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栽培技术]紫苏栽培技术亩株数
紫苏高产栽培技术

后覆薄土。紫 苏出苗快慢 与温度有关 ,播 N、P、K配 合 使 用 ,6~8周 每 亩 可追 施 龄幼虫杀伤率均达 90%以上。
种早温度低 出苗慢 ,反之 则快 。在适温 1 500kg左右 的人 畜粪水 ,嫩 苗期施肥 宜 ③紫苏野螟 。又名紫苏红粉野螟 、紫
(约 25℃ )下 5d左右可 出苗 。
1)间苗补苗。条播应在苗高 15em左 虫有较 强的趋光性 ,可采取人工检查捕
1栽 培 技 术
右时按 30cm株 距定苗 ,穴播 的 ,每穴 留 杀 幼虫 ,清除 枯枝杂 草 ,深埋或 烧毁 ,使
1.1繁 殖 方 法
苗 2~3株 ,如有 缺株 应补 上 ;育苗 移栽 害虫无 藏身之地 。发现植株被害 ,可在 畦
床 面湿润 ,一般 7 8d可 出苗 。早春气温 大成为近 圆形 大病斑 ,病斑干枯后形成 时叶肉全被吃光 ,仅剩较 粗的叶脉和叶
低 ,可在苗床上贴地 覆盖塑料薄膜 ,待幼 穿孑L。发病初期用代森锰锌 70%胶悬剂 柄 ,受害轻时 叶子也 被咬成大小不等的
苗 顶土 后再 揭去 薄膜 ,5月上 旬 即可移 干粉 喷粉 防治 ,每隔 1周 1次 ,连喷 2~ 孔 。可采取诱 杀与捕捉 ,药剂防治幼虫相
1)病 害 及 其 防 治 。
剂 100倍液喷雾 。
浇透水 ,待适耕时再 翻土作苗床 ,将 种子 ①紫苏斑枯病 。该病 6月以后开始 ④甘蓝夜蛾 。幼 虫又 叫地 蚕 、切根
均匀撒 于床面 ,盖细土 0.5cm 即可 ,保持 发生 ,初 期叶面 出现褐色小斑点 ,逐渐扩 虫 、截虫 。幼 虫为杂食性害虫 ,受害严重
开 0.5—1.Ocm 浅 沟 ,播 后 覆 薄 土 并 稍 压 如果土壤 贫瘠 或未施底肥 ,出苗后 可隔 10时 活动 最 盛 ,用 2.5%敌 百 虫 粉 或 2%
紫苏的栽培技术

紫苏的栽培技术紫苏古名荏,又名白苏、赤苏、红苏、香苏、黑苏、白紫苏等,它要如何栽培呢?下面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紫苏的栽培技术。
紫苏的栽培技术(1)栽培方式及栽培季节长江流域及华北地区可于3月末至4月初露地播种,也可育苗移栽,6~9月可陆续采收,保护地9月至翌年2月均可播种或育苗栽种,11月至次年6月收获。
(2)种子处理及催芽紫苏种子属深休眠类型,采种后4~5个月才能逐步完全发芽,如果要进行反季节生长,进行低温及赤霉素处理均能有效地打破休眠,将刚采收的种子用100微升/升赤霉素处理并置于低温3℃及光照条件下5~10天,后置于15~20℃光照条件下催芽12天,种子发芽可达80%以上。
(3)播种育苗江南地区育苗以3月中旬用小拱棚播种育苗的方法最佳。
每公顷用种量3千克。
按种植面积的8%~10%准备苗床,苗床播种量为10~14克/平方米。
播前苗床要浇足底水,种子均匀撒播于床面,盖一层见不到种子颗粒的薄土,再均匀撒些稻草,覆盖地膜,然后加小拱棚,以保温保湿,经7~10天即发芽出苗。
注意及时揭除地膜,及时间苗,一般间苗3次,以达到不拥挤为标准,苗距约3厘米见方。
为防止秧苗疯长成高脚苗,应注意及时通风、透气。
进入4月份即可揭除小棚薄膜,促使植株粗壮,增强定植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4)整地定植土壤在定植前10~15天进行深耕晒垡,每公顷施复合肥1500千克,人粪尿45000千克,垃圾肥75000 千克作为基肥。
整地做成1.2米毛垄,净垄面0.9米,要求垄面平整。
在定植前喷洒除草剂都尔,用量1500克/公顷,喷药后除定植穴外,尽量做到不破坏土表除草剂液膜。
2天后进行定植,这样可使整个生长季节没有草害发生。
定植一般在4月中旬,秧苗有2~3对其叶时进行。
每垄定植6行,株行距均为0.15米。
除露地栽培,紫苏可根据不同食用目的,利用保护地进行栽培,如:①芽紫::将种子播于用300毫克/升赤霉素溶液湿润过的苗床或一些简易的育苗盘,当紫苏长至具有4片真叶时,齐地面.剪断,收获芽紫苏。
紫苏的种植技术及管理

