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成语故事》阅读试卷

合集下载

四年级成语故事检测卷一四

四年级成语故事检测卷一四

四年级成语故事检测卷(一) 一、成语填空按图索()百步穿()半途而()兵不厌()草木()兵赴汤()火门可()雀名落()山石()天惊一毛不()天衣无()世外桃()怒发冲()望梅止()()在旦夕一败()地二、成语故事人物连连看爱屋及乌乐广百发百中韩信杯弓蛇影姜太公背水一战公明仪病入膏肓扁鹊对牛弹琴养由基囊萤映雪车胤怒发冲冠蔺相如三顾茅庐武则天名落孙山孙山请君入瓮刘备守株待兔宋人三、判断题1、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缺乏自知之明,显得愚蠢可笑。

()2、草船借箭这则成语出自中国四大名着之一的《水浒传》。

()3、高山流水这则成语用以比喻乐曲高妙,也比喻知己或知音。

()4、“乐不思蜀”的意思是现在感到很快乐,不再思念蜀国,表示乐而忘返或者了而忘本。

()5、“青出于蓝”讲述的是孔子和他弟子的故事。

()6、“鹬蚌相争”经常和“渔翁得利”联用,比喻两败俱伤。

()四、成语含义知多少:请选择与下列成语意思相近的成语1、画蛇添足:A、多此一举B、雕虫小技C、不学无术()2、滴水穿石:A、石破天惊B、锲而不舍C、精卫填海()3、惊弓之鸟:A、风吹草动B、打草惊蛇C、风声鹤唳()4、栩栩如生:A、入木三分B、惟妙惟肖C、生花妙笔()5、趾高气扬:A、自相矛盾B、卧薪尝胆C、有恃无恐()6、悬梁刺股:A、闻鸡起舞B、以卵投石C、与虎谋皮()成语故事检测卷(二)一、填空题1.成语“班门弄斧”中的“班”指的是()。

2.“望梅止渴”这个成语跟()有关。

3.“凿壁偷光”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

4.“八分之七”打一个成语()。

5.古代文人勤奋读书的故事很多,流传甚广的有()(填成语)。

6.“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可以用()(成语)概括。

7.“能说会道”中的“道”的意思是()。

8.“蜜蜂停历上”打一个成语()。

9.“汗流浃背”在日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汗流浃背”的原因是:()。

10.“桃李不言,()”是称赞西汉飞将军李广真诚和高尚的品质。

成语故事》阅读试卷附答案。A4版

成语故事》阅读试卷附答案。A4版

成语故事》阅读试卷附答案。

A4版成语故事》阅读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研究不能囫囵吞枣而是要精益求精。

2.___被___逼得走投无路,只有破釜沉舟才有可能取胜!3.因为他认真研究,所以不到一个学期,他的成绩就一下子从倒数到名列前茅,真的令人刮目相看啊!4.只要我们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困难再大也是可以克服的。

5.我们要多研究,多读书,多到外面走走看看,不要像井底之蛙一样,没什么见识。

6.“东床快婿”原本是指___。

7.“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___。

8.“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___和___的___两个人说话时口吃的毛病。

9.“成也萧何,败也___”说的是___经历。

10.“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一种官职。

11.___、___是下面哪个成语故事中的人物?草木皆兵。

12.用来比喻借着有权者的威势欺压他人、作威作福的成语是狐假虎威。

13.比喻坚决断绝关系的成语是一刀两断。

14.与“形影不离”意思相近的成语是形影相随。

15.“拔苗助长”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16.从古诗《芙蓉楼送辛渐》“___夜入吴,___送客___。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___在玉壶。

”中得出来的成语是一片___。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岁寒三友”,一般是指松、竹、___这三种植物。

2.√ 百年树人,这里的“百年”是说培育人才要有长远之计。

3.× “六亲不认”,这里“六亲”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子、女。

4.× “九死一生”是指十个人中,九个人死了,一个人活着。

5.×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里的“尺”和“丈”是具体的数量,十丈等于一尺。

四年级语文(下)课外阅读成语故事

四年级语文(下)课外阅读成语故事
鸟尽弓藏
注释;鸟打光后,弹弓就被搁置不顾。比喻事成之后,功臣被废弃或遭迫害。
越国被吴国打败后,越王勾践任用大夫文种、范蠡整顿国政,忍辱负重,终于击败吴国。在庆功宴上,范蠡不辞而别,隐居起来。文种依然在朝中任职。一天,文种受到范蠡的信,上面写道:“飞鸟被打完了,弹弓就被藏起来;野兔捉光了,猎狗就被杀了煮来吃。现在敌国已被灭掉,越王不会让您同他一起共享安乐,请您赶快离开,否则有杀身之祸。”文种不相信。结果,越王对他产生疑忌,迫使他自尽。
束之高阁
注释:束:指绑、捆。阁:放置东西的橱柜。指捆绑起来放到橱柜上。比喻放在一边弃置不用。也作“置之高阁”。
杜乂、殷浩是东晋时的名士。他们喜爱老庄之辈,读了很多有关玄学的书,成为东晋有名的玄学家。但当时的大将庚翼认为他们是徒有虚名,不能重用。他常对人说:“杜乂、殷浩这类人,只宜把他们收藏起来,放在高阁上面,等天下太平了,再考虑让他们出来做事。”他的评价是对的。后来,殷浩被任命为将,结果,屡战屡败。
桃李满天下
注释:桃李:桃树和李树,比喻可以培植的优秀人才。比喻一个到处都有学生或者由他推荐出来做官的人。
唐朝大臣狄仁杰,在武则天当政时,多次向她提出举贤选能的确主张,并将自己的门生多人推荐给武后。有人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狄仁杰却正色回答:“荐贤为国,非为私也。”
投笔从戎
注释:弃文从武,为国立功。指文人从军。
识时务者为俊杰
注释:时务:指当时的社会形势和潮流。俊杰:指才智杰出的人物。能认清当时形势和时代潮流的人,才是杰出的人物。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而刘备虽然声望很高,但力量很弱。他听说司马徽很有名望,便拜访他,并问他对天下大势的看法。司马徽说:“平庸的书生怎能认清天下大势?看清认清天下大势的人是些杰出人物。只有这里的卧龙和凤雏。”刘备一听,赶忙问道:“卧龙和凤雏是谁?”司马徽说:“卧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

