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与狼》教学设计杨宝玉

合集下载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彼得与狼》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彼得与狼》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片段,初步辨别出主人公彼得和动物朋友的有趣的音乐形象和不同的乐器的音色。

2、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游戏、创编、表演。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师生共同学习,生生合作学习。

以多种方式来辨别各种角色所用的不同音色。

了解各种乐器的名称。

教学难点:能够初步辨别管弦乐的不同音色教学过程一、唱游课导入:今天老师要带领你们去进行一次快乐的音乐之旅。

1、好,让我们走进音乐《快乐击掌》,全体学生随音乐边跳边进场。

音乐中同伴间互相交流。

2、《镜子中的我》会让女孩子更加美丽、挺拔。

在音乐中来做芭蕾手位。

(主要是女孩子形体训练。

男孩子允许不跳)3、我们来乘上小火车。

(练声)5---6---7---1---。

呜-----美丽的牧场到了,你们听:好可爱的小动物。

(练声)小黄狗、小花鹿、小青蛙等的叫声。

1=D上升到1=F《小奶牛》要来表演节目了,我们可以为它(唱歌)(打节奏)小奶牛说:谢谢大家。

我们是好朋友。

二、欣赏:牧场好大啊。

牧场边的大森林里住着少先队员彼得和他的动物朋友,当然还有狼呐。

现在让我们去听一听、看一看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片段。

在美妙的音乐旋律中来认识童话里的人物和动物以及观赏大自然的美景。

老师演示中音乐童话故事。

学生欣赏一遍。

2、好看吗?这个交响童话叫什么?里面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彼得是怎样的形象?请小朋友表演主人公彼得的形象。

要表现出勇敢、机智的少先队员的形象。

3、在音乐里分别出示小动物的片段。

《彼得与狼》教案

《彼得与狼》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彼得与狼》教案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阅读兴趣。

3. 通过对故事中角色的分析,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掌握和角色特点的分析。

2. 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道德观念。

教学难点:1. 故事情节的复杂性和角色特点的多样性。

2. 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提炼出深刻的道德观念。

二、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情节和角色特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物关系。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提炼道德观念。

4. 小组合作法:分组扮演故事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彼得与狼》故事文本。

2. 课件:故事情节、角色特点、道德观念等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3. 道具:用于情景再现的道具物品。

4.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故事音频或背景音乐。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简要介绍《彼得与狼》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故事情节:详细讲述故事的发展过程,突出角色特点。

3. 分析角色关系: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各角色之间的关系,理解人物性格。

4. 讨论道德观念:分组讨论故事中所体现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提炼出有益的启示。

第二课时:1. 复习故事情节:回顾上节课所讲的故事情节,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2. 情景再现:分组让学生扮演故事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总结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的道德观念,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观念。

五、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讲解、讨论、表演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了解《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培养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提炼道德观念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彼得与狼教案

彼得与狼教案

彼得与狼教案一、故事背景这是一个关于诚实的故事,主要教导儿童要讲真话。

二、教案内容1. 课堂活动准备准备好教案所需物品:故事书《彼得与狼》,幻灯片及投影仪。

2. 导入活动(1)展示一张捏造故事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其中的情节,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编造故事是什么后果。

(2)向学生介绍故事《彼得与狼》,并简要阐述故事情节。

3. 故事讲解(1)通过幻灯片展示故事的主要情节及插图,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故事。

(2)利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讲解故事的细节,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以下问题:(1)故事中的彼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他会说谎?(2)彼得编造关于狼的故事的后果是什么?(3)如果彼得没有说谎,会发生什么?5.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并展示他们的发现和观点。

6. 总结活动向学生阐述故事的主题和教育意义,强调诚实的重要性,并与学生讨论在现实生活中会常常遇到需要讲真话的情境。

7. 作业布置布置学生写一篇简短的作文,描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需要讲真话的情境,并思考为什么诚实重要。

三、教学目标1. 能理解故事《彼得与狼》的主要情节和寓意。

2. 能分析彼得为什么说谎以及谎言带来的后果。

3. 能通过讨论明确诚实的重要性。

四、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学生的作文,可以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对诚实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五、教学延伸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彼得、狼和其他动物的角色,并通过表演的方式加深对故事情节和寓意的理解。

同样,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诚实,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彼得与狼语文教案

彼得与狼语文教案

彼得与狼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寓言故事《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理解其中的寓意。

(2)掌握寓言故事的基本结构和文字表达方式,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故事情节。

(3)培养学生对寓言故事的阅读和分析能力,能够理解其中的深层次寓意,并能通过绘画等多种形式进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发散思维。

(2)采用活动、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读书、爱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在课外广泛阅读寓言和童话故事。