一、紫苏的种植技术1. 选地整地紫苏适应性较强,但以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质土为最佳。
选择地势平坦、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的地块进行种植。
在种植前,深翻土地,清除杂草和石块,然后进行耙细整平,做成宽100厘米的畦。
2. 繁殖方法紫苏一般采用种子繁殖。
种子采集时间在9月中下旬,待种子充分成熟后采收,干燥后储藏。
播种方法有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
(1)直播:在清明前后,南方地区在春分前后,按行距45厘米,开约1厘米深的沟,将种子拌细砂撒于沟内,覆土,推平。
每亩用种量1~12千克。
(2)育苗移栽:选择向阳、温暖、肥沃的土地作为苗床。
将土地翻松,施入堆肥、人粪尿、草木灰等,与土壤充分混合。
待幼苗高15~18厘米时,即可移栽。
3. 种植时间紫苏的种植时间一般为春季3-4月份,此时气温开始回升,雨水充足,有利于紫苏生长。
二、紫苏的管理方法1. 浇水紫苏生长期间,要求土壤保持湿润。
出苗后2-25天内,要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紫苏生长前期需勤浇水,直播地区要注意间苗和除草。
2. 施肥紫苏以氮肥为主,播种1个月内可在每株苗下施1-2次尿素,每次施用0.2-0.3克。
后期生长迅速,可按生长需要适当追肥。
3. 除草紫苏生长期间,要及时除草,保持土壤疏松。
直播地区要特别注意间苗和除草,避免植株徒长。
4. 摘叶采收紫苏分枝力强,对所生分枝应及时摘除。
出苗后2-25天内,要摘除初茬叶,第四节以下的老叶要完全摘除。
摘叶采收可与打杈同时进行。
5. 病虫害防治紫苏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病虫害的侵扰。
要及时观察植株生长状况,发现病虫害时,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总之,紫苏的种植技术及管理方法较为简单,只要掌握好种植时间、土壤、施肥、浇水、除草等关键技术,就能保证紫苏的产量和品质。
在种植过程中,还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确保紫苏健康生长。
紫苏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紫苏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1. 种植方法
- 土壤选择:紫苏生长适宜的土壤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酸性pH
值在6.0-7.0之间的土壤。
- 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春季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秋季一般在9月底至10月中旬。
- 播种密度:常规下每平方米播种量为50-60克。
- 播种深度:一般将紫苏种子埋到土壤之中的深度为种子直径的1-1.5
倍左右。
- 灌溉: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泛滥和积水。
- 施肥:在生长期适当施肥可加速生长速度,但需注意不要施用过量的
氮肥,以免影响品质。
2. 注意事项
- 紫苏生长好旺盛,需要保持适当的通风和遮阳,避免暴晒。
- 紫苏除了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也具有一定的抗性,但生长期间仍需
注意病虫害防治。
- 施肥要适当,若使用过量的氮肥会影响药食价值和外观品质。
- 不同的环境因素会影响紫苏的生长结果,因此需要进行观察和调整,
取得较好的种植效果。
紫苏种植技术及采收加工

紫苏种植技术及采收加工1.选地整地紫苏对气候、土壤适应性都很强,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壤土。
整地把土壤耕翻20厘米深,耙平。
整细、作畦,畦和沟宽160厘米,沟深15—20厘米。
2.直播方法春播,南北方播种时间差一个月,南方4月,北方5月中下旬。
直播在畦内进行条播,按行距60厘米开沟深2—3厘米,把种子均匀撒入沟内,播后覆薄士。
穴播:行距45厘米,株距25—30厘米穴播,浅覆土。
播后立刻浇水,保持湿润,播种量每亩1公斤,直播省工,生长快,采收早,产量高。
3.田间管理(1)松土除苗植株生长封垄前要勤除草,直播地区要注意间苗和除草,条播地苗高15厘米时,按30厘米定苗,多余的苗用来移栽。
直播地的植株生长快,如果密度高,造成植株徒长,不分枝或分枝的很少。
育苗田从定植至封垄,松土除草2次。
(2)追肥紫苏生长时间比较短,定植后2个半月即可收获全草,又以全草入药,故以氮肥为主。
在封垄前集中施肥。
苗高30厘米时追肥,在行间开沟每亩施人粪尿1000公斤或硫酸铵8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松土培土把肥料埋好。
第二次在封垄前再施一次肥,方法同上。
但此次施肥注意不要碰到叶子。
(3)灌溉排水播种或移栽后,数天不下雨,要及时浇水。
雨季注意排水,疏通作业道,防止积水乱根和脱叶。
4.采收加工食用紫苏叶:采摘做菜食用新鲜紫苏叶片要选择晴天,香气足。
摘紫苏叶应在5月下旬至8月上旬,紫苏未开花时进行。
全年每株紫苏可摘叶36一44片,每亩可产鲜叶1700—2000kg。
紫苏怎么种植

