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列传--1
管仲列传PPT教学课件_1
希望自己的贤能被人赏识而能有所重用, 即望君任用贤良。
当堂检测
1.对下列句子中红字部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项是 D
A.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合:会盟
B.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 贾:做买卖
C.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游:交往
D.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占便宜
推荐 经商,做买卖 逃跑 百姓 遵从,遵循 给予 扶持
(二)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词义
1、齐桓公以霸
名作动,称霸
2、公子纠败,召忽死之 为动,为……而死
3、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 形容词的意动,
名不显于天下也
以……为羞(耻)
4、南袭蔡
名作状,向南
5、管仲因而信之 名词使动,使……守信用
2. (1)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2)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被动句
3.(1)分财利多自与 (2)岂管仲之谓乎Fra bibliotek宾语前置句
4. (1)不以(之)为言 (2)齐桓公以( 之)霸
省略句
(五)重点语句翻译
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 我不遭时也。
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贤,他知 道我没遇上好机会。
随歌谣学地理
• 地球是个圆球体,这个事实人共知 • 探求地球形状史,伟人献身我辈记 • 庐山起义是半径,五点一亿表面积 • 要知赤道有多长,坐地日行八万里
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
首次看到地球全貌的宇航员是
;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千米,赤道周长
是
千米;地球表面积是 平
方千米。
读下页图回答问题
管仲的文言文
管仲的文言文1.《管仲列传》(节选自《史记》)1.原文: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我时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我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2.注释:1.颍上:颍水之滨。
2.游:交往。
3.进:推荐。
4.任政:执掌政事。
5.以霸:因此称霸。
6.九合诸侯:多次会合诸侯。
“九”,表示多次。
7.一匡天下:使天下归正。
指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多次会盟诸侯,使混乱的天下走上正轨。
8.贾(gǔ):做买卖。
9.见逐于君:被君主免职。
“见…… 于”,表被动。
10.走:逃跑。
11.死之:为公子纠而死。
12.幽囚:被囚禁。
13.多:赞美。
3.译文: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
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明、有才干。
管仲家贫,经常占鲍叔牙的便宜,但鲍叔牙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
不久,鲍叔牙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
等到小白即位,立为齐桓公以后,公子纠被杀,管仲也被囚禁。
鲍叔牙于是向齐桓公推荐管仲。
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侯,使天下归正于一,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分财利时自己总是多要一些,鲍叔牙并不认为我贪财,而是知道我家里贫穷。
管仲列传原文及翻译
《史记》--《管仲列传》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交往),鲍叔知其贤(才能)。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始终)善遇(对待)之,不以为言(不把这种)。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等到)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推荐)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霸业因此得以成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管仲之谋也。
管仲,又名夷吾,颍上人。
青年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贤才。
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去。
后来鲍叔服事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服事公子纠。
到了小白立为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
鲍叔就向桓公保荐管仲。
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会合诸侯,匡救天下,都是管仲的谋略.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经商),分财利多自与(自己拿),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君主免职),鲍叔不以我为不肖(没有才干),知我不遭时(没有遇到好时机)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为他而死),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知道我不拘泥于小节,而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为羞耻)。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说:“当初我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道做买卖,分财利往往自己多得,而鲍叔不将我看成贪心汉,他知道我贫穷。
我曾经替鲍叔出谋办事,结果事情给弄得更加困窘和无法收拾,而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
我曾经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斥退,鲍叔不拿我当无能之人看待,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我曾经三次打仗三次退却,鲍叔不认为我是胆小鬼,他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公子纠争王位失败之后,我的同事召忽为此自杀,而我被关在深牢中忍辱苟活,鲍叔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节而羞,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
《管仲列传》
4、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 乃称霸哉?
