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第五课《故乡》教案
五年级音乐第五课《故乡》教案
![五年级音乐第五课《故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656a8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7.png)
教案:五年级音乐第五课《故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到歌曲《故乡》所表达的深情和思念家乡的情感。
2. 学会歌曲《故乡》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现力,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故乡》的歌词和旋律。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音高较高的音的演唱。
2. 歌曲中的节奏和拍子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故乡》的乐谱和歌词。
2. 准备录音机或者音乐播放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故乡》,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引发他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教唱歌曲:教师教唱歌曲《故乡》,引导学生跟唱,注意指导学生正确演唱歌曲中的音高较高的音。
3. 学习歌曲: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通过唱谱和歌词,理解歌曲的意义。
4. 练习演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演唱练习,鼓励他们大胆表现,提高演唱能力。
5.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歌曲《故乡》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总结,鼓励他们的进步,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对于音高较高的音的演唱和节奏的把握。
要通过情感体验的引导,让学生真正理解歌曲的意义,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歌曲《故乡》的背景和创作意图,增加他们对歌曲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欣赏其他表达家乡情感的音乐作品,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故乡》,加强他们对歌曲的熟练度。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唱,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八、家庭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学会的歌曲《故乡》,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2. 布置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故乡》,加强他们对歌曲的掌握。
《故乡》教案教学设计与实施
![《故乡》教案教学设计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5401be6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36.png)
《故乡》教案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教学目标通过讲解,教师将要求学生:1.熟悉这首诗歌的主题,并且知道这个主题对于人类的意义;2.理解这首诗歌的形式,包括诗歌结构、韵律特点;3.分析这首诗歌使用的语言特点,如闻、视、触、听等肢体语言的运用;4.以经典散文为范本,学会如何运用不同的肢体语言去丰富和增加自己的文学表达能力。
二、教学设计1.教学前期教师应该从这首诗歌的背景入手,介绍作者鲁迅和他的生平。
向学生提出问题,如鲁迅如何被视为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哪些是著名的?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审美风格和思想。
2.教学中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歌。
通过高度重视语音、语调、韵律、停顿等元素,外化出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同时,教师应该着重分析这首诗歌所使用的语言特点。
例如,“远处山的轮廓”是用“视觉”来描绘的,“听到犁车声”是用“听觉”来描绘的,“闻到树木的芳香”是用“嗅觉”来描绘的。
通过细致的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的艺术特点和表达方式。
3.教学后期通过这首诗歌的教学,学生应该意识到肢体语言在文学中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尝试运用这种方式丰富自己的文学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何用肢体语言描绘一个地方?”学生可以通过锻炼自己的肢体语言能力来回答这个问题。
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口头的练习,然后再进行书写。
三、教学实施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施教学:1.向学生提供这首诗歌的文本,并让他们自己阅读。
2.将学生组织成小组,组织讨论、表达观点,促进学生参与和展开口头表述。
3.重读这首诗歌,并鼓励学生讲述它的故事。
4.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艺术特点,并通过类似实例重新让学生理解这些要素。
5.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诗歌所描绘的地方。
6.为了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让他们写一篇类似于《故乡》这样的散文,并通过他们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真实感。
四、教学评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1.让学生口头表达,听起来能不能表达这首诗歌的主题、语言特点、诗歌形式等;2.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情况,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3.评估学生的书面作品,包括散文、小组讨论的文字记录等。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第五课《故乡》教案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第五课《故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e6157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b3.png)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第五课《故乡》教案一. 教材分析《故乡》是人音版五年级上册第五课的一首歌曲,歌曲以富有诗意的歌词描绘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歌曲的旋律优美、抒情,节奏宽广,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歌曲的难度适中,适合五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较强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乐理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加强对乐理知识的巩固。
此外,学生对故乡的概念可能理解不深,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故乡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歌曲《故乡》,感受歌曲的美感。
