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快乐农场运算律4_青岛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快乐农场运算律青岛版.doc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快乐农场运算律青岛版.doc

快乐农场——运算律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内容:青岛版四年级下册三快乐农场——运算律信息窗三——乘法分配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类比、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理解乘法分配律。

2、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积累建模经验。

教学重点:发现、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理解、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同学们,课前我们先玩个游戏好吗?请看(图片),谁啊?从画面上看,她爱好?(唱歌)这又是谁?(李智宇)他也爱好?(唱歌)。

你能将这两句话合成一句话吗?意思不变。

(生:李妍潼和李智宇都爱好唱歌。

)再瞧,(父子表演)爸爸和儿子都爱好表演。

现在你能将这一句变成两句吗?(生:爸爸喜欢表演。

儿子也喜欢表演。

)小结:中国语言真是?(神奇)。

从分到合,又从合到分。

一、复习中孕育乘法分配律孩子们口算乘法,还记得吗?明明算15×3怎么算成了10×3与5×3呢?因为15×3可以分成10×3和5×3,(相机板书),你把谁分了?生:15。

把15分成了10和5的和乘3。

板书:(10+5)×3。

算完之后加起来就行了,对吧。

哎,李老师想问这个算式15×3表示几个3? 10×3+ 5×3这呢?表示几个3加几个3。

也是15个3,那能用=连接吗?谁会读这个算式?(10+5)×3=10×3+ 5×3(10加5的和乘3等于10乘3的积加5乘3的积)哎,仔细观察,等式的左右两边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同?(预设:我发现数字相同;都乘了3;结果相等。

)结果相等,也就是说这算式中3的个数相等。

看来无论是先加再乘还是先分别乘再相加,结果都是相等的。

二、探索中建构乘法分配律(一)问题中感知乘法分配律师:多奇妙啊,你看,算式中有合(合)有分(分),想想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实际问题?(显示p27页例题)芍药每行12棵,牡丹每行8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快乐农场——运算律-青岛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快乐农场——运算律-青岛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快乐农场——运算律青岛版作为一名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写这份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四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青岛版,第三章“快乐农场——运算律”。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学习运算律的概念和应用,包括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运算律的概念和应用,能够运用运算律来简化计算,提高计算的效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律的概念和应用。

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分配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关于农场的小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一些问题,如“如果农场里有3组动物,每组有2只动物,一共有多少只动物?”让学生尝试解答。

2.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PPT展示一些例题,如“如果有2组动物,每组有3只动物,一共有多少只动物?”我会引导学生运用运算律来简化计算,如运用加法结合律将2组动物的只数相加,或者运用分配律将每组动物的只数相加。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我会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4. 课堂互动:在讲解完随堂练习题后,我会组织一些课堂互动活动,如小组讨论、游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运算律,提高运算能力。

六、板书设计在讲解运算律的过程中,我会利用黑板和粉笔,将运算律的公式和示例进行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2 + 3 + 4 =2. 5 × 6 × 7 =答案:1. 2 + 3 + 4 = 92. 5 × 6 × 7 = 21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看看哪些学生掌握了运算律的概念和应用,哪些学生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资源,如一些关于运算律的练习题和游戏,让学生在课后能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运算能力。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快乐农场》教学PPT课件(5篇)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快乐农场》教学PPT课件(5篇)
在一个加法算式中,当某些加数可以凑成整十、 整百……的数时,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来改变连加的运算顺序,可以使计算简便。
自主练习
1.下列算式运用哪些运算律。 85+0 = 0+85
加法交换律
47 +(33+8)=(47+33)+ 8 加法结合律
(94+68)+32 = 94+(68+32)加法结合律 75+(48+25)=(75+25)+48加 加法法结交合换律律
85+0 = 0+85
加法交换律
47 +(33+8)=(47+33)+ 8 加法结合律
(94+68)+32 = 94+(68+32) 加法结合律
75+(48+25)=(75+25)+48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25+48
2.比一比,看一看。
(1) 8 7 6 +150
1验5 0 + 8算7 6 运用了加法(
23+(5+75)
103
103
= 137+64+1036 137+(64+1036)
1237
1237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这 个规律就是加法结合律。
你会用字母表示吗? (a+b)+c=a+(b+c)
加法运算中还有其他的规律吗?(可用计算器计算)
4.(1)阳光、文山、黎明小学共有多少人报名?
132 + 114 + 68 =132 + 68 +114 =200 + 114 =314(人)