重要实词
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2、管仲贫困,常欺鲍叔 3、鲍叔遂进管仲 4、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 5、吾尝三战三走 6、公子纠败,召忽死之
7、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8、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 9、管仲因而信之 10、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11、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词类活用
1、齐桓公以霸 2、公子纠败,召忽死之 3、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 名不显于天下也
4、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
5、桓公实北征山戎
6、桓公欲背曹沫之约, 管仲因而信之
7、贵轻重,慎权衡 8、管仲世所谓贤臣, 然孔子小之
重要语句 1、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 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2、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 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3、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 度则六亲固。
管仲列传(详细)
《<史记>选读》之《管仲列传》
第二段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 (gǔ),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 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 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管鲍分金 】
人管们仲用说“管:"鲍我分当金初”比不喻得情志谊深的厚时,候相知,相曾悉经。 和鲍叔 一起管经鲍商分金,,分不财计小利节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鲍叔 并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是由于生活贫困的缘故。 我曾经为鲍叔办事,结果使他更加困窘,但鲍叔 并不认为我愚笨,知道这是由于时机有利和不利。
伯(孟)仲叔季
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 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 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 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 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 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 父、叔兴父等
实词积累
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2、鲍叔知其贤 3、常欺鲍叔 4、鲍叔终善遇之 5、不以为言 6、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 7、管仲囚焉
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 叔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
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立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为齐桓公,公子纠被杀死,
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也被囚禁起来了。鲍叔 于是向桓公推荐管仲。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 被任用以后,执掌齐国的政
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 事,齐桓公的霸业因此得以
经过管仲的改革,齐国在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在军事上加强了武备,在经济上发展了农业、手工业 生产,国力很快强盛起来。 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来号召诸侯。“尊王”就是尊祟周王;“攘夷”即驱 逐夷、狄等少数民族势力。当时周天子虽已失去号令 诸侯的能力,名义上毕竟还是天下的共主和宗法上的 大宗,影呐还很大,所以齐桓公想借尊王的名义代替 周天子来号令诸侯。
管仲列传
典故:曹沫之约 典故: 《史记·齐太公世家》:齐桓公五年(前 史记·齐太公世家》 齐桓公五年( 681),伐鲁 鲁将曹沫三战三败, 伐鲁, 681),伐鲁,鲁将曹沫三战三败,鲁庄公请献遂 邑求和,桓公许,与鲁会柯而盟。将盟, 邑求和,桓公许,与鲁会柯而盟。将盟,曹沫以 匕首劫持桓公于坛上,威胁桓公归还“ 匕首劫持桓公于坛上,威胁桓公归还“鲁之 侵地” 桓公先是被迫答应,继而“ 侵地”,桓公先是被迫答应,继而“欲无与 鲁地而杀曹沫。”这时,管仲劝桓公不要图 鲁地而杀曹沫。 这时, 一时“小快” 弃信”于诸候, 一时“小快”而“弃信”于诸候,失天下之 于是尽“与曹沫三败所亡地于鲁” 援”。于是尽“与曹沫三败所亡地于鲁”。 诸候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 “诸候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
5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 1、巩固文言基础知识,提高阅读能 巩固文言基础知识 力。 2、观其事想见其为人,理解管仲从 观其事想见其为人 想见其为人, 政成功的原因。 政成功的原因。 3、感受“管鲍之交”的真谛。 感受“管鲍之交” 真谛。
6
检查学习情况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2、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 鲍叔,鲍叔终善遇 终善遇之 、管仲贫困, 不以为言。 不以为言。 3、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公子纠死,管仲囚 4、鲍叔遂进管仲。 、鲍叔遂进管仲。 5、齐桓公以霸 、齐桓公以霸 6、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 。 、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
18
思考:从这篇传记看, 思考:从这篇传记看,管仲从 政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政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
1、有“上下相亲”“顺民心”的施政 上下相亲”“顺民心” ”“顺民心 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 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2、有“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施政才能。 的施政才能。
《管仲列传》(1)
典故:曹沫之约
五年,伐鲁,鲁将师败。鲁庄公请献遂 邑以平,桓公许,与鲁会柯而盟。鲁将盟, 曹沬以匕首劫桓公於坛上,曰:“反鲁之 侵地!”桓公许之。已而曹沬去匕首,北 面就臣位。桓公後悔,欲无与鲁地而杀曹 沬。管仲曰:“夫劫许之而倍信杀之,一 小快耳,而弃信於诸侯,失天下之援,不 可。”於是遂与曹沬三败所亡地於鲁。诸 侯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
管仲缓缓睁开眼睛,似乎费了好大的气力,才看清了面前 的齐桓公,艰难地张开嘴,说:“主公……”
齐桓公眼含泪水,紧紧攥着管仲的手:“仲父,你怎么 样?”