(2)通过寓言故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感、责任感和正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及寓意。

2. 难点:发现和理解故事中的深层寓意,通过绘画等形式表达。

三、教学准备:1. 学案、教学课件。

2. 视频影片:《彼得与狼》。

3. 相关绘画工具和材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彼得与狼》,你们对寓言故事有了解吗?2. 激发兴趣:请学生谈一下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并简单介绍一下故事内容。

(二)教学展示1. 教师播放《彼得与狼》的视频影片。

2. 教师对故事情节进行逐一解析,学生跟读。

(三)小组合作探究1.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找出这些人物的特点和寓意。

2. 学生向全班汇报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四)课堂练习1. 学生通过写故事概括,表达对《彼得与狼》的理解,并分析故事中的寓意。

2. 学生互相交换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

(五)拓展延伸1. 学生通过阅读其他寓言故事,找出其中的深层寓意和道德教育。

2. 学生运用绘画或手工等形式,创作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并进行展示。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寓言故事的基本结构和表达方式,加深了对《彼得与狼》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作的能力。

《彼得与狼》教案

《彼得与狼》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彼得与狼》教案学科领域:语文、音乐、美术年级:五年级课时:5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彼得与狼》,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寓意。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3.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和分享,培养团队精神。

4. 通过对故事的改编和表演,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阅读理解1. 导入:简要介绍《彼得与狼》的故事背景。

2. 阅读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讨论:让学生谈谈对故事中彼得和狼的看法,以及他们各自的特点。

第二课时:文学鉴赏1. 复习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象征手法。

2. 分析:让学生分析故事中狼和彼得的象征意义。

3. 讨论:让学生谈谈对故事中象征手法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课时:创意改编1. 布置任务: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故事情节进行改编。

2.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发挥想象,进行故事改编。

3. 展示:各组学生向全班展示改编后的故事。

4. 评价:教师对各组的故事改编进行评价,鼓励创意和团队合作。

第四课时:美术创作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形象。

2. 创作: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故事场景或人物形象的绘画创作。

3.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美术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4.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创意和表现力。

第五课时:音乐欣赏与表演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音乐元素。

2. 欣赏:播放故事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与故事的结合。

3. 表演:学生分组进行故事表演,体会音乐在表演中的作用。

三、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阅读理解、文学鉴赏、创意改编、美术创作和音乐表演,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在各个领域的表现。

对于学生的讨论、展示和作品,教师应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情感和心理。

彼得与狼 教案

彼得与狼 教案

彼得与狼教案教案标题:《彼得与狼》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音乐故事《彼得与狼》,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并能够通过音乐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场景。

3.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听辨出《彼得与狼》中不同乐器的声音。

2. 学生能够通过音乐表达不同的情感和场景。

3. 学生能够合作创作一段简短的音乐故事,并进行表演。

教学准备:1. 《彼得与狼》音乐故事的录音或视频。

2. 不同乐器的图片或实物。

3. 乐器演奏家的介绍资料。

4. 制作简单乐器的材料(如纸板、橡皮筋等)。

5. 学生绘画、舞蹈等表演素材。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彼得与狼》这个音乐故事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2. 播放《彼得与狼》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让学生欣赏并尝试根据音乐内容猜测故事的发展。

乐器声音辨认:1. 准备不同乐器的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并介绍每种乐器的声音特点和演奏者。

2. 播放《彼得与狼》的录音,让学生辨认出其中使用的乐器,并与展示的乐器图片或实物进行对应。

情感与场景表达:1. 选取《彼得与狼》中的几个片段,播放音乐录音或视频,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这些片段中表达的情感和场景。

2.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中是如何通过不同的乐器声音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场景的。

合作创作与表演: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情节或场景,利用自己制作的简单乐器和其他表演素材(如绘画、舞蹈等),创作一段简短的音乐故事。

2. 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将自己的创作整合成一段完整的表演,并进行表演展示。

3. 学生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进行欣赏和评价,分享彼此的创作心得和体会。

总结与反思:1.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创作和表演中的困难和收获,进行反思和讨论。

3. 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对音乐的兴趣和探索,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建议。

幼儿园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彼得与狼》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彼得与狼》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彼得与狼》含反思幼儿园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彼得与狼》含反思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彼得与狼》含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1.感受轻松、流畅与紧张沉闷的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想象音乐所表述的简单情节。

2.尝试用动作、绘画、乐器等多种形式进行表现。

活动准备:电脑、光盘、各种绘画工具、鼓钗及小铃、手串铃等各种小乐器。

活动过程:一、整体感受音乐1.完整欣赏x2(1)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首曲子。

