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斯·威尔克斯

合集下载

图灵及图录奖

图灵及图录奖
—— 从QUICKSORT、CASE到程序设计语言的公理化
16.1981年图灵奖获得者:埃德加•科德(Edgar F. Codd)
PhD, Michigan; staff, IBM
—— “关系数据库之父”
17.1982年图灵奖获得者:斯蒂芬•库克(Steven A. Cook)
PhD, Harvard; Prof, U Toronto
此后图灵在国家物理学实验室(NPL)工作,并继续为数字式计算机努力,在那里人发明了自动计算机(Automatic Computing Engine,ACE),在这一时期他开始探索计算机与自然的关系。他写了一篇名为《智能机》的文章于1969发表,这时便开始有了人工智能的雏形。
图灵相信机器可以模拟人的智力,他也深知让人们接受这一想法的困难,今天仍然有许多人认为人的大脑是不可能用机器模仿的。而在图灵认为,这样的机器一定是存在的。图灵经常和其它科学家发生争论,争论的问题就是机器实现人类智能的问题,在今天我们看来这没有什么,但是在当时这可不太容易被人接受。他经常问他的同事,你们能不能找到一个计算机不能回答的问题,当时计算机处理多选问题已经可以了,可是对于文章的处理还根本不可能,但今天的发展证明了图灵的远见,今天的计算机已经可以读写一些简单的文章了。
图灵相信如果模拟人类大脑的思维就可以做出一台可以思考的机器,它于1950写文章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测试是让人类考官通过键盘向一个人和一个机器发问,这个考官不知道他现在问的是人还是机器。如果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提问以后,这位人类考官不能确定谁是人谁是机器,那这个机器就有智力了。这个测试在我们想起来十分简单,可是伟大的思想就源于这种简单的事物之中。 现在已经有软件可以通过图灵测试的子测试,软件这个人类智慧的机器反映应该可以解决一些人类智力的问题。在完成ACE之前,图灵离开了NPL,它在曼彻斯特大学开发曼彻斯特自动计算机(Manchester Automatic Digital Machine,MADAM)。他相信在2000年前一定可以制造出可以模拟人类智力的机器,图灵开始创立算法,并使用MADAM继续他的工作。

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的故事

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的故事

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的故事冯·诺依曼,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在现代计算机、博弈论、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诸多领域内有杰出建树的最伟大的科学全才之一,被后人称为“计算机之父”和“博弈论之父”。

今天我们除了看关于约翰·冯·诺依曼的故事外,还准备了另外两个数学家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的故事1957年2月8日,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因癌症在美国逝世。

美国科学院曾在他去世前发来问候,并询问他:“你一生中最伟大的三个成就是什么?”要知道,当时人们已经把诺依曼视为“计算机之父”,他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通用存储程序计算机的设计方案。

此外他与摩根斯特恩(Oskar Morgenstern)合著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被视为博弈论的奠基之作;他曾是美国核威慑计划的协调员,“曼哈顿计划”中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长崎原子弹的缔造者。

诺依曼的回答却出乎人们的意料,他说,“我最重要的贡献是希尔伯特空间自伴算子理论、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和遍历性定理。

”一语震惊世人。

天才的30岁控制论的创始人诺伯特·维纳曾说,“数学是年轻人的游戏”,适合一个人在创造力勃发的时期钻研它。

对于很多数学天才来说,获得造诣的黄金时期,也就是在30岁之前。

诺依曼是20世纪举世公认的天才,而且理所当然地把人生的前30年用在了数学上。

如今关于“天才神童”诺依曼的说法见诸许多传记和报道,比如6岁时就能心算做8位数乘除法,8岁时已经精通微积分,12岁就能读懂并领会波莱尔(Emile Borel)的大作《函数论》。

虽然传说种种不可尽信,但我们可以确切地知道的是,诺依曼年轻时在数学上的成就非同一般。

1903年12月28日出生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少年诺依曼,11岁时就被建议从中学辍学回家,原因是老师认为他的数学天赋惊人,在中学简直浪费。

计算机发展简史

计算机发展简史

计算机发展简史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构成,计算机硬件是指构成计算机系统的所有物理器件(集成电路、电路板以及其他磁性元件和电子元件等)、部件和设备(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的集合,计算机软件是指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序,以及运行程序所需的文档、数据的集合。

自计算机诞生之日起,人们探索的重点不仅在于建造运算速度更快、处理能力更强的计算机,而且在于开发能让人们更有效地使用这种计算设备的各种软件。

1. 计算机硬件的发展简史计算机硬件的发展以用于构建计算机硬件的元器件的发展为主要特征,而元器件的发展与电子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每当电子技术有突破性的进展,就会导致计算机硬件的一次重大变革。

因此,计算机硬件发展史中的“代”通常以其所使用的主要器件,即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来划分。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第一代计算机以1946年ENIAC的研制成功为标志。

这个时期的计算机都是建立在电子管基础上,笨重而且产生很多热量,容易损坏;存储设备比较落后,最初使用延迟线和静电存储器,容量很小,后来采用磁鼓(磁鼓在读/写臂下旋转,当被访问的存储器单元旋转到读/写臂下时,数据被写入这个单元或从这个单元中读出),有了很大改进;输入设备是读卡机,可以读取穿孔卡片上的孔,输出设备是穿孔卡片机和行式打印机,速度很慢。

