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 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导学案 苏科版

合集下载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4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心脏血液循环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4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心脏血液循环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肺循环:右心室 肺动脉 肺毛细血管
左心房
二氧化碳
氧气
肺泡
(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肺静脉
“动脉中流动脉血,静脉中流静脉血” 对吗?简述理由。
动脉血: 静脉血:
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 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
动脉血与静脉血 判断的依据:_氧__的__含__量___ (颜色)
第14章 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
第一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上房下室, 左右倒置。 房连静, 室连动。
1、识记心脏四腔的 名称及所连血管的名 称。 2、说出血流方向
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时,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关闭 ); 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 ); 心房心室都舒张时,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关闭 );
观察与思考
1、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 点和终点各是什么部位?
2、体循环和肺循环通过 什么结构取得联系?
3、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 血液的成分各发生了什么 变化?发生变化的部位各 在哪里?
4、写出体循环和肺循环 的途径。
血液循环的途径:
体循环:左心室
动脉
组织细胞
氧、营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质
二氧化碳、废物
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
解读:血液循环模式图
1. 说出心脏四腔
2. 说出与四腔相连的血管 口诀“房连静,室连动”
3. 据颜色说出腔及血管中 的血液性质
4. 说出两条循环途径
心室
心房
气体交换的位置 血液性质的变化
解读:血液循环模式图
5. 把握特殊血管 肺动脉:__流__静__脉__血_____ 肺静脉:__流__动__脉__血_____ 肾静脉:_含__氮__废__物__最__少__ 或_尿__素__含__量__最__少__的__静__脉__血 从小肠出来的血液: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教案.doc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教案.doc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教案篇一: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套篇二: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全册教案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稳定与协调第14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第一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血管教学目标:理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教学方法:讲授与观察教学准备:三种血管的挂图教学过程:一、新课的引入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主要是由血液来完成的。

血液在人体哪些部位流动?怎样流动?流动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血液只能向一个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那呢?(血液是在心脏和血管构成的封闭的管道中流动的。

流动的动力来自心脏的搏动。

)二、新课讲解1、简介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功能。

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主要是运输人体内的各种营养物质和废物的排出。

2、血管从粗到细,就像城市的自来水管道一样,人体内的全部血管连接起来全长可达10万公里。

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血管的跳动。

(1)师:请同学们对照书上第3页图,摸一摸自己的头部、腕部、足部有跳动感的部位,跳动的器官是什么?有什么规律?(学生摸后回答。

)(注意:颈部的血管不能重压,也不能长时间压迫)(2)师:再看手背上的“青筋”,它是什么?(生:观察后回答。

)(3)师:你摸到跳动的部位是动脉,手背上的“青筋”是静脉,连接动脉和静脉的是毛细血管。

动脉血管的这种跳动称脉搏。

(脉搏的形成)心脏收缩时,左心室的血液射入主动脉,使得动脉血管壁先向外扩张,然后再收缩。

动脉血液随着这种一张一缩的搏动,像波浪一样沿着血管壁向远处传播就形成了脉搏。

下面一起来测一下自己的脉搏。

(4)统计男、女生脉搏的次数,并结合小资料的内容讨论:男女生的脉搏有什么不同?体质的强弱与脉搏有关系吗?3、观察三种血管的插图,并结合书本讨论以下问题:(a)三种血管的分布和功能怎样?(b)从图上分析比较三种血管管壁的厚度、管腔的大小有何不同?(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并发言后,老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回答的内容予以补充和修正。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

课题:第14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一、学习目标1)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2)人体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二、学习重难点重点:人体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难点:人体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三、学习过程(一)血管新课导入:人体的组织细胞每时每刻都需要营养物质和氧气,并不断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这些物质在人体内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来完成。