(2)听清了吗?让我们再来听听,你可以闭上眼睛也可以在位置做做动作等会儿告诉我们听到什么。

2.分段(1)这首曲子听上去感受是不是都一样来。

(2)这样的音乐可以分几段呢?"屈,老师.教案,网出,处!3.看曲式图老师听出来和你们一样,我还听着音乐画了张图,看看图上是不是跟你们一样也是三段呢?让我们跟着画画。

4.为曲式图添色。

刚才我画的很急,这幅图都是用黑颜色画的'怎样可以让曲式图更漂亮呢,让我们再听一次,你想怎么配,为什么?二、分段欣赏理解。

1、欣赏A段音乐──第一段(1)刚才我们听着音乐为曲式图配了许多颜色,其实这首曲子内容就跟你们想到的颜色一样丰富,假如你们仔细听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2)让我们先来听第一段听听这段音乐把我们带到那儿,在那里你会看到些什么,也可以做动作,可以把听看到的东西、动作表演。

(3)想跟着音乐站起来试试吗?2、欣赏B段紧张沉闷的音乐。

(1)感受动作。

(2)让我们再来听听第二段,这段音乐里会发生什么事,你也可以用动作来试试看。

(3)你听到这段音乐发生什么,请你到上现来学学。

3、配乐器。

(1)这段音乐就像你们说的那样紧张很恐怖?怎样让我段音乐听上去更丰富呢?(2)我们听着音乐用手来试。

(3)你们想怎么画,用些什么乐器,请你在下面学学用一下这乐器的动作也可以学学他的声音(4)你是那里用鼓那里用钗。

《彼得与狼》教案

《彼得与狼》教案
其次,关于音乐与故事情节的结合,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中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表达音乐情感方面还有所欠缺。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音乐与情感之间的联系理解不够深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情感变化,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各角色对应的乐器和音乐主题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音色的辨识,我会通过对比聆听和肢体动作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音乐角色塑造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通过音乐来表现一个角色的情绪变化?”
四、教学流程
《彼得与狼》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彼得与狼》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通过声音来识别不同事物的情况?”(例如:听到鸟叫声知道是小鸟)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中的角色塑造和音色奥秘。
-掌握音乐故事的基本情节,理解音乐与故事情节的关系。
-学会哼唱音乐主题,并能用肢体动作表达音乐情感。
-了解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及其创作背景。
举例:在弦乐部分,教师需引导学生关注弦乐的音色特点,如何表现出彼得勇敢、机智的性格。
2.教学难点
-辨别不同乐器的音色,并能与故事角色对应起来。
-理解并表达音乐中的情感变化,如紧张、愉快、惊恐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
《彼得与狼》教案
1.感知与欣赏:通过聆听、分析《彼得与狼》组曲,学生能够辨识不同乐器的音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故事情境,培养音乐感知力和审美鉴赏力。

《彼得与狼》教学教案3篇

《彼得与狼》教学教案3篇

《彼得与狼》教学教案3篇《彼得与狼》教学教案1教学目标1、初步欣赏《彼得与狼》,能听辨出各种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了解童话故事的情节。

2、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的对乐器的辨别能力、肢体体验表现力、想象力。

3、通过音乐故事使学生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1、听辨各种乐器的音色以及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2、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分角色进行表演。

3、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题。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认识乐器。

小提琴音色优美抒情;长笛音色明亮、活泼;双簧管音色略带沙哑,多表现抒情的旋律;单簧管哨片是单簧,适合演奏活泼、流畅的旋律;大管音色低沉、厚重;圆号也叫法国号,音色圆润;定音鼓浑厚,有力。

三、新课教学1、欣赏描写彼得的乐段。

师:这段音乐是描写谁的?(彼得)用了什么乐器演奏?(小提琴),在这个故事中,小提琴所演奏的音乐代表的就是故事的主人翁彼得。

2、欣赏描写小鸟的乐段。

长笛以高音区的明亮的音色,吹出快速、频繁、旋转般的旋律。

下面,听音乐看老师,谁来了?(小鸟)所用乐器是?(放音乐)感觉小鸟的心情是怎样的?3、欣赏描写小鸭子的乐段。

中音区吹出的带变化音的徐缓主题旋律。

接下来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双簧管)猜猜是谁来了?(放音乐)4、欣赏小鸟和小鸭的争执。

哦,小鸭子来了,小鸟和小鸭之间发生了什么?音乐在速度上起了什么变化?这时出现了那两种乐器的声音。

(放音乐)(两种乐器交替出现)5、欣赏描写小猫的乐段。

单簧管吹出的轻快活泼的跳跃性音调,显示出小猫的诙谐和活泼的性格。

就在小鸟和小鸭子争论不休的时候,猫来了,从音乐中,你想象出小猫是怎么来的吗?用什么乐器来表现猫的形象呢?你可以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地摆动你的身体,感受音乐的节奏。