2.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歌词含义,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3.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激发他们对故乡的热爱。
4.巩固和拓展学生对乐理知识的学习。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演唱技巧,如音准、节奏、情感的把握。
2.理解歌曲的歌词含义,感悟故乡的意义。
3.乐理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悟故乡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歌词入手,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3.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提高。
4.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故乡》的曲谱、歌词、图片、视频等。
2.教学用具:钢琴、音响设备、投影仪等。
3.练习材料:乐理知识练习题、合唱曲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故乡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故乡的意义,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呈现(5分钟)向学生介绍歌曲《故乡》的背景、歌词含义,让他们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授歌曲的旋律、节奏,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演唱。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准、情感的把握,以及合唱技巧。
《故乡》优秀教案5篇
![《故乡》优秀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9d1c4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03.png)
《故乡》优秀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报告大全、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insights, report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故乡》优秀教案5篇一份完善的教案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保障之一、写好教案,帮助教师提前预测学生的学习困难和挑战,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支持和指导,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故乡》优秀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五年级音乐第五课《故乡》教案
![五年级音乐第五课《故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0e5192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5.png)
一、课程目标:1. 让学生感受故乡的美好,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学会歌曲《故乡》,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3.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故乡》的学习。
2. 音乐欣赏:故乡的风景图片。
3. 音乐知识:了解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故乡》,能够独立演唱。
2. 难点:歌曲中节奏、旋律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歌曲《故乡》音频、歌词、故乡风景图片。
2. 乐器:钢琴、吉他。
3. 教学用具:乐谱、歌谱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引导学生回忆故乡的美好景色。
b. 展示故乡风景图片,让学生分享对故乡的感受。
2. 新课导入:a. 介绍歌曲《故乡》的背景及创作意图。
b. 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
3. 学唱歌曲:a. 分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节奏、旋律。
b. 学生跟唱,教师纠正发音及歌唱技巧。
4. 歌曲练习:a. 学生自主练习歌唱,教师巡回指导。
b. 集体演唱,检查学习效果。
5. 音乐欣赏:a. 播放故乡风景图片,让学生欣赏。
b. 引导学生用歌曲《故乡》的旋律哼唱故乡美景。
6. 课堂小结:b. 布置课后作业:熟唱歌曲《故乡》,了解更多关于故乡的音乐作品。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故乡》。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并能够运用到其他音乐作品中。
3. 学生通过音乐欣赏,进一步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比赛,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歌唱才华。
2. 邀请家长参加音乐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3. 开展音乐主题活动,如故乡主题音乐会、故乡图片展览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故乡的文化。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集体演唱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故乡》教案
![《故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3f40cc4afe04a1b071de91.png)
《故乡》教案教学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歌曲当中体验、发现和享受音乐美,让学生在音乐中体验热爱故乡的情感。
2、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故乡》,从感性上让学生体验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
2、知识目标:了解作者生平和相关文化,激发学生用科学富有感情的声音来演唱《故乡》。
教学重点:科学地有情感地演唱。
教学难点:感受俄罗斯民歌的音乐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视频,音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同学们都是哪里人?来告诉老师你们家乡有什么特色、特产……生:回答。
师:老师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介绍自己家乡)。
师:今天这节课的内容与“故乡”二字有关。
哪位同学能举例说明与故乡有关的文学作品或是音乐作品,唱一两句。
学生:回答。
老师:在很早以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在固定地域内生活和繁衍后代的,很少到其他地方定居,因此就把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称之为祖籍,也就是一个人的籍贯所在,人们称那里是老家,也就是故乡。
故乡从来就和学者文人结下难舍难离的不解之缘。
李白《静夜思》会背吧?“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俄罗斯民歌,题目就叫《故乡》。
二、新课讲授。
1、学生朗读歌词,分析节奏。
进行节奏练习。
师:这首歌曲的歌名叫《故乡》。
是俄罗斯民歌,俄罗斯民族是个灾难深重的民族,那里的人民长期生活在沙皇黑暗的统治之下,生活非常艰苦,形成民族性格的双重性:反抗与忧郁。
这也赋予了俄罗斯民歌深沉的音调,通常较多的运用小调,旋律起伏较大,气息比较宽广,富于歌唱性,常用四五度下行跳进等音调。
如《三套车》、《伏尔加船夫曲》、《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
师: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生:抒情的,思念的,忧伤的。
