于运动员,并与比赛或训练中的 肌肉活动时的生理变化相结合。久之,这些信息就变成了条 件刺激,只要这些信息或刺激出现,赛前的生理变化就表现 出来,因而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所以其生理机制属自然条 件反射。
不同赛前状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中医药手段
❖物理手段:按摩、理疗、吸氧、针灸、气功等。 ❖心理手段
返回
进入工作状态的生理机制
人体的随意运动或反射活动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和 整合下完成的,从感受器将刺激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神经 冲动的传导、突触传递、中枢间功能活动的协调和肌肉收缩 都需要时间,动作越复杂,பைடு நூலகம்入工作状态所需要的时间越长。
肌肉活动必须依赖内脏器官的协调活动和与之相配合才 能获得能源物质、氧和消除代谢产物,而内脏器官的生理惰 性比运动器官大,支配内脏器官的自主神经不仅传导速度慢; 而且传导途径中突触联系较多。内脏器官的活动是由神经一 体液共同调节的,首先由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腺分泌激素, 激素随血液循环到达所支配的器官,改变其功能状态,这一 系列的生理活动,比神经调节惰性大的多。
返回
(二)准备活 动
定义
准备活动是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 课的基本部分之前,有目的的进行的身 体练习
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内分泌腺的活动,为正 式练习时生理功能迅速达到最适宜程度做好准备。
增强氧运输系统的活动,使肺通气量、吸氧量和心输出量 增加,心肌和骨骼肌中毛细血管网扩张,工作肌能获得更多 的氧供应。
时间在10—30min为宜
准备活动结束到正式练习开始时的间 隔一般不超过15min,在一般教学课 中以2—3min为宜。
人物行走运动规律
人物行走运动规律人物行走是人类最基本的移动方式之一,从古至今,人们的行走方式和习惯一直在不断的变化和演变。
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步行,还是在运动场上的奔跑,每个人的行走方式都不尽相同,但是,根据人体结构和生理特征,人物行走运动规律还是有一些共性的。
一、人体行走的机理人体行走的机理主要是通过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协同作用实现的。
整个行走过程中,骨骼承担着身体的支撑作用,肌肉则负责产生力量和推动身体前进,而神经系统起到控制肌肉运动的作用。
同时,人体的心肺系统也参与了行走过程中的呼吸和供氧。
在行走时,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的动作变化,包括步伐、重心转移、腿部运动和手臂的摆动等,这些动作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支撑期和摆动期。
支撑期是行走过程中身体对地面的支撑,也是肌肉释放能量的时期;摆动期是身体在空中的变化,也是准备下一步迈步的时期。
二、人物行走的姿态和步幅人物行走时,姿态和步幅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
姿态是指身体的姿势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度,而步幅则是指腿部运动的距离大小。
不同的人体姿态和步幅的变化,会影响到行走的稳定性和健康。
在行走中,身体的姿态应该是自然而稳定的,肩膀放松,背部挺直,头部和脊柱成一条直线,不要低头或抬头。
步幅应该适中,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
行走速度的大小取决于步幅的大小和步伐的频率。
三、人物行走的生理特征人物行走还体现了一系列的生理特征,比如心率、呼吸、体温和代谢等方面。
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是人体对运动的反应。
在人物行走过程中,心率会随着运动的强度而改变。
呼吸是人体获取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重要方式,在行走过程中,呼吸会逐渐加深加速,以满足身体的氧气需求。
同时,人体也会产生更多的代谢废物和热量,体温随之升高,使身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增强。
四、深入了解不同人物行走方式的规律1. 步行步行是人类最基本的行走方式,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步行的行走规律主要受身体构造、肌肉状况、行走速度等影响。
一般情况下,正常步行速度为每分钟100步左右,步幅约为60-70厘米左右。
人体结构和运动规律
人体结构和运动规律
俯视的头部透视图: 头部的大体形定好后,根据俯视的透视关系将眉弓线