(听音乐)(回答:单簧管)6、猫捉小鸟。

猫来了之后,她想干什么?你能听出几种乐器?分别是什么?(放音乐)7、欣赏描写老爷爷的乐段。

音色浑厚的木管。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彼得与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彼得与狼的故事。

(3)学生能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2)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2)培养学生的勇敢、机智、善良等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彼得与狼的故事。

(2)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 (1)体会彼得的勇敢、机智、善良等品质。

(2)理解童话故事的寓意。

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等方式,学习课文内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法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学习课文内容,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探究学习法 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式,学习课文内容,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狼的视频,让学生观察狼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狼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吗?它有什么特点?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狼的童话故事,看看在这个故事中,狼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提问学生: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1. 2. 3. 1. 2. 1. 2. 3. 1. 2.精读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①彼得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②狼是一个什么样的动物? ③彼得是如何战胜狼的? (2)学生分组讨论以上问题,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文档《彼得与狼》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篇目为《彼得与狼》。

本文讲述了一个聪明机智的少年彼得与狼展开斗争的故事,教导学生面对困难要勇敢、机智,团结就是力量。

具体内容包括:彼得的日常生活、彼得与狼的相遇、彼得智斗狼群、最终战胜狼群的经过。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中所传达的勇敢、智慧、团结的品质,并将这些品质运用到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中所传达的勇敢、智慧、团结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2. 课文课件3. 生字词卡片4. 练习题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狼的画面,引导学生说出对狼的印象,引出本课《彼得与狼》。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大意。

3. 讲解课文:教师用课件展示课文内容,边讲边引导学生理解彼得的日常生活、彼得与狼的相遇、彼得智斗狼群、最终战胜狼群的经过。

4.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理解、运用生字词。

5. 实践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课文中所传达的勇敢、智慧、团结品质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彼得与狼2. 勇敢智慧团结七、作业设计1. 课文朗读:请学生回家后给家长朗读课文,家长签字确认。

2. 生字词默写:请学生默写本课所学生字词,家长监督并签字确认。

3. 课后实践: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体现勇敢、智慧、团结的品质,并将感悟写成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查找不足,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一次以“勇敢、智慧、团结”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感受这些品质的重要性。

《彼得与狼》教案

《彼得与狼》教案

《彼得与狼》教案教案名称:《彼得与狼》音乐教学活动教案教案目标:1.通过学习《彼得与狼》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升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提高他们在音乐表演中的自信心;3.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4.培养学生对经典音乐作品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教材准备:1.播放器;2.《彼得与狼》音乐的录音或视频;3.音乐评析资料;4.乐谱;5.纸笔。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活动(10分钟)1.教师介绍《彼得与狼》的背景和音乐特点,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2.播放《彼得与狼》的开场音乐,引导学生倾听和感受。

第二步:学习乐曲(25分钟)1.分段播放《彼得与狼》的各个乐段,让学生仔细聆听;2.向学生介绍每个乐段的背景故事和音乐元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3.请学生自由绘制对每个乐段的印象,分享绘画并描述自己的感受。

第三步:学习乐谱(30分钟)1.向学生展示《彼得与狼》的乐谱,并解读乐谱的基本符号;2.请学生跟随乐谱演奏简单的乐段,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3.将学生分为小组,指派不同的乐器或声音,在乐谱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合奏。

第四步:评析与讨论(20分钟)1.分享音乐评析资料,引导学生讨论《彼得与狼》的艺术价值和音乐表现技巧;2.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音乐中的各种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3.请学生就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小结,或者进行音乐评论。

第五步:合作表演(25分钟)1.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乐段进行表演;2.组织学生排练和协作,演奏并演唱所选择的乐段;3.进行小组间的展示和互评,激励学生的表演热情。

第六步:总结活动(10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鼓励学生互相表达对彼此表演的欣赏和肯定;2.鼓励学生继续探索音乐,欣赏更多的音乐作品,并培养自己的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策略:1.听觉感受法:通过听音乐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演欲望,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感知;2.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合奏表演,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3.探究式学习法: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和讨论音乐作品,提升他们的理解和创造力。

彼得与狼的教案范文

彼得与狼的教案范文

彼得与狼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彼得与狼》的故事,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主人公彼得的勇敢和智慧。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3. 引导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感受彼得与狼的斗争过程。

2.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人生哲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彼得与狼》的故事讲义或教材。