在这个时代将要结束时,出现了磁带驱动器(磁带是顺序存储设备,也就是说,必须按线性顺序访问磁带上的数据),它比读卡机快得多。

1949年5月,英国剑桥大学莫里斯·威尔克斯(Maurice Wilkes)教授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存储程序式计算机EDSAC(Electronic Delay Storage Automatic Computer),它使用机器语言编程,可以存储程序和数据并自动处理数据,存储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开始发生革命性变化。

1951年问世的UNIVAC因准确预测了1952年美国大选艾森豪威尔的获胜,得到社会各阶层的认识和欢迎。

路虎路虎顺口溜

路虎路虎顺口溜

路虎路虎顺口溜【原创版】目录1.路虎路虎顺口溜的背景和起源2.路虎品牌的发展历程3.路虎路虎顺口溜的内容和特点4.路虎路虎顺口溜的社会影响和意义正文1.路虎路虎顺口溜的背景和起源路虎路虎顺口溜是一种流传于网络的民间顺口溜,起源于我国民间对路虎汽车的热爱和追捧。

路虎汽车作为一款豪华 SUV 品牌,以其出色的越野性能和精湛的工艺设计备受消费者青睐。

在车迷们对路虎汽车的赞美和传颂中,路虎路虎顺口溜应运而生。

2.路虎品牌的发展历程路虎品牌诞生于 1948 年,创始人是莫里斯·威尔克斯。

路虎汽车在最初的设计理念中,就是为了满足英国农场主在恶劣路况下的出行需求。

随着产品的不断改进和发展,路虎逐渐成为了全球知名的豪华 SUV 品牌,特别是在我国市场,路虎汽车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3.路虎路虎顺口溜的内容和特点路虎路虎顺口溜的内容主要是车迷们对路虎汽车的赞美之词,其中包括路虎汽车的外观、性能、舒适度等方面的优点。

这些顺口溜以口语化的形式,采用押韵、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顺口溜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传颂。

路虎路虎顺口溜的特点有以下几点:首先,顺口溜的内容真实反映了消费者对路虎汽车的喜爱和认可;其次,顺口溜的形式简洁明了,易于传播;最后,顺口溜具有一定的民间文化价值,成为一种独特的汽车文化现象。

4.路虎路虎顺口溜的社会影响和意义路虎路虎顺口溜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现象,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它传播了路虎汽车的品牌形象和价值观,提高了路虎汽车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其次,它丰富了民间文化,成为一种独特的汽车文化表现形式;最后,它反映了我国消费者对豪华 SUV 的追求和品味,对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总之,路虎路虎顺口溜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现象,既体现了消费者对路虎汽车的热爱和认可,又传播了路虎汽车的品牌形象和价值观。

917469-大学计算机基础-图灵奖获得者

917469-大学计算机基础-图灵奖获得者

1.图灵奖简介图灵奖最早设立于1966年,是美国计算机协会在计算机技术方面所授予的最高奖项,被喻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

它是以英国数学天才Alan Turing先生的名字命名的,Alan Turing先生对早期计算的理论和实践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图灵奖主要授予在计算机技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