青岛版小数四年级《快乐农场》教案

青岛版小数四年级《快乐农场》教案

三、快乐农场—运算律信息窗1——加法运算律教学目标(一)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的异、同点,及其特点.(三)能正确、灵活地应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四)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能正确、灵活地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这是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计算从而自己发现并总结出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过程是学习的难点.教学过程一、教师引导,探究新知师:同学们,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帮教师算一算下面的算式好吗?(请学生举手上台回答)(1)12 + 25 (2)500 + 300(3)25 + 12 (4)300 + 500师:同学们,你们从式1和式2中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回答:式1和式2中的两个因数是一样的,只是因数的位置对换了。

)师:同学们真聪明,都把规律找到来了。

刚才那种计算方法实际上就是应用加法交换律.那么什么叫做加法交换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新内容。

(板书课题: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如果用a 和b 表示算式中的两个因数,那么可以得出:a + b = b + a ) 带读一遍。

二、强化练习,形成技能师:同学们,下面我来考一考你们,看看你们是不是掌握了!(请同学举手上台回答)(1)18+ 25 = () + 18 (2)560 + 375 = 375 + ()三、拓展延伸小黑板题目:假如我们学校三年级的学生有89人,二年级的学生有96人,一年级的学生有104人,请问3个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学生读题后,明确已知条件和问题、师生共同画出线段图,让学生用两种方法,独立做在练习本上。

)方法1:89 + 96 + 104 方法2:89 + 96 + 104= 185 + 104 = 89 + ( 96 + 104 )= 289(人) = 89 + 200= 289 (人)师加以引导:在多位数加法竖式计算中,已经学过一种简便算法,从个位加起,先把每个数位上可以凑成“10”的两个数加起来,再和另一个数相加.启发学生说出:(1)第一种解法是先把三年级、二年级的人数加起来,再加上一年级的人数,也就是先把89和96相加,再加上104;第二种解法是先把二年级、一年级的人数加起来,再加上三年级的人数,也就是先把96和104相加,再和89相加。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 快乐农场——运算律-青岛版.doc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 快乐农场——运算律-青岛版.doc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快乐农场——运算律-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快乐农场——运算律”。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整数加法和减法运算,探究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的性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律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的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的性质。

2. 能够运用运算律简便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草稿纸、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整数加法和减法运算。

2. 提问:谁知道什么是加法交换律?什么是结合律?减法有哪些性质?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新课讲解1. 讲解加法交换律:(1)教师通过PPT展示加法交换律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2)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3)教师点评并给出正确答案。

2. 讲解加法结合律:(1)教师通过PPT展示加法结合律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2)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3)教师点评并给出正确答案。

3. 讲解减法的性质:(1)教师通过PPT展示减法的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2)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减法的性质。

(3)教师点评并给出正确答案。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点评并给出答案。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快乐农场——运算律-青岛版一、加法交换律:a b=b a二、加法结合律:(a b) c=a (b c)三、减法的性质:a-b-c=a-(b c)作业设计:1. 课后自主完成课后练习题。