定好,再根据眉弓线与鼻底线将耳朵的位置定好,并 根据眉弓线将眉毛画好。其中有一点要注意的是,眼 睛的形状和仰视相反,颈部与头部的穿插关系也是很 重要的,将发髻线根据透视关系稍微向下移,并加上 头发。
人体结构和运动规律
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人体结构和运动规律
头部、胸部和骨盆部是人体中三个最大的体块,这三 个部分本身都是固定的,不会活动的,身体的活动除 了四肢以外主要是靠颈和腰部的活动而产生运动的。 如果这些体块是彼此处于平行和对称的情况下,人体 是静止的;相反,当这些体块向前后左右屈伸、旋转、 扭动时,它们的变化就产生了人体的动作。
人体结构和运动规律
仰视: 下面的仰视,画出肩膀上有颈部的感觉。脸朝上,比
较小,腿比上身要长,略粗些,脚最大,越往上越小, 给人感觉脚长身短,俯视和仰视正相反。在绘制一个 人体时,必须要做到“意在笔先”。应首先考虑你要 画的人物在做什么,有什么具体动作,其次应该考虑 用什么样的视角来表现人物的动态与个性,在头脑中 逐步构筑一个有动作、有视角、清晰的人物画面。
人体结构和运动规律
漫画中的人体比例及表现:
漫画中为了表现人体的美,经常采用一些夸张的画法, 也就是在适当的部位做一些变形处理,常会运用一些 夸张手法将人物的身材拉长,但是变形是建立在人体 基本结构基础上的。通常女主角为七个头高,而男主 角为八个头高。正常掌握人物的比例关系,对画好漫 画是很重要的。
人体结构和运动规律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运动是一种主动的体力活动,通过定期进行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机能水平,增强身体健康。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肌肉骨骼系统、代谢系统等方面的变化。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变化的规律。
首先是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运动时,心脏受到刺激会增加心率,心排出量也会增加。
这是为了满足运动过程中肌肉的供血需求。
此外,运动能够增强心脏肌肉,使其更加坚韧,提高心脏的收缩力和舒张力。
运动还可以减少心脏负荷,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其次是呼吸系统的变化。
运动时,呼吸频率和深度会增加,以满足肌肉对氧气的需求。
肺活量也会增加,肺泡表面积扩大,气体交换更加高效。
此外,运动还可以增强呼吸肌肉的力量,提高呼吸机械效率。
肌肉骨骼系统的变化也是显著的。
运动时,肌肉会逐渐增强和发达,肌肉纤维数量和粗细均会增加。
运动还可以增加骨密度,提高骨骼的强度和稳定性。
此外,运动还可以改善关节的灵活性,减少关节疼痛和损伤的风险。
代谢系统在运动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
运动时,人体的能量需求会增加,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能量物质会被分解为能量供给肌肉。
长期运动还可以增加肌肉的代谢水平,使静态代谢率增加,即在休息状态下也能够消耗更多的能量。
此外,运动还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预防和控制糖尿病。
此外,运动对心理健康也有积极影响。
运动可以释放身体内的内啡肽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改善情绪和心情。
运动还可以增强人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综上所述,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肌肉骨骼系统、代谢系统等方面。
通过定期进行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机能水平,增强身体健康。
因此,积极参与运动对维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非常重要。
人体运动规律-V1
人体运动规律-V1
人体运动规律
运动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体在运动中可以得到锻炼
和增强,促进身心健康。
人体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通过以下几
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人体运动规律。
1. 呼吸规律
在运动中,呼吸是十分重要的。
正常情况下,人每次呼吸能量摄取为
6L左右,但是要注意的是,在体育活动中需要控制呼吸速度和节奏。
比如,跑步的时候,需要按照一定频率的呼吸去运动,通常情况下,
跑步可以采用两步一呼吸的方式,这样能够控制呼吸频率,也不会疲劳。
2. 心率规律
在体育锻炼中,人的心率也是需要注意的,心率是体现身体状况的一
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通常情况下,人的心率应该控制在运动心率的60% ~ 90%之间,这样既能使人达到锻炼效果,又不会使人心脏负担过大。