紫苏怎么种植紫苏全株谓之全草,有散寒解表、理气宽中功效。
今天店铺就给大家整理了紫苏种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紫苏种植方法一、栽培技术(一)选地整地选阳光充足,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耕翻15厘米深,把平,结合整地施2000~3000千克/亩农家肥作基肥,做宽1~1.3米,沟宽、深各0.2米的旺。
(二)繁殖方法①直播:以4~5月为宜。
条播:按行距40~50厘米开沟,深2~3厘米,将种子拌上细沙均匀撒入沟内,播后覆薄士。
穴播:行距40厘米,株距25~30厘米,浅覆土。
播后立刻浇水,保持温润。
直播省工,生长快,采收早,产量高。
②育苗移栽:苗高15~20厘米时,选阴天进行移栽。
将幼苗根部完整地挖取,按株行距25厘米X30厘米栽于大田,栽后覆土压紧,使根系舒展,及时浇水1~2次,即可成活。
二、田间管理(一)松土除苗植株生长封垄前要勤除草,直播要注意间苗和除草?条播地苗高10厘米时,按30厘米定苗。
穴播者,每穴留1~2株。
如有缺苗应予补苗。
浇水或雨后如土壤板结,应及时松土。
育苗田从定植至封垄,松土除草2次。
(二)追肥直播和育苗地,苗高30厘米时追肥,在行间开沟每公顷施人粪尿1000~1500千克/亩或硫酸镀8千克/亩、过磷酸钙10千克/亩,施后培土浇水。
第二次在封垄前,追施三元复合肥20千克/亩,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饵溶液2次。
(三)灌溉排水播种或移栽后,保持哇面湿润,雨季注意排水。
(四)常见病虫害病害主要有斑枯病,害虫主要有叶蜗、蚂虫、青虫和蚌蝠等。
三、采收与加工菜用植株封垄后进行收获,需要叶片的,可选择上部嫩叶采收,也可以掐尖收获。
提炼精油在花序初现时收割,将植株部位割下,去掉无叶粗梗,将枝叶摊晒一天后进行加工提炼。
紫苏叶用药应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摘下叶片,除去杂质,晒干。
苏子梗:9月上旬开花前,花序刚长出时采收,从根部割下,趁鲜斜切成片,晒干。
苏子:9~10月,果实成熟时采收。
紫苏高效栽培技术

紫苏高效栽培技术紫苏栽培方式较多,由于山区缺少青壮年劳动力,简化了播种育苗移栽和扦插定植,直接使用种子播种。
这种直播的方式节省人工和穴盘、育苗基质等农资成本,每亩可减少成本90~120元,适合丘陵地区生产栽培。
(1)地块选择紫苏喜温、耐湿,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以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
(2)整地播种整地前先施基肥,施基肥量视当地土壤情况而定,一般每亩基肥施用量为有机肥600kg、过磷酸钙40kg、复合肥30kg。
施肥后,土壤深翻25~35cm,然后耙平做畦。
畦面宽1.2m,播种2行,畦沟宽0.4m。
一般3月底至4月初可露地播种,株距20cm左右。
(3)田间管理水分管理:由于春季雨水较多,播种后需挖好排水沟,做到厢沟、腰沟、围沟“三沟配套”,避免田间积水。
土壤墒情较差时,进行灌水提高土壤湿度以促进种子出苗。
追肥、除草:当紫苏长出2~3片真叶时,每亩施尿素5~10kg,促苗生长。
结合追肥进行间苗及中耕除草,在植株封行前中耕1次,除去株间杂草。
整枝打杈:紫苏分枝性强,植株长到30~40cm高时应加强植株管理,及时去掉第4节以下的老叶和分枝。
当侧枝有7~8片叶时,要及时摘心,促进分枝生长和防止植株生殖生长,以提高叶片产量和质量。
要随时去除老叶、黄叶、病叶及畸形叶,减少养分不必要的浪费。
随植株生长抹去多余的腋芽、小杈,保持每株有6~8条侧枝。
(4)病虫害防治紫苏病害较少,虫害主要有蚜虫、青虫等。
虫害应以物理防治为主,可悬挂防虫网,运用综合农业技术措施,结合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尽量少用化学农药。
如虫害重,可适当配合喷施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如10%吡虫啉3000倍液及1.8%阿维菌素2500倍液进行防治。
(5)采收叶片宽度达到6cm以上时,即可采收。
采收要求叶片鲜嫩,有光泽,无斑点、病虫及虫卵、畸形、损伤等。
要留下足够的功能叶,以使紫苏继续生长。
采后将上部茎节上的腋芽抹去。
紫苏种植技术

紫苏种植技术
1、选地
选择疏松肥沃的沙壤土育苗和移栽。
2、育苗
二月底至三月上旬播种,栽培1亩紫苏用种1两,苗床一分地左右。
将苗床地浇透水后,将种子与草木灰拌匀后,均匀地撒在厢面上,覆盖薄土或用扫衣在厢面上轻轻地扫一下(与菜秧育苗类似)。
其间注意浇水保湿。
苗高1.5寸左右时除草、匀苗,淋清粪水一次,苗高3寸左右时移栽。
3、整地移栽
满土:窝行距1.2尺×1.2尺,每窝1—2株.
与玉米间种:在玉米行间种一行紫苏,退窝1.2尺,每窝1—2株。
4、田间管理
移栽后发现缺窝,及时补栽。
成活后每亩地用20斤尿素兑粪追肥一次;满土:在封林前丢施尿素30斤左右一次。
与玉米间种的:七月在收玉米前,小雨天每亩施尿素30斤左右一次。
玉米收后及时把玉米杆砍掉
病害防治:危害紫苏的病害主要是锈病,可用50%托布津1500倍进行防治,连续喷药两次,每周一次。
最后一次施药与采收期至少间隔10天,以免影响药材质量。
5、采收与加工
在8月底9月初,紫苏现蕾时及时采收,摘下叶子,晾干即可,忌暴晒,也可以悬挂在通风处阴干后打下叶子。
收获时将地上的枯黄落叶一并收起。
紫苏的栽培方法

