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热回收系统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空调热回收系统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空调热回收系统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空调热回收系统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09-05T15:26:15.64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9期作者:王源霞[导读] 空调系统热回收的应用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占有重要的分值。本文介绍了空调空气热回收和空调冷凝热回收技术的原理,并对此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王源霞

广东诚实建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514021摘要:暖通空调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非常重要,其中空调系统热回收的应用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占有重要的分值。本文介绍了空调空气热回收和空调冷凝热回收技术的原理,并对此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关键词:热回收;绿色建筑;节能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国家对节能减排越来越重视,绿色建筑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主要潮流。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建筑规则和建筑环境性能的衡量标准,要求节约能源及资源,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同时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做到建筑与人及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绿色建筑是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暖通空调设计是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环节,要将绿色观念融入到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之中,合理运用空调节能技术,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绿色观念和绿色技术的优势,体现出建筑行业对绿色发展观念的追求。空调热回收技术可以有效的节约能源,实现节能减排。

1 热回收空调系统特点

空调热回收包括空气热回收和冷却水热回收。空气热回收可分为全热回收和显热回收,原理是利用建筑物的排风与新风进行热交换,在夏季可以回收空调冷量,在冬季可以回收热量。目前大部分的热回收设备的效率可以在60%以上。冷却水热回收主要是将空调系统的冷凝热全部或部分地回收用来加热制备生活热水,也称为冷凝热回收。

1.1 空气热回收节能技术

在建筑的空调负荷中,新风负荷一般占到空调总负荷的30%甚至更多。把空调房间的热量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既造成环境热污染,又浪费了能量。采用空调房间排风中的余热来预处理房间新风,就可以减少处理新风所需的能耗,提高空调系统经济性。

式中,ρ—空气密度,kg/m3;C—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L—风量,m3/h;t—空气温度,℃;h—空气焓值;ηt—显热交换效率;ηh—全热交换效率。

由上式可以看出,如果新排风温差(室内外温差)较大时,回收热量显著;当室内外温差较小时,例如在过渡季节,可以在新风入口设置一个旁通管。当使用新排风热交换器不足以满足空调房间的冷(热)负荷时,可选用带辅助冷却(加热)盘管的设备。

1.2 冷凝热回收节能技术

空调冷凝器产生冷凝热,需要通过风冷或水冷等方式将热量带走,冷凝热回收系统是将这些要散发的热量回收用来加热水箱的水制备成生活热水。根据热量回收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全热回收方式和部分回收方式。冷凝热回收系统充分利用了空调系统中的废热,将空调系统中产生的低品位热量有效的利用起来,不仅达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还可以减小冷却塔容量或取消冷却塔,使设备噪音减小,有效的减少了环境噪声污染。

空调系统运行释放冷凝热的热能总量及时间与生活热水的需求不一定完全匹配,可以在系统中设置蓄热水箱及调峰辅助热源,以保证生活热水的需求。

有文献研究表明[2],根据建筑物逐时动态冷负荷,对空调系统的冷凝热及生活热水需求进行计算,使用冷凝热回收系统后,可以将自来水加热到40~45℃,能满足生活热水的预热需求。

2 热回收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评价

根据现行规范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3] (以下简称《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7类指标组成,分别为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在节能与能源利用这个指标方面,采用空调热回收系统,对绿色建筑评价有积极重要影响作用。

2.1 对空气热回收的评价

《标准》第5.2.13条,排风能量回收系统设计合理并允许可靠,评价分值为3分。要求达到以下两项之一即可:(1)在空调系统中,利用排风对新风进行预热(预冷)处理,降低新风负荷,且排风热回收装置的额定热回收效率不低60%。(2)采用带热回收的新风和排风双向换气装置,且双向换气装置的额定热回收效率不低于55%。目前市场上的空气热回收装置基本都能满足上述要求,大部分的热回收设备的效率在60%以上。

2.2 对余热废热利用的评价

风冷热泵空调热回收技术简介

风冷热泵空调热回收技术简介 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两大难题,如何在享受舒适的室内空气环境的同时付出最少的代价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在这种背景下以环保和健康为主要特征的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尽可能少地消耗能源为建筑物创造舒适环境已经成为空调的发展方向,开发利用天然的冷/热源能够为空调带来节能和环保双重效益,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我们身边的大气环境就是一个巨大的天然资源,可以随意获取和使用、对设备无害,是一种理想的天然冷热源。 空调在制冷的同时,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要将与制冷量相当的热量通过冷却塔或冷却风扇向大气中排放掉,此举除造成大气废热污染外,还会产生温室效应。而人们又要另外消耗高品位的电力、天燃气、燃油等能源来加热仅45℃的热水,表面上似乎没有热能的损失,实际上伴随着热能形式转换过程中的熵损失,已经是一种能源的浪费。能不能呢充分发挥高品位能量工作效率和利用低品位能量呢? 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利用热回收技术则巧妙的在空调制冷的同时将被浪费的热能集中回收来制取卫生热水(或提供冬季采暖用热)。其方法就是在空调制冷压缩机出口侧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汽与冷凝器进行热交换的部件前串联或并联一个换热设备(制冷剂在空调制冷循环中的物化状态及性质在此不再累叙),在废热没有被冷却塔或冷却风机排放到大气环境中去之前就将这部分热量回收提走,这样既保证了热量的

有效回收再利用,又保护了大气环境免受热污染,而这部分回收的废热则可以用来加热卫生用热水,直接产生二次经济效益,一举数得。在风冷热泵空调机上应用热回收技术时,夏天相当于增加了一个水冷却装置。水冷却效率比风冷却效率高,空调制冷机因此可节能10~15%,而且由于冷凝温度降低还可延长压缩机使用寿命。 冬天热泵则转换为制热模式,为房间提供采暖用热媒水。在满足采暖需求的前提下还可以生产部分卫生用热水。 在春秋季过渡季节,建筑物既无制冷要求、又无供热需要,则可以充分利用热泵设备的高效热转换效率来生产卫生热水。 在满足热水加热要求的前提下,其余时间还可以对蓄热水箱进行循环保温加热,大大降低的运行费用。 热回收技术还使一机三用成为可能。利用热泵技术冬季向建筑物供暖、夏季向建筑物供冷、并可同时提供卫生热水,配以四管制系统还可以实现夏季无需投入锅炉的前提下同时制冷、供暖,大大提高了设备的综合利用率,性价比极高,其能源利用率为传统方式的2~3倍,投入1kW的电能可得到3~4kW以上的制冷或供热的能量(额定工况下)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能源日益紧张,资金有限的实际状况,在室外气候条件合适的地区大力推广热泵制冷采暖和制卫生热水,是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也是充分保障使用方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