师:想一想,为什么音乐能表现出思念、忧伤的情绪呢?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呢?从力度、音色、速度、旋律线上引导学生。
师:力度怎样?从力度的强弱上表现出音乐的情绪。
五年级上册音乐《故乡》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故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9e807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7.png)
五年级上册音乐《故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故乡》,让学生感受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过程与方法:采用聆听、演唱、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学会用歌声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3. 知识与技能:学会歌曲《故乡》,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故乡》的歌词和旋律。
2. 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家乡情怀。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把握。
2. 理解歌曲的深层含义,体会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视频。
2. 音乐教材。
3. 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歌曲《故乡》,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引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新课导入:介绍歌曲《故乡》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
3. 学唱歌曲:分段教授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引导学生跟唱,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4. 歌曲讨论:让学生谈谈对歌曲的理解,分享自己心中的故乡。
5. 歌曲展示:邀请学生代表演唱歌曲,鼓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6. 拓展活动:让学生创作关于故乡的歌曲或诗歌,展示对家乡的热爱。
7.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故乡》所表达的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复习歌曲《故乡》,学会演唱并理解歌曲的内涵。
9. 板书设计:歌曲《故乡》家乡情怀10. 课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演唱歌曲《故乡》,并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2. 学生能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故乡的认识和感受。
3. 学生能够创作关于故乡的诗歌或歌曲,展现对家乡的热爱。
七、教学内容1. 歌曲《故乡》的歌词和旋律。
2. 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3. 家乡情怀的内涵和表现。
八、教学方法1. 聆听法:让学生聆听歌曲《故乡》,感受其美感。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学。
五年级上册音乐说课稿-第5课故乡:故乡的小路-人音版(简谱)2023秋
![五年级上册音乐说课稿-第5课故乡:故乡的小路-人音版(简谱)2023秋](https://img.taocdn.com/s3/m/c336808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1.png)
5.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曲学唱,引导学生体验和表达对故乡的热爱,培养关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歌曲《故乡的小路》的旋律与节奏: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师需引导学生准确学唱,确保掌握歌曲的基本框架。
-简谱知识的运用:歌曲中的简谱是教学重点,包括音高、音长、休止符等,学生需学会识谱并能应用于实践中。
-歌曲背景及情感体验: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所表达的情感,使学生能够在演唱时融入个人情感,提升音乐表现力。
举例解释: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钢琴伴奏、拍手等方式,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并通过反复练习,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歌曲旋律。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复杂的节奏变化,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故乡的小路》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音乐创作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如何运用所学简谱知识进行创作。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音乐创作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音乐在表达故乡情感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教案第五课故乡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教案第五课故乡](https://img.taocdn.com/s3/m/abfac4266bec0975f565e269.png)
小学音乐人音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故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目标: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
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
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
并通过聆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能力目标: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
知识目标: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能力目标: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
教学内容聆听:小提琴曲《思乡曲》、歌曲《乡间的小路》、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表演: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故乡的小路》。
教材分析1、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这是我国影片《红日》中的插曲。
影片以解放战争中我英雄的人民解放军在山东孟良崮一役大败敌军的史实为题材,不仅描写了英勇杀敌的人民战士,也描写了积极支前的革命群众。
这首歌曲就是由在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为解放军运送粮食的农村姑娘所唱。
它反映了军民一家的鱼水情,它表达了人民对幸福的向往,它也倾吐了人们对家乡的纵情赞美。
歌曲优美流畅,热情爽朗,影片放映之后,这首歌曲不胫而走,在全国广为流传,深受群众喜爱。
歌曲结构为带再现的二段体。
第一乐段由各为两小节的四个乐句组成。
这个段落旋律高回低转,节奏张弛有致,生动地描绘了青山起伏、绿水环绕的美丽风光。
高亢嘹亮的长音哎",引入了第二乐段。
