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直角》教学反思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正方形、直角三角形等形状的实物,从具体实物抽象出角的图形,再指出在实物上找出来的这些角都是直角,并出示了不同位置摆放的直角的图形,指明这些角都是直角。
从生活中找直角,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这部分中通过摸一摸、比一比加深对直角三角板的直角的比较认识,但讲解得不够到位,以至于到最后用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有小部分学生找不准直角。
画直角的这部分时,我是直接让学生利用给定的材料(三角尺和格子纸)来画直角的。
画直角,应是概念的升华。
不应该提供给学生一定的工具,这样学生会在脑中形成思维定势。
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材料,将“画直角”这一活动设计成一个开放性的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画直角的工具和方法。
从而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发展。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鸡和兔一共有8只,腿共有22条,兔有( )只。
A.3 B.4 C.5 D.不能确定2.表示12比x的3倍少8的式子是()A.3x+8=12 B.3x-8=12 C.12-3x=83.2017 年的上半年有()天。
A.181 B.182 C.1834.用铁丝做一个长10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铁丝多少厘米.在这个长方体框架外面糊一层纸,至少需要纸多少平方厘米.()A.19, 110 B.22, 330 C.86, 440 D.76, 2205.用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
A.比原来大B.比原来小C.与原来相等6.一艘客轮从乙港开往甲港,开到距甲港时,离甲港还有20千米,甲乙两港相距()A.8千米B.25千米C.50千米D.40千米7.在含糖20%的糖水中,糖比水少()%。
A.75 B.20 C.60 D.808.把一段长600米的路按2:3的比例分成两段,则两段长依次为()A.240;360 B.360;240 C.240米;360米9.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等高,并且体积相等,那么它们底面积的比是()A.1:3 B.3:1 C.9:110.有颜色不同大小相同的3种小球放在同一个盒子里,共有330个,白球个数是绿球与红球个数之和的,绿球与红球个数比为1:1,一次至少摸出()个球,才能保证有5个是同一种颜色的。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14篇)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14篇)《认识直角》教学反思 1上午学习了《认识直角》一课,本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经历认识直角的过程中,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或者折纸折出的直角分清直角、锐角和钝角,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简单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节课结束后,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一、初识直角刚开始我让学生从教室黑板平面上找出直角,还不错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四个直角。
接着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标准的直角,并教给了学生标上直角符号。
当我把直角图形位置稍微改变之后,刚才是端端正正的现在把它斜着放,问题出来了,好多孩子马上判断这个图形不是直角。
最后终于明白原来直角不能因为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最困难的是,当这个直角是倾斜的时候,标注直角标记就发生了很大的困难。
为了标上直角符号,有的孩子把把作业本彻底转个身。
我当堂展出了一些画得很标准的作业,给学生示范。
我也找出了一些存在问题的作业,共同给予了纠正。
但是,最后的效果还是不太理想。
正确标注直角标志,或许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真的很难。
二、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教学锐角和钝角前,先和孩子们一起复习了角的大小仅仅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没有任何关系。
接着告诉学生如何判断直角:1、可以利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是否是直角。
2、如果没有带三角尺,我们可以利用手头的纸张对折后再对折,折出一个直角来比一比。
在比是否是直角的时候,特别强调:角的顶点必须重合;用作比的直角,三角尺或者折出的直角的一条边要与相关角的一条边重合。
这两点(两个重合)必须牢记。
学生掌握了比较角的大小,最后得出: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课堂上由于时间紧张,画角的练习做得不够。
有些孩子一个手按不住尺,一移动,线就画弯了;有的是直角的顶点画起来不是尖尖的;还有的学生一条边画好了,没有把边和尺对齐了再画另一条,就根据自己的感觉画出另一条边,画法是错误的。
课后还要让孩子多画多练习。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 2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的基础上认识直角。
《直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反思

《直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反思1、《直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反思《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堂数学课,我面对着一群忽闪着好奇双眼的孩子们,我是非常的紧张!“三疑三探”新的教学模式能不能熟练的运用呢?能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呢?能不能达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呢?一连串的疑问在我的脑海中不断的出现。
当走进课堂向学生们亲切问候以后,我便按着自己备课的思路开始了本节课的`教学。
这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的基础上认识直角的,按着“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我将本节课设计成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设疑自探。
首先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角的组成,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接着从一个活动的角说说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开口大小有关,变化成直角,揭示课题:直角的初步认识。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疑问以及想要学到的知识。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形成自探提示。
第二部分解疑合探。
首先出示教材,让学生在教材中自己学习今天的新知识。
这个环节有些不恰当。
如果让学生先自己学习之后,在用教材来加以说明或验证或许效果会好一些,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学习的快乐。
(1)从生活中找直角,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这部分中通过动手折一个直角。
让学生感受直角的形状。
(3)说一说怎样才能确定是不是直角呢?运用三角板中的直角来验证是不是直角。
加深对直角的认识,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亲自说说是怎样测量验证的。