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与节能方法

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与节能方法 摘要现阶段,在大多数民用建筑当中,暖通空调能耗较大,设计人员为进一步降低民用建筑的能耗,可以在绿色节能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暖通空调的设计,运用科学恰当的节能方法促进民用建筑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促进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质量的提高,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针对于此本文结合当前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探究基于节能理念的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节能方法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民用建筑的建设呈现出飞速发展的趋势。暖通空调系统作为民用建筑中最主要的能耗之一,必须引起业内人士重视。在有关暖通空调行业的研究中发现,在民用建筑现有暖通空调系统中,推广采用节能技术最大可降低50%左右的能源消耗量,这对于促进建筑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1 民用建筑暖通空調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1.1 节能设计意识弱 在目前有关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各方设计人员对节能设计理念的应用不够充分,缺乏对节能设计核心理念的认知,多数设计人员在展开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作业时仍然沿用传统滞后的设计方式,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以业主方的意见导向为主,对节能问题的关注度不足。民用建筑中大量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人员难以在设计方案中实现经济利益与节能效果的均衡发展,加之有关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尚缺乏行业以及社会环境的宏观支持,最终导致节能设计理念在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应用缺乏动力与支持。 1.2 缺乏能源再利用 在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过对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应用,能够使不可再生传统能源的消耗量得到有效控制。但在目前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缺乏对新能源利用问题的考量,再生能源使用成本高,加之政府相关部门对新能源利用的扶持有限,因此导致可再生能源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应用推广受到阻碍。 1.3 规划设计不全面 部分民用建筑中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人员缺乏竞争意识,在提出设计规划方案时难以自我优化并进行监督,导致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缺乏应有的科学规划,设计方案中的关键内容与国家现行规范与标准不匹配,缺乏对细节问题的合理处理,节能设计更无从谈起。价值,设计人员对民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重视

江西省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参考模板(暖通空调)

江西省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参考模板(暖通空调) 一、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2016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 3、《江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T 36-024-2014 4、《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 5、《江西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 36(2020年版) 6、国家、省、市现行的法律、规范及其他相关规定 二、基本级设计内容 1、项目内设置以下功能房间: □厨房、□餐厅、□打印复印室、□卫生间、□地下车库、□其他产生污染物的房间:。 简要说明防止以上区域的空气和污染物串通到其他空间,防止厨房、卫生间的排气倒灌的措施:; □设置机械通风系统,详见图纸:。 2、采取措施保障室内热环境。 □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 房间内的温度、湿度、新风量等设计参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的有关规定: □非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 1

简要说明保障室内热环境的措施或预留条件:。 3、主要功能房间具有现场独立控制的热环境调节装置。详见图纸:。 □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 □非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 简要说明采用的可控的热环境调节装置:。 4、地下车库设置与排风设备联动的一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 简要说明地下车库一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布点情况以及控制策略:;详见图纸:。 5、采取措施降低部分负荷、部分空间使用下的供暖、空调系统能耗,并符合下列 规定: (1)根据房间的平面位置、使用功能、使用时间和朝向,合理划分供暖、空调区域,并对系统进行分区控制:□是、□否; (2)空调冷源的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电冷源综合制冷性能系数(SCOP)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的规定。 空调冷源的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 详见《部分负荷性能系数计算书》; IPLV计算表: 2

空调系统热回收技术简介

空调系统热回收技术简介 陈振乾施明恒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南京210096) 摘要:中央空调系统的热回收技术在建筑节能中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分析了中央空调热回收技术原理和建筑中央空调排风及空气处理中的能量回收系统。 Brief Introduction to Heat Recovery i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hen Zhenqian and Shi Mingheng (School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 Abstract: Heat recovery technology in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s very important in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he principle of heat recovery technology in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s analyzed. The energy recovery in exhaust air and air handling of building is introduced. 一、前言 随着我国空调普及率的逐年提高,其能耗不断增加,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一些欧美国家,建筑能耗中的采暖、通风和空调的耗能占全国总能耗的30%;在我国也达到20%左右,而且在迅速增加。高级民用建筑的中央空调耗能占建筑总耗能的30%~60%。能源的高消耗对我国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根据发改委能源组提供的材料,从1980年到1985年我们国家GDP的年增长率是10.7%,能源消费的增长率是10.9%,1986—1990年GDP年增长是7.9%,能源消费的增长率9.2%。1991—1995年GDP的年增长率是12%,能源消费的增长率是5.9%。1995—2000 年,GDP开始时8.3%,后来调整为8.6%,能源消费增长率是0.6%。2001—2005年GDP年增长率是9.47%,能源的消费增长是9.93%。其中2003年GDP的增长率是10%,能源是15.3%,2004年GDP是10.1%,能源增长率是16.1%。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我们国家从1980—2005年GDP的增长一直在7.8—12%之前,基本上是这个范围内波动,而能源消耗的波动很大,特别是2003、2004年,能源的消费增长远远高于GDP的增长。和发展国家相比我国每平方米的能耗是他们的3倍,这说明在能源的高消费上必须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目前中国每年竣工建筑面积约为20亿m2,其中公共建筑约有4亿m2。在公共建筑(特别是大型商场、高档旅馆酒店、高档办公楼等)的全年能耗中,大约50%~60%消耗于空调制冷与采暖系统,20%~30%用于照明。而在空调采暖这部分能耗中,大约20%~50%由外围护结构传热所消耗(夏热冬暖地区大约20%,夏热冬冷地区大约35%,寒冷地区大约40%,严寒地区大约50%)。从目前情况分析,这些建筑在围护结构、采暖空调系统,以及照明方面,共有节约能源50%的潜力。采暖空调节能潜力最大,在暖通空调设计方面加以控制就能够有效的节能能源。而新风带来的潜热负荷可以占到空调总负荷的20%-40%,开发节能的新风系统是建筑节能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因此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对降低建筑物耗能、节约能源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空调系统的热回收技术原理进行分析介绍。 二、空调冷水机组余热回收 中央空调的冷水机组在夏天制冷时,一般机组的排热是通过冷却塔将热量排出。在夏天,利用热回收技术,将该排出的低品位热量有效地利用起来,结合蓄能技术,为用户提供生活热水,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目前,酒店、医院、办公大楼的主要能耗是中央空调系统的耗电及热水锅炉的耗油消耗。利用中央空调的余热回收装置全部或部分取代锅炉供应热水,将会使中央空调系统能源得到全面的综合利用,从而使用户的能耗大幅下降。通常,该热回收一般有部分热回收和全部热回收。 1、部分热回收 部分热回收将中央空调在冷凝(水冷或风冷)时排放到大气中的热量,采用一套高效的热交换装置对热量进行回收,制成热水供需要使用热水的地方使用,如图1所示。由于回收的热量较大,它可以完全替