展示课件:1、简介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功能。

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主要是运输人体内的各种营养物质和废物的排出。

2、血管从粗到细,就像城市的自来水管道一样,人体内的全部血管连接起来全长可达10万公里。

活动1:感受血管的跳动。

对照书上第3页图,摸一摸自己的头部、腕部、足部有跳动感的部位,跳动的器官是什么?有什么规律?小结:动脉血管的这种跳动称脉搏。

(脉搏的形成)心脏收缩时,左心室的血液射入主动脉,使得动脉血管壁先向外扩张,然后再收缩。

动脉血液随着这种一张一缩的搏动,像波浪一样沿着血管壁向远处传播就形成了脉搏。

活动2.测一下自己的脉搏。

讨论:男女生的脉搏有什么不同?体质的强弱与脉搏有关系吗?3、观察三种血管的插图.讨论:(1)三种血管的分布和功能怎样?(2)从图上分析比较三种血管管壁的厚度、管腔的大小有何不同?展示:投影片,三种血管填表拓展阅读:动脉相关的典型病症——动脉粥样硬化。

是由于脂类物质过多地堆积在动脉血管壁上,引起管壁增厚,限制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而引起的。

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思考:毛细血管是一种什么样的血管?为什么叫它毛细血管?小结:1.它是连通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2.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1)毛细血管极细,内径仅有8~10微米,(2)管壁极薄,仅有一层上皮细胞,(3)毛细血管数量大,分4、课外探究根据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定义,你推断血液在三种血管内的血流速度怎样?在血管内血流方向应该是什么样?教后记:课题:第14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2一、学习目标1.描述心脏的内部内部结构和生理功能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3.体验生命,关爱生命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描述心脏的内部内部结构和生理功能难点:描述心脏的内部内部结构和生理功能三.学习过程情景导入:血液在血管里持续不断的流动,与心脏有什么关系?阅读:教材P5-6活动1:用听诊器“听“心脏的跳动。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知识点分析 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知识点分析 苏教版

第14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第1节人体内物质运输考点一:血管特点及功能:1:血管的特点:动脉:厚(管壁厚)、小(管腔小)、大(弹性大);静脉:薄(管壁薄)、大(管腔大)、小(弹性小);2:血管功能: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个部位送回心脏。

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

3:毛细血管与物质交换相适应的特点:薄(管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多(数量多);广(分布广) ;慢(血流速度最慢,红细胞只能成单行通过)4:判断毛细血管的依据:血细胞单行通过。

5: 动脉、静脉判断方法:①看分枝(动脉分,静脉合) ②看连接(心室动,心房静)6:手臂上的青筋及吊水时扎针的血管:是静脉。

考点二:心脏结构及功能:1:心脏结构: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分四腔,有瓣膜。

(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流由心房向心室;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2:瓣膜作用:控制血流方向,防止血液倒流。

3:心脏左右区别:①手捏心室壁(左硬右软)②切开心脏(左厚右薄)4:心脏功能: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5:心脏四腔内的血液:左动右静(左心房和左心室内都是动脉血)6:与心脏四腔相连的血管:左心房-肺静脉左心室-主动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肺动脉考点三:血液组成及功能:1:血液组成:血浆和血细胞。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细胞。

血浆中最多的成分:水2:新鲜血液加入抗凝剂后分层:上层是血浆。

中层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下层是红细胞。

3:红细胞结构和功能:无细胞核;血细胞中数量最多。

运输氧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

4:血红蛋白(在红细胞中)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肺部),结合后血液变成鲜红色。

在含氧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在组织)分离后血液变成暗红色。

5:动脉血与静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叫动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叫静脉血6:贫血:红细胞含量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偏低。

贫血应多吃含铁、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第十四章第一节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了解植物的主要类群.2. 通过观看动画,让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各类群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结合课本的插图,能说出植物类群的生活习性及各类群之间的相互关系.4.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懂得关爱生命,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说出植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教学难点:1. 能说出植物主要类群的特征及其对环境的适应.2. 说出各类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策略:观察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分析法、讲述法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从总体上,地球上的生物可分为哪几类?(让学生回忆)当我们漫步郊外时,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地球上现存的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根据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可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四大类群,它们有哪些特征?生活环境怎样?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些问题.二、探究新知:展示目标(略) (一)(二) 藻类植物:1. 课件展示:播放动画,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2.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藻类植物的特征.(课件展示)3. 资料:赤潮现象常引起鱼体大量死亡,是因为海水污染,藻类大量繁殖引起的。

(三)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1. 课件展示:展示讨论问题,播放动画。

2. 教师强调重点,引导学生归纳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特征。

(课件展示)3. 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相比,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吗?4. 资料:煤→是由古代大型木本蕨类植物的遗体埋藏在地下形成的。

