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组织和胚胎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颜面的形成
• 左、右下颌隆起愈合(中线)—下颌和下唇 • 左、右上颌隆起与外、内侧鼻隆起愈合(中
线)—上颌和上唇的外侧大部分。 • 愈合的内侧鼻隆起的下缘向下延伸—人中和上唇
的正中部分。
• 左右内侧鼻隆起向中线靠近时,额鼻隆起正中部 分的组织增生—鼻梁
(同时向原始鼻腔内垂直长出板状的鼻中隔) • 外侧鼻隆起参与组成—鼻外侧壁和鼻翼 • 左右上颌隆起向中线—鼻窝向中线靠拢 • 鼻形成后,原来向外方开口的鼻窝转向下方—
外鼻孔 • 鼻窝想深部扩大——原始鼻腔,与原始口腔相通。
• 随着左右下颌隆起向中线会拢和上下唇的形 成—原口缩小。(原来很大)
• 上颌隆起和下颌隆起互相融合—颊 • 眼是发生最初是在额鼻隆起的腹外侧,两眼
相距较远 • 随着颜面的形成—两眼逐渐向中线靠拢
鼻腔和口腔的分隔(腭的发生)
• 左右内侧鼻隆起融合处(人中)的内侧面—向口腔生 长—正中腭突
第二节 颜面的形成
一、颜面形成的原基
• 额鼻隆起: • 第一鳃弓:左、右上颌隆起(maxillary prominence) :
左、右下颌隆起(mandibular prominence) : 口凹(stomodeum) 鼻板(nasal placode) —鼻窝( nasal pit) —
左、右内侧鼻隆起(median nasal prominence) 左、右外侧鼻隆起(lateral nasal prominence) 至此,口凹周围的5个隆起变成9个隆起,由这个隆起的 移动、合并、分化,就形成了颜面。
第四节 先天畸形 (Camgenital malformation)
1. 唇裂(cleft lip) :上颌隆起与同侧的内侧鼻隆 起未愈合所致。 若双侧内侧鼻隆起愈合不良—正中唇裂。 若双侧下颌隆起愈合不良—下颌正中裂。
2. 腭裂(cleft palate):两侧的外侧腭突在中线 愈合不良所致(两侧外侧腭突愈合不良或外 侧腭突与正中腭突愈合不良)。
第一节 消化系统的发生
一、食管的发生
1. 人胚第4周时,食管是由咽和胃之间前肠分化 而来的一短管,随着胚体颈部的形成和心肺 的下降,食管也迅速增长。食管上皮与食管 腺均由内胚层分化而成。
2. 食管形成初期,腔狭窄,上皮迅速增生致使 管腔一度闭锁。直到第8周,过度增生的上皮 退化、吸收,管腔重新出现。
• 至第二个月,颜面初具人形
第三节 咽和咽囊的发生和演变
• 一、咽囊的演变
• 二、甲状腺的发生
一、咽囊的演变
• 第1对咽囊:盲端膨大—中耳鼓室 没膨大的部分伸长—咽骨管 鳃膜分化—鼓膜 与第一鳃沟形成的外耳道相通
• 第二对咽囊:外侧份—退化 内侧份的浅窝部—腭扁桃体的 上皮和隐窝
• 第三对咽囊:腹侧份增生,下移,并左右愈 合—胸腺(内胚层细胞分化为上皮性网状细胞, 造血干细胞迁入分化为T淋巴细胞)
3. 上皮最初为单层上皮,后演变为复层扁平上 皮,上皮周围的间充质分化为食管壁的肌组 织和结缔组织。
二、胃的发生
1. 第4~5周,食管尾侧的前肠形成一梭形膨大部分,称为胃。 胃的背侧缘生长较快,向背侧膨出形成胃大弯; 胃大弯的头端向上膨出,形成胃底; 胃腹侧缘生长较慢,形成胃小弯。
2.第6周,胃开始转位, 第12周终止。 首先,由于胃背系膜生长较快突向左侧,并因胃发育扩大, 胃沿着胚体纵轴旋转90度, 胃大弯从背侧转向左侧, 胃小弯从腹侧转向右侧。 后来由于肝的增大,胃贲门部推向左侧, 胃的幽门部由于十二指肠贴于腹后壁而固定。 因此,胃由垂直方位变为由左上向右下的斜方位。
3. 面斜裂(oblique facial cleft):上颌隆起与同 侧外侧鼻隆起未愈合所致。
4. 颈囊肿(cervical cyst):颈窦闭锁不 全所致。
5.颈瘘(cervical fistula):颈囊肿在体表 或/和咽腔内表面有开口,与外界或/和 相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十三章 消化和呼吸系统的发生
背侧份增生,下移至甲状腺背侧— 1对下甲状旁腺。
• 第四对咽囊:腹侧份退化
背侧份增生,下移至甲状腺背 侧—1对上甲状旁腺。 • 第5对咽囊:形成后鳃体—部分神经嵴细胞迁入 后鳃体,随着迁入甲状腺—分化为滤泡旁细胞
二、甲状腺的发生
• 第四周,咽底内胚层上皮下陷—甲状舌管, 并向颈下部生长。
• 管的两端生成左右两叶,产生滤泡。 • 滤泡旁细胞由后鳃体细胞迁入。 • 第5周,甲状舌管退化—残留舌盲孔
1.头支生长快,形成蟠曲的空肠和回肠大部; 2.尾支变化较小。在中肠袢尾支近脐段的壁上长出一囊
状突起,称盲肠突(caecal bud)。盲肠突是盲肠和阑尾的 原基,也是大肠与小肠的分界。盲肠突以前的尾支形成 回肠,盲肠突以后的尾支形成横结肠的右2/3部分。盲 肠突的近侧部分形成盲肠,远端狭窄部分形成阑尾。 随着发育,空肠与回肠居于腹腔中部,把原来位于腹 腔内的后肠推向左侧形成降结肠,盲肠降至右髂窝, 随之升结肠形成。降结肠以下的后肠,伸长形成乙状
三、肠的发生
肠管是由胃以下的原始消化管分化而成。肠的大部分是由中肠 发育而来,各段肠管的形成与中肠的演变、旋转和固定密切相关。
中肠袢(midgut loop) 胚外体腔(即脐腔,umbilical coelom ) 生理性脐疝(physiological umbilical hernia) 第6周时,中肠袢在脐腔中继续增长的同时以肠系膜上动脉为 轴发生90度逆时针旋转。中肠袢由矢状方向转向水平方向,即头 支转向右侧,尾支转向左侧。 第10~12周,退回腹腔的中肠袢,仍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再 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度, 头支转到肠系膜上动脉的左侧,尾支则 居右侧。 第6周至12 周, 中肠袢共逆时针旋转270度。肠袢的增长、定 向旋转和退回腹腔,为建立正常的肠管解剖位置奠定了基础。
• 左右上颌隆起—向内,水平方向生长—1对外侧腭突 • 左右外侧腭突愈合在中线愈合;并与上边的鼻中隔愈合;
还与前方的正中腭突愈合(残留门齿孔) • 腭的形成—把鼻、口分开,同时把2个鼻腔分开。 • 腭的前部骨化—硬腭
后部不骨化—软腭 左右软腭部分在后端合并—悬雍垂
• 第一对鳃沟—外耳道 • 第一对鳃沟周围组织—耳廓 • 耳廓位置最初较低—以后逐渐上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