3. 运动量规律
在进行各种体育活动时,我们必须控制好运动量,不要使自己过度疲劳,从而导致身体负荷过大。
一般来说,人的运动量是需要按照自己
的身体条件来进行选择的,长期进行运动的人,运动量可以逐步上升,以达到更好的体育效果。
4. 营养规律
在进行运动时,还需要注意营养的摄入。
受到营养的支持,人体才能有更加充沛的能量进行锻炼。
常见的体育锻炼营养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其它营养物质等。
5. 休息规律
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不仅只有锻炼,更重要的是休息。
人体需要适当的休息,这样才能够使身体得到充分的恢复。
同时,锻炼后的休息,需要注意逐渐平缓,不能一下子退出锻炼状态。
总之,人体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只要按照规律进行锻炼,才能够事半功倍,达到体育效果。
人体运动规律
教学内容1、人的运动规律(1)人的骨骼:在动画片中,表现最多的是人物动作及拟人化角色的动作(见图1)(2)人的关节:人的主要关节位于腰部,肩部,肘部,腕部,股部,膝部,踝骨,颈部(见图1)(图1)运动中人的骨骼和关节(3)人体的重心:人体重量的集中作用点(平衡点)是人体的重心(见图2)(图2)人体重心(4)动作的表情:动作和表情是重要的动画语言。
(见图3)(图3)人物动作与表情2、人的基本规律性动作(1)人的走路动作:用脚掌着地,左右两脚交替向前,带动躯干朝前运动(见图4)a.人走路动作的基本规律b.头部的上下波动c.手臂的摆动:钟摆定理(图4)人走路的动态分析(2)人的奔跑动作:身体前倾,手臂略呈弯曲状以较大的幅度配合双脚的交替跨步向前摆动,跨步的幅度大于走路时的幅度,膝关节的弯曲度大于走路时的弯曲度,脚抬得较高。
(见图5)(图5)人跑步的动态分析3、人的头部运动(1)头部的转动:以鼻子作为脸部中心点画一直线,当头转动时,由于透视原因,接近正面的一半距离大,远离正面距离小;(见图6(图6)头部的转动分析(2)表情:要具有表演的创作意图(见图7)(图7)人的表情(3)对白中的口型:欧美的常用口型是A,B,C,D,E,F,偶尔会有G,H日本的常用口型是A,B,C 。
(见图8)(图8)角色口型4、走路画法走路的基本规律是:左右脚交替向前,带动人的身体向前运动,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配合双脚的屈伸、跨步、双臂前后摆动。
(见图9)(图9)走路示范5、跑步的画法(1)奔跑动作的基本规律:身体重心前倾,手臂成弯曲状,奔跑时手臂配合双脚的跨步作前后摆动,双脚跨步的动作幅度较大,膝关节弯曲的角度较大,脚抬得较高,因此头高低的波形运动也比走路明显,在奔跑时,双脚几乎没有同时着地的时间,而是依靠单脚支撑身体的重量,有些快跑动作中间可以有1到2格是双脚同时离地的腾空过程。
(见图10)(图10)跑步正面(2)注意事项:人物前倾的动态应前后保持一致,原画张与动画中割张上半身身体保持一个前倾的姿态。
人体运动规律
人体运动规律人体运动规律是指在运动过程中,人体所遵循的一系列科学原理和生理规律。
了解和应用这些规律可以更有效地进行运动训练、提高身体素质,并避免运动损伤。
以下将从运动开始前、运动进行中以及运动后三个方面探讨人体运动规律。
一、运动开始前在进行任何一项运动之前,必须充分做好准备。
以下是人体运动开始前的规律:1. 热身阶段:热身是进行运动前必不可少的步骤,它能够提高肌肉的温度,增加关节的灵活性,为肌肉和关节准备好运动所需的条件。
一般情况下,热身时间为10-15分钟,可以包括有氧运动和一些针对性的拉伸动作。
2. 逐渐增加运动强度:运动开始前需要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让身体适应运动的要求。
这可以通过逐渐增加运动的速度、重量或者难度来实现。
这样可以减少运动伤害的风险,提高运动的效果。
二、运动进行中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人体会遵循一些生理规律,以适应运动的需要。
以下是人体运动进行中的规律:1. 心率变化:随着运动的进行,心率会逐渐增加。
这是因为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给给活动的肌肉和组织。
通过控制心率,人们可以调整运动强度,使其更加合理。
2. 呼吸调节:在运动过程中,人体会自动调节呼吸以适应运动的需要。
通过深呼吸,身体能够摄取更多的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
这样可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给肌肉,延缓疲劳的发生。
3. 肌肉运动:运动时,肌肉是主要的活动器官。
肌肉通过收缩和放松产生力量,从而推动骨骼运动。
不同的运动需要不同的肌肉协同工作,要根据运动的要求进行相关肌肉的力量训练。
三、运动后运动后的恢复阶段同样重要。
以下是人体运动后的规律:1. 休息与睡眠:运动后,身体需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来恢复。
这样可以让肌肉得到充分的修复和生长,预防肌肉疲劳和受伤。
2. 补充营养:运动后,身体需要适当的营养来补充能量和修复组织。