管仲颤抖着嘴唇,说:“主公,管仲要走了……要离你而 去了……”
齐桓公老泪纵横:“不,仲父不能走!寡人不让你走!
齐国不让你走!老天更不会让你走!”
• 2.四维不张 提倡 宣扬
• 3俗之所欲,因而予之 就趁机
第三段疑难指点
• 1.【通货积财】发展贸易,积累财富。 • 2.【与俗同好恶】使执政者与平民百
姓同心同德。 • 3.【论卑】政令平易。
民贫则乱,乱而难治,治则更乱。反之,民富则易治。 所以,乱的根源在于民贫:因为民贫则无家财可持, 无乡人可亲,无亲无恃,必然轻生而犯禁作乱无所畏 惧,人性恶劣,社会道德沦丧,其乱不可避免;治的 本质在于民富:因为人人家里仓廪充实,必然看重礼 节;个个丰衣食足,必然重视荣辱,社会由此可成为 道德秩序的社会。
“民贫而生乱,民富而得治”的根本原因是人乃欲望 无穷的生命个体:治与乱,最终由欲望所驱使.民贫 穷,因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必然产生犯禁陵上的行为; 如果民的欲望得到满足,必然会有所顾忌而知礼讲节。 所以,治国的核心问题是富民,治国的根本任务亦是 富民,富民的根本前提是“夫民必得其所欲,然后听 上。听上然后政可善为也。”
管仲列传
管仲列传管仲,春秋时齐国著名的政治家。
齐桓公尊称管仲为“仲父”。
后人尊之为一代名相。
管仲从政多年,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齐国国力大振。
在他的辅佐下,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管仲夷吾者,颍(yǐng)上人也。
管仲,又名夷吾,是颍上人。
少时常与鲍(bào)叔牙游(结交,交往),鲍叔知其贤(才能)。
年轻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有)才能。
管仲贫困,常欺(欺诈,占便宜)鲍叔,鲍叔终(始终)善遇(对待)之,不以为言(不足为外人道也)。
(素善留侯张良)管仲家里穷,处境艰难,(经商时)常常占鲍叔牙的便宜,(但)鲍叔牙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将这些事(对外人)说。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后来鲍叔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
及(等到)小白立为桓(huán)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被拘禁,意念被动)。
到了小白登位做了桓公的时候,公子纠死了,管仲被囚禁。
鲍叔遂进(举荐,推荐)管仲。
(教以推贤进士为务)鲍叔就向桓公保荐管仲。
管仲既用(被任用,意念被动),任政于齐(于齐任政,介宾作状语后置),齐桓公以(因而,因此)霸(名作动,称霸)(霸业因此得以成功),九(多次)合(召集,会盟)诸侯,一(完全)匡(扶正)天下(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管仲之谋也.(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他的辅佐而称霸,多次召集诸侯会盟,完全控制了天下,都是管仲的谋略。
少赵国危难,赵太后急,少(缺少)睡眠,朝中少(年轻人)长咸集议事。
后求救于齐,齐必以长安君为质,太后不肯。
大臣谏,赵太后出言必唾其面。
大臣患,谏者益少(不多)。
触龙忧,少(不多时)间,仍劝谏,以长安君少(缺少)功之事晓利害,曰“长安君少(年幼),无寸土之功,国人定少(轻视)之,如此,则忠长安君之人定会加少(减少)。
较之,令长安君出齐有益。
”太后以为然,色少(稍微)解。
既苏轼于七月既(……之后)望,与友乘舟游赤壁。
管仲列传
译:孔子看不起管仲。(原因)难道是孔 子认为周的统治已经衰微,桓公既然贤明,管 仲却不劝勉桓公实行王道建列传中,作者对管仲采取了赞美和褒扬 的态度,管仲相齐,凭借海滨的有利条件,发展 经济,聚集财物,使国富民强。他与百姓同好恶, 善于“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 内政外交功名垂著。他辅佐齐桓公一霸天下,使 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 本文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鲍叔牙。作者对他 用墨不多,但他宽广的胸襟和知人善任的品质历 来为人所称颂。正是因为他的知贤、荐贤和让贤 的美德才使管仲得以得用,从而展示其政治才能, 而管鲍之交也成为千古佳话。
写作背景
司马迁生活在一个没有知己、无人救援的 冷酷世界里,他多么希望身边有晏子、鲍叔那 样的知音! 清代的李晚芳在其《读史管见》中有云: “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二 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 或可劝君解免,有知越石夫之晏子知之,亦可 援法代赎。多鲍叔之知人,与执鞭所欣慕,皆 情见乎辞矣。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遥集之悲, 反复抑扬,又有笔欲住而意不住之妙。”
2、齐读第二段,思考该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该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从经商、谋事、出仕、 作战、事君五个方面写鲍叔牙对自己的深知和理解,突出 了鲍叔牙的大度,饱含着对鲍叔牙的感激,洋溢着对真挚 友情的礼赞。
文言基础知识 第3 节
政令平易,道理浅显。 1.论卑: 2.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与俗同好恶。 管仲做了宰相,在齐国执政以后,凭借着小小的齐国在海 滨的条件,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国家富裕,使兵力强壮, 让执政者与百姓同心同德。 3.四维不张 提倡 宣扬 4.俗之所欲,因而予之 趁机 5.因而去之 废除 6.故其称曰 称言,主张
管仲列传原文及注释
