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和简评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评介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评介](https://img.taocdn.com/s3/m/44676ede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20.png)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评介【摘要】外语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同的流派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和方法。
本文分析了传统语法教学法、听说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以及任务型教学法这几种主要流派。
结论部分探讨了外语教学法的发展趋势、各流派的优缺点以及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法的重要性。
通过对比和评价,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不同教学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从而更好地指导实际教学工作。
外语教学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需要教师们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外语教学法、流派评介、传统语法教学法、听说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发展趋势、优缺点、综合运用、重要性1. 引言1.1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评介外语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授外语课程时所采用的一系列理论、方法和技巧。
随着外语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教学流派。
这些流派各具特点,为教师提供了多种选择,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外语教学法的主要流派进行评介,包括传统语法教学法、听说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
通过对这些流派的理论基础、教学方法和实践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不同流派的特点和适用情况。
外语教学法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使得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每种流派都有其独特之处,针对不同学习目标和学生特点提供了不同的教学策略。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流派,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外语教学法的发展趋势是趋向多样化和综合化,倡导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提高教学效果。
2. 正文2.1 传统语法教学法传统语法教学法是外语教学中的一种传统方法,它主要注重教授语法知识和规则。
在传统语法教学法中,学生通常会通过大量的语法练习和规则解释来学习语言。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语言系统的框架,提高他们对语言规则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外语教学法八大流派
![外语教学法八大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59b145e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f0.png)
外语教学法八大流派语法翻译法1、语法翻译法是一种通过学习语法规则和词汇,并且按照规则用本国语和目的语进行互译来教授语言的方法。
2、教学过程阅读/朗读——句子翻译——讲解语法/语言点——书面回答——理解性问题3、原则和技巧原则:(1)书面语重要,重视写作和阅读(2)熟记语法规则和单词(3)教师的绝对权威(4)本族语的中介作用技巧:(1)书面翻译/互译(2)阅读理解性问答(3)演绎法讲解语法规则(4)填空、背诵、造句、作文等4、评价:(1)使用方便(2)学习语言知识多于语言技能掌握(3)改良式的语法翻译法:弥补口语的听说训练、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直接法1、直接法是一种通过实物、图画、动作、表情等手段把外语和其对应的意思直接联系,从而达到直接理解和直接应用的外语教学法。
2、教学步骤用目的语讲解——提问——回答用归纳法教语法:例子——总结规则——巩固性练习——听写练习3、原则与技巧原则:(1)先听说后书面语言(2)通过有意义的上下文来学习单词和句子(3)禁止使用本族语翻译(4)自我更正来促进语言学习技巧:大声朗读、问答练习、自我更正、会话、填空、听写段落、画图讲解、实物演示等。
4、评价:(1)强调语言实践和运用,有利于听说(2)学习用外语思考,重视语言的交际作用(3)排斥本国语,有时花费很长的时间来解释,或者解释不清楚(4)对教师口语、教学技能要求高三听说法1、听说法是一种运用句型操练形式学习外语的方法。
其理论基础为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
2、教学步骤听外语对话——模仿——纠正语音语调——逐句背诵——对话练习——看书面材料——语法点归纳——替换/回答练习3、原则与技巧原则:(1)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2)掌握结构句型和词汇。
(3)语言学习是形成习惯的过程,教师的正确肯定有助于强化正确的语言习惯。
(4)本族语控制到最低限度。
技巧:背诵对话,扩展练习,链式提问,替换练习、回答提问、对话、转换练习等。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评介_1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评介_1](https://img.taocdn.com/s3/m/ca796416f7ec4afe05a1df1d.png)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评介导读:本文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评介,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语法翻译法语法翻译法是中世纪欧洲人教希腊语、拉丁语等死语言的教学法,到了十八世纪,欧洲的学校虽然开设了现代外语课,但仍然沿用语法翻译法,当时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基本上还是书面语。
人们学习外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阅读外语资料和文献。
德国语言学家奥朗多弗等学者总结了过去运用语法翻译法的实践经验,并在当时机械语言学、心理学的影响下,给语法翻译法以理论上的解释,使语法翻译法成为一种科学的外语教学法体系。
语法翻译法是为培养阅读能力服务的教学法,其教学过程是先分析语法,然后把外语译成本族语,主张两种语言机械对比和逐词逐句直译,在教学实践中把翻译当成教学目的,又当成教学手段。
语法翻译法重视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语法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语音、词汇、语法与课文阅读教学脱节。
二、直接法直接法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始于西欧的外语教学改革运动的产物,是古典语法翻译法的对立面。
德国外语教育家菲埃托是最早提出直接法的教学法构想的先驱人物。
十九世纪语音学的建立和发展为直接法提供了语音教学的科学基础,直接法主张采用口语材料作为教学内容,强调模仿,主张用教儿童学习本族语言的方法,“通过说话学说话”的方法来学习外语,教学过程是一句话一句话听、模仿、反复练习,直到养成语言习惯。
教学中只用外语讲述,广泛利用手势、动作、表情、实物、图画等直观手段,要求外语与思想直接联系,绝对不使用本族语,即完全不借助于翻译,语法降到完全不重要的地位。
直接法是在教活语言,特别是在培养口语能力方面,取得显著的成绩。