地球上蕨类植物约有1种,我国约有2600种,素有“蕨类王国”之称。

(情感教育)教师强调:藻类、苔藓、蕨类植物都是不结种子而靠孢子繁殖的植物。

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四)种子植物:1. 课件展示:播放动画。

2.学生观看图片,分析、讨论、归纳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特征。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 《第十四章第3节》导学案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 《第十四章第3节》导学案

八年级生物导学案主备:李丛苗班级审批:第三节(14.3):神奇的微生物教学目标1、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

2、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出病毒、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1、描述病毒、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出病毒、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1、描述病毒、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秩序。

预习案一、知识回顾:1.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它们的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包括门、门、门等主要类群。

2.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组成,如、、等。

3.大多数软体动物在身体腹面有块状,体外披覆坚硬的,如、、等。

4.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其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硬的和分节的,头部有、、等器官。

5.节肢动物主要包括:动物、动物、动物和动物。

二、教材助读:1.病毒是一类结构非常的生物,它们没有细胞结构,一般只具有蛋白质和遗传物质。

2.细菌由、、和等部分构成,有些细胞还有和等结构。

3.从活的生物体内吸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叫做;依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获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叫做。

4.根据细菌的不同形态,可以把它们分为、和类型。

5.细菌在自然界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6.真菌的共同特征是细胞都由、、和组成,细胞内没有、营或生活。

训练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疾病不是由病毒引起的()?A.流行性感冒B.肝炎C.艾滋病D.化脓性炎症2.要观察病毒,必须借助的仪器是()A.手持放大镜B.光学显微镜C.电子显微镜D.上述三者均可3.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能独立生活B.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C.病毒不属于生物D.病毒对人类都有害4.烧伤容易感染绿脓杆菌,人们利用绿脓杆菌噬菌体来治疗,能有效地控制绿脓杆菌的感染,绿脓杆菌是一种()A.细菌病毒B.植物病毒C.动物病毒D.细菌5.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A.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细菌有细胞壁C.细胞内没有叶绿体D.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6.从形态上看,可以将细菌分成()A.有荚膜菌和无荚膜菌B.杆菌和球菌C.螺旋菌、杆菌和球菌D.球菌和荚膜菌堂清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菌细胞特点的是()A.个体是单细胞的B.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C.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D.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绝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少数细菌对人类有益B.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C.细菌对人类都是有益的D.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少数细菌对人类有害3.下列真菌中属于单细胞的是()A.酵母菌B.青霉C.曲霉D.蘑菇4.真菌比细菌的结构复杂之处是()A.真菌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B.真菌细胞内含有叶绿体C.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D.真菌都是多细胞的反思建议:。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复习教案 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复习教案 苏科版

第14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复习课教案复习重点1、生物的无性生殖方式2、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及花和果实的发育关系3、昆虫和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4、鸟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总结、练习教学仪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重点知识归纳1、无性生殖的概念: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2、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出芽生殖、营养生殖。

3、出芽生殖:酵母菌、水螅在环境适宜时的生殖方式4、营养生殖:(概念):依靠营养器官(植物的根、茎、叶)进行的无性生殖。

(优点):①保留植物亲本的优良性状,②加快植物生殖的速度。

(方式):嫁接、扦插、压条。

5、(嫁接的注意点):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成活率。

(嫁接的优点):①保留接穗的优良性状;②繁殖速度快。

6、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将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无菌的条件下,培养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使它逐渐发育为完整的植物体。

这种技术叫做组织培养。

(例子):胡萝卜根的细胞或组织(优点):①短期内生产出大批的植物;②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③培育出高产优良的新品种。

7、有性生殖:(概念):由亲代产生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进而发育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8、植物的花的基本结构: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

其中雄蕊和雌蕊最为重要。

9、子房的内部结构:外层是子房壁,内部有胚珠(外被是珠被,顶端开口为珠孔,里面有卵细胞)。

10、传粉:雄蕊花药中的花粉通过不同的途径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11、自花传粉:同一朵花中,雄蕊花药中的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异花传粉:一朵花雄蕊花药中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12、受精:植物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