小学成语故事试题及答案

小学成语故事试题及答案

小学成语故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请填写下列成语故事中缺失的成语。

- ()的狐狸:形容人不怀好意,心怀叵测。

- 画蛇():比喻做事做过头,反而弄巧成拙。

- 亡羊补():比喻出了问题之后,及时补救,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 守株待():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 刻舟求():比喻拘泥而不知变通,或固执己见,不知实际情况已变化。

二、选择题2. 下列成语故事中,哪一个成语表示“做事要适可而止”?A. 画蛇添足B. 亡羊补牢C. 守株待兔D. 刻舟求剑3.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要勤奋努力B. 要善于观察C. 要耐心等待D. 要抓住机遇三、简答题4. 请简述“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

5. “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四、判断题6. “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应该恰到好处,不要画蛇添足。

A. 正确B. 错误7.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耐心等待,就一定能等到意外的收获。

A. 正确B. 错误答案:一、填空题1. 请填写下列成语故事中缺失的成语。

- 狡猾的狐狸:形容人不怀好意,心怀叵测。

- 画蛇添足:比喻做事做过头,反而弄巧成拙。

- 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之后,及时补救,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 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 刻舟求剑:比喻拘泥而不知变通,或固执己见,不知实际情况已变化。

二、选择题2. A3. A三、简答题4.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一个牧羊人发现羊圈的栅栏坏了,导致羊丢失。

他的朋友建议他及时修补栅栏,以防止更多的羊丢失。

牧羊人听从了建议,及时修补了栅栏,从此羊再也没有丢失过。

5. “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能墨守成规,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问题。

四、判断题6. A7. B。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形声字?()A. 跑B. 桌C. 琴D. 鸟2. 下列哪个词属于名词?()A. 跑步B. 快乐C. 美丽D. 大海3.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拟人手法?()A. 雪花飘飘,北风呼啸。

B. 小草绿了,春天来了。

C. 雨滴答滴答,敲打着窗户。

D. 太阳露出了笑脸。

4.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A. 三顾茅庐B. 精卫填海C. 画龙点睛D. 对牛弹琴5. 下列哪个字是“三点水”结构的字?()A. 江B. 河C. 湖D. 海二、判断题1. “山”字的笔顺是:竖、竖折、竖。

()2. “的、地、得”三个字在句子中的用法是相同的。

()3. “狼狈为奸”这个成语中的“狈”是指一种动物。

()4.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

()5.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它用具体的事物来代替抽象的事物。

()三、填空题1. “不以规矩,______方圆。

”2. “______,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4. “______,独钓寒江雪。

”5. “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四、简答题1. 请简述“拟人”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

3. 请列举出三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4. 请简述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背景。

5. 请解释“一词多义”现象。

五、应用题1. 请用“比喻”手法写一个句子。

2. 请用“排比”手法写一个句子。

3. 请用“拟人”手法写一个句子。

4. 请用“对偶”手法写一个句子。

5. 请用“夸张”手法写一个句子。

六、分析题1. 请分析下面这首诗的意境和主题。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请分析下面这段话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七、实践操作题1. 请以“我的家乡”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 请以“我最喜欢的季节”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 小古文阅读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 小古文阅读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小古文阅读(解析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21春·江苏南通·四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恭勤不倦.:疲倦B.博学多通.:通晓、明白C.过是.溪:这D.还.卒业:归还【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选项A意思“谨慎、勤奋而不知道疲倦”,这里“倦”意思是“疲倦”。

选项B意思是“知识广博,学问精通”,这里“通”意思是“通晓、明白”。

选项C意思是“(他)路过这一条小溪”,这里“是”意思是“这”。

选项D意思是“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这里“还”意思是“回去”。

故答案为D。

2.(2021春·江苏泰州·四年级统考期末)加点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天刚亮B.过是.溪是:这C.博学多通.通:明白D.未成,弃.去弃:丢弃【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ABC解释正确。

D.“未成,弃去”句意为:没读完,就抛下书离开了。

弃:离开。

二、诗文阅读(2021春·江苏南通·四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与理解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3.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放弃)B.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遇到)C.问之.,曰:“欲作针。

”(这里指李太白)D.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回去)4.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B.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C.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D.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5.“铁杵成针”这个成语与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有关,我还能写出这样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语文成语试题答案及解析

四年级语文成语试题答案及解析

四年级语文成语试题答案及解析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8分)雄心()()手不()()知()知()碌碌()()()其不()鹏()万()()向()敌自()不()【答案】壮志释卷己彼无为果然程里所无强息【解析】略2.数字成语趣味多。