而这些贡献必须对计算机业有长远而重要的影响。

迄今为止已有34位在计算机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获此殊荣。

1966年,A.J.Perlis因其在新一代编程技术和编译架构方面的贡献成为图灵奖的第一个得主。

每年,美国计算机协会将要求提名人推荐本年度的图灵奖候选人,并附加一份200到500字的文章,说明被提名者为什么应获此奖。

任何人都可成为提名人。

美国计算机协会将组成评选委员会对被提名者进行严格的审核,并最终确定当年的获奖者。

2.历届图灵奖获得者1.1966年图灵奖获得者:艾伦•佩利(A.J.Perlis)PhD,MIT;Prof,Yale(was Prof at CMU)(deceased)——ALCOL语言和计算机科学的“催生者”2.1967年图灵奖获得者:莫里斯•威尔克斯(Maurice V.Wilkes)PhD,Cambridge;Prof,Cambridge——世界上第一台存储程序式计算机EDSAC的研制者3.1968年图灵奖获得者:理查德•哈明(Richard W.Hammin)Prof,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was at Bell)(deceased)——发明纠错码的大数学家和信息学专家4.1969年图灵奖获得者: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PhD,Princeton,Prof,MIT——“人工智能之父”和框架理论的创立者5.1970年图灵奖获得者:詹姆斯•威尔金森(J.H.Wilkinson)BS,Cambridge;staff,National Physical Laboratory,London——数值分析专家和研制ACE计算机的功臣6.1971年图灵奖获得者: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PhD,Princeton;Prof,Stanford——“人工智能之父”和LISP语言的发明人7.1972年图灵奖获得者:埃德斯加•狄克斯特拉(Edsger W.Dijkstra)PhD,U Amsterdam;Prof,UT Austin——最先察觉“goto有害”的计算机科学大师8.1973年图灵奖获得者:查尔斯•巴赫曼(Charles W.Bachman)staff,Honeywell——“网状数据库之父”9.1974年图灵奖获得者:唐纳德•克努(Donald E.Knuth)PhD,Caltech;Prof,Stanford——经典巨著《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艺术》的年轻作者10.1975年图灵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和艾伦•纽厄尔Allen Newell---PhD,Stanford;Prof,CMU(deceased)Herbert A.Simon---PhD,Chicago;Prof,CMU(deceased)——人工智能符号主义学派的创始人11.1976年图灵奖获得者:米凯尔•拉宾和达纳•斯科特Michael O.Rabin---PhD,Princeton;Prof,HarvardDana S.Scott---PhD,Princeton;Prof,CMU——非确定性有限状态自动机理论的开创者12.1977年图灵奖获得者:约翰•巴克斯(John Backus)BS,Columbia;staff,IBM——FORTRAN和BNF的发明者13.1978年图灵奖获得者:罗伯特•弗洛伊德(Robert W.Floyd)BS,Chicago;Prof,Stanford——前后断言法的创始人14.1979年图灵奖获得者:肯尼思•艾弗森(Kenneth E.Iverson)——大器晚成的科学家,APL的发明人15.1980年图灵奖获得者:查尔斯•霍尔(C.Anthony R.Hoare)Prof,Oxford(now at Microsoft)——从QUICKSORT、CASE到程序设计语言的公理化16.1981年图灵奖获得者:埃德加•科德(Edgar F.Codd)PhD,Michigan;staff,IBM——“关系数据库之父”17.1982年图灵奖获得者:斯蒂芬•库克(Steven A.Cook)PhD,Harvard;Prof,U Toronto——NP完全性理论的奠基人18.1983年图灵奖获得者:肯尼思•汤普森和丹尼斯•里奇Ken Thompson---MS,Berkeley;staff,Bell-LabsDennis M.Ritchie---PhD,Harvard;staff,Bell-Labs——C和UNIX的发明者19.1984年图灵奖获得者:尼克劳斯•沃思(Niklaus Wirth)PhD,Berkeley;Prof,ETH Zurich——PASCAL之父及结构化程序设计的首创者20.1985年图灵奖获得者:理查德•卡普(Richard M.Karp)PhD,Harvard;Prof,Berkeley——发明“分枝限界法”的三栖学者21.1986年图灵奖获得者:约翰•霍普克洛夫特和罗伯特•陶尔扬John E.Hopcroft---PhD,Stanford;Prof,CornellRobert E.Tarjan---PhD,Stanford;Prof,Princeton——硕果累累的算法设计大师22.1987年图灵奖获得者:约翰•科克(John Cocke)staff,IBM——RISC概念的首创者23.1988年图灵奖获得者:伊万•萨瑟兰(Ivan E.Sutherland)IPhD,MIT;staff,Sun——计算机图形学之父24.1989年图灵奖获得者:威廉•卡亨(William V.Kahan)PhD,U Toronto;Prof,Berkeley——浮点计算的先驱25.1991年图灵奖获得者:罗宾•米尔纳(Robin Milner)Prof,Cambridge(was at U Edinburgh)PhD,MIT;Prof,MIT——标准元语言ML的开发者26.1992年图灵奖获得者:巴特勒•兰普森(Butler Lampson)PhD,Berkeley;staff,Microsoft——从Alto系统的首席科学家到微软的首席技术官27.1993年图灵奖获得者:尤里斯•哈特马尼斯和理查德•斯特恩斯PhD,Caltech;Prof,CornellRichard E.Stearns---PhD,Princeton;Prof,SUNY Albany——计算复杂性理论的主要奠基人28.1994年图灵奖获得者:爱德华•费根鲍姆和劳伊•雷迪Raj Reddy---PhD,Stanford;Prof,CMUEdward Feigenbaum(PhD,CMU;Prof,Stanford)——大型人工智能系统的开拓者29.1995年图灵奖获得者:曼纽尔•布卢姆(Manuel Blum)PhD,MIT;Prof,Berkeley——计算复杂性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30.1996年图灵奖获得者:阿米尔•伯努利(Amir Pnueli)PhD,Weizmann Institute;Prof,NYU——把时态逻辑引入计算机科学31.1997年图灵奖获得者: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Douglas Engelbart)PhD,Berkeley;staff,SRI——鼠标器的发明人和超文本研究的先驱32.1998年图灵奖获得者:詹姆斯•格雷(James Gray)PhD,Berkeley;staff,Microsoft——数据库技术和“事务处理”专家33.1999年图灵奖获得者:弗雷德里克•布鲁克斯(Frederick P.Brooks,Jr.)PhD,Harvard;Prof,UNC——IBM360系列计算机的总设计师和总指挥34.2000年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Andrew Chi-Chih Yao)PhD,UIUC;Prof,Princeton(now at清华)——对计算理论做出了诸多“根本性的、意义重大的”贡献图灵奖自创立以来获得该奖项的首位华裔学者35.2001年图灵奖获得者:Ole-Johan DahlKristen Nygaard---Profs,U Oslo——在设计编程语言SIMULA I和SIMULA67时产生的基础性想法是面向对象技术的肇始。

图灵奖

图灵奖

图灵奖简介图灵奖(A.M. Turing Award,又译“杜林奖”),由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于1966年设立,又叫“A.M. 图灵奖”,专门奖励那些对计算机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

其名称取自计算机科学的先驱、英国科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

由于图灵奖对获奖条件要求极高,评奖程序又是极严,一般每年只奖励一名计算机科学家,只有极少数年度有两名合作者或在同一方向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共享此奖。