13、受精过程:当花粉落到成熟的雌蕊柱头上,受到柱头分泌粘液的刺激,花粉就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内有精子,花粉管穿过柱头、花柱到达子房内的胚珠中(从珠孔进入),末端破裂,释放精子,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4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心脏学案苏科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4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心脏学案苏科

第 14 章生物体内的均衡第 1 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2课时心脏【目标要求】1.学习目标⑴. 经过察看实验 , 辨别心脏构造 , 说出心脏的构造构成和特色。

⑵ . 概括心脏的生理特色 , 认可体育运动有益于心脏健康。

⑶ . 认可心率和脉搏是一致的。

2.学习要点、难点要点、难点:心脏的构造特色和生理功能。

【预习导学】1.什么是心率?心脏在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

成年人的心率均匀为每分钟次。

2.心脏的地点(将右手放在胸口左边,感觉心脏输送血液时的搏动,说出心脏的地点)人的心脏位于 ___________中部,略偏左。

3.察看心脏的外形(联合图片、模型)心脏外形像个桃子,它的大小约和自己的相像,近似前后略扁的倒置圆锥体,心尖倾向(填左或右)下前面。

4.心脏与健康常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比正常人的要。

因此青少年要经常参加,加强体质,促使心脏健康。

5.STS:电子心脏泵,电子心脏泵用于进行的病人。

【问题研究】1.感觉心率用听诊器听心跳,感觉心脏跳动的声音⑴你的心率是每分钟次。

⑵比较心率和脉搏,它们是一致的吗?2.察看哺乳动物的心脏心脏为何能够供给动力?心脏的构造和功能是如何的?让我们经过实验来解决:察看心脏的构造①翻高兴脏,看到心脏分为几个腔?,上边两个腔分别叫和,下边两个腔分别叫和。

②捏一捏A.比较在心脏的各腔中,心壁比肌肉较厚的一侧为半部分,比较薄的一侧为半部分。

B. 能够看出心脏主要由组织构成。

因而可知心脏拥有什么功能?心脏是的动力器官,能不断的和舒张,推进血液在心脏和里循环流动。

③用玻棒试一试,发现只有同侧的和是相通的。

④联合课本图14-8 ,找一找,各心房心室分别与什么血管相连?专心爱心专心右心房:连通;左心房:连通;右心室:连通;左心室:连通。

⑤看一看,在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能否有瓣膜?瓣膜在血液流动中有什么作用?动脉瓣位于和之间,朝开放;房室瓣位于和之间,朝开放。

江苏省南通市川港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课件 苏科版

江苏省南通市川港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课件 苏科版

肺时,经过的途径依次为 ( )
①肺动脉②左心房 ③上腔静脉④左心室 ⑤右心房.⑥肺静脉 ⑦右心室
A.③一④一⑥一① B.④一③一②一①
C.④一③一①一② D.③一⑤一⑦一①
19.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和严重贫血病人时,应该分别输给( )
A.鲜血和红细胞
B.血浆和红细胞
C.血浆和白细胞
D.鲜血和白细胞
20.张红同学在打预防针后,针眼处血流不止,很长时间未凝固,血常规检查
30.我们每天应喝适量的开水,这有利于
A、对葡萄糖的吸收
B、对无机盐的吸收
C、废物及时随尿排出 D、蛋白质、葡萄糖、尿酸和尿素的合成
31.下表是李华体内血浆、肾小球、输尿管中P和Q两种物质的浓度。据此分析表中P和
Q各是什么物质( )
A. P是葡萄糖,Q是蛋白质 B. P是葡萄糖,Q是尿素
血浆 肾小球 输尿管
10.心脏的四个腔中,与右心房相通的血管是 ( )
A.肺动脉 B.主动脉 C.肺静脉 D.上、下腔静脉
11.血液分层后,呈淡黄色的透明的液体是 ( )
A.血小板 B.白细胞 C.血浆 D.红细胞
12.血液的组成包括 ( ) A.血清和血细胞 B.血浆和血细胞 C.血浆和红细胞 D.血浆和血小板 13.在血液中,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 )
料和废物
16.中医说的“望、闻、问、切"中的“切”,指的是号脉,这里的脉是( )
A.经络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17.人患急性炎症到医院做血常规检查时,往往会发现血液中增多的是( )
A.白细胞 B.血小板 C.红细胞 D.血红蛋白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第15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 了解水平2.知道人体内血管的分布。