【答案】一丝不苟二分明月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六神无主七上八下八面玲珑九牛一毛十全十美【解析】略3.补充词语。

(8分)金( )辉( ) 神( )气( )南( )北( ) 若( )所( )( )( )欲试 ( )( )约约( )( )而起久经( )( )【答案】碧煌清爽征战有思跃跃隐隐腾空沙场【解析】略4.把成语补充完整。

不假( )索 ( )( )盈眶与( )长( ) 栩栩( )( )重见( )( ) 夺眶( )( )( )( )其来不( )自( )【答案】思热泪世辞如生天日而出突如由主【解析】略5.我能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它们的意思。

(1)()先()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而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气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争先恐后:争着向前,惟恐落后,形容十分积极。

(2)鱼贯而出: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

(3)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

(4)愚不可及:原指人为了应付不利局面而假装愚痴,以免祸患。

【解析】略6.补充成语(或四字词语),并按要求答题。

(7分)()不在乎水()不通人山人()()不绝口欢呼()跃自投()网(1)选词填空。

(2分)①2011年清明文化节在开封举行,清明上河园,各种文艺表演让观众们。

四年级语文成语故事测试题

四年级语文成语故事测试题

四年级语文成语故事测试题四年级语文成语故事测试题一、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列哪个成语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A掩耳盗铃 B守株待兔 C 滥竽充数 D叶公好龙2、举一反三这个成语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 曹植 B孔子C 张良 D司马睿3、下列哪个成语表示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A请君入瓮 B掩耳盗铃 C胸有成竹 D杏林春满4、“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是关于宋朝画家 ( )的;比喻做事前已有全面考虑.A文与可 B南郭先生 C董奉 D张僧繇5、下列哪个成语比喻人的学识、技能很高()A升堂入室 B生吞活剥 C黔驴技穷 D寻章摘句6、下列哪个词语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A 妙笔生花 B呆若木鸡 C胸有成竹 D画龙点睛7、下列哪个词语比喻借着有权者的威势欺压他人、作威作福.()A请君入瓮 B掩耳盗铃 C胸有成竹 D狐假虎威8、下列哪个词语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含贬义.()A叶公好龙 B呆若木鸡 C胸有成竹 D妙笔生花9、比喻笔法高超的人写出动人的文章.也讽刺写作时夸大其辞;胡编乱造.() A叶公好龙 B呆若木鸡 C胸有成竹 D妙笔生花10、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刘胡兰机智勇敢地与日本鬼子周旋;他们不是()的人. A.贪生怕死 B.不学无术 C.卧薪尝胆 A. 废寝忘食二、填空题1.“运筹帷幄”出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原本指的是刘邦帐下的张良 .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指的是心甘情愿地上了别人的圈套.3.负荆请罪是指的战国时期赵王的大将廉颇向蔺相如请罪;留下了“将相和”的佳话.4.“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势;其中的“瓴”指的是水瓶 .三、阅读题滥竽充数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起吹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1.请用“”画出南郭先生吹竽的样子的句子.2.南郭先生同样得到和别人一样的俸禄是因为装出会吹的样子;和大家一起吹;而后来只好逃走的原因是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3.根据你对“滥竽充数”意思的理解;造一个句子. 滥竽充数——掩(yǎn)耳盗(dào)铃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dāng);想把它偷(tōu)走.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pèng);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可是他想:"如果把耳朵掩住;响声就听不见了吗?"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1.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掩耳盗铃"的意思?用" "画出来.2.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面"√". 《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告诉我们:(1)偷别人的东西时;光把耳朵掩起来是不够的.( )(2)自己欺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十分愚蠢的.( )(3)放在外面的东西一定要防止人偷窃. ( )刻舟求剑从前;有个人坐船过江.船到江心;挂在身上的宝剑从剑鞘滑出;掉进水里去了.他赶紧伸手去抓;可是已经来不及了.眨眼之间;宝剑在滔滔的江水中沉没了.同船的人都觉得很可惜.那个人一点儿也不着急;拿出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 同船的人不理解;问他:“你在船上刻个记号有什么用啊?”那个人得意地说:“我的宝剑是从这个地方掉下去的.到了码头;我就能把宝剑找回来.”不久;船靠岸了.那个人顺着刻得记号下水去捞宝剑.可捞了半天;怎么也找不到宝剑的影子.他望着自己刻得记号;自言自语地说:“奇怪;我的宝剑明明是从这个地方掉下去的;怎么找不到呢?”1.宝剑掉进河里;那个人当时怎么做的?( )A.在船舷上刻上记号.B.立即跳下河去捞.C.不管不顾.2.那个人的宝剑是在什地方掉进河里的?( )A.江边B.江心C.剑鞘3.“宝剑”的“宝”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查 ( )音序.A.JB.BC.b4.