管仲列传原文及注释《管晏列传》【作者】司马迁【朝代】汉原文(标序号便注释):管仲夷吾者(1),颍上人也(2)。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3),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4),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5)。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6)。
鲍叔遂进管仲(7)。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九合诸侯(8),一匡天下(9),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贫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10),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11)。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彊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12):“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上服度(13),则六亲固(14)。
四维不张(15),国乃灭亡。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16)。
”故论卑而易行(17)。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 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18),慎权衡(19)。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20),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21)。
桓公实北征山戎(22),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23)。
于柯之会(24),桓公欲背曹沫之约(25),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26)。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27)、反坫(28),齐人不以为侈。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彊於诸侯。
后百有余年而有晏子焉。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29)。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管仲列传》优秀课件-
2021/10/10
32
实词积累
+ 1、管仲既任政 相齐
+ 2、以区区之齐 在海滨
+ 3、通货积财
名词作动词 做宰相
凭借 居于处于
古:交换货物 今:在 社会经济活动中作为流 通手段的货币。
+ 4、富国强兵
形容词使动,使…富; 使…..强
+ 5、与俗同好恶 百姓
2021/10/10
33
+ 6、故其称曰 称言;主张
+ 1.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 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因而 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盟诸候, 使天下归正与一,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2021/10/10
15
第一段
+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时曾与 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很有才能。管仲 生活贫困,常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 终对他很好,不把这种事对外说。后来鲍 叔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 等到小白立为齐桓公,公子纠被杀死,管 仲也被囚禁起来了。鲍叔于是向桓公推荐 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执掌齐国的政事, 齐桓公的霸业因此得以成功,多次会集诸 侯,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都是根据管仲 的计谋。
2021/10/10
11
实词积累
+ 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交往
+ 2、鲍叔知其贤 + 3、常欺鲍叔 + 4、鲍叔终善遇之
动词 知道 懂得 欺负
+ 5、不以为言
对待
+ 6、已而鲍叔事公子 小白
+ 7、管仲囚焉
不把这种事对外说 名词作动词,追随 被囚禁
2021/10/10
管仲列传
重点语句翻译
1、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 、管仲既用 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 以霸 诸侯 天下,管仲之谋也。 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被任用后,在齐国执政,齐桓公凭借(管仲)而称霸, 管仲被任用后,在齐国执政,齐桓公凭借(管仲)而称霸, 并多次召集诸侯会盟,匡正天下为一,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并多次召集诸侯会盟,匡正天下为一,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6、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 、语曰: 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其美 其恶 岂管仲之谓乎? 也。” 岂管仲之谓乎?