2. 学生准备:预习《彼得与狼》的故事,了解故事情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彼得与狼》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生动讲述《彼得与狼》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故事情节的紧张与激动。

3. 讨论交流:学生分享自己预习故事的心得,讨论故事中的精彩片段。

4. 提炼哲理: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5. 总结反馈: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课后作业:2. 家长参与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共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道德观念。

注意事项:1.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充分感受故事的精彩。

2. 课堂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课后作业的设置,旨在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2.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情感。

3. 角色扮演:分组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七、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与《彼得与狼》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故事情节。

2. 情景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展示故事中的经典场景。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冲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八、课程评价: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教案设计

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教案设计

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教案设计一、引言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是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一部儿童音乐故事。

这部作品不仅旋律动人,还通过乐器的演奏来描绘不同角色,引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

本文将设计一份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利用《彼得与狼》这一故事进行音乐教学。

二、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1. 了解《彼得与狼》故事的背景和结构;2. 熟悉乐器的声音和特点;3. 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概念;4. 能够通过听音辨识乐器,并演奏乐器对应的角色;5. 运用创意构思自己的音乐作品。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彼得与狼》的海报或播放一小段音乐片段,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2. 故事理解通过教师讲解或播放叙述版《彼得与狼》故事录音,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不同角色的特点。

3. 乐器认识介绍《彼得与狼》中各个角色所使用的乐器,如小提琴代表彼得,长笛代表鸟等。

通过播放乐器独奏片段,让学生听出不同乐器的声音和特点。

4. 角色与乐器对应在播放《彼得与狼》音乐时,要求学生辨识出不同乐器所代表的角色。

然后,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分角色演奏对应的乐器声音,展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

5. 音乐知识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音乐知识的学习,如音符的种类和音符的时值等。

通过互动游戏和练习,巩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

6. 创作音乐作品鼓励学生用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可以分小组进行创作,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或角色进行表演并伴奏。

教师可提供一些音色合成器、打击乐器等帮助学生实现创作。

7. 展示和评价学生将自己的音乐作品进行展示,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评价和提问。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并给予肯定和建议。

四、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对乐器的辨识和演奏准确度以及最终创作的质量来进行评估。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小测验检验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拓展活动1. 邀请一些专业音乐人来学校进行讲座和演奏,让学生亲身体验交响乐的魅力。

《彼得与狼》音乐教案

《彼得与狼》音乐教案

《彼得与狼》音乐教案一、引言《彼得与狼》是俄国作曲家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为管弦乐和讲述儿童故事的音乐大胆创作的作品,是一部具有教育和启发意义的音乐作品。

本教案旨在帮助音乐教师更好地教授《彼得与狼》这部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彼得与狼》,学生将能够:1.理解音乐故事的表达方式;2.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3.学会欣赏音乐的美感;4.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内容1. 了解《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和乐曲结构首先,向学生介绍《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和乐曲结构。

可以使用图示、视频或者口头讲解等方式,让学生对整个故事和乐曲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2. 聆听《彼得与狼》的乐曲播放《彼得与狼》的乐曲,让学生聆听,并配合故事情节进行欣赏。

在聆听中,引导学生感受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如小提琴、大提琴、长笛、短笛等,以及它们在乐曲中的表达方式。

3. 学习乐曲的节奏和旋律教授乐曲的节奏和旋律,可以通过打拍子、唱歌、模仿乐器声音等方式进行。

让学生跟随乐曲的节奏拍打手掌,唱出乐曲的旋律,并帮助学生理解乐曲中不同乐器之间的对话和呼应关系。

4. 探索乐曲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仔细聆听乐曲,分析乐曲中的情感表达。

可以提出问题,如“这段乐曲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情感?”“你觉得乐曲的情感变化体现在哪些音乐要素上?”等等,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5. 创作乐曲的续篇鼓励学生自由创作乐曲的续篇,可以通过编写故事情节或者简单的旋律创作等方式进行。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他们自己的思考和情感通过音乐表达出来。

四、教学方法1. 听觉教学法通过聆听乐曲,让学生用耳朵感受音乐的美妙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合作学习法可以使用小组讨论、合作创作等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合作,在合作中提高音乐素养和创造力。

3. 实践教学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到音乐创作中,如模仿乐器声音、唱歌、编写故事情节等,让学生实际操作,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握。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彼得与狼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彼得与狼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彼得与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认识故事中的角色。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能够跟随音乐模仿角色动作。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勇敢、善良的品质,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熟悉《彼得与狼》的音乐旋律,能够参与音乐游戏。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根据音乐节奏,正确地模仿角色动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音乐播放设备、角色头饰。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讲述《彼得与狼》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