直接法比起古典语法翻译法是教学法史上一大进步,成为以后的听说法、视听法、功能法等现代改革派的发端,但它是完全针对语法翻译法的弊端提出的,本身难免有它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的地方,对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只看到消极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或充分估计到它的积极的一面,只看到和只强调幼儿学母语和已掌握了母语的人学习外语之间的共同规律,而对两者之间的差别未曾注意到或没有充分估计到,因此采用了基本相同的方法来解决两种有一定区别的语言学习问题,在教学中偏重经验、感性认识,而对人的自觉性估计不足,对文学的修养不够注意,对许多语言现象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英语教学法的主要流派及其优缺点之简介
![英语教学法的主要流派及其优缺点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31c852aeefdc8d376ee325c.png)
英语教学法的主要流派及其优缺点一、翻译法翻译法也叫语法翻译法、阅读法、古典法,它是中世纪欧洲人教希腊语、拉丁语等死语言的教学法,是一种用母语来教授外语的方法。
到了十八世纪,欧洲的学校虽开设了现代外语课,但仍沿用翻译法,所以亦成传统法。
当时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基本上还是书面语。
人们学习外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阅读外语资料和古典文献,把它作为一门文化修养课,其核心是掌握语法和足够数量的词汇,德国语言学家奥朗多弗等学者总结了过去运用语法翻译法的实践经验,并在当时的语言学、心理学的影响下,给语言翻译法以理论上的解释,使其成为一种科学的外语教学体系。
语法翻译法的教学过程是先分析语法,逐句分析句法功能,然后把外语译成本族语,再进行练习,主张两种语言的机械对比和逐词逐句直译在教学实践中常把翻译当成教学目的,又当成教学手段,其特点是强调母语,着重解释,强调背诵规则,强调语法作用。
优点:(1)在外语教学中创建了翻译的教学形式。
(2)在外语教学里利用文法,利用学生的理解力以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
(3)着重阅读,着重学习原文或原文文学名著,这种思想现在仍左右着一些人对外语的看法。
(4)使用方便,只要教师掌握了外语的基本知识,就可以教外语,不需要什么教具和设备。
(5)重视理性和磨练学生意志。
缺点:1) 忽视口语教学。
在教学中没有抓住语言的本质。
2) 忽视语音和语调的教学。
3) 夸大翻译和母语的作用,重视理论,轻时间,过分强调知识的培养,忽视技能。
单纯通过翻译手段教外语,容易养成学生在使用外语时依靠翻译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4) 过分强调语法在教学中作用,而语法的讲解又是从定义出发,根据给例句,脱离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语言水平,课堂上忽视培养语言习惯。
5) 强调死记硬背,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直接法直接法也叫自然法,心理法,口语法,改良法。
它就是直接教英语的方法。
直接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直接学习,直接理解,直接应用。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02f4bd8a6bec0975f465e2d0.png)
• 其优点是: 1. 培养学生敢于大胆主动地使用所学语言进 行交谈,口语能力较强; 2. 句型操练对初学者帮助很大,语言规范; • 其缺点是: 1. 大量的模仿和机械操练不利于发展学生的 创造性思维; 2. 脱离语言内容和语境的句型操练不利于学生 对语言的灵活运用。 3. 放松读写训练,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实践能 力。
直接法也叫自然法(Natural Method)、心理法(Psychological Method)、口语法(Oral Method)、改 良法(Reformed Method)。 针对翻译法不能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的缺点,直接法于19世纪末在欧洲产 生。 它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直接学习、 直接理解和直接应用。其主要特点是: 不允许使用母语,用动作和图画等直 观手段解释词义和句子。
直接法流行甚广,其优点是: 1. 采用各种直观教具,广泛运用接近实际生活的教 学方式,有助于培养用外语思维的能力; 2. 强调直接学习和直接应用,注重语言实践练习, 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 3. 重视口语和语音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 运用能力。 其缺点是: 1. 排斥母语,使学生对一些抽象和复杂的概念难以 理解; 2. 没有明晰的语法解释,导致学生说出的话语法错 误较多。
三、听说法(Audiolingualism, Audiolingual Method)
• 听说法于20世纪40至60年代盛行于美国。二战爆发 后,美国需要派大量的士兵出国作战 ,士兵们需要 掌握所去国家的语言,政府临时抽调外语教学法和 语言学专家以及有经验的外语教师,成立了外语训 练中心,研究外语速成教学方法,以六至八个月为 一期,培训士兵,其训练方法就是听和说,听说法 就这样产生了。 • 它吸收了直接法的许多优点,又受结构主义语言学 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认为外语学习是习惯的 形成,采取模仿、机械练习和记忆的方法强化学生 的反应;课堂上学生做大量的句型操练,不考虑意 思和语境。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介绍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542b23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11.png)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介绍外语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授外语时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方法和策略。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流派和理论不断涌现,丰富了外语教学法的发展。
下面将主要介绍五个主流的外语教学法流派:结构法、情境法、交际法、交际语法法和任务型教学法。
1.结构法:结构法是一种以语言结构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
它注重语法的教学和练习,以构建外语学习者的语言基础为目标。
教学过程通常包括教师的讲解,学生的练习,语法规则的解释和演练等。
结构法强调听、说、读、写四个技能的平衡发展,重视语法知识的系统化学习和应用。
2.情境法:情境法也称为功能法,强调语言的实际应用。
它通过真实的情境和交际活动来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
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模拟真实情境,提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际语言任务,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
情境法的重点是促进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运用语言进行真实交流的能力。
3.交际法:交际法强调语言交际的功能,注重真实语境和交流策略的应用。
它关注学生在真实社交中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他们在不同交际场景下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设计具有真实性和实用性的交际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提高他们的交际技巧和语言流利性。
4.交际语法法:交际语法法是结合了交际法和结构法的一种综合性外语教学法。
它强调语言交际和语法知识的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先引入一些交际情境,然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应的语法知识。
学生通过交际活动和实践运用语法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和语法水平。
5.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的外语教学方法。