在"哎"后的一小节,由于巧妙地使用了""音,产生了调性色彩的变化(以"5"为宫音),与前一乐段形成对比,突出了歌曲的主题"谁不说俺家乡好",旋即又转回到原来调性("1"为宫音),并将第一乐段的第四乐句扩展再现,表达了对家乡、对解放军的赞美之情。
作曲者吕其明。
他还作有电影音乐《城南旧事》、管弦乐《红旗颂》、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
2、小提琴曲《思乡曲》。
用小提琴奏出的哀婉缠绵、如诉如泣的旋律带着浓重的思乡愁情扑面袭来,远离家乡的人们那种"冷冷清清、寻寻觅觅",欲回家乡而又不能的情境似呈眼前。
小学音乐《故乡》教案
![小学音乐《故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06e27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17.png)
《故乡》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感受俄罗斯歌曲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在聆听、视唱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知识与技能:准确的演唱歌曲中出现的附点节奏和八度音程。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用自然的状态、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准确的演唱歌曲中出现的附点节奏和八度音程。
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歌曲导入,老师演唱歌曲《静夜思》,提问:这首歌曲让你想到了什么?(李白思念故乡)老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故乡,并引出本节课课题《故乡》(二)教授新课1.初步感知(1)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提问:歌曲中作者的故乡在什么地方?(俄罗斯)(2)老师出示图片并介绍俄罗斯风土人情。
(3)老师弹唱歌曲,并提问:歌曲的情绪怎样的?(优美的、深情的)2.学唱歌曲(1)老师引导学生做发声练习,口述注意事项,用a唱:12 34| 54 32| 1—|(2)老师弹钢琴,引导学生用a来模唱旋律,并引导学生发现难点:附点节奏。
(用柯达伊教学法的节奏读法解决附点节奏)(3)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中出现的八度音程,用科尔文手势帮助学生找准音高。
(4)老师弹钢琴,学生尝试填入歌词。
(5)老师弹钢琴,引导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6)老师弹钢琴,引导学生加入情感演唱。
(三)音乐活动鼓励学生为歌曲编配歌词,唱一唱自己的故乡,表达对故乡的热爱。
学生分小组展示表演,学生间自评、互评,教师总结。
(四)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升华主题。
最后欣赏一首俄罗斯歌曲《三套车》来结束本节课。
四、板书设计。
小学音乐《故乡》教案
![小学音乐《故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e7a34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7.png)
小学音乐《故乡》教案教案标题:小学音乐《故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乡》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和意义;2. 能够正确演唱《故乡》的歌词;3. 能够通过音乐欣赏的方式感受和表达对故乡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1. 《故乡》音乐录音;2. 课件或图片展示故乡的风景;3. 歌词卡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故乡》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中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引导学生讨论,了解故乡对每个人的重要性。
2. 呈现:向学生展示故乡的图片或课件,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故乡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3. 学唱歌曲:分发歌词卡片,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故乡》。
先进行整体朗读,然后逐句教唱。
注意发音准确、语调自然。
4. 合唱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练习歌曲的不同部分。
然后进行合唱练习,加强整体的协调和合作。
5. 音乐欣赏:再次播放《故乡》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然后请学生用画笔和纸,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故乡的情感。
6. 分享和展示:学生将自己的画作展示给全班同学,并简单描述自己画作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7. 总结: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总结故乡对每个人的重要性,以及音乐如何表达对故乡的情感。
四、教学延伸:1. 邀请学生带来自己家乡的音乐作品,进行分享和欣赏。
2. 组织学生创作自己的故乡音乐作品,可以是歌曲、乐曲或简短的旋律。
五、课堂评价:1. 观察学生在学唱歌曲时的参与度和表现;2. 评价学生在音乐欣赏和表达方面的表现;3. 评价学生在分享和展示中的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和感受到故乡的重要性,并通过音乐表达对故乡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互动和合作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第5课《故乡》教案共3课时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第5课《故乡》教案共3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d45bee99fd0a79563c1e72bf.png)
第5课故乡《思乡曲》教学目标:l、聆听《思乡曲》,感受、体验其音乐内容和音乐情绪。
理解其所表达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对马思聪在音乐上的贡献有一个初步了解。
教材分析:这是马思聪1937年所作《内蒙组曲》暨《绥远组曲》(作品9)中的第二首。
慢板,以如歌如诉的旋律表现出远离家乡的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乐曲的主题直接采用的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的旋律,旋律具有深情、缠绵、忧伤的情调。
乐曲在使用传统的带再现三部曲式的同时,运用了变奏的手法。
三次变奏,一方面不断赋于主题新的形象,另一方面又起到了使情感递次高涨的作用。
主题再现在明亮的高音区,既表现出小提琴的丰富音色,又使情感的表达更加细腻。
使人回味无穷的是,乐曲最后落在羽调式的属和弦上造成期待感,使思念之情久久回荡。
教学重难点:1、熟悉并记住《思乡曲》的旋律。
2、深刻理解思乡之情。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提琴、二胡、钢琴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播放《思乡曲》音乐片断【设计意图:营造一种音乐气氛,让‘学生听着音乐走入课堂,为导课作铺垫。
】二、导入新课师:刚才我们大家听到的这段音乐,表现的是何种情绪?知道曲名吗?生:讨论,回答。
师:屏幕出示课题《思乡曲》三、学习、感受与探索l、曲作者介绍师:这首深情、缠绵、忧伤的乐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一定想知道这首乐曲的作者是谁?代表作有哪些?师:下面就让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下这位著名的作曲家。
课件:出示马思聪的肖像和简介,代表作品。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马思聪,并记住其代表作品】2、《思乡曲》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多媒体演示以《思乡曲》主题音乐为背景,播放日本侵华图片。