短文有个自然段?熟能生巧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射箭能手;名叫陈尧咨.一次;他练习射箭;箭箭都命中了靶心;他得意极了. 一个卖油翁看见他得意的样子;就说:“不要骄傲;这没什么希奇!”陈尧咨听了;很不高兴地说:“哼!你有什么本领呢?”这时;卖油翁取出一个油葫芦;把一个小铜钱盖在葫芦口上;然后舀起一勺子油;高高举起说:“我能把这勺油从铜钱中央的小方孔灌进葫芦里去;而油一点也不沾在钱上.”结果;铜钱上真的没沾半点油迹.卖油翁又说:“我也没什么特别的本领;只不过手熟罢了.”后来;人们用“熟能生巧”表示这样一种意思:任何事情只要经常做下去;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做得又快又好.1、短文共有()节.第节写练习射箭;箭箭都;就十分 . 第3节写()能把油从()灌进葫芦;而油().2、写出近义词:经常—()特别—()希奇—()3、“熟能生巧”这个成语表示什么意思?从文中找找答案用“”划出来.坐井观天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1、给横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坐井观天()A.jǐng B.jǐn 弄错()A.lòng B.nòng2、填合适的量词. 一()井一()话一()路一()朋友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A.看问题要全面;眼光放远;不要坐在井里看天;那样是错误的.B.青蛙不爱动脑筋.C.天是无边无际的.4、青蛙为什么会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A.青蛙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只有井口那么大的天.B.青蛙认为小鸟在骗它.C.天本来就只有那么大.《成语故事》阅读测试题一、填空题1.成语“班门弄斧”中的“班”指的是 .2.“望梅止渴”这个成语跟(谁)有关.3.“凿壁偷光”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 .4.“八分之七”打一个成语 .5.古代文人勤奋读书的故事很多;流传甚广的有(填成语).6.“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可以用(成语)概括.7.“能说会道”中的“道”的意思是 .8.“蜜蜂停在日历上”打一个成语 .9.“汗流浃背”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汗流浃背”的原因是: . 10.“桃李不言;”是称赞西汉飞将军李广真诚和高尚的品质.二、选择题1.学习不能()而是要精益求精. A、囫囵吞枣 B、江郎才尽2.刘邦被项羽逼得走投无路;只有()才有可能取胜!A、破釜沉舟 B、弄巧成拙3.因为他认真学习;所以不到一个学期;他的成绩就一下子从倒数到名列前茅;真的令人()啊!A、刮目相看B、罄竹难书4.只要我们发扬()的精神;困难再大也是可以克服的. A、杞人忧天 B、愚公移山5.我们要多学习;多读书;多到外面走走看看;不要像()一样;没什么见识. A、守株待兔 B、井底之蛙6.“东床快婿”原本是指() A、司马相如 B、王羲之7. “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 A、曹操 B、谢安8. “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毛病?A、口吃 B、好说谎9.“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经历. A、刘邦 B、韩信10.“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A、唐代一位诗人B、一种官职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岁寒三友”;一般是指松、竹、梅这三种植物. ()2.百年树人;这里的“百年”是说培育人才要有长远之计. ()3.“六亲不认”;这里“六亲”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子、女.()4.“九死一生”是指十个人中;九个人死了;一个人活着. ()5.“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里的“尺”和“丈”是具体的数量;十丈等于一尺. ()6.“不打不相识”不是成语. ()7.“螳螂捕蝉”和“亡羊补牢”都是历史故事. ()8.“与虎谋皮”是向老虎借皮. ()9.“笔下生花”和“梦笔生花”是意思相同的成语. ()10.“斗酒百篇”是说诗圣杜甫喝饮一斗酒;作百篇诗. ()《成语故事》选择题1、“江郎才尽”讲的是南北朝时()的故事.A.王珣B.江淹C.孟子2、如果你能();学习效果一定会更好.A.一毛不拔B.举一反三C.万众一心3、()是说只要翻开书本阅读就会有收益.A.开卷有益B.专心致志C.不耻下问4、“目无全牛”讲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庖丁的故事.A.厨师B.画家C.医生5、小红的学习成绩();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A.不学无术B.名列前茅C.有名无实6、取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不足就叫()A.取长补短B.举一反三C.大材小用7、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说的就是成语().A.一鸣惊人B.青出于蓝C.天下无双8、“七步之才”说的是()的故事.A.曹操 B.曹丕 C.曹植9、“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说的就是成语()A.一蟹不如一蟹B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C.大材小用10、手中的书不肯放下来;抓紧时间学习;说的是成语()A.手不释卷B.专心致志C.呕心沥血11、只要方法得当;就有可能收到()的效果.A.举一反三B.事半功倍C.亡羊补牢12、孟母为了使()成才;曾经三次搬家;择邻而居..孔子 B.荀子C.孟子13、“拾人牙慧”中的“牙慧”是指说话中流露出的().A.聪明才智B.漂亮牙齿C.漂亮言辞14、“学富五车”中的“五车”指五车(). A.菜 B.书 C.钱15、思想集中;一心一意;说的是成语().A.举一反三B.手不释卷C.专心致志16、淳于髡用谜语()来劝勉齐威王整顿朝纲;收复失地;振兴齐国.A. 废寝忘食B.一鸣惊人C. 半途而废17、市场的某些产品的质量一个比一个差;真是()A.指鹿为马B.捉襟见肘C.一蟹不如一蟹18、赵王派()出使秦国;向秦王献和氏璧. A.蔺相如B.胡亥C.李斯19、“运筹帷幄”原本指的是刘邦帐下的(). A.项羽 B.子路 C张良20、()的故事告诫我们不能自己欺骗自己.A.走马观花B.毛遂自荐C.掩耳盗铃21、对喜爱的物件玩赏不休;就会丧失进取心.这就是成语()的意思.A.半途而废B.