------ 了解水平3.描述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 了解水平[学法指导]:自学自测、合作探究[学习过程]【新课导入】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必须依靠循环系统的运输功能才能完成.循环系统就像一辆货车,运来养料和氧气,运走废物和二氧化碳。

人体内运输这些物质的通道就是血管。

【自主学习】1.血液循环系统由、和组成,主要是运输人体内的各种和废物的排出。

2.人体有3种血管:、和。

3.动脉粥样硬化症是由于脂类物质过多的堆积在血管壁上引起的。

4.二千年前,我国最早用“切脉”诊病的医学家是。

【合作探究】1.感受血管跳动⑴找一找:自己的脉搏①对照图14-1,在自己身体上寻找血管跳动的部位。

②动脉血管的这种跳动称。

③再看手背上的“青筋”,它是什么?,它能跳动吗?⑵测量脉搏(注:测量3次,取平均值)①同桌同学配合测量,并将结果记录在下表脉搏(次/min)你本人你的同桌②统计男、女生脉搏的次数,并结合小资料的内容讨论:男女生的脉搏有什么不同?体质的强弱与脉搏有什么关系?2.观察血管的类型仔细观察三种血管,并结合动画和书本内容,完成下表:血管种类功能分布管壁管腔血流速度动脉静脉毛细血管3.血管与保健议一议:如何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课堂反馈】1.在人体中,哪种血管最细最多()A.动脉血管 B.毛细血管C.静脉血管D.前三者都是2.下列有关动脉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B.在体表的个别部位也能摸到动脉,如桡动脉.C.动脉血管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D.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就是动3医生给病人验小血时,用针把手指戳破,挤出血来,再用吸管吸取。

这种血来自于:()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以上三种血管都可以4.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A.心脏B.动脉C.静脉D.毛细血管5.下列有关脉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脉搏就是动脉的搏动B、脉搏就是单位时间内心跳的次数C、正常人单位时间内脉搏的次数与心跳次数一样D、医生通过“切脉”可推知心脏的健康情况6.连线:三种血管的功能各是什么?①动脉A.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②静脉B.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③毛细血管C.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7. 某人创伤旨起出血,根据受伤后血流和血液情况,判断受伤血管:受伤后血流和血液情况受伤的血管1血液少量渗出,不久即自行凝固2血液喷射而出,颜色鲜红3血液产断缓慢流出,血液暗红色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2)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识别心脏结构,说出心脏的结构组成和特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 14.4 生物的分类导学案 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14.4 生物的分类导学案 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14.4 生物的分类导学案苏教版14、4 生物的分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二、学习重难点1、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

2、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

3、描述种的概念。

三、预习交流(一)自主学习1、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如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并对每一类群的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

2、种,又称物种,是指和基本相似,基本相同的一类生物。

种是生物分类等级中的分类单位。

3、在自然条件下,同种生物通过可以生育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不同种生物之间一般不能通过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4、不同种类的生物所处的共同分类等级越低,它们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上的相似程度越,亲缘关系越;反之,不同种类的生物所处的共同分类等级越高,它们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上的相似程度越,亲缘关系越。

(二)交流学习1、尝试制作人的分类等级图。

2、虎和豹同属于猫科动物,试说明两者中哪一个与猫的相似点较多?为什么?3、在植物园或公园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植物的铭牌。

标牌上写着植物名称、属于哪个科、分布和用途等。

标牌上的外文是拉丁文,如银杏(Ginkgo biloba L、),它表示什么意思呢?4、在农村常见马和驴杂交产下骡的情况。

有人认为,马和驴属于一个种;也有人认为,马和驴不是一个种。

你支持哪一种观点?说明理由。

四、展示提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请各小组对预习交流的第二部分(交流学习)的4个问题各自展示你们学习的成果,让同学们共同分享。

