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附理论

姓名:郭星麟

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

学号:1330020019

摘要:依附论在战后非西方国家的道路选择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代表着一种对西方现代化发展理论的挑战和替代方案,其目标理论在于探索造成第三世界发展困境的原因和寻找摆脱不发达状态的最佳路径。依附论在思想渊源上与马克思主义有密切的联系,他借助了结构主义发展学的“中心——外围”模式,提出了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导致的落后国家对外依附的基本假设,主张走激进或改良的非西方发展道路。在当下的全球化时代中,依附论过于强调外因作用的单项理论图式难以适应多元化发展的需要,悄然退出了主流的学术舞台,但是其理论本身和曾经有过的影响都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反思空间。

关键词:依附论;现代化理论;中心-外围结构;世界体系

(一):依附论的产生和理论渊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大亚非拉国家虽然先后摆脱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殖民统治,建立了拥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但是并未从此走上富裕富强之路,它们在经济上依然依附于西方发达国家。依附论就是基于解释这种现状,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构成世界经济的中心,发展中国家处于其外围并受剥削与控制的现状而产生的。战后拉美经济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附更为鲜明,因此,依附论首先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至70年代中期在拉丁美洲产生并发展起来是再自然不过了。

依附论的思想方法和理论渊源上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传统。多数依附者认为,依附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思想源于马克思的著述。伊文斯不仅认为依附论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致的,而且还强调依附论对边缘资本主义实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做出贡献。

巴西学者多斯桑托斯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等分析,为探讨殖民问题开辟了一个内容丰富的领域,提供了分析问题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把劳动分工视为基本的社会现实,是推动其他一切事物变化的因素。依附论者吧这一社会分工学说引申到国际领域,把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垂直分工看做是一种依附。马克思的政治活动阶级说也对依附论产生了影响,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主要是由根据生产工具的所有制而划分的社会集团或阶级来进行,依附理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相勾结统治阶级的作用,根据在不同时期冲突与结盟的变化来描述历史。依附论的奠基人之一沃勒斯坦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和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理论出发,分析了国际生产价格形成的问题,从而论证了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换是一种不平等的交换。较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依附论来研究发展问题的是贡德弗兰克,他的《拉美的资本主义与欠

发达状态》吃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二)依附与资本主义生产体依附论的核心概念与假设。

依附理论的核心概念显然就是依附,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中,后被普遍使用于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第三世界国家的比较分析。在依附论学者中,多斯桑托斯对依附的定义得到比较广泛的认同。他认为依附是一种限定性状况,指的是某些国家的经济受到它们所依从的一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扩张的影响。当有些国家(主导国)能够扩展和自我发展,而另一些国家(依附国)只是这种经济扩展的一种反映时,这种扩展对依附国家的发展可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存在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经济形式之间以及这些国家和世界贸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就采取了依附的形式。那么,依附是如何造成的?依附论认为依附的基础是国际分工,这种国际分工使某些国家的工业获得发展,同时限制了另一些国家的工业发展,使后者受到由世界统治中心控制的增长条件的制约。国际依附格局是16世纪重商主义时代以来逐步形成的,边缘国家一旦被拉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由于其国内生产设备的发展刚刚起步,它们在国际市场中往往被迫处于严重依赖的地位。殖民主义的文化和政治影响,以及边缘国家相对于核心国家的军事劣势,都强化了这种对外的经济依赖由于依附格局是全方位和结构性的依附理论赋予它的核心概念以双重含义,一是在经济意义上的,指的是国际领域中的经济依赖,一些国家国民经济的很大部分依赖于外贸,阿尔蒙德和小鲍威尔认为,吃经济依赖亏的正是世界上那些经济不发达的穷国二是政治意义上的指的是这种对外经济依赖对国内政治过程的影响,因为当国内制度所依重的资源从属于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时,政治上很可能也受它们操纵和控制。正是这种政治与经济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使得依附论成为了比较政治学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之一。依附理论和其它旨在取代现代化理论而对第三世界发展进行解释与设计的理论一样,需要回答相同的问题,即,第三世界国家落后的基本原因是否在于本国的传统因素?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政治变迁与世界体系有何关系?如何说明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政治变迁与世界体系的关系?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依附理论提出了它的核心假设:不发达和依附的形成与发展在于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及其形成的国际分工格局、国际交换体系和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三)以中心-外围结构理论为立论框架