民用建筑空调冷负荷的估算指标

风管设计 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 方法一、估算法 总送风量(m3\h):G=换气次数×房间体积 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

新风量=10%-30%×总送风量 新风量或者按每个人的新风量标准×人数算 表4.1 新风机组选型风量参数表 备注:(1)确定房间所需新风量时,应根据房间空间大小及室内人员数量综合考虑。根据上表推荐资料分别按“每人所需新风量”和“房间新风换气次数”计算出新风数量值,取二者中较大值,作为设备选型依据。

2、根据计算式准确算 估算出总冷负荷,总送风量G=Q(KW)/(HN-HO)KG/S, HN是室内温度下的焓值,HO送风温度下的焓值,已知室内温度及风机盘管的送风温差,送风温度=室内温 度-送风温差 根据房间大小确定散流器个数,确定送风风道给各支管分配风量,低速风管系统 送风区域的最大允许流速

根据鸿业软件---双线风管弹出对话框,输入风量,核对风速,选择风管尺寸给每个散流器分配风量,散流器的尺寸先根据送风风速标准, 再根据各类风口的风量表选出合适的散流器出口尺寸,回风口尺寸按选出的送风 口尺寸大一号选择 主风管尺寸根据软件,输入风量,核对风速,得到尺寸送风管渐缩风量,得渐缩 风管尺寸风压估算 如弯头、三通、变径较少的情况下每米损失4PA左右,反之每米损失6PA左右,机外静压/每米损失压强数=空气处理机组最长送风长度 水管设计 估算出冷负荷,选出风机盘管和制冷主机冷冻水 制冷主机的管径可按中央空调水管道配比一览表根据总冷负荷选择,或者按公式(冷冻水流量)L=Q(KW)/(4.5~5)×1.163(M3/H)计算,D=根号下L/0.785×3600× 流速(M/S) 根据冷负荷,查到各个风机盘管的管径,(EXCEL)空调水管选择计算表或中央空调水管道配比一览表,算得各主管的管径。

空调热回收系统的影响因素及节能分析

空调热回收系统的影响因素及节能分析 摘要】文章首先论述了四种常见的空调系统利用排 风对新风进行预处理的热回收装置,对其节能方式加以分析,并介绍了水环热泵热回收装置、冷凝热回收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最后阐述了影响空调热回收系统的几种常见因素,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空调热回收系统、影响因素、节能分析 、八 .前言 现阶段,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空调普及率也 得到不断提高,其总能耗越来越高,余热大量浪费作为空调 系统能耗的特点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所以,降低空 调系统能耗其中条很重要的措施就是保证预热与废热回 收潜力得以充分挖掘与利用。 二.空调热回收系统节能分析 1、较为常见的四种排风热回收设备 1)转轮式全热交换器 转轮式热交换器主要有转轮、驱动马达、机壳和控制部 分组成。新风和排风分别在两个半部对向通过回转着的转轮转芯部分,转芯是用石棉纸、铝或其他材料制作的,呈蜂窝 状(其中波纹板的峰高大致在 1.66mm?2.66mm),它蓄存着 从排风中获得的能量,当转向另一侧时,这些能量为新风所带走。如果转轮用吸湿材料制作,回收显热的同时还可以回收潜热,即为

转轮式全热换热器。 2)板翅式显热换热器 板翅式热交换器是应用板式换热原理工作的换热器。 新风与室内空调排风分别呈正交叉方式流经板翅式显 热换热器,进行传热显热交换过程。在夏季新风从排风获得冷量从而降温降湿;在冬季新风从排风中获得热量从而增温增湿。通过板翅式显热交换器回收能量,降低了系统的新风负荷。板翅式显热交换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新、排风互不接触,可防止空气污染;可改变风量来调节热回收效率;无传动部件,运行可靠使用寿命长。其缺点是通过气流受到露点温度的限制,凝结水,结冰现象使其寿命下降。 3)热管式热交换器 热管式热交换器主要由一定数量的热管组成。热交换器 有两个部分,分别通过热气流和冷气流。由内部充注一定量冷媒的密闭真空金属管构成热管,一旦热管一端(冷凝端)受热,吸收外界热量后,管中液体迅速气化,在微小压差下流向热管的另一端,向外界放出热量后冷凝成为液体,液体通过贴壁金属网的毛细抽吸力返回到加热段,并再次受热气化,不断循环,热量就从管的一端向另一端传递。采用相变