师:1937年日寇全面侵华,我东北沦陷,华北沦陷,无数中国人无家可归,四处颠沛,这一切激起了作曲家的无比仇恨。
《思乡曲》深情、缠绵、忧伤的旋律,使无数背景离乡,妻离子散的人们坚定了打回老家去的决心。
《思乡曲》成为当时一首很著名的抗日乐曲。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故乡》︳人音版(五线谱)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故乡》︳人音版(五线谱)](https://img.taocdn.com/s3/m/3e1ccc7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6d.png)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故乡》︳人音版(五线谱)第五课《故乡》课型:欣赏课教材分析: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这是我国作曲家吕其明为影片《红日》所作的插曲。
影片以解放战争中我英雄的人民解放军在山东孟良崮一役大败敌军的史实为题材。
他反映了军民一家的鱼水情,它表达了人民对幸福的向往,它也倾吐了人们对家乡的纵情赞美。
歌曲优美流畅,热情爽朗,歌曲结构为带再现的二段体。
歌曲《小村之恋》这是一首带再现的二段体歌曲。
12/8拍,大调试。
第一乐段的旋律进行平稳,以级进为主。
与第一乐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思乡之情奔涌而出,情绪表达酐畅淋漓。
结尾处再现第一乐段的第1乐句,更使全曲首尾呼应,思乡之情绵长。
教学目标:l、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小村之恋》两首歌曲,感受、体验其音乐内容和音乐情绪。
2、通过对比聆听,感受歌曲表演形式、地域风格和情绪表达上的不同,理解歌曲表达的思乡之情,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通过延展朗诵诗歌《乡愁》和欣赏歌曲《故乡的云》,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思乡之情。
说说自己故乡武汉的新面貌引起共鸣,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欣赏《谁不说俺家乡好》《小村之恋》两首歌曲,感受、体验其音乐内容和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延展朗诵诗歌《乡愁》和欣赏歌曲《故乡的云》,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导入语: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我国在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的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当时“嫦娥一号”升空时卫星共搭载了30首歌曲,可通过卫星信息从月球传来歌声。
从月球上传来的第一首歌是什么呢?请同学们一起说歌名:《谁不说俺家乡好》。
2、简介歌曲师:《谁不说俺家乡好》是电影《红日》中的插曲。
电影《红日》讲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由陈毅、粟裕两位将军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山东沂蒙山区进行的重大战役----孟良崮战役,这场战役我军取得了全面胜利。
影片中这首歌是由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为解放军运送粮食的当地姑娘所唱。
《故乡》教学设计【优秀6篇】
![《故乡》教学设计【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1c19c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c.png)
《故乡》教学设计【优秀6篇】篇一:《故乡》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念故乡》,重温已经学过的思念故乡的歌曲,从感性上让学生体验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
2、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关文化,激发学生用富有感情的声音来演唱《念故乡》。
(2)以小组单位设计歌曲的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学生:(1)要求在课外从学过的课本中寻找思念故乡的歌曲,以小组为单位复习歌曲。
(2)带竖笛教师:多媒体课件、钢琴、世界地图教学过程:设计意图1、进教室(1)播放古诗歌曲《静夜思》(2)引导学生感受歌曲(1)听音乐进教室(2)谈谈对音乐的感受文字:念故乡创设思念故乡的氛围,让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思乡的情绪。
2、发声练习指导学生有力度变化的发声根据旋律线条的起伏,用有力度变化的声音演唱发声练习曲谱为后面运用力度变化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作铺垫。
3、用竖笛自学歌曲主旋律(1)老师这有三条旋律,请你自选一条吹一吹(2)强调附点节奏(1)用竖笛自选练习(2)钢琴伴奏练习第一局的同学站起来吹一吹、练习第二句……(3)分句唱一唱(1)3.5 5 3.2 1|2.3 5.3 2 — ||(2) 6 。
1 1 75 6 |61 75 6 — ||(3)3.5 5 1.23| 2. 1 26 | 1———||歌曲《念故乡》是由这三条旋律组成,学会了这三条旋律等于解决了识谱问题4、导入我们刚才练习的三条乐句是选自歌曲《念故乡》,这首歌曲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在美国工作时写的观看多媒体认识作者(1)出示课题《念故乡》(2)展示德沃夏克的肖像让学生认识曲作者5、欣赏《念故乡》理解歌曲内容6、学唱歌曲(1)你了这首歌曲你想说点什么?(2)德沃夏克是哪个国家?指导学生找一找地图上中国在哪?捷克在哪?美国在哪?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接下来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感人肺腑的歌曲《念故乡》(1)视唱(2)学习歌词(3)练唱歌曲,注意速度、力度和情感(1)听音乐,谈初步的感受(2)回答:捷克在欧洲,美国在美洲,隔着太平洋(1)第一遍视唱,注意力度和速度以及情绪,第二遍视唱,抠出情绪,教师范唱与学生对比(2)全体用lu哼鸣,请一名学生配乐朗读;集体配乐朗读(3)带歌词练唱歌曲(1)播放歌曲《念故乡》(2)展示世界地图(3)地图上捷克和美国用红色展示出示歌谱(1)了解歌曲所想表达的情感(2)通过让学生在地图上找捷克、美国帮助学生理解身在他乡的情感层层递进学唱歌曲通过视唱、哼鸣使学生能感受歌曲的情绪,能正确演唱歌曲7、高潮:层层递进激发情感(1)你们想不想看德沃夏克的故乡(2)看船出海,引导学生给歌曲加旁白台词(3)在教师不断地引导中再次有感情的朗读歌词(4)激发有感情的唱,他把所有感情都宣泄在音乐上,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力度唱才能更好的表达出感情(1)观看德沃夏克的故乡(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说两句(3)有感情的朗读(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力度处理,并示范演唱;集体唱(1)观看德沃夏克的故乡(2)播放“看船出海”(1)通过观看德沃夏克的故乡,激起学生情感,有感情的演唱(2)让学生进行即兴创作,发挥想象(3)学生逐渐的投入到歌曲的情感中,并释放自己的情感8、音乐与相关文化它极度的思念故乡,写了一首令人轰动的《第九交响曲》,念故乡就是其中的片断,我们听听这首交响曲其它的乐章(2)欣赏《第九交响曲》播放《第九交响曲》让学生了解作者虽然命运坎坷但是非常乐观,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让学生养成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故乡》教案(13篇)
![《故乡》教案(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92703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3.png)
《故乡》教案(13篇)《故乡》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3﹑了解故乡杨梅的可爱﹐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4﹑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把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点具体写出来的。