它强调学生面向真实情境,通过完成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来实现语言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设计一系列任务,学生需要在任务中运用所学语言进行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
通过任务的完成,学生不仅提高了语言技能,还培养了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
总之,不同的外语教学法流派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群体。
外语教学法流派
![外语教学法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386b00e458f5f61fb73666a1.png)
外语教学法流派:暗示法(Suggestopedia)暗示法(Suggestopedia)是由保加利亚精神病疗法心理学家罗札诺夫(G.Lozanov)于6 0年代中期创立的。
暗示法主张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人的潜力,把各种无意识暗示因素组织起来,以便有效地完成学习伍务。
暗示法由此而得名。
另外,暗示法采用加速的方法进行外语教学,所以,它又称为暗示速成教学法(Suggestive-Ace1eratively Learning an d Teachinhg,简称SALT)。
暗示法的主要教学原则如下:1.语言材料的大量输入暗示教学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语言材料量比常规的外语教学法所规定的量要多好几倍。
据试验,120个学时可学2000个词。
2.有意识和无意识相统一外语学习过程是大脑思维活动和情感同时作用的过程。
脑子的左半球主管语言和逻辑思维,右半球主管非语言和形象思维。
如果在学习外语时,采取措施,使两个半球同时发挥作用,就比用一个左半球好。
有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联系越紧密,效果就越好。
暗示法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它集中无意中得到的信号去达到一个有意义的目的。
3.创造心情舒畅的气氛外语学习环境幽雅。
舒适的软椅排成半圆形,光线柔和,有音乐伴奏。
语言材料的输入采用戏剧、诗歌等方式,并伴随着丰富的表情和手势。
在这种和谐的环境里,学生的紧张心理消除了,心情舒畅,充满乐趣,善于想象。
这种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超级记忆能力,加速记忆效能,提高学习效果。
4.借助母语翻译和对比在学习过程中借助母语翻译,并对比两种语言的异同,开发学生的智力。
5.建立高度的自信心鼓励大胆说外语,尽量少纠错,避免造成紧张气氛。
6.创造自然的情境暗示法在学习过程中创造了十几个自然的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的语言材料应用到交际情境中去。
选自:盛炎著《语言教学原理》外语教学法流派: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认知法又称认知-符号法(Cognitive-Code Approach),产生于6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是卡鲁尔、布鲁纳。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介绍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0ef0ac1b8f67c1cfad6b828.png)
1)语言习得理论 2)社会建构理念 3)课程理论
2、教学原则与特点 原则: 1)言语、情景真实性 2)形式---功能性 3)任务相依性 4)做中学 5)脚手架
特点: 1)目标 2)教师的输入 3)教学技巧与方式 4)教师角色 5)学生角色 6)评价方式与内容
• 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 • 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 又称为意念法(notional approach) • 语义—意念法(semantico—notional
approach) • 功能—意念法(functional—notional
approach) • “交际法”(communicative
语言教学法流派介绍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
一、语法翻译法 二、直接法 三、听说法 四、视听法 五、认知法 六、自觉实践法 七、交际法
(一)全身反应法 (二)咨询法 (三)暗示法 (四)沉默法
一、语法翻译法
• 语法翻译法是以语法为基础用母语来教授外 语的一种方法
1、语法翻译法的理论基础 2、语法翻译法的教学原则
4、对自觉对比法的评价 附:自觉实践法
七、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 按照认知规律 • 调动学生的智力潜能 • 努力发现和掌握语言规则 • 创造性地活用语言 • 一种外语教学法体系 • 又称为认知——符号学习理论
1、认知法产生的背景 2、认知法的理论基础 3、认知法的基本原则
3、直接法的理论基础 4、直接法的基本原则
1)直接联系原则 2)以口语为基础的原则 3)以模仿为主原则 4)句本位原则 5)归纳途径教语法规则原则 6)以当代通用语言为基本教材原则
5、直接法的教学方法及过程 教师做动作 配上目的语词语和句子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评介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评介](https://img.taocdn.com/s3/m/71bfb3e1aa00b52acfc7ca93.png)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评介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评介一、语法翻译法语法翻译法是中世纪欧洲人教希腊语、拉丁语等死语言的教学法,到了十八世纪,欧洲的学校虽然开设了现代外语课,但仍然沿用语法翻译法,当时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基本上还是书面语。
人们学习外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阅读外语资料和文献。
德国语言学家奥朗多弗等学者总结了过去运用语法翻译法的实践经验,并在当时机械语言学、心理学的影响下,给语法翻译法以理论上的解释,使语法翻译法成为一种科学的外语教学法体系。
语法翻译法是为培养阅读能力服务的教学法,其教学过程是先分析语法,然后把外语译成本族语,主张两种语言机械对比和逐词逐句直译,在教学实践中把翻译当成教学目的,又当成教学手段。
语法翻译法重视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语法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语音、词汇、语法与课文阅读教学脱节。
二、直接法直接法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始于西欧的外语教学改革运动的产物,是古典语法翻译法的对立面。
德国外语教育家菲埃托是最早提出直接法的教学法构想的先驱人物。
十九世纪语音学的建立和发展为直接法提供了语音教学的科学基础,直接法主张采用口语材料作为教学内容,强调模仿,主张用教儿童学习本族语言的方法,“通过说话学说话”的方法来学习外语,教学过程是一句话一句话听、模仿、反复练习,直到养成语言习惯。
教学中只用外语讲述,广泛利用手势、动作、表情、实物、图画等直观手段,要求外语与思想直接联系,绝对不使用本族语,即完全不借助于翻译,语法降到完全不重要的地位。
直接法是在教活语言,特别是在培养口语能力方面,取得显著的成绩。
直接法比起古典语法翻译法是教学法史上一大进步,成为以后的听说法、视听法、功能法等现代改革派的发端,但它是完全针对语法翻译法的弊端提出的,本身难免有它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的地方,对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只看到消极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或充分估计到它的积极的一面,只看到和只强调幼儿学母语和已掌握了母语的人学习外语之间的共同规律,而对两者之间的差别未曾注意到或没有充分估计到,因此采用了基本相同的方法来解决两种有一定区别的语言学习问题,在教学中偏重经验、感性认识,而对人的自觉性估计不足,对文学的修养不够注意,对许多语言现象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及其特点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及其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fdb336c25c52cc58bd6bea9.png)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及其特点一、翻译法(Translation Method)翻译法也叫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阅读法(Reading Method)、古典法(Classical Method)。