2022年青岛版小学数学《快乐农场-运算律》说课稿

2022年青岛版小学数学《快乐农场-运算律》说课稿

说课设计〔1〕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时《乘法分配律》小学数学青岛版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重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过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应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进一步学习乘法分配律,不仅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整数范围内的根本运算律,而且有利于他们更灵活地解决计算问题,通过用两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比拟列出的两道算式,发现它们的内在联系,再让学生照例子列举出同类算式,分析共同特点,并用字母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教材有意识让学生经历乘法分配律的发现过程,并在合作与交流中掌握乘法分配律。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积累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又有利于学生开展符号感,进一步感受数学表达的严谨与简练。

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2〕学情分析通过教师的一系列的设疑、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边想、边学、边练,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明白、了解乘法分配律的书写过程。

因为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等等一系列到达简算的公式学下了,学生蒙了,不知何时该用什么,何时不该用什么,所以我想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认识、学会乘法分配律的书写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来做好引领者,虽然这样一节课下来,局部老师会认为很被动,可教学效果比教师在上面演练,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做的效果要好。

最后我们再把所学知识结合实际加以运用,稳固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记忆。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乘法和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的根底上进行的。

目的是让学生对大量运算中的一类特殊的积、和运算进行概括,使学生的计算在积累一定经验之后上升到一种理性认识,从而更好地开展数与代数的运算能力。

由于该班是我刚接下的新班级,任课几周我对学生学习的知识及其各方面的能力还不是太了解,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所以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设定为“重视学生个性开展,全过程让学生自主尝试〞,把本课的重点确定为指导学生探索、发现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快乐农场运算律-青岛版(2014秋)【小学解读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快乐农场运算律-青岛版(2014秋)【小学解读

快乐农场一一运算律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 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 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熟悉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4.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进一步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难点:1. 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情境形成问题1、谈话:同学们喜欢运动吗?你最喜欢哪项体育运动?李叔叔是一个自行车旅行爱好者,咱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李叔叔的情况。

2、出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情境图。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上知道哪些信息?3、讨论与思考:(1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解决问题: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3独立列式计算。

4、交流、呈现不同的列式:40+56=96(千米56+40=96(千米5、请学生观察两组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板书:40+56=56+40在这组加法算式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板书:交换位置和不变&提出猜想。

在加法中是不是存在这么一个规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变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讲授】猜想,形成结论1、男女生猜想。

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举更多的例子,符合猜想的例子越多,猜想将被认为越可靠。

女生完成:3024+76 96+237……男生完成:76+3024 237+96……学生汇报发现: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符合猜想。

2、小组内猜想。

自己设计一组式题验证,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论。

3、事例验证。

(寻找身边的例子如:(1四(1班有男生31人女生25人,全班有多少人?31+25=25+31(2 OOOOOOOO4 >2=2X4交流:从这些事例中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对学生举出乘法交换律的例子只予以肯定,但不作探索4、加法交换律的表示方法。

新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快乐农场----运算律教案

新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快乐农场----运算律教案

---------------------------------------------------------------最新资料介绍 ------------------------------------------------------新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快乐农场---- 运算律教课设计第三单元快乐农场运算律单元备课第三单元课时共13 课时教课内容本单元的主要教课内容是:加法联合律、互换律,乘法联合律、乘法互换律、乘法分派律及其应用。

教材剖析本单元素材的选用真切新奇,有现实意义。

教材以快乐农场为素材,侧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浸透。

在研究和理解运算律的过程中,教材特别侧重指引学生运用猜想、考证、比较、归纳等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数学思想方法。

重视简算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计算教课要点是对计算技巧进行训练,极少关注选择策略能力的培育,本单元自主练习相关简易运算内容的设计,重视指引学生将简易计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质问题中,让学生依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灵巧选择计算方法。

纯真训练简算的式子题少之又少。

这样编排,对发展学生思想的灵巧性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必定的促使作用。

教课目的 1 、联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详细情境,学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并能应用加法、乘法运算律进行简易计算。