紫苏的栽培方法紫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叶和种子均可入药,嫩枝嫩叶具异香,可作调味佐料也可直接食用,是优良的出口创汇蔬菜。
一、播种育苗苗床以表土不易板结、通气保水性好、含腐殖质较高的肥沃土壤为宜,亩施腐熟的鸡羊粪200千克或人粪尿400千克。
10天后,再撒施复合肥5千克、尿素2千克做底肥。
肥土混匀耙平整细后做苗床,床高15厘米,长宽视地形和操作方便而定。
3月中下旬播种,播前在床面喷洒300倍除草通药液除草。
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床面上,覆盖薄土和稻草,浇足水,平覆或架设小拱棚,盖膜压平即可。
育苗期间,施淡人粪尿2至3次,间苗至苗距3厘米左右,苗龄45天左右时定植。
二、整地定植定植最好选择PH值为6至6.5的壤土和沙壤土为好。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亩施腐熟垃圾肥5000千克、大粪3000千克或鸡羊粪1500千克、复合肥100千克。
土壤整细耙平后作畦,畦面宽90厘米,畦沟宽、深各30厘米。
4月底至5月初定植,每畦栽6行,株行距各15厘米。
为消灭杂草和防止小地老虎危害幼苗,定植前3天可用除草通药剂喷洒土表或用糠麸和500倍敌百虫液撒在畦面诱杀害虫。
三、施肥治虫幼苗成活后,每隔半月根际追肥1次,每次亩施人粪尿2500千克或尿素10千克。
为加速叶片生长、提高叶片质量,每月用0.5%尿素液根外追肥一次。
生长期间遇高温天气,早晚应灌水抗旱。
危害紫苏的害虫主要有叶螨、蚜虫、青虫和蚱蜢等。
可选用敌敌畏等药剂进行防治,喷药应在叶片采摘后进行。
四、摘叶打杈紫苏定植20天后,对己长成5茎节的植株,应将4节以下的叶片和枝条全部摘除,以促进植株生长。
摘除初茬叶一周后,当第5茎节的叶片长到横径宽10厘米以上时即可开始采摘,摘后将上部茎节发生的腋芽抹去。
9月初,植株开始生长花序,此时对留叶不留种的植株可保留3对叶摘心、打杈,使其达到成品叶标准。
一棵紫苏每年可产叶36至44片,亩产鲜叶1700至2000千克。
五、采种采种可在留种田进行,也可在大田选留部分植株作种株。
紫苏栽培技术

紫苏栽培技术
紫苏系一年生草本中药植物,种子称苏子,茎秆称苏梗,苏子、苏叶、苏梗均可入药。
鲜紫苏全草可蒸馏紫苏油,是医药工业的原料。
种子含油率达34%―45%,可食用或药用,长期食用苏子油对治疗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显的疗效。
紫苏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疏松肥沃的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上生长良好。
在生产上采用种子繁殖,分育苗和直播两种,为节省种子和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多采用育苗移栽法生产。
种植方法为:清明、谷雨季节,每0.1亩施粗肥500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磷酸二铵5公斤,翻耕做细,将1.5公斤种子撒于地面,搂平压实浇水,7―8天即可出苗(育苗0.1亩可栽大田1.5亩)。
两片真叶间苗,3―4片真叶定苗,苗距2―3厘米。
浇水不宜太多,以防徒长。
夏收以后移栽,可直接在麦茬田内按35×50厘米穴栽,也可翻茬再栽,亩栽3300―3800株。
栽后浇水(一般在下午进行)。
成活后进行一次中耕除草。
小暑至大暑节,紫苏开始分杈时生长迅速,每亩可追施尿素20―30公斤。
孕蕾期再追施尿素20公斤(或二铵15公斤)。
白露节前10―15天停止浇水追肥,让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和质量。
苏叶、苏梗在白露节收割。
如采种子人药,白露节后将植株下部的大叶摘下(晒干人药),植株再加强管理,寒露节种子大部分成熟时割下全株晾晒,打出种子晒干。
结种子后的苏秸已无药用价值,做燃料自行处理。
一般亩产苏子100―
125公斤(目前市场上苏子的价格为6.5―8元/公斤),高产可达150公斤;亩产苏叶200―250公斤。
紫苏种植时间和方法 紫苏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要

紫苏种植时间和方法紫苏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要紫苏别名苏子、赤香苏等,茎、叶、根、种子均能入药,全国各地均有栽培,长江以南有野生。
下面我们介绍紫苏种植时间和方法,以及紫苏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要点,供参考。
一、紫苏种植时间和方法一般为春季3-4月份左右,此时的气温开始回升,且雨水充足,因此较符合紫苏的生长要求,播种后出苗率较高。
常以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
直播生长快、收获早、节省劳力。
(1)种子直播:北方在“谷雨”前后,南方在“春分”。
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45cm,开约1cm深的沟,将种子拌细砂,撒于沟内,覆土,推平。
也可在麦茬地套种。
每亩用种量1~1.2kg。
(2)育苗时间:北方地区在“清明”至“谷雨”之间,南方在“春分”前后。
选向阳、温暖、肥沃的土地育苗。
幼苗期不需常浇水,避免幼苗徒长。
苗高15~18cm时即可移栽。
二、紫苏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要点1、选地整地选择排灌方便的疏松土地,利用房前屋后、路旁、河边处空闲零星地块种植。
按每亩施2500~4000kg基肥,捣细撒于地内,深耕24cm,耙细整平,做90cm宽平畦,南方1m宽高畦。
旱时先向畦内浇水,待水渗下后,表土稍松散时播种。
2、紫苏的移栽方法收获小麦后,抓紧时间移栽。
移栽前一天,先向苗畦内浇水,移苗时,土壤润湿不黏为宜。
选阴天或下午4时后,将苗挖出,在整好的畦田里按行距45cm、株距30cm,挖9-12cm深的穴,每穴1株,填土压紧,立即浇水。
一亩育苗地苗子能移栽10~13亩大田。
3、紫苏的田间管理(1)紫苏的间苗定苗移栽的在缓苗前适当浇水,保持地面湿润。
直播的出苗前后不可缺水,以利幼苗生长。
以后视天气干旱情况,旱时浇水。
雨季注意排涝,地内不可积水。
幼苗出土后,松土保墒,苗高6~9cm时,间去弱小幼苗,并结合中耕除草,苗高12~15cm时,按株距30cm左右定苗,每墩留1~2株。
(2)紫苏如何施肥浇水紫苏在定苗后的 2 ~ 3 个月进入快速生长期,而且此期紫苏的嫩叶大量上市,需水需肥达到高峰。
紫苏人工种植技术及采收和应用