五、达标测评1、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一类群生物的是()A、细菌、蘑菇、灵芝B、松树、蘑菇、灵芝C、病毒、细菌、鱼D、蘑菇、灵芝、银耳4、下列属于生物分类依据的是()A、形态结构特征B、营养方式C、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D、以上都是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则越小B、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大,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则越大C、在生物各类群之间,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则越远D、在生物各类群之间,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则越近6、在下列分类单位中,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的是()A、纲B、目C、科D、属7、请你把下列生物物尝试着进行归类:乌鸦蜜蜂金龟子乳酸菌金针菇白菜黄雀根瘤菌蝗虫天牛小麦韭菜银杏油松柏树葡萄水杉企鹅肺炎链球菌鸟类:昆虫:真菌和细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6、课后反思:因为前面已经学习了各种生物的分类,所以这一节来学习分类方法,使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得以实现。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 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液循环导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 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液循环导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4章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循环导学案苏科版血液循环【目标要求】1、区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2、通过与同学合作完成血压的测定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体验生命、关爱生命【预习导学】1、(1)填写右图结构名称:1、________;3、_________ ;5、_________ ;8、___________;9、_________、(2)与8相连通的血管是____________,流_________ 血;与6相连通的血管是___________,流_________血。

2、肺循环的途径是( )A、右心室肺动脉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B、右心室肺静脉毛细血管网肺动脉左心房C、左心室肺静脉毛细血管网肺动脉右心室D、左心房肺动脉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右心室、3、体循环是血液由( )A、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的循环B、右心室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毛细血管网主动脉各级动脉右心房的循环C、左心室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毛细血管网各级动脉主动脉左心房的循环D、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左心房的循环【问题探究】1、血液在血管中是如何流动的呢?2、体循环和肺循环哪个路线长?(资料:有人曾做过测定:安静时,一滴血通过这条完整的路线约需20秒钟,而其中16秒在体循环,4秒在肺循环,因此,有些书又把体循环叫大循环,肺循环叫小循环。

)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性质发生变化的部位在哪里?3、为什么物质交换发生在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之间?(在体循环中,血液通过毛细血管网与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把运来的氧和养料供给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4、血液循环有什么意义?(为人体不断地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运走CO2等废物。

)5、血循环的两条途径是一先一后进行吗?为什么?两条途径是同时进行的。

因为当心脏收缩时,血液会同时从左、右心室射出,因此两条途径是同时进行的,而且又在心脏汇合为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 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3课时)学案(无答案)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4章 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3课时)学案(无答案)苏科版

第14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3)【课程导入】在我们的身体中有一条红色的长河,它比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还要长,这就是潜藏在你的、我的、他的身体中血管,血管中流动着红色的血液,我们叫它生命河,它能运输我们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又是医生为我们检查身体的一面镜子。

【聚焦课标】1.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

----- 了解水平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 独立操作水平3.能够简单分析血液常规指标,提高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经历水平【自主学习】1.血量⑴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

⑵一个体重为60kg的健康人,体内的血液量为。

假如你是成年人,估算一下你体内的血量大约是多少?2. 观察血液分层现象(仔细观察演示实验,结合课件和课本完成下列题目)⑴正常的血液为色黏稠的液体,它由(占%)和(占%)组成。

血细胞包括、和。

⑵将一定量的人的血液放入装有抗凝剂的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______现象,分成_______层。

上层是_______,呈色;下层是_______,呈色;中间还有一层薄层是和,呈色。

⑶血浆的成分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___________,运输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3.贫血与发炎⑴贫血和炎症时血细胞的数量变化:贫血减少;炎症增多。

⑵贫血使血液运输的能力降低,贫血患者应多吃一些含和铁丰富的食物。

⑶发炎时,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菌。

【合作学习】1.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图片名称英文缩写形态结构功能正常数值RBC两面凹的圆饼型,无_____________。

含____________ 。

运输____和部分____________。

男(4.0—5.5)×1012个/L女(3.5—5.0)×1012个/LHb是一种含_____的蛋白质,呈____色运输____和部分____________。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第14章第2节第1课时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第14章第2节第1课时

初中生物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制作整理
第14章生物体内的平衡
第2节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1课时
【目标要求】
1、说出排泄的概念以及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