翻译法最早是在欧洲用来教授古典语言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外语教学方法,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中期开始被用来教授现代语言。
翻译法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和模仿范文进行写作的能力。
其突出的特点是:教师用母语授课,真的不掉线吗??、授课重点是讲解与分析句子成分和语音、词汇变化与语法规则。
翻译法历史悠久,其优点是:1. 学生语法概念清晰;2. 阅读能力较强,尤其是遇到长而难的句子时通过分析句子结构便能理解意思;3. 有助于培养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
翻译法的缺点是:1. 忽视口语教学,学生的语音语调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2. 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容易失去兴趣。
二、直接法(Direct Method)直接法也叫自然法(Natural Method)、心理法(Psychological Method)、口语法(Oral 真的不掉线吗??、Method)、改良法(Reformed Method)。
针对翻译法不能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缺点,直接法于19世纪末在欧洲产生。
它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直接学习、直接理解和直接应用。
其主要特点是:不允许使用母语,用动作和图画等直观手段解释词义和句子。
直接法流行甚广,其优点是:1. 采用各种直观教具,广泛运用接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用外语思维的能力;2. 强调直接学习和直接应用,注重语言实践练习,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3. 重视口语和语音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真的不掉线吗??、其缺点是:1. 排斥母语,使学生对一些抽象和复杂的概念难以理解;2. 没有明晰的语法解释,导致学生说出的话语法错误较多。
语言教学的流派-各个教学方法评述
![语言教学的流派-各个教学方法评述](https://img.taocdn.com/s3/m/89b0696548d7c1c708a145dd.png)
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自然法(Natural Approach)这里说的自然法不是指19世纪出现的自然法,那时的自然法是直接法的前身,与语法-翻译法相对立,强调口语教学。
这里的自然法是指70年代后期在美国出现的自然法。
代表人物是克拉申(StePhen Krashen)和她的同事泰勒尔(Tracy Terrel)。
自然法的教学目标是个人的交际技能,也就是日常会话能力。
它的最主要的特点是:1.语言学习始于理解性的输入,主张推迟口头表达,直到言语“出现”(speech“emerges”)。
2.一般不纠正学生的错误。
自然法把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表达前阶段(The PreProduction Stase)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听力力理解技能,不急于进行口头表达,所以也称为“沉默阶段”。
2.早期表达阶段(The Early Production Stage)这是学生在学习中处于“挣扎”的状态,经常出错。
教师此时应把注意力放在意义上,而不是形式上,所以一般不纠错,除非错误重大,完全阻碍意义的传递。
3.最后阶段(The Last Stage)这是扩展的表达阶段,表达扩展到较长的话语,使用的方式是较复杂的游戏、角色扮演、开放式的对话、讨论和扩展性的小组活动。
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是表达的流利程度,所以一般也不纠错。
自然法的指导思想是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
这种理论重视自然的交际,强调非正式的习得,而不注重形式语法的分析。
跟全身反应法一样,自然法强调先充分理解后再表达,不强迫学生表达,这对外语教学有一定参考价值。
但是,自然法提出,到学生的言语“出现”时再表达,那么,什么时候才“出现”呢?如果永远不“出现”,该怎么办?另外,不纠正学生的错误,也有一定的问题。
外语教学法流派: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简称TPR)全身反应法产生于60年代初期的美国,盛行于70年代,创始人是心理学教授阿舍尔(James T.Asher)。
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和简评
![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和简评](https://img.taocdn.com/s3/m/18f0073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3.png)
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和简评外语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授外语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在外语教学领域,存在着多种流派的教学法,每种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基础和教学原则。
本文将介绍并对比三种主流的外语教学法,分别是课堂教学法、交际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
首先,课堂教学法是传统的外语教学法,它注重教师的角色和教学过程的组织。
这种教学法强调语法教学和基础知识的传授,教师通常采用直接教授的方式,通过解释、演示和练习来帮助学生学习外语。
课堂教学法的优点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着明确的指导和控制,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外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然而,这种教学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动机,容易导致学生的 passivity 和依赖性增加。
其次,交际教学法是为了弥补课堂教学法的不足而出现的一种教学法。
它的核心理念是学生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掌握外语,并将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交际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技巧,通过各种交流活动和角色扮演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这种教学法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促进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沟通。
交际教学法的优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动机和兴趣,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然而,这种教学法缺乏对语法知识的系统教授,学生可能会在语法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最后,任务教学法是一种以完成特定任务为目标的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通过指定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在任务教学法中充当着引领者和指导者的角色,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任务教学法的优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然而,任务教学法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任务,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较高。