特别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水分的摄取非常重要。
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恢复和适应运动的负荷。
综上所述,人体运动规律在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运动规律(人·走路)PPT课件
增加强度
多样化路线
结合其他运动
坚持长期锻炼
适当增加走路的速度和 坡度,以增加运动强度,
提高锻炼效果。
选择不同的路线和环境 进行走路运动,增加趣
味性和挑战性。
将走路与其他运动结合 进行,如慢跑、游泳等, 以综合提高身体素质。
坚持长期走路锻炼,让 身体逐渐适应并获得更
好的效果。
07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运动规律(人·走路)ppt课 件
• 引言 • 人体运动系统概述 • 走路的生物力学原理 • 走路的节奏和规律 • 走路的影响因素 • 走路的益处和注意事项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走路作为人类最基本的运动方式 之一,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02
研究走路的运动规律有助于深入 了解人体运动机制,为运动学、 生物力学等领域提供理论支持。
研究展望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走路过程中的神经控制机 制和肌肉协调性,以及如何通过训练提高个体的走路
效率和稳定性。
输标02入题
针对不同年龄段、性别和身体状况的人群,研究走路 的差异和特点,可以为个性化运动计划的制定提供科 学依据。
01
03
深入研究走路的生物力学和能量代谢机制,有助于推 动运动康复和损伤预防领域的进步,提高人类的生活
天气和气候
恶劣的天气和气候条件,如雨、雪、冰冻等,会对走路产生影响。
交通状况
交通状况也会影响走路。例如,在繁忙的街道上走路需要更加小心谨 慎。
个人习惯和心理状态
个人习惯
个人的走路习惯会影响走路的姿势和速度。例如,经常穿高跟鞋会改变走路姿势 ,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心理状态
人类行走运动的基本规律
这个镜头表现什么?如果是行走, 它错在哪里?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符合运动规律的“日式行走”
作业:侧面走路1=9
根 据 造 型 设 计 行 走
用掌握的 知识创作 一个行走 动作循环
林淑华 05(2) 班
包 剑 05(2)班 黄 丹 05(2)班
叶土生 05(1)班 黄玉明 05(1)班
完
初学者必须先掌握
日本动画中的行走模式
5
1
日本动画中行走加3张的画法: 1和5原
画头顶最低, 3和7为中间张,头顶较高,这种
画法动作比较硬 (一般1张拍3格,1=9) 。
欧美动画中的行走 走模式
抬高前多了预备
原地循环脚必须匀速后移
原地循环 时,地面 向后退去 的速度与 行走节奏 必须相同, 右图以脚 尖为准:
原 地 循 环 也 叫 跟 移
中割 左图缺少腿的中割后效果
行走的速度与节奏 这是动画最常用的速
度:每秒走一个复步, 1=13
如 何 给 行 走 原 画 定 位
什么叫“打滑”?请看下图
原画把脚的位置对好就不会“打滑”
行走时步子越大起伏越明显
两人以上行走画面,起伏必须错开。 ——来自宫崎骏动画
第十二讲 人类行走运动的基本规律
主要内容:
1.人体的肌肉与关节 2.人的基本结构 3.走路运动的基本规律 4.观察走路的曲线形态
通肌 人 过肉 体 关收 的 节缩 肌 进产 肉 行生 与 传的 关 递力 节
人的基本结构
学动画不用像 学解剖一样把人体 的两百多块骨头都 搞清楚,但是基本 的结构一定要熟悉、 理解。
长 袍 和 披 风 的 随 从 状 态
观察披风被动的状态ຫໍສະໝຸດ 腿被遮住后依然影响裙片的摆动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的规律-完整版
运动过程中人体生理机能将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
按其发生的顺序可分为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疲劳及恢复过程五个阶段。
研究和掌握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及其特点,并将其运用于运动实践,不仅对于探讨运动对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影响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指导运动训练、提高运动成绩以及防止运动损伤等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一节赛前状态在正式比赛或训练前,人体的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称为赛前状态(special physical state before competition)。
赛前状态可发生在比赛前数天、数小时或数分钟;甚至在想象比赛时,也会出现赛前状态。