玩物丧志C.运筹帷幄22、蜀国丞相诸葛亮劝告刘禅应该发奋图强、振奋精神;万万不能够().A.不学无术B.不耻下问C.妄自菲薄23、人们常用成语()来比喻犯了同样错误;程度轻的讥笑程度重的人.A.走马观花B.杞人忧天C.五十步笑百步24、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刘胡兰机智勇敢地与日本鬼子周旋;他们不是()的人.A.贪生怕死B.不学无术C.卧薪尝胆25、成语()比喻出了差错;及时设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也含犹未为晚之意.A.磨杵成针B.亡羊补牢C.呕心沥血26、全国人民();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A.万众一心B.贪生怕死C.守株待兔27、“图穷匕见”讲的是()刺杀秦王的故事. A.李广B.荆轲C.李陵28、()比喻言语、行动前后不一致或互相抵触.A. 无所畏惧B.自相矛盾C.见异思迁29、成语()比喻此类人非常吝啬小气.A.胆小如鼠B.一毛不拔C.贪生怕死30、我们做人、做事要名副其实;表里如一;不能().A.有名无实B.乐极生悲C.奴颜婢膝31、成语()来自于西汉贾谊写的奏章《论政事疏》.A.自相矛盾B.投鼠忌器C.玩物丧志32、成语()形容争着向前;唯恐落后.A.争先恐后B.一鸣惊人C.一毛不拔33、孔子最厌恶那些没有独立的节操;常与坏人()的“好好先生”.A.不伦不类B.不孝之子C.同流合污34、姜太公钓鱼——() A.专心致志 B.愿者上钩 C.一心一意35、人们常用成语()来形容一个人处理事情、考虑问题周到全面.A. 不学无术B. 天衣无缝C. 天下无双《成语故事》阅读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学习不能()而是要精益求精. A、囫囵吞枣 B、江郎才尽2.刘邦被项羽逼得走投无路;只有()才有可能取胜!A、破釜沉舟 B、弄巧成拙3.因为他认真学习;所以不到一个学期;他的成绩就一下子从倒数到名列前茅;真的令人()啊!A、刮目相看B、罄竹难书4.只要我们发扬()的精神;困难再大也是可以克服的. A、杞人忧天 B、愚公移山5.我们要多学习;多读书;多到外面走走看看;不要像()一样;没什么见识.A、守株待兔B、井底之蛙6.“东床快婿”原本是指()A、司马相如B、王羲之7. “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A、曹操B、谢安8. “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毛病?A、口吃B、好说谎9.“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经历. A、刘邦B、韩信10.“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A、唐代一位诗人 B、一种官职11.刘备、诸葛亮是下面哪个成语故事中的人物?()A.声东击西B.草木皆兵C.郑人买履D.三顾茅庐12.用来比喻借着有权者的威势欺压他人、作威作福的成语是().A.含沙射影B.三顾茅庐C.狐假虎威D.拔苗助长13.比喻坚决断绝关系的成语是().A.三言两语B.程门立雪C.东施效颦D.一刀两断14.与“形影不离”意思相近的成语是().A.形影相随B.开门见山C.诲人不倦D.游刃有余15.“拔苗助长”这个成语用来比喻().A.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B.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C.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D.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应该适可而止.16.从古诗《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中得出来的成语是().A.同甘共苦B.一片冰心C.单刀直入D.千辛万苦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岁寒三友”;一般是指松、竹、梅这三种植物. ()2.百年树人;这里的“百年”是说培育人才要有长远之计. ()3.“六亲不认”;这里“六亲”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子、女.()4.“九死一生”是指十个人中;九个人死了;一个人活着. ()5.“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里“尺”和“丈”是具体数量;十丈等于一尺. ()6.“不打不相识”不是成语. ()7.“螳螂捕蝉”和“亡羊补牢”都是历史故事. ()8.“与虎谋皮”是向老虎借皮. ()9.“笔下生花”和“梦笔生花”是意思相同的成语. ()10.“斗酒百篇”是说诗圣杜甫喝饮一斗酒;作百篇诗. ()三、连线题(5分)滥竽充数李白胸有成竹南郭先生画龙点睛周兴妙笔生花张僧繇请君入瓮文与可四、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成语“班门弄斧”中的“班”指的是_________.2.“望梅止渴”这个成语跟(谁)有关.3.“凿壁偷光”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 .4.“八分之七”打一个成语 .5.古代文人勤奋读书的故事很多;流传甚广的有(填成语).6.“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可以用(成语)概括.7.“能说会道”中的“道”的意思是 .8.“蜜蜂停在日历上”打一个成语 .9.“汗流浃背”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汗流浃背”的原因是: .10.“桃李不言;”是称赞西汉飞将军李广真诚和高尚的品质.11.出自寓言的成语、、 .12.出自历史的成语、、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四单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塞翁失马(sài wēng shī mǎ)B. 惊弓之鸟(jīng gōng zhī niǎo)C. 狐假虎威(hú jiǎ hǔ wēi)D. 鹬蚌相争(yù bàng xiāng zhēng)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不耻下问(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不觉得不好意思)B. 满载而归(形容收获很大)C.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的言行相互抵触)D. 杯水车薪(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3.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有误的一项是()A. 小明把书放在桌子上。