综上所述,不同的外语教学法各有其特点和优缺点。
课堂教学法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交际教学法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任务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
当选择教学法时,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目标。
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
![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a28cd5d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3.png)
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1. 传统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传统语法-翻译法是一种基于对文法规则和词汇的重点教学的方法。
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翻译文本来掌握语法规则和词汇,并强调了对语言知识的准确运用。
然而,该方法忽视了语言的应用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学习者容易出现口语表达困难的问题。
2. 直接法(Direct Method)直接法是通过与母语者进行口语交流来学习外语的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外语,避免使用学生的母语。
该方法注重听力和口语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提高语感和语音习惯。
然而,直接法在学习者理解和学习语法规则时较为困难,也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
3. 雅思方法(The Silent Way)雅思方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体差异。
教师通常保持沉默,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和交流来学习语言。
该方法强调发音和语音的重要性,并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积极性。
但是,雅思方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语言知识和经验。
交际法注重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通过创造真实的交际场景和任务,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和翻译能力。
该方法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极参与,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然而,尽管交际法注重交流,但对语法知识的教学不够重视。
5.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任务型教学法通过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任务情境来推动学习语言。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极运用语言技能和知识。
该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需要丰富的资源和教师的支持。
总的来说,不同的外语教学法流派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群体和教学环境选择合适的外语教学法来教授外语,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和运用能力。
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和简评
![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和简评](https://img.taocdn.com/s3/m/946cd6f8941ea76e58fa0490.png)
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和简评[外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它的因素比较多。
由于外语教学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必然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受到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领域一般教学论的影响。
然而,外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外语教学法的主要理论基础是语言学。
自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后,每一主要流派都有体现它基本理论的相应的外语教学法。
但是,外语教学并不完全依附语言学,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有的外语教学法(如直接法)并无相对应的语言学流派作为理论基础。
因此,不能机械地将语言学流派与外语教学法看成一对一的关系。
第一节传统外语教学法流派及其教学原则与方法据历史记载,最早谈论外语教学方法的是欧洲教育家马科斯.昆体良(Marcus Fabins Quintilian A.D.35—95)。
他出生于西班牙,后去罗马教授希腊语。
他的教学由四个步骤组成:朗读伊索寓言;写下该故事;口头讲述某段故事;写一篇短文。
据说这一方法流传很长一段时间。
然而,16世纪前外语教师的工作大部分仅为词汇和句子的讲解而已。
直到19世纪初,有关外语教学的方法尚未形成系统的观点和理论。
外语教学法理论是在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历史中,它经历了两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前以语法翻译法(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直接法(the direct method)和听说法(the audiolingual approach)为代表,一般称它们为传统的外语教学法;60年代后,认知法(the cognitive approach)和交际法(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的崛起促使一系列新型教学法脱颖而出,它们又可分为70年代诞生与80年代后期发展的两大教学方法。
但是,任何新教学法的兴起并不意味着旧方法的消亡。
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兴的外语教学法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都各有长处和局限性。
不同外语教学法的优缺点
![不同外语教学法的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dedb03290912a216147929d3.png)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及其特点一、翻译法(Translation Method)翻译法也叫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阅读法(Reading Method)、古典法(Classical Method)。
翻译法最早是在欧洲用来教授古典语言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外语教学方法,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中期开始被用来教授现代语言。
翻译法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和模仿范文进行写作的能力。
其突出的特点是:教师用母语授课,授课重点是讲解与分析句子成分和语音、词汇变化与语法规则。
翻译法历史悠久,其优点是:1. 学生语法概念清晰;2. 阅读能力较强,尤其是遇到长而难的句子时通过分析句子结构便能理解意思;3. 有助于培养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