2. 欣赏音乐:教师播放《彼得与狼》的音乐,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3. 学习角色动作:教师示范故事中各个角色的动作,引导幼儿跟随音乐模仿。

4. 游戏环节:幼儿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跟随音乐进行游戏。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音乐游戏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2. 教师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角色模仿能力。

3. 教师听取幼儿的反馈,评价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1. 复习故事情节:教师简要回顾《彼得与狼》的故事,引导幼儿回忆故事中的角色和事件。

2. 分析音乐特点:教师讲解《彼得与狼》音乐中各个角色的旋律特点,让幼儿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3. 角色扮演:教师分配角色,幼儿佩戴头饰,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4. 音乐游戏:教师引导幼儿按照音乐节奏,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5. 互动交流:教师组织幼儿分享在游戏中的感受,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七、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教师通过讲述故事、播放音乐等方式,营造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2. 示范引导:教师亲自示范角色动作,引导幼儿模仿。

3. 分组合作: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

《彼得与狼》教学设计《彼得与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了解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故事内容和音乐特点。

- 学生能够听辨出交响童话中各种乐器的音色,并能说出它们所代表的角色。

- 学生能够哼唱交响童话中的主题旋律,并能根据音乐进行简单的表演。

2.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欣赏、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交响童话的音乐表现形式和艺术魅力。

- 通过模仿、演奏、创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了解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故事内容和音乐特点。

- 听辨出交响童话中各种乐器的音色,并能说出它们所代表的角色。

- 哼唱交响童话中的主题旋律,并能根据音乐进行简单的表演。

2. 教学难点 - 理解交响童话的音乐表现形式和艺术魅力。

-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 讲解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故事内容和音乐特点。

- 讲解各种乐器的音色和特点,以及它们在交响童话中所代表的角色。

- 讲解主题旋律的哼唱方法和表演技巧。

2. 欣赏法 - 播放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欣赏音乐和故事。

- 引导学生注意音乐中的细节和变化,感受音乐的情感和氛围。

3. 分析法 - 分析交响童话中各种乐器的音色和特点,以及它们在音乐中的作用。

- 分析主题旋律的结构和特点,以及它在音乐中的表现形式。

4. 讨论法 - 组织学生讨论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故事内容和音乐特点。

-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5. 模仿法 - 让学生模仿交响童话中各种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式,感受音乐的魅力。

- 引导学生根据音乐进行简单的表演,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彼得与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熟悉管弦乐队中的各种乐器在故事中所分别扮演的“角色”,从而培养和训练他们的音乐听觉能力和想象力。

2.通过听赏,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题。

3.通过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让学生知道音乐也能讲故事,并能从故事中得到了一定的启发,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难点1.听辨各种乐器的音色以及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2.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分角色进行表演。

3.熟悉交响童话中人物的音乐主题,并能哼唱彼得的主题。

教材分析《彼得与狼》的作者是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

这首作品创作于1936年,是一首根据俄罗斯民间故事写成的交响童话,也是一部“听音乐、讲故事”的古典音乐作品。

故事讲述了淘气的小彼得在小动物们帮助下,制服大灰狼的故事。

这首交响童话通过音乐的描绘,加之解说词的辅助,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可以使孩子们从故事中受到教育,故事中的每个角色都由一种乐器来扮演。

弦乐四重奏明亮的旋律表现了勇敢坚定的彼得,灵巧的长笛扮演小鸟,双簧管表现笨拙的鸭子,单簧管在低音区的断奏代表狡猾的猫,大管描述着老爷爷的絮叨声,三支圆号奏出的不和谐音响代表着穷凶极恶的狼,猎人们的枪声则由定音鼓和大鼓来表现。

故事与音乐穿插,孩子们可以随着故事的发展,了解到各种动物的不同性格特征和交响乐队的构成,以及各种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

本节课建议用两课时教授。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采用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教学。

师:人们把音乐通常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器乐从体裁和形式上又分为:独奏、重奏、合奏、管弦乐曲和交响曲等。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就是一支交响曲作品,交响童话是一种通过管弦乐器演奏音乐来叙述有趣的童话故事的音乐方式。

它和交响诗如:《嗄达梅林》(辛泸光),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俄.鲍罗丁)属于同一类体裁。

在这首作品中,出现了一些西洋乐器,如:西洋弓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

下面,请同学们在每一种分类里各举出几种乐器的名字。

生:弓弦乐器: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等。

木管乐器: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等。

铜管乐器:小号、长号、圆号等。

打击乐器:定音鼓、大鼓、小军鼓等。

师:在这些乐器中,每种乐器都有着不同的音乐表现力。

在管弦乐队中不同的乐器所演奏的音乐主题代表着不同的人物,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就是一首用乐器表现性格特征的乐曲。