1/222、在详细运算中,认识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在实质中进行应用。

3、在研究学习运算律的过程中,体验猜想、考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

要点难点本单元的教课要点是:研究和理解乘法运算律。

本单元的教课难点是:乘法分派律的理解和应用。

课时安排加法联合律 3 课时乘法联合律 2 课时乘法分配律 2 课时我学会了吗 2课时检测讲评 4课时课题加法运算定律-窗1 课型新授第1 课时教课目标知识与能力联合详细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归纳加法联合律、互换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过程与方法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体验猜想、归纳、比较等数学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想能力,加强思想的灵巧性。

青岛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3快乐农场-运算律word教案

青岛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3快乐农场-运算律word教案

乘法运算律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情境,学习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的计算。

2、在具体运算中,了解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中进行应用。

教学重点:探索和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交流看后的感受。

二、提出问题,解答质疑1、看了情境图之后,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小组讨论)学生提后,教师板书:大巴车每周运送旅客多少人?根据问题,学生展开讨论,运用不同的解答方法。

先算大巴车每天运送旅客的人数,再算一周运送的人数。

36 × 640 × 7= 23040 × 7= 161280先算每周发车的辆数,再算一周运送的人数。

36 ×(640 × 7)= 36 × 4480= 161280通过观察,你能发现什么?生展开讨论通过计算中巴车的客运量来验证一下:(生在小组内自己解答)20 × 960 20 ×(960×7)= 19200 × 7 = 20 × 6720= 134400 = 134400自己举例验证:7 × 8 × 5 = 7 ×(8 × 5)90 ×50 × 6 = 90 ×(50 × 6)(3)生讨论发现: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它们的乘积不变。

(4)师小结:这个规律就叫做乘法的结合律。

能用字母表示出这个运算定律吗?板书:(a . b). c = a . ( b . c )乘法运算中还有其它的运算定律吗?小组合作探究。

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这个规律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a .b = b . a通过前面的学习,想一想: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能解决哪些问题呢?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快乐农场运算律青岛版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快乐农场运算律青岛版

快乐农场——运算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能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导入】教学活动一、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并说一说怎样用字母表示。

二、探究新知。

1、主题图引入(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指定多名学生说一说。

)2、学习例1。

(1)出示例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启发学生思考:要解答“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主题图中哪些相关信息?指定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然后指定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这样列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边板书:4×25=100(人)25×4=100(人)(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解法有何异同。

启发思考:这两个算式得数是否相等?都表示什么?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即:4×25=25×4)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5)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学生举例)(6)观察上面几组等式,从中你能发现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吗?(分组讨论交流)(7)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学生齐读。

)(8)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用文字甲数×乙数=乙数×甲数、用图形▲×★= ★×▲、用字母的方式 a×b=b×a。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快乐农场运算律青岛版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快乐农场运算律青岛版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快乐农场运算律青岛版快乐农场——运算律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和字母表达式,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知道它的一些应用。

2.经历从现实背景中抽象出乘法分配律的过程,通过计算、观察、举例、验证、概括、说理等活动,积累数学探究活动经验。

3.体会乘法分配律的现实背景,了解乘法分配律的作用、意义及价值,初步感受转化、归纳等数学思想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意义。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总结概括的能力。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提出猜想(1)谈话:同学们,春天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学校为了美化校园准备选购一批花卉,你愿意和我一起苗木基地看看么?(2)出示情境图,认真观察,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

(3)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课件展示: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棵?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4)学生独立解决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棵?要求:列综合算式,交流时说一说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学生用字母表示教师:这是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示形式。

3、从乘法意义上理解乘法分配律分别说说每个算式表示的几个9相加。

从而理解为什么这两个算式是相等的。

4、温故知新通过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体会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练习】巩固练习,解决问题想一想做一做236×3+236×7=(125+60)×()=125×8+60×8运用乘法分配律填空。

如果老师希望你快速说出答案,你会选择哪一边进行计算?(体会运用乘法分配率会让计算更加简单)解决实际问题出示自主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自己的思路,比较哪种计算更加简单。