因此它是计算机界最负盛名、最崇高的一个奖项,有“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之称。

每年,美国计算机协会将要求提名人推荐本年度的图灵奖候选人,并附加一份200到500字的文章,说明被提名者为什么应获此奖。

任何人都可成为提名人。

美国计算机协会将组成评选委员会对被提名者进行严格的评审,并最终确定当年的获奖者图灵奖对获奖者的要求极高,评奖程序极严,一般每年只奖励一名计算机科学家,只有极少数年度有两名在同一方向上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同时获奖。

因此,尽管“图灵”的奖金数额不算高,但它却是计算机诺贝尔奖”之称。

美国计算机协会1966年图灵奖获得者美国科学家艾伦·佩利(Alan J.Perlis):ALGOL语言和计算机科学的“催生者”。

获奖演说“算法系统的综合”(The Sy nthesis of AlgorithmicSy stem)。

1967年图灵奖获得者英国科学家莫里斯·威尔克斯(Maurice V.Wilkes):世界上第一台存储程序式计算机EDSAC的研制者。

获奖演说“计算机的过去和现在”(ComputerThen and Now)。

1968年图灵奖获得者美国科学家理查德·汉明(RichardW.Hamming):发明了纠错码——汉明码(HammingCode)。

获奖演说“对计算机科学的看法”(On Man‟s View of ComputerScience)。

1969年图灵奖获得者美国科学家马文·明斯基(Marv in L.Minsky):“人工智能之父”,知识的框架理论(Frame Theory)创立者。

计算工具的发展简史

计算工具的发展简史

计算工具的发展简史计算工具的发展简史现在我们所说的计算机,其全称是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通用”是指计算机可服务于多种用途,“电子”是指计算机是一种电子设备,“数字”是指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均用0和1的编码来表示。

计算机的出现是20世纪最卓越的成就之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不断地发明和改进计算工具,从古老的“结绳记事”,到算盘、计算尺、差分机,直到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计算工具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手动到自动的发展过程,而且还在不断发展。

回顾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从中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1. 手动式计算工具人类最初用手指进行计算。

人有两只手,十个手指头,所以,自然而然地习惯用手指记数并采用十进制记数法。

用手指进行计算虽然很方便,但计算范围有限,计算结果也无法存储。

于是人们用绳子、石子等作为工具来延长手指的计算能力,如中国古书中记载的“上古结绳而治”,拉丁文中“Calculus”的本意是用于计算的小石子。

最原始的人造计算工具是算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最先创造和使用了这种简单的计算工具。

算筹最早出现在何时,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在春秋战国时期,算筹使用的已经非常普遍了。

根据史书的记载,算筹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为13~14cm,径粗0.2~0.3 cm,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如图1所示。

算筹采用十进制记数法,有纵式和横式两种摆法,这两种摆法都可以表示1、2、3、4、5、6、7、8、9九个数字,数字0用空位表示,如图2所示。

算筹的记数方法为: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用纵式,千位用横式,……,这样从右到左,纵横相间,就可以表示任意大的自然数了。

图1 算筹图2 算筹的摆法图3 算盘图4 纳皮尔算筹计算工具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重大改革是算盘,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首先创造和使用的。

算盘由算筹演变而来,并且和算筹并存竞争了一个时期,终于在元代后期取代了算筹。

计算机领域杰出人物及重大事件介绍

计算机领域杰出人物及重大事件介绍

6.2 ACM图灵奖获得者介绍
其贡献涉及程序设计语言的部分图灵奖获得者
1966 艾伦.佩利
1972 1977 1979 1980
埃德斯加.狄克斯特拉 约翰.巴克斯 肯尼思.艾弗森 查尔斯.霍尔
1983 1984 2001
肯尼思.汤普森和丹尼斯.里奇
尼克劳斯.沃思
Ole-Johan Dahl, and Kristen Nygaard
计算机导论fundamentalscomputerscience中原工学院计算机学院collegecomputersciencetechnologyzhongyuanuniversitytechnologycontents第1章绪论第2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第3章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第4章计算机的软件系统第计算机的应用第6章计算机领域杰出人物及重大事件介绍第7章学习与就业第计算机领域杰出人物及重大事件介绍历届图灵奖获得者介绍其他一些杰出人物介绍计算技术发展大事记计算机61图灵和图灵奖csd导论图灵奖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诞生但在此10年前即1936年英国数学家图灵就发表了题为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的论文该文为电子计算机的理论和模型奠定了基础
6.2 ACM图灵奖获得者介绍
1. 1967年图灵奖获得者:莫里斯.威尔克斯
第二届图灵奖授予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计算技术的先驱莫里斯.威尔克斯,以表 彰他在设计与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存储程序式电子计算机EDSAC以及其他许多方面的杰 出贡献。
威尔克斯1913年生于英国。中学时培养了对数学、物理和无线电的爱好,对组装收 音机十分入迷,且很快成了一个“小专家”。 1931年他进入剑桥的圣约翰学院,1934年 以优秀成绩毕业。之后他获得一个研究课题的合同,进入剑桥著名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工 作。 这个实验室由于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人数最多而有“诺贝尔奖的摇篮”的美称。 威尔克斯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于 1938年10 月取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操作系统发展简史

操作系统发展简史

操作系统发展简史在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许多不同的操作系统,其中最为常用的有:DOS、Mac OS、Windows、Linux、Free BSD、Unix/Xenix、OS/2等等。