教学难点了解杨梅樹的可爱﹐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预习要求﹕1﹑借助字典﹐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弄清“贪婪”﹑“吮吸”﹑“伸展”﹑“甘露”﹑“细腻”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中的思考。
练习2。
4﹑了解自己家乡的特产都有哪些。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情引趣﹕我们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那么的值得我们怀念﹐特别是家乡的特产。
我们的家乡有什么特产﹖二﹑检查预习﹕通过演示文稿出示的生字及本课词语检查读音。
要求﹕学生注意听﹐看生字的读音是否准确。
字词交流﹐理解词义。
同桌互读课文﹐要求﹕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你在预习的时候﹐觉得这篇课文的哪句话或哪个自然段最难读﹐你能给大家读读吗﹖三﹑感知全文﹐了解内容﹕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想想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故乡的杨梅的﹖你还知道有关杨梅的哪些知识﹖你还想知道有关杨梅的那些知识﹖学生出示查找的有关杨梅的信息。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知识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杨梅树和杨梅果的特点。
2﹑训练点﹕学习作者有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练习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课文。
3﹑教育点﹕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4﹑创造点﹕合理板书﹔具体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
教学重点﹕深入了解杨梅树的样子和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的特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教具﹕文字投影﹑杨梅图。
2﹑学具﹕带上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水果。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谈话。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故乡的杨梅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让我们观看一段录像﹐到杨梅的故乡看一看。
五年级音乐第五课《故乡》教案
![五年级音乐第五课《故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69670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e.png)
故乡——第九册第五课(音乐教案_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表演:故乡的小路如今家乡山连山聆听:思乡曲乡间的小路谁不说俺家乡好教学目标1.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
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
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
并通过聆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2.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
3.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4.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
教学重难点:1.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
2.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3.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1.课前请几位同学在网上或图书馆寻找关于影片《红日》剧情的资料,在课上简单向大家作介绍。
2.把歌曲或歌词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初听歌曲。
4.师生议论歌曲内容:对家乡的赞美,对解放区的赞美。
5.复听歌曲。
师生可随录音轻轻哼唱,体验人们对家乡的爱。
6.演唱歌曲。
把录音的人声声道取消,放音乐伴奏声道,由教师或学生(鼓励学生唱)看谱演唱。
7.小结:解放区的人民对家乡的爱。
二、聆听《乡间的小路》1.直接导入:初听歌曲。
设问:这是什么地区的歌曲?(台湾校园歌曲)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青少年对故乡的热爱)2.把歌曲(至少是歌词)通过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边看歌曲边听录音,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
允许同学轻声随录音哼唱。
4.师生议论歌曲给自己的感受。
5.小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多么的潇洒,让人流连忘返。
三、聆听《思乡曲》1.导入:由介绍《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作者马思聪→《思乡曲》创作背景。
2.学唱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并要求能背唱(该曲调即教材本曲的主题)。
3.初听乐曲。
设问:当你听到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时,请举手。
俄罗斯民歌故乡音乐教案
![俄罗斯民歌故乡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b1cbeeb7360b4c2f3f6430.png)
俄罗斯民歌故乡音乐教案篇一:第五课故乡(音乐)第五课故乡第一课时一、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1.课前请几位同学在网上或图书馆寻找关于影片《红日》剧情的资料,在课上简单向大家作介绍。
2.把歌曲或歌词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初听歌曲。
4.师生议论歌曲内容:对家乡的赞美,对解放区的赞美。
5.复听歌曲。
师生可随录音轻轻哼唱,体验人们对家乡的爱。
6.演唱歌曲。
把录音的人声声道取消,放音乐伴奏声道,由教师或学生(鼓励学生唱)看谱演唱。
7.小结:解放区的人民对家乡的爱。
二、聆听《乡间的小路》1.直接导入:初听歌曲。
设问:这是什么地区的歌曲?(台湾校园歌曲)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青少年对故乡的热爱)2.把歌曲(至少是歌词)通过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边看歌曲边听录音,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
允许同学轻声随录音哼唱。
4.师生议论歌曲给自己的感受。
5.小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多么的潇洒,让人流连忘返。
三、聆听《思乡曲》1.导入:由介绍《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作者马思聪→《思乡曲》创作背景。
2.学唱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并要求能背唱(该曲调即教材本曲的主题)。
3.初听乐曲。
设问:当你听到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时,请举手。
4.复听乐曲。