【导入】全课小结交流今天的收获,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发现乘法分配律的呢?今天,我们通过猜想、举例、总结、应用发现了乘法分配律,今后,同学们还可以运用这种数学思维去研究其他的数学知识。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快乐农场 运算律教案新青岛版范文整理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快乐农场  运算律教案新青岛版范文整理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快乐农场----运算律教案(新青岛版)任课教师:李卫凤学科:数学第〔三〕单元单元备课第三单元课时共13课时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加法结合律、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及其应用。

教材分析本单元素材的选取真实新颖,有现实意义。

教材以快乐农场为素材,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探索和理解运算律的过程中,教材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数学思想方法。

重视简算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计算教学重点是对“计算技巧”进行训练,很少关注“选择策略能力”的培养,本单元自主练习有关简便运算内容的设计,重视引导学生将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让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单纯训练简算的式子题少之又少。

这样编排,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教学目标1、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情境,学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并能应用加法、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在具体运算中,了解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中进行应用。

在探索学习运算律的过程中,体验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

重点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探索和理解乘法运算律。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

课时安排加法结合律…………………………3课时乘法结合律…………………………2课时乘法分配律……………………………2课时我学会了吗……………………………2课时检测讲评………………………………4课时羊口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课时计划主备人:李卫凤使用人:课题加法运算定律-窗1课型新授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概括加法结合律、交换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过程与方法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体验猜测、归纳、比较等数学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概括加法结合律、交换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四年级下册数学学案-三 快乐农场——运算律 -青岛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学案-三 快乐农场——运算律 -青岛版

快乐农场——运算律【学习内容】快乐农场——运算律——加法结合律、交换律【学习目标】1.加法结合律、交换律。

2.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加法验算。

3.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4.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学习重难点】重点:加法运算律的过程。

难点:会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加法验算。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十一黄金周刚刚过去!你是怎样度过这个长假的?我们班出去旅游的男生和女生分别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决问题,初步感知。

(1)要分别求这几个问题,各应该怎样列式计算?()A.23+16=39(人)或16+23=39(人)。

B.24+18=42(人)或18+24=42(人)。

C.23+24=47(人)或24+23=47(人)。

D.18+16=34(人)或16+18=34(人)。

E.39+42=81(人)或42+39=81(人)。

(2)观察五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不同在哪里?同一个问题,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算式的和相同。

可以用“=”连成一个等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练习巩固37+36=36+()305+49=()+305b+100=100+()47+()=126+()m+()=n+()13+()=24+()【达标检测】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并说明运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律。

8+7=7+□()。

96+35=35+□()。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快乐农场运算律》教案4青岛版六三制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快乐农场运算律》教案4青岛版六三制

快乐农场——运算律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概括加法结合律、交换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体验猜测、归纳、比较等数学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概括、总结加法的意义及加法交换律难点:引导学生去举例、验证、归纳和概括规律并用字母表示。

同时,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掌握“猜测、举例、验证”这一数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12让是什么节日嘛?学校要在植树节期间从苗木基地购进一批树苗和花苗进行绿化美化校园活动。

仔细观察课本17也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一共要购进多少克树苗?花苗?怎样列式,如何计算,怎样计算更简便,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加法运算律。

(1)谈话:校园绿化,要购进一批树苗和花苗。

要购进冬青56棵,柳树72棵,杨树28棵,月季80棵,牡丹88棵,茶花112棵。

(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生1:一共购进多少棵树苗?生2:一共购进多少棵花苗?.......(3)今天这节课,我们先一起来研究其中的这二个问题。

二、小组合作,探究加法结合律。

1.先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购进多少棵树苗??(56+72)+28=128+28=156(棵)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6+(72+28)=56+100=156(棵)2.第二个问题怎样计算?(88+112)=80+200=280(棵)3.比较一下这两道算式,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4.这两道算式结果相同,我们可把两道算式中间用等号连接起来。