采收方法
采收时间:紫苏 生长至开花期时 进行采收
采收部位:主要 采收紫苏的茎、 叶和花
采收工具:使用 剪刀或镰刀进行 采收
采收标准:根据紫苏的生长 状况和用途进行采收,如药 用、食用或提取精油等
采收后处理:将采收的紫苏 进行清洗、晾干或加工处理, 以保持其品质和营养价值
采后处理
及时采收:在紫苏成 熟期及时采收,避免
过熟或过生
储存方法:选择合适 的储存环境,如阴凉、 通风、干燥处,避免 阳光直射或潮湿环境
采收方法:选择合适 的采收工具,如剪刀 或镰刀,避免损伤植
株
采后病虫害防治:采 收后及时检查和处理 病虫害,避免影响紫
苏品质和产量
采后处理:将采收的 紫苏进行分类、清洗、 晾晒或烘干,以保持
水良好的土壤
2019
水肥管理:适 时浇水,合理
施肥
2021
采收时间:根 据紫苏生长情 况,适时采收
紫苏采收
采收时间
1
紫苏的采收时 间通常在每年
的7-9月
2
采收时间因 品种和地区
而异
3
采收时间应根 据紫苏的生长 状况和用途来
确定
4
采收时间过早 会影响紫苏的
品质和产量
5
采收时间过晚 会导致紫苏的 叶片老化,影
食用价值
紫苏叶:富含维生素和
矿物质,具有抗氧化、 01
抗炎、抗癌等多种功效
紫苏梗:具有消食、解 暑、止咳等功效
03
紫苏酒:具有活血化瘀、 05
消肿止痛等作用
紫苏籽:富含不饱和脂
02 肪酸,具有降血脂、降
血压、抗血栓等作用
紫苏油:富含亚麻酸,
04 具有抗炎、抗过敏、降
紫苏的栽培技术