一、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及其产生机理1.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在比赛或训练前,人体大多数器官、系统都发生一定程度的机能变化。
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体温升高、内脏器官活动增强以及物质代谢加强等等。
例如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加深,通气量增大,摄氧量提高;心率加快,动脉血压升高;汗腺分泌增加,尿频以及血糖浓度升高等。
研究表明,赛前状态的反应程度与比赛性质、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及心理状况等因素有关,比赛规模越大越关键,赛前反应越明显;运动员情绪紧张、训练水平低、比赛经验不足也会使赛前反应增强。
而且越临近比赛,赛前反应越明显。
例如,赛前状态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如图14—1、2所示。
图14—1赛前脉搏图14—2 赛前动脉血压2.赛前状态产生的机理比赛或训练的场地、音乐声、广播声、观众、对手的表现、运动器材等信息经常作用于运动员,并与比赛或训练时肌肉活动的生理变化相结合。
久而久之,这些信息就变成了条件刺激,所以在比赛或训练前,只要接触到这些刺激,就可产生与训练或比赛时相类似的生理反应。
由此可见,赛前状态是上述刺激与肌肉活动多次结合后,在大脑皮质中建立起条件反射的缘故。
由于这些生理变化是在比赛或训练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因此赛前状态的生理机理是自然条件反射。
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指人类个体在身体和心理等多个方面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普遍规律。
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下面将从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简述。
1.感觉运动发展规律:个体从出生开始逐渐掌握基本的感觉和运动能力,如触觉、听觉、视觉、运动等。
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个体的感觉和运动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骨骼肌肉发展规律:个体的骨骼和肌肉在发育期间逐渐成熟和增长,使身体能够适应不同的运动和体力要求。
此外,个体的骨骼和肌肉发育也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
3.神经系统发展规律:个体的神经系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神经系统的发展与个体的认知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学习能力等密切相关。
4.身体比例和形态的发展规律:个体的身高、体重、身体比例和形态等也会随着年龄和生长发展而发生变化。
通常在生长末期,个体的身高、体重和身体比例会逐渐趋于稳定。
1.认知发展规律: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个体的认知能力经历了感知运动期、前操作期、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等不同的阶段。
在不同阶段,个体的思维方式、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2.语言和沟通能力发展规律:个体的语言和沟通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展。
个体从最初的发出声音开始,通过学习和模仿逐渐掌握了语言的表达和沟通技巧。
语言和沟通能力的发展对于个体的社交和情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情绪和人际关系发展规律:个体的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同时,个体在与他人的互动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人际关系模式。
这些模式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4.性格和自我认同发展规律:个体的性格和自我认同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在成长过程中,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自我体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性格特征和自我认同。