它的作者是前苏联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普罗柯菲耶夫对儿童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他的作品中,有不少是专为儿童写的,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童话剧《对三个橙子的爱情》、音乐舞剧《灰姑娘》、歌曲《丑小鸭》都是享誉世界乐坛的作品。

乐曲《彼得与狼》写于1936年的春天,是世界上第一部交响童话,故事里的每个人物都是用乐器来表现的。

乐曲讲述了一天清晨,少年彼得正与他的好朋友鸟儿在家中玩耍。

这时在池塘嬉游的小鸭与小鸟发生了争吵,小猫趁机要捕捉小鸟,被彼得阻拦。

爷爷吓唬他们说狼要来了,把彼得带回家。

不久,狼真的来了,吃掉了小鸭,还要吃掉躲在树后的小鸟和小猫,彼得不顾个人安危,在小鸟的帮助下捉住了狼尾巴,将它拴在树上,这时,爷爷和猎人及时赶来,把狼抓进了动物园。

乐曲中的朗诵词和音乐都是由他自己构思的,这首乐曲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故事中的人物。

二、人物介绍(感受各种乐器代表的人物及动物的形象。

)1.彼得和老爷爷师:请同学们听下面的两段旋律,判断一下在两段旋律中,哪一段旋律描述的是彼得?为什么?欣赏彼得的主题和老爷爷的主题,学生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旋律、速度、节奏、音色和人物的性格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第一段旋律描述的是彼得,是用小提琴演奏的,音色柔和、旋律流畅、速度稍快、节奏跳跃,似乎彼得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儿。

第二段旋律描述的是老爷爷,是用大管演奏的,音色低沉、旋律平稳、速度稍慢、节奏紧凑,表现了老爷爷说话声音低,年龄大、爱唠叨的特点。

聆听彼得的主题。

教学要求:通过视唱,加深了学生对彼得的音乐主题的记忆,使学生对彼得的性格有初步的了解。

2.动物在这个故事中有许多动物,如:小鸟、鸭子、狼和猫,他们都是各用一种乐器来表现的。

下面,老师分别播放四段旋律,请同学们判断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描述的是谁?为什么?(1)欣赏第一段旋律的主题。

学生回答:这段旋律是用长笛演奏的,描述的是小鸟,因为长笛音色明亮,流畅的旋律形象地表现出小鸟的可爱。

师:长笛明亮的音色、流畅的旋律和高音区演奏的快速华彩的音乐表现了活泼可爱的小鸟。

(2)欣赏第二段旋律的主题。

学生回答:这段旋律是用双簧管演奏的,描述的是鸭子,因为双簧管发出的嗄嗄声使人联想到鸭子的叫声,从节奏和音调上表现了鸭子的蹒跚步伐。

师:双簧管的扁哨可发出嗄嗄声,使人联想到鸭子的扁嘴巴,同时在节奏和音调上也形象地刻画了鸭子的蹒跚步伐。

(3)欣赏第三段旋律的主题。

学生回答:这段旋律是用单簧管演奏的,描述的是猫,因为单簧管演奏的跳音奏法表现出了猫的机警、敏捷。

师:单簧管低音区演奏的跳音奏法形象地描绘出了小猫在捕捉猎物和行动时的那种机警神态。

(4)欣赏第四段旋律的主题。

学生回答:这段旋律是用圆号演奏的,描述的是狼,因为圆号低沉的音色和不和谐的音程,能表现出狼的凶恶和恶毒。

师:三支圆号奏出的浓重和声效果,构成了可怕的狼嚎声,形象地描绘了狼的出现和行动。

3.分段欣赏师:交响童话中的每一个人物和动物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他们在故事中是怎样表演的?是怎样用乐器表现的?下面我们来分段欣赏。

片段一:彼得出场音频师:一天清晨,明亮的阳光透过树梢,洒在绿茵茵的草地上。

这时少年彼得走在软软的草地上,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学生回答:心情非常高兴。

师:请同学们随着音乐哼唱主题旋律,体会一下彼得此时的心情。

片段二:小鸟出场音频师:彼得走着走着,他先后遇到了三个朋友。

他第一个遇到的是谁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学生回答:小鸟。

师:他们在做什么呢?学生回答:他们在互相问好、互相对话等等。

师:我们再来听听这段旋律,当你听到弦乐演奏的彼得主题时,请举红牌,听到长笛演奏的小鸟主题时,举黄牌。

片段三:鸭子出场音频师:彼得又遇到了谁呢?学生回答:鸭子。

师:同学们听听,下面的旋律描述的是谁?两条旋律的交织进行表现了他们在干什么?学生回答:这段旋律描述的是鸭子和小鸟,旋律的节奏紧张,速度较快,好像鸭子和小鸟在吵架。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两条旋律的交织进行好像鸭子和小鸟正在吵架,它们吵得面红耳赤。