这一环节运用的时间比较长,让学生充分的把验证的过程说清楚。
为画直角做好准备。
(4)三角板中的直角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还有什么用呢?自然地过渡到画直角。
学生在小组中研究讨论,将结果汇报给大家听。
我采用一名同学汇报,一名同学板画,两个同学互相合作来完成。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汇报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板书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学生们亲自参与,动手实践,活动,学习知识点。
第三部分质疑再探。
让学生提出还有的疑问之处,学生没有疑问之处了。
第四部分拓展运用。
1、让学生同桌之间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熟悉直角教学反思第1 篇一、教学目的要求:1、使同学初步熟悉直角,会用三角板推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直角。
2、通过看一看,比一比、画一画等教学活动,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推断力量、实践力量。
3、使同学知道直角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训练同学学会探寻生活中的数学。
二、教材分析:教材通过引导同学观看手帕、练习本、黑板上的角,说明这些角是直角。
再借助三角板来说明什么角是直角。
然后让同学通过折纸作直角,加深对直角的熟悉。
最终让同学学会用三角板画角。
三、教学方法:练习法、实践法、引导法四、教学过程:预习:看书21-22页。
引入:1、投影出示画有角的图片,这些图形叫什么?请指出这些角的顶点和边。
2、说一说四周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有哪些角的外形和复习题中第一个图的外形相同?象这样的角叫直角。
讲授:观看物体表面的直角。
请同学们拿出教科书、练习本,他们的封面各有几个角?看看这些角的外形是不是相同?观看桌面上的四个角,他们的外形是不是也相同?把教科书封面上的一个角和课桌面上的角比一比,大小相等吗?这些角都叫什么角?我们四周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有直角?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找一找三角板中的哪一个角是直角。
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可以检验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做做一做的第一题。
学画直角老师边示范边讲解:从一点起用三角板画一条边,将三角板中直角的顶点和这条边的端点合在一起,使三角板的一条边和这条边合在一起,再从顶点起沿三角板的另一边画出角的另一边,就画出了一个直角。
要画上直角符号。
同学边画边说。
同桌相互评一下。
同学按操作画,老师巡察。
分组进行角逐,每组拿一个正方形盒子,数一数全部的面一共有多少个直角,评比出数的最快的小组。
课堂练习:1、做练习的其次题,数出图中的直角,想一想怎样数才能数的又对又快。
2、练习第三题,在右边的四边形里加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课堂小结:说一说,这堂课你熟悉了什么图形?学会了什么本事?板书设计:直角课后作业: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直角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强调教师突破“高台”现象,采取平等开放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探究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是一个积极创新的尝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发掘知识的机会,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这种教学方式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们认真反思。
一、直角教学的优点1.提高教育质量直角教学追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注重培养与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和思考有关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和目标,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使教育真正成为有益于人类的事业。
2.培养合作精神直角教学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鼓励同学们互相交流、共同探讨问题,推动信息共享,能够让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谦逊、包容、合作、创新的精神,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激发兴趣直角教学采用自由的、探索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变成“主人公”,自由探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自信和勇气,在挑战和抵御压力有效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学习的质量。
二、直角教学的缺点1.缺乏系统性直角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主发现问题,使学生从内容和速度的角度具有选择的权利。
但是,过分注重了学生自主发现,缺乏系统思维。
如果没有一个明确、连贯的计划,学生们的视野不易深入,往往只停留在各种琐碎而片断的知识点上,不利于知识的整合和内化。
2.学习效果的不确定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更加复杂和艰辛,即使教师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也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掌握了知识和技能。
导致学习效果的不确定性,有时甚至影响到学生们的基础学习能力。
3.控制难度大直角教学更注重教师的引导和指导,而并非教师的直接授课。
但是,对于一部分学生而言,他们的基础能力并不足够,直接探究会给他们带来较大困难。
如果不能很好地操控难度,难免会使一部分学生落后,不仅影响学生的情绪,还会影响教育的质量。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正方形、直角三角形等形状的实物,从具体实物抽象出角的图形,再指出在实物上找出来的这些角都是直角,并出示了不同位置摆放的直角的图形,指明这些角都是直角。
从生活中找直角,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这部分中通过摸一摸、比一比加深对直角三角板的直角的比较认识,但讲解得不够到位,以至于到最后用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有小部分学生找不准直角。
画直角的这部分时,我是直接让学生利用给定的材料(三角尺和格子纸)来画直角的。
画直角,应是概念的升华。
不应该提供给学生一定的工具,这样学生会在脑中形成思维定势。
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材料,将“画直角”这一活动设计成一个开放性的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画直角的工具和方法。
从而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发展。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古希腊认为:如果一个数恰好等于它的所有因数(本身除外)相加之和,那么这个数就是“完全数”.例如:6有四个因数1、2、3、6,除本身6以外,还有1、2、3三个因数.6=1+2+3,恰好是所有因数之和,所以6就是“完全数”.下面的数中是“完全数”的是()A.12 B.28 C.362.鸡和兔一共有8只,腿共有22条,兔有( )只。
A.3 B.4 C.5 D.不能确定3.在“苹果重量的23相当于橘子的重量”中把()看做单位“1”.A.苹果重量B.橘子重量C.苹果与橘子的重量和4.钟面上()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A.3时B.5时C.6时5.轮船向东偏北30°航行,因有紧急任务,按顺时针方向调头90°去执行任务,那么这时轮船的航行方向是( )。