纵观电脑之历史,操作系统与电脑硬件的发展息息相关。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操作系统发展简史,希望能帮到大家。

操作系统发展简史1. 20世纪80年代以前第一部个人电脑并没有操作系统,这是由于早期个人电脑的建立方式(如同建造机械算盘)与效能不足以执行如此程序。

1947年,随着晶体管的发明以及莫里斯•威尔克斯(Maurice Vincent Wilkes)发明的微程序方法,使得电脑不再是机械设备,而成为电子产品。

系统管理工具以及简化硬件操作流程的程序很快就出现了,且成为操作系统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早期,商用电脑制造商制造了批次处理系统,此系统叮将工作的建置、调度以及执行序列化。

此时,厂商为每一台不同型号的电脑创造不同的操作系统,因此为某电脑而写的程序无法移植到其他电脑上执行,即使是同型号的电脑也不行。

1964年,IBM推出了一系列用途与价位都不同的大型电脑IBM System/360,这是火型主机的经典之作。

而它们都共享代号为OS/360的操作系统(而非每种产品都用量袅定做的操作系统)。

让单一操作系统适用于整个系列的产品是System/360成功的关键,且实际上IBM R 前的人型系统便是此系统的后裔,为System/360所写的应用程序依然可以在现代的IBM 机器上执行。

1963年,奇异公司与贝尔实验室合作以PL/I语言建立的Multics,是激发70年代众多操作系统建立的灵感来源,尤其是由AT&T贝尔实验室的丹尼斯•里奇与肯•汤普逊所建立的UNIX系统。

为了实践平台移植能力,此操作系统在1969年由C语言重写。

另一个广为市场采用的小型电脑操作系统是 VMS。

2. 20世纪80年代第一代微型计算机并不像大型电脑或小型电脑,没有装设操作系统的需求或能力,它们只需要最基本的操作系统,通常这种操作系统都是从ROM读取的,此种程序被称为监视程序(Monitor)。

Computer Pioneer Award

Computer Pioneer Award

Computer Pioneer AwardIEEE—CS的计算机先驱奖(Computer Pioneer Award)设立于1980年。

人们当然不会忘记,在这一巨大的、前所未有的科技成果背后,是无数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奉献的智慧、创造才能和辛勤努力,尤其是其中的佼佼者所做出的关键性贡献。

IEEE—CS为此做出决定,建立计算机先驱奖以奖励这些理应赢得人们尊敬的学者和工程师。

同其他奖项一样,计算机先驱奖也有严格的评审条件和程序,但这个奖项规定获奖者的成果必须是在15年以前完成的。

这样一方面保证了获奖者的成果确实已经得到时间的考验,不会引起分歧;另一方面又保证了这个奖的得主是名副其实的“先驱”,是走在历史前面的人。

计算机先驱奖特点分析根据从1980年设奖到2000年这20届(其中1983年空缺)共108名获奖者的情况分析看,这个奖还有以下两个重要特点:第一,兼顾了理论与实践,设计与工程实现,硬件与软件,系统与部件。

获奖者中既有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研究并获得重大突破的学者,如哈明码和霍夫曼码的发明人理查德·哈明(Richard W.Hamming)和戴维·霍夫曼(DavidA.Huffman),公认为计算机科学大师的狄克斯特拉(Edsgar W.Dijkstra)和霍尔(C.A.R.Hoare)等等,也有在开发计算机过程中敢于创新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如ENIAC的发明人莫奇利(John W.Mauchly)和埃克特(J.Presper Eckert),巨型机之父克雷(S.R.Cray),小型机之父贝尔(C.Gordon Bell),个人计算机的先行者克拉克(W.A.Clark)等等;既有在硬件上取得重大技术创新从而促进了计算机更新换代的科学家,如发明了半导体平面处理技术的霍厄尼(Jean A.Hoerni),发明集成电路的诺伊斯(R.N.Noyce)和基尔比(J.S.Kilby)等等,又有在软件和程序设计语言开发上建功立业,使计算机愈来愈易用、愈“友好”,从而促使计算机走进千家万户的天才软件好手,如C和UNIX的发明人里奇(D.M.Ritchie)和汤普森(K.L.Thompson),计算机图形学之父萨瑟兰(I. Sutherland),人机交互技术的功臣恩格尔巴特(D.C.Engelbart)等等;既有在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上有大手笔、大创意的科学巨人,如IBM/360之父布鲁克斯(F.P.Brooks)和伊万斯(B.O.Evans)等,也有主要在“外围”35作,但在I/O设备上的业绩同样值得称颂的人,如高速磁带机的发明人威登海姆(J.A.Weidenhammer),磁盘存储系统RAMAC的研制者约翰逊(R.B.Johnson),等等,因为他们的成果为计算机应对“信息爆炸”创造了前提。

中美两国在历史上的文化交流

中美两国在历史上的文化交流

中美两国在历史上的文化交流中美两国距离遥远,但在历史上却有着深厚的文化交流。

从唐朝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到如今的科技合作,中美两国的文化交流已经历经数千年的磨砺与深化。

一、古代的文化交流早在唐朝时期,中国和美洲的距离已经开始无形中消失。

那时,中国对外交往已经广泛开展,世界各地的使节都拜访过唐朝的皇帝。

早在公元65年,中国就有了第一个到达美洲的使团,由当时的皇帝班图率领前往了今天的波多黎各的海岛上,开创了中美两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的文化交流。