(介词)B.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连词)C. 这本书是我哥哥送给我的。

(代词)D. 这个问题很难,我想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想出来。

(副词)4.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修辞手法有误的一项是()A. 月亮像一把弯刀。

(比喻)B.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拟人)C. 风儿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拟声)D. 他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夸张)5.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你吃饭了吗?”妈妈问。

B. 他喜欢读书、听音乐、旅游。

C. “这是你的书吗?” “是的,是我的书。

”D. 我今天要去图书馆、超市、公园。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安徒生。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3.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

()4.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人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

()5. 《西游记》是一部描写唐朝历史的小说。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出自《三国志》。

四年级成语阅读素养考级

四年级成语阅读素养考级

龙峰国际学校四年级《成语故事》阅读考级班级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

(10 分)1.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里有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B、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单位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与先进单位相比,那就黯然失色了。

C、张成不幸被敌人抓获,投入监狱,虽然全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D、一些不法商贩在早已过期食品的包装上略微改头换面,又拿出来出售,必须狠狠打击这种不法行为。

2.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公路被护栏剖成两条河,车辆在各自的河道上川流不息。

B.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

C.勤奋与天才息息相关,没有先验论的天才,但是有勤学苦练、以汗水灌溉出来的天才。

D.本次冬奥会,某国派了不少运动员参加比赛,可结果呢,别说金牌,连前六名都未捞到一个,简直是滥竽充数。

3.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为群众做了很多好事,群众也给了他很多荣誉,这真是投桃报李。

B.我们对对方提出的要求一定要慎重考虑,切不可轻诺寡信。

C.谭嗣同是甘为变法而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确乎少些刚烈。

D.当今社会环保概念深得民心,新型的环保产品洋洋大观,层出不穷。

4.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我们必须用自己的双手从事建设,争取美好的理想早日实现,绝不能守株待兔,妄想坐享其成。

B.就在这千钧一发、迫不及待之际,一条人影直扑入火海。

C.多愁多虑多烦多恼,都是庸人自扰。

D.他很有才华,但恃才傲物,同事们都不喜欢他。

……5.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如果我们把缺点、错误掩盖起来,装作看不见,那无异于饮鸩止渴。

B.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濡以沫,生活美满幸福。

C.这也许是一种取巧的写法,但似乎也无可非议,因为谁也不能规定作者必须怎样写。

D.我们应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成语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大全5篇)

成语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大全5篇)

成语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大全5篇)第一篇:成语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成语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成语》阅读原文成语是实用的固定词组,在汉语中多由四个字组成。

“四字格”是汉语成语的常见形式,也是汉语使用者最喜欢的形式之一。

吕叔湘先生曾这样指出:“四音节好像一直都是汉语使用者非常爱好的语音段落,最早的诗集《诗经》里的诗以四音为主,启蒙课本《千字文》《百家姓》《李氏蒙求》《龙文鞭影》等等都是四音,亭台楼阁常有四言的横额,流传最广的成语也是四言为多。

”为什么“四字格”备受使用者喜爱呢?其中有诸多原因。

首先,因为它是最具有汉语文化特点的庄重典雅的形式,它最符合汉语文化中“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

“以偶为佳”是古人崇尚对偶的美学观,本质上也是认识世界的哲学观。

古人对客观美的认识,就是成双成对的:“天”和“地”,“方”和“圆”,“日”和“月”,“山”和“川”等等。

反映在文学艺术上,对联要求上下两联字数、结构相同,平仄相对;诗歌讲究对仗,尤其是律诗,是一定要用对仗的。

古人之所以格外重视四言,是因为“四言”是惟一的字数较少但能一次四分又能两次偶分的一种形式,最能体现“以偶为佳”的要求。

从语言内部考察,“四字格”结构灵活多变,它几乎能配置任何一种语法关系,满足结构变化的需要。

再从音律上看,“四字格”大多能平仄相间,体现出汉语声调特有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由此可见,汉语成语在形式上选择了“四字格”,其根深深扎在汉语文化的土壤中。

从现代心理特点来分析,它能提高记忆的效率。

可见,“四字格”作为汉语文化特有的一种“经典”形式,确有它的精妙之处。

从内容上看,成语也是汉族语言文化的精华所在,出自寓言的成语如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等,这些成语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闪动着智慧的`火花。

出自神话传说的成语如点石成金、南柯一梦等,这些成语往往反映某种精神或说明某个道理,使人们受到鼓舞或得到启示。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如一鼓作气、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有些是历史事件的概括,有些则是历史人物的言行。

二年级《成语故事》阅读检测题

二年级《成语故事》阅读检测题

二年级《成语故事》阅读检测题第一篇:二年级《成语故事》阅读检测题二年级《成语故事》过关阅读试题学校:班级:姓名:一、我会认,写出加点字的拼音。

(共6分)半途()而废如火如荼()按图索骥()买椟()还珠司空见惯()亡()羊补牢二、我会填(共18分)拔()助()叹为()()()诚()公闭()思()杞人()()()滴()穿大()灭()东山()()()斧()舟三、寻经据典,人语相连(20分)纸上谈兵赵高||望梅止渴勾践精忠报国蔺相如||三顾茅庐曹植指鹿为马赵括||卧薪尝胆刘备完璧归赵岳飞||七步成诗韩信入木三分王羲之||背水一战曹操四、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学习不能()而是要精益求精。

A、囫囵吞枣B、江郎才尽C、名落孙山D、夜郎自大2.刘邦被项羽逼得走投无路,只有()才有可能取胜!A、破釜沉舟B、弄巧成拙C、卧薪尝胆3.只要我们发扬()的精神,困难再大也是可以克服的。

A、杞人忧天B、愚公移山4.我们要多学习,多读书,多到外面走走看看,不要像()一样,没什么见识。

A、守株待兔B、井底之蛙5.“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A、唐代一位诗人B、一种官职6.刘备、诸葛亮是下面哪个成语故事中的人物?()A.声东击西B.草木皆兵C.郑人买履D.三顾茅庐7.用来比喻借着有权者的威势欺压他人、作威作福的成语是()。