从范式构成的角度来看,结构主义发展理论为依附论提供了中心-外围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框架,某种意义上说,依附论既源于马克思主义又源于结构主义。20世纪50年代,以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为代表的拉美经委会对现代化发展理论提出了修正。现代化理论认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模式具有示范效应,西方价值体系的扩散,能够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普雷维什领导的拉美经委会则认为,当欠发达国家的本国经济面临外来渗透时,新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将作为国家利益的支持者而崛起,为此,拉美经委会采取了民族主义的、反帝的立场,把世界分为工业化的中心和生产原料的外,世界经济体系呈现中心——外围的结构特征。这是一个排斥性的体系,“中心”是繁荣富足的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外围”是持续贫困的发展中国家。“中心“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是为了利用“外围”,而不是为了发展“外围”,它甚至限制和阻止外围的发展,正是这种“外围”对“中心的结构性经济依附,导致外围国家持续的不发达。

结构主义发展理论为“外围”国家提供了一条不同于新马克思主义激进社会革命的道路,即以改良的办法改变不合理的国内及国际经济结构。这种以“中心——外围”学说为核心的结构主义发展理论得到了那些对现代化理论持批判态度的学者的重视,它最终成为依附理论的分析框架。也有学者将中心外围学说称为不发达理论、早期依附论或结构主义依附论。但是结构主义对于依附论来说更具有法论的意义,依附论正是从普雷维什那里拿来“中心—外围”结构理论,学会了在国际经济框架中阐述观点并推导出政策的开放性方法。在依附论者看来,世界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不同区域和国家,无论经济水平、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有多大差异,只要进入世界经济体系,都在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行生产。所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实际上只能分为中心(主导)和外围(被支配)国家,也就是说,在世界经济中,只有中心和边缘、发达与欠发达的区,没有资本主义与非资本主义、传统和现代的区别。基于这一分析框架,依附学派解释了不发达与依附的逻辑因果关系,即外围国家的不发达是中心与外围国家所形成的经济依附结构造成的,而不是外围国家的不发达造就了依附结构。因为国际资本主义势力建立起来的全球劳动分工是形成第三世界国家历史进程的主导力量,第三世界当前的不发达状态,根源在于第一世界所追求的增长方式,第三世界的不发达是第一世界发达的恶果。

(四)依附理论的主要流派

在依附论学派内部,各流派在基本立场方面是一致的,即都持反帝的立场,反对外国渗透,主张非西方发展道路。但是在方法论、研究参数等方面存在争议,根据价值取向、分析方法和基本观点方面的异同,我们将依附论内部各学派分为三个部分。

(一)激进依附理论“不发达的发展”

激进依附理论认为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不平等关系是第三世界落后和不发达的总根源,不发达国家的发展需要摆脱西方主导的资本主义体系的控制,这一脱离可能需要通过革命才能完成。因此,这一理论又被称为“脱钩论”,主要代表人物是保罗•巴兰、弗兰克和萨米尔阿明等。巴兰在拉美经委会的“中心—外围”分析结构中,开创性地提出了“经济剩余”的概念,他认为不发达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潜在经济剩余被中心国家或跨国公司拿走,使得不发达国家无法实现生产性转化,因为经济的增长取决于剩余的多少及其利用途径。他的结论是,那种按照进步资本主义的方针来解决不发达国家现有经济和政治僵局的可能性已经完全消失。巴兰的观点奠定了激进依附论的基础。激进依附理论认为只有脱离必须脱离与西方国家的联系,以摆脱外部的剥削与掠夺,他甚至提出不发达社会实现发展的可靠途径是进行社会革命,走社会主义道路。他的这一理论又被称为“不发达的发展论”。阿明对依附论的贡献在于他通过对不平等交换的研究,分析了“中心—外围”结构是如何运行的。他认为“中心”既可以通过国际生产价格进行不等价交换也可以通过资本输出和跨国公司等来实现价值的转移。他和弗兰克一样主张“外围”国家要获得发展应该与“中心”国家“脱钩”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外围国家的发展最终要经过一个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进行必要的“决裂”(脱钩),即拒绝使本国的发展战略听命于全球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