热回收空调原理、特点及优势

简介:简单地说,热回收空调是把制冷循环中制冷工质冷凝放热过程放出的热量利用起来制备热水。在如今能源紧张、资源匮乏的年代,节能、环保已成为持续发展的主题,空调作为建筑的主要能耗之一,怎么从空调上节约能源是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热回收空调显著的节能效果现受到越来越多行业学者的关注,这与其本身具备的特点和优势是密不可分的。关键字:热回收 热回收空调原理 一、常规空调制冷系统中的能耗问题 业内人士都知道,“制冷”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降温过程,与自然冷却相比,“制冷”的过程实际上是通过消耗一定的外界能量(如电能、热能、太阳能等),把热量从“低温热源”转移到“高温热源”的过程。因此,我们通过“制冷”把载冷剂的温度降低的同时,加上外功转化的热量,必然会产生比冷量更大的热量。目前绝大部分的空调设计,这部分热量不但没有利用,还要消耗水泵及风机动力,把热量通过冷凝器由冷却介质(水、空气等)带走。我们如果能够把这部分热量利用起来,则可以实现单向能耗,双向输出,大大提高制冷机组的能源利用率,还可以节约冷却系统的能耗。 二、热回收原理 因此,基于以上系统能源再利用的出发点考虑,广州哈思空调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热回收空调技术,取得了很好的节能效果。其系统原理图及相关工作原理如下: 图3—1 热回收空调系统原理图 热回收空调原理及其节能效果 依上图(图3—1)所示,冷水水源直接进入热水器套管入水口,通过逆流循环吸收经过压缩后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释放出来的热量,不但可以提高冷凝系统的效率又达到加热冷水的目的。加热后的热水(55℃~60℃)直接进贮保温水箱,以备各项生活热水之用。整个空调系统是以电能来驱动工作,而非电能来制热。就节能方面同比之下,电资源虽丰富,但用电直接制热的方式不但耗电量大,运行成本高,而且电热管容易损坏;对于常规用燃油锅炉加热的方式,由于燃油的价格高,产生的效能并不高。因此,该热回收空调技术在节能方面的效果是相当显著的,而且该系统在夏季制冷时所产生的热水是完全免费的。 热回收空调特点及优势 简单地说,热回收空调是把制冷循环中制冷工质冷凝放热过程放出的热量利用起来制备热水。在如今能源紧张、资源匮乏的年代,节能、环保已成为持续发展的主题,空调作为建筑的主要能耗之一,怎么从空调上节约能源是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热回收空调显著的节能效果现受到越来越多行业学者的关注,这与其本身具备的特点和优势是密不可分的。 一、热回收空调的特点 1、就空调系统而言,简约,可靠,无需增加其他电控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无安全隐患。 2、热水系统出水温度恒定(不会有过冷、过热现象发生),能同时实现多点供水,可满足不同需要的生活热水需求。 3、安装容易简便,不受场所限制,安全,使用寿命长。

18项绿色建筑节能环保新技术,全在这了

全在这了,18项绿色建筑节能环保新技术 1、高效保温隔热外墙体系 建筑内保温致命缺点是无法避免冷桥,容易形成冷凝水从而破坏墙体,因此无论是从保温效果还是从外饰面安装的牢固度和安全性考虑,外墙外保温及饰面干挂技术都是最好的外墙保温方式。 外保温的形式可有效形成建筑保温系统,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减少热桥的产生,其次保温层与外饰面之间的空气层可形成有效的自然通风,以降低空调负荷节约能耗并排除潮气保护保温材料,最后,外饰面有挂件固定,非粘接,无坠落伤人危险。 保温效果明显 --保温材料置于建筑物外墙的外侧,基本上消除建筑物各个部位的"热桥"影响。从而充分发挥了轻质高效保温材料的效能,相对于外墙内保温和夹心保温墙体,它可使用较薄的保温材料,达到较高的节能效果。 保护主体结构

--置于建筑物外侧的保温层,大大减少了自然界温度、湿度、紫外线等对主体结构的影响。建筑物竖向的热胀冷缩可能引起建筑物内部一些非结构构件的开裂,而外墙采用外保温技术可以降低温度在结构内部产生的应力。 有利于改善室内环境 --外保温可以增加室内的热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雨水等对墙体的侵蚀,提高了墙体的防潮性能,可避免室内的结露、霉斑等现象,因而创造舒适的室内居住环境。 扩大家内的使用空间 --与内保温相比,采用外墙外保温使每户使用面积约增加1.3-1.8m?。 便于丰富外立面 --在施工外保温的同时,还可以利用聚苯板做成凹近或凸出墙面的线条,及其他各种形状的装饰物,不仅施工方便,而且丰富了建筑物外立面 不同外墙保温系统对比

2、高效门窗系统与构造技术 外窗保温系统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断桥铝合金窗框; 中空玻璃; 窗框与窗洞口连接断桥节点处理技术; 外窗安装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窗户,同时通过改善窗户制作安装精度、加安密封条等办法,减少空气渗漏和冷风渗透耗热。 采用高性能门窗,玻璃的性能至关重要。高性能玻璃产品比普通中空玻璃的保温隔热性能高出一到数倍。 例如单面镀膜Low-E中空玻璃,其导热系数约为1.7w/m2k,保温隔热性能比普通中空

绿色建筑在暖通空调方面的节能措施

绿色建筑在暖通空调方面的节能措施 摘要:暖通空调系统是现代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筑的整体使用性能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在对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节能设计的时候,积极 应用绿色理念,能够显著提高建筑的节能环保效果。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在实际应 用绿色理念进行节能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总体的优化设计, 并合理选择热源,采用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同时降低能量输送损耗,提高能源 的使用效率,能够为社会带来更大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绿色建筑在暖通 空调方面的节能措施。 关键词: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1、绿色建筑与暖通空调的定义 1.1、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为满足人类生产,生活 要求的节能减排建筑,它集节能、环保、健康以及舒适、高效等为一体的建筑。 1.2、暖通空调节能技术暖通空调即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三方面,相互结合,调节建筑物的使用环境,为人类打造出一个舒适、健康、经济、环保的环境。 2、绿色建筑在暖通空调方面的节能应用原则 第一,节约的原则。资源能源的消耗是当前社会发展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之一,世界各国都在寻找积极有效的方法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情况。建筑进行暖通 空调系统的设计时,需要遵循着节约的原则,将能源资源的消耗控制在最小限度,从而有效增强房屋建筑的绿色环保性能。在使用节约原则进行建筑暖通空调系统 的设计时,主要需要从能源的节约和材料的节约方面进行,减少材料运输费用的 使用,减少原材料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使用。 第二,循环利用的原则。循环利用是当前进行房屋建设的重要原则之一,能 够有效控制能源资源的消费,增强环保节能的效果。循环利用,主要是对暖通空 调系统设计过程中使用的各项材料和能源进行重复有价值的使用,通过对暖通系 统中的材料和元件进行检测和维修,从而寻找到能够再次进行利用的事物,对其 进行良好的保养,从而投入到下一环节的使用当中。 第三,回收利用的原则。回收利用的原则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主要 表现为部分回收和整体回收两种。针对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常用的管道部件和设 备等部分,做好回收工作,并进行专业的再生,使得这些材料能够重新焕发出活力,这对于实现原料和产品与废料之间的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绿色建筑在暖通空调方面的节能措施 3.1、合理有效的选择热源 热源是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当对其 进行充分重视,一般情况下,现在能够使用到的空调暖通系统热源主要是锅炉房、热泵装置和热电站方面。在研究和实践经验过程当中能够发现,热电联产热源能 产生较高的能源效率,对于建筑工程的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能够起到极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地源热泵热源在工作中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其能产生出较高的节能效 益和能源效益。将新型能源更好的应用到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工作中,能 够有效的减少一些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主要是一些粉尘、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物方面,这对于有效提高环境效益,改善环境质量具有良好的效果。 3.2、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 与传统技术相比,变频技术空调消耗的功率仅为传统空调设计的66%,进而