古语说: 鼓励发扬国君的美德,纠正挽救他的过错, 古语说:“鼓励发扬国君的美德,纠正挽救他的过错,所 以君臣百姓之间就能亲密无间。 以君臣百姓之间就能亲密无间。”这句话说的大概就是管仲 吧?
• 孔子对管仲的评价 • (1)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 翻译:管仲辅助齐桓公称霸诸侯,一匡天下。老百姓到现 翻译:管仲辅助齐桓公称霸诸侯,一匡天下。 在还蒙受他的恩赐。要是没有管仲, 在还蒙受他的恩赐。要是没有管仲,我们大概都还披散着 头发,穿着左开衣襟的衣服。(意即“ 。(意即 头发,穿着左开衣襟的衣服。(意即“还在蛮人统治 下”。)
百姓仓库粮食充足了就懂得礼节; 百姓仓库粮食充足了就懂得礼节;百姓衣食丰足了就能 分辨荣辱;统治者遵循法度, 六亲”才能够稳固。 分辨荣辱;统治者遵循法度,“六亲”才能够稳固。
5、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 诸侯由是归齐。 诸侯由是归齐。
在柯地会盟,桓公想违背与曹沫订立的盟约, 在柯地会盟,桓公想违背与曹沫订立的盟约,管仲却趁机 劝说他使他信守盟约,诸侯们因此都归顺齐国。 劝说他使他信守盟约,诸侯们因此都归顺齐国。
管仲列传
管仲列传西汉·司马迁著。
本文是《史记·管晏列传》中有关管仲的部分。
《管晏列传》是管仲、晏婴二人的合传,全传前半部分写管仲,后半部分写晏婴,二人不交叉;最后是司马迁对二人的赞词。
本文节选的即是传中写管仲的主要内容。
译文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
他年轻时曾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很有才能。
管仲生活贫困,常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对他很好,不把这种事对外说。
后来鲍叔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
等到小白立为齐桓公,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起来了。
鲍叔于是向桓公推荐管仲。
管仲被任用以后,执掌齐国的政事,齐桓公的霸业因此得以成功,多次次会集诸侯,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都是根据管仲的计谋。
管仲说:“我当初不得志的时候,曾经和鲍叔一起经商,分财利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鲍叔并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是由于生活贫困的缘故。
我曾经为鲍叔办事,结果使他更加穷困,但鲍叔并不认为我愚笨,知道这是由于时机有利和不利。
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都被君主免职,但鲍叔并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是由于没有遇到好时机。
我曾三次作战,三次都战败逃跑,但鲍叔并不认为我胆小,知道这是由于我还有老母的缘故。
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他而死,我被囚禁起来受屈辱,但鲍叔并不认为我不知羞耻,知道我不拘泥于小节,而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为羞耻。
生我的是父母,但了解我的却是鲍叔啊!”管仲在齐国执政任相,使地处海滨的小小齐国流通货物,积聚财帛,富国强兵,办事能够与百姓同好恶。
所以他说:“仓库充实了,人才知道礼仪节操,衣食富足了,人才懂得荣誉和耻辱。
君主如能带头遵守法度,那么,父母兄弟妻子之间便会亲密无间。
礼义廉耻得不到伸张,国家就要灭亡。
国家颁布的政令像流水的源泉一样畅通无阻,是因为它能顺应民心。
”因为道理浅显,容易实行。
百姓所要求的,就顺应他们的愿望提供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顺应他们的愿望抛弃它。
管仲为政,善于转祸为福,把失败变为成功。
重视控制物价,谨慎地处理财政。
管仲列传1
读完《管仲列传》, 你认为司马迁创作本传 的意图是什么呢?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之《管仲列传》
清代的李晚芳在其《读史管 见》中有云:“太史遭刑,不能自
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传,寄意独 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 或可劝君解免。多鲍叔之知人,情 见乎辞矣。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 遥集之悲,反复抑扬,又有笔欲住 而意不住之妙。”
千古一朋——鲍叔牙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
管仲列传
《史记·管晏列传》
解题和作者介绍 课文选自《史记•管晏列传》。《管晏列传》 是管仲、晏婴二人的合传,全传前半部分写管仲, 后半部分写晏婴,二人不交叉;最后是司马迁对 二人的赞词。课文节选的即是传中写管仲的主要 内容。 管仲是春秋初期的政治家,他在齐国进行改革, 使齐国日渐富强,国力大振,他辅佐齐桓公成为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孔子称赞他说:“管仲 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读《管仲列传》,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务本 求实、以民为本的为政才能,以及他因势利导、 转败为功的政治家风范。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司马迁生活在一个没有知 己、无人救援的冷酷世界 里,他多么希望身边有鲍 叔那样的知音!