翻译法的缺点是:1. 忽视口语教学,学生的语音语调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2. 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容易失去兴趣。
二、直接法(Direct Method)直接法也叫自然法(Natural Method)、心理法(Psychological Method)、口语法(Oral Method)、改良法(Reformed Method)。
针对翻译法不能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缺点,直接法于19世纪末在欧洲产生。
它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直接学习、直接理解和直接应用。
其主要特点是:不允许使用母语,用动作和图画等直观手段解释词义和句子。
直接法流行甚广,其优点是:1. 采用各种直观教具,广泛运用接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用外语思维的能力;2. 强调直接学习和直接应用,注重语言实践练习,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3. 重视口语和语音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其缺点是:1. 排斥母语,使学生对一些抽象和复杂的概念难以理解;2. 没有明晰的语法解释,导致学生说出的话语法错误较多。
三、听说法(Audiolingualism, Audiolingual Method)听说法于20世纪40至60年代盛行于美国。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及其介绍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及其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8ce4b4469eae009581becc3.png)
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及其特点一、翻译法(Translation Method)翻译法也叫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阅读法(Reading Method)、古典法(Classical Method)。
翻译法最早是在欧洲用来教授古典语言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外语教学方法,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中期开始被用来教授现代语言。
翻译法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和模仿范文进行写作的能力。
其突出的特点是:教师用母语授课,授课重点是讲解与分析句子成分和语音、词汇变化与语法规则。
翻译法历史悠久,其优点是:1. 学生语法概念清晰;2. 阅读能力较强,尤其是遇到长而难的句子时通过分析句子结构便能理解意思;3. 有助于培养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
翻译法的缺点是:1. 忽视口语教学,学生的语音语调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2. 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容易失去兴趣。
二、直接法(Direct Method)直接法也叫自然法(Natural Method)、心理法(Psychological Method)、口语法(Oral Method)、改良法(Reformed Method)。
针对翻译法不能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缺点,直接法于19世纪末在欧洲产生。
它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直接学习、直接理解和直接应用。
其主要特点是:不允许使用母语,用动作和图画等直观手段解释词义和句子。
直接法流行甚广,其优点是:1. 采用各种直观教具,广泛运用接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用外语思维的能力;2. 强调直接学习和直接应用,注重语言实践练习,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3. 重视口语和语音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其缺点是:1. 排斥母语,使学生对一些抽象和复杂的概念难以理解;2. 没有明晰的语法解释,导致学生说出的话语法错误较多。
三、听说法(Audiolingualism, Audiolingual Method)听说法于20世纪40至60年代盛行于美国。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介绍及区别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介绍及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ba441384f111f18582d05ab5.png)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介绍及区别一、语法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一)概念语法翻译法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强调阅读原著和名著,不注重口语。
学生在学外语的过程中,要背诵词汇、语法规则,运用语法规则做翻译练习等,以得到逻辑、思维的练习。
(二)特点1.教学内容。
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外语教学的基础,注意语法形式的分析和语法规则的掌握。
2.教学手段。
母语、外语翻译,用大量笔头翻译和写作练习来检验语法规则的掌握情况。
3.教学方法。
用母语进行教学,无论语法知识还是课文内容都用母语进行讲解。
以教师为中心来展示和解释语言中的语法概念和规则,再进行翻译。
(三)评价优点1.学生语法概念清晰。
2.阅读能力较强,尤其是遇到长而难的句子时通过分析句子结构便能理解意思。
3.有助于培养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
缺点1.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灌输知识,缺乏趣味性,不能发货学生的主动性。
2.孤立分析和讲解语音、单词变化和语法规则,忽视了在语境中教授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3.重视语法规则,轻视听说。
4.大量使用母语,阻碍了外语的积极使用。
二、直接法(Direct Method)(一)概念直接法通过外语本身进行的会话、交谈和阅读来教外语,基本不用母语,不用翻译和形式语法。
第一批词的词义是通过指示实物、图画或演示动作来讲解的。
(二)特点强调模仿,主张用教儿童学习本族语言的方法,“通过说话学说话”的方法来学习外语,不允许使用母语,用动作和图画等直观手段解释词义和句子,要求外语与思想直接联系。
教学过程是一句话一句话听、模仿、反复练习,直到养成语言习惯。
(三)评价优点1.采用各种直观款具,广泛运用接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用外语思维的能力;2.强调直接学习和直接应用,注量语言实践练习,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3.重视口语和语音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缺点1.排斥母语,使学生对一些抽象和复杂的概念难以理解;2.没有明晰的语法解释,对许多语言现象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导致学生说出的话语法错误较多。
语言教学的流派-各个教学方法评述
![语言教学的流派-各个教学方法评述](https://img.taocdn.com/s3/m/89b0696548d7c1c708a145dd.png)
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自然法(Natural Approach)这里说的自然法不是指19世纪出现的自然法,那时的自然法是直接法的前身,与语法-翻译法相对立,强调口语教学。
这里的自然法是指70年代后期在美国出现的自然法。
代表人物是克拉申(StePhen Krashen)和她的同事泰勒尔(Tracy Terrel)。
自然法的教学目标是个人的交际技能,也就是日常会话能力。
它的最主要的特点是:1.语言学习始于理解性的输入,主张推迟口头表达,直到言语“出现”(speech“emerges”)。
2.一般不纠正学生的错误。