热回收空调原理

热回收空调原理 一、常规空调制冷系统中的能耗问题 业内人士都知道,“制冷”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降温过程,与自然冷却相比,“制冷”的过程实际上是通过消耗一定的外界能量(如电能、热能、太阳能等),把热量从“低温热源”转移到“高温热源”的过程。因此,我们通过“制冷”把载冷剂的温度降低的同时,加上外功转化的热量,必然会产生比冷量更大的热量。目前绝大部分的空调设计,这部分热量不但没有利用,还要消耗水泵及风机动力,把热量通过冷凝器由冷却介质(水、空气等)带走。我们如果能够把这部分热量利用起来,则可以实现单向能耗,双向输出,大大提高制冷机组的能源利用率,还可以节约冷却系统的能耗。 二、热回收原理 因此,基于以上系统能源再利用的出发点考虑,广州哈思空调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热回收空调技术,取得了很好的节能效果。其系统原理图及相关工作原理如下: 图3—1 热回收空调系统原理图

热回收空调原理及其节能效果 依上图(图3—1)所示,冷水水源直接进入热水器套管入水口,通过逆流循环吸收经过压缩后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释放出来的热量,不但可以提高冷凝系统的效率又达到加热冷水的目的。加热后的热水(55℃~60℃)直接进贮保温水箱,以备各项生活热水之用。整个空调系统是以电能来驱动工作,而非电能来制热。就节能方面同比之下,电资源虽丰富,但用电直接制热的方式不但耗电量大,运行成本高,而且电热管容易损坏;对于常规用燃油锅炉加热的方式,由于燃油的价格高,产生的效能并不高。因此,该热回收空调技术在节能方面的效果是相当显著的,而且该系统在夏季制冷时所产生的热水是完全免费的。 热回收空调特点及优势 简单地说,热回收空调是把制冷循环中制冷工质冷凝放热过程放出的热量利用起来制备热水。在如今能源紧张、资源匮乏的年代,节能、环保已成为持续发展的主题,空调作为建筑的主要能耗之一,怎么从空调上节约能源是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热回收空调显著的节能效果现受到越来越多行业学者的关注,这与其本身具备的特点和优势是密不可分的。 一、热回收空调的特点 1、就空调系统而言,简约,可靠,无需增加其他电控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无安全隐患。 2、热水系统出水温度恒定(不会有过冷、过热现象发生),能同时实现多点供水,可满足不同需要的生活热水需求。 3、安装容易简便,不受场所限制,安全,使用寿命长。 4、节能环保,运行费用省,经济效益高。 二、热回收空调的优势 1、热回收系统充分利用空调系统的废热,将空调系统中产生的低品位热量有效地利用起来,达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 2、热加收系统减少了排到环境的废热;同时,由于取消冷却塔,减小了建筑物周围的噪音,有效地保护了建筑物周围的环境。 3、使用热回收系统,用户不再需要在家中设置热水器,这样就给用户带来方便与安全;同时,使用热回收系统,业主可以简化或者省去热水加热系统,从而也简化了系统的运行管理。使用热回收系统,是利用废热来回热生活热水,这样就降低了用户使用生活热

热回收空调原理、特点及优势

热回收空调原理、特点及优势

热回收空调原理、特点及优势 简单地说,热回收空调是把制冷循环中制冷工质冷凝放热过程放出的热量利用起来制备热水。在如今能源紧张、资源匮乏的年代,节能、环保已成为持续发展的主题,空调作为建筑的主要能耗之一,怎么从空调上节约能源是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热回收空调显著的节能效果现受到越来越多行业学者的关注,这与其本身具备的特点和优势是密不可分的。 热回收空调原理 一、常规空调制冷系统中的能耗问题 业内人士都知道,“制冷”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降温过程,与自然冷却相比,“制冷”的过程实际上是通过消耗一定的外界能量(如电能、热能、太阳能等),把热量从“低温热源”转移到“高温热源”的过程。因此,我们通过“制冷”把载冷剂的温度降低的同时,加上外功转化的热量,必然会产生比冷量更大的热量。目前绝大部分的空调设计,这部分热量不但没有利用,还要消耗水泵及风机动力,把热量通过冷凝器由冷却介质(水、空气等)带走。我们如果能够把这部

分热量利用起来,则可以实现单向能耗,双向输出,大大提高制冷机组的能源利用率,还可以节约冷却系统的能耗。 二、热回收原理 因此,基于以上系统能源再利用的出发点考虑,广州哈思空调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热回收空调技术,取得了很好的节能效果。其系统原理图及相关工作原理如下:

依上图(图3—1)所示,冷水水源直接进入热水器套管入水口,通过逆流循环吸收经过压缩后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释放出来的热量,不但可以提高冷凝系统的效率又达到加热冷水的目的。加热后的热水(55℃~60℃)直接进贮保温水箱,以备各项生活热水之用。整个空调系统是以电能来驱动工作,而非电能来制热。就节能方面同比之下,电资源虽丰富,但用电直接制热的方式不但耗电量大,运行成本高,而且电热管容易损坏;对于常规用燃油锅炉加热的方式,由于燃油的价格高,产生的效能并不高。因此,该热回收空调技术在节能方面的效果是相当显著的,而且该系统在夏季制冷时所产生的热水是完全免费的。 热回收空调特点及优势 简单地说,热回收空调是把制冷循环中制冷工质冷凝放热过程放出的热量利用起来制备热水。在如今能源紧张、资源匮乏的年代,节能、环保已成为持续发展的主题,空调作为建筑的主要能耗之一,怎么从空调上节约能源是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热回收空调显著的节能效果现受到越来越