此后,唐朝很快就听到了怪异的传说——来自海上的异族,拥有一种未知的文化和信仰,一种从海边主神得到启示的永生之道。

他们中有些人居然被作为祭品用在神庙中,许多唐朝士兵为此心生过奇异与敬畏之情。

对于美洲土著居民,他们也在互相了解对方的文化。

从今天的考古学发现,许多美洲土著居民的语言中似乎都存在有中国典籍权威性语汇的痕迹,这一点可能说明了他们在某种方式上互相学习对方文化的可能性。

二、中美现代科技合作的源头尽管历经千年交流,中美文化交流在二十世纪才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在1942年的时候,美国的一些战略领袖提议使用能让通讯信号飞快传输的技术来打败敌人。

这就是著名的“寰宇网计划”,寰宇网是美术称为“网络”的措辞,这可以把这项计划称为“互联网的起源”。

这个计划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桑迪亚国家实验室负责,该实验室与美国国防部一同领导一个团队,一位科学家鲍伊最终创造了第一个互联网,这个互联网的原型更像是一个简短而息息相关的连接,而不是现在的虚拟网络。

令人惊奇的是,这个计划的分支,早在两年前就已和中国建立了联系,科研人员互相交流并讨论。

事实上,中国科技团队的几位成员在互联网之父、美国计算机科学家莫里斯·威尔克斯(Maurice Wilks)之前就已经“发现”了这个前所未有的技术。

不久,中美两国展开了为期五年的合作,共同开展计算机科学研究,并帮助中国科学家、工程师和科学家学习计算机技术。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手中的部件是ENIAC 的运算部件。
ENIAC的诞生
ENIAC(电子数字积 分和计算机):
– 共安装了17468个管 子
– 7200个二极管 – 70000多电阻器 – 10000多只电容器 – 6000个继电器 – 占地面积170平方米 – 重30吨
ENIAC的诞生
输入数据和输出结果都 采用穿孔卡片,每分钟 可以输入125张卡片, 输出100张卡片,它能 在1 秒钟内完成5000次 加法,也可以在3/1000 秒时间内做完两个10位 数乘法,其运算速度超 过MarkⅠ 号至少在 1000倍以上。
选择=结果
汇报结束 谢谢观看! 欢迎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ENIAC
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ENIAC价值40多万美元,运算速度5000次/秒, 或者400次乘法/秒。今天看来,其运算速度低得 可怜(稍高档的计算器即可达到),而在当时,计 算一条弹道时间缩短到30秒以下。它运算两小时, 相当于一个物理学家100年的手工计算,比机械 式的继电器计算机快1000倍。当ENIAC公开展出 时,一条炮弹的轨道用20秒钟就算出来,比炮弹 本身的飞行速度还快。ENIAC的存储器是电子装 置,而不是靠转动的“鼓”。它能够在一天内完 成几千万次乘法,大约相当于一个人用老式计算 机操作40年的工作量。所以ENIAC的诞生不能不 说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表明了电子计算机时 代的到来。
ENIAC:永远是光辉的起点
ENIAC最初是为了进行弹道计算而设计的专用计算 机。但后来通过改变插入控制板里接线方式来解决各 种不同的问题,而成为一台通用机。它的一种改型机 曾用于氢弹的研制。1955年,ENIAC被拆解了。
1996年2月15日,在ENIAC问世50周年之际,美国 副总统戈尔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举行的隆重纪念仪式上, 再次按动了这台已沉睡了40年的庞大电子计算机的 启动电钮。戈尔在向当年参加ENIAC的研制、如今 仍健在科学家发表讲话:“我谨向当年研制这台计算 机的先驱者们表示祝贺。”ENIAC上的两排灯以准 确的节奏闪烁到46,标志着它于1946年问世,然后 又闪烁到96,标志计算机时代开始以来的50年。

计算机发展的20项成果

计算机发展的20项成果
1949年肖克利提出一种更好的结型晶体管的设想,通过控制中间一层很薄的基极上的电流,实现放大作用。1950年,结型晶体管研制成功。
1947年底在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但实际应用要等到1954年以后。这几年间,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倾心在寻找新的半导体物质。起初,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功能很微弱,不能和电子管相比,后来经过肖克利他们反复试验,通过掺杂一定数量的痕杂质如磷、硼等的方法,圆满解决了问题。当时用来做半导体的材料是锗。在锗里提炼晶体,价格自然不菲,50年代,一个晶体管的造价从5美元到45美元不等。如果用它来做电脑内部成千上万的元件,那可吃不消。材料成为晶体管开发的瓶颈。
晶体管真正在材料取得突破,是人们想到了硅晶体。硅晶体也是和锗一样的半导体,但硅的原料取自遍地都是的沙砾。
到了1954年,实用性的晶体管已开发成功,贝尔实验室率先在电话的电子开关系统使用晶体管。1954年5月,在西海岸的牛仔故乡德克萨斯州名不见经传的德州仪器公司宣布已开发出商用电脑的晶体管。
FORTRAN语言从1957年开始,广泛使用,成为当时科技界的“福音书”,对当时的火箭、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等宇航技术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因此,FORTRAN语言使电脑的工业应用成为可能,是推动二战以后西方工业经济奇迹复苏和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无形力量,有人称之为“看不见的蒸汽机”。
7、“平装本《圣经》” BASIC
巴库斯仔细研究比较了当时所有的汇编语言。在主管经理柯斯伯特·赫德的大力支持下,巴库斯冥思苦想数年,终于在1954年,在IBM701型电脑上开发出著名的FORTRAN语言。不久,赫里克第一次成功地做了调试。它是公式翻译语言(Formula Translator)的简称。有三个类和49个基本字符,包括26个英文大写字母、10个阿拉伯数字以及其他专用符号,主要由算术、控制、不可执行和输入输出四种语句组成,其优点是标准化程度高、便于程序互换、计算速度快等。FORTRAN语言非常适合于解决工程技术和科学计算问题,其表达式也与通常数字形式相似,是早期工程技术和科技计算的专用语言。