A.东偏南60°B.东偏南30°C.北偏西30°D.北偏西60°6.用火柴棒搭房子(如下图),搭3间用了13根,照这样搭502间房子要用( )根火柴棒。
A.2007 B.2008 C.20097.右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且AB=BC,下面关系正确的是()。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6.2《认识直角》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6.2《认识直角》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直角的概念,能够识别直角,并能在实际情境中找到直角。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学会使用直角器。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学会分享和倾听。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能够运用直角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直角的定义:一个角度为90度的角叫做直角。
2. 直角的特点:直角的两个边相互垂直。
3. 直角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直角随处可见,如墙角、桌面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直角的定义和特点,能够识别直角。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使用直角器,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找到直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角器、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直角器、三角板、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直角。
2. 新课:讲解直角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理解直角的概念。
3. 操练:让学生使用直角器,识别直角。
4. 应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找到直角,并讨论直角的应用。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直角的定义和特点。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直角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直角的定义:一个角度为90度的角叫做直角。
2. 直角的特点:直角的两个边相互垂直。
3. 直角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直角随处可见,如墙角、桌面等。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题,巩固直角知识。
2. 观察生活中的直角,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课堂讲解、操练和应用,学生对直角的定义和特点有了较好的理解,能够识别直角。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采用直观教学、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教学效果是否满意:学生对直角知识掌握较好,能够运用直角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学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直角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例文三篇.doc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范文三篇【教学反思】篇一:认识直角教学反思认识直角很重要。
例2 直观认识直角,教学分两步进行:从一些物体表面提取直角;比较几个直角,发现它们都是同样大的。
例题在三角尺、纸工袋、正方形纸片的表面上提取直角。
像例 1 那样,先用红线勾画出物体表面的一个角,然后隐去实物,只留下三个角的图形。
教材指出“这三个角都是直角”,并做上表示直角的记号。
这个教学环节能让学生体会到三点:一是身边许多物体的表面上有直角,尤其是长方形、正方形的面上,很容易看到直角;二是呈现的三个直角虽然位置不同,但形状是相同的,从而把直角的“样子”记住,在头脑里产生直角的印象;三是表示直角的记号很简单,也很鲜明,看到有这样记号的角,就知道是直角。
例题安排学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和另外两个直角比一比,发现三个角同样大。
这项活动能让学生明白两点:一是所有的直角都是同样大的,即直角的大小是确定不变的;二是利用三角尺能很方便地判定别的角是不是直角,即与三角尺上的直角同样大的角就是直角,与三角尺上的直角不一样大的角不是直角。
认识直角要抓住“比较”这个环节,通过反复的比较让学生建立锐角、直角、钝角的清晰表象。
在教学中我也抓住了这一点,对于一般的锐角和钝角学生基本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但对于一些接近于直角的锐角和钝角,学生都认为是直角,我就让学生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来比一比,但是一部分学生将三角尺转来转去,怎么也放不准。
在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来比一比,这个环节上还要加强示范,以及个别辅导,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好这一方法。
在图形中标出直角这是本课练习中常碰到的题目,图中的直角的位置是不同的,学生怎么样也画不好直角的标记,我就让学生把本子转过来画,但好多学生还是画不像,即使是转过来,他们也不知道应该转到什么位置是最合适的,画出来的直角标记不是圆的就是尖的,后来我让学生在画直角标记时跟着直角的两边画,直角的边朝什么方向,你也跟着朝什么画一条,然后画完后再看看你画的直角标记和直角本身是不是组成一个小正方形,这样情况稍微好点,但是换了一道题,不会画的又多了……篇二:认识直角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角的基础上来认识直角,所以从课的开始,我就先出示一个角,让学生说说这是一个什么图形,角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
直角教学反思8篇

直角教学反思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军训心得、学习心得、培训心得、条据文书、读后感、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military training experiences, learning experiences, training experiences, doctrinal documents, post reading feedback,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直角教学反思8篇每上完一节课,要学会对自己进行教学反思,通过写教学反思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直角教学反思8篇,供大家参考。
《直角的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直角的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以第一人称,详细地为您呈现我在教授《直角的认识》这一课时的大致设计和反思。
一、教学内容我打算从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五章第一节引入,这一节主要介绍了直角的概念和特点。
我会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直角的定义,并能够识别直角。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直角的概念,学会如何识别直角,并能够运用直角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直角的定义和识别方法,难点则是让学生能够理解直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正方形和长方形卡片,让学生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的方式,来认识直角。