2、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3、说出肾的结构和特点。

观察肾的结构和特点等活动,学会观察,收集、处理有关资料。

【预习导学】
1.人体将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排除体外的过程,叫。

2.泌尿系统是由、、和组成。

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尿道是的通道,膀胱具有的作用。

3.肾脏位于人体的腹腔脊柱的两旁,左右侧各有1个。

每个肾脏大约有120万个构成。

4.尿液是在肾脏的中形成的,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和两个过程。

【能力展示】
1、泌尿系统有哪些器官组成?各有什么功能?
2、肾单位包括哪几部分?肾小体的结构是怎样的?
【反馈练习】
1.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A、肾脏
B、肾单位
C、膀胱
D、肾小球
2.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单位
3、水、无机盐、尿素的主要排泄途径是:()
A、泌尿系统
B、皮肤
C、呼吸系统
D、随粪便排出
3.出入肾小球的血管()
A、均为小动脉
B、入球为小动脉,出球为小静脉
C、均为小静脉
D、出球为小动脉、入球为小静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4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
导学案苏科版
一、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物质在人体内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来完成。

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液组成。

2、血管----运输各种营养物质与废道的通道种类:(动脉、静脉、毛细血管)P25“三种血管的功能与分布”
3、心脏输送血液的泵结构:(1)、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2)、心脏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是相通的,而左右心房、心室是不相通的(3)、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防止血液倒流)衡量一个人心脏工作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志是心输出量的多少
4、血液----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血液的分层现象(在血液中加抗凝剂)血浆(上层淡黄色透明液体,含有大量的水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
(红色,数量最多,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有细胞核,包围、吞噬病菌,防御、保护作用)(体积最小,没有细胞核,凝集血液)贫血(缺铁性贫血)---红
细胞的数量或血红蛋白的数值低于正常值发炎或白血病---------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4、输血与血型 ABO血型包括A型、型、型、型输血原则:同型血互输一般所说的血压实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高血压-----舒张压超过12kPa或收缩压超过
18、7kpa低血压-----收缩压低于12kPa或舒张压低于8kpa
二、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排泄:人体将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泄的途径尿液、汗液、呼吸
2、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形成尿液)(输送尿液)(暂时贮存尿液)(排出尿液)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

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尿液的形成: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除血细胞和蛋白质外,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等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水、无机盐、尿素等)尿液的排出: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3、皮肤:表皮:角质化的细胞;深层细胞(分裂能力,使皮肤再生);真皮:弹性纤维(弹性);胶原纤维(韧性);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练习:
1、下列哪一组中含有血浆中不应该有的物质 ( )
A、水、酶、无机盐、血小板
B、维生素、葡萄糖、激素
C、氨基酸、二氧化碳、血浆蛋白
D、氧、尿素、磷脂
2、动脉血呈红色,主要因为它含较多的 ( )
A、红细胞
B、与氧结合的血红蛋白
C、养料
D、二氧化碳
3、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4、下列细胞中能在组织液中游走的是 ( )
A、红细胞
B、脂肪细胞
C、白细胞
D、精细胞
5、人体成熟的血细胞中不具有细胞核的一组是( )
A、红细胞和白细胞
B、血小板和白细胞
C、血小板和红细胞
D、血细胞和红细胞
6、使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路线连在一起的器官是( )
A、肺
B、心脏
C、毛细血管
D、组织
7、人体内二氧化碳扩散的方向是( )
A、静脉血→组织细胞→肺泡
B、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
C、肺泡→静脉血→组织细胞
D、肺泡→组织细胞→静脉血
8、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
A、心脏
B、动脉
C、静脉
D、毛细血管
9、静脉瓣的作用是 ( )
A、保护静脉血管壁
B、防止血液倒流
C、加速血液的流动
D、减少血液对静脉壁的压力
10、左心室的壁最厚,其正确解释是( )
A、左心室接受全身的血液,承受的压力最大
B、左心室接受全肺的血液,承受的压力最大
C、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肺部,收缩力最强
D、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全身,收缩力最强
11、血液通过肺循环后,其成分的变化是( )
A、有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有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养料增多,废物减少
D、养料减少,废物增多
12、心脏内以及心脏和动脉之间的瓣膜使血液的流动只能是( )
A、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B、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
C、肺动脉→右心房→右心室
D、主动脉→左心房→左心室
13、左、右心室射出的血是 ( )
A、都是动脉血
B、都是静脉血
C、分别是静脉血、动脉血
D、分别是动脉血、静脉血
14、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正确方向是()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15、王晓明患阑尾炎,去医院化验血液后发现()
A、白细胞减少
B、红细胞增多
C、白细胞增多
D、血小板增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