计算机发展史中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新)

计算机发展史中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新)
图灵奖主要授予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做 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而这些贡献必须对计 算机业有长远而重要的影响。
2006.9
h
1
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图灵奖
图灵奖每年评选出一至三名获奖者,截 止2004年已有47位在计算机领域做出突出贡 献的科学家获此殊荣。
每年,美国计算机协会将要求提名人推 荐本年度的图灵奖候选人,并附加一份200 到 500字的文章,说明被提名者为什么应获 此奖。任何人都可成为提名人。美国计算机 协会将组成评选委员会对被提名者进行严格 6.9
h
1
IEEE— CS和计算机先驱奖
1971年1月1日,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 师学会(IEEE)成立了它下属的“计算 机协会” ,这就是IEEE—CS 。
IEEE—CS现有几十个专业技术委员 会,在各特定领域组织学术会议、研讨会。 除了技术委员会以外,IEEE—CS还设有 标准化委员会,负责制定技术标准;教育 和专业技能开发委员会,负责制定计算机 专业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方案以及发展 继续教育。
2006.9
h
1
莫里斯·威尔克斯
世界上第一台存储程序计算机 EDSAC的研制者
威尔克斯1913年生于英 国。1931年进入剑桥的圣约 翰学院,1934年毕业。1938 年取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而他的硕士学位是在当年年 初才取得的。
在设计与建造EDSAC的 同时,创造和发明了许多新 的技术和概念。
1980年首届计算机先驱奖共有32位获奖者。
从1980年设奖到2000年,这20届(其中 1983年空缺)共108 人获奖 。
2006.9
h
1
重要获奖人物介绍
1967年图灵奖获得者:莫里斯·威尔克斯 (Maurice Vincent Wilkes) ——世界上第一台 存储程序计算机EDSAC的研制者

917016-1-1 历届图灵奖得主

917016-1-1 历届图灵奖得主

Allen Newell Herbert A. Simon Michael O. Rabin Dana S. Scott
1977 年 约翰·巴克斯
John Backus
1978 年 罗伯特·弗洛伊德 Robert W. Floyd
1979 年 肯尼斯·艾佛森
Kenneth E. Iverson
1980 年 1981 年 1982 年 1983 年
历届图灵奖得主
图灵奖(Turing Award),由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于 1966 年设立,专门奖励那些对 计算机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有“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之称。每一年的图灵奖一般在 下一年的 4 月初颁发,从 1966 年到 2016 年,共 51 届、65 名获奖者。64 名获奖者分布在几 十个小领域,排在前六的领域有编译原理、程序设计语言、计算复杂性理论、人工智能、密 码学以及数据库。
年份
中文译名
1966 年 艾伦·佩利
1967 年 莫里斯·威尔克斯
姓名 Alan J. Perlis Maurice V. Wilkes
1968 年 理查德·卫斯里·汉明 Richard Hamming
1969 年 马文·明斯基
Marvin Minsky
1970 年 詹姆斯·维尔金森 James H. Wilkinson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丹尼斯·里奇
Dennis M. Ritchie
尼古拉斯·沃斯
Niklaus Wirth
程序设计语言设计、程序设计
理查德·卡普
Richard M. Karp
算法理论,尤其是 NP-完全性理论
约翰·霍普克罗夫特 罗伯特·塔扬

与c语言有关的励志故事

与c语言有关的励志故事

与c语言有关的励志故事剑桥大学的计算中心有很强的服务意识。

数学实验室的第一台计算机EDSAC和EDSAC 2提供给大学其他地方的研究人员使用,他们编写的程序被打印在纸带上,然后输入机器。

在计算中心,这些纸带被夹在晾衣绳上,在工作时间内一个接一个地执行。

这一排排待处理的程序被称为“作业队列”,这个术语至今仍被用来描述更复杂的组织计算任务的方法。

在EDSAC 2上线仅两年后,剑桥大学就意识到,很快就需要一台功能更强大的机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需要购买一台商用主机。

剑桥大学同时考虑了IBM 7090和Ferranti Atlas,但发现都买不起。

1961年,Ferranti公司的部门经理彼得·霍尔(Peter Hall)建议他们可以与剑桥大学联合开发Atlas计算机的简化版。

剑桥大学将得到这台名为“泰坦”(Titan)的原型机,而Ferranti公司则可以将新计算机推销给那些买不起Atlas系统的客户。

为了向大学的其他学生提供计算服务,这台新计算机既需要一个操作系统,也需要至少一种高级编程语言。

但当时几乎没人考虑过要扩展为EDSAC 2开发的语言。

“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人们普遍认为,‘我们正在建造一台新的计算机,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编程语言’。