管仲思想的魅力
“虚无无形谓之道,大道可安而不可说。” “道在天地之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霸王之形,德义胜之,智谋胜之,兵战 胜之,地形胜之,动作胜之,故王之。” “夫争强之国,必先争谋,争形,争权。” ……
重点词语点拨
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交游、交往 2、管仲贫困,常欺鲍叔 占便宜 推荐 3、鲍叔遂进管仲 经商、做买卖 4、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 处境困厄、窘迫 5、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逃跑 6、吾尝三战三走 为……而死 7、公子纠败,召忽死之 使……富,使……强 8、富国强兵 废除 9、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使……守信用 10、管仲因而信之 看不起,轻视 11、孔子小之 12、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扶持 纠正
管仲列传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 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 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 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 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 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 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 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 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 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管仲说:“我当初不得志的时候, 曾经和鲍叔一起经商,分财利时 ( 给 )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鲍叔 并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是由于生 活贫困的缘故。我曾经为鲍叔办事, 结果使他更加穷困,但鲍叔并不认 为我愚笨,知道这是由于时机有利 和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都 被君主免职,但鲍叔并不认为我没 有才干,知道我是由于没有遇到好 时机。我曾三次作战,三次都战败 逃跑,但鲍叔并不认为我胆小,知 道这是由于我还有老母的缘故。公 子纠失败,召忽为他而死,我被囚 禁起来受屈辱,但鲍叔并不认为我 不知羞耻,知道我不拘泥于小节, 而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为羞耻。生 我的是父母,但了解我的却是鲍叔 啊!”
(三)重点句式
1.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被动句,无标志 2.任政于齐。 介宾短语后置 3.齐桓公以霸。 介词宾语省略 4.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被动句,“见……于……”式 5.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 被动句
(一)重点实词
1.鲍叔终善遇( 对待 )之 2.一匡( 纠正 )天下 3.分财利多自与( 给 ) 4.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不才,没有才华 ) 5.知我不羞(意动用法,“以……为羞”)小节而耻(意 动用法“以……为耻” )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6.以区区( 形容小 )之齐在海滨 7.四维(纲纪,纲领)不张,国乃灭亡 8.上服( 遵循,遵守 )度则六亲固 9.修( 施行 )召公之政 10.因而信( 使动用法,“使……守信” )之 11.孔子小( 意动用法,“认为……(器量)小” ) 之 12.而不勉( 劝勉 )之至王
管仲列传
无耻,他知道我不会因为失小节而羞 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
管仲既任政相齐:相,辅佐。(名作动)
富国强兵:使动用法。使 ------富(强)
上服度则六亲固:服,遵守。度,法令。固,团结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张,宣扬。乃,就。 故论卑而易行:论,主张。卑,平易.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因,趁机。 予,给。
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 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 发
左衽矣!”
译:“管仲辅助齐桓公做诸侯霸主,一匡天下。 要是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头发,左开衣襟, 成为蛮人统治下的老百姓了。”
译 :鼓励并顺应好的,纠正并制止坏的, 这样一来统治者和百姓就能相亲相和。
1、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2、富国强兵 3、南袭蔡 4、管仲因而信之 5、孔子小之
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否,不赞成的。去,革除。
1、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善于将灾祸 转变为好事;将失败转变为成功。 2、贵轻重,慎权衡:贵,重视。慎,慎重。 3、南袭蔡,慎权衡:南,向南。慎,谨慎。 4、管仲因而伐楚:因,趁机。 5、令燕修召公之政:修,实行。
译:孔子看不起管仲。(原因)难道是孔 子认为周的统治已经衰微,桓公既然贤明,管 仲却不劝勉桓公实行王道建立新朝,而只满足 于称霸吗?