总结起来,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身体的感觉运动发展、骨骼肌肉发展、神经系统发展、身体比例和形态的发展等方面,以及心理的认知发展、语言和沟通能力发展、情绪和人际关系发展、性格和自我认同发展等方面。
人体运动规律
⼈体运动规律教学内容1、⼈的运动规律(1)⼈的⾻骼:在动画⽚中,表现最多的是⼈物动作及拟⼈化⾓⾊的动作(见图1)(2)⼈的关节:⼈的主要关节位于腰部,肩部,肘部,腕部,股部,膝部,踝⾻,颈部(见图1)(图1)运动中⼈的⾻骼和关节(3)⼈体的重⼼:⼈体重量的集中作⽤点(平衡点)是⼈体的重⼼(见图2)(图2)⼈体重⼼(4)动作的表情:动作和表情是重要的动画语⾔。
(见图3)(图3)⼈物动作与表情2、⼈的基本规律性动作(1)⼈的⾛路动作:⽤脚掌着地,左右两脚交替向前,带动躯⼲朝前运动(见图4)a.⼈⾛路动作的基本规律b.头部的上下波动c.⼿臂的摆动:钟摆定理(图4)⼈⾛路的动态分析(2)⼈的奔跑动作:⾝体前倾,⼿臂略呈弯曲状以较⼤的幅度配合双脚的交替跨步向前摆动,跨步的幅度⼤于⾛路时的幅度,膝关节的弯曲度⼤于⾛路时的弯曲度,脚抬得较⾼。
(见图5)(图5)⼈跑步的动态分析3、⼈的头部运动(1)头部的转动:以⿐⼦作为脸部中⼼点画⼀直线,当头转动时,由于透视原因,接近正⾯的⼀半距离⼤,远离正⾯距离⼩;(见图6(图6)头部的转动分析(2)表情:要具有表演的创作意图(见图7)(图7)⼈的表情(3)对⽩中的⼝型:欧美的常⽤⼝型是A,B,C,D,E,F,偶尔会有G,H⽇本的常⽤⼝型是A,B,C 。
(见图8)(图8)⾓⾊⼝型4、⾛路画法⾛路的基本规律是:左右脚交替向前,带动⼈的⾝体向前运动,为了保持⾝体的平衡,配合双脚的屈伸、跨步、双臂前后摆动。
(见图9)(图9)⾛路⽰范5、跑步的画法(1)奔跑动作的基本规律:⾝体重⼼前倾,⼿臂成弯曲状,奔跑时⼿臂配合双脚的跨步作前后摆动,双脚跨步的动作幅度较⼤,膝关节弯曲的⾓度较⼤,脚抬得较⾼,因此头⾼低的波形运动也⽐⾛路明显,在奔跑时,双脚⼏乎没有同时着地的时间,⽽是依靠单脚⽀撑⾝体的重量,有些快跑动作中间可以有1到2格是双脚同时离地的腾空过程。
(见图10)(图10)跑步正⾯(2)注意事项:⼈物前倾的动态应前后保持⼀致,原画张与动画中割张上半⾝⾝体保持⼀个前倾的姿态。
人体运动规律-PPT
写实类的走法(实例)
模拟与真人走路时的状态。 人的手臂自然下垂,前后摆动幅 度相对较小。整个动作过程基本 没有夸张变形状态,头顶在运动 过程中所形成的波形曲线运动幅 度比较小。
(影片实例)
当身体直立由单腿支撑重量,另一条腿向前迈出时,身体处 于最高位置,重心随之升高。而当迈出的腿想要落地之前,大 腿继续上抬,接着小腿前摆,抬起的脚落地,下压身体的缓冲 动作并不十分明显。
跨步的那只脚,脚跟离地和脚尖落地时的距离较小(即动画张数 多),而中间提腿、屈膝、跨步过程的距离较大(即动画张数少)。
⑤两头快中间慢(实例)
跨步的那只脚,脚尖离地收 腿和脚跟落地的距离较大(即动 画张数少),而中间过程距离较 小(即动画张数略多)。这是为 了表现一种重步走路的效果。
重步走路(影片实例)
•人体运动规律
• 在动画片中,不仅有人物、动物等各种类型的角色, 同时为了剧情的需要,还有与角色生活环境有关的各 种自然现象。这些角色的形体运动、随从运动、自然 现象运动是复杂多变的,所以我们就应熟知各类的运 动规律,熟练地掌握这些运动规律的动画技巧,使运 动中的画面更加合理、自然顺畅,更加符合运动规律。
跑步动作设计的步骤:
1.计算好跑步动作的时间,根据时间确定动画总张数。 2.根据基本运动规律和剧本要求设计运动轨迹,安排好关键动 作的位置。 3.设计跑步关键瞬间,增加细节动作的表现。
行走节奏设定:
6格(帧):每秒四步,飞跑; 11格(帧):每秒两步,一般的跑步跑; 17格(帧):慢跑或动漫式快走; 26格(帧):接近每秒一步,自然地正常行走; 34格(帧):恬静地漫步;老者或疲惫的人行走; 42格(帧):非常缓慢地走;老态龙种地挪动;
注意,此种跑法双臂并没有前后交 替地摆动,而是完全向前伸出,腾 空时身体几乎平行于地面。弹性表 现要充分,尤其是蹬地的动作,整 个身体会拉伸,并变细变长,到下
人体运动规律
人体运动规律(一)人体基本运动规律——人体动态变化的规律及要点、动作顺序和幅度,拟从“重心”、“三程序”、“三轴线”、“三轨迹”加以阐释。
(1)、重心的位置人体重心是人体重力垂直向下指向地心的作用点,是头、上肢、下肢、躯干、等重力的合力作用点。
人体正位重心位于正中矢状面和通过ke前上棘或ke后上棘水平面交线的中点。
人体重心略低于人体体积中心(耻骨联合处),重心位置随人体姿势变化而移动,而人体体积中心位置是固定的。
人体由许多肢体连接而成的杠杆系统,形态变化万千,因此重心位置也随之变化。
1.人体在两侧对称正位时重心位于正中矢状面。
2.当上肢上举,重心升高。
3.人体下蹲时,重心下降。
4.当人体一侧下肢侧伸时,重心就移到一侧去了5.人体前屈时,重心前移。
6.当人体后伸,重心后移。
7.重心位置有六个移动方向:上、下、左、右、前、后。
其中前移范围最大,上移最小。
(2)、三程序三程序反映人体施力于他物系列动作中,肢体的起动、带领、跟随的顺序过程。
即先由髋部的一侧向受力一方转动,再由髋部带动胸部向受力一方作最大转动,随后由胸部带动上肢作摆动,形成“工作距离”最终产生“爆发力”,完成施力他物的动作目的。
换言之“力发于腰”。
例——投掷标枪:1.左腿登伸,使又髋部受地面反作用力,向投掷方向旋转,并通过记住挺胸,2.髋部旋转力量传递到胸部,随即右胸及右肩向投掷方向旋转,3.右肩旋转力推动上肢并屈体,使右上肢摆动形成最大“工作距离”,4.标枪沿手臂运动的圆周轨迹的切线方向投出,由于惯性,身体前倾。