紫苏的栽培技术紫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紫苏以嫩叶供食用。
根、茎、叶、花萼及果实均可入药。
以加工紫苏叶出口为主,广泛应用于辅料或被作为蔬菜,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外销蔬菜。
主要出口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一、整地作畦选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疏棚肥沃的壤土种植。
在定檀前10―15天进行深耕晒垡,每亩(1亩二1/15公顷,下同)施入2000―3000公斤有机肥作基肥,整平作畦,作成80―100厘米宽的畦。
二、育苗移栽1.培育壮苗苗床宜选向阳温暖处,施足基肥,并配加适量过磷酸钙,于3月初浇透水,然后撒种,覆细土约1厘米。
再均匀撒些稻草,覆盖地膜,然后加小拱棚,以保温保湿,经7~10天即发芽出苗。
注意及时揭去地膜。
苗出齐后,间去过密的幼苗。
一般要间苗3次,苗距约3厘米。
及时除草,适时浇水。
注意及时通风透气以防高脚苗。
进入4月份即可揭除小拱棚薄膜,促使植株健壮。
2.地膜定植在整好的畦面喷洒除草剂,每亩用72%的都尔乳剂100克,加水20―40公斤均匀喷洒地面,喷后覆盖地膜。
这样可使整个生产季节不发生草害。
一般在4月中旬秧苗15厘米高、3―4对真叶时,按株行距30厘米×40厘米进行定植。
随即透浇水。
三、田间管理1.肥水管理幼苗和花期需水较多,干旱时应及时浇水。
进入6月份以后,紫苏开始旺盛生长,需要较多养分和水分,应保持土壤湿润,并追施速效氮肥2次。
每次施尿素10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可以有效地提高产量。
雨季应注意排水。
2.摘心促枝紫苏的分枝性较强,平均每株分枝可达25―30个,叶片数达300―400片。
以收获嫩茎叶为目的,要摘除已进行花芽分花的顶端,使之不开花,促进分枝,维持茎叶旺盛生长。
3.病虫害防治白粉病、锈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进行喷雾,连续2次;斑枯病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锌胶悬剂干粉喷粉,或用1:1:200倍的波尔多液喷雾防治。
蚱蜢、甜菜夜蛾害虫,可采用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或来杀丁1500倍液喷杀,喷药时间应安排在采叶后立即进行。
紫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紫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紫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营养丰富,又是疗效良好的中药,也可用作观赏植物,还是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如下:一、选地整地1.选地以微酸性、含腐殖质高的壤土或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佳。
2.施足底肥施足底肥,特别要施足优质农家肥,如牲畜粪、家禽粪等,要求亩用量在5000千克以上,先经充分腐熟,在春季整地前撒施,然后犁翻入土,细耙拌匀,使土肥融合。
3.精细整地紫苏为须根系,根系发达,可入土30厘米以上,但主要分布在25厘米的土层中。
因此,要在冬前深耕,耕深达25厘米以上,利用冬季冻垡,消灭土地里的病菌孢子、卵块和蛹,疏松土壤,增强土壤蓄水保肥能力。
春种前,进行春耕春耙,把土地整细、平、松、软,上虚下实。
4.开沟做畦如排水不良,会严重影响紫苏产量和品质。
紫苏需精细管理,并多次采收,因而必须开沟做畦。
畦面宽以人站两边,可以除净畦面杂草和有利于采收即可。
一般要求畦面宽1.2米左右,畦沟宽30厘米~40厘米,沟深15厘米~20厘米。
二、育苗移栽紫苏采用直播、撒播、条播、穴播均可。
紫苏适应性较强,地温在5℃以上即可萌发。
一般3月下旬~4月上旬为播种适期。
也可育苗移栽,如能在棚室育苗,大田定植,则可增长其生长期,以利高产优质。
1.选用良种选用日本的食叶紫苏和国内的大叶紫苏。
红叶紫苏叶片中香气浓郁,绿叶紫苏生长势旺,也可选用。
选择色泽鲜好、大小均匀、籽粒饱满、没有霉变的种子。
2.棚室育苗首先,做好苗床。
施足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和速效肥,在冬季深耕的基础上,浅耕、整细、耧平,做成南北走向的小低畦,畦面宽1米左右,畦埂高4厘米~6厘米,畦面要求北高南低,落差10厘米,以利采光。
其次,适当早播。
播种期要比露地直播的提前30天~40天,一般在2月中旬~3月上旬较为适宜。
第三,提高播种技术。
将种子置于3℃下处理5天,并用1000ppm赤霉素喷洒,以促进发芽。
紫苏播种时间和方法紫苏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紫苏播种时间和方法紫苏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紫苏属一年生芳香性草本植物。
我们通过大量试验和多年种植,总结出了一套紫办栽培技术。
今天介绍一下紫苏播种时间和方法,即紫苏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要点,与朋友们共勉。
一、紫苏播种时间和方法种植紫苏一般应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为宜,可分为大田直播育苗、苗畦育苗两种方法。
(1)大田直播育苗方法在整好的地块按行距50cm,用秋耧将中腿下籽孔塞严进行耧播,播后轻磨,覆土厚1cm左右,亩播量0.75-1公斤。
待株高20cm,主茎4-6对叶片时,在保证亩留苗2000株左右的同时可间苗进行大田移栽。
(2)苗畦育苗方法在临近移栽地旁选秋闲地0.1亩,施优质农家肥300公斤,普通过磷酸钙5公斤,尿素1公斤,均匀撒施,人工用铁锹耕翻,整平作畦,按行距15cm于4月中旬用麦耧播种,耙磨覆土1cm左右即可。
待株高5-6cm时进行间苗、定苗,按株行距18cm定苗,共可定苗2059株,可供一亩地用苗。
二、紫苏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1、种植紫苏的地块选择土壤含盐量不高于0.2%,以黑垆土、黄绵土为宜,ph值为6.5-7.5。
地块选择光照充足,疏松肥沃的塬面地,或梯田地种植为宜,亩施优质农肥3000公斤,撒施均匀,耕翻磨细、整平。
2、紫苏的移栽方法一般在小麦收获后,抢时抢墒及早进行移栽,在土壤墒情较差时应浇水移栽,选择雨前雨后移栽成活率较高,效果更好。
移栽时要深浇浅栽,覆土不宜过多,以低于地表为宜,按行距45cm,株距60cm挖窝移栽,大田和阳畦用铁锹起苗带土移栽,苗床用瓜铲起苗移植。
每亩栽植2000株左右为宜,遵循壮苗宜稀,弱苗宜稠的原则,随栽随浇水以保成活率。
3、紫苏如何中耕追肥直播田在封行前中耕除草2-3次,促苗保墒。
移栽田在缓苗后及时中耕灭茬,疏松土壤,并亩追施尿素20公斤,促苗早发快长,初花和盛花期,喷施叶面肥两次,可促进成熟并提高产量。
4、紫苏要适时收获由于荏自然落粒十分严重,当80%籽粒呈浅褐色时应及时收割,以防籽粒脱落,并立杆堆放,待完成后熟后在打碾,以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紫苏栽培技术