管仲春秋时杰出的政治 家、著名的军事家、军 事改革家。齐桓公尊称 管仲为“仲父”。管仲 从政40多年,使齐国国 力大振,使齐桓公成为 一代霸主。管仲也被后 人尊为一代名相。
回忆文章第二段,就内容方面,从哪五 个方面写鲍叔牙对管仲的深知和理解? 从结构上看,用了什么修辞?
从经商、 谋事、出仕、 作战、事君 五个方面。 排比。
宵华道。“他武艺也不错!”七王爷更担忧了,“你说他会不会直接跳出来,把我打一顿,把你抢走?”“那他家人要受连累了。”蝶宵华忍住 笑。第九十六章 卖身进京纵强贼(2) “他是威胁过我‘流血百步’的哎!早就不怕家人受连累了!”七王爷越想越觉得是这么个理儿,“他被 逼到份儿上,是啥都干得出来的!我逼他太过了是不是?他弟弟先逃亡,准占了个山头,准备接应他!他抢了你,就流亡去了!儿女情事演变为 流寇之乱……皇兄非杀了我不可。”“不至于此。”蝶宵华安慰七王爷。“你知道?”七王爷鼓着眼睛问,“你能猜出他肚子里卖的什么主意?” 蝶宵华抿了抿嘴。七王爷把抿嘴的动作理解为“我也不知道”,说得更来劲了:“咱不能让他变流寇去!他不信我,你的话总归听的,你可得帮 我好好解释解释,我是——嗳哟!”望着前面,眼都直了。前头,官道转弯处,林木生得密密的,昨儿大雪积在上头,它们冻得似凝住了,一只 雀儿也不飞。林脚下,骑匹枣骝俊马,头发墨黑、腰杆笔直、神情凛然不可侵的,不正是苏家明远?七王爷僵住了,像只看见了老虎的兔子,耳 朵贴着脑袋,贴地缩成个毛团儿,动也不敢动。“王爷?”侍卫上前催促他赶路。“咴!”七王爷瞪了侍卫一眼,那意思是“没见眼前是只老虎? 当我跟你们一样傻大胆儿不怕死?”蝶宵华也催他:“老这么僵着不是办法呀。”确实不是个办法,七王爷硬着头皮,催马向前。他骑的是匹黄 膘马,战场上名马之后,受过大将的亲手调教,一点不受明远气场影响。七王爷叫它走,它就走,步态很稳。七王爷恨不得自己的马儿别这么镇 定这么沉稳,就掀蹄子跑掉好了嘛!驮着他跑掉,他就可以说是马儿胆小,而不是他胆小,嗳嗳……话说这不叫胆小,叫谨慎吧?就没人担心在 他跟明远之间的短短路上,他走着走着,“咚”,跌进陷马坑里,直接摔死?或者坑里插满利刃,摔不死也扎死?或者利刃上淬毒,扎不死也毒 死?“王爷,”苏明远开口,不满道,“你一定要走这么慢吗?”七王爷兜住马,怒道:“有本事你过来!”明远嘴角一斜,不屑的“切”了一 声。他嘴唇生得有男子气概,不屑都不屑得好看,七王爷当场心头小鹿乱撞。明远纵缰过来。十来丈的路,骏马几步跑到,没掉进什么陷坑里。 “没陷阱,那就是动硬的了!”七王爷飞快的想,“他是要当面揍我,然后抢人!”这个想法太可怕了,七王爷顿时吓得要双手抱头,遛之大吉。 可是明远纵马过来的样子,怎么就能这么帅呢……七王爷咽了口唾沫,站定了。这么帅的人冲他跑过来,他可不能逃!挨揍什么的,回头再说。 他先大饱了眼福才是真的。这就是七王爷的坚持,嗯!明远勒马在他马边:“我来了。”“啊。”“回头挨揍”的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因小节而感到羞愧,却 以功名不显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天下而感到耻辱。
矣。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遥集之悲,反复抑扬,又有笔欲
住而意不住之妙。”
思
1、自读课文,自主翻译前两段,重点词语解 释含义,将不理解的内容标画出来。 2、将本文划分三个部分,每一部分拟一个小 标题。 3、管仲和鲍叔牙的友情历来为人称颂,你如 何理解?第二段采取了何种手法论述,是 从哪些方面论述的?