同时,我还会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能够将直角的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五、教学过程2. 概念讲解:通过学生的实践,我会引入直角的概念,讲解直角的定义和特点。
3. 例题讲解:我会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哪些图片中的角是直角。
4. 随堂练习:我会让学生拿出练习册,做一些有关直角的练习题。
5. 作业布置:我会让学生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的一些直角,并画下来,下节课和大家分享。
六、板书设计板书的设计我会以直角为主题,用一个大的直角图形,将直角的定义和特点包含在内。
七、作业设计1. 找出生活中的直角,并画下来。
2. 解释直角的概念,并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直角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直角的概念,并能够识别直角。
同时,我还会思考如何将直角的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直角的重要性。
在拓展延伸方面,我会考虑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生活中的直角,并尝试解释直角在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实践情景引入我认为实践情景引入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因为这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直角的概念至关重要。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认识直角》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成功之处1. 从生活中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在导入环节,我展示了一些生活中含有直角的物品图片,如书本、课桌、黑板等,让学生观察这些物品上的角,从而引出直角的概念。
这样的导入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操作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在认识直角的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角三角板上的直角、用三角尺判断直角、画直角等操作活动,亲身体验直角的特征和判断方法。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了直角,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自己发现直角的特征和判断方法。
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 及时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及时进行巩固练习,让学生判断哪些角是直角、在方格纸上画直角、用纸片折出直角等。
通过这些练习,加深了学生对直角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不足之处1. 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和具体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和具体。
有时候只是简单地说“好”“不错”等,没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这样的评价方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在教学过程中,我在认识直角的环节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导致后面的巩固练习时间不够充分。
这样的教学时间安排,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影响了教学效果。
3. 对个别学生的关注不够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个别学生对直角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困难,但我没有及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改进措施1. 及时、具体地评价学生的回答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及时、具体地评价学生的回答。
《直角的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直角的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直角,知道直角的含义,能在生活中找到直角。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直角,知道直角的含义,能在生活中找到直角。
2. 教学难点:建立直角的表象,知道直角的特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都见到过哪些角?”来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角的初步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认识直角教师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中有一个窗户,窗户上有一个直角。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在窗户上找到角吗?这些角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得出直角的特点:直角是两边垂直的角。
(2)寻找生活中的直角教师让学生在教室里寻找直角,并举例说明。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发现直角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门框、书本、桌面等。
3. 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判断哪些是直角,哪些不是直角。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直角的认识。
4.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直角的特点。
同时,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了解学生对直角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了直角,知道了直角的含义,能在生活中找到直角。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如在巩固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对直角的判断还不够准确,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还不够充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总体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

《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课后反思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是在学生对角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后的继续学习。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力求做到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让学生通过找生活中的角,在班级微信群中交流,借助Smart Notebook电子白板教学,在课堂中通过“找角——折角——猜角——拼角——分角”等多层次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
1、数学来源于生活。