”大卫·哈特利在2017年的一次播客中回忆道。

“开发新的操作系统是必需的,”据哈特利说,但新的编程语言却不是。

“我们起初只是带着玩一玩的心态开发新语言,没想到事后证明竟是一件蠢事。

”负责监督Titan项目的莫里斯·威尔克斯(Maurice Wilkes)也认为,没有必要使用新的编程语言。

Titan的主要理由是为剑桥大学的其他学生提供计算服务,为此,最好的办法是让机器尽快启动和运行,并配备用户已经熟悉的语言。

在批准开发新语言的提案之前,威尔克斯要求对现有的编程语言进分析。

最终,在1962年6月,三人组准备了一篇论文,认为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语言。

eniac虽然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而被载入史册,但它不具备存储

eniac虽然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而被载入史册,但它不具备存储

ENIAC虽然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而被载入史册,但它不具备存储程序的能力。

程序要通过外接电路板输入。

要改变程序必须改接相应的电路板,对于每种类型的题目,都要设计相应的外接插板。

这不是理想的结构,不符合冯·诺伊曼早就提出的存储程序的设想。

世界上第一台存储程序式计算机是由1967年图灵奖获得者英国人莫里斯·威尔克斯(Maurice V incent Wilkes)设计的EDSAC。

1946年5月,时任剑桥大学数学实验室主任的威尔克斯获得了冯·诺伊曼起草的EDV AC计算机的设计方案的一份复印件。

EDV AC是Electonic Discrete V 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的缩写,是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于1945年开始研制的一台计算机,是按存储程序式思想设计的。

并能对指令进行运算和修改,因而可自动修改其自身的程序。

但由于工程上遇到困难,EDV AC迟至1952午才完成,造成“研制开始在前,完工在后”的局面,而让威尔克斯占去先机。

威尔克斯仔细研究了EDV AC的设计方案,8月又亲赴美国参加了莫尔学院举办的计算机培训班,广泛地与EDV AC的设计研制人员进行接触、讨论,进一步弄清了它的设计思想与技术细节。

回国以后,威尔克斯立即以EDV AC为蓝本设计自己的计算机并组织实施。

起名为EDSAC(Electronic Delay Storage Automatic Calculator,但有的文献写成(Electronic Discrete Sequential Automatic Computer)。

EDSAC采用水银延迟线作有储器,可存储34bit字长的字512个,加法时间1.5ms,乘法时间4ms。

威尔克斯还首次成功地为EDSAC设计了一个程序库,保存在纸带上,需要时送入计算机。

但是EDSAC在工程实施中同样遇到了困难:不是技术,而是资金缺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世界的功臣,巨匠们--莫里斯·威尔克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只是有胆识,还有不拘一格的创意思维,当然,受伤的人是居多的,但是伟大的人也正式在这里诞生!
是的,他是第二届图灵奖的获得者--莫里斯·威尔克斯,又是一个敢于咀嚼螃蟹的人。

1967年他因为设计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储存式计算机而以及其他方面的许多接触贡献而获得此项殊荣。

莫里斯·威尔克斯1913年6月26日出生在英国的,从小对无线电有浓烈的兴趣,大学毕业后在被誉为“诺贝尔的摇篮”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工作并于1938年获得博士学位,同时面临着二战的风云。

战后威尔克斯在剑桥任教,并在1946年获得EDVAC的设计方案你的复印件(他研制的EDSAC(艾德塞克)主题构思源泉,甚至大部分的思路,并和相关关工作人员谈论过EDVAC。

回国后立即在英国以EDVAC为蓝本设计制造自己的计算机--EDVAC,EDVAC的突破之处就是可以储存,而不是需要外接的电路板。

当然,那时候的计算机并没有用今天的半导体原料去制造(时代背景的约束),甚至连冯·诺伊曼的储存程序思想都没有用到,而是用电子管和水印延迟的线作为储存器,可储存34bit字长的字512个(一个字符占一个字节,英文的一个字符就是一个字符),维尔克斯还首次成功的为其设计了一个程序库并创造和发明了许多新的技术以及概念。

如:变址,宏指令,微程序(包含着现代程序模块化的思想)···EDVAC还是世界上第一台投入商业领域使用的计算机,它将英国在50年代的计算机水平始终与美国平起平坐。

当然,一个伟大的人肯定不是只在一个方面或者说只做一件事。


在硬件与软件的结合方面有着接触的功劳,他曾提出过程序设计语言和数据结构的重要性甚至连现代程序提倡的模块化思想都提到了,在计算机刚刚起步的当时可是如同预言一般。

后来还开发了一种简单的表处理语言siwp,甚至在花甲之年的时候还提出了一个“语义原语翻译系统”使计算机描述世界的各种活动大大的简单化了!
当然贡献和荣誉室成正比的,他发起成立了英国计算机协会并任主席,他也是国际信息处理联盟的主要发起人之一,他一生获奖颇多,世界上八所顶尖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ACM甚至还以他的名字作为命名设置了“Wlkes Award”,可见这位计算机界的元老是多么的有分量,巨星的天空是如此的多娇。

1986年他还担任了Olivetti的公司顾问,在2000年的英国授勋名单中他还被封为爵士。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健在(之前提到的图灵只有42岁,而艾伦·佩尔也只有68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