议
导
管仲是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著 名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齐桓
公尊称管仲为“仲父”。管仲从
政40多年,使齐国国力大振,使 齐桓公成为一代霸主。他有“春 秋第一相”的美誉。
写作背景: 司马迁生活在一个没有知己、无人救援的冷酷世界里,
他多么希望身边有晏子、鲍叔那样的知音!
清代的李晚芳在其《读史管见》中有云:“太史遭刑, 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二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 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有知越石夫之晏子知之, 亦可援法代赎。多鲍叔之知人,与执鞭所欣慕,皆情见乎辞
1、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解决组内成员有疑问的 文言知识点。 2、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本文可分为哪三部分, 并用四字左右拟标题。 3、讨论第二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 表达效果?
展
1.各组疑难文言知识点。 2.本文可分为哪三部分,并用四字左右拟标题。 3.第二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声音洪亮!
2、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
)
3、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4、吾幽囚受辱( 5、分财利多自与( ) )
评
特殊句式: 1、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判断句)
2、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动句)
3、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判断句) 4、吾幽囚受辱(被动句) 5、分财利多自与(宾语前置)
将本文划分三个部分,每一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1~2段:管鲍之交
3~4段:管仲相齐(显著政绩)
第5段:司马迁论赞(高度评价)
第二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修辞手法:
排比
表达效果:
从经商、谋事、出仕、作战、事君五个方面写 鲍叔牙对自己的深知和理解,突出了鲍叔牙的 大度和“知己”,饱含着对鲍叔牙的感激,洋
溢着对真挚友情的礼赞。
小结: ⑴友谊是充分的理解 管仲落魄的时候,鲍叔牙不以为他“贪”“愚”“怯”“不肖”“ 无耻”,认为他生不逢时,这是何等的深知与理解。 ⑵友谊是宝贵的信任 管鲍之交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他们的友谊是建立在充分信任的 基础之上。“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这是鲍叔牙对管仲能力与 品德的信任。 ⑶友谊是无私的关怀 面对贫困的管仲,鲍叔牙对他是“终善遇之”,这种无私的关 怀,感动了管仲,也感动了天下。 ⑷友谊是真心的感恩 在管仲困难的时候,鲍叔牙对他无私关怀;管仲为齐相后,嘴 边常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正是这种感恩的心, 成就了这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 启示:我们与朋友之间也应该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关 怀,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朋友。
评
词类活用: 1、齐桓公以霸( )
2、公子纠败,召忽死之(
)
)
3、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评
词类活用: 1、齐桓公以霸(名词作动词,称霸)
2、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动词为动用法,为……而死)
3、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形容词意动用 法,以……为羞 以……为耻)
评
特殊句式: 1、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
评
实词积累: 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2、管仲贫困,常欺鲍叔( ) )
3、鲍叔遂进管仲(
4、一匡天下( )
)
5、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 6、吾尝三战三走( )
)
评
实词积累: 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交往) 2、管仲贫困,常欺鲍叔(欺负)
3、鲍叔遂进管仲(推荐)
4、一匡天下(匡正) 5、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经商) 6、吾尝三战三走(逃跑)
管仲列传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
学习目标: 1.推断文中文言词义,掌握重要文言词语及语法现象。 2.欣赏管仲的人格魅力,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
挚交千古
相 桓 公 一 匡 天 下
交 叔 牙 万 古 高 风
导
友谊是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历史上多少 动人的知音故事,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话 。 而这幅楹联的主角管仲,和友人鲍叔牙的 故事,更是定格为成语——管鲍之交,成 为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好朋友的代名词。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管仲列传》。
检
重点语句翻译:
1.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2.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3.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4.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
检
重点语句翻译: 1.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起来了。 2.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因而称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