中央空调废热全热回收技术原理

天然科技中央空调废热全热回收技术 一、中央空调废热全热回收技术原理: 中央空调运用卡诺循环的原理,通过消耗少量的电能做功,把房间内大量的热量转移到室外,在整个过程中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因此中央空调散发到室外的热量远远大于其耗电量。 众所周知,夏季空调器在制冷运行的同时,必须通过冷凝向外界散发出大量的冷凝废热,目前绝大部分空调器在设计时并没有将这部分热量加以有效的利用,而是将其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如风冷机组铜鼓风扇、水冷机组通过冷却直接向外界排放大量的热量,而因主机的机器效率和电机的功率因素散发出热量大约是制冷量的120%。因此,热回收技术利用这部分热量来获取热水,实现空调废热再利用的目的,它是在原有空调机组上改进,在中央空调机组上安装一个高效的热回收设备及热泵接驳装置,该装置使高温的冷媒与自来水进行热交换,将排到大气中的废热转变为有用的可再生二次能源,免费制造75-100℃生活热水及供暖功能。 二、中央空调机组节能改造热泵制暖、废热回收制热水系统: 1.热回收技术应用于水冷机组,减少原冷凝器的热负荷,使其热交换效率更高;应用风冷机组,使其部分实现水冷化,使其兼具有水冷机组高效率的特性;根据我们的工程经验所有的水冷、风冷机组。经过热回收改造后,其工作效率都会有如下显著的改善。

2.制冷时降低了冷凝压力,也就是降低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使空调机组耗电量节约10-30%。 3.制冷时降低了冷凝温度,提高机组制冷量。根据计算:冷却水温度(冷凝温度)每降低1℃:机组制冷量可提高1.3%。冷凝热回收后,如果冷却水流量不变,冷凝温度可降低3-5℃:可提高机组制冷量4%左右,节电效果明显。 4.在过渡时期不冷不热天气,或冬季气温低时,空调系统转换热泵模式控制系统,进行全热回收供酒店客房制暖及制热水。制暖时空调机组实现单向耗能,双向输出,在不受影响制暖的同时制造免费的 60-100℃生活热水。 5.风冷机组经过节能改造后热水可达到100℃,水冷机组经过节能改造后热水可达到60-80℃。 6. 热回收系统可自动回收现有的空调废热制取60℃-75℃的免费热水(系统可自行设定出水温度最高水温可达100℃),空调可再生能源二次利用减少地球资源损耗,节约烧水的电力、燃气燃油热水锅炉的资源消耗,减少空调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数量及燃油锅炉的废热污染破坏地球环境,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有效的保护大自然生态环境,使空调系统能源得到全面的综合利用,达到双节能及双减排经济效益。 7.本系统广泛应用于酒店、宾馆、招待所、医院、酒家、桑拿浴室、高级公寓、游泳池、学校、企业、工厂、家庭等需要大量热水、制冷

空调热回收技术

空调热回收技术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追求更舒适的生活,为此空调和热水系统已普遍的用于公共建筑和 住宅。然而空调行业是耗能大户(约占建筑总能耗的 60%以上),空调将室内的热量连同其耗废的能量 一同排往室外,给室外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热污染,并加重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另外,需要利用新的高 品质能源提供热水,这造成了能量的双重浪费。面对能源日益紧张,资源严重浪费, “节用”、空调不 可再生能源的二次利用及环保的重要性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日渐凸现。 我司经过三年不懈努力的钻研,研发出两种不同形式的划时代的空调热回收技术:一是空调主机 逆卡诺循环系统三级独立热交换回收余热技术; 二是覆叠式热交换回收中央空调系统冷却水余热技术。 空调热回收技术原理及具体实施方式: 空调热回收技术是根据能量守衡原理,把室内的热量转移到水中,进行能源的二次有效利用,既 避免了废热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减少了热岛效应的现象,又免费提供了生活热水,有效节能。 空调主机逆卡诺循环系统三级独立热交换回收余热技术 是在其各自的热区独自作循环热 回收,各工作状态点作不断良性循环,避免了高压前侧液团堵塞,避免了冷凝高温高压所形成电机增 大反力矩。其具体实施技术是在原有空调机组的基础上改进,在压缩机的吐出段设置相应的套管式换 热器联接,用电磁阀控制交换水量,使冷媒的温度降到 70 C;冷凝器同样采用套管式换热器联接,用 电磁阀控制交换水量,使冷媒的温度降到 40C ;节流前同样采用套管式换热器联接,通过补充水(自 来水)热交换使冷媒温度降至或接近自来水温。三个热交换的热水分别联接:其一是接至 66C 保温水 箱循环,其二是接至 45C 保温水箱循环,其三是接至 45 C 保温水箱补充水入口,以此形成的三级热回 收(原理图如图一所示)。这样既能生产大量 60C 以上的热水,又能使设备良性循环、长期稳定、节能 运行。 覆叠式热交换回收中央空调系统冷却水余热技术 是在原有中央空调系统的基础上加装热 回收冷水机组,热回收冷水机组作为高效移热并转移热量的系统装置,并(与冷却塔落差小)或分流 旁路联接中央空调冷却水,使冷却水经自动调节阀进入“热回收冷水机组“的蒸发器进行热交换。使 中央空调冷却水的热量移向生活热水池,从而提供了所需要的大量 60C 以上的热水(原理图如图二所 示)。 空调热回收技术特点: 空调系统采用热回收技术,其整个大楼的经济效益都会有显著的改善: 一机二用,既为室内提供空调,又能全天候(不受气候变化)供应生活热水,省去热水锅炉的投 资。 降低了空调机组的耗电量,有效的提高了空调主机的能效比,减少了运行费用。 使设备运行平稳可靠,延长了设备的寿命。 夏天实现了能源的二次利用, “变废为宝”,免费提供了生活热水;冬天热回收型热水机组制热水 机理等同于热泵热水器,其运行费用约为电热水锅炉的 科研创新 1/4。

绿色建筑中的暖通空调设计

绿色建筑中的暖通空调设计 绿色建筑中暖通空调设计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节能环保成为我们的主题之一,特别是绿色建筑的发展,而绿色建筑中的暖通空调设计是一个重点,在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中,采取必要的节能措施,是降低建筑能耗、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和迫切需要。本文主要从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工程设计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 一、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 1、供暖方面 1)楼梯间散热器立支管应单独设置设计规范规定。楼梯间或其他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其散热器应由独立的立支管供热,且不得装设调节阀。然而,有的工程将楼梯间散热器与相邻房间散热器共用一根立管,采用双侧连接,—侧连接楼梯间散热器,另一侧连接邻室房间散热器。这就导致楼梯间一旦供暖发生故障,可能影响邻室的供暖效果,甚至冻裂散热器。 2)平衡阀的设置与口径选择存在问题空调冷冻水系统宜设置平衡阀,一般应设在回水管上而有的工程新风机组冷冻水供回水管上均设置了口径与管径相同的平衡阀。笔者认为。供水管上不必设置平衡阀.仅在回水管上设置即可,平衡阀口径应通过校核计算确定。 2、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及施工管理方面 空调系统的设计优劣对空调系统的节能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往往由于得不到设计人员的足够重视,造成建筑系统不仅初投资大,运行能耗也相当惊人,大大超过了国家标准,甚至有的公共建筑的暖通空调能耗占建筑