紫苏栽培技术1、简介紫苏为常用中药, 以茎、叶及种子供药用。
种子出油率达34%~35%, 可食用或药用。
紫苏便于管理, 适合山区贫瘠土地种植, 投入少, 产出高。
2、选地与整地紫苏适宜高山冷凉区的疏林地带种植, 对土壤要求不严, 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
整地方式: 春季顶浆起垄, 镇压后待播。
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厩肥1500 kg 作基肥,尿素2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
浇足底水, 造墒待播。
3、播种3.1 直播播期宜为5 月10~15 日。
播种时按每亩600 g 的播种量, 将草木灰2~3 kg 与种子拌匀, 制成种子灰。
播后覆盖细肥土, 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
保持土壤湿润, 10~15 天即可出苗。
播种方式为条播,行距65~70 cm, 机械开沟, 人工点葫芦播种。
3.2 及时间定苗苗高4~5 cm 时进行间苗, 保持幼苗株距3~5 cm。
幼苗达到3-4对真叶时即可定苗,控制株距8~10 cm, 每亩保苗1.2万~1.3万株。
4 田间管理4.1 中耕除草及追肥封垄前进行1次中耕除草和追肥。
每次每亩喷施稀释500~600 倍的叶面肥80~100 kg, 共喷3 次。
4.3 排灌水若遇干旱天气, 应注意及时浇水保苗。
雨季及灌大水后, 及时清沟排余水, 防止积水烂根。
5 病虫害防治5.1 斑枯病通常自6 月开始发生, 一直为害至收获前。
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褐色或黑色小斑点, 后扩大成大病斑, 干枯后形成孔洞, 叶片脱落。
防治方法: 合理密植,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注意排水, 降低田间湿度; 发病初期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或1∶1∶200 波尔多液, 每7 天1 次, 连喷2~3 次, 在收获前15 天内停止喷药。
5.2 菟丝子菟丝子为寄生性杂草, 以茎缠绕紫苏, 吸取营养, 造成紫苏茎叶变黄和变红, 不能正常开花结实。
防治方法: 每公顷用50%双丁乐灵( 地乐胺) 乳油2~3 kg 对水300 kg 结合田间封闭除草进行防治。
紫苏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紫苏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一)种子贮藏与处理种子休眠期长达120天,如刚采收后的种子,需打破休眠,可将种子放在温度3℃下5天,并用100ppm的赤霉素处理促进发芽。
种子发芽属需光性。
忌干燥贮藏,采收的种子宜于荫凉处风干2―3天,后用等量河沙与种子混合,保持适宜的湿度,装进箱子内埋藏于土中,以利发芽。
(二)露地栽培种子细小,土块要打碎,整细,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公斤,饼肥70一80公斤,硫酸铵1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氯化钾4公斤,肥料与土充分混合,作畦宽1.3一1.5米(连沟)的高畦,畦面耙平,多行撒播,每亩需种量0.7公斤。
播后用脚踏实,不覆土,水喷洒后盖地膜或无纺布,保湿和增高土温,可提早出土,出土后及时揭膜。
2片叶子时开始间苗,第1次间苗,距离7―8厘米,第2次间苗15―20厘米,定苗最后距离l5―20厘米见方。
天干时需及时浇水,每亩浇水量l000公斤。
生长期间,如缺肥需追肥1―2次,每亩施尿素7―8公斤(液施0.3%)。
幼苗供食,播后30一35天采收。
陆续采收叶片者,播后40一50天开始采摘。
(三)保护地栽培利用酿热温床或日光温室以及塑料棚在冬春季节进行促成栽培,效益颇高。
多用于“芽紫苏”栽培上,即将种子撒播于温床或塑料棚,当长至真叶3―4片时,用剪刀齐地面剪断,装箱出售,注意发芽后尽量照光并保持湿气,防止干燥,使幼苗嫩而鲜艳。
另一种保护地栽培方式是先在温床中育苗,当真叶长至3―4片时移植于另一保护地,每3―4株为一丛,行丛植,丛距10―12厘米,育苗期间可用黑色薄膜行早晚覆盖,使日照缩短到每天6―7小时,以促进花芽分化。
但移植后不再进行遮光短日处理,但要保持温度20℃左右。
一般6―7片时抽穗,穗长6―8厘米时,及时采收,以每l0一15株扎为一把上市,产品以花色鲜明,花蕾密生为上品称为“穗紫苏”,品种宜选矮性品种。
作为采叶为目的时,冬季低温短日照期间紫苏行保护地栽培时,可在真叶3―4片时,开始进行夜间以电灯进行补光处理延长光照至14小时,可抑制花芽分化,增加叶数和产量。
种植技术-紫苏栽培技术

种植技术-紫苏栽培技术紫苏,别名荏、赤苏、白苏、香苏、赤苏、红苏、红紫苏、皱紫苏等,学名Perillafrutescens(L.)Britt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紫苏中含有的多种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被人体吸收后,具有多种功效,如可降低血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治疗效果。
目前,日本已开发出紫苏茶、紫苏饮料、紫苏酱油、紫苏增白霜等系列产品。
(一)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株高l-1.5米。
茎四棱形,直立,被细毛紫色或绿紫色,多分枝。
叶对生,有长柄,叶片椭圆形至宽卵形,先端突尖或渐尖,边缘有锯齿,两面紫色,被柔毛。
轮伞花序组成偏向一侧的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每花有一苞片,卵圆形,先端渐尖;花萼钟形,先端5裂;花冠二唇形,紫红色或粉红色;雄蕊4,2强;子房4裂,柱头2浅裂。
小坚果近球形,灰棕色。
花期6-7月,果期7—9月。
(二)生长习性紫苏对气候、土壤条件适应性强,但在温暖湿润、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环境生长旺盛。
种子容易萌发,发芽适温为25℃。
种子寿命为1年。
(三)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选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壤上种植为好。
每亩施入2000-3000千克农家肥作基肥,耕翻、耙细整平,作成80-100厘米宽的畦。
2.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
(l)直播;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50-60厘米开0.5-1厘米的浅沟。
穴播按穴距30厘米×50厘米开穴。
播时将种子拌上细沙,均匀地撒入沟(穴)内,覆薄土,稍加镇压,每亩用种子1千克。
播后5-7天即可出苗。
(2)育苗移栽;苗床宜选向阳温暖处,施足基肥,并配加适量过磷酸钙,于4月先浇透水,然后撒种,覆细土约1厘米。
如果气温低,可覆盖塑料薄膜,幼苗出土后揭除。
苗高5-6厘米时间苗,苗高15-20厘米时,选阴雨天或午后,按株行距50厘米×60厘米移栽于大田,栽后及时浇水1-2次,即可成活。
紫苏是一味中药,如何种植紫苏?