5.练习: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45+25)+23 ○45+(25+23)(36+18)+22 ○36+(18+22)6.观察这两个等式,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从这些等式中能发现怎样的规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7. 呈现运算律(1)你能从第一个运算律中得到启发,用简便的方法表示你们的发现吗?试一试。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快乐农场运算律4_青岛版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快乐农场运算律4_青岛版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快乐农场运算律4_青岛版(1)芍药和牡丹一共有多少棵?(2)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多少平方米?……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随机出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导入,既符合儿童的生活实际,又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

二、猜想验证,探究新知1.观察发现(1)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芍药和牡丹一共有多少棵?想一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你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吗?(2)交流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算法的理由。

A、先分别求出芍药和牡丹的棵数,再求它们一共有多少棵?B、先求每行有多少棵花,再求9行一共有多少棵?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两种思路,出示算式:12×9+8×9 (12+8)×9=108+72 =20×9=180(棵)=180(棵)板书(12+8)×9 12×9+8×9(3)观察两种解答方法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把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4)谈话:你能求出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多少平方米吗?赶快解答一下。

学生列式,师随机课件出示:(15+10)×8 15×8+10×8=25×8 =120+80=200(平方米)=200(平方米)板书:(15+10)×8 15×8+10×8这两个算式结果怎样?你能把这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5)仔细观察两组等式,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初步发现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把它们分别乘这个数,再相加,结果相等。

遮住一个式子内容,学生根据算式的特点,推想原来的算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观察两组算式,找出共同的特点,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设计了“遮住一半”这样一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一个拐杖,让学生用行为表达自己的理解。

2.猜想、验证发现谈话:现在我们知道了,原来两组算式都有相同的特点。

新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快乐农场运算律教案修订稿

新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快乐农场运算律教案修订稿
教学目标
1、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情境,学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并能应用加法、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在具体运算中,了解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中进行应用。
3、在探索学习运算律的过程中,体验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
重点
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探索和理解乘法运算律。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
过程与方法
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体验猜测、归纳、比较等数学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概括加法结合律、交换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内容
分析
教学重点
概括、总结加法的意义及加法交换律
教学难点
正确的理解并会运用运算规律进行计算。
教法
学法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几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以课件出示:一班不参加活动的男生有多少人二班不参加活动的女生有多少人
你们会列算式吗?
(1)先让学生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然后再计算填空:50-20-10 ○ 50-(20+10)
60-24-16 ○ 60-(24+16)
课时安排
加法结合律…………………………3课时
乘法结合律…………………………2课时
乘法分配律……………………………2课时
我学会了吗……………………………2课时
检测讲评………………………………4课时
课题
加法运算定律-窗1
课型
新授
第 1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概括加法结合律、交换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乐农场——运
算律
教学目标:
1.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了解乘法分配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2.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
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3.经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意识,初步养成乐于思
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谈话:同学们,前面为校园绿化购进了花苗和化肥,我们到花圃去看看好吗?
请看屏幕,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课件出示数学信息)
谈话: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
(1)芍药和牡丹一共有多少棵?
(2)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多少平方米?……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随机出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导入,既符合儿童的生活实际,又体现数学来源
于生活的理念。

二、猜想验证,探究新知
1.观察发现
(1)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芍药和牡丹一共有多少棵?想一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你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吗?
(2)交流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算法的理由。

A、先分别求出芍药和牡丹的棵数,再求它们一共有多少棵?
B、先求每行有多少棵花,再求9行一共有多少棵?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两种思路,出示算式:
12×9+8×9(12+8)×9
=108+72=20×9
=180(棵)=180(棵)
板书(12+8)×912×9+8×9
(3)观察两种解答方法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把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
(4)谈话:你能求出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多少平方米吗?赶快解答一下。