A.含沙射影B.三顾茅庐C.狐假虎威D.拔苗助长8.“拔苗助长”这个成语用来比喻()。

A.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B.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C.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D.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应该适可而止。

四、选择动物名,补充成语。

(共16分)兔牛鸡鼠马龙蛇虎鱼狐驴()目混珠闻()起舞守株待()()到成功画()点睛千军万()()假()威对()弹琴胆小如()()死狐悲黔()技穷叶公好()五、根据意思写含有“言”和“语”的成语。

(共14分)1、一句话都没有:()言()语2、很少的几句话:()言()语()言()语3、说了很多的话:()言()语4、自己对自己说的话:()言()语5、豪迈雄壮的话:()言()语6、像蜜糖似的话:()言()语六、写话。

《故事二则》类文阅读+同步练习(附答案)四年级上册部编语文

《故事二则》类文阅读+同步练习(附答案)四年级上册部编语文

(统编)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类文阅读+同步练习(附答案)类文阅读-27 故事二则诸葛亮勤奋好学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

诸葛亮学习非常(克刻)苦,勤于用脑。

不但受到司马徽的赏识,就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的少年。

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但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

为了记时,司马徽便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订)时喂食。

诸葛亮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便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这该怎么办才好呢?忽然,诸葛亮(铃灵)机一动,考虑到“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

于是在随后的日子里,适逢上学时就(带戴)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过了一段日子,司马先生很是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查),才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

先生开始很生气,但不久还是被诸葛亮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对他更关心、更器重,对他的教育也就更毫无保留了,而诸葛亮也就更勤奋了。

通过诸葛亮自己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了一个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的饱学之人。

(选自《让青少年知道勤奋好学的故事》)1.从文章括号中选择正确的字。

2.请写出形容人勤奋好学的成语。

、、3.下列选项对短文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A.诸葛亮学习非常刻苦,爱动脑筋。

B.诸葛亮为了学到更多知识,想办法延长先生讲课时间。

C.诸葛亮勤奋好学,先生对他十分器重。

D.司马徽不如他的妻子器重诸葛亮。

4.少年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5.诸葛亮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以聪明、机智而闻名,善于用兵。

你知道哪些有关诸葛亮的著名典故,把它们写下来吧。

【参考答案】1.刻定灵带察2.学而不厌牛角挂书悬梁刺股3.D4.少年诸葛亮是个学习勤奋、刻苦,爱动脑筋的人。

5.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

善用“四诊”的高手扁鹊的诊疗技术十分神奇。

《史记》记载,一次,扁鹊带几个学生路过虢国,大街小巷都传太子已死。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理解。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最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1]第一段首句和最后一句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各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一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海潮进行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二段文字主要写这一场面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_______ ”的静景上,这是运用了_______写法,这种写法有_______作用。

[4]第三段描写突出了“弄潮儿”的__、__、__等特征。

“______ ”一句是对弄潮儿本领最高妙的称颂和赞叹。

2. 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解释下面的词语。

故:__________ 堙:__________[2]翻译句子。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课外你还读过哪些有关神话故事的书籍呢?请列举两部。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阅读专项训练-古诗文言文类(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阅读专项训练-古诗文言文类(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阅读专项训练-古诗文言文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1)兔走.触株( )(2)因.释其耒而守株( )(3)冀.复得兔(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3.用原文说一说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这则寓言故事,你获得怎样的启示?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癝食以数百人等。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5.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齐宣王使.人吹竽( )好.一一听之( )6.翻译下列的句子。

癝食以数百人等。

7.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得到的教训是什么?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8.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楚人有涉江者______________(2)遽契其舟______________9.翻译句子。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0.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是什么?买椟还珠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

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者,未可谓善鬻珠也。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平时遇到形近字的时候,可以进行区分,把字形和偏旁识记在心里.组词的时候,尽量组成常见词,不要写错别字.
本题答案不唯一,如“受”可加上偏旁“扌”变为“授”,也可加上偏旁“氵”变为“涭”.
5.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空.
鹤( )童( )( )( )补天通情( )( )
无( )无( )重整( )( )( )( )应手
易错字:“慎”字右边“真”里边是三横.“待”字左边是“彳”,不要写成“イ”.
3.读词语,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打“√”.
纪昌学射(jì jǐ)宁可(nìng níng)训斥(chì cì)角色(jiǎo jué)
【答案】jǐ nìng chì jué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2)本题考查的是成语故事的积累,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天衣无缝、火眼金睛、八仙过海、牛郎织女、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夸父逐日、叶公好龙、开天辟地.
6.想想下面词语的意思,选一个说说你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它.
鹤( )童( )( )( )补天通情( )( )
无( )无( )重整( )( )( )( )应手
(1)请你写出一个像“无( )无( )”这样“ABAC”式的成语:___________.
(2)请你写出一个像“( )( )补天”这样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__________.
6.想想下面词语的意思,选一个说说你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它.
打头阵挑大梁栽跟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要求写句子.
(1)修改病句.
昨天晚上,我们全家一起察看了月食.
________________
(2)(疑难点)改为转述句.老师对我说:“放学后我帮你补课.”

