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乙烷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氯乙烷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文/南粤安全文化网

二氯乙烷是一种化合物,有1,1-二氯乙烷和1,2-二氯乙烷两种异构体,由乙烯氯化而制得。两种异构体中,1,1-二氯乙烷为不对称异构体,毒性较低;1,2-二氯乙烷为对称异构体,具有肝肾毒性,并具有麻醉作用,储运不当可引起爆炸。

1,2-二氯乙烷别名二氯化乙烯、乙撑二氯荷油、荷兰油、乙撑二氯、二氯化乙烯、对称二氯乙烷、EDC盐酸盐、二氯乙烷(对称)、1,2-二氯乙烷、1,2-二氯化乙烯、超干1,2-二氯乙烷,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油状液体,具有类似氯仿的气味,味甜;难溶于水,可与乙醇、氯仿、乙醚等各种有机溶剂混溶,能溶解油和脂类、润滑脂、石蜡;易挥发、易燃;对水、酸、碱稳定,具有抗氧化性,不腐蚀金属;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热、明火、强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有致癌可能性,蒸气对呼吸道有刺激性。

1,1-二氯乙烷别名乙叉二氯,无色带有醚味的油状液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二氯乙烷的工业应用

1,1-二氯乙烷用作溶剂及制造1,1,1-三氯乙烷的中间体,也曾用作麻醉剂。1,2-二氯乙烷是一种工业上广泛使用的有机溶剂,主要用于制造氯乙烯、乙二酸和乙二胺,也可用作溶剂、洗涤剂、萃取剂、金属脱油剂、谷物和粮仓的熏蒸剂,还可用作有机溶剂和油脂的萃取剂,及用于有机合成。1,2-二氯乙烷是杀菌剂稻瘟灵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的中间体,主要用作氯乙烯、乙二醇、乙二酸、乙二胺、四乙基铅、多乙烯多胺及联苯甲酰的原料,也用作油脂、树脂、橡胶的溶剂,干洗剂,农药除早菊素、咖啡因、维生素、激素的萃取剂,湿润剂,浸透剂,石油脱蜡,抗震剂,还用于农药制造以及药物灭虫宁、哌哔嗪的原料;在农业上可用作粮食、谷物的熏蒸剂、土壤消毒剂等。

目前,含二氯乙烷的有机溶剂经常被用作黏性好、容易干的黏胶的溶剂,在玩具、电子和橡胶制品行业使用。这些黏胶经常以代号或商品名表示,如ABS514胶、7473胶、快干胶等。二氯乙烷是一种职业危害严重的有机溶剂,由于使用广泛,产量较高,接触人数较多,职业危害也广受关注。近年来在我国由于乡镇企业及特区涉外工业的发展,玩具厂中使用含1,2-二氯乙烷作为粘胶剂(如“3435”胶和“硼溶剂514”)日趋增多。有些工厂设备简陋,通风不良,卫生防护不足。工人在此种作业环境下工作,尤其是长时间连续加班,可有较大量的二氯乙烷接触。十几年来,国内很多地区发生了急性二氯乙烷中毒事故,主要表现为中毒性脑病,可伴有肝、肾的损害。1,2-二氯乙烷应用广泛,所引起的职业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但目前仍无1,2-二氯乙烷的生物监测指标,因此1,2-二氯乙烷的职业中毒诊断缺乏具有代表性的指标。

二氯乙烷的职业危害

二氯乙烷可经呼吸道、胃肠道及皮肤吸收。职业接触时,主要经呼吸道吸收。

1,1-二氯乙烷属于低毒类,侵入途径包括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具有麻醉作用,但较氯仿为弱;吸入一定浓度可致肾损害,反复吸入可造成肝损害,但较四氯化碳毒性低。迄今未见1,1-二氯乙烷单独引起中毒的报道。1,2-二氯乙烷属于高毒类,侵入途径与1,1-二氯乙烷一致。1,2-二氯乙烷用途较广,故临床报道的中毒事故,多数由于吸入对称体所致。二氯乙烷对人体的危害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急性中毒多见于吸入高浓度的1,2-二氯乙烷或误服,一般十几到几十分钟后即可出现症状。第一期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烦躁不安、乏力、步态蹒跚、颜面潮红、意识模糊等症

状,严重者很快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神志丧失乃至死亡;第二期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患者出现频繁的呕吐、上腹痛,偶有血性腹泻,发生肝脏损害,严重者可发生肝坏死和肾病变。

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乏力、头痛、失眠、恶心、腹泻、呼吸道刺激症状,有时可有胃肠道、呼吸道出血,浓度高时可见到肝、肾损害,此外尚见肌震颤、眼球震颤及皮肤病变等。吸入中毒者还可伴有眼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如流泪、流涕、咽痛、咳嗽等,吸入高浓度者可发生肺水肿。职业性急性二氯乙烷中毒是在职业活动中,短期接触较高浓度二氯乙烷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可有肝、肾损害。近年来国内发生的二氯乙烷中毒病例多属亚急性中毒,多在接触较高浓度的1,2-二氯乙烷后数天甚至几十天发病,临床表现以中毒性脑病为主,与急性中毒相似,肝、肾损害和肺水肿较少见。中毒者起病隐匿,病情可突然恶化,部分患者可反复出现头晕、头痛、呕吐等颅压增高表现,中毒患者可表现谵妄、抽搐以及昏迷,部分患者在病程中还会出现小脑功能障碍,表现为共济失调、肌张力降低、步态失常、震颤和构音困难等症状。

长期接触低浓度的1,2-二氯乙烷会引起头痛、乏力、失眠、恶心、咳嗽等,还可有肝、肾损害、肌肉震颤和眼球震颤症状;蒸气可引起角膜混浊,对鼻、咽喉有刺激作用,其职业接触限值在我国最高容许浓度为25mg/m3。

二氯乙烷中毒的预防措施

预防1,2-二氯乙烷中毒的关键在于降低车间空气中二氯乙烷浓度及严禁长时间连续加班,要做到“早发现、找代替、禁加班、要通风、勤监测”。要尽早发现毒物;严禁长时间加班,特别是长时间连续加班;加强车间的有效通风,降低毒物浓度;寻找不含二氯乙烷的低毒代用品;对生产环境的毒浓度进行日常监测,及时了解毒物浓度的变化,以便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避免中毒的发生。

1,2-二氯乙烷生产流程要做到密闭操作、局部排风,定期检修设备,严防跑、冒、滴、漏发生。生产场所应具有良好的通风设施;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进入意外泄漏地点或正在熏蒸的仓室内,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离开毒物现场即应及时脱换。泄漏后或熏蒸后应保证足够时间的通风并进行墙壁、地面、物具的清洁工作;使用本品时,应尽量做到低温操作,并加强局部通风排毒;沾染皮肤、黏膜应立即以酒精擦去后,再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禁用本品洗手或洗工作服;加强对本品的专门保管,标签应清楚、醒目,防止误用、误服。对1,2-二氯乙烷作业工人,应一律进行上岗前的体检,神经精神系统及肝、肾器质性疾病患者或有视网膜炎、全身性皮肤病者不得上岗。因二氯乙烷的嗅觉阈远比引起中毒的浓度低,故它的嗅气可作为预防中毒的警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