自然法把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表达前阶段(The PreProduction Stase)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听力力理解技能,不急于进行口头表达,所以也称为“沉默阶段”。
2.早期表达阶段(The Early Production Stage)这是学生在学习中处于“挣扎”的状态,经常出错。
教师此时应把注意力放在意义上,而不是形式上,所以一般不纠错,除非错误重大,完全阻碍意义的传递。
3.最后阶段(The Last Stage)这是扩展的表达阶段,表达扩展到较长的话语,使用的方式是较复杂的游戏、角色扮演、开放式的对话、讨论和扩展性的小组活动。
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是表达的流利程度,所以一般也不纠错。
自然法的指导思想是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
这种理论重视自然的交际,强调非正式的习得,而不注重形式语法的分析。
跟全身反应法一样,自然法强调先充分理解后再表达,不强迫学生表达,这对外语教学有一定参考价值。
但是,自然法提出,到学生的言语“出现”时再表达,那么,什么时候才“出现”呢?如果永远不“出现”,该怎么办?另外,不纠正学生的错误,也有一定的问题。
外语教学法流派: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简称TPR)全身反应法产生于60年代初期的美国,盛行于70年代,创始人是心理学教授阿舍尔(James T.Asher)。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及其特点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及其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d4e835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c.png)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及其特点1.语法翻译法语法翻译法是一种传统的外语教学法,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广泛使用。
它注重教授语法知识,强调翻译和理解外语文本。
其特点包括:-重视文法学习和严格的语法规则运用;-学习者主要通过翻译母语和外语之间的句子和段落来掌握外语;-重视词汇和语法的记忆和应用。
2.课文教学法课文教学法是在20世纪20年代-40年代间发展起来的一种外语教学法。
它的特点如下:-以教材中的课文和对话为中心,通过仿真和模拟真实语境来教授语言;-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语言来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重视阅读理解和文化背景的教授。
3.音标法音标法是关注语音学习的一种外语教学法。
它主要关注发音和语音的教学,并强调增强听力和发音技能。
其特点包括:-注重语音学习,学生通过学习国际音标等符号来记忆和模仿正确的发音;-通过语音材料和录音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语音技巧;-强调语言的自然流利性和语音的准确性。
4.形意教学法形意教学法是一种以意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法,强调语言的意义和交际功能。
其特点包括:-以现实语言为基础,注重教授实际交际用语;-强调情境和语境的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语言;-鼓励学生通过交流和互动来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5.交际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外语教学法,直到今天仍然广泛应用。
其特点如下:-以语言交际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强调真实的交际情境和实际的交际策略;-鼓励学生通过交际活动来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6.任务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提出的一种外语教学法。
其特点如下:-以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注重合作学习和组织学习环境,提供真实的学习体验。
总的来说,外语教学法有着不同的流派和特点。
从语法翻译法到任务教学法,这些流派体现了对不同教学目标和学习方式的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和简评[日期:2007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03-28]外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它的因素比较多。
由于外语教学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必然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受到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领域一般教学论的影响。
然而,外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外语教学法的主要理论基础是语言学。
自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后,每一主要流派都有体现它基本理论的相应的外语教学法。
但是,外语教学并不完全依附语言学,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有的外语教学法(如直接法)并无相对应的语言学流派作为理论基础。
因此,不能机械地将语言学流派与外语教学法看成一对一的关系。
第一节传统外语教学法流派及其教学原则与方法据历史记载,最早谈论外语教学方法的是欧洲教育家马科斯.昆体良(Marcus Fabins Quintilian A.D.35—95)。
他出生于西班牙,后去罗马教授希腊语。
他的教学由四个步骤组成:朗读伊索寓言;写下该故事;口头讲述某段故事;写一篇短文。
据说这一方法流传很长一段时间。
然而,16世纪前外语教师的工作大部分仅为词汇和句子的讲解而已。
直到19世纪初,有关外语教学的方法尚未形成系统的观点和理论。
外语教学法理论是在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历史中,它经历了两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前以语法翻译法(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直接法(the direct method)和听说法(the audiolingual approach)为代表,一般称它们为传统的外语教学法;60年代后,认知法(the cognitive approach)和交际法(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的崛起促使一系列新型教学法脱颖而出,它们又可分为70年代诞生与80年代后期发展的两大教学方法。
但是,任何新教学法的兴起并不意味着旧方法的消亡。
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兴的外语教学法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都各有长处和局限性。
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学习和掌握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的特点,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自觉地、灵活地运用他们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对象服务。
一、语法翻译法(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语法翻译法是外语教学中历史最长与使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
无论在我国或国外,早期的外语教学都普遍采用语法翻译法。
18世纪末,欧洲的拉丁语和希腊语的教学方法大多为语法翻译法。
19世纪盛行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更为语法翻译法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翻译的手段和比较母语与外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异同达到掌握外语和欣赏外国文学作品的目的。