成语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成语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成语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成语类文言文阅读训练一、文言文阅读(共18题;共206分)1.小古文阅读。

卧薪尝胆吴既赦①(shè)越,越王勾践反②国,乃苦身③焦思,置胆于坐④,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⑤(rǔ)忘会(kuài)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chónɡ)采;折节⑥下贤人,厚遇宾客;振⑦贫吊⑧死,与百姓同其劳。

终灭吴。

【注释】①赦:免除或减轻刑罚。

②反:同“返”,返回。

③苦身:使自己的身体劳累。

④坐:同“座”,座位。

⑤女:同“汝”,你。

⑥折节:放下身架。

⑦振:同“赈”,救济。

⑧吊:慰问。

(1)阅读短文,结合注释给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厚遇宾客()A.相遇B.对待,款待C.机会②置胆于坐()A.坐下B.椅子C.座位(2)“女忘会稽之耻邪?”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其意思是:________(3)文中画线句子是对勾践的()描写。

A.语言B.心理C.动作D.神态(4)勾践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文言文阅读凿壁偷光①匡(kuàng)街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dāi)③,衡乃穿壁④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注释:①本文选自《西京杂记》,②区街:西汉经学家。

③速: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④穿壁:在墙上打洞,穿:凿。

(1)下列说法只有2项是正确的,分别是()和()。

A.读“匡衡勤学而无烛”时可以这样停顿:“匡衡/勤学/而/无烛”。

B.匡衡偷邻居家的蜡烛来照着读书。

C.这是《西京杂记》中的一个故事。

D.匡衡穿过墙壁到邻居家看书。

(2)匡衡是一个________的人,我还知道跟他一样的古人是________。

3.课外阅读。

东施效颦(pín)①西施病心而颦其里②,其里之丑人见而美③之,归④亦捧心而颦其里。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⑤妻子⑥而去之走。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浙教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真题

浙教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真题

浙教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真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王戎七岁,(尝常)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zhé shé)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选择()里正确的字词或读音,用“√”表示。

[2]王戎凭借什么断定“此必苦李”?(用原文语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内阅读。

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个故事与“夸父追日”一样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但两个故事中人物的共同精神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如何理解人死化鸟填海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理解。

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解释下列词语。

(1)方_________________ (2)感_________________(3)意_________________ (4)还_____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句子中“卒”的意义。

(1)还卒业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未成,弃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阅读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故事》阅读试题(100分钟)学校: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学习不能()而是要精益求精。

A、囫囵吞枣
B、江郎才尽
2.刘邦被项羽逼得走投无路,只有()才有可能取胜!
A、破釜沉舟
B、弄巧成拙
3.因为他认真学习,所以不到一个学期,他的成绩就一下子从倒数到名列前茅,真的令人()啊!
A、刮目相看
B、罄竹难书
4.只要我们发扬()的精神,困难再大也是可以克服的。

A、杞人忧天
B、愚公移山
5.我们要多学习,多读书,多到外面走走看看,不要像()一样,没什么见识。

A、守株待兔 B、井底之蛙
6.“东床快婿”原本是指()
A、司马相如
B、王羲之
7. “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
A、曹操
B、谢安
8. “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的毛病?
A、口吃
B、好说谎
9.“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经历。

A、刘邦
B、韩信
10.“司空见惯”中的“司空”是指()
A、唐代一位诗人
B、一种官职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岁寒三友”,一般是指松、竹、梅这三种植物。

()2.百年树人,这里的“百年”是说培育人才要有长远之计。

()3.“六亲不认”,这里“六亲”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子、女。

()4.“九死一生”是指十个人中,九个人死了,一个人活着。

()5.“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里的“尺”和“丈”是具体的数量,十丈等于一尺。

()6.“不打不相识”不是成语。

()7.“螳螂捕蝉”和“亡羊补牢”都是历史故事。

()8.“与虎谋皮”是向老虎借皮。

()9.“笔下生花”和“梦笔生花”是意思相同的成语。

()10.“斗酒百篇”是说诗圣杜甫喝饮一斗酒,作百篇诗。

()三、连线题(10分)
滥竽充数李白
胸有成竹南郭先生
画龙点睛周兴
妙笔生花张僧繇
请君入瓮文与可
四、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成语“班门弄斧”中的“班”指的是。

五、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11分)
大家一再要求,张僧繇只好提起笔来,轻轻一点。

霎时间,只见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

游客们惊叹不已,无不佩服张僧繇的点睛之笔。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4分)
乌云密布
惊叹不已
2.“霎时间”表示时间短暂,请再写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4分)
3.游客们会发出怎样的惊叹?请想象他们的语言。

(3分)
六、本期你读过哪些成语故事?选择你最喜欢的故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9分)
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A
4.B
5.B
6.B
7.B
8.A
9.B 10.B 11.D 12.C 13.D
14.A 15.A 16.B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连线题
滥竽充数:南郭先生妙笔生花:李白
胸有成竹:文与可画龙点睛:张僧繇
请君入瓮:周兴
退避三舍——晋文公;问鼎中原——楚庄王;卧薪尝胆——越王勾践;纸上谈兵——赵括;破釜沉舟——项羽
四、填空题
1.鲁班。

2.曹操。

3.匡衡。

4.七上八下。

5.悬梁刺股。

6.得过且过。

7.说话。

8.风和日丽。

9.答不出皇帝的问题。

10.下自成蹊。

11.画蛇添足掩耳盗铃亡羊补牢
12.背水一战完壁归赵负荆请罪
五、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1.乌云密布:满天都是乌云,表示快要下雨了,天色不大好。

2.惊叹不已:十分惊讶,不停地赞叹。

3. 一霎那顷刻间一瞬间眨眼间
4.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