总能耗的60%。另外,目前建筑设计、施工、监理行业中暖通空调专业人员水半参差不齐,很大一部分人员非本专业院校毕业或非对口专业,甚至一部分人员根本未经过任何培训,对本专业理论知识似懂非懂,常凭经验行事,采用惯用方案或甲方指定方案进行设计、施上管理,由此在设计或施工中遇到的一些涉及方案性调整问题不能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和解决,给系统的运行、管理留下隐患,最终导致系统无法挽回的后果。为此,我们有必要建议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暖通空调设计项目的管理,可以委托相关技术部门如学会等对设计图纸文件进行严格审查,对未达到国家有关节能标准的设计严禁施工建造。 3、新技术的推广问题 新技术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应用,为节能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例如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太阳能制冷供热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并且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但是同任何新技术一样,这些新技术在造价上往往偏高,而且使用的地域条件有一定的限制,并且从技术上讲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因此,对于新的节能技术,我们应当因地制宜,总结经验,积极推广。 二、具体设计分析 暖通空调系统是绿色建筑的主要耗能大户,在设计主要需要注意的就是节能设计,减少能耗,下面主要从节能角度分析绿色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 1、改善建筑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减少冷热损失 我们知道对于暖通空调系统而言,通过维护结构的空调负荷占有很大比例,而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决定维护结构综合传热系数的大小,亦即决定通过维护结构的空调负荷的大小。所以在国家出台的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和标准中,首先要求的就是提高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提高系统控制水平,调整室内热湿环境参数,尽可

空调系统热回收技术

一、前言 随着我国空调普及率的逐年提高,其能耗不断增加,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一些欧美国家,建筑能耗中的采暖、通风和空调的耗能占全国总能耗的30%;在我国也达到20%左右,而且在迅速增加。高级民用建筑的中央空调耗能占建筑总耗能的30%~60%。能源的高消耗对我国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根据发改委能源组提供的材料,从1980年到1985年我们国家GDP的年增长率是10.7%,能源消费的增长率是10.9%,1986—1990年GDP年增长是7.9%,能源消费的增长率9.2%。1991—1995年GDP的年增长率是12%,能源消费的增长率是5.9%。1995—2000 年,GDP开始时8.3%,后来调整为8.6%,能源消费增长率是0.6%。2001—2005年GDP年增长率是9.47%,能源的消费增长是9.93%。其中2003年GDP的增长率是10%,能源是15.3%,2004年GDP是10.1%,能源增长率是16.1%。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我们国家从1980—2005年GDP的增长一直在7.8—12%之前,基本上是这个范围内波动,而能源消耗的波动很大,特别是2003、2004年,能源的消费增长远远高于GDP的增长。和发展国家相比我国每平方米的能耗是他们的3倍,这说明在能源的高消费上必须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目前中国每年竣工建筑面积约为20亿m2,其中公共建筑约有4亿m2。在公共建筑(特别是大型商场、高档旅馆酒店、高档办公楼等)的全年能耗中,大约50%~60%消耗于空调制冷与采暖系统,20%~30%用于照明。而在空调采暖这部分能耗中,大约20%~50%由外围护结构传热所消耗(夏热冬暖地区大约20%,夏热冬冷地区大约35%,寒冷地区大约40%,严寒地区大约50%)。从目前情况分析,这些建筑在围护结构、采暖空调系统,以及照明方面,共有节约能源50%的潜力。采暖空调节能潜力最大,在暖通空调设计方面加以控制就能够有效的节能能源。而新风带来的潜热负荷可以占到空调总负荷的20%-40%,开发节能的新风系统是建筑节能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因此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对降低建筑物耗能、节约能源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空调系统的热回收技术原理进行分析介绍。 二、空调冷水机组余热回收 中央空调的冷水机组在夏天制冷时,一般机组的排热是通过冷却塔将热量排出。在夏天,利用热回收技术,将该排出的低品位热量有效地利用起来,结合蓄能技术,为用户提供生活热水,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目前,酒店、医院、办公大楼的主要能耗是中央空调系统的耗电及热水锅炉的耗油消耗。利用中央空调的余热回收装置全部或部分取代锅炉供应热水,将会使中央空调系统能源得到全面的综合利用,从而使用户的能耗大幅下降。通常,该热回收一般有部分热回收和全部热回收。 1、部分热回收 部分热回收将中央空调在冷凝(水冷或风冷)时排放到大气中的热量,采用一套高效的热交换装置对热量进行回收,制成热水供需要使用热水的地方使用,如图1所示。由于回收的热量较大,它可以完全替代燃油燃气锅炉生产热水,节省大量的燃油燃气。同时,减轻了制冷主机(压缩机)的冷凝负荷,可使主机耗电降低10~20%。此外冷却水泵的负荷大大地减轻,冷却水泵的节电效果将会大幅度提高,其节能率可提高到50~70%。