我们再来听听这段旋律,当你听到鸭子和小鸟的主题时,请用一个代表它们形象的动作来表现。

生:用动作表现鸭子和小鸟。

片段四:猫出场音频师:你们听听,这是谁呀?学生回答:猫。

师:猫是怎样出现的?为什么?学生回答:猫是小心翼翼出现的,因为它正准备偷袭鸭子。

片段五:老爷爷出场音频师:正在这时,谁出现了?学生回答:老爷爷。

片段六:狼出场音频师:你们听听,谁出现了?学生回答:狼出现了。

师:狼是从哪儿出来的?怎么听出来的?学生回答:狼从树林里慢慢出来的,音乐力度逐渐加强,表明狼越走越近。

片段七:动物们的反应音频师:猫见到狼有什么反应?怎么听出来的?学生回答:猫见到狼后,迅速爬到了树上。

同时,音乐速度越来越快,旋律上行,表明鸭子着急的心情。

师:结果呢?学生回答:鸭子被狼吃掉了。

师:鸭子在慌乱中竟跳出池塘最终被狼一口吞了下去,在这里音乐出现了强音,好像是鸭子的惨叫。

片段八:智斗师:彼得在屋里看到了外面发生的一切,他运用智慧与狼周旋。

在这个片段中,你听到了什么乐器?音乐主题是谁?音乐描述了什么?学生回答:在这个片段中,我听到了乐器长笛的演奏,音乐主题是彼得。

这段音乐描述了狼要抓小鸟,小鸟按照彼得的意思灵巧地在狼的头上盘旋。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

彼得用他的聪明和智慧与狼周旋。

片段九:放绳音频师:接下来,彼得要做什么呢?你是怎么听出来的?学生回答:彼得要把绳子从树上慢慢顺下来,我是从音阶逐渐下行听出来的。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

彼得迅速从墙上顺着树枝爬到了树上,把手中的绳子拴了一个结,然后让绳子慢慢从树上顺下来。

片段十:捉狼音频师:彼得手中的绳子悄悄地套在了狼的尾巴上,然后他用力一拽。

片段十一:猎人出场音频师:正在这时,猎人出现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你听到了什么乐器?学生回答:定音鼓和大鼓。

师:猎人是怎样从树林深处走出来的?学生回答:乐曲力度由弱渐强,表现了猎人从树林深处走出来。

教学要求:通过分段欣赏,使学生运用已有的音乐要素,掌握故事中的重要情节。

4.完整欣赏交响童话师:这首乐曲为自由发展的曲式,呈示部有多个主题,彼得的主题占突出位置,是全曲的主导旋律。

展开部从狼的出现开始,加入了两个新的插部和主题──描写狼出现的部分和猎人的音乐。

再现部从描写胜利队伍中由圆号奏出的彼得音乐主题开始,完整欣赏《彼得与狼》。

生:完整欣赏。

分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这些角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对这些角色自己有怎样的印象?分析它们在性格上的特点?最后用动作表现出来。

分小组汇报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小鸟──长笛──灵巧活泼鸭子──双簧管──笨拙猫──单簧管──狡猾的老爷爷──大管──絮叨狼──圆号──穷凶极恶猎人──定音鼓和大鼓──枪声故事讲完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回答:遇到事情不要慌,先冷静地想一想再做决定。

学生回答:貌似强大的敌人并不可怕,只要团结起来,勇敢地和他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沉着冷静,勇敢机智,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教学要求:通过完整欣赏,使学生真正了解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

5.分角色进行表演老师将学生的表演分为五个层次:(1)聆听《彼得与狼》学生分组讨论,随音乐戴头饰进行表演。

(2)聆听《彼得与狼》学生分组讨论,由学生自己解说,进行表演。

(3)聆听《彼得与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由学生自己解说,大胆地进行表演,结尾部分要有拓展。

(4)聆听《彼得与狼》学生分组进行表演。

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表演进行评价。

(5)分设最佳表演奖、最佳创意奖、最佳道具奖、最佳音乐奖和最佳化妆等奖项。

教学要求:通过分角色进行表演,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课堂小结《彼得与狼》这首交响童话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让我们了解到每一种乐器的音色和所要表现的角色性格特点,从而培养了同学们的音乐听觉能力和想象力。

这首交响童话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勇敢而机智的进行斗争,任何强大的敌人都是可以战胜的。

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多听交响童话,喜欢交响童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