1.语法翻译法的教学原则与方法●语法翻译法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外语范文(特别是古典文学作品)和模仿范文进行写作的能力,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为达到此目的,教师系统传授、学生全盘接受外语语言知识。
主要的教学方法为讲解与分析句子成分和语音、词汇变化与语法规则。
词汇教学多采用同义词与反义词对比和例句示范法;讲解与分析语法基本上采用演绎法,即教师给出规则和结论,要求学生记忆和用规则解释课文。
●课堂管理采用教师权威模式,教学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单向行为。
学生很少提问,学生之间交流更少。
●文学语言优于口语;在听、说、读、写四技能中,重视读写,轻视听说。
●课堂用语大部分是母语。
通过翻译检查教学质量。
联系方式有单句填空、造句、背诵课文和作文等。
2.常见的英语新授课过程(8:00—8:50)8:00—8:10 复习:默写单词;个别与集体背诵上一课课文第几段等等。
8:10—8:20 教授新词:教师课前将本课新词的英语、音标和汉语解释写在小黑板上(或卡片上)。
上课时按单词表逐字讲解。
学生跟教师朗读英语单词后,教师说汉语,学生说英语单词,或反之。
8:20—8:30 讲授语法(规则动词现在进行时):教师讲解动词现代进行时的意义及其变化规则后,在黑板上写出课文中的动词原形,要求学生将它们转换成现在分词,再变成现在进行时。
8:30—8:40 讲解课文:教师逐句念课文,要求学生分析语法与翻译成汉语。
教师随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8:40—8:48 巩固新课:学生跟教师逐句朗读课文后,教师根据课文提问,学生按课文内容回答。
8:48—8:50 布置作业:拼写单词;语法填空;背诵某段课文。
3.语法翻译法的长处和弊端●学生语法概念清晰,词义理解比较确切,翻译能力得到培养。
●语法翻译法能配合其他阅读与写作教学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
●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有碍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学习被动,有些人失去兴趣,学习困难的学生常缺乏学好外语的信心。
●语法翻译法不能全面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特别是口语能力。
长期使用语法翻译法会使学生患上外语聋哑病。
由于语法翻译法具有上述缺点,青少年初学外语时,不宜经常使用这一教学法。
二、直接法(the direct method)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和北美洲等地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各国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长。
采用语法翻译法培养的学生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语言学领域内出现了改革运动(the reform movement),以英国语言学家斯威特(H. Sweet)为代表的改革派强调口语和语音训练的重要性,推动了外语教学改革,与语法翻译法针锋相对的直接法便应运而生。
直接法首先由法国人古因(Gouin)提出,后由他的弟子索斯(de Sauze)在美国倡导,并由教育家伯里兹(Berlitz)在教学中实施,由于他们的推广,20世纪初直接法流传颇广。
1.直接法的教学原则与方法●直接法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的外语能力接近以所学语言为本族语的人的水平。
所谓“直接”,是指在外语教学中排除母语的干扰,直接将外语与实物、图片和行动结合起来,因为外语学习应与儿童习得第一语言一样,起始于接近生活的口语,而不是文学作品中的书面语。
●学生在大量听教师自然语言和看图片、幻灯、电影及其自己的活动中,边实践边说话掌握外语语音、词汇和语法,而不是通过教师详尽讲解学习外语。
因此,要求教师应以外语为本族语,如英语教师一般都是以英语为本族语的英美等国人。
●教学中完全不使用学生的第一语言与翻译练习。
语法教学采用归纳法,即学生接触了大量语言现象后进行归纳。
2.常见的英语新授课(8:00—8:50)过程8:00—8:10 讲授新词:教师进入课堂后用英语问候学生,并就日常生活题材与学生进行简单的问答式会话。
然后,自然进入讲授新词阶段。
先利用教室内与新词有关的实物引出新词,再出示课前准备的图片,用英语简单描述新词意义。
学生理解后在与教师对话中使用新词。
8:10—8:25 语法练习:通过学生生活进行。
教师先请一学生(张三)起立,然后用动词现在进行时描述:T: Zhang, please stand up. (After Zhang stood up.)T: (To the class): Now Zhang is standing, but you are all sitting.T: (To Zhang): Zhang, please go to the door.T: (To the class, while Zhang is walking to the door): Now Zhang is walking to the door.用不同的动词做了类似的练习后,教师总结规则与不规则的动词现在分词变化规律及动词现在进行时的构成与意义。
8:25—8:30 根据教师示范,学生两人一组,一个说英语。
一个做动作,练习动词现在进行时。
8:30—8:45 教授新课文:教师出示一幅表述课文内容的图画。
一边讲解图画,一边检查学生是否理解。
讲解后根据图画提问,要求学生回答。
8:45—8:50 学生两人一组根据图画提问与回答。
全班唱一首英语歌结束一课。
3.直接法的长处与弊端●学生通过听说英语和自己的活动,接触和运用大量自然语言,有利于增强外语语感,提高外语实践能力、特别是听与说的能力。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习主动性比较强。
对小学生和初学外语的成人,直接法在激发学习外语的兴趣方面效果良好。
●然而,直接法难以教授复杂和抽象的语言内容和结构,因此一般不适合于高中和大学外语教学。
一些内向型学生也不欢迎直接法,他们在教师采用直接法时态度比较消极。
●完全排除母语与翻译练习使学生不易掌握一些复杂的概念,同时,使用过多外语迂回解释某一现象往往浪费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
三、听说法(the audiolingual approach)英语“听说法”短语中“法”一词用的是“approach”。
而不是语法翻译法和直接法中的“method”。
因为,在应用语言学领域,“approach”指系统的原则、方法和技巧,而“method”则仅指具体的方法。
无论在理论基础、体系还是方法方面,听说法都较语法翻译法和直接法更系统和全面,内涵也比后者丰富得多,因此,常以“approach”一词表述。
出于同一原因,下一节将要讨论的(the cognitive approach)和交际法(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英语也不用“method”,而用“approach”。
听说法是20世纪40年代末在美国形成的外语教学法。
二战期间,美国军队进驻很多国家,军人急需掌握外语,美国政府委托数十所高校制定了军队外语培训计划,在密执安大学教授弗里斯(C. Fries)等人领导下开展对军人外语的培训工作。
弗里斯与他的合作者拉多(do),长期从事外语教学工作,并接受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本观点。
他们在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特别是通过军队外语培训等教学活动,创立了听说法。
1.听说法的教学原则与方法●听说法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在讨论语言学流派时曾提到,结构主义语言学运用于外语教学时,明确地将语言能力分解成听、说、读、写四方面的技能。
体现这一观点的听说法,就将培养学生外语听说读写的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目的。
同时,由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美国学派大多持描写语言学派的观点,他们视口语为第一性,书面语为第二性。
听说法的倡导者也认为,体现口语的听说能力的培养应优先于使用书面语的读写能力。
因此,听说法有时也称“听说领先法”。
●根据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听说法认为外语学习是通过“刺激→反应”形成习惯的过程。
课堂上除了教师尽量用外语上课外,还大量使用录音、录像和电化教具作为刺激手段,并采取模仿和机械操练等方法强化学生的反应,巩固所学内容。
●句型操练(pattern drill)是听说法的基本特征之一。
主张听说法的教材一般都根据语法和句子结构系统列举外语句型(sentence patt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