设问: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给你什么感受? 5.小结:乐曲表现了远离故乡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活动与练习1.三首反映故乡的音乐作品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尽相同之处?(《谁不说俺家乡好》——赞美;《思乡曲》——思(怀)念;《乡间小路》——欢乐、乐观。
)2.唱唱自己家乡的歌(最好课前先请部分同学准备好,鼓励学生即兴唱歌)。
第二课时一、表演《如今家乡山连山》1.歌曲以天真而富有想像力的描述,表达少儿对家乡的赞美。
所以演唱时要把这种欢乐的情绪、天真可爱的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2.歌曲的学习可以用多种形式。
(1)第一、二句的曲调学习,通过听辨相同与不同小节进行识谱学唱。
(2)二声部合唱4小节,可作为发声训练。
五年级上册音乐《故乡》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故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17a4c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d.png)
五年级上册音乐《故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歌曲《故乡》的优美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故乡》,感受歌曲的美感,培养音乐素养。
2.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高的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故乡》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音乐课本、练习本、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故乡》,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学习歌曲: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展示:每组选代表进行演唱展示,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歌曲《故乡》,加强节奏和音高的掌握。
2. 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学生完成作业。
3. 教师在下一节课前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并对学生进行评价。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一首关于家乡的歌曲,并在班级内进行分享。
2. 组织一次班级音乐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增加音乐实践机会。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八、评价与反馈1.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进步。
2. 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家长通过家长会或家访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鼓励和支持。
九、课程表1. 教学时间:每课时40分钟,每周2课时。
2. 教学进度:按教学计划进行,确保课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十、教学资源1. 教材:音乐课本《故乡》及相关辅助材料。
2. 网络资源:家乡风景图片、音乐作品等。
3. 实物资源:音响设备、乐谱架、乐器等。
小学音乐五上 第五课《故乡》1
![小学音乐五上 第五课《故乡》1](https://img.taocdn.com/s3/m/5434a81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13.png)
内容
第五课《故乡》
第1课时
主备者
教学
时间
执教者
教学
目标
1、聆听《思乡曲》,感受游子对故乡的思乡之情。
2、熟悉主旋律,并能准确哼唱。
教学
重难点
1、熟悉主旋律,体会游子的思乡之情。
2、增强学生感受、听辨、鉴赏音乐的能力,提高音乐文化修养。
教学
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一、新课导入
2)再次聆听旋律,默唱。
3)生轻声演唱曲谱,师进行指导。
4)情感处理:旋律的速度怎么样?上行的还是下行的?下行的旋律,特别是结束处要唱得更轻柔,更深情。
D:根据刚才的要求,用“U”深情地哼唱旋律。
2、师刚刚我们所哼唱的旋律哀怨缠绵,如泣如诉。这段旋律就来自这首《思乡曲》。
三、揭示课题
1、完整聆听全曲,乐曲可分为几部分?你是怎么分的?
教师介绍马思聪
五、小结
远离故乡的人是如此哀怨忧伤,而我们生活在自己家乡的人,是多么幸福呀,所以生活在自己家乡的人更要热爱我们的家乡!
板书
设计
教
学
反
思
二、熟悉主旋律
1、师:古人都用他们擅长的诗句来表达远离故乡的思乡之情。现在我们除了用文字之外,也用我们的音乐来传达我们思念的故乡。(引出主题旋律)
A:师范唱:你听(师哼唱主旋律)。
B:师:老师刚刚所哼唱的就是这条旋律(出示旋律)。
今天我们也来学唱一下这首思乡的旋律吧。
C:生演唱曲谱。
1)聆听师弹奏旋律。
师:同学们学过很多古诗,其中诗仙李白写了很多佳句,至今仍广为流传。请大家看屏幕上的这幅画,你能想到他的什么诗?(幻灯片引出《静夜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乡——第九册第五课(音乐教案_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故乡的小路
如今家乡山连山
聆听:思乡曲
乡间的小路
谁不说俺家乡好
教学目标
1.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
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
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
并通过聆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2.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
3.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4.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
教学重难点:
1.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
2.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3.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
1.课前请几位同学在网上或图书馆寻找关于影片《红日》剧情的资料,在课上简单向大家作介绍。
2.把歌曲或歌词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初听歌曲。
4.师生议论歌曲内容:对家乡的赞美,对解放区的赞美。
5.复听歌曲。
师生可随录音轻轻哼唱,体验人们对家乡的爱。
6.演唱歌曲。
把录音的人声声道取消,放音乐伴奏声道,由教师或学生(鼓励学生唱)看谱演唱。
7.小结:解放区的人民对家乡的爱。
二、聆听《乡间的小路》
1.直接导入:初听歌曲。
设问:这是什么地区的歌曲?(台湾校园歌曲)
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青少年对故乡的热爱)
2.把歌曲(至少是歌词)通过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边看歌曲边听录音,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
允许同学轻声随录音哼唱。
4.师生议论歌曲给自己的感受。
5.小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多么的潇洒,让人流连忘返。
三、聆听《思乡曲》
1.导入:由介绍《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作者马思聪→《思乡曲》创作背景。
2.学唱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并要求能背唱(该曲调即教材本曲的主题)。
3.初听乐曲。
设问:当你听到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时,请举手。
4.复听乐曲。
设问: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给你什么感受?