背视图:顶视图:这一过程充分贯彻“髋——胸——上肢”的“三程序”顺序性规律。
(3)、三轴线三轴线即人体头、胸、髋三部分各自的左右(水平)、上下(垂直)、前后(矢状面)轴线,并分别通过头部、上半身、人体重心。
亦是从人体头、胸、髋中轴线的正、侧、斜的幅度来体现人体动态造型规律的。
此间,可把“三轴线”理解成空间坐标相互垂直的“三轴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1、人的运动规律(1)人的骨骼:在动画片中,表现最多的是人物动作及拟人化角色的动作(见图1)(2)人的关节:人的主要关节位于腰部,肩部,肘部,腕部,股部,膝部,踝骨,颈部(见图1)(图1)运动中人的骨骼和关节(3)人体的重心:人体重量的集中作用点(平衡点)是人体的重心(见图2)(图2)人体重心(4)动作的表情:动作和表情是重要的动画语言。
(见图3)(图3)人物动作与表情2、人的基本规律性动作(1)人的走路动作:用脚掌着地,左右两脚交替向前,带动躯干朝前运动(见图4)a.人走路动作的基本规律b.头部的上下波动c.手臂的摆动:钟摆定理(图4)人走路的动态分析(2)人的奔跑动作:身体前倾,手臂略呈弯曲状以较大的幅度配合双脚的交替跨步向前摆动,跨步的幅度大于走路时的幅度,膝关节的弯曲度大于走路时的弯曲度,脚抬得较高。
(见图5)(图5)人跑步的动态分析3、人的头部运动(1)头部的转动:以鼻子作为脸部中心点画一直线,当头转动时,由于透视原因,接近正面的一半距离大,远离正面距离小;(见图6(图6)头部的转动分析(2)表情:要具有表演的创作意图(见图7)(图7)人的表情(3)对白中的口型:欧美的常用口型是A,B,C,D,E,F,偶尔会有G,H日本的常用口型是A,B,C 。
(见图8)(图8)角色口型4、走路画法走路的基本规律是:左右脚交替向前,带动人的身体向前运动,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配合双脚的屈伸、跨步、双臂前后摆动。
(见图9)(图9)走路示范5、跑步的画法(1)奔跑动作的基本规律:身体重心前倾,手臂成弯曲状,奔跑时手臂配合双脚的跨步作前后摆动,双脚跨步的动作幅度较大,膝关节弯曲的角度较大,脚抬得较高,因此头高低的波形运动也比走路明显,在奔跑时,双脚几乎没有同时着地的时间,而是依靠单脚支撑身体的重量,有些快跑动作中间可以有1到2格是双脚同时离地的腾空过程。
(见图10)(图10)跑步正面(2)注意事项:人物前倾的动态应前后保持一致,原画张与动画中割张上半身身体保持一个前倾的姿态。
(见图11)(图11)跑步背面人的运动规律基本规律:由躯干带动四肢的运动,躯干的运动主要是表现是重心的转移,具体到部位是由大转子也就是髋部的的运动,下面看具体运动的分析。
1)走路【游戏动作】人物运动规律基础写实走:身体重心前倾较小,头顶运动波线较小,双手半握拳,抬腿摆臂幅度较,单脚支撑,没有腾空动作。
由于走路的每一张分解动作不同,因此形成不同的走路高度。
走路的动作造成的身体平衡现象,是靠手脚的反向摆动和身体转动达成的。
对于造型夸张可爱的动画人物,用挤压、伸张的方式表现动作较为合适,在运动轨迹上弧度也较大。
偷偷摸摸走:【游戏动作】人物运动规律基础要点:1)身体来回移动,脚向前时身体向后,手臂保持平衡。
2)脚先碰到地面,身体仍然处于后方,头部保持向后姿势,稍微延迟一段时间。
3)脚接触到地面后,身体前倾,腿部承担重量,接着身体随着另一只脚向前而再度向后。
垂头丧气的走:【游戏动作】人物运动规律基础要点:1)身体上下起伏很小,步伐也较小。
2)头和手臂自然下垂,并随着身体运动自由摇摆3)整体的节奏偏缓慢高傲自大走:【游戏动作】人物运动规律基础要点:1)身体的上下起伏较大,手脚的挥动幅度也较大2)仰头挺胸,身体扭动幅度偏大,3)整体的节奏偏快。
以行走动画为例,我们看到可以在走的基本运动规律上去二次创作,去设计各种各样的走路方式,走路方式的夸张也是我们人物形象“符号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物动作若较为夸张,运动弧度较大时,特别要注意身体上的挤压伸展效果或一些配件头发衣物的滞留动作。
以上面的走路动作参考图例,我们有个经常会忽略的重点,就是动作过程中的关键轨迹点。
(我们在其他动作中也经常犯这问题,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动画做出来缺乏说服力,哪怕是捕捉出来的动画)2)跑步【游戏动作】人物运动规律基础上下起伏较大,重心前倾比较大,双手自然握拳,手臂略成弯曲状,膝关节屈伸动作大于走路动作,脚抬的较高,奔跑时双脚几乎没有同时着地过程,完全靠单脚支撑躯干,一定要走腾空动作。
快跑:【游戏动作】人物运动规律基础要点:1)身体前倾,整个身体的动态线向前倾斜的厉害。
2)身体上下起伏很小,上肢头部和手臂的动作微弱3)整体节奏很快高兴的跑:【游戏动作】人物运动规律基础要点:1)身体上下浮动较大,步幅较大2)头部和四肢的挥动幅度较大,在空中滞空时间较长。
3)节奏偏快3)跳跃【游戏动作】人物运动规律基础分析跳跃:有着比较明显的下压身体和拉伸身体,类似我们的小球跳动,下压·拉伸·滞空(挤压)·拉伸·下压·的一个流程。
要点:1)起身和落地双脚尽量要有延迟,左右脚要有落地的先后次序,这样会有层次感【游戏动作】人物运动规律基础2)在滞空的极限张适当的下压头部,能使角色跳的更高。