空调系统中排风热回收

空调系统中的排风热回收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目前常用换热器的形式、特点、及对它们之间的优缺点进行了多角度的对比,并针对具体应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了建议,这对合理设计和应用热回收系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热回收;热交换器;节能;合理化设计; 0引言 建筑能耗是国家总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欧美一些国家,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30%左右,我国建筑物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8%~25%,并且这一比例还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增加。建筑耗能中,建筑物采暖、通风和空调的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20%~40%,而空调系统中新风负荷又占总负荷的20%~30%,所以新风耗能占建筑总能耗的4%~12%。由此可见,有效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对降低建筑物耗能、节约能源有重要意义。又空调系统能耗特点之一是系统同时存在需冷(热、湿)和排冷(热、湿)的处理过程,夏季室外空气需经过冷却干操处理,而排风正是低温较干燥的空气;冬季室外空气需加热加湿处理,而排风是温湿度较高的空气。从有效利用能源的角度来考虑,应当将建筑物内(包括空调系统中)需排掉的余热(冷)移向需要热(冷)的地方去即热能回收。 1热回收系统概述 空调系统的节能方式很多,冷量和热量回收就是众多方法中的一种。空调系统中可供回收的余热、余冷主要分布在排风,冷凝热和室内冷凝水中。所谓热(冷)回收系统就是回收建筑物内外的余热(冷)或废热(冷)并把回收的热(冷)量作为供热(冷)或其他加热设备的热源而加以利用的系统。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明文规定;“建筑物内设有集中排风系统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设置排风热回收装置;排风热回收装置(全热和显热)的额定热回收效率不应低于60%:1)送风量大于或等于3000m3/h的直流式空气调节系统,且新风与排风的温度差大于或等于8℃;2)设计新风量大于或等于4000m3/h 的空气调节系统,且新风与排风的温度差大于或等于8℃;3)设有独立新风和排风的系统。”《民用空调建筑节约用电的若干规定》中也规定:“凡是空调面积在300m2以上的建筑物,空调系统应选用匹配的热回收设备,利用空调排风中的热量或冷量,总的热回收效率应达到40%~50%。

绿色建筑对暖通空调专业的要求

绿色建筑对暖通空调专业的要求 发表时间:2018-05-06T13:32:40.55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36期作者:袁乐 [导读] 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绿色建筑花园。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71 摘要:在绿色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特别在节能应用管理方面,暖通空调专业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对暖通空调专业的绿建要求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暖通空调;绿建要求 一、绿色建筑暖通空调发展现状 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绿色建筑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对于暖通空调专业而言,绿色建筑是指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空调通风以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目的。减少空调通风并不等于杜绝空调的应用,客观的环境条件决定了空调在建筑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在暖通空调设计时,应当贯彻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绿色建筑暖通空调的设计,应当尽量利用恰当的新型材料和新型技术,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顺应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但目前我国空调生产企业的研发力量普遍不足,专业科研人员匮乏,科研投资也较少,这些都导致在绿色建筑暖通空调领域的研究中我国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 二、绿色建筑对暖通空调专业的要求 对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来说,暖通空调专业节能应用的控制与管理可谓重中之重。各种内外部因素均将影响暖通空调专业节能的应用工作,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在项目前期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对策,为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1、空调冷热负荷需要准确计算 冷热负荷的数据是暖通空调设计中最关键最基本的数据,其为空气处理设备的选型、输送管道的尺寸确定、冷热源的容量确定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现阶段,一些暖通设计师设计图纸时,冷热源的容量确定直接选用设计手册或设计措施中的冷热负荷指标。这种认知错误会导致末端设备过大、管道尺寸过大、冷热源设备的装机容量过大、水泵的配置过大等多种问题。不仅初投资大大增加,运行能耗也大幅增大,使国家财政与投资人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暖通空调的可研设计阶段与初步设计阶段,由于建筑平面功能及围护结构的不确定性,暖通空调的负荷难以准确预测,必须参考以前积累的经验。而在项目施工图阶段,相关条件已经具备,若仅仅通过冷热指标对负荷进行计算,则难以适应设计的需求。 2、恰当使用节能技术 暖通空调发展至今,已有很多建筑节能技术与措施得到广泛推行,如水地源热泵系统、变风量系统、区域供冷系统、热电冷联产技术等等。 水(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也称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空调系统;变风量系统与传统定风量系统不同,其送风状态不变,用改变风量的办法来适应负荷变化,减小能力消耗;区域供冷就是在一个建筑群设置集中的制冷站制备空调冷冻水,再通过循环水管道系统,向各座建筑提供空调冷量;锅炉产生的蒸汽在背压汽轮机或调节抽汽式汽轮机做功发电,其排汽或抽汽,除满足供热等各种热负荷外,还可做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蒸汽,利用热能产生冷水用于制冷,生产的低温冷水用于空调或工艺冷却。 新技术有其独特的节能优越性,但每个节能技术、措施都有其适宜条件,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建筑的功能、特点以及所处的地理条件进行选择。不考虑实际条件,盲目扩大节能技术的使用范围,往往造成事与愿违的结果。 这就要求暖通空调设计从业人员对各种技术要有深入学习、了解、积累。在实际项目中,重视前期调研、重视经济性对比分析,把经济合理的节能技术运用到项目中。 3、合理设计新风空调系统 第一,空调系统的新风量选择非常关键,不仅影响初投资、运行费用与能耗,而且与人体健康联系密切。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中对取值的具体范围进行相关规定,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不能随意增减。另外,针对人员密集且人数变化较大的房间,可通过新风需求控制,结合室内CO2浓度检测值调整与控制新风量,以满足人员舒适要求及节能要求。第二,在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的设计中,新风口宜单独设置,或与风机盘管送风结合设计,而不得在风机盘管机组的回风吸入口接新风,防止新风量减少及风机盘管的回风处理能力降低。第三,人员密集场所,应特别注意集中温湿度的管理与控制。对全空气空调系统,设计时应为新回风的比例调整提供便利,必要时可全新风运行,最大限度实现环境与绿色节能双重效益,并通过集中过滤净化,降低噪声污染,有效控制空调区域温湿度,发挥管理与维修优势。第四,当建筑空间高度大于等于10m且体积大于10000m3时,宜选择分层空调系统。与全室性空调方式相比,夏季时,分层的空调系统节约的冷量达到30%左右,减少了初投资,且大大节省运行能耗。但是在冬季,此系统的供暖工况绿色节能性不佳,设计师应引起高度重视。 4、变频空调的应用 空调风机的能量损失占整个空调系统能耗比例很大,能源利用率的提升是另一个节能趋势。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变频技术的大量应用可谓行业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不仅能耗得到大幅减少,而且通过不同运行模式选择,运行成本也得到有效控制。变频节能技术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已为大势所趋,究其原因,主要包括: (1)功能化变化:建筑功能的变化,使用情况的变化。变频技术的应用能最大化的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2)不同地区室外干湿球温度、气候变化、建筑使用功能以及室内需求使用情况的变化等因素均对空调系统的运行负荷产生影响。在空调系统运行工况中,基于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理的工作频率就能优化工作状态,有效避免空调设备处于全负荷工作状态,从而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