5.小结:乐曲表现了远离故乡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活动与练习
1.三首反映故乡的音乐作品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尽相同之处?
(《谁不说俺家乡好》——赞美;《思乡曲》——思(怀)念;《乡间小路》——欢乐、乐观。
)
2.唱唱自己家乡的歌(最好课前先请部分同学准备好,鼓励学生即兴唱歌)。
五、小结:同学们下课认真唱唱家乡的歌曲。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聆听了三首表现故乡的歌曲,同学们聆听的很好,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七、板书设计:
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
聆听《乡间的小路》
聆听《思乡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
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
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
并通过聆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2.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
3.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4.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
教学重难点:
继续唱好二声部,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对故乡的爱。
教具准备:录音机、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
一、表演《如今家乡山连山》
1.歌曲以天真而富有想像力的描述,表达少儿对家乡的赞美。
所以演唱时要把这种欢乐的情绪、天真可爱的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2.歌曲的学习可以用多种形式。
(1)第一、二句的曲调学习,通过听辨相同与不同小节进行识谱学唱。
(2)二声部合唱4小节,可作为发声训练。
顿音要唱得有弹性,表达一种开怀大笑的情绪。
(3)最后二句的曲调采用听唱与视唱相结合手段学唱。
(4)当曲调熟练后,先可用衬字“啦”唱(在合唱时仍用“哈”)。
在“啦”唱得天真欢快的基础上再唱歌词,并唱好语气的起伏。
(5)在对歌曲曲调唱得较有乐趣、熟练的基础上,分组自编表演唱(教师到学生中去分层指导)。
(6)各组展示。
(7)小结:纯朴、可爱、天真的故乡情。
二、创作活动
1.拓展艺术的领域,以画、诗歌、短文等综合艺术的手段表现对故乡的眷恋。
2.“画”主要是写意,所以要求简洁,不必太复杂精细,意到即可。
3.短文有条件的可以进行采访,一段情况下以收集为主,到图书馆、或家里有电脑的上网者,可将网上资料下载即可。
4.以上两项活动重在过程、重在参与,教师要鼓励、表扬积极参与者。
三、小结:同学们学习的很认真,课下继续努力。
四、教后记:歌曲表演的很好,绝大部分同学能准确把握。
五、板书设计:
故乡
表演《如今家乡山连山》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
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
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
并通过聆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2.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
3.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4.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
教学重难点:音乐知识
教具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表演《故乡的小路》
1.直接导入:我们自己来表演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聆听范唱。
提出三个要求:
(1)歌曲的内容是什么?
(2)有几个声部组成?
(3)随范唱划指挥图式,有什么发现?
3.讨论以上三个问题,不清楚的可再听范唱。
4.听一遍曲调范奏,学生再进行划拍练习。
5.结合曲调讲解变拍子(详见右边)。
6.学唱前8小节曲调。
要求打出每小节的强拍。
(每小节强拍拍手,其它拍拍腿)
7.在前8小节唱得非常熟练的基础上,把全班分为二个声部。
分声部各学唱自己的声部曲调。
(因为这部分节奏与前8小节一样,所以必需在前8小节熟练的前提下再学习第二部分。
)
8.弱起小节不必从理论上去讲,而是从歌调的重音布局去阐述,如“我那故乡的小路”其重音在“故”字上。
这样学生很自然把弱起小节唱好。
9.歌曲的高潮是第二部分,也是本歌的重点与难点。
要以对故乡“弯弯小路”与“路旁小花”的思念之情作倾诉的歌唱,以主人翁“我”的身份投入到歌声之中去表现。
10.设计打击乐伴奏,注意4/4与3/4的交换。
如:
二、变奏练习:创作活动
1.不讲变奏的概念。
2.从本书上的“例”开始练习。
3.完善书本上的“例”,
学生自己作变化发展。
不要受书上的“例”限制,可以自由创作变奏曲,不仅是同一拍号,还可以是变拍子的。
三、音乐知识:变拍子
1.变拍子的乐理知识结合歌曲《故乡小路》的教学顺带进行。
2.教学时不从理论上讲解,而从谱的现象上去切入。
设问:这首歌曲每小节的拍数是否一样?除第1小节是不完全小节外,每小节的拍数有几种类型?
归纳:歌曲由两种拍子组成,这就是变拍子。
3.复习音名变音记号,比较“4”与“#4”的音高关系以及“4”与“#4”的手势。
唱准“3、4、5、#4、6、5、3”。
因此“#4”的教学也结合歌曲《故乡的小路》进行。
四、小结:同学们有待进一步了解变音记号的运用。
五、教后记:歌曲表演很,好创作练习不是很理想,有待进一步提高。
六、板书设计:
故乡
表演《故乡的小路》、
变奏练习:创作活动
音乐知识:变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