紫苏是一味中药,如何种植紫苏?
紫苏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叶子带有一种特殊的香气,叶片呈紫色,是一种中药材。
怎么有机栽培紫苏呢?
紫苏喜欢松软的土壤,最好是中性土壤,在清明的时候,将土壤施用有机肥并翻耕,打细,以每1000斤肥施用0.1亩地为宜。
然后撒下3斤种子,压平后再浇水。
等一周后长出苗,可以栽1.5亩地。
苗的距离以两到三厘米,不要浇太多的水。
等夏天后可以移到麦地里,以35X50CM间距,挖穴栽种,一亩地三千三到三千八百株之间。
在下午浇水。
等成活之后,可进行除草。
等紫苏要杈时,一亩地追加二十到三十千克的尿素,出花蕾时再施一次。
白露前半个月要停止浇水和施肥。
等白露节的时候,就可以收割叶子和梗了。
如果是采种子,等节后把紫苏的叶片摘除,等种子成熟后收割晾干。
一亩地可以收获种子一百到一百三十千克,每千克的价格6.5到8块。
叶子可收获200到250千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苏栽培技术]紫苏栽培技术亩株数
紫苏是一种中药,近年来已被开发利用成为一种高级保健蔬菜,其嫩茎叶是凉拌、炒食的上等菜肴,播种至采收为100天左右,适宜闽南地区栽培,是一个出口创汇优良品种。
一、选好育苗田
在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高的沙壤地育苗。
经翻犁细耙后,整成畦面宽1米,沟宽、深各0.3米,畦面的土壤必须细碎、紧实、平整,无杂草和碎石。
在畦面上铺上20厘米厚的稻草或甘蔗叶,然后放火烧掉,可显著减少杂草和病虫的危害。
二、种子处理与播种
用清水浸泡种子1~2小时后取出,放在冰箱的冷藏室约12小时后取出晾干待播。
3年栽培实践证明,过早播种可早开花,一般宜在12月上、中旬播种。
晾干后的种子用细沙拌匀,均匀地撒在稻草或甘蔗叶烧的灰上,可以不盖种,也可667平方米(1亩)用蘑菇土或土杂肥300~500公斤盖种。
种苗田播种量为667平方米0.4~0.6公斤。
播种后用竹竿搭高0.5~0.6米、长1.2~1.3米的拱棚,棚上盖膜保温。
棚膜四周用泥土压实,一般7天后开始出苗,10~15天基本齐苗。
三、苗期管理
结合拔除苗床杂草,去除较密的弱苗。
二叶一心时667平方米施10%的人粪尿400~500公斤,以后每隔10天薄施一次人粪尿,同时保持苗床湿润。
后期如遇气温回升,要及时揭膜炼苗,防止徒长,如遇阴雨低温则要及时盖膜保苗。
移栽前一周喷一次送嫁药,可用多菌灵8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苗木病虫。
四、整地与移栽
选择排灌方便、前作为水稻田的地块,667平方米加入蘑菇土或土杂肥1000公斤,进行深耕晒白,并细耙翻耕,使土壤细碎、疏松、平整,而后整成畦宽0.8米、沟宽0.3米、沟深0.2米的畦面。
移栽后最初紫苏苗木生长缓慢,20天后才恢复正常生长。
于2月上旬气温回升时,选择晴天移栽。
移栽前畦面灌足水后排干,用食指和拇指轻握苗木基部轻轻插入土中,并使苗木直立,入土深度为1~2厘米即可。
采用双行定植,株距15~20厘米、行距30~40厘米,基本苗数为667平方米7000~8000株。
五、栽培管理
前期应薄肥勤施,以氮肥为主,促进幼苗生长,浇施稀薄人粪尿或追施尿素2~3次,每次667平方米施稀薄人粪尿1500公斤或尿素20公斤,条施在幼苗基部约10厘米处,切勿施在幼苗的基部,避免灼伤幼苗。
中期茎叶大量生长,应追施磷、钾肥,可667平方米追施三元复合肥20公斤,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次。
每采收一次施一次肥,以氮肥为主,搭配适量的磷钾肥。
紫苏生长发育期土壤保持一定的水分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水分的管理以畦面湿润为主,土面不见白,雨天注意排积水。
幼苗长至10~20厘米时应进行一次松土除草,以后结合灌水施肥,多次进行中耕,保持土壤疏松,田间无杂草。
主要虫害是夜蛾类的幼虫,一般以喷施菊酯类低毒农药或用生物杀虫剂。
在采收期间极易发生锈病,可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多菌灵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并注意用药安全,间隔期后方可采收上市。
六、适时采收
紫苏茎长大小适当时方可采收。
一般在3月上旬植株主茎高40厘米以上,采下茎长5~6厘米的4叶包心的枝条,并堆放在阴凉处晾干,即可加工出售。
(福建省漳州市农业局兰海滨邮编:363000)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