学生列式,师随机课件出示:(15+10)×815×8+10×8=25×8=120+80
=200(平方米)=200(平方米)
板书:(15+10)×815×8+10×8这两个算式结果怎样?你能把这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
(5)仔细观察两组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初步发现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把它们分别乘这个数,再相加,结果相等。

遮住一个式子内容,学生根据算式的特点,推想原来的算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观察两组算式,找出共同的特点,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设计了“遮住一半”这样一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一个拐杖,让学生用行为表达自己的理解。

2.猜想、验证发现
谈话:现在我们知道了,原来两组算式都有相同的特点。

这是不是一个规律呢?
是不是任意找出三个数,组成有这样特点的两个算式,结果都相等呢?看来这仅仅是我们的一个猜想,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成立,还需要怎样?举例验证。

出示小组探究要求:
(1)在验证卡的横线上写出两组算式。

(2)为确保结论的缜密性,举例验证时,较大数、较小数及特殊数(如1、0等)的例
子都要有。

(3)如果数据较大,计算时可以使用计算器。

小组合作举例,验证,展示交流。

交流时选择板书,教师应注意学生所举例子要涉及较大的数,较小的数,以及0这种特
殊的数。

谈话:你举得这些例子中有符合这种特点但结果不相等的吗?
3.得出结论
谈话:通过验证我们得出这个猜测是怎样的?看来这个结论还真是普遍存在的一个规律,让我们大声读出来吧!
学生齐读。

谈话:我们得出的这个规律和数学家的结论是一样的,它有个名字叫乘法分配律。

教师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

【设计意图:在学生归纳出两组算式的相同点后,引导学生提出猜想:“是不是任意找出三个数,组成有这样特点的两个算式,结果都相等呢?”并进行举例验证,验证的过程也是学生逐步明晰规律变化特点的过程。

在大量举例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所举例子要全面,既涉及较大的数,较小的数,还有0这种特殊的数,并在确定举不出反例来推翻猜想之后,才得出结论,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严谨性。

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
力,培养学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的能力。


4.字母表示
谈话:我们前面学习的结合律、交换律都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你能用字母表
示出乘法分配律吗?
学生口述,课件展示。

谈话:你明白为什么可以这样表示吗?我们借助圆片图来看看吧。

出示圆片图,你能求出共有多少圆片吗?
那如果行和列各增加1排呢?(课件:行列各加1)还能用这个算式表示总数吗?那怎
样表示?
再增加(课件:行列各加1),集体回答
继续增加:(课件:动态将行列各增加很多),我们还想用数来接着写吗?怎么办呢?
假如我们分别用字母abc表示行和列,那圆片的总数怎么表示呢?(生答)用字母表示:(a+b)×c=ac+bc
【设计意图】圆片图的运用是采用数形结合的分析方法,由数到形,以形助数,由具体
到抽象,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用字母表示运算律的含义,并体验其表达的简洁性。

5.温故知新。

谈话:其实,关于乘法分配律的问题,我们早就接触过。

课件出示课本两位
数乘一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信息窗内容,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到熟悉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当中,从旧知识中发现新知识,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到新知不新,增加学习
信心。


三、自主练习,巩固应用
谈话:看来乘法分配律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那下面的题目一定难不住你。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

你是怎样想的?
你选择哪个算式能快速计算出结果?为什么?
(2)试一试。

这列火车能乘坐多少名乘客?
【设计意图:两道练习题的设计,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简便作用,并可以互相转换,
为后面的学习做简单的拓展。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1)师: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起静静回顾这节课的探索过程。

(课件播放)
(2)其实通过观察个例,提出猜想,再举例验证,得到结论,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种好方法。

而根据结论进行适当的变换,做更深入的研究,更是了不起的。

(出示课件:乘法对减法的分配律,乘法对多个加数和的分配律)你对哪个有兴趣?说说想研究什么?
老师希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按照观察个例-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样的思路回家继续研究!
【设计意图:课堂结束时,通过变换、联想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