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设计了让孩子们在生活中找角,在班级群中进行交流,他们都兴趣盎然,找到了指示牌、三脚架、红领巾等多种事物上的不同的角。
学生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的抽象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无限趣味,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萌发了学习兴趣。
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教育手段。
通过乐教乐学平台、微信平台让学生将收集到的有关多种事物的不同的角进行交流,既形象生动也增强学生的自豪感,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做好课前预习,较好的生成了教学资源。
借助Smart Notebook电子白板的几种交互式模块对象,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得以更具体的发挥和体现,教学效果很好。
3、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地为学生创设了从事数学学习活动和交流的空间。
如让学生自己画角、拼角,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与技能,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但要多为孩子创造一些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使自己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二年级数学上册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学生以小组形式为学习群体,突出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能力和创新素质的提高。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合作学习的知识、能力、意识等都是有限的,开展有成效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小组合作学习在低年级教学中的运用,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逐步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整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的情况比较少,大部分教学要把班级授课制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这需要根据课前的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在需要合作时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每个小组的监督和指导,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小组内可以由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折直角”和“画直角”的片断中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折直角”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找到了判断直角的方法。在“画直角”的片断中,采用了学生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同学之间互相纠正,互相改进画法,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年级数学上册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上册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上册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篇1
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我们都知道,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来设计练习题,为学生精心创设用数学的情境,使学生体会自己所学的知识能运用到生活中去,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在上面联系实物认识直角的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到引导者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样的角是直角,而是让学生拿数学本上的角与周围的角比一比,看看发现了什么。学生走下座位找自己喜欢的角来比较。有的学生与桌面上的角比,有的学生与黑板上的角比,有的跑去与墙纸花纹上的角比……结果发现这些角都是一样大的(也就是两个角的顶点、边都分别重合了)。这时我们再告诉学生这类角就叫直角,学生感知充分,记忆深刻,让知识来源于熟悉的生活,所以直角已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认识直角》教学反思1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是在学生对角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后的继续学习。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力求做到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学生通过在“找角——折角——比角——画角”等多层次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
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环节的设计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使整个教学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数学________于生活。
教学时,我设计了让孩子们在生活中找角,他们都兴趣盎然,找到了黑板、课桌、红领巾等多种事物上的不同的角。
学生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的抽象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无限趣味,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萌发了学习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由此可见,儿童的思维是离不开实践活动的。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地为学生创设了从事数学学习活动和交流的空间。
如让学生自己拿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小组内比较角的大小,画各种角等活动,通过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与技能,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各个环节处理的都很仓促,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我发现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如学生使用三角板比角、画角,他们的小手显得很笨拙,我虽然在黑板上一再地演示,但还是有一部分学困生拿着三角板翻过来翻过去,无从下手。
于是我让优生带差生,教他们操作。
在这环节浪费了许多时间,造成后面练习时间不够用。
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这让我深深地感觉到课前预设的重要性。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但要多为孩子创造一些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正方形、直角三角形等形状的实物,从具体实物抽象出角的图形,再指出在实物上找出来的这些角都是直角,并出示了不同位置摆放的直角的图形,指明这
些角都是直角。