【游戏动作】人物运动规律基础3)腾空的滞空感要明确,能够让观众看清楚。
4)一般跳跃的POSE相对较为舒展,节奏较快。
人的运动规律基本规律:由躯干带动四肢的运动,躯干的运动主要是表现是重心的转移,具体到部位是由大转子也就是髋部的的运动,下面看具体运动的分析。
1)走路写实走:身体重心前倾较小,头顶运动波线较小,双手半握拳,抬腿摆臂幅度较,单脚支撑,没有腾空动作。
由于走路的每一张分解动作不同,因此形成不同的走路高度。
走路的动作造成的身体平衡现象,是靠手脚的反向摆动和身体转动达成的。
对于造型夸张可爱的动画人物,用挤压、伸张的方式表现动作较为合适,在运动轨迹上弧度也较大。
偷偷摸摸走:要点:1)身体来回移动,脚向前时身体向后,手臂保持平衡。
2)脚先碰到地面,身体仍然处于后方,头部保持向后姿势,稍微延迟一段时间。
3)脚接触到地面后,身体前倾,腿部承担重量,接着身体随着另一只脚向前而再度向后。
垂头丧气的走:要点:1)身体上下起伏很小,步伐也较小。
2)头和手臂自然下垂,并随着身体运动自由摇摆3)整体的节奏偏缓慢高傲自大走:要点:1)身体的上下起伏较大,手脚的挥动幅度也较大2)仰头挺胸,身体扭动幅度偏大,3)整体的节奏偏快。
以行走动画为例,我们看到可以在走的基本运动规律上去二次创作,去设计各种各样的走路方式,走路方式的夸张也是我们人物形象“符号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物动作若较为夸张,运动弧度较大时,特别要注意身体上的挤压伸展效果或一些配件头发衣物的滞留动作。
以上面的走路动作参考图例,我们有个经常会忽略的重点,就是动作过程中的关键轨迹点。
(我们在其他动作中也经常犯这问题,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动画做出来缺乏说服力,哪怕是捕捉出来的动画)2)跑步上下起伏较大,重心前倾比较大,双手自然握拳,手臂略成弯曲状,膝关节屈伸动作大于走路动作,脚抬的较高,奔跑时双脚几乎没有同时着地过程,完全靠单脚支撑躯干,一定要走腾空动作。
快跑:要点:1)身体前倾,整个身体的动态线向前倾斜的厉害。
2)身体上下起伏很小,上肢头部和手臂的动作微弱3)整体节奏很快高兴的跑:要点:1)身体上下浮动较大,步幅较大2)头部和四肢的挥动幅度较大,在空中滞空时间较长。
3)节奏偏快3)跳跃分析跳跃:有着比较明显的下压身体和拉伸身体,类似我们的小球跳动,下压·拉伸·滞空(挤压)·拉伸·下压·的一个流程。
要点:1)起身和落地双脚尽量要有延迟,左右脚要有落地的先后次序,这样会有层次感2)在滞空的极限张适当的下压头部,能使角色跳的更高。
3)腾空的滞空感要明确,能够让观众看清楚。
4)一般跳跃的POSE相对较为舒展,节奏较快。
动漫设计:动画运动规律之行走(上)(2015-05-12 09:39:42)转载▼分类:设计文章标签:动漫设计时尚平面设计设计ui真实的步行是怎样的?这是一个我们每天都会重复看和做无数次的动作,但是我们并不一定认真地观察和分析过这个动作。
一旦要我们把步行在纸上或是计算机中真实自然地表现出来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首先来看一些连续拍摄的真实步行图片,见图1和2所示。
图1图2对于步行的过程,动画大师们有过形象的概括,他们说步行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你就要向前跌倒但是你自己刚刚好及时控制住没有跌到。
向前移动的时候,我们会尽量避免跌倒。
如果我们的脚不落地,我们的脸就会撞到地面上。
我们在经历一个防止跌倒的过程的循环。
在动画制作中,我们习惯上设定一只脚跟抬离地面到再次接触地面,为一步。
两只脚交替各迈出一步为一个循环。
通常情况下,这两步迈出的距离应该是一样的,我们每次迈步的步幅误差不会超过1 厘米。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把步行中的一步简化为这样的一个过程:如图3所示。
图3这样就可以把步行中的一步分解为以下5 个阶段:1、起始点:(也称作:contact接触点)这是我们人为设定的一个步长过程的开始。
在这个时刻,角色的两脚都接触地面。
身体前倾,双臂自然摆动,每只胳膊的摆动都与相对应的腿的运动很协调,以保持平衡和推力。
2、下降点:在这个阶段,角色的两腿微曲,身体和重心下降。
后脚跟抬起。
由于重力的作用,速度加快。
下降的过程一个释放能量的过程。
双臂自然摆动,角色的胳膊这时在最远点,然后开始向反方向摆动。
3、上升过程:(也称作:pass pos经过点)在这个过程中,角色的前腿伸直,重心转移到前腿上。
身体和重心上升。
身体前倾,有即将向前摔倒的趋势。
后脚离开地面,并向前迈出。
步行的时候会很自然的保存能量,所以角色的脚会尽可能的抬的很低。
双臂继续摆动。
4、最高点:在这个时刻,角色的身体和重心最高,支持重心的腿伸直(即上阶段的前腿)。
原先的后腿会继续向前迈出,在身体前倾即将失去平衡的一瞬间,该脚脚跟着地,身体保持平衡。
当身体上升的时候,速度就会慢下来,角色正在积累势能。
5、结束点:是一步过程的结束。
此时我们的脚向下滑动,脚后跟儿会先轻轻的落在地面上,使身体保持平衡不至于摔倒。
当这个过程结束时,双脚着地,身体和重心再次恢复到contact接触点的状态,但姿势左右相反。
结束的那一时刻同时也是下一步的开始,与上一步不同的是:接下来的一步会迈出另一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