从生活中找直角,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这部分中通过摸一摸、比一比加深对直角三角板的直角的比较认识,但讲解得不够到位,以至于到最后用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有小部分学生找不准直角。
画直角的这部分时,我是直接让学生利用给定的材料(三角尺和格子纸)来画直角的。
画直角,应是概念的升华。
不应该提供给学生一定的工具,这样学生会在脑中形成思维定势。
页脚内容。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正方形、直角三角形等形状的实物,从具体实物抽象出角的图形,再指出在实物上找出来的这些角都是直角,并出示了不同位置摆放的直角的图形,指明这些角都是直角。
从生活中找直角,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这部分中通过摸一摸、比一比加深对直角三角板的直角的比较认识,但讲解得不够到位,以至于到最后用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有小部分学生找不准直角。
画直角的这部分时,我是直接让学生利用给定的材料(三角尺和格子纸)来画直角的。
画直角,应是概念的升华。
不应该提供给学生一定的工具,这样学生会在脑中形成思维定势。
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材料,将“画直角”这一活动设计成一个开放性的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画直角的工具和方法。
从而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发展。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图中能作为圆柱侧面展开图的有()个A.1 B.2 C.3 D.42.下面()杯中的饮料最多。
3.一件商品“买四赠一”相当于打()折A.4 B.5 C.7 D.84.右表是华诚电影院的影片告示,贝贝一家三人去这家电影院看了一场《爱丽丝梦游仙境2:镜中奇遇记》。
买票共节省了27元。
贝贝一家看电影场次是()片名《爱丽丝梦游仙境2:镜中奇遇记》票价30元优惠办法上午场买二送一下午场七折晚场九五折A.上午场B.下午场C.晚场5.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到3倍,要让体积体积不变,则高要缩小到原来的()A.3倍B.27倍C.1 96.下面三个式子中,错误的是()A.-5>1 B.-9<0 C.-3>-47.五年级学生今天的出勤率是99%,六年级学生今天的出勤率是97%,五年级今天出勤人数比六年级( )。
A.多B.少C.无法判断8.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直径和高都是4dm,做一只这样的水桶至少要用()平方分米铁皮。
A.50.24 B.62.8 C.75.36 D.125.69.两车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时( )。
2023认识直角教学反思

2023认识直角教学反思2023认识直角教学反思1《认识直角》一课,目的是让学生在经历认识直角的过程中,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或者折纸折出的直角分清直角、锐角和钝角,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简单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节课结束后,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1、初识直角刚开始我让学生从教室黑板平面上找出直角,还不错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四个直角。
接着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标准的直角,并教给了学生标上直角符号。
当我把直角图形位置稍微改变之后,刚才是端端正正的现在把它斜着放,问题出来了,好多孩子马上判断这个图形不是直角。
最后终于明白原来直角不能因为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最困难的是,当这个直角是倾斜的时候,标注直角标记就发生了很大的困难。
为了标上直角符号,有的孩子把作业本彻底转了个身。
我当堂展出了一些画得很标准的作业,给学生示范。
我也找出了一些存在问题的作业,共同给予了纠正。
但是,最后的效果还是不太理想。
正确标注直角标志,或许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真的很难。
2、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教学锐角和钝角前,先和孩子们一起复习了角的大小仅仅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没有任何关系。
接着告诉学生如何判断直角:(1)、可以利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是否是直角。
(2)、如果没有带三角尺,我们可以利用手头的纸张对折后再对折,折出一个直角来比一比。
在比是否是直角的时候,特别强调:角的顶点必须重合;用作比的直角,三角尺或者折出的直角的一条边要与相关角的一条边重合。
这两点(两个重合)必须牢记。
学生掌握了比较角的.大小,最后得出: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课堂上由于时间紧张,画角的练习做得不够。
有些孩子一个手按不住尺,一移动,线就画弯了;有的是直角的顶点画起来不是尖尖的;还有的学生一条边画好了,没有把边和尺对齐了再画另一条,就根据自己的感觉画出另一条边,画法是错误的。
课后还要让孩子多画多练习。
2023认识直角教学反思2这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的基础上认识直角的,我将课堂设计为三个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直角》教学反思
上午学习了《认识直角》一课,本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经历认识直角的过程中,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或者折纸折出的直角分清直角、锐角和钝角,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简单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节课结束后,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
一、初识直角
刚开始我让学生从教室黑板平面上找出直角,还不错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四个直角。
接着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标准的直角,并教给了学生标上直角符号。
当我把直角图形位置稍微改变之后,刚才是端端正正的现在把它斜着放,问题出来了,好多孩子马上判断这个图形不是直角。
最后终于明白原来直角不能因为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最困难的是,当这个直角是倾斜的时候,标注直角标记就发生了很大的困难。
为了标上直角符号,有的孩子把把作业本彻底转个身。
我当堂展出了一些画得很标准的作业,给学生示范。
我也找出了一些存在问题的作业,共同给予了纠正。
但是,最后的效果还是不太理想。
正确标注直角标志,或许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真的很难。
二、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锐角和钝角前,先和孩子们一起复习了角的大小仅仅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没有任何关系。
接着告诉学生如何判断直角:1、可以利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是否是直角。
2、如果没有带三角尺,我们可以利用手头的纸张对折后再对折,折出一个直角来比
一比。
在比是否是直角的时候,特别强调:角的顶点必须重合;用作比的直角,三角尺或者折出的直角的一条边要与相关角的一条边重合。
这两点(两个重合)必须牢记。
学生掌握了比较角的大小,最后得出: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课堂上由于时间紧张,画角的练习做得不够。
有些孩子一个手按不住尺,一移动,线就画弯了;有的是直角的顶点画起来不是尖尖的;还有的学生一条边画好了,没有把边和尺对齐了再画另一条,就根据自己的感觉画出另一条边,画法是错误的。
课后还要让孩子多画多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